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08:29: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抗坏血酸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管理论文

摘要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通常用于防治坏血病及各种慢性传染病的辅助治疗。市售维生素C药片含淀粉等添加剂。由于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这也是本实验的依据所在。

关键字维生素C,直接碘量法,Na2S2O3标准溶液,I2标准溶液

0引言

近年来已报道的测定维生素C(Vc)的含量的方法众多,遗憾的是一般的方法灵敏度低、仪器复杂、操作烦琐。据本小组人员查资料得知现在普遍采用光度法、荧光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准确。但考虑到本分析化学之课程要求,又鉴于本实验条件以及本小组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仍然采用直接碘量法这一经典的测定方法。结合实际,本实验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比较。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理

查看全文

抗坏血酸含量管理论文

摘要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通常用于防治坏血病及各种慢性传染病的辅助治疗。市售维生素C药片含淀粉等添加剂。由于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这也是本实验的依据所在。

关键字维生素C,直接碘量法,Na2S2O3标准溶液,I2标准溶液

0引言

近年来已报道的测定维生素C(Vc)的含量的方法众多,遗憾的是一般的方法灵敏度低、仪器复杂、操作烦琐。据本小组人员查资料得知现在普遍采用光度法、荧光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准确。但考虑到本分析化学之课程要求,又鉴于本实验条件以及本小组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仍然采用直接碘量法这一经典的测定方法。结合实际,本实验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比较。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理

查看全文

西兰花保鲜技术分析

采收后西兰花常温条件下极易变色,衰老,采后在20-25℃室温下1-2天,花蕾花茎就会失绿转黄,失去其商品价值[4]。此外如西兰花品种,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等都会影响到西兰花的贮藏期。一般花球茎部的花枝松散前采收,以色泽翠绿、组织紧密、大小适中的晚熟品种耐贮性最好。采收品种、采收季节及采收时的温度都会影响西兰花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研究发现夏末采收的西兰花花球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要低于夏初采收花球的呼吸强度。品种与采收时间对花球呼吸强度的影响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种(生长期长短不同)和采收期(生长季的温度等条件不同)花球的质量不同,如干物质积累等差异,从而决定了贮藏特性的差异。其次采后处理与采收时间的间隔长短,采后处理等环节都会对西兰花花球贮藏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5]

西兰花采后保鲜技术

西兰花采后保鲜技术根据其原理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和化学保鲜技术两大类。其中物理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措施处理和贮藏环境条件调控等为主要手段的贮藏保鲜方法,如冷藏,气调贮藏,紫外线处理和热激处理等方式;化学贮藏保鲜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处理,抑制和(或)延缓西兰花采后生理代谢速率,如保鲜剂处理(1-MCP,1-甲基环丙烯),乙醇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6-苄基腺嘌呤)处理,涂膜处理等方式。

1物理保鲜技术

1.1低温贮藏贮藏温度是影响西兰花品质和货架期的重要因素。郭香风等[6]研究发现,与室温下相比较,低温(4℃)冷藏能显著抑制西兰花净菜组织的褪绿、黄化和褐变,延缓营养物质的下降速度,保持细胞膜完整性,从而较好地保持西兰花净菜的品质,延长货架期6d;张怡等[7]对不同温度下西兰花组织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条件下能有效延长西兰花中Vc、类黄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保持时间,贮藏第28天时品质良好。XuCJ等[8]研究还发现西兰花花球采收时间与冷藏时间间隔对花球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采收后直接在0℃或5℃冷藏有利于保持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和醌还原酶活性,能较好地保持西兰花感官品质,其贮藏期分别达到了34.7d和17.4d。而在20℃存放时间超过24h,再在低温下进行贮藏时,会导致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和醌还原酶活性的显著下降,降低花球的营养价值和感官质量。。此外不同温度结合MA贮藏[9]和CA贮藏[10]也证实了低温可有效地抑制西兰花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低温(2℃)结合气调贮藏能较好地保持西兰花的品质,抑制微生物生长,延缓了感官品质(黄化,变味,茎腐)的劣变。低温贮藏有利于抑制花球生理代谢水平,减少了乙烯释放量,延缓花球衰老进程,从而抑制了花球开花,此外低温还有利于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减少了采后贮藏过程中花球的黄化发生。低温条件下,较低的呼吸消耗有利于保持花球中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再加上西兰花花球低温适应性好(0-5℃),不易发生冷害,因此西兰花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温度越低(0-20℃),品质保持越好,贮藏时间越长,采收后迅速降温是保证冷藏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低温贮运是一种有效的西兰花贮藏运输方式。

1.2紫外线和光照处理研究发现适宜剂量的UV–C预处理(4.5kJm-2)有利于抑制花球呼吸强度,抑制或延缓花球中叶绿素的降解,从而能显著延缓花球的黄化和褪绿进程[11,12]。UV-C结合热空气处理贮藏效果更佳。UV-C主要是通过诱导花球抗氧化活性[12],抑制花球中叶绿素氧化酶和叶绿素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的。研究发现UV–C处理随剂量(4-14kJm-2)的增加,西兰花花球中总抗氧化活性越高;此外UV-C处理能有效减少花球中微生物的数量,延长货架期4-6d[11]。而复合处理主要是通过保持花球中的蛋白质含量[13],诱导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增加,提高组织的中活性氧清除相关酶活性[1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复合处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脱镁叶绿素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了叶绿色的降解[15]。UV–B处理也具有延缓西兰花贮藏中花球的黄化的效果[16-18]。UV–B处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叶绿素降解中的过氧化物酶、叶绿素酶和脱镁叶绿素酶活性而抑制其褪绿过程的。还可能是通过抑制叶绿素降解酶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叶绿素酶活性,并最终延缓了西兰花花球贮藏过程中的褪绿和黄化进程[16]。紫外线(UV)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处理方式,对于减少西兰花贮藏病害,保持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延长西兰花贮藏期的主要作用机理在于诱导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抑制叶绿素降解相关酶活性或基因表达,从而增强组织的抗氧化系统能力,提高组织抗病性,保持叶绿素和活性物质含量,减少组织表面微生物数量,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由于紫外线是一种无化学污染的物流处理方法,适宜剂量和合理的时间组合处理,能较好地诱导其相关酶如等的产生,提高西兰花组织的抗病性,减少采后腐烂,延缓叶绿素降解。[11,12,16-18]照光处理能保持鲜切西兰花感官质量,延长货架期3d以上,则主要依赖于光照对光合作用和组织抗氧化能力的诱导,从而保持叶绿素含量[19]。照光处理同时促进了花球组织的失水和呼吸速率。因此应防止照光处理促进开花衰老的进程,因此在其应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0]。

查看全文

循环冷却水总磷检测影响要素综述

目前工业循环冷却水水处理中大多采用磷系配方缓蚀阻垢剂。总磷是控制水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投加量偏高容易生成难溶的有机膦酸垢,加之环保上对磷的限制,故投加量不宜太高。投加量低又达不到缓蚀阻垢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控制投加量[1]。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目前共有12套循环水装置,由于循环水在管网中重复利用,造成水质恶劣,浊度增加,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减少设备腐蚀,必须在循环冷却水中投加缓蚀阻垢药剂。控制循环冷却水的结垢和腐蚀趋势,药剂的投加量控制是很重要,药剂含量低就达不到控制效果,药剂量多会增加结垢趋势同时使生产成本上升。总磷含量是判断加药的主要参考依据,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控制药剂的投加量,为节能降耗和装置平稳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1]。测定循环水中的总磷含量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此方法操作虽然简便,但是由于磷的存在形态较多和较复杂,如果测定中处理不好,将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因此,总磷含量测定结果的快速与准确显得尤为重要。

1.分析方法简述

1.1主要仪器、试剂、材料

(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1700,日本岛津;

(2)电子天平:AE240,最小分度0.1mg,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3)单标线吸量管:10.00mL;

查看全文

发酵型石榴酒色泽稳定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石榴酒色泽稳定性食品添加剂(护色剂)

论文摘要:研究了石榴酒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硫添加量、果胶酶用量、pH值和抗氧化剂(护色剂)对石榴酒色泽的影响;以吸光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石榴酒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二氧化硫浓度60mg/L、果胶酶用量0.08%、pH值3.2、抗坏血酸浓度0.03%。

石榴酒色泽明亮、醇香诱人,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钙含量极高,是一般葡萄酒含钙量的数十倍,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钙源。石榴酒中的葡萄糖、果糖和多种氨基酸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据宋朝至今的93种本草、民间验方书籍及现代研究证实,石榴酒对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增强心脏活力以及预防癌症有辅助作用,同时对乙型肝炎抗原(HB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1.1.1试验材料

查看全文

植物组织培养褐变产生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醌类物质

论文摘要: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问题普遍存在,与菌类污染和玻璃话现象并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针对褐变难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影响褐变的因素作了全面分析,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随植物种类外植体的部位几生理状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因素是内因外界影响作用作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褐变原因及危害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褐变的发生与外植体组织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数量多少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直接关系。很多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都含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这些酚类化合物在完整的组织和细胞中与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因而比较稳定。在切割外植体时,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伤害,其分割状态被打破,酚类化合物外溢。对于外植体本身来讲,酚类物质从外植体切口向外溢出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可诱导植保素或无物理屏障的形成,以防止微生物侵染组织。但酚类很不稳定,在溢出过程中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物质又会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与外植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进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从而导致组织代谢活动紊乱,生长停滞,最终衰老死亡。此外,由于组织的老化病变也会使多酚氧化酶激活而引起褐变。

2褐变产生的机理

查看全文

植物组织培养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醌类物质

论文摘要: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问题普遍存在,与菌类污染和玻璃话现象并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针对褐变难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影响褐变的因素作了全面分析,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随植物种类外植体的部位几生理状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因素是内因外界影响作用作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褐变原因及危害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褐变的发生与外植体组织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数量多少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直接关系。很多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都含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这些酚类化合物在完整的组织和细胞中与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因而比较稳定。在切割外植体时,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伤害,其分割状态被打破,酚类化合物外溢。对于外植体本身来讲,酚类物质从外植体切口向外溢出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可诱导植保素或无物理屏障的形成,以防止微生物侵染组织。但酚类很不稳定,在溢出过程中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物质又会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与外植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进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从而导致组织代谢活动紊乱,生长停滞,最终衰老死亡。此外,由于组织的老化病变也会使多酚氧化酶激活而引起褐变。

2褐变产生的机理

查看全文

小议植物结构培养褐变产生的原因及方案

摘要:本文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褐变现象,详细地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对策

目前,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的因子是复杂的,因植物的种类、基因型、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等不同,褐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1.1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组织培养中,品种褐化难易可能是与该品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异有关。

查看全文

尿液检验结果影响缘由

尿液分析作为三大常规之一,分析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或辅助诊断有着重大意义,为使临床医生根椐患者所用药物对尿液分析结果的正确分析,标本合格是前题,对尿液标本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药物仅是其中的一项,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特别是近年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屡皆是,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给实验诊断和临床诊断增加了许多困难。药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始终困扰着检验工作者,有时甚至是难以避免的[1]。我们在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以求得到检验结果的客观性。特将药物对尿液分析的一些影响介绍如下:

一影响尿液检验的药物

(一)影响尿液颜色的药物

1.使尿液变为黄色至红色或红棕色的药物:大黄、氯喹、呋喃妥因、吩噻嗪类、苯妥英钠、华法林、维生素B2、非那西丁、对氨基水杨酸、抗凝剂、肯同氯奎、呋喃唑酮、山梨醇铁、辛可芬、苯氮吡啶、苯茚二酮、酚酞、苯磺胺、伯氨奎、阿的平、核黄素、水杨酸、磺胺药等。

2.使尿液变为蓝绿色的药物:阿米替林、吲哚美辛、利福平、亚甲蓝、妥龙、氨苯蝶啶等。

3.使尿液变为黑褐色的药物:甲硝唑(灭滴灵)、左旋多巴、甲基多巴、奎宁及其衍生物等。

查看全文

山药饮料生产工艺论文

1.山药饮料的制备工艺

(1)全浆型。该工艺以生鲜山药为原料,通过蒸煮熟化、打浆调配而成,具体工艺路线为:山药→清洗→去皮→(切片)→护色→蒸(煮)→打浆→过滤→调配→精滤→均质→灭菌→脱气→灌装→(灭菌→冷却)→成品。该工艺能保留山药的营养和香味,稳定性差、易高温褐变。张驰等以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红皮山药为原料,对生产工艺条件等进行探讨。饮料的悬浮状况影响产品的外观、口感等。观察结果,淀粉本身即为稳定剂,在其中能起一定的稳定作用。符德学用河北小白嘴山药为原料研制成全浆型白山药饮料。

(2)酶解型。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全浆型饮料存在淀粉返生问题、容易造成饮料成品分层、结块沉淀,影响饮料感官。对山药淀粉进行酶解,使其转化为低分子糖类,从而避免了山药淀粉返生沉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饮料的稳定性,但也存在山药风味丢失的缺点。汪伦记等研究了酶解法制山药饮料的工艺条件。具体工艺是山药→去皮→护色→蒸煮熟化→打浆→酶解→过滤→调配→精滤→均质→(灭菌)→脱气→灌装→灭菌→冷却→成品。结果表明,经过淀粉酶酶解和不经过酶解处理相比,制成的山药饮料沉淀明显减少,但山药特有的香气明显减弱,且外观色泽发暗。孔瑾等以怀山药为原料,将怀山药浆料加热至80℃保温10min左右进行糊化,升温至90~95℃,加入α-淀粉酶进行酶解,完成后煮沸灭酶,通过配料灌装灭菌制成酶解型怀山药饮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兰社益等通过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山药淀粉和食品增稠剂来解决山药饮料易发生分层和沉淀的问题,从而提高山药饮料的稳定性和感官品质。酶解条件为:温度90℃,酶用量0.005%,酶解时间40分钟,配以增稠剂,制得稳定性很好的山药饮料。赵静等以鲜山药为主要原料,用耐高温淀粉酶酶解山药浆中的淀粉,酶添加量为原料的0.005%、酶解时间40分钟、酶解温度为70℃;酶解后离心分离,离心液加入增稠剂,能得到感官较好且几乎没有沉淀的饮料。

(3)提取型。焦作大学符德学等利用提取技术研制清汁型怀山药饮料,该工艺是去除山药的纤维、淀粉,仅保留粘蛋白、粘多糖和山药中的可溶性成分。具体做法是:山药挑选,清洗去皮,切段(粒),护色,粉碎、提取、过滤去渣,离心去淀粉。去除粗纤维和淀粉,可提高饮料的稳定性,利口不黏口。但为保护材料的风味,山药的用量必然增大,粘蛋白的含量必然升高,蛋白质热变性问题又凸显出来,必须配以合适的稳定剂和灭菌温度、时间,以防蛋白质变性。该技术能保留和浓缩山药营养精华部分和香味,稳定性好,不需或少加稳定剂,可获得稳定性好、口感清爽的怀山药饮料,但存在操作复杂、制作成本高的缺点,适应大规模生产。

(4)复合型山药饮料。为丰富山药饮料的风味和营养,也可将山药与其他原料复配成饮料,一般先把山药煮熟打浆、其他原料蒸煮取汁,二者混合后再加入稳定剂均质而成,如山药红枣复合饮料、山药枸杞复合饮料、山药胡萝卜复合饮料、山药菠萝复合饮料、山药银耳复合饮料、山药杏仁复合饮料、山药、葡萄、梨复合运动饮料等。具体做法是:将新鲜山药先制成熟山药浆汁,将其他原料洗净后分别与水混合熬两次,滤液与山药浆汁混合配以稳定剂,通过均质、灌装、灭菌而成。

(5)发酵软饮料。将山药和其他原料熟化后制浆,加入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再加入稳定剂均质而成,如山药黑豆发酵饮料。将山药浆和黑豆浆混合加入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在42℃下发酵5个小时,然后再加辅料进行调配、均质、灌装、杀菌而成,该饮料具有黑豆及山药复合香气,无分层、沉淀,无肉眼可见杂质。山药与南瓜发酵型饮料是将山药和南瓜分别去皮护色后煮沸5~8分钟,用胶体磨制取混合浆液,经糊化后添加0.5%糖化酶在pH4.5时加热至60℃糖化30分钟,再加入6%蔗糖和稳定剂混合均质,经灭菌冷却后再接种双歧杆菌发酵而成。该饮料色泽乳黄鲜亮,质地均匀稳定,具有特殊宜人的风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