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18:06: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军事人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军事人才利用效率改革探讨
二十一世纪,军事高科技飞速发展,常规战争已被高科技战争所取代,传统国防观念已被知识国防观念所更新。目前,随着我军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军人才战略体现出了三个不足,一是表现为我军现有人才数量与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相比严重不足;二是表现为我军现有人才从总体上衡量其质量和素质还不足,三是表现在我军在军事人才使用效率上的不足。本文重点探讨人才利用效率的问题。
一、提高军事人才使用效率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军事人才自身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是潜在待发的部队战斗力,只有在军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形成现实的战斗力。然而由于军事人才效能的发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提高军事人才利用效率,就是要提高军事人才在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中的效能发挥程度和价值实现程度。所以,我们要探究如何提高部队人才使用效率,探究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人才使用的低效率。只有搞清楚这些,改正不足,我军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稳步高效、充满生机,才能确保我军在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中形成高效的战斗力。
二、影响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由观念、制度等因素造成的人才利用低效,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供需失衡型、配置失衡型、磨损加速型、激励不当型。这些情况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了人才的效能发挥,给部队建设拖了后腿,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没有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实行军事人才合理流动,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实行军事人才流动,有利于增加人才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学;有利于激发其进取心和成就感,在不断适应新岗位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职业兴趣;有利于减少复杂人际关系对军事人才工作的干扰,使其集中精力工作。但由于我军驻地分散面广,环境差别大,人才交流没有规范、严格、配套的制度,再加上人才在流动的同时也给其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带来一些实际困难,所以流动成效不好。一些单位领导在人才的使用问题上还存有狭隘的区域观念,对人才流动往往是提出要求多、具体落实少;对一般人才交流多,对有专长和用起来比较顺手的人才交流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流轮换制度的践行。(二)缺乏双向选择机制,不能人尽其才,难以激发潜能。美军规定,"在军官生涯的一开始,就要选择某一兵种作为自己任职的去向,或有选择这一方面的意向"。相比而言,我军在军事人才的使用上,强调"一切服从组织",加之我军人事制度的不够健全,造成了人与事的错位,能力与岗位的扭结,个人不能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岗位,造成了人才的大量虚耗。(三)使用与培训脱节,导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问题较为普遍。到目前为止,我军培训与使用脱节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培训归培训,使用归使用。分析原因,一是个别单位和领导从个人工作角度和利益出发,不愿送那些看起来顺眼、用起来顺手、有些专长的"能人"进一步深造,以免影响本单位的工作;二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干得不错的人怕上学耽误自己的进步。三是一些基础较差、文凭较低的人,搞不正之风抢着上学,即使拿到文凭,有些单位也不愿使用。(四)"人才缺少"与"人才浪费"并存。由于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急需各职各类人才,但与此同时,我军"人才浪费"的问题却又比较严重。好不容易招募的一些大学生和自己培养的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干部,由于人事制度的缺陷又不能及时到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发挥特长,往往大才小用,小才别用,专业不对口,造成人才的能职错位和空耗,造成巨大资源浪费。(五)缺乏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动力。竞争,是推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优化的重要杠杆,也是军事人才成长成才的动力源。用人缺乏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动力,优秀军事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选优汰劣是增强军事人才队伍生机与活力的有效举措。能上能下的动态人才使用模式,是督促人才进取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模式会带来传统思想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三、提高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的方法
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才;利用;效率;优化。
论文摘要:我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支人民军队,它的建设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何加快我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已成为全军上下关注的热点。
二十一世纪,军事高科技飞速发展,常规战争已被高科技战争所取代,传统国防观念已被知识国防观念所更新。目前,随着我军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军人才战略体现出了三个不足,一是表现为我军现有人才数量与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相比严重不足;二是表现为我军现有人才从总体上衡量其质量和素质还不足,三是表现在我军在军事人才使用效率上的不足。本文重点探讨人才利用效率的问题。
一、提高军事人才使用效率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军事人才自身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是潜在待发的部队战斗力,只有在军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形成现实的战斗力。然而由于军事人才效能的发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提高军事人才利用效率,就是要提高军事人才在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中的效能发挥程度和价值实现程度。所以,我们要探究如何提高部队人才使用效率,探究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人才使用的低效率。只有搞清楚这些,改正不足,我军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稳步高效、充满生机,才能确保我军在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中形成高效的战斗力。
二、影响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军事后勤人才激励分析论文
健全后勤人才激励机制既是贯彻中央军委人才战略方针的需要,也是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营造拴心留人环境的必然要求。需求是激励机制产生的根本动力所在,是激励的基础因素,科学合理的军事后勤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其激励措施与激励对象的需要相一致。我们只有客观而全面地对现阶段军事后勤人才的需要做出分析,才能为科学建立和有效执行后勤人才激励机制。后勤人才作为军事人才的一部分,既有军事人才的共同需要,也存在其职业特点所决定的职业需要。
一、军事人才的共同需要
首先,是对基本物质需要。军人是一个由自然人组成的群体,有衣食住行的生理活动,自然有着物质方面的需求。物质需要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衣食住行、福利待遇,也涉及到权益保障等间接需要。军队中对军队干部的利益保障形式,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形成的,物质待遇部分常常以实物形式如住房、医疗、教育等形式兑现。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要求实现社会人员的行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法律化、社会化,住房也要实行商品化,实现由过去军队统包统分向军队、单位和军人合理负担、统一管理、面向市场的社会化保障体制转变。在这一情况下,军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比以往更强烈。由于现行制度下,军人的工薪福利待遇是决定军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最主要途径,而工薪福利待遇又大都与军人基本工资挂钩,军事人才对基本物质需要集中反映在军人工资的增长上,要求建立科学的增资机制,或者借鉴地方多种收入形式改革军人工资制度,建立起津贴补贴为主导的军人工薪待遇制度。
其次,是团队精神的情感需要。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企业如此,军队更是如此。军队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政治团体,是由众多的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只有这些机构与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支持,才能实现军队建设的各项目标。后勤人才不仅希望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支持、也希望得到群众的理解,还渴望在生活中的相互帮助。
再次,是管理人性化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事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上当中央都提出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的构想,这不仅反映了人性化管理是企事业管理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军事管理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军事后勤工作与社会上不少岗位有着类似地方,后勤人才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这就更需要军队管理人性化来保留和吸引这些人才为国家安心服役。和谐社会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片面地和谐是不科学、不可持续的,军事后勤人才对管理人性化的需要,不仅表现在管理手段的变更上,而且还表现在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上。只有在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才能提高后勤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力;在生活中给与无微不至的关怀,想方设法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帮助军事人才达到工作和家庭的相互平衡。使之能够以旺盛的精力、健全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全身心投人到事业之中,保证人才得以健康地成长。
二、军事后勤人才的职业需要
人才培养融入教学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军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创造性军事人才的特征;创新教学管理与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的措施;结束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军事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培养人才、必须有富有创造意识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富有创造理念的教学人员兢兢业业地进行教学、现阶段军校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已得到明显的改善、创造性军事人才必须具有的特征包括几点、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求更新、确立教育创新的观念、确立管理创新的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在塑造育人形象上下功夫、树立领导和机关服务育人的形象、树立教员教书育人的形象、实施科学管理,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见成效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军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怎样通过教学管理改革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创新;军事院校;教学管理;创造性军事人才
军事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培养人才。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院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指院校中对教学和学术科研工作进行引导、组织、协调、监督、奖惩的过程。它决定着院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水平,是院校各项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院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协调教和学关系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军事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环境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必须有富有创造意识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富有创造理念的教学人员兢兢业业地进行教学,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由此构成一个管、教、学三者协同合作的内部环境。因此只有把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这个目标融入教学管理中,才能不断深化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新时期军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1军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作为国家和军队的重点建设对象,现阶段军校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已得到明显的改善,教学管理也已经由过去的单一、片面、低效率逐渐转变为现在的高效率全方面的教学统筹管理。然而,目前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指导思想部分滞后于军队创造教育的要求;教育管理形式与创造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管理理念方面“人治意识”过重,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方法上时紧时松、随意性、盲目性大,协调配合不够;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观作用”等问题。因此,纠正教学管理的偏差,完善教学管理是保证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一、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是在他长期的政治、革命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事并指导军事教育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这一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军队建设的要求在理论上的表现。从发展的观点看,这一思想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准备和萌芽时期
邓小平青少年时期,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危机重重,他负“工业救国”之志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迈出了革命军事实践的第一步。1926年,他入莫斯科“中山劳动大学”学习,接受军事训练,通过近一年时间的系统学习,他对培养从事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人才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回国后,邓小平即开始直接从事军事人才的培养工作。1927年2月,他担任西安军事学校的政治部主任和党的书记,致力于军校的政治教育。在此期间,邓小平同志的军事教育思想开始初步萌发。
(二)探索和形成时期
在艰苦的革命年代,邓小平的军事教育思想获得了蓬勃发展。1929年他领导百色武装起义,革命斗争实践使他深刻领悟到中国革命需要一大批军事人才。在此后的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十分注意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干部的军政素质,发表了人才培养重在提高素质的精辟见解,认为“兵贵精,不贵多。现在还是要从提高人员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来解决问题。”[1]建国后,邓小平更加关注军事人才的教育培养。1954年7月9日,他在政务院讨论教育工作时郑重指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2]1961年11月23日,他又指出:“把年轻人提起来,放到重要岗位”[3]上去。1975年,他首先提出了“军队要整顿的思想”,并先后发表了《军队要整顿》、《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近10篇主要军事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观点,其军事教育思想初步形成。
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综述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才建设法制建设历史展望管理科学化法制体系
论文内容提要:军事人才法制建设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军特点的人才法制体系。为实现军事人才管理科学化,人才法制建设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军事人才法制建设的成绩,分析现状,着眼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加速军事人才建设,我们应从多个方面继续探索与完善。
推进军事人才管理科学化,离不开人才法制建设的保证。健全军事人才法制是依法选人用人的重要保证,是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坚实人才支持的基础。
一、我军人才法制建设的历史发展
(一)革命战争年代
1、土地革命时期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军事教育;基本内容;理论特色
论文摘要: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我军军事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指导思想、基本途径、重要保证、根本目标等均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呈现出时代性、继承与发展并举、哲学性等鲜明的理论特色。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是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我军军事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涵,对于进一步指导我军军事教育实践、推进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指导国防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是在他长期的政治、革命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事并指导军事教育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这一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军队建设的要求在理论上的表现。从发展的观点看,这一思想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准备和萌芽时期
军交运输指挥人才机制建构论文
[论文摘要]胡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要根据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和各类岗位需求,强化院校和部队合力育人,努力形成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使军队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部队资源,构建区域化联合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指挥人才机制,是军交运输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军交运输人才区域化联合培养
军委胡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要根据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和各类岗位需求,强化院校和部队合力育人,努力形成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使军队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军队建设,人才为本,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探索建立更具专业特点、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区域化联合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交运输指挥人才机制,是军交运输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
一、军交运输指挥人才区域化联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区域化联合培养军事人才,是指以部队保障区域或保障任务划分,成立由专业院校指导的具有战区任务特点和军事地理特色的任职教育基地,实施“院校和部队一体化培养”的教育机制。近年来,为了提高军交运输指挥人才的综合素质,在任职教育专业院校中加大了对在职军交运输指挥人才的培养力度,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任职教育在院校教学中得到了加强,但与部队岗位还没有形成完美的对接;二是部队系统内高素质人才培养得到了重视,但没有形成整体效应;三是利用地方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比较明显,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向战斗力转化的过程偏长;四是人才的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但非合理流动现象依然严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军交运输指挥人才生成链中,专业院校具有丰厚的智力资源,但任职教育的实践教育功能发挥不明显;部队军交运输系统具有广阔的实践平台,但缺乏有效的联合训练机制引导和理论支撑。因此,通过拓展院校任职教育的实践空间,增强其对部队军交运输实践活动的指导功能,是培养高素质军交运输指挥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军交运输指挥人才区域化联合培养的必要性
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天下仍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根源,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阿富汉、伊拉克上空硝烟未散,沙特爆炸声又响起,这无不提醒我们:没有坚强的国防作后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尊言;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没有人民安宁稳定的生活。国防是民族生死存亡之盾,是国家长治久安之本。因此,既要居安思富,高举发展经济之旗,又要居安思危,磨砺御敌之剑。“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听惯梨园弦管曲,不识旌旗鼙鼓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通过这次美伊战争可以预见,现代战争将打破以往“海、陆、空”三维模式,是一场“海、陆、空、信息、心理”的五维战争,高新技术在未来战争中将占主导地位,掌握高技术的人才是战争的主导者。正如军委主席所深刻指出的:“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因此,巩固国防,加强国防建设,人才是根本。
时代赋予21世纪的军事领域将是全新的内容,迎接新的军事革命的挑战关键在人才。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未来军事领域的竞争,是高新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借助国民教育优势培养军事人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军队中形成被广泛付诸实施。美军共有500多个后备军官训练团在全国近300所地方大学、650所中学分别高有低级和高级军事训练班,培养未来的预备役军官。美国陆军现役部队中25%的将级军官和40%以上校官、尉官毕业于这种训练班。英军利用地方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采取“招进来”“派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直接从地方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招募军官,一方面选送部队学员到地方大学攻读。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到国家作法大体相同,即向地方大学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名额,吸收大学生为部队服务。我军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军官制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军官来源上有共同点。这主要是军事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及世界军事革命大趋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1998年解放军总政治部首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为军队培养干部的试点工作,随后又在全国22所高校展开试点。2002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招收国防生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由之路,要求到2010年军队的军地通用专业的技术干部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并明确从2001年开始全军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
我们南京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成立于1955年,领导指挥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等5省1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其防区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的东南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南京军区部队是一支战功卓著、具有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部队,其前身经历了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等主要发展时期,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保卫国防、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屡建功劳,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英雄硬六连”、“南京路上好八连”、“鼓浪屿好八连”和“战斗英雄—黄仲虎”、“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好干部—范匡夫”等就是突出的代表。为了始终掌握未来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制胜权,军区党委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充分开发利用军队内部人才资源的同时,积极走开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近几年来,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建立依托培养关系,选拔培养国防生,2000年以来共招收选拔国防生近600名,从对首批毕业国防生一年来的跟踪考察看,他们献身国防思想牢固,文化基础扎实,适应部队环境较快,受到基层官兵的广泛好评。目前,地方大学生干部广泛分布在军区部队各种指挥和技术岗位,一大批同志已经成长为本单位、本系统的骨干力量,在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总部招生计划,南京军区今年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5省参加全国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400名国防生,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16个与部队武器装备结合紧密的理工科专业。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定向生。报考国防生必须是参加全国高考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志愿从事国防事业;年龄在20周岁以下(1983年8月31日后出生),身体符合军队院校招收非指挥类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报考成绩须达到或超过报考院校在本地区的录取提档分数线。国防生招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政审、面试和体检与军队院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同步组织,合格者由招生院校根据电子档案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录取后须与高校、军队驻高校选培办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国防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年享受5000元国防奖学金,除完成正常学业外,还须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完成13门课程500学时左右的军政训练,为培养合格军官奠定基础。经军队和学校同意,国防生可报考本校、军队院校或与南京军区签约的其他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国防生毕业达到培养目标者,根据协议分配到师以下部队指挥或技术岗位工作,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住房公积金发放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除组织安排或经组织批准外,个人在5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院校建设发展两个方面
摘要:教员是培养人才的骨干力量,学科建设是培养造就军队建设骨干力量和拔尖人才的基础平台,这两个方面的建设对院校的发展势必会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院校建设发展;教员队伍建设;特色学科建设
院校的建设发展牵涉到方方面面,本文就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工作发表浅显的看法。
一、加强以教员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教员是培养人才的骨干力量,有没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是衡量院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一,要优化教员队伍整体结构。严格把关,确保教员选调质量。主要教学岗位教员选齐配强。控制选留本校毕业生的数量,制订特殊政策,加大从军内外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力度。尽快制订并出台相关政策,拓宽院校教员与部队干部交流的渠道。着力解决院校教员经历单一的问题,切实改善教员队伍的学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