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自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09:51: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抗灾自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抗灾自救紧急通知

年9月2日至4日,受13号台风“泰利”强降雨影响,给我镇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切实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可靠保障,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组织开展抗灾自救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抗灾自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虽然这次强降雨的过程时间短,但降雨集中,强度大,对我镇农业造成的损失面积大,程度深。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水稻受灾面积4140亩,其中绝收面积1120亩,棉花受灾面积686亩,被淹村庄1个,倒塌房屋2幢,受灾群众6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8万元,给我镇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严重影响。搞好抗灾自救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大局。各村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组织群众自力更生,恢复生产,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齐心协力,大力援助,切实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镇机关干部和镇直各单位干部职工要积极为受灾群众捐资捐物,帮助群众渡过难关。各村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灾情调查摸底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救灾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积极争取蹲点包村工作组的大力支持,进行对口支援。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发放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全部用于受灾群众

三、因地制宜,强化措施,多渠道组织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一要抓好常规农业,做到秋季损失冬季补。重灾绝收的田地要抓紧时间整地,抢抓当前油菜和秋冬蔬菜播种时期,选择良种,转产改种,采取各种补救措施恢复生产。要着力提高复种面积,坚决制止灾后抛荒。积极组织群众抓住有利天气,抢收早一晚;对迟熟一晚和二晚打了一次药,严防病虫害的危害;对棉田进行了疏沟排水,清理泥沙,扶正棉苗,除虫施肥;组织群众及时做好油菜、小麦和蔬菜的育苗;抢修水毁工程。

二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做到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

查看全文

书记在抗灾自救专题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抗灾自救工作会议,是根据省、市的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目前我县的严重旱情,团结一心,迅速行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帮助农民抗灾、减灾和创收,大打一场全党、全民、全县抗灾自救大会战,努力夺取抗灾自救工作的全面胜利。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旱灾的严重性,切实增强抗灾自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在党的惠农政策鼓舞下,全县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前期农业生产气象条件也比较好,经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实现了一次播种拿全苗,农作物长势非常好,特别是去年经过深松的地块,耕层松软,作物根深叶茂,长势十分喜人,有望再创全县粮食生产新高。

但是进入7月下旬以来,降雨骤减,持续高温,气候严重异常,在全县范围内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重度伏旱。7月21日至8月20日,全县平均降水量仅为4.5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25.2毫米。截止8月26日,全县大部分地块干土层已达10厘米以上,15—20厘米土壤含水量仅为5—14%,根本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除水稻和个别经济作物外,其它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受灾。西北部乡镇和一些岗坡地尤为严重,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有的整株枯萎,有的棒下叶片全部枯黄。由于玉米灌浆期缺水,导致绝大部分玉米果穗发育不良,籽粒小,秃尖重,品质差,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全县总体看,北部重于南部,西部重于东部;岗坡地重于洼地;非深松地块重于秋翻、深松地块;施用有机肥少的地块重于施用多的地块;播种晚的地块重于播种早的地块;不耐旱品种重于耐旱品种。据初步核查,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4万公顷。

分析这场严重旱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发性强,干旱程度重。这次旱灾,发生在历年的主汛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意外性,干旱程度居历史同期的第一位。二是发生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危害程度重。这次干旱发生在暑伏的大部分时段,俗称“掐脖旱”,正值玉米灌浆期、大豆鼓粒期、果实生成的关键期,严重影响粮食产量。三是发生范围大,受灾程度重。全县36.5万公顷耕地,有34万公顷受灾,受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3%。四是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重。暑伏天连续一个多月不下雨,部分乡镇或地块的作物整片枯黄,植株丧失传输养分的能力,已经无法挽救。

查看全文

县长在抗灾自救紧急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布署下一步抗灾自救工作,夺取我县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后胜利。

7月下旬以来,由于特大暴雨洪水袭击和上游水库放流,我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汛情和重大损失。特别是从7月27日进入主汛期的15天,内有洪涝,外有一江两河险情,水情大、汛情险、灾情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87万公顷,绝收1.62万公顷;受灾20个乡镇,232个村,4.15万户、13.91万人;受损房屋2584间,桥涵169处,道路58.8公里,经济损失9.45亿元。

1.以人为本,科学救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迎战洪峰、加固堤坝、排除险情,成功转移安置群众4.91万人,无一人伤亡。面对一次次洪峰,实地踏察险情,科学制定预案,与省市工作组和水利专家会商20余次,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

2.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在洪灾面前,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行动,各司其职。对口援助乡镇组织千人抢险队和沿江四乡镇一道,搬运物资、装袋筑堤,形成强大合力;各个部门特别是包保责任部门,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调集作业车辆、维护交通秩序、加强施工照明、调拨防汛物资,在通讯、电力等后勤保障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武装部、预备役、公安局组织的突击队、应急队,在关键战役中,冲锋在前,奋战一线。全县干部群众聚集起战胜洪灾的磅礴力量,组织打响了“千人固大堤、保卫我家园”和“千军万马决战丁字堤”等声势浩大、反响强烈的重大战役,引起了媒体关注,得到了群众拥护。

3.模范带动,靠前指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守一线,昼夜奋战,连续作战,县几个班子领导成员,始终战斗在最前沿,勇于承担责任,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总是与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一起,在靠山、青山、黄鱼圈、小城子四个沿江乡镇险情加重时,都争着上前线,有的带病坚持工作,身体透支到极限仍不下火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查看全文

农业抗灾自救夺丰收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月以来,我县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全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业抗灾夺丰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扎实开展农业抗灾自救月活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省农业抗灾夺丰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抗灾减灾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作物田间管理和发展畜牧养殖生产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救灾,迅速掀起农业抗灾自救月活动的高潮,切实将农业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夺取今年全县农业丰收目标。

二、具体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全县受灾实际,及时启动相关预案。按照县农业部门提出的技术指导方案,及时采取对应技术措施,努力实现抗灾自救效益的最大化、危害损失最小化。

查看全文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

今年以来,连续遭受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给全乡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农业、基础设施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为了及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奋力夺取抗灾自救、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胜利,按照县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县委政府办公室《关于暴雨洪灾毁损住房重建补助办法的通知》文件,现就抗灾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抓四结合”(即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灾后重建与防灾减灾避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争创全省“三级联创”示范县相结合,与“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相结合)的要求,切实搞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中。

(二)目标任务。全民总动员,奋战三个月,打一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攻坚战,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受灾户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受灾群众“五有”、“二不”(即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不病倒、不饿倒),确保房屋重建户十月底前迁入新居。

(三)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安排”,继续把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一抓到底,争取抗灾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主体作用,加大项目争取、信贷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逐级公示的原则,救灾款物发放、房屋重建补助标准实行乡、村、社逐级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查看全文

抗灾自救重建的实施意见

今年以来,我乡连续遭受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给全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业、农业、商贸、基础设施、机关、学校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超1千万元。为了及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奋力夺取抗灾自救、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胜利,现就抗灾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抓四结合”(即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灾后重建与防灾减灾避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争创全省“三级联创”示范县相结合,与“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相结合)的要求,切实搞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中。

(二)目标任务。

查看全文

县长在抗灾自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一、充分认识旱灾的严重性,切实增强抗灾自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在党的惠农政策鼓舞下,全县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前期农业生产气象条件也比较好,经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实现了一次播种拿全苗,农作物长势非常好,特别是去年经过深松的地块,耕层松软,作物根深叶茂,长势十分喜人,有望再创全县粮食生产新高。

但是进入7月下旬以来,降雨骤减,持续高温,气候严重异常,在全县范围内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重度伏旱。7月21日至8月20日,全县平均降水量仅为4.5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25.2毫米。截止8月26日,全县大部分地块干土层已达10厘米以上,15—20厘米土壤含水量仅为5—14%,根本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除水稻和个别经济作物外,其它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受灾。西北部乡镇和一些岗坡地尤为严重,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有的整株枯萎,有的棒下叶片全部枯黄。由于玉米灌浆期缺水,导致绝大部分玉米果穗发育不良,籽粒小,秃尖重,品质差,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全县总体看,北部重于南部,西部重于东部;岗坡地重于洼地;非深松地块重于秋翻、深松地块;施用有机肥少的地块重于施用多的地块;播种晚的地块重于播种早的地块;不耐旱品种重于耐旱品种。据初步核查,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4万公顷。

分析这场严重旱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发性强,干旱程度重。这次旱灾,发生在历年的主汛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意外性,干旱程度居历史同期的第一位。二是发生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危害程度重。这次干旱发生在暑伏的大部分时段,俗称“掐脖旱”,正值玉米灌浆期、大豆鼓粒期、果实生成的关键期,严重影响粮食产量。三是发生范围大,受灾程度重。全县36.5万公顷耕地,有34万公顷受灾,受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3%。四是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重。暑伏天连续一个多月不下雨,部分乡镇或地块的作物整片枯黄,植株丧失传输养分的能力,已经无法挽救。

旱灾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紧急动员部署,坚持能灌一亩是一亩,能浇一垄是一垄,能保一株是一株,做到组织、干部、水源、物资、设施五到位,全力进行抗灾减灾。8月14日,县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农业干旱三级响应;农业部门组成四个抗旱技术指导组,深入各乡镇实地踏查灾情,指导群众进行抗灾;气象部门24小时监测云情,随时准备实施人工降雨,但由于没有形成必要的降雨条件,尽管几次实施增雨作业,但成效不大;县财政首批投入100万元,于8月12日启动二松引水工程,为沿线6个乡镇抗旱提供水源;水利部门紧急协调调度全县64座水库塘坝,全天候、无条件满足群众抗旱用水需要;农电、石油部门急群众所急,组成抗旱救灾小分队,全力保证电力、柴油供应;安华保险公司从8月10日起,由领导带队深入田间进行踏查,积极做好核灾、定灾、理赔的前期工作;乡村干部全部深入下去,组织动员群众不等不靠,充分利用5594眼机电井和52267眼田间小井进行浇灌。8月10至27日,全县每天出动15000多人、2000多台车辆进行拉水浇灌,启动各类水泵10000多台进行提水,目前已浇灌耕地20000多公顷。

查看全文

副县长在抗灾自救工作发言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灾民建房、毁损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自救工作讲几点意见,不妥、不到位之处,最后以吴县长重要讲话为准。

一、深化认识,发动群众,坚定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

7.18,注定是一个让人刻骨铭记日子,面对突如其来特大洪灾,县委、县政府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基层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挺身而出,充分展现了人民临危不乱、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全县人民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了众志成城、顽强奋战、抗洪抢险、生产自救的壮丽篇章。

当前,我们已经从抗洪抢险转入到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清醒认识,主动跟进,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继续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抗洪精神,迅速在全县掀起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会战高潮。危难关头,大灾之年,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党组织战斗力、党员干部素质作风的直接检验,在灾害面前,广大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勇担责任,克服困难,带着责任奔赴一线,带着宗旨入细工作,带着感情上门解忧,做群众的主心骨,带领群众、指导群众、帮助群众全面开展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着力营造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生产自救的浓郁氛围,帮助他们尽快从灾害的阴影和低沉中走出来,切实增强抗灾自救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认识到有省、市的关心支持,县、乡的正确领导,全社会的奉献支援,一定会渡过难关,重建家园,要引导和培植一批不等、不靠,生产自救的典型,通过示范带动,激励广大农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以人定胜天的气魄投身到重建家园中去,推进抗灾自救工作科学、高效、规范、有序开展。

二、凝心聚力,大战150天,让所有灾民年底前搬进新居

查看全文

落实预案

落实救灾应急预案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因灾造成的损失很大,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抗灾救灾管理,对于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管理,根据《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抗灾救灾工作实际,制定了《天水市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已经天水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4月下发各县区试行,各县区也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救灾应急预案。救灾应急预案的出台对我市抗灾救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进一步明确了抗灾救灾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一)坚持防御为主、救助为辅、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方针。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灾后要不等不靠,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重建家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援灾区。

(二)坚持地方自救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各地确立了自救为主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做好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根据历年的灾型损失情况,在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抗灾救灾资金,并根据本级财力逐年有所增加。今后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中央和省给予适当补助;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原则上由市、县政府负责解决;发生一般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立足依靠当地集体和群众自行解决。

(三)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中央和省用于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补助资金、物资,市上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在逐级核实灾情、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救济方案。

查看全文

把抗灾救灾作为提高执政为民能力的考验

今年14号台风,我们感受深刻、记忆犹新:一是灾情十分严重。从纵向看,14号台风是我区遭受最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从横向看,涉及范围大,危害程度重,全区10个镇街道,303个村居受灾均较为严重。二是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抗灾救灾工作。多次下文件、发通知要求把抗灾救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省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慰问安抚灾民。三是党员干部责任十分重大。面对人命关天的重大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站在抗灾救灾第一线,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当前,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要坚持和强化“六大机制”,不断增强防台抗灾救灾工作能力。

一是规范化的工作领导机制。科学的分工组织是抗灾救灾工作根本保障。11日晚上,根据省市委精神,迅速成立抗台指挥小组,启动防台救灾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12日上午由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级机关有关部门组成10个抗台防台工作组,分赴到各镇、街道抗台第一线指挥防台工作。各镇、街道均相应成立了防台抗灾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各项工作,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确保防台救灾各项工作措施及时组织落实到位。在台风过后,立即将抗台指挥小组就地转为救灾领导小组,成立了工业生产自救协调小组,农业生产自救协调小组,灾民救济、灾后重建协调小组,救治伤员、疫病防治协调小组,督查、宣传、信息协调小组等五个协调小组,各镇街道也相应建立各自的救灾工作小组,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快速反应,增强救灾的工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二是动态性的信息宣传机制。保持信息宣传的畅通是抗灾救灾工作的前提基础。防汛指挥部时刻注意台风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和水位潮位数据,把台风等气象动态信息明白、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并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命令。根据防台工作的进展情况,区委办、区府办相继下发《关于做好防御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防台抗灾工作的通知》、《关于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通知,进一步传达和部署防台抗灾工作。及时上报防台抗灾救灾信息,坚持重大伤亡事件、突发性事件专人负责,3小时内上报,决不拖延。灾后,及时快速收集、统计、汇总上报灾情,先后编发《抗灾救灾简报》17期,保持了各级各部门的信息畅通。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等媒体,积极传播用水通知、卫生防疫等信息,努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多渠道地把全区救灾抗灾信息向社会公布,积极宣传和弘扬抗灾救灾斗争中涌现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人心、鼓舞斗志、营造氛围。截至8月25日,共计在台州台公共频道播出新闻394条次,抗台专题6条次,移动字幕65条,开辟“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专栏,上送台州台56条,省台37条,其中2条被中央台综合稿录用;被各级各类报刊录用新闻稿107篇。

三是全方位的防灾排险机制。排险防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抗灾救灾的首要任务。各地各部门在11日下午开始分别对辖区范围和本系统内的渔船、滩涂养殖、危房、塘坝、水库、地质灾害地段等基本情况开始地毯式摸排,掌握底数,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并根据掌握的情况,不断调整完善防台预案。全区478艘渔船全部进港,塘坝、水库、涵闸等重要地段的防台工作都及时较好地落实。灾后,又对山塘、水库和堤坝进行二次检查,对在建工程、农村住宅质量等进行再次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组织800多人的应急队伍把药品消发放到户,切实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消毒,严防疫病灾情的发生。

四是快节奏的转移安置机制。转移安置是救助受灾群众的重要环节。从12日上午8时至10时,各地各单位根据台风形势,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人员安全转移上,并明确要求各地对不愿撤离的群众务必在12日下午3时采取强制措施予以转移。下午3时30分,随着风力不断增强,根据市委精神,果断采取措施,对来不及转移的部分群众采取了就近安置的办法,并下令要求已经撤离人员当晚不得返回。“宁叫现在听骂声,不让过后听哭声”,这是当时干部动员群众搬迁时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此次安全转移工作共出动抗台抢险人员7308人,抗台车辆708辆,成功转移危险地区人员19000人,零星就近转移近人员2万人。

五是多渠道的生产自救机制。尽快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是抗灾救灾的关键。我区按照“全民动员、自力更生、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科学有序、务求实效”的方针,全力开展生产自救。截至目前,全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共投入人员近55万人次,出动车辆17000余辆次,用于救灾财物共计12000多万元。一是抢修水利设施,对低洼地及时排水排涝,备足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组织农技人员到各村开展灾后农作物的疫病防治工作和补种改种的技术指导。二是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派遣了各类抢险队500支6000多人对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清障修复,确保三天内全部恢复正常。三是加快企业生产自救步伐。召开重点骨干企业恢复生产协调会,按照8月份规模工业增速同比争取超过20%的目标开展生产自救,落实解决保险理赔、银行信贷、厂房重建审批等10类57个问题;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生产自救的若干意见》,全部减免重建规费,开辟办证绿色通道;召开保险公司负责人座谈会,加快理赔速度;加强银企对接,争取信贷资金保障。截至8月27日,全区1.8万家受灾企业有92%以上已恢复生产,其中316家规模企业近300家已经恢复生产。四是加强灾后建房管理。综合考虑救灾的当务之急和长远的生产生活安全,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灾后建房管理的紧急通知》,把企业的厂房修复和标准厂房的建设规划结合起来,把民房的重建和“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结合起来,在修复中整合,在重建中提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