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5:44: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课程标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课程标准研究论文
我先要说明的是,《标准》的启动在前,《大纲》的修订在后。《标准》开始研制的时间是1999年初,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语文教育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是从问题出发;从国际大背景看,许多国家也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大家都在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大动作,就是在国际教育改革大趋势中进行的。我是从1999年六七月份参与《标准》研制工作的,最初是做准备工作,做调查,探讨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经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等等。《大纲》(试验修订版)出台是在2000年,是一个过渡性文件。《标准》在2001年7月出台,先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以后实验区逐步扩大,然后,根据实验效果修改,再正式公布,扩大到全国。在正式公布之前不参加实验的地区仍使用《大纲》(试验修订版)。
2000年修订后的《大纲》是《标准》制订的准备阶段的产物,同《标准》有一定联系。修订版的《大纲》相对过去的大纲有一定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2.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在汉语母语教育规律上有新的认识。如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性把握,即注重语感;重视诵读等。这几个突破点仍然体现在课程标准中:1.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2.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过去的语文重视的是学习结果,不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学习方法等;3.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4.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突破,不仅体现在语文一门学科,而是各个学科的集体突破,是改革的目标。
语文界就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对此,《标准》有了明确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以往的《大纲》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认识在《标准》中有哪些体现?
从语文的功能看,“工具性”的表述强调的是实用功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不同于铁锤钢锯那样的工具,它们都具有人文的内涵。一个懂几种语言的人,在某个特定场合选择哪种语言表达思想是有深刻的人文背景的。当然,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清楚的。体现在《标准》上,一方面要抓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技能技巧,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内涵。语言材料中有优秀的和糟粕的东西,我们要选择语言精彩和文化含量高的东西,两者可以是互不排斥的,也是可以统一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体现在理念和总目标上,也体现在阶段目标上。如“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撰写这一条目,我们一方面是了解现在孩子读书时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努力回忆童年时的读书情境,回想孩子在阅读中可能有的表现和行为。
在《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这试图表达什么样的理念?
之所以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第一,为了打破“学科中心论”。如医院的分科,内科管内科的病人,外科管外科的病人,但假如与两科都有联系,又不明确分属内外科的病人,一时间可能就没人负责。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从素质教育这个大方向着眼,最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写文章本身就有其他学科内容的渗透。第二,重视体验。这一块里的目标和其他部分不一样,几乎都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重视过程,重视参与,希望通过学习过程,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培养个性、人格。通常在这方面花的力气很大,却不会马上见到效果,但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在小学甚至初中可能见不到效果,但当学生到高中、大学或成人以后,就会见到成效。不要因为眼前看不到成效就不重视,在教育上不要急功近利。第三,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要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用作学习语文的资源。
高职扩招生源商务英语课程标准探索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扩招生源商务英语课程标准构建
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的需求是高职扩招生源主动寻求继续学习机会的主要因素,课程的实用性是高职扩招生源应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构建课程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职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目标、内容侧重等方面向促进技能习得的方向倾斜。成果导向理念遵循由学习成果决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通过对高职扩招生源学情的全面调研,把握扩招生源对于课程学习的具体需求和目标,根据学习者的需要,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规划,配合企业专家指导,形成可供学习者选择的、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标准,指导扩招生源课程教学的开展。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外语外贸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商务英语高职扩招生源内在需求等因素,确定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扩招生源就业面向岗位群的提炼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外语外贸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成果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再对任务成果相对性的知识、能力、素质分别进行同类合并和归纳,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分类分层刻画专业预期学习成果,细化转化为教学标准模块,制定专业课程标准,确保专业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支撑高职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成果导向,分析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行业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工艺和规范集合,是从事特定行业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元素应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领域范畴的技术、工艺和规范等要素转化为教育领域范畴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成果导向理念聚焦职业能力,强调通过职业教育学习者应掌握是从事特定行业职业技能,学习成果应该细化为具体的可达成的能力指标,每一个能力指标应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能力的典型体现,围绕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高职教育的核心能力,制订每一个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明确要求,以此为基础“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基于预期成果的需求确定教学标准涵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确保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专业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外语外贸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支撑高职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本研究基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形成外贸业务员、外贸电商专员、外事文员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岗位群3个,外贸业务员岗位群涵盖外贸客户开发、核算外贸出口报价和书写发盘函、还盘函操作、缮制和审核签订进出口合同操作、出口托运、报检报关和投保操作等10个典型工作任务;外贸电商专员涵盖外贸电商选品、外贸电商文案写作、外贸电商数据分析、海外社交媒体营销、外贸电商销售策略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外事文员涵盖国际票务预订、国际商务信函撰写、国际商务会展等10个典型工作任务。
三、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
,“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标准制订,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分类分层刻画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形成专业课程教学标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能有效地将学习成果进行分类,将学习成果进行细化分类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块。志与美的情感,基本无差错地在外贸电商平台上“运用”商务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制订”跨境网络营销活动策略,提升产品转化率。这句对学习成果描述的句子运用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认知目标范畴的“展示”“运用”“制订”,学习成果描述清晰、准确。布鲁姆将教育目标领域分为认知范畴(CognitiveDomain)、技巧范畴(PsychomotorDomain)及态度范畴(AffectiveDomain),并分为不同的层次。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划分为记忆(低层次)、理解(低层次)、应用(低层次)、分析(高层次)、评价(高层次)、创造(高层次)六种层次。如能够展示对英语语言技能知识和商务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能识别和阐述其在国际商务服务和对外贸易中等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态度领域(AffectiveDomain)划分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如能“展现”对党和国家历史的理解,在从事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服务、对外贸易服务领域等领域的相关学习、社会实践、实习与工作过程中能够展现对党、国家、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及岗位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展现”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态度领域的涵义为“形成品格”,属于态度领域的高级范畴。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一共七个层次。如能够在用户需求调研和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产品改良和新想法,“设计”商务英语专业职场实践的新方案。“设计”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动作技能领域的属于高级阶段中“独创”的范畴,适用于描述学习的最终成果。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标准构建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使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行为动词+操作对象,分类分层刻画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如掌握各类外贸合同类型的履约流程(知识);能够分析和制定国际营销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能力);遵守国家标准规定,养成严谨求实的精神(素质)。
母语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为研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近几年来,我们翻译。收集了海外的语文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评价资料。从一些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的序言、目标内容和评价资料中可以看出,面向21世纪的国外母语课程改革特别突出下列基本理念。
1.努力追求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水平,以适应时展和参与国际竞争。
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学生的合格教育,必然关注对教育平等的追求:既希望给每一位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也希望有平等的教育结果(绝大多数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平等与卓越之间的统一,是一个两难问题。如同我国教育中的“减负和提高质量”“合作和竞争”等问题一样,很难两全其美。在新旧世纪之交,一些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标准“是对优秀的承诺”,而且,“是长久的承诺,不是一时的设想”,“是逆教育‘平庸潮流’而动的优秀潮流著标志”,是“具有挑战性”的决策(美国加州英语课程标准)。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参与广泛经济领域的竞争,使他们成为享有尊严和满意生活的公民”。
2.母语教学要培养负责的公民,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道德价值观。
尽管许多国家母语课程标准并未单列“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但不能因此认为他们忽视这方面的要求。有的标准在序言里明确提出,语言学习“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一个集体的观念”(美国加州标准)。法语课程标准的宗旨之一是“使每个学生成为自觉、自治、负责任的公民”。每个国家的标准都强调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法国强调“给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要素”。从内容目标提供的资料(如作品清单)看,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如英、法、德)在十分重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也相对关注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当然“西方文化中心”的倾向也十分明显。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论文
[关键词]课程标准,刚性与弹性,纵向与横向,知识与能力,“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15-03
从2005年9月我市进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越发感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原有课程体系下,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钻研教学大纲;但在新课程体系之下,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只有首先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
如何从教学的角度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或者说,如何研究课程标准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笔者试谈几点认识,就教于方家。
一、刚性与弹性问题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是刚性的,是国家对全体高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全国范围内的最低目标。特别是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的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课程目标是基础,经过细化、重组再转换成教学目标。反过来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始终围绕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区域性的社会环境。这里,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论文
一、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引人注目的亮点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标准遵循管理论文
我们现在的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学科教学,它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现在的教育范畴已经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理解为指导政治、文化、科学、道德、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建设的整体思想。中学课程标准只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本人认为它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论文
1.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实施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0年6月是研制阶段,200年到2004年是实验阶段,2004年到2005年是推广阶段。2001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贯彻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到2002年,各个地级市都要有一个实验区,占人学学生人数的10%-15%。到2003年,将有30%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到2005年,全国所有的一、三、七年级(指初一)的学生都将进入实验,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新的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改革不是哪个人要改,哪个专家要改,而是不改不行了。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适度超前才行。
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高职课程标准建设与实践
【摘要】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文件,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并以学校会计专业真账实训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课程标准的具体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建设;高职会计专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着重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会计行业相关岗位需要较强的实操经历,且涉及财务信息的保密和财产资金的安全,这些特性容易导致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产教融合比较肤浅。学校与昆明正通财务代理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合作深度不够、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尤其是缺少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文件来规范课程教学,保障教学效果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标准是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础,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职教育有着明显的职业性和市场就业导向性,高职课程标准应结合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明确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对接。要全面加强合作,解决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应协同合作,建设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标准,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毕业就能就业。
一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
1
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今年秋季,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年级,将要全部参加课程改革的实验。这意味着我市的课程改革试验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意味着我市将有更多的教师,要以课程改革试验者的身份,来面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可以说,大家将要肩负起一种使命,承担起一种责任。面对着这样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课改实验中尽到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学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纲领,一个依据。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些老师可能认为我教的是教科书,教科书怎么编,我怎么教就行了,学不学《课程准标》无所谓。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出来的,但教科书能不能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能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则是另一回事。实际上课改实验,本身就包含着对教科书的检验这一目的。教科书已经打破了一家独尊的局面,现在是百家争鸣的态势。除了人教版的,还有苏教版的,语文出版社的,北师大的。这些不同出版社的教科书可能各有千秋,也可能会各有不足。对于其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们就有进行改造或弥补的责任。此外,即便教科书编得很好,也还有个如何使用、如何拓展的问题;也还有个如何将死的书本,变为活生生的教学实践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直接面对《课程标准》,直接学好《课程标准》,否则将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说,学好《课程标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一、《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2001年7月正式颁布的,但它的颁布不是偶然的,有着广阔的改革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标准》的出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提了多年(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距离我们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观念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充分准备,还缺乏在这两个层面上对教师的明确的指导。1999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这次课程改革的成功将使素质教育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次课程改革第一个重要的工程就是推出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以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大前提,没有这个大前提后面的事情都无从做起。所以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同时,《课程标准》的研制也就开始了。可见它是多么重要。其间经过多次修改并向各个方面的人士征求意见,包括教研员、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中外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最后又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教育专家进行了审议。这样才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
2.《课程标准》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
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论文
一、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相关概念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教学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和明确。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为社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主要是企业营销人员针对目标市场开展的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细分、销售等活动。2000年,管理学家JameHoyt和FaizulHuq首次把市场营销理念应用在物流研究上。他们认为,供应链关系中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相当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了对第三方物流的“购”和“买”的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对于物流企业营销的研究主要从深度营销的角度出发,集中在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客户需求、技术需求及整合客户关系上。
二、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已制定了物流市场营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方面,有的将物流市场营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将其作为重点课程;在设计思路方面,有的从物流营销岗位职责入手确定课程内容,有的从物流营销工作流程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都主张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上,大多是根据物流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分配相应的学时。也有部分课程标准按照市场营销理论的4P或6P理论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国内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能够结合物流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初步实现了工学结合,但总体上来看,许多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紧密联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深入剖析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区别,没有制定出具有物流行业企业特色的课程标准。因此,建议在深入分析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后,比较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异同点,以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制定基于物流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使其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具备物流企业特色和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的特点。
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
1.课程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