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13:11: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考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绿色信贷考虑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放任污染,一些环境政策工具的效果不明显,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能源资源大量消耗,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势在必行。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被称为“我国现阶段绿色信贷的基础文件”,这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信贷政策后,得到了大部分地区金融机构和环保部门的回应。但绿色信贷目前只是取得了局部性、阶段性的成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全面有效地推行绿色信贷,还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出台绿色信贷政策的原因
(一)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违法现象突出,但因为环境资源是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又由于其产权不明晰,市场机制在这一领域显然是失灵的,同时,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利用行政管制和外部性的内部化的办法。对于行政管制,政府通常采用事后处罚为主的手段,并且会因其办事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调控范围有限等原因导致“政府失灵”。而绿色信贷政策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这是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之上的,造成了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恶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而信贷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因此,绿色信贷的实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然要求。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总存在一些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在2005年就已提出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绿色信贷是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绿色信贷是一种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成为必须,绿色信贷政策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
公交民营化困难考虑
一,背景与现状
所谓公交民营化改革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组织)在政府的监督下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将公交系统的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市场机制。其目的在于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民众出行更加方便,政府负担得以减轻,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得到应有回报。
2002年末,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参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此后湖北十堰、安徽合肥、湖南长沙等城市纷纷开始了“公交民营化”的改革。起初,改革初见成效,各地原本亏损的公交公司通过拓展车厢广告业务、购买空调车等方法使公交公司扭亏为盈,新建的公交Ic卡乘车收费系统项目以及GPRs智能监控调度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改善了服务条件,增加了公共利益。
但是短短两年后,实行公交民营化的各地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公共交通福利受损
许多城市在实现民营化后,市民出行并没有得到方便,公共福利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浅谈服装造型设计考虑
服装就像一面镜子,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随着时代、生活、潮流不断的向前发展,服装的款式近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时代潮流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尺度。服装造型设计要以时代为背景,突出美和新,把握住潮流感和多样化的趋势。
一、服装审美
设计新的服装款式,首先要求美观。时装的设计与制作是实用艺术和工艺技巧的结合,像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一款新的服装设计出来,穿到人们的身上,能不能显示出其艺术魅力,关键是取决于设计师的审美。从穿着者的角度来讲,欣赏的款式,选择的款式,都取决于个人的审美。人们的审美有共同的一面,除了传统的审美观外,还受到潮流的影响。但每个人的审美观因个性的不同又是互不相同的,这种差别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等的不同。设计制作新的服装时,在审美感上,总是应该把握住时代感,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审美。对于我们服装文化中传统优秀的内容,要保留、提炼和发扬;对于国外的优秀服装设计,要多学习和借鉴,吸收不同的设计风格,学习新的表现手法,开阔设计思维,加强设计情调和韵律,创作出既适合现代生活节奏,又能充分显示身材美的服装。
服装设计现在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一方面,世界服装设计出现了空前的多样化趋势,每个人都更加注重个性的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和事件都充满了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世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和频繁。通过这样的互动突出了个性的表达与平等交流等理念,这两点成了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服装设计来说,人们参与服装设计的欲望从没有如此活跃和强烈,服装设计不再是少数设计精英的独创,而成了人们生活中皆可参与的艺术创造。尽管人们的审美观点存在差异,审美水平也高低不同,但大众对服装审美仍有一些基本要求:
1.服装要适应季节变化
首先,要根据防暑御寒的生理需要,选用合适的服装:冬季的服装保暖性好,服色宜深不宜浅;春秋两季气候宜人,衣服厚薄要适中,服色与款式可以丰富多样些。其次,要有利于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少年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服装要宽松些,那些把臀部和两腿包得很紧的裤子、束胸紧身的上衣,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发育,也不利于参加活动和劳动。
生物资产会计规则考虑
2006年2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5号(CAS5),对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作出规范,但由于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殊性和企业相关业务的发展变化,该准则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之处。
一、生物资产的界定及其会计特征
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中,如何定义生物资产?《辞海》对生物的解释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关于生物资产的定义,可以知道,生物资产是指涉及农业活动并符合一般资产概念要求的动物或植物,而不包括微生物。但在实践中,生物资产及其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征:
(一)生物资产类型的多样性
比照IAS41的生物资产的概念和举例,其范围甚广,包括绵羊、人工林场中的林木、农作物、奶牛、猪、灌木、葡萄树、果树等,但这只是有限的列举,实践中的生物资产远不止这些,还可以包括微生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相关会计规范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生物资产的特点而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一类资产,要研究各种生物资产的共性,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办法和意见。
(二)生物资产业务的复杂性
塑料进气歧管设计与工艺考虑
摘要:塑料进气歧管以其较轻的重量、较低的材料和制造成本等材料优势,及其内壁光滑、空气阻力小、声学优势明显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上替代铝制气管,而且在发动机性能提升和改善发动机排放方面也有很好的帮助。本文将提供一些设计的原则供在设计时参考,所讲述的经验是通过以往的设计经验和实际的生产总结得到。如果设计时能参考这些关键的设计原则,将帮助我们在设计上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关键词:进气歧管;设计;工艺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塑料进气歧管也在逐步的向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高可靠性和高集成性发展。我们在设计进气歧管过程中,不但要把握设计的要点,而且在前期应该充分的考虑制造工艺。制造工艺设计的合理性不仅影响进气歧管的性能、发动机的排放,而且对进气歧管的制造成本和后续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歧管结构及要点引入探讨歧管在设计中如何考虑工艺来优化设计。
1进气歧管的功能和主要组件
1.1进气歧管的功能。进气歧管作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其功能在于将从节气门阀体引入的干净空气,以最小的流量损失尽可能均匀的分配到发动机的各个引擎进气门,在此过程中,所有工况下的空气可以被监测(包括质量,温度和压力)。之所以称为歧管,是因为空气进入节气门后,经过歧管缓冲暂存后,空气通过气道在此分流。进气歧管除了此主要功能外还有辅助集成的功能:①进气歧管由于节气门阀体的开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真空度,压力传感器根据不同的真空度将信号传送给ECU判定发动机的负荷,而给予适量的喷油;②支持多样的安装部件的支持;③为活性碳过滤器、废气再循环(EGR)、曲轴箱通风等系统提供气体和蒸汽的接入点;④歧管真空不仅可用来供给判定发动机负荷的压力讯号,还可以辅助提供刹车系统需要的真空,所以当引擎发动后刹车踏板会轻盈许多。1.2进气歧管的主要组成。进气歧管组件主要由进气段、稳压腔、气道和安装法兰组成,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将以上组件融合形成一个塑料壳体,该壳体可以通过分片并设计需要焊接筋的法兰来焊接组合制造出来,也可以通过熔芯法而不需要设计其它辅助结构来形成。由于现阶段的塑料进气歧管大多采用分片振动摩擦焊接的方式来制造,所以接下来将对分片后通过振动焊接生产歧管的工艺设计和注意要点进行讨论。一个完整的进气歧管组件,除了通过塑料壳体来分配干净空气外还需要其它设计来辅助完成其它功能性,其中的包括安装辅助零件(冷插衬套、热插螺母和螺钉等)、密封辅助零件(对应位置需要的密封圈)、辅助其它系统的接通通道(真空助力管接头、活性炭过滤器接头、曲轴箱通风接头、油轨喷射口和EGR接入口等)和其它辅助安装台阶(支架安装凸台、油轨安装凸台、传感器安装凸台和线束卡夹安装凸台等)。
2设计原则
语文中考革新考虑
以语文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工作。关于语文中考改革,教育部已于去年4月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包括上海市闵行区在内的全国7个地区作为全国语文中考改革试点单位。各个试点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肯定,《人民教育》今年第5期也作了有关报道。
语文考试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这里仅就考试命题的改革谈两点认识。
一、命题内容应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上海《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用)》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传授语文知识,并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元化的复合体,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方法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中考命题应该以能力立意而非以知识立意。
教学中,适当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但是有知识不等于就有能力,因为从知识到能力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进行扎实的训练,而能力强则必然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因而,从考查角度讲,就应该着重看他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像判断一个木匠的水平如何,要看他能不能做出既美观又牢固的家具,而不是看他懂得多少做家具的知识。以能力立意既能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又能引导知识教学走上为能力服务的正途。
由此看来,试题中过多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阅读理解部分许多非能力题的设置,是造成一些学生语文“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阅读试题,很短的一段阅读材料,意思并不难懂,但可以出十几道题目,做对一两题同做对全部题目没有实质性区别;有的一篇文章后面七八道题,大多是些跟阅读能力无多大关系的知识性题,或是些外在于文章实质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全做对了,结果却是连文章写什么还没读懂。这就是以知识立意,把文章作为考查语文知识的材料,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异化为语文知识的考查,是把能力知识化,而不是把知识能力化。这就难怪许多具有很强语文能力的学者、作家,因为不熟悉语文教学的那套“概念”“术语”,闹出语文考试不及格的笑话。
课堂提问方式考虑
做学生时,对于教师的提问是很紧张、很恐惧的。即便能正确地回答出所提问题,心里也是惴惴然。做了教师之后,问及学生也大都有如此感觉。于是,就想为何不能让课堂提问在一种温和而又不失活跃的氛围中达成呢?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对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如下几个问题。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
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的特点。课堂提问大都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头或在当堂结束新课之后,其直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已知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及时做出必要之决策——或先重温旧知或直接进入新的学习。在这过程中,课堂提问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诱发学学生思考、锻炼其言语表达,进而使学生主动借助已有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以此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达此目的,必然要有适宜的方法、途径,即课堂提问的方式问题。
二、课堂提问的方式
从教与学关系,从问题发问者与回答者角度考虑,课堂提问应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一个平台。这其中必然应包括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三种基本的提问方式。
农技推广服务体建设考虑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动植物新品种和农业、农机等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和植物重大病虫害的预防扑灭,机械化防汛抗灾、排涝抢险,森林火警火灾预报和森林防火,贯彻实施农业标准,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机安全监理,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的公共培训教育等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知识产权难以保护或物化的技术推广等服务界定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职能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分类改革,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为例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求得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嘉祥县不断加大科技推广普及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大力实施"万名农民培训"、"阳光培训"、"绿色证书"等农民培训工程,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科技三下乡"等科教服务活动,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全县各级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如梁宝寺、大张楼镇速生丰产林、木材加工,满硐、孟姑集、马村、嘉祥镇大蒜种植,纸坊镇种鸭繁育、优质林果等各具特色的生产加工基地,构建了我县农业产业新格局。
2、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市场化体系初步建立。全县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9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合作经济组织248个。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瞄准市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围绕加工促生产,拉长了产业链,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大张楼镇发展速生丰产林2.8万亩,带动木材加工企业20余家,旋皮机240余台,林业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纸坊镇宏祥牧业固定资产投资2027万元,年繁育肉鸭、肉鸡种苗260万只,带动农户3500户,农户增加收入7000万元。
幼儿文学课程教育考虑
幼儿文学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语文教学向专业教学的延伸。幼儿文学课程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以下是笔者对这门课程的几点教学思考。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范院校的幼儿文学课程都大同小异:从任教者角度来看,大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从课程内容来看,大多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几个板块。虽然教材也结合一些审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在这些文学范畴之内;从教学形式上看,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由于幼儿文学课程主要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更对路一些,但对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则不适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近些年,课程改革昭示我们课程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应该把“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定位在这一点上,幼儿文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找准自己在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精准定位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囿于“文学”视野的局限,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发展”为主线,以幼儿文学的文本和幼儿发展的规律为情境脉络,从多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吸取丰富的学习“给养”,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是启蒙教育,它要求幼儿教师是通晓人文、自然知识,在音、体、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行政裁量考虑审查论文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行政诉讼法》第54条(二)5中规定,对于滥用职权的,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法理论上,也已经公认,该条款是针对滥用行政裁量规定的,而且,考虑不相关因素(takeintoaccountirrelevantconsiderations)或不考虑相关因素(don‘ttakeintoaccountrelevantconsiderations)都是滥用行政裁量权(或职权)的表现。(当然,滥用裁量还有其他表现,比如,目的不适当)。[1]从司法审查的意义上去看,有没有考虑不相关因素或者不考虑相关因素,自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行政裁量滥用的审查标准。究其原因,
第一,这显然是依法行政和法治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宪政体制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基本关系。在具体授权法中设计相关因素,实际上就表明了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行使该项裁量权的基本方向和轨迹的一种预期和态度,是追求立法目的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当然必须服从和落实立法机关的意愿。
第二,这也是良好行政(goodadministration)的基本要求。因为通过相关因素本身,也透露出有关裁量权行使的基本信息,形成了决定考量的基本路径,搭建了操作的基本平台,有助于保持裁量决定的高质量和一致性。
咋一看好像对上述相关因素的审查标准的把握应该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不会有什么争议。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起来,就会发现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是不清楚的,比如,相关因素是不是仅限于授权法上有明确规定的那些?如果不是,那么凭什么去推断其为相关因素?在目前很多行政决定过程不完全或者根本不公开的情况下,怎么去判断行政机关有没有考虑不相关因素或相关因素?特别是,是不是只要行政机关没有考虑相关因素,或者考虑了不相关因素,都一律导致行政决定无效和被撤销?假如行政机关考虑了所有的相关因素,但却在个别相关因素的权重上发生了问题,导致结果对当事人极其不公,是不是即便如此,当事人也不能就此提出异议?法院也无能为力?
对于诸如此类扑面而来的、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却在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当中找不到任何解答。或许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有关行政裁量的各种著述之中(包括论文和教科书)尚未对上述问题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因而缺乏可供司法机关选择的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但不管怎么说,上述的付之阙如至少说明,相关考虑的审查标准,从很大程度上讲,至今仍然缺乏着可供司法操作的具体构造。要想把它真正变成法院手中挥舞自如、得心应手的“利器”,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循着上述追问去思考,去构建其中更加细微、更加具体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