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23:48: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开发方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开发方式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查看全文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查看全文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再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查看全文

农业开发方式转变经验交流

自1988年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综合开发按项目管理资金的模式,已成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典范,被广泛采用和效仿。随着农业农村经济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农产品供给不足转化为在确保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战略安全的前提下,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当前,随着农产品供给问题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日显突出。二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对先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先进管理技术的吸纳承载能力,变弱质产业为现代高效产业。以产品提升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以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以产业链完善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生产方式的发育和形成。三是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兴起,为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奠定了基础,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型合作组织的兴起,推动了农业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要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在开发方式、扶持对象、项目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丰富新内容,创造新的业绩和辉煌。

一、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更新开发理念。一是要树立产品、产业开发理念。农业综合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好更能适应从民需要的农产品。在开发目标上要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向产品、产业开发转变,延长开发链条,以资源开发为起点向产品、产业开发领域延伸。农业综合开发不仅要关注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且更应该关注在资源利用基础上如何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开发出更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树立多元化开发理念。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农业的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在农业产业开发体系中的作用会越业越突出。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适应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创新开发手段,综合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三是要树立现代农业开发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农业。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创新开发模式,使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使增产增效与农业农民增收、扩大消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样板区。

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政策,创新开发机制。农业综合开发要紧跟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不为研究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土地治理项目要着眼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标准,拓展项目建设范围,推进项目建设主体多元化,探索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当前要尽快完善土地治理项目相关政策。譬如,提高项目建设标准,特别是水利、电力配套工程的标准,相应修改完善资金支出范围和标准;增加项目建设内容,拓展开发领域;增加支持设施农业建设的内容,加大对生态治理支持力度,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科技推广经费的适用范围要进一步拓宽,拓宽扶持范围,推进多元化开发。当前一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农业综合开发应顺应农业发展的这一新趋势,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鼓励和支持他们作为项目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动项目建设向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项目主体多元化推进项目建设机制创新,更加直接有效地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要以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为目标,加强体制内规章制度建设,形成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督相互支撑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建立自上而下相互支持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体系、项目评价体系,造就一只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稳定的农业综合开发队伍,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

三、建立财政奖金引导和投入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在所有支农资金中是使用效果最好、管理最规范的,也是最受基层干部和农民欢迎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特别是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的投入连年大幅增加,无形之中造成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投入中的地位下降,朝着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发展。重振农业综合开发雄风,亟待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增长保障机制,通过立法等形式保障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增长;拓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各级财政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信贷担保补助等方式,支持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探索通过财政贴息形式引导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过完善投入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所拨千斤”的作用,有效扩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规模。

四、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注入发展活力。农业综合开发应在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拓宽项目建设内容,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CSA)等新型农业发展业态;拓展支持领域,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经济体参与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产业开发,催生新的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综合开发链条,推动资源开发向产业、产品开发转变,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目标要着眼于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有机结合中起来,把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结合起来,项目设置向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延伸,允许在土地治理项目区内同步建设设施农业等设施,允许在已建成项目区内进行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的连续开发,鼓励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形式开展大规模土地治理开发,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这方面,国家可选择一些具有战略意义且开发潜力大的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项目立项改革、政策制度创新到项目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创新的等全方位开展试点,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

查看全文

对尤寨山创新山区综合开发方式的调查

对尤寨山创新山区综合开发方式的调查

尤寨山位于平阴县孝直镇西部山区,山场总面积5000余亩。2002年,以尤寨山为依托,由两个大户带头承包,并吸引部分社会资金组建的开发主体——尤寨山庄正式注册挂牌,公司按照“股份制联合,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营,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统一,公司效益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山区开发闯出了新的路子。

一、实行大户带动,靠优质市场资源盘活山区闲置资源。山区综合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在开发机制、模式等方面创新不够,资金、技术投入不足,山区开发的潜力和效益远远没有显现出来。一方面大量山区资源被闲置沉淀,农民增收缓慢,山区面貌无法得到根本改观。另一方面,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能有效缓解。对此,孝直镇党委、政府和县土管部门通过深入调研,总结以往开发的经验做法,确定引导和调动大户参与山区开发,靠优质的市场资源激活和带动闲置资源。他们制定了税收、荒山拍卖承包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的养鸡大户于普才、餐饮大户赵立安牵头,采取逐年交纳的形式,向山场的集体所有者孔庄村交纳3.5万元承包费175万元,买断了尤寨山50年的使用权进行规模经营。两年的时间,这两个大户在畜禽饲养、餐饮经营、综合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已投入资200多万元,放养了2万多只鸡、兔,栽植了1万多株经济林木,并兴建了集餐饮、住宿、承接会议为一体的尤寨山宾馆,综合开发的成效初步显现。

二、实行股份合作和市场化运作,靠市场机制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尤寨山庄从成立初始就大胆创新开发经营机制,着力探索成立公司制企业进行山区开发的模式。他们在认真研究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学习关于公司制农业企业的有关知识,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市场优势,积极向社会募股筹资,先后吸引104人的214万元股资,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尤寨山庄。公司由大户于普才和赵立安分别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其他投资者作为股东,并按照公司《章程》和现代企业制度,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制定了经营、管理、销售、技术、生产等各项企业运营制度以及分配制度,采取联合承包、股份合作、公司运营的模式进行经营,产权明晰,责、权、利明确,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的规范化发展。

三、实行规模经营和特色开发,促进山区开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他们聘请规划、城建、园林等部门对尤寨山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按照“分区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实施封闭管理、综合开发,努力做到“三个结合”,抓好五个方面的规划建设。三个结合,即规划建设与土地整理相结合,与全县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相结合,与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五个方面的规划建设:一是尤寨遗址旅游观光区。对历史古迹隋唐瓦岗寨尤俊达之女尤三姐所建山寨,重点加以修复改造,搞好七眼古井的开挖整理,修筑井台,通过刻碑立传等记载历史典故。所建亭台、宾馆及其他设施注重与旅游景观结合,建设旅游观光区。二是特色养殖区。利用尤寨山古柏密集、花草茂盛的优势,合理规划建设了山鸡养殖区、野兔养殖区、肉食鸽放养区和狩猎区。三是经济林种植区。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大搞林果生产,引进栽植了中华寿桃、金太阳杏、冬枣、日本甜柿等特色优质果树品种和五谷杂粮、野菜等绿色无公害食品,满足现代人崇尚绿色环保、健康生活的需要。同时,沿环山路栽植玫瑰、月季、银杏、杜鹃等观赏植物,美化净化环境。四是办公休闲娱乐区。在尤寨峰建设了集办公、小型会议室、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尤寨山宾馆,在其两侧依托山体规划建设独院式宾馆,同时配备停车场、观景亭等设施。在西山规划建设档次较高的别墅式住宅,供游客休闲居住。结合自然山势,建设“日潭”和“月潭”两处小型水库,使泉库相连,增添灵气。五是搞好驻村规划建设。根据驻村村民居住凌乱、街道高低不平、弯曲不直,村居建设年久失修,居住条件较差的现状,统一规划用地,对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将原村址建设成为“农家乐”式旅游景点,努力把尤寨山流域建成一个集休闲娱乐、种植养殖、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村旅游观光区。

尤寨山开发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800多万元,开发面积4000亩,其中荒山面积3500亩。建设了150千伏安变电室两处,砌垒围墙、焊接铁丝网40000米,修通并硬化环山路9000米,新打机井2眼,建成两座小型水库,铺设节水管道18000米,目前硬件设施基本完善。开发申报了“尤寨山”牌山鸡、山兔、肉鸽等食品商标,打响了绿色无公害食品品牌和绿色餐饮品牌,餐饮和种养业收入累计达5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尤寨山庄所在的孝直镇孔庄村是一个只有80户、280口人的小山村,过去不仅不能从山上得到一分钱,每年还需支付山林看护费4000多元。整体出包开发后,村集体年净收入3.5万元。同时,全村近200名劳力基本都在山庄打工,每年劳动报酬在30万元以上,户均3750多元,加快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康致富步伐。二是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山区面貌大改观。他们不仅实行山水林田路电等综合治理,同时还铺开了驻地村老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实施整体搬迁,所在山区面貌将得到彻底改变。三是探索出了山区开发的新路子,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开发中遇到的机制、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今后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上进行山区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查看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式和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直研究和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国际政府性组织,1972年,它初步关注“非物质遗产”,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其中正式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002年9月,第三次国际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意味着国际社会最终正式接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为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术语。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其内容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出现以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以“民间美术”出现的。尽管二者的名称大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涵却是相似的。“民间美术”是从社会学层面命名的,用“群众的美术”一说足够涵盖其本质。群众的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它总是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以及生存环境密切地联系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现象”的“物”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观念”的“非物”的合成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看不见”和“看得见”两部分组成。因此,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相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动态的,一方面它包含有物或者造物行为,具有相对静止属性,也即它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状态以及文化条件,另一方面它们却与群众的生活以及历史的进程密切关联,对应地发生变迁和变化,呈现出“文化”的动态过程性。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主题,还是功能、工艺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对外界文化的动态适应。[1]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迁,一些民间文化衰落,甚至消失。实际上,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外界文化的动态表现。社会发展有自身规律,有其客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文化事象自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自我调节变革的结果,文化事象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地发生渐变或更新或消逝,都是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2]我们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对抗社会发展规律,而是鉴于这些文化事象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们是民族的识别标志,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因此,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些文化事象进行人为干预,通过改变和改造它们所生存的环境,或者提供利于它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让其继续存活下去,以发挥其文化价值,服务人类社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方式和途径

从逻辑关系上来讲,既然称其为“遗产”,就证明了它已经不是“活”的了,社会环境的变迁是不可逆的,恢复文化事象,使其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也是不可能的,因而保护文化事象,使其保持纯粹的原汁原味也是不可能的。[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它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后者发生变迁导致前者的衰落和消失。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一变化是社会吐故纳新、自我调节和新陈代谢的结果,是不可逆、不可抗拒的。因而,我们要接受这一现象,认清和遵循这一规律,思考“能保护什么,不能保护什么,怎样保护”的问题。我们要识别和区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生存处境、不同形态以及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当代意义等,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鉴于民间文化事象自身发展力量的薄弱,通过外力介入推动它们的发展,改善它们的生存状况是唯一的选择。形成规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硬道理,在认定传承人、资助传承人、建立档案等多种保护方式中,开发和利用市场化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和强大驱动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从而逐渐成为主导。所谓开发和利用是指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的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或包装,使其产生新的存在形态和使用价值,满足现代人的某种需要,从而获得生机。[4]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迎合现代大众的需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形态转化为“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二是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色,开发“产品”,制造卖点,引导大众消费。

(一)延伸功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有剪纸、面花、石刻、刺绣、农民画、庙会、年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曾经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密切关联,是陕北民俗生活的一部分。而随着社会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导致被遗弃。因而,要想重新赢得大众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睐,必须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运用。只有满足新时代大众的审美要求,顺应新的生活方式,适合新的生活环境,延伸出新的功能,才能使它们生存下来。例如,陕北传统的布艺制品,如虎头帽鞋、虎头枕头、香包、绣花鞋垫等物件都曾经用于小孩出生、满月或男女互传情意等世俗生活和民间交往活动中,而现在这些传统文化环境不存在了,它们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民间艺人转变了思路,把布艺制品从服务民俗活动中解脱出来,通过改变布艺的载体形式、外观造型和表现内容,开发出布艺制品的装饰功能,将传统布艺制品变成装饰画、摆件、挂件等家居装饰品,这些既带有浓厚民俗气息又适合现代生活环境的载体形式非常受大众的喜欢,从而使它们再次进入寻常百姓家里。例如,榆林当地利用红石峡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形成摆件、剪纸、书签等艺术品和工艺品。陕西宝鸡凤翔传统的泥塑艺术迎合新时代大众的审美和口味,及时改变传统泥塑造型、内容等,结果大受欢迎,特别是用传统泥塑样式捏塑的“大头儿子”“孙悟空”“葫芦娃”等动画形象深受小孩喜爱,家长纷纷购置,增加了凤翔泥塑艺术的生存机会。可见,延伸功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且极为有效。

(二)旅游产品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查看全文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软件工程方法

摘要:计算机科学由很多模块组成,其中软件开发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软件开发受着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软件工作量或采用的方法等。在软件开发的方法中,软件工程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系统性阐述了计算软件开发工程方法中的结构化分析法、面向对象法等具体方法的基础上,对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应用现状和问题,以及其运用的科学性等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整合了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方法的具体运用措施,为以这种软件开发方式作为方向的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工程;方法分析

1软件工程开发方式的分类

软件工程开发方式内包含多种方式,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目前,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分类:(1)形式转化法该种方式是将要求和规则转化为软件的执行程序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枚举和重写的方式将需求概念和问题的形式结构关系加以推演和枚举,然后分类转换这些问题的一种过程性软件开发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将概念性问题转化成程序,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逻辑,将大问题采用类比的形式转化为小的问题,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语言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2)OO方法也叫面向对象法,是软件工程中一种面向过程和数据的开发方式。面向对象法尤其在如今大数据时代较为实用,需求和数据的多变和复杂使得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面向对象法就是采用数据操作更新软件的系统和工程,将数据库更新的数据用以支撑软件运行,使得软件能够不断与用户需求贴合,完成软件系统的更新换代。(3)多维法多维法将面向对象和形式转换方法结合起来,将用户需求作为起点,通过两种开发方式的结合,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设计和编码阶段、测试和评估阶段作为主线,不再将程序过程和预算等作为其限制,软件开发的预算将随着用户需求柔性变化,其软件开发过程中可以将某个方面不断深挖,维度不断增加,最终呈现出与标准化方式具有差异和不同的开发结果。(4)生命周期法当前此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其流程开发如图2所示。具体是指以软件的“生命周期”为标准,每个阶段配以最适合的开发方法,由于目前其每个阶段匹配的方式和流程较为固定,被称为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式的基本流程是:将用户需求作为顶层目的,严格以顶层需求起始,逐步对软件的模型,软件的程序和功能进行构建和设计,最后仍以用户需求为主导进行软件的测试和评价。结构化设计方式较为流程化,自上而下地进行环节递进式开发,其程序开发主要是面向对象的,面向过程的环节较薄弱,且二者之间结合并不紧密,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工程工开发方式。因此,其开发的软件存在许多问题,修改测试过程较长,整个开发周期漫长,软件针对性强但更新速度缓慢等都导致这种方程逐步成为过去。

2软件工程开发方式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1形式转换法的运用

查看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一、校企合作开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实操性极强的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否真正服务于目前我国急速发展的物流业,其知识体系的构架及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凸显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是指校企双方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某个岗位真实的工作过程来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并将企业真实的问题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来共同编制专业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发的专业课程,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前提,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强的特点,彰显着专业建设的特色。目前,我国仍有许多高职院校直接选用学科性极强的类似本科的教材或在自行开发的过程中过多地采用学科型课程开发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发。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所真正需要的一种课程开发方式。

二、目前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课程开发工作蓬勃发展,但课程开发工作进展到目前为止,成果并不喜人。目前在专业课程的开发、改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校企双方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发展主体的,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并不高,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办学思想,采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近几年我们也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由于双方的目标未能协调一致,导致双方参与度都不高。学校是以教育为目的,教育功能体现在除了就业问题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加上教师们固有传统的学科思想,主动改变的意识和动力不足。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看重的是效益,对于暂时性看不到利益的专业课程开发工作参与热情并不高。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对于学校,没有主动改变的动力;对于企业,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2.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导的学科型开发,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地专业课程改革,积极地“引企入校”,但企业往往参与热情不高,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工作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积极推动,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导。而很多高职教师仍然在采用学科型课程开发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发,很多课程改革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组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和结构并无实质变化。这种开发方式下的课程开发工作主要或完全由职业院校教师来承担,企业只是挂名参与或浅层次地参与。而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直接引进,没有企业从业经验,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学科体系,学科课程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很容易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进行课程开发,根本考虑不到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尽管他们主观上希望在课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但由于其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的限制,致使开发出来的课程终会侧重学科知识。因此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导开发的课程不仅脱离职业岗位的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与企业或行业的实际要求相脱节。

查看全文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论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Web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大公司和大企业凭着雄厚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建立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竞争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为了适应信息革命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正打算或正在建立符合企业特色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较差,而且员工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同时,其经济实力并不雄厚,不可能像政府或大公司、大企业那样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信息系统。那么,中小企业应如何建设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本文以采用一种结合C/S和Web的方式开发的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例讨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用户需求分析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需要进行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以确定系统目标,这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中小企业需要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在功能上对系统的需求却是全面的。大体可分为:一方面是通过收发电子邮件为主的方式,与其它员工交流各种信息,基于工作流的方式实现诸如请假申请、物品申领审批过程;员工管理个人日程安排,各种图书资料的查阅等日常办公功能。另一方面则是面向公司办公业务方面的业务管理功能。即完全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办公业务,使企业内部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交流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既兼顾个人办公效率的提高,又可以实现群体协同工作。

查看全文

大数据背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探讨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文章主要针对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概述、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价值和方法分析、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类型分析、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探究、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分析五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分析

从目前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少专业的编程人才、软件系统编码安全性较差等。企业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落实好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展开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

1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概述

一般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和软件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都能够实现更为广泛地应用和开发。在企业进行软件开发时,首先需要明确用户的具体问题和具体需求,提高软件开发的针对性。但是考虑到软件仍是计算机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就需要针对计算机做好监控和管理工作。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来看,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手工软件。只是手工软件的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且即便投入了使用,也很难真正对焦用户的需求,那么这便给软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同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计算机软件的内涵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定义和新的划分。在当前的程序设计中,主要可以划分为软件的设计过程、软件工程本身以及软件过程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给软件的开发技术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在机遇背后也存在一些挑战。

2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价值和方法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