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保护政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01:14: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开放式保护政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开放式保护政策

日本开放式保护政策的运用及其启示

一、日本开放式保证政策的运用

开放式保护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保证国内市场总体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根据本国的利益和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这样一些非商业性的动机作为理由,以专项法规的定向约束和管理体系的特别设计为手段,以阻止外国竞争者抢占国内市场为目的,在不断开放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局部性保护。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这种保护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运用开放式保护政策上,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上遵循欧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尊重西方自由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全民经济战。鉴于在实现贸易自由化之初,日本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这样一种现实,日本政府认为,落后国家的新兴产业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和企业的不断积累来完成,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单纯个别企业的“自助努力”总是有限度的,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一些有限的领域。为此,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干预措施来指导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市场活动,将全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为此,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如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0年代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等。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这些计划的实施,日本政府设立了几乎包括所有战略产业的“政策审议会”,政策审议会的成员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共同组成,审议会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分头制订未来的战略产业、具体的实施方案、拟采取的政策等,并将形成的共识向社会公布,从而使“产、官、学”之间在国家的共同利益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政府通过间接金融、财政投融资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对全国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然后将其集中到一些重点企业中去。为了协调政府的行动,大学和科研部门则集中力量加强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的成果都转让给企业。政府指导下的“产、官、学”一体化对实现日本经济的整体振兴和“某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仍然念念不忘“产、官、学”一体化的作用。

(二)在与GATT转轨的前提下,建立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

在加入GATT后不久,日本政府经过认真的权衡,决定开放市场,走贸易自由化之路,为此,日本政府在1960年正式公布了《贸易自由化大纲》,该《大纲》在强调关税改革必须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潮流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关税在防止国外商品冲击上的重要作用。为此,日本从1961年开始对原有的关税体系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改革。首先,为了和GATT税则体系协调一致,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和贸易统计,日本大胆地改变了原有的进口税体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税则分类。其次,建立了“瀑布式”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征收非常低或者零的名义关税,随着加工过程越来越深,名义关税的税率也越来越高;对国内没有生产或者供应不足的商品实行低关税,而对国内有供给能力且与国外存在竞争的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将来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实行高关税,而对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实行低关税;另外,为了灵活、有效地发挥关税的保护机能,日本政府在不断降低关税的同时,根据国内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建立了一套包括紧急关税、调整关税、临时关税、混合关税、报复性关税等在内在特殊关税制度,以弥补一般关税在保护国内产业上的不足之处,如紧急关税制度规定,当大量廉价的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并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时,日本将采取临时紧急关税措施予以保护。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提高,强化了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文

外国开放式保护政策研究论文

一、日本开放式保证政策的运用

开放式保护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保证国内市场总体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根据本国的利益和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这样一些非商业性的动机作为理由,以专项法规的定向约束和管理体系的特别设计为手段,以阻止外国竞争者抢占国内市场为目的,在不断开放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局部性保护。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这种保护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运用开放式保护政策上,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上遵循欧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尊重西方自由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全民经济战。鉴于在实现贸易自由化之初,日本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这样一种现实,日本政府认为,落后国家的新兴产业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和企业的不断积累来完成,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单纯个别企业的“自助努力”总是有限度的,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一些有限的领域。为此,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干预措施来指导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市场活动,将全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为此,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如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0年代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等。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这些计划的实施,日本政府设立了几乎包括所有战略产业的“政策审议会”,政策审议会的成员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共同组成,审议会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分头制订未来的战略产业、具体的实施方案、拟采取的政策等,并将形成的共识向社会公布,从而使“产、官、学”之间在国家的共同利益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政府通过间接金融、财政投融资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对全国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然后将其集中到一些重点企业中去。为了协调政府的行动,大学和科研部门则集中力量加强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的成果都转让给企业。政府指导下的“产、官、学”一体化对实现日本经济的整体振兴和“某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仍然念念不忘“产、官、学”一体化的作用。

(二)在与GATT转轨的前提下,建立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

在加入GATT后不久,日本政府经过认真的权衡,决定开放市场,走贸易自由化之路,为此,日本政府在1960年正式公布了《贸易自由化大纲》,该《大纲》在强调关税改革必须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潮流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关税在防止国外商品冲击上的重要作用。为此,日本从1961年开始对原有的关税体系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改革。首先,为了和GATT税则体系协调一致,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和贸易统计,日本大胆地改变了原有的进口税体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税则分类。其次,建立了“瀑布式”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征收非常低或者零的名义关税,随着加工过程越来越深,名义关税的税率也越来越高;对国内没有生产或者供应不足的商品实行低关税,而对国内有供给能力且与国外存在竞争的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将来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实行高关税,而对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实行低关税;另外,为了灵活、有效地发挥关税的保护机能,日本政府在不断降低关税的同时,根据国内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建立了一套包括紧急关税、调整关税、临时关税、混合关税、报复性关税等在内在特殊关税制度,以弥补一般关税在保护国内产业上的不足之处,如紧急关税制度规定,当大量廉价的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并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时,日本将采取临时紧急关税措施予以保护。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提高,强化了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文

外国开放式保护政策研究论文

一、日本开放式保证政策的运用

开放式保护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保证国内市场总体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根据本国的利益和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这样一些非商业性的动机作为理由,以专项法规的定向约束和管理体系的特别设计为手段,以阻止外国竞争者抢占国内市场为目的,在不断开放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局部性保护。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这种保护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运用开放式保护政策上,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上遵循欧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尊重西方自由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全民经济战。鉴于在实现贸易自由化之初,日本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这样一种现实,日本政府认为,落后国家的新兴产业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和企业的不断积累来完成,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单纯个别企业的“自助努力”总是有限度的,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一些有限的领域。为此,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干预措施来指导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市场活动,将全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为此,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如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0年代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等。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这些计划的实施,日本政府设立了几乎包括所有战略产业的“政策审议会”,政策审议会的成员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共同组成,审议会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分头制订未来的战略产业、具体的实施方案、拟采取的政策等,并将形成的共识向社会公布,从而使“产、官、学”之间在国家的共同利益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政府通过间接金融、财政投融资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对全国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然后将其集中到一些重点企业中去。为了协调政府的行动,大学和科研部门则集中力量加强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的成果都转让给企业。政府指导下的“产、官、学”一体化对实现日本经济的整体振兴和“某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仍然念念不忘“产、官、学”一体化的作用。

(二)在与GATT转轨的前提下,建立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

在加入GATT后不久,日本政府经过认真的权衡,决定开放市场,走贸易自由化之路,为此,日本政府在1960年正式公布了《贸易自由化大纲》,该《大纲》在强调关税改革必须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潮流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关税在防止国外商品冲击上的重要作用。为此,日本从1961年开始对原有的关税体系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改革。首先,为了和GATT税则体系协调一致,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和贸易统计,日本大胆地改变了原有的进口税体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税则分类。其次,建立了“瀑布式”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征收非常低或者零的名义关税,随着加工过程越来越深,名义关税的税率也越来越高;对国内没有生产或者供应不足的商品实行低关税,而对国内有供给能力且与国外存在竞争的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将来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实行高关税,而对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实行低关税;另外,为了灵活、有效地发挥关税的保护机能,日本政府在不断降低关税的同时,根据国内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建立了一套包括紧急关税、调整关税、临时关税、混合关税、报复性关税等在内在特殊关税制度,以弥补一般关税在保护国内产业上的不足之处,如紧急关税制度规定,当大量廉价的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并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时,日本将采取临时紧急关税措施予以保护。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提高,强化了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文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分析论文

摘要:开放式基金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新的投资品种,其在我国一问世于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正是当前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探讨规制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举措,以给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这些法律举措主要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风险法律规制

所谓开放式基金,是相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的。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这使得开放式基金具有市场选择性强、透明度高等封闭式基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彻底,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约束更强。正因为如此,开放式基金在国外基金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并对一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发挥着重大作用(((。

有鉴于此,我国也是力主发展开放式基金。从2001年9月至今,市场先后推出开放式基金12只,总规模预计突破400亿元,且新的发行还在源源不断。应该说,它的问世,将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和投资理念,有助于培育成熟的投资队伍。然而,“剃头挑子一头热”,基金公司踊跃,投资者却谈不上热情。今年发行完毕的7只开放式基金中,有两只未达到预定集资额,有三只虽突破了45亿元,但大量信息证明其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如银行摊派、行政干预等等。而且,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也难以令人乐观。(((截至2002年9月26日,仅有华夏成长以1.023元的微弱优势维持了“面子”,其余的均在面值以下。有人甚至预言,今年我国极有可能出现第一只被完全赎回的基金。(((

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外成功运作的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甫一出现就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何控制和化解这些风险,是在我国基金业和证券市场快速发展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探讨控制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

查看全文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研究论文

所谓开放式基金,是相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的。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这使得开放式基金具有市场选择性强、透明度高等封闭式基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彻底,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约束更强。正因为如此,开放式基金在国外基金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并对一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发挥着重大作用(((。

有鉴于此,我国也是力主发展开放式基金。从2001年9月至今,市场先后推出开放式基金12只,总规模预计突破400亿元,且新的发行还在源源不断。应该说,它的问世,将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和投资理念,有助于培育成熟的投资队伍。然而,“剃头挑子一头热”,基金公司踊跃,投资者却谈不上热情。今年发行完毕的7只开放式基金中,有两只未达到预定集资额,有三只虽突破了45亿元,但大量信息证明其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如银行摊派、行政干预等等。而且,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也难以令人乐观。(((截至2002年9月26日,仅有华夏成长以1.023元的微弱优势维持了“面子”,其余的均在面值以下。有人甚至预言,今年我国极有可能出现第一只被完全赎回的基金。(((

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外成功运作的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甫一出现就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何控制和化解这些风险,是在我国基金业和证券市场快速发展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探讨控制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制度构建。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

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政策法规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这里择其要者来分析。

1.系统性风险即基金外部发生的、非基金本身所能控制的因政治、经济、政策等的变更所导致的市场行情波动而产生的投资风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级投资品种,开放式基金运作的理想环境是规模大、流动性强、成熟度高、投资者理性的证券市场。然而,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至今不到二十年,种种原因造成了中国的证券市场仍很不完善,突出地表现在市场投机性强、流动性弱、市场波动频繁;而且发展仅四余年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也很不规范。这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刚一推出就面临着极大的系统风险。有关实证研究表明,系统性风险约占我国证券市场总风险的60%,而发达国家仅占20%-30%。这意味着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分散化投资对风险规避的作用很小,一旦遭遇股市暴跌或者长期熊市,由于缺乏可以弥补损失的反向操作工具,开放式基金难逃厄运。据研究,“过去八年中投资者只要错过了十大涨幅日,那他就肯定会输得很壮烈。”而这十大涨幅日无一不是由政策决定的。与这个结论相印证的是:当熊市来临时,80%以上的基金都跌破了面值(((。

查看全文

论开放式政策启示

一、日本开放式保证政策的运用

开放式保护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保证国内市场总体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根据本国的利益和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这样一些非商业性的动机作为理由,以专项法规的定向约束和管理体系的特别设计为手段,以阻止外国竞争者抢占国内市场为目的,在不断开放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局部性保护。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这种保护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运用开放式保护政策上,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上遵循欧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尊重西方自由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全民经济战。鉴于在实现贸易自由化之初,日本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这样一种现实,日本政府认为,落后国家的新兴产业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和企业的不断积累来完成,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单纯个别企业的“自助努力”总是有限度的,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一些有限的领域。为此,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干预措施来指导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市场活动,将全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为此,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如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0年代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等。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这些计划的实施,日本政府设立了几乎包括所有战略产业的“政策审议会”,政策审议会的成员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共同组成,审议会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分头制订未来的战略产业、具体的实施方案、拟采取的政策等,并将形成的共识向社会公布,从而使“产、官、学”之间在国家的共同利益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政府通过间接金融、财政投融资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对全国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然后将其集中到一些重点企业中去。为了协调政府的行动,大学和科研部门则集中力量加强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的成果都转让给企业。政府指导下的“产、官、学”一体化对实现日本经济的整体振兴和“某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仍然念念不忘“产、官、学”一体化的作用。

(二)在与GATT转轨的前提下,建立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

在加入GATT后不久,日本政府经过认真的权衡,决定开放市场,走贸易自由化之路,为此,日本政府在1960年正式公布了《贸易自由化大纲》,该《大纲》在强调关税改革必须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潮流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关税在防止国外商品冲击上的重要作用。为此,日本从1961年开始对原有的关税体系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改革。首先,为了和GATT税则体系协调一致,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和贸易统计,日本大胆地改变了原有的进口税体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税则分类。其次,建立了“瀑布式”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征收非常低或者零的名义关税,随着加工过程越来越深,名义关税的税率也越来越高;对国内没有生产或者供应不足的商品实行低关税,而对国内有供给能力且与国外存在竞争的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将来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实行高关税,而对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实行低关税;另外,为了灵活、有效地发挥关税的保护机能,日本政府在不断降低关税的同时,根据国内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建立了一套包括紧急关税、调整关税、临时关税、混合关税、报复性关税等在内在特殊关税制度,以弥补一般关税在保护国内产业上的不足之处,如紧急关税制度规定,当大量廉价的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并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时,日本将采取临时紧急关税措施予以保护。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提高,强化了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文

论开放式保护运用

一、日本开放式保证政策的运用

开放式保护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保证国内市场总体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根据本国的利益和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这样一些非商业性的动机作为理由,以专项法规的定向约束和管理体系的特别设计为手段,以阻止外国竞争者抢占国内市场为目的,在不断开放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局部性保护。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这种保护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运用开放式保护政策上,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上遵循欧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尊重西方自由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全民经济战。鉴于在实现贸易自由化之初,日本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这样一种现实,日本政府认为,落后国家的新兴产业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和企业的不断积累来完成,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单纯个别企业的“自助努力”总是有限度的,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一些有限的领域。为此,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干预措施来指导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市场活动,将全国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为此,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如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0年代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等。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这些计划的实施,日本政府设立了几乎包括所有战略产业的“政策审议会”,政策审议会的成员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共同组成,审议会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分头制订未来的战略产业、具体的实施方案、拟采取的政策等,并将形成的共识向社会公布,从而使“产、官、学”之间在国家的共同利益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政府通过间接金融、财政投融资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对全国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然后将其集中到一些重点企业中去。为了协调政府的行动,大学和科研部门则集中力量加强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的成果都转让给企业。政府指导下的“产、官、学”一体化对实现日本经济的整体振兴和“某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中仍然念念不忘“产、官、学”一体化的作用。

(二)在与GATT转轨的前提下,建立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

在加入GATT后不久,日本政府经过认真的权衡,决定开放市场,走贸易自由化之路,为此,日本政府在1960年正式公布了《贸易自由化大纲》,该《大纲》在强调关税改革必须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潮流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关税在防止国外商品冲击上的重要作用。为此,日本从1961年开始对原有的关税体系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改革。首先,为了和GATT税则体系协调一致,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和贸易统计,日本大胆地改变了原有的进口税体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税则分类。其次,建立了“瀑布式”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征收非常低或者零的名义关税,随着加工过程越来越深,名义关税的税率也越来越高;对国内没有生产或者供应不足的商品实行低关税,而对国内有供给能力且与国外存在竞争的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将来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实行高关税,而对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实行低关税;另外,为了灵活、有效地发挥关税的保护机能,日本政府在不断降低关税的同时,根据国内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建立了一套包括紧急关税、调整关税、临时关税、混合关税、报复性关税等在内在特殊关税制度,以弥补一般关税在保护国内产业上的不足之处,如紧急关税制度规定,当大量廉价的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并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时,日本将采取临时紧急关税措施予以保护。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提高,强化了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文

开放式基金监管模式论文

[1]。

监管是手段,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离开了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其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因此,规范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加强对开放式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基金管理公司的健康发展,稳定证券市场都十分必要。

二、中国现行的开放式基金监管模式

本文将主要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三方面来讨论开放式基金的监管模式。

(一)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的制度体系

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共有三种典型的制度模式,即集中型监管模式、自律型监管模式和中间型模式。

查看全文

基金监管模式现状论文

[1]。

监管是手段,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离开了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其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因此,规范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加强对开放式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基金管理公司的健康发展,稳定证券市场都十分必要。

二、中国现行的开放式基金监管模式

本文将主要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三方面来讨论开放式基金的监管模式。

(一)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的制度体系

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共有三种典型的制度模式,即集中型监管模式、自律型监管模式和中间型模式。

查看全文

欧美预付卡市场发展状况及经验

摘要:从全球支付行业的发展看,预付卡是继信用卡、借记卡之后零售支付领域的重要支付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餐饮、超市、美容、健身等消费细分领域,并在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等行业为社会大众不可或缺的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文章从产品种类、客户群体、商业模式、政策监管等方面及欧美预付卡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预付卡支付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健全客户备付金监管制度、调整监管框架、提升相关监管制度法律层级。

关键词:预付卡;支付工具;借鉴

一、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情况。欧美预付卡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产品形态比较丰富,主要满足持卡人多元化的小额支付需求,普遍用于薪资发放、企业福利、医疗报销、退税、小微支付等领域。在政府公共支付领域,开放式预付卡的推广普及有助于降低支付成本、提高资金流动效率,改善公共服务体系。1.产品种类。欧美预付卡产品,根据交易是否实名制分为实名预付卡和非实名预付卡;根据卡片能否重复充值,分为可重复充值预付卡和固定额度预付卡;根据使用人群和应用领域,分为礼品卡、预付储蓄卡、青少年卡、旅行卡、薪资卡、政府卡、医疗卡和激励卡等;根据是否采用卡组织BIN号和标准,分为封闭式预付卡和开放式预付卡。其中,封闭式预付卡主要有非银行的商业机构发行,仅限于商业机构自有网络使用;开放式预付卡主要由商业银行或专业预付卡公司发行,采用卡组织BIN号和标准,带有卡组织标示,开在卡组织的网络中通用,除了购物消费外,部分还支持ATM取现及网上账户管理、积分奖励等增值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支付账户。2.客户群体。欧美预付卡主要面向个人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设计了具有不同功能的预付卡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类支付需求。其中,通用可充值的开放式预付卡主要服务于未开立银行账户或未很好享受银行服务的用户。3.商业模式。欧美封闭式预付卡由商户主导,相当于提货券或预收款,通过其商品销售获利;开放式预付卡由商业银行和卡组织主导,发卡机构的盈利模式包括向收单机构收取交换费、向持卡人收取各类卡片使用及管理费用、卡片残值收益和备付金投资收益。4.政策监管。欧美市场的监管重心在于网络规模较大的开放式预付卡,根据业务实质将其作为货币服务及账户体系来监管,主要通过法律条文监管,监管严格。(二)美国市场。美国预付卡市场仍以封闭式预付卡为主,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预付卡公司开始重视发展开放式预付卡,开放式预付卡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封闭式预付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金融监管政策的影响,欧美银行纷纷选择收缩传统零售银行业务,信用卡、借记卡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下,美国运通、摩根大通、美国各种银行等金融巨头纷纷进军预付卡市场,多用途预付卡快速拓展到众多领域,并开始成为市场主流。特别是《多德弗兰克法案之杜宾修正案》包括交换费在内的收费规定未覆盖预付卡,借记卡交换费下调后,开放式预付卡更加受到市场欢迎。(三)欧洲市场。预付卡自2009年起成为欧洲发卡增速最快的卡种之一。欧洲大部分银行,以及根据欧盟相关法律准许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纷纷以无银行账户、低龄且具备一定购买力的人群为主要对象,发行维萨、万事达等开放式预付卡。以英国为例,2013年英国市场上流通的预付卡数量超过290万张,产品种类超过2300种。

二、监管体系

美国和欧洲均重点监管开放式预付卡,同时将预付卡发行机构与虚拟账户发行机构等同监管,对从业机构实施牌照准入管理,要求建立备付金制度,并以高度安全的形式持有客户备付金,且在存款保险、反洗钱等方面有相应规定。商业银行可以自由发行各类预付卡,卡组织可以自由从事预付卡转借清算业务。(一)美国预付卡监管体系。目前,美国通过多部联邦法律、州法律从多方面共同监管,具体包括《电子货币划拨法》及其实施条例、《无主财产法》、《货币转移法案》、《联邦存款保险法》、《反洗钱法》、《统一货币服务法》、《2009礼品法案》、《2009信用卡责任、问责和信息披露法》、《5502号法案》、《美国爱国者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等。总的来看,美国将预付卡发行与虚拟账户发行等均作为“货币服务业务”予以监管。部分开放式预付卡,比如薪资卡、政府卡、医疗卡等,以及有限网络的封闭式预付卡受到一定的监管豁免。1.机构准入。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货币转移业务牌照,从业机构需要向各州申请牌照,并遵守各州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才能在该州从事货币业务。2.客户备付金存管。各州《货币转移法案》大多要求货币转移机构自身需要持续持有足额的备付金,全部备付金应以高度安全的方式持有。此外,货币转移机构还需要向财政部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在货币转移机构遇到财务问题时,上述备付金和保证金将优先用于偿还用户债务。3.存款保险。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在开展预付卡业务时必须遵循《联邦存款保险法》,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若发卡机构破产清算导致无力承兑卡内金额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兑付责任。4.反洗钱。美国与预付卡相关的反洗钱要求主要集中于账户监管。美国《统一货币服务法》,首次将预付卡发行机构纳入监管,要求从事货币服务的机构在州监管部门注册,以保证安全经营、抑制洗钱活动、协调跨州业务遇到的立法冲突。《美国爱国者法案》要求金融机构、卡组织在合理与可行范围内,何时开立账户的顾客身份,包括姓名、地址和其他身份信息,保持身份证验证信息,建立反洗钱机制。5.消费者权益保护。美国主要在卡片残值处理、卡片手续费、卡片有效期、信息披露及退卡等方面进行了监管。其中,联邦立法主要体现在卡片手续费、卡片有效期和信息披露这三部分;美国各州立法主要在处理卡片残值和退卡方面。除特殊情况外,预付卡一般不允许收取休眠费、闲置费或服务费,卡片有效期不得少于5年,并且严格披露有关信息。(二)欧洲预付卡监管体系。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了欧盟支付服务法令PSD,为欧盟支付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使得欧盟跨境支付与单一成员国内境内支付同样便捷、高效、安全。2016年1月,第二版欧盟支付服务法令PSD2正式生效。PSD2明确了纳入监管范围的各类支付服务和支付服务提供商。其中,与预付卡相关的非银行机构主要是电子货币机构,其主要特征是可以发行电子货币(预付卡和虚拟账户)。之前,欧盟委员会对电子货币的定义主要以预付卡为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货币逐渐衍生成用于互联网支付的虚拟账户,类似国内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出台电子货币法令,对电子货币机构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与美国类似,欧洲有限网络预付卡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豁免,监管重点在网络规模较大的预付卡。1.机构准入。支付服务提供商在欧洲开展业务需要获得银行牌照、电子货币机构牌照或支付机构牌照。其中,获得银行牌照的机构无须申请电子货币牌照,其他从事电子货币发行的机构必须申请电子货币机构牌照。因此,非银行预付卡发行机构和虚拟账户发行机构虚根据自身业务范围申请不同的电子货币机构牌照。2.客户备付金存管。客户备付金要与电子货币机构自有资金隔离管理。客户备付金可存放于商业银行或投资低风险资产,但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客户备付金不得构成电子货币机构的存款,不得用来发放信贷或抵债。客户备付金在投资期间所获得的利息不得给予电子货币用户。3.存款保险。客户备付金可以同第三方保险公司保障,保险金额要与隔离的备付金总额相等,以防破产时可以等价偿还贷款。4.反洗钱。电子货币机构对用户资金的管理需遵循欧洲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的规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