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6:30: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设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作为新兴专业,一直在实践中探索中谋求发展,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通过抽样调查,横向对比四川省4所本科类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四川省本科类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采访并收集各高校的优秀经验与办学特色。探索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课程设置的方法和途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自1998年正式列入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多次在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之中,名单的公布为各高校敲响了警钟,并加强了各高校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管理,引导各大高校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自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事业如火如荼,报告更进一步提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口号,举国上下掀起了体育事业的新浪潮,国家需要适应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摸清时代需求,与时俱进的改变,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高校的学分制教学模式也是进一步凸显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课程设置的改革变化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就业。
一研究对象
选取四川省本科院校中,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四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职中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给了艺术设计行业非常多的机会,也带动了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是由于在我国该专业兴办的时间不长,教育理念、教学体制和课程理论体系正处于建设与改革的时期,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办好呢?我们知道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施性教学计划,而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如何把课程设置得合理是我们广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
一、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一)要有广泛的适应性、实用性当前经济发展,使得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他们希望设计人员能够一专多能,比如又要会平面设计,又要懂得室内设计,甚至还要懂视频剪辑,这些要求已经横跨了几个专业。我院开设有三个专业:电脑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以往这三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把专业方向分得十分明确,互不相干,导致有些毕业生去企业应聘后遇到了问题。有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影视公司就业,本来以为就是做视频编辑相关的工作,没想到还要为公司设计网页,学生以前没有上过网页设计课程,所以就犯了难。发现了上述的问题后,我们对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加入了网页设计课程,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也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
(二)要“多能”,更要“一专”,专业方向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学制短,基础教学时数受限制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较多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是不现实的。在社会对学生提出了广泛甚至跨专业的知识要求时,我们在改进课程设置,支持学生“多能”的时候,同样别忘了“一专”,那就是要注意调整课程设置的极限。如果课程设置得太杂,就会抹杀专业性,出现“杂而不精”的情况,同样是不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的。所以在兼顾课程多元化的同时,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保证基本的专业方向性。我院的三个艺术设计类专业,虽然共同的课程不少,看起来似乎什么都学一点,其实在专业的方向性上是很明确的,比如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非线性编辑、摄影摄像技术、视频后期处理等主干课程是本专业的学生必须保证扎实完成的;而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图像处理技术这些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主干课程。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就必须在满足“一专”的基础上再考虑其它“多能”的课程。
(三)要进行课程整合由于当前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开设主要还是模仿本科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的课程为例,当前就存在以下的问题:
1、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体现在全盘照搬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以传统的理论内容教学为主,很少有理论知识的延伸,即使学生同样做大量训练作业,但是内容的设置上没有和专业特色挂钩,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的目的性不清晰,意义不明确,许多学生表现出对作业的完成是为了应付,因此对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发散思维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学生学完课程后仍然对知识一知半解,更无法把三大构成间的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甚至不知道如何运用到专业领域。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摘要: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对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学生理工专业特点,同时侧重于系统化、实践性、地域特色等特点,确立以理论鉴赏+实践、以实践为主导、课程+社团、地域特色+鉴赏、艺术+科学等混合式公共艺术课程模式,研发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跨学科艺术课程,构建体现理工院校特色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关键词: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改革
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是体现理工院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特色。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发展,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与艺术专业有很大的区别,在课程结构上要以艺术为基础,辐射多学科、多层次,体现历史与当代,社会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理论性强。目前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大多数是以教师讲授鉴赏知识理论课为主,其中虽然穿插视频、图片、音乐等内容,但是整个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性的情感体验,从中对艺术的审美也很难有较深的感受,那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创造力、表现力目的。以中原工学院公共艺术鉴赏课程为例,艺术鉴赏课下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广告鉴赏、影视鉴赏等课程,课程性质均为理论课,课程性质限定了教师只能偏重理论讲授的形式,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二)课程设置缺少实践环节。众所周知,实践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但是在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缺少实践环节。以中原工学院公共艺术鉴赏课程为例,在艺术鉴赏课程设置中,由于课时的限制,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艺术实践都很欠缺,但对于学生来说,恰恰实践课的参与性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三)"一课"与"二课"缺少互动。"一课"与"二课"各自为政,缺少互动联系。比如中原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社团活动,"一课"老师只讲授完课程内容,很少有教师参与学生课外的艺术活动,导致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活动失去衔接,也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课堂鉴赏内容。(四)课程设置缺少地域特色。每个理工院校都有其建校特色,同时依据其所在地域,又体现出其地域特点。但是在许多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比如中原工学院作为一所地处中原地区的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基本是以教育部公共艺术指导意见中的音乐、美术、影视、设计等课程为主,很少有体现中原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五)跨学科艺术课程不足。跨学科、跨专业研究是当下许多教学研究的方向,这种研究方向可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隔阂,使学科间的产生沟通与对话,增强彼此的融合与互补。中原工学院作为一个理工院校,在理工专业上尤其优势,但是在公共艺术设置课程上更多的是停留在某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很少设置综合艺术课程。
二、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改革
美育通识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高校也在逐步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力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美育类课程的设置上,不但要体现出其审美情趣的特点,刚要与各专业有机接轨,突出美育教育的现实价值,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目前高校美育类通识教育之弊病,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一、美育类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面向生产和社会建设服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其中,全面发展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多元化,通过美育通识教育促使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让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传统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将教育成果单纯地以文化课程学习成绩进行体现,分数成了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单一标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快速实现了为社会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也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模式要进行相应的改良。(二)教育理念改变的需要。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以往的唯文化成绩分数论的理念,而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彻底转变理念。美育类通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且美育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在教育理念上,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由地学习和快乐地成长。
二、美育类通识课程的作用
(一)开发学生潜能。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个体发展服从于集体意识,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个人全面的潜能开发空间很大。美育类通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到新的自我,通过美育教育,增强自信,改善为人处世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自身的潜能。(二)树立审美观念。美育类通识教育将美学审美观引入大学生课程学习中,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训练其更为细腻的感官,提高其对美的感受和想象力。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美育类通识课程优化设置建议
酒店管理课程设置探讨
一、酒店管理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的弊端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依然延用原有的本科教育模式压缩转型而成的高等专科教育的结构模式[1]:
第一,传统的线型课程教育模式延伸出的传统的价值导向,不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明确的目标,这就容易造成忽视课程自身所能够创造的新价值;
第二,课程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出现课程内容深、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的情况,编制的课程划分过细,学科课程单一且学科种类繁琐、众多,课程时间长;
第三,模糊了专业公共课、专业课、文化基础课三者的界限,同时没有理解清楚本校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分清和明确不同地区的不同院校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教育特色,忽视了应该在进行教育时,注意不同学生的特色,从而进行特色辅导,培养学生各自在不同专业中发挥特长优势,并了解其应有的权利、义务,发挥创造性;
第四,传统的教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应该发挥的核心地位与主体作用,更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要地位和开发并调动学生在学习课程课程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环境设计课程设置研究
1VR课程项目概
况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出来,开始应用于各个教学领域。教育部提出建设五大“金课”的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金课”的形式营造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可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必将成为助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飞跃提升的重要工具。
2环境设计专业类型课程问题分析
2.1缺乏深度学习手段。环境设计类课程自设置以来,经历了从传统手绘阶段到电脑绘制阶段的过程,21世纪电脑的普及,电脑绘制逐渐代替了传统手绘成为课程的主流。随之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无论是传统手绘还是电脑绘制,都摆脱不了处于浅层学习的阶段,学生无法全身心地将注意力投入课程,因此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浅层化等教育问题。2.2信息化学习方式需要改善。目前信息化学习方式以电脑屏幕的方式呈现,授课教师以多媒体屏幕作为授课媒介,学生通过电脑二维或三维图像的形式获取学习信息。这样的授课方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图像展示属于静态图片形式,学生无法得到图片角度以外的信息;其次,虽然三维成像软件可以达到角度旋转、漫游,但是只能达到表层的表达,对于细节部分的展示目前还需要提升。因此,环境设计类课程体系中的结构与材料等细节部分的展示,不能充分地将其信息传递给学生之。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本身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推导、剖析得到信息并理解,而对本专业并没有特别大兴趣的学生会缺少对该知识的理解,渐渐对其专业失去兴趣。2.3缺乏学习案例场所体验感。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空间与比例尺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往往高校以课程考察的形式组织学生外出,亲身体验实际的空间与尺度的关系,但此类课程相对较少,且时间紧张。对此,大部分课程以课程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导致学生对场所的体验感不够熟悉,从而对空间、比例等知识要素缺乏一定程度的理解。因课程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将对课程本身产生乏味感,影响学习效率。
3情境体验理论基础构建与分析
3.1情境重现。情境重现属于情境体验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者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维感官体验式学习空间。学习者通过虚拟感官设备进入虚拟场景,以触感、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形式近距离地感受空间。在学习准备阶段,课程设计者结合学习主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的,构建虚拟学习体验场景。学习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感,仿佛置身于空间之中,能够较为真实地思考空间问题,增强熟悉感。在该阶段,应着重考虑学习者的体验与反思,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思考,课程设计者可以结合学习目标构建具有延展性与创新性的虚拟情境场景。情境场景可分为真实场景与创造性场景。真实场景以模拟真实为主,其目的是便于学习者可随时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需要观察的真实场景,获取学习信息,沉浸于情境场景中。创造性场景根据学习需要,引导学习者对场景进行改造与创设,以游戏的形式触动各感官,获取信息,达到课程目的。学习者可以借助情境场景充分了解场景信息,真实模拟设计过程,避免设计教学与实施落地的脱节。3.2沉浸学习模式。在高校设计教学中,如何增加课堂学习兴趣点一直是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而沉浸学习模式的首要目的在于挖掘与探索学生的兴趣点,及时反馈与分析问题,并随课程进度做出调整。沉浸学习模式包括“知觉—幻觉”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人们在虚拟交互学习中对外部的一种感知行为,即借助VR(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想象,整合各种感官知觉,产生虚拟幻觉。经过研究发现,该模式能够变换“身体”,即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使学习者进入模式,产生沉浸感。因此,适当运用沉浸学习模式中的“知觉—幻觉”模式能够使学习者对角色感知意识产生模糊的心理,进而打破隔阂,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潜意识中产生平等交流的概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角色参与的形式,将主导地位交给学习者,教师作为辅助起讲解作用,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增强代入感,实现沉浸学习的目的。3.3体验学习循环理论。体验学习循环理论可分为四步,即情境、交互、体验、反思。其核心是体验与反思,学习者通过情境构建,实现场所的初步界定。而情境属于静态场所,需以互动的形式将学习者带入场景,实现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体验属于互动的深入阶段,学习者通过与情境之间的深入互动,产生沉浸的行为。在此阶段,学习者观察、感知、探究,发现问题本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行为习惯和态度。反思阶段主要是对认知总和的反馈,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结果、环境与动机等多个内容。反思本质是引导学生深度挖掘问题,并深刻思考问题本质,探寻出科学的认知结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多感官刺激,可从多种途径产生知识与经验,以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干细胞药学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干细胞药物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制药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治疗意义。目前,大部分国家已将干细胞制剂归为药品进行管理并大力扶持,然而药学生缺乏干细胞相关课程的学习,难以满足干细胞药物产业的发展需求,药学高等教育中开设干细胞药学课程很有必要。文章阐述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希望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优化知识结构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药学人才,为干细胞药物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干细胞;药学教育;人才培养
干细胞是一类可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细胞群体,根据分化潜能大小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根据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干细胞治疗是干细胞研究的重要分支,正逐渐发展为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化应用型新兴学科[1]。随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治疗已在多种疾病中展现出很好的治疗前景,被认为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治疗途径[2]。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干细胞产业表现出很大兴趣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预计2020年全球干细胞治疗相关市场市值将达4000亿美元,我国在该领域的市值也将达到500亿美元[1]。因此,发展干细胞治疗及其相关技术对医药发展和人类健康有着划时代意义。目前大多数国家将干细胞治疗相关产品按照药品进行监管,为干细胞治疗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药品是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商品,从业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系统的、规范化培训的药学专业人员。干细胞药物作为医药史上最为复杂的产品,其研发、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业人员除了需要干细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药学专业知识。因此,在药学高等教育中开设干细胞药学课程,在药学生中普及干细胞药物的相关知识,可从根本上吸引更多的药学生从事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生产工作,这必将促进干细胞药物产业的发展。干细胞药学的基本内容涵盖干细胞的基础理论、行业指南、政策法规、临床医学和药学等相关知识,是多学科相融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要创建这一课程,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探索出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4]。本教研组联合其他多个学科的优秀人才,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该领域的经验,探索出了与干细胞药学课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干细胞药学教学体系。本文主要阐述在药学本科教学中开设干细胞药学的必要性以及开设该课程的具体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产业发展情况,最终实现干细胞药学专门人才的储备,为行业发展助力。
1.开设干细胞药学课程的必要性
1.1干细胞药学的发展需要药学专家的参与。目前全球已获批了14种干细胞药物,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临床默示许可4种干细胞药物,可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将有更多干细胞药物获准上市。现有从事干细胞产业的人员主要是干细胞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其普遍缺乏系统的药学专业知识,生产的干细胞治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药理、药效学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这些方面的欠缺严重制约了干细胞药物治疗相关产业的规范发展。干细胞药学研究涉及药学领域的方方面面,缺乏既懂干细胞又懂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干细胞药学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注册申报、审查批准等均应严格按照药物的报批流程进行,干细胞药物的药效、药理、毒理、药代等方面的研究也需要药学专家的高度参与。1.2干细胞药学的发展为传统制药行业注入新活力。近几年来,制药行业中传统的化学药物增速放缓,而生物制药却呈飞速上升趋势。干细胞药物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制品药物,其原料来源于人体组织,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对运用传统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不好或无效的多种疑难病症有着较好的疗效。如多发性硬化、阿尔兹海默病、脊髓损伤、黄斑病变、小儿脑瘫等[5]。干细胞药物产业是生物制药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相信会给制药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而现有的药学专业人员对干细胞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干细胞产业的兴趣不足,这使得药学专业人员对干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参与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制药行业在干细胞药物领域的新发展。究其根源,可能与药学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中涉及干细胞内容偏少有一定关系。因此,对部分药学专业人才,特别是从事生物制药相关专业的人员普及干细胞药学的相关知识,将极大地促进传统制药行业在生物制品药物领域的发展。1.3药学专业设立干细胞药学课程十分必要。现阶段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主要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部分医学院校还会开设一些生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这些构成药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常规课程体系[6-7]。目前的课程设置缺乏干细胞药学相关知识的介绍,因此,笔者建议在药学本科教育中也设立干细胞药学选修课程,希望以此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教学空白,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新的药学研究视角。干细胞药物既具有传统药物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该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其需要研究人员运用创造性思维打破常规去解决,所以干细胞药学课程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该课程的开设能促进干细胞药学基础知识的普及,为该类药物的发展奠定人才知识储备基础。
2.干细胞药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舞蹈课程设置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师音乐学(音乐教育)的舞蹈课程为视角,通过解读当前音乐教育的诸多现象,从音乐教育的招生要求、课程结构、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方式及音乐教育进行不断思考,寻求一种更加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关键词: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探析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师音乐教育,肩负着培养中等及高等学校音乐教学师资、音乐表演人才、文化事业单位等音乐教育工作者及音乐专门人才的使命,高师音乐教育的优劣,尤其影响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水平与质量。实现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构建合理的、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学科课程体系是其关键的环节。因此,在培养师范型人才的同时,如何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研究
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正不断向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而目前高师及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源招收要求中取消了舞蹈技能测试。如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年招生简章中音乐学(音乐教育)部分初试科目,任选音乐技能一项(声乐、键盘、器乐演唱或演奏曲目一首,舞蹈表演成品舞或舞蹈组合)。而2009年招生简章中考试科目变为,初试科目:音乐技能一项(声乐、键盘、器乐三项任选其一),演唱或演奏曲目一首。对比两年的考试要求不难看出最大的差别在于,技能测试中舞蹈作为一项技能已被取消,这意味着原本有些舞蹈特长的音乐学考生不能发挥其专长,被迫放弃或者被动改考舞蹈学专业。这也是近年来导致音乐、舞蹈类生源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随着师范院校舞蹈学、舞蹈表演等舞蹈专业的扩招,音乐学专业的舞蹈教育也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有被忽略的危险。
英语类课程定位与课程设置构想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参照,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英语人才培养出现结构性偏差的主要原因,并具体分析英语类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类课程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实效的建议与构想。
[关键词]课程定位;英语教育;结构性问题;构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校自主培养了大批英语专业人才。据冯光武(2016)统计,我国目前有“13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英语专业,200多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近200所院校开设翻译专业,英语类专业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本科类专业”。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448所本科院校中有994所开设了英语专业,在校学生达57万人(王俊菊,2015)。事实证明,各类英语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实现飞跃式发展,社会对低端英语人才的需求早已饱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当前,疫情使得世界局势动荡,经济不均衡发展加剧,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但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却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近十几年随着英语专业扩招和社会对仅有单一语言技能的英语毕业生的需求过剩,英语专业这艘大船显示出下沉或搁浅的迹象(蔡基刚,2019)。英语人才培养结构性偏差、水平低端已经导致我国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的双重巨大浪费,严峻的现实使得我国外语界亟须国家顶层设计(束定芳,2016),相关教育部门应正视英语人才培养结构性偏差问题,尽快探索出适应国家发展的英语人才培养新格局。在导致英语人才培养出现结构性偏差的诸多因素中,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各自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设置单一;英语水平认证体系与国际脱轨,缺乏可比性等问题突出。
1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各自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英语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但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一级学科,该文件没有提供二级学科目录。各高校拥有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这诚然有利于各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与师资优势办学;但负面影响是由于缺少国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指导,当前许多高校出现了英语专业二级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同质化的棘手局面,导致英语人才培养在宏观层面上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偏差。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外语类(包括英语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1.1英语专业定位的现状与构想。根据《国标》,英语专业的定位可概括为: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对于外贸、商务类公司,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对口;对于基础教育行业,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更合适;对于政府外事部门和国际组织,外事外交英语专业毕业生更专业;对于各类科技、工程技术企业,显然科技、工程英语专业毕业生更能胜任。如果说英语专业的重点是培养专业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研究人员,那么按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可能只需要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培养外国文学或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徐烈炯,2004)。如果英语专业的目标是为高校培养大学英语专职教师,这就关系到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大学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通识英语的延续还是学术英语?杨惠中(2010)指出,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本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如果认同这样的大学英语定位,那么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该是学术型英语教师,这显然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轻而易举胜任的。外语教学定位模糊,应试泛滥,难以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束定芳,2014)。每年有近20万毕业生的英语专业是第一大严重超载本科专业,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尽快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与分流。根据各类高校的学科优势,除部分研究型高校仍可保留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绝大部分英语专业应该分流为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英语教育、外事英语、科技英语和医学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即进行ESP教学)。而非英语类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以通用学术英语教学为主。1.2商务英语专业定位的现状与构想。依据《国标》中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成,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是:以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及国际商法等为基础,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学习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在此定位中,国际商法是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基础。但法学英语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复杂性与严谨性决定了高校仅依靠一两门国际商法课程来培养专业法学英语人才是不现实的。而且,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以口头还是以书面的形式,商务英语活动和法律英语活动仍属于翻译实践的大范畴。鉴于商务英语专业与翻译专业有诸多交叉重合的部分,高校应对两个专业进行整合,并重新对英语类专业进行划分。1.3翻译专业定位的现状与构想。根据《国标》,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国际交流、语言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仲伟合等,2015)。翻译本质上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准确通畅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或行为。除了必要的翻译技巧与策略,成功的翻译离不开译者对翻译内容全面、透彻的理解。从翻译的内容上看,除了少数文学作品的翻译,现今绝大部分翻译内容都是商务领域、科技领域、法律领域、医学领域、教育领域和外事领域的材料。译者如果只注重学习翻译学理论研究,却不具备与翻译内容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做不好翻译实践的。笔者建议各大高校应把当前笼统的翻译专业进行细分,把翻译技能与训练融进专门用途英语的语言习得与运用中,让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研究、学习与实践。另外,笔者建议英语类专业采用弹性学制。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教师应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大三和大四阶段,教师应具体培养学生在各个细分专业内的英语运用能力。学生在达到学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选择个人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例如,英语教育专业可以细分为基础英语教育方向、中等英语教育方向和高等英语教育方向。1.4大学英语定位的现状与构想。大学英语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它没有学位授予权,但却拥有中国数量最庞大的高等教育受众。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大学英语定位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当前大学英语定位的分歧集中在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之争。胡开宝等(2014)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以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为主、学术英语教学为辅。通用英语是指以语言基础知识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通识英语是指以英语语言为媒介开展的通识教育。曹艳艳(2015)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总方向应该是通用学术英语。对于国家重点院校,大学英语教育内容应设定为以通用学术英语教育为主,以通识英语选修体系为辅,并兼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育目标应设定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思辨精神的拓展,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做贡献。
2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设置单一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1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国内,有51.3%的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本科毕业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余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且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时间较长,且工科实力较强的9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其中相关专业课程学时的平均比重为51.54%;同时,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大平台课程的平均学时比例为:6.6∶6.1∶3.1∶1。通过对国内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以下特点:
(1)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专业课程的比重较低,也就是通识性课程(比如:外语、数学、体育等)的比重较高,体现出“厚基础、窄口径”的特点。
(2)与国外相比,平台课程中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比重低,注重工程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之间的平衡。
(3)核心课程不明确,相关专业课程比较分散,缺乏具体的特色。
(4)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的教学和培养。国内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重一般在20%以内,而国外超过了35%。上述四种现象,在工科实力比较薄弱的财经、师范类院校内的情况更加突出,有的院校专业课程比重不足20%。当前,由于工程管理是就业热门专业,很多院校盲目跟进,然而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具备,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很被动。根据2014年对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研,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读研率、工资水平和工作胜任能力五个指标均低于土木工程专业。因此,优化现有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