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9 00:34: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开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开放战略思考
一些专家和十七大代表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含义深刻,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
“新的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对外开放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变成了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对外开放经历了早期的试点探索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扩大开放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体制性开放阶段。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中国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这一论断,引人瞩目,是观察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隆国强说,以往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出口竞争力低下、外汇不足的矛盾,因此对外开放的重点在于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现在,我国推进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与外汇缺口问题已基本克服,但却面临着贸易摩擦增多、国内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依赖程度加大等新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立场。报告提出,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自治 开放 开发
一、自治
一定要珍视自治权,用好自治权。自治是国家民主政治的一项实现形式。我国宪法赋予村级自治权力,就是让村民大众自己组织起来,自己当家作主,靠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提
高农民政治自觉,摆脱封建宗法社会下养成的人身依附心态,提高参与管理政事的愿望和能力。通过村民会议民主选举,选出村民委员会,组成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村民谋福利,为国家作贡献。
可以预见:9亿农民通过村社自治的伟大实践、定会激发出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无比强大的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在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创造辉煌。
这是讲空话,放空炮吗?当然不是。让我们看看过去的历史吧。是农民大众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农民大众竭尽全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并供养较多的人从事工业、文教、科学技术工作,向现代化目标进军,创造了“中国奇迹”。如果本世纪中叶,能有计划、有秩序的从农村转移出一亿人口,进入城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新发展,农民宣裕程度将有更大幅度提高。
只要贯彻执行好村级自治体制和党的其他正确的政策,包括农业在内的农村各种事业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这是毫无疑问的。
开放兼容思考
我国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竞争能力。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过去5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我们应继续保持踏实理性、学习借鉴、兼收并蓄、互利共赢的开放心态,更加自信和自觉地推进对外开放,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兼容才能强国。”总理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年的伟大成就和过去5年对外开放的新进展,强调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并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对外开放工作。这里,从对外开放的角度谈谈学习《报告》的体会。
对外开放使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近**年历程。《报告》强调指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对外开放近**年成绩巨大。我国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竞争能力。**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成绩巨大。一是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十二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都不到****万美元。****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居第二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达到****亿美元和****亿美元,均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二是带动经济增长。****年―****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同期对外贸易年均增长****%,吸收外资年均增长****%,对外投资年均增长****%。****年与1985年相比,按不变价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总额、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分别增长了****倍、****倍、****倍、****倍和****倍。对外开放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表明开放是增长的重要源泉。三是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员已达42**万人,再加上非外资出口企业的就业和劳务输出等,涉外经济中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8***万。我国出口就业密度远远高于进口就业密度,特别是加工贸易,大部分是进口国外资源和资金密集产品经再加工后出口的,这实质上是劳动力的间接出口。涉外就业岗位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在2**3年以前是各类企业中最高的,近几年也仅略低于少数国有中央企业。四是提升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国内企业进口了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外资企业大多数引进使用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在华外资研发中心已超过11**家。在高技术产业产值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超过一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73%和87%。国内企业通过与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学习到先进经营理念、技术、管理和营销模式。最近几年,人力资源较多地在国内外企业之间流动,带动大量知识和技术流动。在外向度较高的行业中,已有一些国内企业成长起来,开始具有全球竞争力和重要市场地位。五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年,我国初级产品净进口达到****亿美元,缓解了资源约束。通过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我们还间接进口了不可贸易的短缺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以粮食贸易为载体间接交易的淡水量,相当于全球粮食生产用水的13%。国内有关研究表明,2**6年我国进口大豆3150万吨,如果在国内种植约需要耕地****万公顷,相当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5倍。六是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和以后陆续增加的开放城市和地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试先行,提供了丰富经验。对外开放还推动着政企关系、企业治理结构、外贸和外汇管理等方面体制的变革,促进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过去5年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报告》指出,过去5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一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年与****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增加了2.5倍,世界排名上升3位;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了9.2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通过调整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和加工贸易等政策,控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跨境投资双向加速。过去5年,我国服务业开放速度加快。****年服务业(含金融业)实际吸收外资达4**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52%,比****年的比重提高近1倍。利用外资渠道不断拓宽,****年国内企业通过海外上市融资近4**亿美元。对外投资由****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年的****亿美元,增长6.5倍,我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海外投资母国。三是对外开放领域制度建设达到新的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对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
开放打造交流
改革开放30年,昆山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转变,由依靠外资带动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推进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和谐进步的转变,由城市规模扩张向城乡协调发展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转变。
昆山是“苏南模式”的一个缩影,“昆山之路”雄辩地说明,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快速度也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同样可以实现城乡统筹。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思路,就能逐步探索出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
一、创造了辉煌成就
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历史上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是**的东大门。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贯穿东西。市域总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下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良渚文化遗址,公元前221年秦在此建娄县,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改名为昆山县沿用至今,1989年撤县建市。30年前,昆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9.6%,人均耕地面积1.6亩,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8县中排名末位,人称“小八子”。30年后,昆山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05年起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主要变化:
——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增至2007年的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66元(277美元,当年汇率)增至171061元(23418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7.5%;财政收入从0.35亿元增至202亿元,年均递增24.6%。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4251万美元增至2007年的534亿美元,年均递增52.2%。2006年,昆山以全国0.01%的土地,聚集了1.7%的外资和1/9的台资,创造了2.4%的进出口总额。
——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转变。1978年到2007年,三次产业比由51.4∶28.9∶19.7转变为1∶66∶33。所有制结构由公有制经济占100%转变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为7∶93。2007年末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暂住人口比为1∶1.3。
开放是思想的解放
为什么要发展对外贸易,直接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岂不更好?但历史上,这种思维所带来的封闭、敌对和战乱总是导致人员损伤、物资消耗、生产下降。相反,凡是和平开放、互市发达的地方,则经济繁荣、民生富足。人类经济发展史证明,开放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天然是开放的,它立足于交换,
着力于获取不尽的价值,因而创造出源源不绝的财富。而自然经济之所以长期停滞,就在于它是封闭的,其生产的目的是自给自足。经济的开放、贸易的发展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市场的扩大使得人们只需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经济活动,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就是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比较优势的发挥。社会分工的深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即各种生产要素向更能高效利用它们的地方和生产者集中——这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些反过来又强化了专业分工,并使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市场交换更加扩大。
起初,比较优势通常被理解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也就是说人力和资源丰歉是决定分工和交换的基本条件。但后来人们发现,很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部资源,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绩。这是由于,社会生产不仅仅是资源投入和技术活动,而且是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经济竞争不仅仅是商品和技术的竞争,而且是管理能力和制度效率的竞争;因而比较优势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而且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安排的相对优势。
最近几十年,信息技术革命和交通运输发展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全球贸易和世界市场迅猛发展,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真正成为可能,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阶段,并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相应地,人们发现管理能力和制度环境日益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比较优势。拥有这方面的优势,就可以高效组合利用全球资源,就可以占据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高端。相反,资源禀赋条件虽好却不善于组织利用,则往往会沦为简单的资源提供者和打工者,难以在国际分工中获得较高利益。
可见,开放是有层次的。从最初的商品贸易、互通有无,到生产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到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的传播扩散,开放的层次不断提高。开放进入制度竞争的层次,就为制度创新创造了条件。因为,开放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也带来更广泛的合作;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是扬长避短,也是互相学习。伴随着全球生产、技术扩散,制度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知识也在传播、变革、创新。另一方面,只有开放的、善于学习的制度,才能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变革能力,才能获得和保持比较优势。
政府开放性研究论文
摘要: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中的政府具有极大的封闭性。在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下,人们对政府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放性是政府文明的标志,也是政治文明的标志。作为民主政治中的一种基本理念,它是一种渠道,传递民众和社会对政府呼声和要求,并要求政府以自己的行动做出积极的回应。作为政府追求的一种价值,它是对政府状态的描写,反映了民众对政府评价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在政府内部与外部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利于政府机器内在运行和外在运行状况良好。政府是依靠政治选择建立起来的,开放性的政府最终可以解决公共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政府问题;开放性;公共管理时代
一、传统行政管理与政府问题
在传统的行政学理论中,政府是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的主体。在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中,政府是居于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主体之一。长期以来,特别是建立在行政行为分析阶段的政府理论,对政府的考察一直停留在内部静态结构上,甚至批评政府组织根本无法适应环境变迁的需要。一些学者在分析政府问题时,对政府组织的静态形式考虑过多,包括结构模型、管理方式、制度要素、价值判断等方面,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运转起来的政府组织和参与其中活动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风气从古典组织理论时期一直蔓延到今天,可以称之为“政府组织的静态研究”。
重新阅读古典组织理论的经典文献,我们会获得新的发现。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设计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官僚权力对行政的控制机制。在他看来,劳动分工、层级节制、职业训练都是以权力的不可侵犯为基础,权力的绝对集中才能保证金字塔式的结构稳固存在。“任何官僚制组织都力求通过对知识和意图的保密来增强其专业上的优越地位”。[1]韦伯同时认为,官僚制的技术优越性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其基本原则实现了官僚制在行政中的协调与控制功能。但事实上官僚组织的理论设计与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官僚制的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理性主义的形式使任何公共组织不可避免地陷入封闭状态中,并且拒绝民主方法、民主思想的渗透。
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设计组织模型时首先把静态的规则看成最重要的,强调规则对组织的重要性。其次,把组织结构分层看作是重要的,强调科层与权力、责任的完全配套。第三,强调权力神圣不可侵犯,目标的精确性。第四,非常看重官僚制每一层级中个人的质量——是否是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官僚。在韦伯那里,组织要素的重要性超过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
改革开放教案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格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经济特区。
浅谈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
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坚持改革开放”写入宪法,2018年宪法修正案又将“改革”写入宪法序言,将其明确为革命、建设、改革三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之一。这一变动不仅宣示了国家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的决心,也反映出我国宪法的“改革宪法”属性。回望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宪法的修改与改革开放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二者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又统一于宪法权威性的树立。
一、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的相互促进性
(一)改革开放是宪法修改的动力源泉与核心价值。1.私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1988年修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化,我国在1988年进行了宪法修改,明确了非公经济的法律地位和土地的可出让性。2.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目标的明确推动了1993年修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与宪法关于“实施计划经济”的规定产生了直接冲突,进而推动了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诞生,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修改了一系列相关性规定。3.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推动了1999年修宪。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这就对政府实行依法治国提出了要求。本次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纳入宪法,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改革目标。4.新世纪的新经验、新任务推动了2004年修宪。2002年党的十六大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次修宪不仅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宪法,还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升到宪法高度,并完善了土地征收、社会保障、紧急状态等一系列制度。5.改革开放的深入促成了2018年修宪。改革开放的深入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党和国家的事业又有了许多新的重要变化。2018宪法修正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明确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也进行了修改。(二)宪法修改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并发挥引领作用。1.宪法修改及时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我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不论是宪法政策性规定的变化,还是经济制度的变化,都是对上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2.宪法修改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宪法修正案一方面将改革成果纳入宪法规定,另一方面将“改革开放”直接写入宪法文本,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高法律效力保障。3.宪法修改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体现在宪法文本中,使宪法的内容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宪法的权威性,同时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明确化,有助于宪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最高引领作用。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改革开放是宪法修改的动力源泉与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宪法修改及时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并发挥引领作用。
二、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统一于宪法权威性的树立
(一)宪法的修改理念、原则与方式有利于宪法稳定性的维护。首先,基于对宪法稳定性与权威性的尊重,我国形成了“审慎修改、循序渐进”的宪法修改理念。在1993年修改宪法时,中共中央在《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指出:“这次宪法不是作全面修改,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有些问题今后可以采取宪法解释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后数次宪法修正案都坚持了这一理念,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宪法的稳定性,实现了宪法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协调发展。其次,我国的宪法修改原则有助于维护宪法的稳定性。我国的宪法修改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地位原则,有助于克服宪法修改中视野的局限性和利益诉求的复杂性,使宪法修改能真正反映民意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凝聚民意,民意的广泛性与多元化也有助于宪法稳定性的维护。第三,坚持部分修改、逐步修改原则,这种修改方式有利于宪法的稳定性、连续性。最后,在宪法修改方式上,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宪法。宪法根本大法的地位要求其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这有助于从程序上限制宪法的频繁修改,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二)宪法的稳定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1.从宪法修改频率来看,宪法的修改频率在降低。从1982现行宪法实施,到目前我国进行了5次宪法修改。前4次宪法修改的间隔维持在5年左右,但第4次与第5次修改的间隔长达14年。充分说明我国宪法在逐步走向完善,宪法的稳定性在逐步提高,因为一部稳定的、合理的宪法是不需要频繁进行修改的。2.从宪法的修改内容来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趋于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从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条文修改来看,五次宪法修改主要涉及经济制度条文修改的分别是2条(1988)、6条(1993)、4条(1999)、3条(2004)、0条(2018)。这种数量上的变化,反映了在经济制度领域,我国宪法的稳定性在逐步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关政治制度改革的条文数量在大幅上升,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3.公民宪法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宪法稳定性的维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尊重和信仰宪法的意识不断提高,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角度看,公民宪法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维护我国宪法的稳定性。三、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2018年宪法的修改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在新的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的基础上,吸收宪法修改过程的经验教训,提升宪法修改技术,使宪法稳定性与适应性实现协调发展。1.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要求我们正确面对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某些变化,即使其与宪法不一致,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违宪而停止改革的进程,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要求的变革我们都应鼓励其进行实验,引导其成长。同时,在改革进入成熟期时,当成熟的经验符合“制度突破—推行全国—党的理论—宪法文本”的逻辑时,应将其上升为宪法规定,及时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巩固改革开放成果,指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2.要坚持我国宪法修改的基本理念、原则与方式。宪法的发展历程表明它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发展性。我国应坚持“审慎修改、循序渐进”的修改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宪法修改中的领导作用,坚持依法修改、民主修改、部分修改的宪法修改原则,严格遵循宪法修改的法定程序,在政治、社会、经济的变革过程中维护宪法的稳定性。3.要发展完善宪法变迁的新方式。我国的宪法变迁主要采取宪法修改的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作出过正式的宪法解释。在我国宪法修改仍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职能,不仅能够降低宪法修改的频率、及时回应改革开放实践、节省经济社会成本,对于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也大有裨益。4.要不断提高宪法修改的技术水平,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使宪法修正案具备前瞻性、指引性。首先,对于变化频率较大的制度性规定,要使之宽泛化、原则化,减少宪法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不适应性,为宪法解释提供空间。其次,要提高宪法修改的科学性、前瞻性,以减少修宪频率,增强宪法的稳定性。最后,要健全民众参与宪法修改的机制。
作者:孙诚钰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论资本帐户开放政策
近几年,我国利率市场机制建设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目前利率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来看,利率还未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的作用,无法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利率机制亟需实现市场化。这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尚未充分涉足的一个领域,是国内金融自由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而资本帐户开放则是对外金融自由化的关键一环,因此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帐户开放是一国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实际上关系到国内金融部门改革和对外金融部门改革的协调,二者孰先孰后,先后顺序如何安排,关系到金融体系整体改革的成效。
一、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安排
金融自由化从进程来看,可分为渐进式自由化和激进式自由化。对于两种自由化方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微观主体自律性较差,缺乏市场基础与经济约束力,如果贸然实行全面的自由化改革,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经济混乱,加大政府监管难度,产生高昂的成本,甚至可能足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抵销自由化带来的收益。拉美国家在70年代曾实施迅速自由化改革,但除了智利,其余国家全都半途而废。针对中国的特定国情,究竟应该走哪条道路,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以中国采取渐进式金融改革作为研究的前提(必须承认,不管是从理论分析,还是从现实政策选择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前提)。渐进式改革则必然牵涉到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套,而且在改革具体实施前就必须作出整体规划。
金融自由化顺序安排有两个层次,一是金融自由化在整体经济自由化进程中的顺序,二是金融自由化体系内的顺序安排。对于前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在《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中指出,财政、货币与外汇政策如何排列其顺序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不能够或许也不应该同时采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相反,经济的自由化有一个“最佳的顺序”,由于各个国家最初的国情不同,因此这种顺序可能依国家的不同而各异。他强调改革应分步进行,并探讨了金融自由化在整体经济自由化中的顺序。本文重点研究金融自由化体系内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帐户开放的先后顺序与关系。
二、利率市场化与资本
帐户开放的顺序安排
科技报告开放共享现状分析
摘要:从科技报告概念及属性、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开放共享与应用服务等方面,对我国民口科技报告研究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总结,综述了我国民口科技报告研究现状,提出科技报告的激励约束机制、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服务系统绩效评估、数据挖掘与增值服务等将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科技报告;研究现状;综述
科技报告是一种记录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的特种文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科技资源[1-2]。我国国防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而民口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探索建设阶段,学者们从科技报告的基本概念及属性界定、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开放共享与应用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民口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实践提供了指导。本文拟采用主题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对我国民口科技报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1科技报告的概念及属性研究
1.1科技报告的概念及内涵
科技报告是科技人员为了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1-2],是一种高值、高效的技术信息产品[3],是科技情报的重要载体[4],是基础性、战略性科技资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