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6:41: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研究
一、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意义
文化艺术档案既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近年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不同载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探讨□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李 琳体的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进展顺利,为国家存留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保存了数量可观的文化艺术档案,并已在艺术生产、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文化工作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档案价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在加强高校文化艺术教育背景下,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也是积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艺术课程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相关内容
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是学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结合课程目标和文化艺术档案特点,文化艺术档案课程可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和文化艺术档案鉴赏两部分教学内容。
(一)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文化艺术档案,学生应初步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知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内涵十分丰富,课程应使学生主要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活动、整理方法和利用检索。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活动是丰富文化艺术档案藏品的重要途径。学生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活动,特别是熟悉了解各类文化艺术档案的归档范围,能够初步判断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哪些艺术材料具有保存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艺术档案收集保护意识,促进国家宝贵文化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文化艺术档案系统化整理便于科学管理。从文化艺术档案发展的特点出发,了解文化艺术档案整理的方法和标准化要求,了解对文化艺术材料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目和数字化处理等工作,可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化艺术生产规律,便于迅速地从浩瀚的材料中找出需要利用的内容,提高利用效率。如文化艺术档案要以剧(节)目或艺术活动为单位进行整理。一台剧目必然有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设计、宣传评论等不同载体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艺术作品,不能因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特点而将这些材料任意分割成若干类别进行组合。了解了文化艺术活动材料的完整性和成套性,学生利用文化艺术档案时会首先想到按剧目中某一项目和活动来进行查阅。文化艺术档案利用工作是文化艺术档案馆(室)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手段,是整个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中最有活力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使用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学生应了解文化艺术档案馆(室)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借阅、复制、展览、编纂档案文献等各种服务手段。同时,学生还应了解各种档案检索工具,能够利用目录、索引、指南等档案检索工具查找文化艺术档案。
翻译课程文化比较
摘要:文化决定语言,语言反映文化。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就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本文从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说明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和进行英汉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从翻译教学的角度介绍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和内容,并以翻译教学中的实例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旨在把文化教学贯穿于翻译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翻译教学;文化导入;英汉文化对比
一、引言:文化、语言与翻译
什么是文化?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B.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那么,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必然存在着差异。
就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而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反映文化。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学习和了解该语言。
所谓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创作活动。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即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1993:109)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以说,翻译研究本身就是文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涉及两种文化比较的研究。
课程文化建设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性
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更需要课程文化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特征,仍然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文化的属性和职业教育课程这几个维度来说明。笔者认为,与其他教育的课程文化相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不仅有着文化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个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非本质的区别在于:对知识技能的组织以及因所选择的知识技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工作过程导向或行动导向的特征,教学过程强调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它强调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的衔接、与职业岗位的对应并推行“双证书”制度。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个性。课程本身是文化,也是文化的实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相比具有职业定向性、区域适应性、行业参与性、费用昂贵性等显著特征。虽然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就理解为高职课程文化的特性,但是任何课程在内容上都是其所处时代的一定文化精华的理论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体系,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保存和传承一定时代的文化。在过程上,课程都是教师或学生对该理论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文化的讲授、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因此,课程的特性反映了课程文化的特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自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在高职院校应该说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然而,从文化的视野判断,明显的缺憾之一就是缺少文化价值意义的审视。在实践中对课程建设予以文化价值学审视,这就是所谓的课程文化建设。
(一)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课程改革不仅孕育着教育改革的全部信息,而且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职业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问题。改革的基本依据是职业世界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等的发展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技术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的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视域中的课程改革重视的是价值审视和文化追求,属于典型的价值活动。它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涉及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是普通高等教育无法比拟的。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课程开发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实施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管理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等。文化视域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是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运行系统中,作为文化(价值)主体的课程改革者的价值需求与文化(价值)客体的高职课程的价值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乡土文化和美术课程融合思考
钢筋水泥取代了青砖黛瓦,城市霓虹湮灭了荷塘月色。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乡土生活的古朴诗意被搁浅、闲置、蒙尘。在都市文明的繁盛发展下,乡土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发显得促狭。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校园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以乡土文化自信引领教育创新改革。近年来,我国自下而上的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乡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建构。其中,新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认识乡土文化是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由此,与美术课程融合共进成为乡土文化发展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重要契机。
如何推动乡土文化这一“根”文化在美术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实践,真正达成“大美术”的教育目的,是美术课程与乡土文化融合研究的重要议题。对此,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该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实践探讨。目前学界达成了相对一致的看法,即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是乡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并促进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研究的重要举措。但如何进行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则有待我们进一步寻求答案。就当前来说,乡土美术文化课程体系建构仍存在较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师生“走不出去”和学校“请不进来”。“走不出去”有 2 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美术教师受限于美术课堂,无法为美术课程汲取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局限于课本教案,感受不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和气息。此外,学校“请不进来”主要指美术教学过度依赖校内美术教师,窄化了美术课程的教学视野。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梳理,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以纾解“走不出去”和“请不进来”的现实困境。一是立足乡土资源,编写实用美术教材。教材是美术课程的筋骨脉络,而传统的美术教材普遍“繁、难、偏、旧”,导致美术课程始终停留在教师灌输、学生模仿的粗浅层面。将乡土文化编写进美术教材,可以为学生搭建起系统的乡土文化学习语境。因此,美术教材的编写可针对当地实际、立足本土资源,将乡土文化以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形式呈现,使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展更具有原则性、导向性及开放性。二是深耕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乡土文化是美术课程的底蕴来源。在美术课程中,师生应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自然,在乡土文化最富集的地方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乡土文化。以年画、剪纸为例,其所拥有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也能让学生在发现美、获取美的过程中唤醒“创造美”的初心。三是邀请民间大师,展现乡土美术魅力。乡村有不少身怀绝技、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学校可以邀请他们担任客座教师,让学生接触到更为鲜活的美术教学资源。民间艺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形成乡土文化美术教育的合力,为建构新知、达成目标创造了条件。四是搭建实践基地,拓展美术教学视野。乡土文化美术课程不应只是书本里的白纸黑字,也不应局限于教室的方寸之间。在这方面,福建省厦门市的部分学校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厦门市许多中学不仅增设了关于厦门瓷绘文化的美术教学内容,还以此切入点举办了瓷绘比赛和展览,让学生“在学中作画,在画中悟学”,真正实现了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也回归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教育理念。
乡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等问题的深刻注解。只有守住乡土文化,守住我们的根,国家民族才能向上发展。美术课程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耕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的重任。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研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推敲及实践。对此,经河北美术出版社于 2012 年 11 月出版的《文化视野下的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一书或将能够提供更新研究视角。该书以传承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涵、追求教育公平为主要目的,概述了当代文化与美术课程的关系,探讨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时空观和文化自觉,能为我们建构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启迪。
作者:尹少淳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探究从儿童文化思考幼儿园课程
一、儿童文化及其特征
什么是儿童文化?刘晓东在《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中是这样定义的,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喜好、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由此可见,儿童文化是一个整合的复杂体,它特有的生命、生活方式是儿童生命中文化基因的生长和外化。
儿童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摘要:首先,儿童文化是关联的,它和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相关联。由于儿童文化是从自然层面上发生的,因而代表了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最基础、最具有活力的一面。其次,儿童文化是演进的,它既复演了成人的文化,又在成人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最后,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转变的、生长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儿童文化带有一种诗意的、超现实的灵性,是思维自由驰骋的儿童自己的本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整体地感知世界,独特地表达自我。
二、幼儿园课程
在福禄倍尔幼儿园出现以前,幼儿学校的课程如同其机构的性质一样,是学校课程向幼儿阶段的延伸,“读、写、算”的教育(通常称为“3R”)是当时幼教机构的主要教育内容。福禄倍尔幼儿园以幼儿的自由自我活动为幼儿活动的实质,开创了幼儿园课程的新世纪。然而一直以来幼儿教育就强调幼儿园课程要考虑社会、考虑知识、考虑儿童。无论是“学科中心主义”,还是“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工作者往往陷入了其一极端。如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为幼儿设计课程目的时,预设的“活动目的”往往是“激发幼儿的喜好”、“满足幼儿的身体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等等,这些课程真的是幼儿感喜好的吗?是幼儿需要的吗?事实上,插动的内容、形式、过程都是教师预设好的。幼儿园课程实际上远离了儿童文化。而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在于首先它是幼儿的,是幼儿尝试体验的过程,也是儿童文化创生的过程,其次才是教师的。换言之,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教师的行动应依幼儿的表现而定。
三、从儿童文化特性出发反思幼儿园课程
民族文化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是宝贵的艺术创作素材;实践是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重视艺术类实践课程的实践环节,做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深层次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艺术类实践课程的实践效果,积极探究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实效的原则和规律,是当前今后一段时期内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进我国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类实践课程;优化策略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其间蕴含着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文化信息,是非常宝贵的艺术创作素材;艺术类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的承载物,具有较高的人文美学价值,因此,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课程需要充分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艺术类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十分明显,实践教学是艺术类课程的重要环节,更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型、呈现的关键路径。深化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改革,应积极尝试强化实践环节、明确实践目标、增强实践效果,以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表现形式,提升作品人文内涵,助力我国艺术设计事业实现新发展。
一、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艺术类课程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课程,与其他类型的课程相比,艺术类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要更加明显一些:其中,实践既是艺术类课程的起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现社会生活之美;同时,实践也是艺术类课程的终点,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广大学生的艺术创作构想真正得以“落地”。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能够充分展示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积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特殊的民族发展历史,少数民族多生存在田野乡间、丘陵山地的偏僻地区,如果要想真正、全面、充分地挖掘这些宝贵的文化艺术,使之以艺术类课程为载体得以传播和保护,需要教学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大量的田野工作的。综上所述,实践是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真正落实的重要路径,强化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的实践性,提高课程实践性的考察权重,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和发展,是当前今后一段时期内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顺应时展和需要的必然选择。
二、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类实践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障碍
职业学校课程文化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建立课程文化。本文从当前职校课程文化现状出发,指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职校课程文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长期积累的反映与课程相关的价值取向,以及师生意识、师生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职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上升到课程文化层面来研究。本文根据职校课程文化存在的问题,从先进性文化要求的高度,课程文化建设应在五个方面得到加强。
一、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要企业化。
物质形态文化属浅层基础性的物质环境文化。现代的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其特殊性,如统一的建筑色调和风格,满足生产需要的高效的建筑布局,统一的工作服,佩胸卡上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工作车间,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的视觉特征等。目前的职校由于前几年的扩招,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是拥挤的,如大多数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在传统的教室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如实验实习多人一组,多人一机,多人一岗,职业学校环境与现代企业相距尚远。同时,教材作为职校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形态的载体,内容相对阵旧,冗余信息多,岗位适用性不强,明显滞后于企业。
相对于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课程文化,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尽管对育人不起根本性的作用,但其具有直觉性和自然性,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文化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自律地社会化[3]。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指出要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职校按企业化的要求首先把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建设好,学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2]。
职业学校课程文化论文
内容提要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建立课程文化。本文从当前职校课程文化目前状况出发,指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新问题。
摘要:职业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职校课程文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长期积累的反映和课程相关的价值取向,以及师生意识、师生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职校的课程改革和创新必须上升到课程文化层面来探究。本文根据职校课程文化存在的新问题,从先进性文化要求的高度,课程文化建设应在五个方面得到加强。
一、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要企业化。
物质形态文化属浅层基础性的物质环境文化。现代的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其非凡性,如统一的建筑色调和风格,满足生产需要的高效的建筑布局,统一的工作服,佩胸卡上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作车间,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的视觉特征等。目前的职校由于前几年的扩招,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是拥挤的,如大多数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在传统的教室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如实验实习多人一组,多人一机,多人一岗,职业学校环境和现代企业相距尚远。同时,教材作为职校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形态的载体,内容相对阵旧,冗余信息多,岗位适用性不强,明显滞后于企业。
相对于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课程文化,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尽管对育人不起根本性的功能,但其具有直觉性和自然性,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文化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自律地社会化[3]。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指出要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职校按企业化的要求首先把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建设好,学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2。
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探索
【摘要】文章结合文化创意与设计学专业的发展需求,参考国内外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分析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其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设想。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改进文化创意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方面的问题。同时,文化创意课程建构还有助于设计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文化创意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拨”经济动力。设计人才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此,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与重新建构。笔者以设计学专业课程建构为切入点,从政策、理论、历史等方面对文化创意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课程的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相关高校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用带有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文化创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学科内容,利用不同载体建构的再创造和创新的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早已从概念发展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与服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随着文化创意的展开,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课程也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
一、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现状
步入21世纪后,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打破传统课程的壁垒,设计学专业教学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设置更新相对滞后。在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大类。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三大构成、设计与艺术史论等。设计实践课程包括交互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设计、专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反映出我国设计学专业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绝大多数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例如,对基础理论课目标的设定为“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实践课程为“熟悉设计流程”“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备设计创性能力”等,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定位均无法突出课程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最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国际对接的课程较少。当前,文化创意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学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新的建构,从而改善设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现状。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设计学专业教学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认同感和持续性的文化、社会功能。因此,在设计学专业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能保护并提升学生文化创意的创造力,丰富设计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创意课程。英国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在近几年有不少改进,增设了许多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分析来提高创新能力。
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课程现状
钢琴课程教学历史文化价值
一、钢琴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钢琴课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钢琴课程目标定位以工具理性为主导,即认为钢琴课程教学是技艺的传授和技能的提升;二是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编排对人的应然情感态度和价值的遮蔽;三是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价值缺失。结合具体经验的分析如下:钢琴课程目标定位的工具理性主导体现为钢琴教学以曲目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定,当下普遍的钢琴教学主体是在钢琴音乐最初流传入我国而培育产生了教师队伍,这一群体接受的教学模式是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为技术而技术的演奏,从而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形成了工具理性的本能性;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钢琴课程内容的编排自然也多倾向于技能的传授和炫技模式,对人的主观情感能力则不自觉的漠视,于是手指练习、练习曲等为了乐曲而学习,为了技艺而学习的模式成为钢琴教学的主导模式。“还要专门练习为此编写的手指技术教材,如德国的《哈农练指法》,以及为特定演奏技术技巧编写的练习曲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哈农练指法》《车尔尼钢琴练习曲》系列,在我国几乎是每一个钢琴学习者不可不接触的教材。[1]”与此同时钢琴课程教学的关注重心也在于技法是否端正,是否能够到达预先设定的结果。最后我国钢琴课程在文化价值体现的流失的经验表现为钢琴课程教学缺少文化相关方面的课程引导,缺少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文化基础学科的理论给养。
二、钢琴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反思
对比钢琴课程教学现状以及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价值应然状态,可以看出我国钢琴课程教学需要给予修正并回归钢琴教学的本色,而导致钢琴教学的工具化因素也是需要我们给予反思的,随着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文化的软实力被我们逐渐所忽略,钢琴技能被夸大和提高,事实上,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钢琴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构成整个钢琴课程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钢琴教学目的依然在于钢琴教学对人的促进和情感的提升,在于其背后文化的价值。而一旦钢琴技能成为教学的主导,学生将被给予工具模式的培养,缺少自我的反思和判断意识,从而逐渐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主体自我意识。事实上,钢琴课程的本质是音乐文化的选择过程,经过音乐艺术的重组、经验演绎及学习活动,将钢琴艺术自身内部对提升主体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的本质内化于学生的心理,从而让学生形成合理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钢琴教育的价值应围绕相关课程标准及理念要求以及音乐文化与钢琴课程的认知关系,真正理解钢琴文化与音乐文化、历史文化的衍生关系,以哲学的意义功能引领钢琴课程教学,将音乐文化的、审美的及实践的意义追求在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祛除钢琴教学中的功利性要素,使得钢琴教学能够将人对意义的追求的文化品行激发出来,并在具体经验过程中,积淀、传承音乐文化,恢复人与人之间本真的交往本性,从而建造和谐课程理念。“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2]”钢琴课程的文化价值核心便在于钢琴课程与音乐文化内生规律的辩证关系,钢琴课程的核心文化所在便是培养具有音乐创造力和鉴赏力的能动的人。虽然,钢琴课程的设置在当下的社会中多倾向于技能性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文化的价值熏陶,从而造成其主体地位的迷失和判断能力的缺失,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在今后的长时间内,作为钢琴教学的研究者,便需要破除钢琴课程的工具性表现,将钢琴教学从培养音乐素养和发展音乐智能的工具模式转变为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审美本性的回归,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对钢琴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与批判,除去工具的异化性,恢复钢琴教学的本源性价值功能。
三、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建构
文化建构也是人本回归的自我建构,恢复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功能和本性,需要以人的本性回归为依据,立足于文化的本质回归,以此为根本理念建构我国的钢琴教学体系,而非以功能性要素为根本建构。功能性建构的盲从性最终导致钢琴教学的文化流失和主体判断能力的丧失,不仅是反人性的,最终将会培养一批批没有思考能力的音乐家,从而导致社会音乐娱乐化大众化,缺少人文给养。因此我们需要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和音乐文化的本质要求重新构建我们的钢琴课程教学。1.钢琴课程教学理念的文化主导。音乐作为文化传播的感性手段,通过教学这一传承性手段将钢琴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文化追求和演奏艺术得以传播,进而在历史实践发展过程中凝结成智力果实。钢琴知识和演奏经验是演奏者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内在感受下积累而成的,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蕴含了人类创造知识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走向。钢琴课程集聚这些文化要素转以主流文化模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文化内化于心,同时形成代表时代精神的正确的价值取向,而非纯技能式学习,文化价值教育也是人本性的回归,音乐文化是人向自身回归的文化要素之一,因此钢琴教学理念需以培养良好的文化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主体,音乐是手段也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人的文化培养,而非人的工具理性培养,工具理性是我们所要竭力克服的使人异化的内在肌理。实现钢琴课程文化的复归,应以学生审美自由为目标,以文化创造力为旨趣,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生命意义,体验到主体的自由意识,体验到音乐审美旨趣的幸福。2.钢琴课程教学目标的文化构思。钢琴艺术作为西方艺术的舶来品,在与中国文化不断地交融和碰撞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新的钢琴文化模式。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环节,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其他领域的深入发展,与音乐其他领域有机整合,共同促进音乐领域的发展。体现在钢琴课程教学目标上便是以文化为导向的价值引领。我们设立课程目标需要考查到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的多重要素关系,最终的立足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能力发展,也即是文化素养的形成。比如学生在演奏《保卫黄河》时,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园保护的民族主义之情,在这一文化情感的引导下进而完善学生主体的文化建构和精神价值。通过弹奏西方钢琴家的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不同文化构成,进而形成多元的判断能力,既尊重了艺术又了解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最终皆在于寻求人的意义。因此,我们的钢琴课程目标设置应颠覆传统理念,回归人的文化价值取向,钢琴课程的核心目标所在便是培养具有音乐创造力和鉴赏力的能动的人。3.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化转向。文化生活也即真实生活、现实存在,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中指出,纯粹经验生活世界是限于直觉而存有的世界,而日常生活世界是相对与科学世界的。胡塞尔将生活世界现象学趋向于更完整的理论体系,他把生活世界当作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提出乃是面对工具理性压制人性的历史背景,于是他提出面向真实的现象世界,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化转向也可以借鉴其思想,回归生活世界,回归本真世界,生活世界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生活环境,而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生活着的心物统一的世界。文化则为生活世界提供意义指引。生活世界是钢琴课程内容的范围,在课程通过系统的建立呈现出人类音乐实践的生活经验,体现在内容选择上则是选择具有文化意义的经典音乐作品,比如以肖邦作品的选择为例,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创作出钢琴歌唱的幻觉,并以独特的和声处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肖邦作品的艺术性并非缘于技巧处理得当,而是时代精神的影响,19世纪钢琴家以炫技取悦听众获得名望,而肖邦则以为听众展现音乐的本源之美,他的演奏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打动着听众,EinrichHeine说:“李斯特让所有的钢琴家黯然失色,除了钢琴大师肖邦。”钢琴课程教学更加需要具有这种对文化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