课程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6:59: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资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资源

化学课程资源开发

一、课程资源及其类型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如此众多的课程资源,我们或按一定的根据把某些资源归属到一起,或按不同的特点,把某些资源区分开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资源的分类。比如根据资源的来源,把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物性特征,把其分为人力资源(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和物力资源;根据资源的性质,把其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把其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等。[1]

二、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

化学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课程资源的一种)内容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前沿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结合教学实际,使其具有如下特性:1.广阔性,即化学课程资源应包容比化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材料更为广泛的客观外界资源;2.综合性,即课程资源要注意反映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等方面的联系;3.可探究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应当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观察实验、动手动脑地解决问题;4.亲和性,即课程资源内容的选取和表达形式应能使学生感兴趣,有需要,能唤起思维的积极活动;5.开放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内容具有以化学为中心,向社会、生活、化学科研前沿的开放性,二是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三、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查看全文

高职金融学课程资源研究

多数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中均有一门核心课程《金融学》,部分学校为之建设了多种教学资源,但是成本较高,利用率较低,且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之间资源共享渠道不畅、共享意识淡薄、共享机制不完善使得资源得不到推广和充分利用。若高职院校之间联手合作,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既发挥各校金融学教师的特长,又能分享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可谓事半功倍。

一、当前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弊端

1.建设成本较高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独立开发《金融学》课程资源往往耗时费力,成本较高。开发该资源的单位成本之所以较高,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分工,没有团队成员形成的合力,没有较多的受众。碎片化的资源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也难以降低资源的制作成本。2.利用效率较低很多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仅应用在授课的班级,而没有在全校和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使用。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且各具特色的资源菜单,如果没有风格各异的创作教师队伍,就难以吸引学生持续性学习,难以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学习该资源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越有利于形成有价值的修改意见。3.重复建设较多不同高职院校及其教研室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作用以合理分配资源。这样,不同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长期规划,各自就《金融学》相同或者不同的主题进行立项、建设资源,这就难免重复建设,浪费了宝贵的教科研资源。重复建设较多,就没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去争创特色,也就没有多样化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4.特色与创新较少有些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建设了一些《金融学》课程资源,但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或科研部门的任务,而没有持续的动力机制,这些资源往往缺乏鲜明特色,缺乏新颖性。比如有的微课仅仅是微小而已,没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呈现方式上开拓创新;有的精品课程虽然电子版内容齐全,但多是教材搬家,没有结合金融行业的最新进展而展开教学。整体上,传统资源较多,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没有优势教师资源的通力合作,以及在学校对当前的评价标准中新颖性所占的权重很低。

二、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目标

1.种类多样为了满足多所高职院校师生教与学的需要,金融学课程资源应当种类多样,既要有理论的系统精讲,也要有金融实训的方法展示;既有内容丰富深入的专题性系列讲座,也有短小精悍且别致的微课。有的资源适合在教室中展示、学习、讨论或训练,有的适合线上学习、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学习。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元化菜单,方便学生各取所需,也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的深度。2.特色鲜明金融学课程资源要结合教师特长,结合专题特点,结合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结合移动学习方式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特色可以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手段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使用,才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相反,没有特色的资源将难以被学生青睐,难以产生社会效益。3.兼顾理论与实践金融学既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也对应了一系列金融技能,这就要求课程资源要兼顾理论与实践,既要有理论的知识串讲、案例汇编等,也要有金融实训的多个模块。比如,关于证券投资,除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培训视频外,还应有仿真模拟买卖及竞赛活动的相关指引以满足提升投资技能的需要。正如国外AnneKhaled,JudithGulikers,HarmBiemans等(2014)研究认为,仿真模拟训练要关注真实性和学生的选择权以促进职业特色课程的创新。当学生选择了、参与了实训活动,他的相关技能必然渐趋熟练,对其发展兴趣和未来就业大有帮助。4.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为了适应时展,金融学资源建设应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混合式学习是各主体将学习的方法、策略、平台、环境、媒介和传递方式进行适当的组合,包括正规与非正规、自主与协作、线上与线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等方面的混合以实现泛在学习及其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能将这些方式灵活组合,将大大促进学生学习金融学的个性化、弹性化和多元化,满足他们更新金融知识、提升金融技能的持续性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在共建金融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习方式、平台与环境的差异化特征,以实现顺利共享、快捷共享。

三、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策略

查看全文

打造学生活的课程资源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将课程资源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改革的设想就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改目标。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课程资源的不同作用形式,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多种类型。按照课程资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时空资源等;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的是显性课程资源,比如,实验室、电教室、科技馆、图书馆、科研所、博物馆、教材、教辅等,因为这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直观。而那些更具人文性的如学生、教师、师生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等隐性课程资源则多被忽视或轻视,抹杀了它们“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本文拟对“学生”这一特殊的课程资源进行解析。

一、学生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利用现状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现在,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生命个体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直接决定课程实施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而我们在现实中往往不重视学生特性,没能很好地挖掘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一隐性课程资源。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学生课程资源的内涵

查看全文

透析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社会这门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社会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遵循科学的原则,寻求恰当的途径,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关键词:社会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高低的问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开放的、多样的,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因此在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建立起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课程资源观,懂得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能正确使用教科书并恰当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一、对社会课程资源的理解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着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新的课程资源的出现,往往带来新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变革,对以前习惯性的课堂教学,即将课程资源限制在教师、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不同,因此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划分的方式。通过实践来看,我们倾向于接受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因为这样便于我们接受和理解。

查看全文

汽车营销实务资源共享课程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企业之间的综合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对社会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要求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为了提高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和自身的发展空间,需要对目前的团队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以及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学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现在的形势和情况,做好相关教育准备工作,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汽车营销实务》专业课程来探讨其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同行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汽车营销;实务;共享资源;课程建设

本文将对汽车营销实务资源共享这一课程的建设实践进行简单的概述,同时将资源共享这一课程建设实践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介绍,同时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和恰当的方案。

一、简述《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汽车营销实务》是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主要面向将来从事汽车营销行业的专业学生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们专业基础知识过硬,还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教学教师也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研究出培养全能型人才更好的方法,经过实践,资源共享课程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资源共享课程值得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和实践。《汽车营销实务》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面向汽车销售、维修、售后服务等工作,实质作用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汽车行业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了解有关汽车各方面的工作,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汽车营销实务》这个课程设计不仅创新增强了实践性的训练,而且传承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既有特色,又有传承,符合国家号召的素质教育,培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全方位人才,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求,而且实践课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初衷。

二、简述资源共享课程的可实践性

查看全文

浅谈钢琴课程资源开发

【摘要】在高中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钢琴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素养,使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在高中音乐钢琴教学中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钢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音乐素养。本文基于此背景下探讨高中钢琴课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分析如何开展钢琴课程资源开发,旨在丰富高中音乐钢琴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钢琴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钢琴课程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入挖掘钢琴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引导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为学生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够在钢琴课堂中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钢琴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完善学生的钢琴演奏思维。

一、高中钢琴课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高中音乐钢琴教学中的发展情况,能够看出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教育薄弱,缺乏钢琴学习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难以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无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引导,难以开发出符合学生多元认知规律的钢琴课程资源。(一)学生音乐学习基础教育薄弱。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大约在18岁左右骨骼基本定型,手指灵活度不够完善,在学习钢琴时不能很好地调节协调性,所以不利于钢琴的演奏和学习。再加之高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欲望不够完善,需要面临着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但是整体的学生对于钢琴认识不够完善,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且在学习中会感受到过于枯燥乏味,从而产生放弃的心理,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拓展,所以当前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和完善。(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热烈。大部分高中学生的生活水平一般,由于钢琴是属于贵重的乐器,很多家庭难以有经济条件为学生购买钢琴,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钢琴比较陌生。再加之钢琴是属于长期练习的乐器,应该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由于高中学生在学习时压力较大,难以保证每天都进行钢琴练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钢琴,所以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之钢琴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的,由于高中学生处在叛逆时期,不具备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所以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厌学心理,从而对钢琴学习失去热情,无法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钢琴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查看全文

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研究

一、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是最鲜活的品德教育素材,是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最好的心灵鸡汤。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品社《我们的学校》之《多彩的学校生活》时,可结合以上相关活动进行教学。

二、彰显办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特色和师生实际情况而开发编写的课程。这些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的补充素材。(一)《腰鼓表演德育校本课程》腰鼓表演项目是我校的特色艺术传统项目,学校组织人员编写《腰鼓表演》德育地方校本课程进行教学。腰鼓表演的形式除了常规的踩街表演外,还有多种形式的舞台表演、迎宾队列和广场表演。通过对腰鼓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腰鼓队员排练的《喜庆鼓声传四方》《欢乐鼓娃》《廉政颂》《鼓舞飞扬》等节目参加各级比赛多次获奖,同时这些节目参加市电视台、区级文艺调演、漳州市小学特色学生社团建设成果展示活动,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和荣誉激发了全校师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二)《花样足球德育校本课程》我校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学校组织体育组教师编写了《花样足球校本课程》。足球队员以漳州女排为榜样,常年坚持训练,付出了不懈努力,多次参加各级比赛,获得了许多荣誉,为学校争了光。他们是全体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他们顽强拼搏、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学校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三)《闽南童玩德育校本课程》为发扬和保护闽南传统儿童游戏项目,学校组织人员编写《闽南童玩》德育校本课程,用于开展“闽南童玩进校园”大课间活动。闽南童玩活动项目设有跳绳、踢毽子、跳房子、闯关、滚铁环、跳橡皮筋、拾布仔等二十余种闽南传统儿童游戏。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体能特点,把闽南传统儿童游戏活动项目和简单的体育游戏项目进行合理搭配,巧妙组合,为孩子们量身订制了一道道可口的体育锻炼“营养大餐”,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又让学生了解、喜欢、传承家乡的特色艺术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四)《经典诵读德育校本课程》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校组织老师编写了以“祖国在我心中”“孝道文化”“廉洁文化”“三字经”“弟子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美丽的芗城”“漳州历史文化名人”“漳州五种精神”(红军革命精神、谷文昌创业精神、龙江风格的大局精神、漳州女排拼博精神、漳州110服务精神)等内容为主题的《经典诵读德育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引导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崇尚廉洁,学会做人做事。以上这些德育校本课程,是品德教学过程中的有益补充。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品社《浓浓乡土情》时,可引导学生从校本课程《腰鼓表演》和《闽南童玩》中去了解、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品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时也可引导孩子从校本课程中“漳州历史文化名人”“漳州五种精神”中去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和家乡人民留下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品社《我们的学校》之《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为学校骄傲》时,可结合以上校本课程取得的成绩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怀,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灵活多样的党建活动

党支部领导学校一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学校党支部开展的很多活动都是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拓展补充内容。(一)党员“大手拉小手一帮一”活动这项活动是全体党员结对帮扶学校的贫困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学困生、残疾生、单亲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校党支部还举行“大手拉小手,帮扶促成长”迎新年趣味游戏活动,让与老师结对子的学生及其家长跟老师一起活动,让这些特殊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比较典型的是党员与学校六年四班身患多重残疾、父亲病重、家境贫困的陈××同学结对子,并发动师生对她进行捐款,学校领导和同学还上门慰问;班里的师生六年如一日扶她上下楼梯、上厕所,玩大课间游戏,利用课间与她谈心,为她辅导功课。漳州记者在线和闽南日报都对六年四班的爱心事迹进行了报道。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课《伸出爱的手》之《走近残疾人》一课时,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同学们都了解了应该怎样去尊重、关爱身边的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二)每年春节前夕组织党员和学生志愿者走进岳口社区孤寡老人的家,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贴对联、表演节目,借这个活动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尊老爱老教育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让爷爷奶奶高兴》中的“尊老敬老”这部份内容时可以作为拓展材料。(三)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学生走进岳口社区,分发创卫、创城宣传单,打扫社区公共卫生,寻找社区广告牌的错别字、繁体字,组织师生和社区干部走进社区进行9.28终身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等借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品社《我们的社区》时可结合相关活动内容进行教学拓展。(四)学校党政工领导在每年重阳节、春节上门关心慰问学校退休教师在上品社四年级下册《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时,可补充拓展,让学生了解不管是社会、单位还是家庭,都要关心和重视老年人。(五)每年开展“崇尚廉洁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我是廉洁宣传员”“廉洁故事伴我行”“争当廉洁小卫士”为主题的手抄报、书法、美术、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比赛,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书画展,对学生进行崇尚廉洁教育。(六)开展“党史国史进课堂”活动号召党员老师在学校开展《红星闪闪照我心》《传承红色精神,争当合格人才》《红色精神,我们传承》《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等党课活动。通过上党课活动,传承宝贵的红色精神,把党史国史的相关知识内容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时,这些党史党课的相关内容可以拿来进行补充拓展。总之,学校中的很多活动都是品德学科的学习资源库。品德老师要善于挖掘本校德育特色资源,把少先队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党建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进行合理利用,丰富品德学科内容,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

查看全文

语文课程资源中本地资源开发论文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对于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特别是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必须强化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开发利用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分别简称为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丽丰富多样的需要。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利用语文课内课外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教师,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作好观念、心理的调适和素质、能力的准备。

当然,语文课程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因为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有效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从课程理论上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发展需要。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鉴别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标准,是国家教育目标、个人发展需要、教师教育水平三者的有机统一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要搞好课内课外结合,使语文课内课程资源得以增殖,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使二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不是有所区别的。就其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逐步建立形式灵活多变、追求教育实质的立足校内、放眼校外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断配置和发掘配置教育资源,这是新课改教育意识提升的需要;而通过这种资源配置和发掘得以提升的教育意识,又会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查看全文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资源优化方法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寻求两者优势互补。本文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以“调研职业要求、分析工作过程、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为选取步骤,优化教学内容;将考核方式改革为多元化考核办法,注重实践技能考核。依托线上教学平台,采集分析教育数据,调整教师教学决策,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对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教育数据;教学决策

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了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教学的优点,近年来在高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越来越得到普及,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合式教学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上了日程[1-3],项目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剖析混合式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资源,依托线上教学平台,采集分析教育数据,调整教师教学决策,开展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资源优化及应用研究。

一、课程概况

《C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学院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打通课,尽管信息工程学院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存在教学内容和应用两张皮、考核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对课程资源进行了优化。

二、课程资源优化

查看全文

绘画课程资源的探究和发展综述

论文摘要:随着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绘画课程理念的更新和“美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扩展.绘画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它有很大的延伸空间,绘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论文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学习方式的转变文化传承

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它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最强,也是在实践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种课程形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意味着“课程领导”概念的转变和“课程开发方式”的转型。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些规定都说明了我国课程实行三级课程体系、开设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我国很多省市教研室及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促进了绘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所以。绘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成为绘画教学的重点。在绘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和实践。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绘画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绘画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和“美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扩展。绘画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它有很大的延伸空间,绘画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全国每个省市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有效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由于学习材料的缺乏,使得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把现有的教学资源闲置起来,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所以,开发本地的教学资源用于绘画教学中去.成为学科的科研的课题,以此解决一些课程的资源匮乏的问题。

校内绘画教材的延伸,首先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宝地”。在美术学科实施课堂教学中,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教材资源。就美术学科教材内容而言。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特点。其中的绘画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新以及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部分美术教师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过程中,过于注重完成绘画教材基本教学目标,而对教材内的教学资源的利用是不够重视,只是教教材.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另外,探索绘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可采取开发当地的生态经济资源的形式。由于一些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所以开发课程资源可广泛利用当地生态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开办了很多企业,地方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这一特点,可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开发本地生态经济资源,成为绘画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挖掘身边资源.经过绘画课堂教学转化,美化生活,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欲望。课上,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启发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好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在教学中得到认可,把绘画开发的课程资源带进课堂,带进师生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美术教师不能把课程资源带进课堂,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会造成了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最后,利用乡土地域特点开发绘画教学资源。绘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求美术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的乡土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乡土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地域素材.从乡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绘画教学内容。

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尤其是与课程资源相关的新的教师观和教材观,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显著的因素是美术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绘画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我们发现很多美术教师对绘画课程资源还存在模糊认识,如果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绘画课程资源观.不帮助教师去分析和探索绘画课程资源的内涵、性质、种类和在课程目标实施中的价值.绘画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一句空话.要满足当前本地绘画教育教学的需要,只有当美术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才有可能。因此,我们在地方性绘画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美术教师队伍放在首位,抓好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及时向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挖掘、调动和利用教师的才能和潜能,帮助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通过美术教师这一最重要的绘画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绘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能使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丰富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创新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相长,使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转化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也必然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实现转变这时的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师生共同开发、丰富、整合课程资源的课程建设过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