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08:36: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抗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抗菌肽研究论文

1抗菌肽的来源

1.1昆虫抗菌肽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生物类群,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防御机制,昆虫没有B或T淋巴细胞,体液中也没有免疫球蛋白存在,它们通过体内一套特殊的内部防御机制来杀灭或抑制外来物。在杀灭病原菌时,抗菌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微生物抗菌肽

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使某些微生物种产生拮抗物质来抑制或杀死其他种群,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抗菌肽就是一种重要的拮抗物质。微生物抗菌肽研究中,对乳杆菌抗菌肽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

1.3植物抗菌肽

查看全文

水产养殖动物抗菌肽研究

[摘要]抗菌肽是一种由少量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生物短肽。在水产养殖中,抗菌肽是水产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产养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概述抗菌肽的分类、作用机理、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并对抗菌肽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抗菌肽;水产养殖;作用机理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多肽,瑞典科学家G.Boman等在1980年发现世界上第一例抗菌肽,并定名为Cecropinss。如今在水产养殖中,工厂化养殖越来越普遍,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水产动物的患病率随之上升。传统情况下,养殖者会使用渔药或其他抗生素缓解问题,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各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如病菌抗药性增强、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有害等。抗菌肽的应用可以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并且相比于抗生素,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杀死病原体,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菌、寄生虫等,而且其副作用小,有不错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可以说是抗生素的最合适的替代物,在水产养殖中有不错的应用前景。

1抗菌肽的分类

按照来源,抗菌肽可分为六大类,即昆虫抗菌肽,哺乳动物抗菌肽,两栖动物抗菌肽,鱼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抗菌肽,植物抗菌肽,细菌抗菌肽。昆虫抗菌肽是在昆虫血淋巴中产生的短肽,如果昆虫受到病原体的刺激,就会产生大量的抗菌肽[1],而且大多数都带正电。两栖动物抗菌肽主要是从其皮肤腺体中分泌而来[2]。就贝类抗菌肽而言,目前研究较为透彻的是鲍和贻贝抗菌肽。鲍抗菌肽的活性随着病原体诱导时间的增长而加强;于贻贝抗菌肽最为主要的特点是Cys残基含量高,可以形成的二硫键个数较多[3]。鱼类抗菌肽是比较庞大的一部分,虽然对鱼类抗菌肽的研究有些晚,但其重要性还是不可小觑的。鱼类抗菌肽的种类是很多的,不同鱼类含有的抗菌肽也不尽相同。鱼类抗菌肽不仅种类多,其含量也比较大,从鱼类的器官、黏液、血液或组织中都可以提取抗菌肽。Conlon等[4]提取的富含精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抗菌肽来源于海七鳃鳗的皮肤,并发现其氨基酸排列序列与兔分泌的抗菌肽氨基酸排列顺序相近。Huang等[5]研究表明炎症和右旋糖酐铁能够影响某些鱼抗菌肽的分泌。除了根据来源分类之外,还可以根据其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来进行分类,可分为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有分子内二硫键的抗菌肽、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及含两性分子α-螺旋的抗菌肽[6]。

2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查看全文

妇产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对于妇产科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是通过手术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为了预防在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往往会通过抗生素药物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从而降低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出现感染的几率,但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患者的体质等不同,使得患者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像过敏反应和静脉炎等。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临床资料。对于我院本次开展的研究工作,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段时间收治的80例妇产科治疗中使用了抗生素药物且患者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得知,其使用到的抗生素药物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以及头孢菌素类等。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编码,然后从中随机抽选出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内容,患者年龄21~66岁。剩下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护理干预模式,患者年龄22~66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1.2方法。对于本次研究工作,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的是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在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之前对其进行皮试实验,确认患者无不良反应之后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在治疗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其年龄等调整不同的滴注速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滴注治疗过程中的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护理干预模式,其具体的护理对策为:第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日常抗生素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对患者日常临床中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不同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状况,并对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应对策略进行学习。第二,对于抗生素药物的配备,一般情况下是现配现用,但一些医院由于护理人员不足,其往往会将所有的抗生素药物一次性配备完成,这种情况会使得抗生素药物出现沉降或者污染等问题,导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增加。第三,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反映进行全程监测,发现患者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停止抗生素药物的滴注治疗,同时通知治疗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等。1.3统计学方法。针对本次研究工作,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数据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统计,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资料计量则是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进行表示,对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采用t,在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满足P<0.05时,代表数据统计差异性明显。

2结果

在临床统计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对照组患者,其在临床护理完成之后,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21.8%,明显优于观察组画患者(9.1%),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3讨论

查看全文

抗菌肽的研究论文

青霉素的发现使人们对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各类疾病不再束手无策,并由此发展了大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保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上述“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产生出诸多新问题。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以及长期使用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一代抗菌剂。近期的研究发现,某些阳离子型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会诱导抗药菌株的产生,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1]。

抗菌肽(antimicrobialpeptides)是具有抗菌活性短肽的总称。1975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2]等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racecropia)蛹中诱导分离得到一种杀菌肽,并将其命名为cecropin。此后,许多抗菌肽相继被分离、纯化。一些抗菌肽的氨基酸一级结构和基因序列得到确定。80年代,有关抗菌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的经济昆虫。90年代以来,在继续对大型经济昆虫进行研究的同时,又扩展到一些小型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及脊椎动物,抗菌肽已成为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的内容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抗菌肽的作用机理[3,4],应用基因工程克隆与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其中昆虫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最受重视[5,6]。目前已发现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包括细菌、动植物和人类。这种内源性的抗菌肽经诱导而合成,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被认为是缺乏特异性免疫功能生物的重要防御成分。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大多数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有些则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起作用。对某些真菌、原生动物,尤其对耐药性细菌有杀灭作用,并能选择杀伤肿瘤细胞,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1.抗菌肽的分类

迄今为止从不同生物体内诱导的抗菌肽已不下200种,仅从昆虫体内分离获得的就多达170余种。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Cys)的抗菌肽,或由无规则卷曲连接的两段а-螺旋组成的肽。该类包括天蚕素Cecropins,Magainins等。Magainins最初是从非洲爪蟾的皮肤中发现的,它是爪蟾的皮肤在一定的环境压力下分泌出的抗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由两个紧密相连的肽链组成,每一个肽链有23个氨基酸,低浓度便可抑制许多细菌和真菌生长[7]。(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Cys的抗菌肽。如富含脯氨酸(Pro)或甘氨酸(Gly)残基的抗菌肽。如从猪肠内分离的抗菌肽PR39中Pro含量占49%[6]。鞘翅肽Coleoptericin和半翅肽Hemiptericin的全序中富含Gly[8]。(3)含一个二硫键的抗菌肽,该二硫键的位置通常在肽链C端。如爪蟾皮肤细胞中产生的Brevinins[9]。(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如绿蝇防御素(Phormindefensin),分子内有6个Cys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肽链C末段是带有拟β转角的反向平行的β片层[10]。实验证明,分子中的二硫键在其抗菌作用中至关重要。(5)由其他已知功能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力的肽。

2.抗菌肽的作用及机理

2.1抗菌肽的抗菌作用及其机理抗菌肽分子可以在细菌细胞质膜上穿孔而形成离子孔道,造成细菌细胞膜结构破坏,引起胞内水溶性物质大量渗出,而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抗菌肽分子首先结合在质膜上,接着其分子中的疏水段和两亲性α-螺旋也插入到质膜中,最终通过膜内分子间的相互位移,抗菌肽分子聚集形成离子性通道,使细菌失去了膜势而死亡[10-14]。但是,Gazit[15]等得出的实验结果表明,抗菌肽只是结合到了单位膜的表面上,并未插入膜中,更未形成通道。然而,抗菌肽的作用靶部位是细菌细胞质膜,以及抗菌肽的作用结果是导致细菌细胞质膜通透性增大等基本内容是确切无疑的,这也正是抗菌肽与青霉素等传统抗生素对细菌作用机制不同的本质所在。

查看全文

药学干预抗菌药物评估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Ⅰ类切口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用药,未开展药学干预;研究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费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抗菌药物应用费用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90.00%,低于对照组的48.33%(P<0.05)。结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应用的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能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降低患者抗菌药物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抗菌药物;Ⅰ类切口;围手术期;药学干预

Ⅰ类切口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手术类型,该类手术局部无炎症、损伤,不涉及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泌尿生殖道等器官,一般情况下不需应用抗菌药物,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预防感染,会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1]。据统计,多数医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不仅会增加经济资源浪费,还会增加用药不安全概率。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实施必要的干预非常必要。本院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应用药学干预,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Ⅰ类切口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2~68岁,平均(38.16±3.75)岁;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3~66岁,平均(39.05±4.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剂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手术情况、病情以及生理状况应用相关抗菌药物进行感染预防。研究组的患者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适应展开药学干预,根据本院围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规定制定出Ⅰ类切口围手术抗菌药物的标准与规范。用药前临床药师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分析检验报告,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存在问题处积极与医师沟通,并制定出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用药期间,做好药学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若用药后患者发生异常反应,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并调整用药方案。危重患者,临床药师应向患者结家属讲解药物使用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家属或患者,有任何疑问,可随时咨询。1.3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平均费用、住院平均费用,对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进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论文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疗领域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的大规模使用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抗菌药物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所以其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对于抗菌药物的大规模应用,普遍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情况。一定程度的滥用不但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还容易引起耐药菌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危险事件发生,对患者自身健康和公用医疗卫生的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总结我国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对于临床指征不明的病例,存在错误用药情况;对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错误使用抗菌药物,造成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时有发生。(2)临床中存在错误应用对感染细菌不敏感,或使用具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的案例。对于安全性存疑的抗菌药物,没有经过仔细斟酌比对就进行使用,造成了用药危险事件发生。(3)许多医院科室采用大处方诊疗,对于抗菌药物,动辄进行联合应用。方法不当,导致许多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延长了住院时间,且效果不佳。

2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与临床合理应用

2.1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首先要保证使用药品的安全性,以及对症治疗的绝对安全。在此前提下确保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中严格应遵循明确的用药规范。其次对于非感染性疾病,或者已经确诊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严格禁止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培养应认真执行,根据显示结果,审慎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与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产生和二次感染事件的发生。对于急性感染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小时后,如果患者仍没有明显改善症状,则要判定药物使用是否对症,以便及时更换药品,确保治疗及时。最后要注意避免随意性联合用药。2.2TDM临床药学研究应用。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对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积极意义。治疗药物监测(TDM)是目前我国开展临床药学抗菌药物干预的有效方法。TDM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的学科,其主要研究目的,即通过对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同时利用药学原理进行分析,促使用药的个体化和针对性,使患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同时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TDM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治疗指数较低、适用安全范围较小的药物,能够进行实时的血药浓度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3药师临床治疗。药师的临床治疗是临床药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与临床医师交流探讨,共同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具有积极意义。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药学知识,对抗菌药物的熟悉,在对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手段、用药剂量方面给与临床医师以专业性建议。这种诊疗方式大大提升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在疾病治疗监测过程中,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同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研究具有个体针对性的合理用药方案。

3药学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

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药学对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药学干与引导,可以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与安全性。据某市人民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用药过程进行药学参与的案例总结分析,显示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进行药学分析的病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率为45.3%。而进行了药学指导干预后的治疗病例,药物不合理利用率降至了32%。同时,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学干预大大减少了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疗程,极大地减少了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的负担。采用循证药学的手段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病例治疗的有效率,可以发现,采用循证药学治疗后,患者的用药有效率大大提升,感染复发率得到降低。管理后患者的抗菌药物胜率、联合用药率、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时间均优于管理前,细菌学检查率或药物敏感性试验率高于管理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管理前。循证药学可有效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药物滥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对临床药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药学对于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广泛深入地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对与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深究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运用状况

抗生素滥用是我国儿科临床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在基层医院,情况更为严重。为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本院2006年1月至12月儿科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2006年1月至12月儿科出院患者病例200份,记录患者细菌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是否做过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按预先设计好的调查登记表规范填写,然后进行统计。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率

调查的200例患儿中,使用抗菌药物198例,使用率99.0%,单独用药、二联及三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22.5%、62.5%、15.0%。

查看全文

药学在抗菌药物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使用药学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前一年未使用药学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作为对照组数据,将后一年应用药学管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观察组数据;总结分析药学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时间为(11.31±2.03)天,短于对照组的(17.32±3.04)天;同时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学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学;作用

抗菌药物在目前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相关药物的耐药性也随之上升,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对患者造成多方面不良影响。故本次我们从合理用药角度对药学的详情进行刍议,目的在于总结相关经验供广大同僚参考,现将详情实施分析总结,并作出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前一年未使用药学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作为对照组数据,将后一年应用药学管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观察组数据。两组分别纳入100例处方进行分析,100例处方分别对应的患者一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故组间可比(P>0.05)。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同时院内有关科室表示愿意支持本次研究。1.2方法。对照组的抗菌药物处方开具,主要是医生按照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给予用药,同时其处方完整;观察组则在处方开具前,基于患者的病情和药学知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斟酌和把握。后对两组含有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包括用量用药不当、用药时间过长、药物连用不合理、无适应症用药等情况,并对其最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1]。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中计数资料以例(n)统计、计量资料用“x±s”统计;并分别使用x2检验、t检验,检验后P值在0.05以内表示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0.0软件。

2结果

查看全文

辅助微波法制及抗菌性能

本文作者:曹雪玲谢莹刘发现工作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有关利用微波法制备不同大小、不同形貌的纳米粒子的报道有很多。如HuBo等[11]以L-赖氨酸及L-精氨酸为还原剂,可溶性淀粉为保护剂,硝酸银溶液为前驱体,通过微波照射法制备了均一的、单分散性的银纳米粒子;另外,司民真等[12]以硝酸银及柠檬酸三钠作为反应物,利用微波加热法根据加热时间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制备出了5种纳米银溶胶样品。实验发现,加热时间较短时,纳米银表面带正电,加热时间较长时纳米银表面带负电,且加热时间增加时紫外吸收峰红移,纳米银粒子尺寸增大。纳米银胶的尺寸介于原子簇和宏观微粒之间,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它集合了纳米材料和单质银的特性,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表面能和催化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应用在催化剂材料[13-14]、电化学[15]、医用材料[16]及抗菌材料[17]等。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纳米银粉本身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分解、不变质、热稳定性好且价格便宜。纳米银粉作为抗菌剂,具有特殊的性能和优良的化学品质。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来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18-20],因而对纳米银胶抗菌性能研究十分必要。

材料与试剂硝酸银:广东省德庆县东风金属冶炼厂;柠檬酸钠:天津大茂;试剂均为分析纯;馒头、豆浆、西瓜:市售。仪器与设备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公司;JEM-20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DIC数码生物显微分析系统电子:日本电子株式会社。方法纳米银胶的制备及纯化量取80mL蒸馏水加入微波炉牛奶杯,再量取10mL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装有蒸馏水的微波炉牛奶杯并摇匀,再加入10mL0.01mol/L柠檬酸钠标准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即得。取出10mL纳米银胶,放在离心管中,采用10000r/min离心机分离10min后,倒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的去离子水,由于有一部分银胶体粒子被吸附在离心管壁,因此放入超声清洗机中,超声振荡10min,取出放入离心分离机中再次分离。重复以上的操作3次,纯化纳米银胶。纳米银胶的表征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银胶,首先用特制的铜网捞取一定量的纳米银胶,放在红外灯下烘干0.5h后,将铜网放到样品槽内,工作电压调为200kV,获得透射电镜图像;紫外可见光扫描范围为300~600nm;电子显微镜选择100倍的目镜观察。纳米银胶的抗菌性能取抗菌样品若干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无菌水和反应8、15、20min制得的纳米银胶,然后用保鲜膜密封,每天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效果。

纳米银胶的UV-Vis分析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纳米银胶的最大吸收波长也在红移,所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相差较大波长下的纳米银胶做抗菌试验。图1为微波辅助法制备的纳米银胶分别在反应时间为8、15、20min是的最大吸收波长。纳米银胶的TEM分析为了确证银纳米颗粒的形貌,使用透射电镜表征银纳米颗粒。图2分别给出了反应物浓度比为1:1,反应时间为8、15、20min制备的纳米银胶透射电镜图。从透射电镜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所得的银纳米颗粒是球形或类球形的。图4不同反应时间的纳米银胶对西瓜的抗菌效果图图2纳米银胶的TEM图2.3纳米银胶的抗菌性能纳米银胶对馒头的抗菌性能在室温条件下,空白馒头贮存36h时稍有异味产生,表面有点黏,但未见菌斑;到50h时有明显的异味,馒头表面有黄色菌斑,很黏手;贮存72h时,馒头有非常明显的馊味,表面有多处黄色菌斑,内部有细丝黏连,且馒头表面有一两处青霉霉斑。据文献报道馒头变质是由霉菌和细菌所引起的,还有部分的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等。霉菌包括黄曲霉、黑曲霉、黑根霉、青霉和白毛霉。经过观察,3d以后馒头空白样变坏,并且比较严重,其余样品变坏程度依次为20、15、8min。说明反应8min的纳米银胶对于馒头发霉后产生的霉菌和细菌抗菌效果最好。纳米银胶对豆浆的抗菌性能豆浆样2d后变坏,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反应20min的纳米银胶具有最好的抗菌效果,其次为8min的,次之为15min的,空白加无菌水样品生成发的细菌最多。豆浆变坏后生成的是3株腐败细菌(革兰阴性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短芽孢杆菌,说明反应20min的纳米银胶对这3种细菌具有最好的抗菌作用。纳米银胶对西瓜的抗菌性能西瓜样品放置2d后开始变坏,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空白样品生成的菌最多,而加入反应8min的纳米银胶的样品生成的菌最少。

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纳米银胶,具有简单易行等特点,并利用UV-Vis和TEM对在3种反应时间下生成的纳米银胶进行了表征,说明改变相应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纳米银胶。对制备的纳米银胶抗菌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豆浆、馒头和西瓜作为抗菌对象,发现纳米银胶对于多种细菌均具有抗菌作用,为以后的纳米银胶在抗菌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全文

肾内科抗菌药物用药研究

抗菌药物在预防与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同时,随着新品种的大量上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迅速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等严重问题[1]。为此笔者对我院2010年12月份~2011年4月份住院肾内科归档病历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抗菌药物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合理用药进行了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我院临床药学室在2011年4月份随机抽取2010年12月份~2011年4月份住院肾内科归档病历30份,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45.93岁;住院时间最长的39天,最短的1天,总天数278天,平均住院天数9.27天。

1.2方法

分别记录住院病案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出院时间、疾病诊断、手术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病原菌检测情况、阳性标本+药敏试验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根据WHO建议,用限定日剂量[2](defineddailydose,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医生是否合理用药的指标,对应用的药物作统计分析,以此来分析用药的合理性。DDD值的定义为: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所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DDD值参照WHO制定的DDD(《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和《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16版)等权威书籍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平均日剂量及我院常规日用剂量。用药频率(DDDs)=总用药量/DDD,DDDs是不同药品间消耗比较的指标,DDDs越大,药品使用的频率就越大,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就越大;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DUI>1为用药不合理,DUI≤1为用药合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