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优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6:52: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优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优化

《工程造价》课程优化探讨

《工程造价》课程是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是一门由建筑工程技术与组织、建筑结构、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集合而成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应用性、综合性、政策性强的特点(见图1)。课程内容涉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定额与清单计价规范的掌握与应用。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具有编制工程造价文件,掌握一定的计量与计价的专业技能。

1《工程造价》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课程知识综合性强,实践性要求高,要求学生在掌握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知识基础上,具备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要求学生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掌握专业软件的操作。但目前该课程课堂教学存在与实际工程相脱节的问题,分析如下:

1.1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职业能力训练

当前《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割裂的问题,没有将职业能力目标放首位,存在理论知识流于片面记忆,没有工程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学生不注重平时课堂学习,仅依赖期末考前简单记忆,存在对所学知识不能真正理解与运用的问题,对计价规范片面记忆,不能形成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不高。

1.2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及时修订

查看全文

美育通识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高校也在逐步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力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美育类课程的设置上,不但要体现出其审美情趣的特点,刚要与各专业有机接轨,突出美育教育的现实价值,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目前高校美育类通识教育之弊病,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一、美育类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面向生产和社会建设服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其中,全面发展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多元化,通过美育通识教育促使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让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传统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将教育成果单纯地以文化课程学习成绩进行体现,分数成了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单一标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快速实现了为社会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也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模式要进行相应的改良。(二)教育理念改变的需要。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以往的唯文化成绩分数论的理念,而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彻底转变理念。美育类通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且美育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在教育理念上,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由地学习和快乐地成长。

二、美育类通识课程的作用

(一)开发学生潜能。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个体发展服从于集体意识,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个人全面的潜能开发空间很大。美育类通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到新的自我,通过美育教育,增强自信,改善为人处世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自身的潜能。(二)树立审美观念。美育类通识教育将美学审美观引入大学生课程学习中,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训练其更为细腻的感官,提高其对美的感受和想象力。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美育类通识课程优化设置建议

查看全文

高中政治课程优化原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前提。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政治课程教学的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分析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优化原则,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优化政治课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优化

现今,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关键。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只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还要重视他们对各种概念方法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的发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但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体在参与时形成的情感归属,是基本价值观念与政治信仰的基础。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客观科学的认知与分析,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思考,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以理智的心态来参与政治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3.法治意识。法治是指实施法律制度的理念,法治意识则是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的认可与肯定。从本质上来看,法治是社会秩序,需要依靠每个人的共同遵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能够做出较好的判断。4.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活动,涵盖了公民在社会活动的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政治参与等。公共参与作为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公共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决策,学生应依照法定权利,对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经济建设等工作提供个体意见;二是公共事务,学生应当在解决公共问题、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三是公共监督,学生需明确自身在公民监督、政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权利。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公共参与的框架,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课程教学的原则

查看全文

旅游专业管理课程优化研究

摘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简称专创融合)。从学生能力的获取上来看,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力补充;从学校培养来看,专创融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在专创背景下的建设为例,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理论知识模块的构建、课程任务的设置、案例的融入、实践情景剧的创作五方面分享课程建设的优化路径,并进一步提出通过线上课程的引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校内外专家交流平台的建立等具体措施,助力《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专创融合;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优化

1《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专创融合建设的必要性

1.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本科教育发展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对于学生开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的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专业能力的获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重要路径与改革突破口,是教育系统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专业课程的建设在专创融合的环境下进行已经是势在必行。1.2旅游行业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旅游者需求不断变化,旅游市场不断分化变革,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再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专创融合的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多元化,能开发学生的实践潜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基于专业能力的创新意识的提升和转化,为学生步入社会创业和就业增加砝码。1.3专创融合有助于《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的目标实现。在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既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核心支撑,课程目标是为旅游景区培养和输送专业的经营和管理人才。基于目前国家的创新战略,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方式来进行,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有效地推动《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

2基于专创融合的《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优化路径

《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为依托,根据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开设的时间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必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按照景区经营运作的工作流程构建了整体框架,围绕工作流程设计教学项目,并以此展开相关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适应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2.1强化师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认识———加强专创融合理念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教师引导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个部门联动发展,多角度,多形式地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的认知,加强专创融合理念的培养。《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在建设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分享会、课程成果转化比赛、说课比赛等形式,激发师生专创融合的应用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覆盖师生全员,贯穿专业课程建设的始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2.2理论知识的模块化———系统而清晰地展示了课程的专业内容。理论知识的模块化系统地将课程内容全部涵盖在内,清晰明了地概括了《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课程的框架结构。模块内每个项目涉及旅游景区运营的各个环节,内容完善而不拖延。关于项目的教学采用“课程任务导向法”,其内容体现了实用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强调岗位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连续性,为专业教育的深入奠定基础。2.3课程任务的专创结合———基于实地调研的景区质量评估调查报告在《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每个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分解成多个子项目,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避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在课程的任务布置中,按照“岗位工作过程”构建教学项目和内容,结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进行课程任务的布置,通过小组形式实地调研了解旅游景区各个环节的运营和管理,运用所学知识发现不足,从专业角度发现景区管理与服务的常态化问题;同时,实地观察游客游览过程中对景区硬件环境和软件服务的需求满意程度,以此发现景区管理和服务存在的动态化问题。景区实地调研既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调查形式和内容的设置体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体提升了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能力。2.4案例教学贯穿始终———一个大案例为主线,各小案例穿插在内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适应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保证课程的连续性,《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中采用一个大案例贯穿始终,每个项目的子任务均选择有针对性的小案例,最大程度地将理论知识与案例融合,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整体情况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找到面对实际案例时的分析着眼点,掌握景区服务技巧和景区的管理能力。2.5实践情景剧的创作———专创融合的深化根据《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课程目标,通过知识模块的梳理,以小组形式进行情景剧本的创作,每个模块一个剧本,剧本要求包括知识点、情景设置、存在问题、突出矛盾和化解问题,最后环节是教师总结,总结本模块的知识要点,重申理论知识要点和实践技巧,完成本次模块的讲解。在情景剧的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到景区工作人员工作岗位的要点,了解进入工作岗位后可能面临的棘手突发事件和游客需求,因此,借用情景剧本的创作,深入岗位环境,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实际应用。

查看全文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资源优化方法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寻求两者优势互补。本文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以“调研职业要求、分析工作过程、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为选取步骤,优化教学内容;将考核方式改革为多元化考核办法,注重实践技能考核。依托线上教学平台,采集分析教育数据,调整教师教学决策,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对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教育数据;教学决策

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了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教学的优点,近年来在高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越来越得到普及,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合式教学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上了日程[1-3],项目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剖析混合式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资源,依托线上教学平台,采集分析教育数据,调整教师教学决策,开展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资源优化及应用研究。

一、课程概况

《C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学院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打通课,尽管信息工程学院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存在教学内容和应用两张皮、考核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对课程资源进行了优化。

二、课程资源优化

查看全文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1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国内,有51.3%的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本科毕业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余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且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时间较长,且工科实力较强的9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其中相关专业课程学时的平均比重为51.54%;同时,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大平台课程的平均学时比例为:6.6∶6.1∶3.1∶1。通过对国内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以下特点:

(1)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专业课程的比重较低,也就是通识性课程(比如:外语、数学、体育等)的比重较高,体现出“厚基础、窄口径”的特点。

(2)与国外相比,平台课程中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比重低,注重工程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之间的平衡。

(3)核心课程不明确,相关专业课程比较分散,缺乏具体的特色。

(4)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的教学和培养。国内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重一般在20%以内,而国外超过了35%。上述四种现象,在工科实力比较薄弱的财经、师范类院校内的情况更加突出,有的院校专业课程比重不足20%。当前,由于工程管理是就业热门专业,很多院校盲目跟进,然而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具备,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很被动。根据2014年对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研,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读研率、工资水平和工作胜任能力五个指标均低于土木工程专业。因此,优化现有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查看全文

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创新探索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目的也逐步向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内容较广,涉及运筹学、智能优化方法、模拟仿真等多种优化理论,同时,还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如何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课程教师面临的问题[1]。鉴于此,本文探索完善《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模式,缩小当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1现行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对全国各大高校的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当前该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际脱离、建立模型与模型求解之间的失衡、教学手段单一和考核评价方式不全面问题,具体如下:1.1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有距离。《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而是一门工程背景很强的课程,侧重于运用运筹学方法、智能优化方法和模拟仿真方法解决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增强学生解决各种类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是本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然而,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讲授以课本为导向,多数模型及模型算法与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忽略了物流领域的实际问题,不利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更违背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1.2建立模型与模型求解之间的失衡。培养物流专业学生掌握各种物流系统建模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目的之一。然而,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学内容分配上更多地侧重于求解方法的介绍,对如何分析问题、提炼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介绍较少,“轻建模,重求解”现象普遍存在[2]。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整数规划、车辆路径优化、多级库存管理等各类物流系统优化问题,这类优化问题的课程讲授多以优化目标函数的标准形式进行求解,并没有涉及这类优化问题的模型建立过程,即使有少数与模型建立的讲授内容,但都对其课本例题进行建模,而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的基本思路讲授不够深入。1.3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运筹规划方法、排队存储论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还包含了现代智能优化方法,Petri网、多Agent、面向对象等仿真方法,涵盖内容较多。然而,各大高校开设学时相对较少(多数为48学时,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为32学时),导致任课教师为了把握教学进度,而多以PPT讲授方法为主,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教学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忽略了上机实践环节。上机实验是本门课程极为重要的训练手段,通过使用仿真软件上机实验的方法来进一步学习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基本理论方法。1.4考核评价方式不全面。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以考勤、作业等平时成绩辅助,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没有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3]。由于考核方式的不全面,使得学生只需要套用模型算法,分析课后习题或课堂习题便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很好地反映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考核成绩也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建议

结合国内外高校关于《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经验,针对上述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及建议。2.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侧重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方法原理和求解软件应用等方面的介绍,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各类模型算法解决物流系统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本门课程涵盖物流系统模型建立、运筹学方法、智能优化方法、模拟仿真方法等教学内容,内容分支繁多,课时紧张,授课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既能相对完整地体现本门课程内容,又能够与物流专业密切结合。此外,为了培养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应鼓励授课老师积极开展“项目教学”,结合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通过将物流系统中的实际项目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以项目参与人的身份参加项目完成工作,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探索求知欲,一方面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丰富教学形式。除了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外,加入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的教学中。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在推广和应用中需要分两步:第一步是营造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环境;第二步是具体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4]。通过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的自学知识内容,通过课后实践环节完成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此外,课程需继续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验证建立模型,搭建算法的正确性。同时,在实验教学环境中,加大仿真模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而不是单纯介绍模拟软件的使用介绍。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现行的《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考核手段采用卷面考试方式,无法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然而,《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创新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使考试形式多样化。例如,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讨论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模拟企业实际场景考核学生的运用能力等。此外,还可以采用“课题考核”方式,授课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数据,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问题,设置、提炼与实际生产相关的课题,让学生选择题目进行“课题考核”。学生应用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解决自己的课题,最终形成并提交完整的分析报告或论文。

3总结

查看全文

高职数学课程优化探索

【摘要】新时期的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的优化必须要始终坚持面向专业需求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达成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本文先对高职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以面向专业需求为视角,提出了优化高职数学课程的具体策略,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面向专业需求;高职数学;课程优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明确指出,政府必须要积极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并将之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与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此,本文对面向专业需求,优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极为必要,再加上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其优化研究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1目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目前我国多所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调查发现,其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现代社会及教育所要求的面向专业需求不相一致,其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1.1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就以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课程设置而言,并没有专业性的教材,总是延续的本、专科压缩教材版本,试问在此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之中,如何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自然无法将之促使学生有效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1.2生源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就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其生源一部分是高考的第五批次,另一部分是各院校的自主招生,总体而言,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比较差,再加上文理兼收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这不仅会为课程的优化带来难度,并且也使得教学的难度不断增大。1.3课程内容与专业需求严重脱节。高职院校一般由多个专业构成,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常会受到学时的限制,实际教学中常采取按课本顺序来教学,一般的基本设置为,第一学期主要围绕微积分来教学,如果有的专业开设第二学期,那么就会围绕线性代数来教学。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就会出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课程的内容与专业的需求严重脱节,难以实现与专业的有效对接。长期以往,数学这一门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出来,会影响学生将来的有效发展。

2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优化的具体策略分析

查看全文

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优化与创新

摘要:针对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不仅仅要注重专业课的教学,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开展有效的公共体育课程,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而面对当前教学效率偏低的现状,需要地方性高校相关部门针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优化与创新的研究。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系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工作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而面对当前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文化的传授,同时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与各项能力。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此,需要地方性高校借助多方面的资源,在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更好的优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那么我将针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浅谈整体性优化与创新策略。

1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教师就必须要对传统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等进行优化,通过提升体育课程的科学性,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也不仅仅需要关注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体育课程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体育的良好观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我认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优化和创新研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尤其是创新,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真正的发挥好,现在高校体育公共课程的最大的价值。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有必要先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从而从教学结构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更好的指导。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偏重于体育项目的练习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通过项目练习来提升运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过于片面。那么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需要融入适当的理论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文化。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增添体育通识课,以理论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文化与发展。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当前的现代教育体系,对教学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可以有效地增添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课观摩来扩充学生的学习机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直接地引导教师科学教学,创造有效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2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摘要:随着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提出和推进实施,中国的对外开放面临着由出口贸易导向向进出口贸易平衡、由商品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由产品市场向金融与资本市场、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重要转变。与此同时,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也面临着由自由贸易主流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转变。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应当紧跟国家战略和时代变化,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逐步深入推进。2018年,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又进一步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以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快速发展;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面临着重大变化。可以说,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加快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能够驾驭新时代复杂形势的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人才培养而言,涉及的环节很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学生知识技能获得、知识结构更新的基础,无疑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因此,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需求转变

新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着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开放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的多重挑战,也必然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1对外开放的战略面临着由出口贸易导向向进出口贸易平衡转变。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主要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政策。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这种鼓励出口、替代进口的方式形成了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也产生了较多的贸易矛盾。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逐步向进出口平衡转变,让国际市场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2007年,广交会的名字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更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个字的改变,体现出我国外贸格局从出口导向向注重贸易平衡的转变。2017年,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成交额达578亿美元。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这些措施的出台,是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我国外贸思路转变的一种表现。1.2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面临着由商品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相较而言,服务贸易发展则相对滞后。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服务贸易占比为14.7%,低于全球23.1%的平均水平[1];服务贸易逆差约2582亿美元,与同期货物贸易约6100亿美元的顺差形成鲜明对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主动推进服务业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自主创新,减轻高端消费服务和高新技术服务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可以预见,由商品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变将是未来中国对外开放整体结构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3对外开放的市场面临着由产品市场向金融与资本市场转变。2018年4月,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2019年6月,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主席又进一步指出,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对外资开放的领域。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推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放宽资本市场外资限制。这些措施都意味着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正面临着由传统的产品市场向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转变。1.4对外开放的主体面临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早在1998年,党的“十五大”即提出了实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200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2.7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3万家,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列全球第二位,存量位列全球第三位,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活跃,2018年,共实施完成并购433起,涉及63个国家(地区)[2]。可以说,“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趋势之一。1.5对外开放的经济形式面临着由传统贸易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以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B2C)进出口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52.3%。预计到2020年,全球电商(B2B)的跨境交易额将达到2.32万亿美元,而中国的交易额将达到1.2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一半[3]。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可以预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面临一个更加数字化的经济时代。1.6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面临着由自由贸易主流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转变。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经济增速放缓,新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也甚嚣尘上。与此同时,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遭遇到的外部阻碍也日渐增加。2016—2017年,针对中国企业或可能对中国企业产生影响的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双反、反规避、保障措施超过215起;在知识产权领域,美国针对中国企业至少发起了23起337次调查[4]。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大的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

2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不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