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苗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17:3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菌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幽门螺杆菌菌苗研究论文

摘要幽门螺杆菌(Hp)作为胃炎、胃十二指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被广泛确认。作为非侵入性细菌,它引起炎症及免疫应答以及进一步的病理损害是重要的致病机理,而Hp菌苗也存在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就Hp菌苗与宿主免疫等相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目的在于为完善Hp菌苗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幽门螺杆菌(Hp)作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已为大量研究证实,其致病机理包括Hp的尿素酶、蛋白酶、脂酶、磷脂酶A、趋化因子及细胞空泡毒素(VacA)等直接致病,也包括Hp引起宿主的炎症及免疫应答致病[1]。本文主要就Hp菌苗与宿主的免疫应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hp与菌苗研究

Hp感染是世界范围的,而且是终身感染。新近研究显示,口服菌苗可诱导针对Hp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并且菌苗可治愈已存在的HP感染性病变,从而表明用菌苗治疗Hp感染是可行的[2]。用霍乱毒素(CT)B亚单位或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LT)作粘膜佐剂的Hp抗原诱导免疫已获成功,即Hp对宿主自然免疫应答的抵抗能被瓦解。成功用作Hp菌苗的抗原有Hp细胞裂解产物、尿素酶、VacA、热休克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等。免疫学研究及动物模型也证实口服免疫不仅可以预防而且能治愈Hp感染,并且鼻内及结肠免疫均可引起胃粘膜的免疫保护[3]。新近Ghiara等用重组VacA或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作抗原,减毒的大肠杆菌LT突变体作为佐剂,成功地根除了小鼠模型中的慢性Hp感染,并证明该治疗性菌苗对Hp再感染有同样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4]。总之Hp作为非侵入性细菌,定居于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面对机体强大的免疫应答,Hp仍能继续生存并致病,其机理尚不清楚。免疫效应分子必须进入胃粘膜表面,才能中和和杀伤Hp。目前认为该作用与胃分泌液中出现抗Hp特异性分泌型IgA抗体相关。这种抗体也在感染的动物及人体中出现,所以细胞免疫效应在防御或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了解Hp逃逸免疫效应分子的机理以及Hp菌苗诱导宿主的免疫保护及免疫损伤的机理,将为更有效的菌苗筛选提供可能。最近报道对Hp感染的易感性与小鼠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点直接相关,这是否适用于菌苗设计也需进一步研究证实[5]。

hp与宿主免疫

Hp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途径,目前认为包括Hp可溶性产物的被动吸收,上皮细胞直接内吞细菌抗原,抗原通过被破坏的胃上皮进入组织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6]。粘膜对不同Hp免疫应答的差异是决定病变后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B细胞及相应的IgG、IgM的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在Hp感染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病变局部出现T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免疫应答[1]。

查看全文

全菌体灭活菌苗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对全菌体灭活菌苗(WCV)防治传染病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WCV是预防疾病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WCV的缺点是,胃肠外免疫能引起不良反应,而口服免疫常需大剂量,县免疫力短暂。近期研究表明,能提高WCV免疫原性和增强口服免疫应答的新方法极有希望提高这些菌苗的效力。

动物模型和人研究显示,WCV口服或胃肠外免疫均具有免疫原性,也具有预防呼吸道、肠道和全身性细菌感染的效力。虽然仅百日咳WCV被普遍应用,但其他WCV也具有普遍应用的潜力。本文报道了WCV研制的进展,重点阐述了制备更优质菌苗制剂的可能性。

肠道菌苗

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胃肠炎的主要原因,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病4亿多例。某些地区的罹患率高达2.5万~4万/10万。这种病原菌感染的主要后遗症是Guillain-Rarré综合征。一种传统的空肠弯曲菌菌苗已在动物中进行试验,这种菌苗(福马林和加热共同灭活,3剂)通过口饲给予小鼠,每剂间隔2天,并以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25μg)为佐剂。免疫后4周在口服攻击模型中评估各种剂量的含和不含佐剂菌苗(105、107或109个细菌)的效力。用活空肠弯曲菌(108个细菌,100×半数定居量)攻击动物,并监测排菌情况。最大剂量菌苗和较小剂量含LT菌苗能预防定居,含或不含佐剂的菌苗均能预防细菌全身播散。两种配方的菌苗接种小鼠后,均检得空肠弯曲菌特异性血清IgA和IgG升高,但仅在含LT菌苗免疫小鼠中检得肠道IgA。

这种菌苗还在恒河猴中进行试验。猴子间隔14天接种2剂1010空肠弯曲菌菌苗加0.5~1000μgLT,未见不良反应。部分动物在6周时接受1剂加强免疫。不管菌苗(福马林灭活)是否含LT,接种者对空肠弯曲菌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均增强。由于初免程序后已获得最大应答,因此无需加强免疫。免疫后7天,IgA分泌细胞在含LT菌苗接种动物中增多。

查看全文

幽门螺杆菌菌苗免疫管理论文

摘要幽门螺杆菌(Hp)作为胃炎、胃十二指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被广泛确认。作为非侵入性细菌,它引起炎症及免疫应答以及进一步的病理损害是重要的致病机理,而Hp菌苗也存在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就Hp菌苗与宿主免疫等相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目的在于为完善Hp菌苗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幽门螺杆菌(Hp)作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已为大量研究证实,其致病机理包括Hp的尿素酶、蛋白酶、脂酶、磷脂酶A、趋化因子及细胞空泡毒素(VacA)等直接致病,也包括Hp引起宿主的炎症及免疫应答致病[1]。本文主要就Hp菌苗与宿主的免疫应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hp与菌苗研究

Hp感染是世界范围的,而且是终身感染。新近研究显示,口服菌苗可诱导针对Hp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并且菌苗可治愈已存在的HP感染性病变,从而表明用菌苗治疗Hp感染是可行的[2]。用霍乱毒素(CT)B亚单位或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LT)作粘膜佐剂的Hp抗原诱导免疫已获成功,即Hp对宿主自然免疫应答的抵抗能被瓦解。成功用作Hp菌苗的抗原有Hp细胞裂解产物、尿素酶、VacA、热休克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等。免疫学研究及动物模型也证实口服免疫不仅可以预防而且能治愈Hp感染,并且鼻内及结肠免疫均可引起胃粘膜的免疫保护[3]。新近Ghiara等用重组VacA或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作抗原,减毒的大肠杆菌LT突变体作为佐剂,成功地根除了小鼠模型中的慢性Hp感染,并证明该治疗性菌苗对Hp再感染有同样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4]。总之Hp作为非侵入性细菌,定居于胃粘膜表面,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面对机体强大的免疫应答,Hp仍能继续生存并致病,其机理尚不清楚。免疫效应分子必须进入胃粘膜表面,才能中和和杀伤Hp。目前认为该作用与胃分泌液中出现抗Hp特异性分泌型IgA抗体相关。这种抗体也在感染的动物及人体中出现,所以细胞免疫效应在防御或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了解Hp逃逸免疫效应分子的机理以及Hp菌苗诱导宿主的免疫保护及免疫损伤的机理,将为更有效的菌苗筛选提供可能。最近报道对Hp感染的易感性与小鼠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点直接相关,这是否适用于菌苗设计也需进一步研究证实[5]。

hp与宿主免疫

Hp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途径,目前认为包括Hp可溶性产物的被动吸收,上皮细胞直接内吞细菌抗原,抗原通过被破坏的胃上皮进入组织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6]。粘膜对不同Hp免疫应答的差异是决定病变后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B细胞及相应的IgG、IgM的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在Hp感染相关慢性活动性胃炎病变局部出现T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免疫应答[1]。

查看全文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

1试管苗保存

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个,在灭菌水中彻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分次取出茎段可以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理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处理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保持生长间的温度在20~25℃。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天天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苗后挑出并进行高压灭菌,以防备造成试管苗生长间的整体污染。无菌苗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继续在普通MS培养基上扩繁1次,每1~2个茎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一般每1个资源至少要保存3管,这样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种质资源保存库的温度在15~20℃,每周对资源库进熏蒸消毒1次,防止试管苗二次污染。在这种条件下,每1代试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试管苗的情况。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继代过多或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资源早期就会玻璃化,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玻璃化的试管苗转移到普通的MS培养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试管苗继续保存。

2田间种植保存

以试管苗保存约2年,试管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例如整体的玻璃化,生长极缓,甚至在继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试管苗,这就需要进行1次田间种植以重新获得试管苗保存。在当地马铃薯播种时间的前1个月,将已退化的试管苗种质资源转入普通培养基中,扩繁1代15~20株形成比较壮的组培苗,定植在育苗钵,置于温室或网棚中,每份资源至少扩繁15株以上,温室或网棚中的管理与微型薯温室生产相同。待植株根系较发达长出7~10片叶时,将其移入室外进行炼苗5~10d,然后带土移入大田。这种移栽苗因长势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条件好,肥料充足,并要严防人畜破坏。大田移栽时,每个资源选到10株壮苗移入大田,每个资源种植1行,株行距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丢弃,可以作补苗用。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强肥料的充足供给,花期前可追施1次壮苗肥,壮苗肥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植株健壮后,以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作为试管苗的来源。

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田间种植与试管苗保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种质资源少则几百份,多则几千份,所以种质资源可以多点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种植一部分,试管保存一部分,来年可以反过来,这样可以经济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分析论文

1试管苗保存

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个,在灭菌水中彻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分次取出茎段可以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理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处理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保持生长间的温度在20~25℃。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天天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苗后挑出并进行高压灭菌,以防备造成试管苗生长间的整体污染。无菌苗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继续在普通MS培养基上扩繁1次,每1~2个茎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一般每1个资源至少要保存3管,这样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种质资源保存库的温度在15~20℃,每周对资源库进熏蒸消毒1次,防止试管苗二次污染。在这种条件下,每1代试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试管苗的情况。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继代过多或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资源早期就会玻璃化,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玻璃化的试管苗转移到普通的MS培养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试管苗继续保存。

2田间种植保存

以试管苗保存约2年,试管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例如整体的玻璃化,生长极缓,甚至在继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试管苗,这就需要进行1次田间种植以重新获得试管苗保存。在当地马铃薯播种时间的前1个月,将已退化的试管苗种质资源转入普通培养基中,扩繁1代15~20株形成比较壮的组培苗,定植在育苗钵,置于温室或网棚中,每份资源至少扩繁15株以上,温室或网棚中的管理与微型薯温室生产相同。待植株根系较发达长出7~10片叶时,将其移入室外进行炼苗5~10d,然后带土移入大田。这种移栽苗因长势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条件好,肥料充足,并要严防人畜破坏。大田移栽时,每个资源选到10株壮苗移入大田,每个资源种植1行,株行距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丢弃,可以作补苗用。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强肥料的充足供给,花期前可追施1次壮苗肥,壮苗肥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植株健壮后,以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作为试管苗的来源。

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田间种植与试管苗保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种质资源少则几百份,多则几千份,所以种质资源可以多点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种植一部分,试管保存一部分,来年可以反过来,这样可以经济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论文

1试管苗保存

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均可以取),取1.5~2.0cm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取出,每次取出1~2个,在灭菌水中彻底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分次取出茎段可以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理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处理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保持生长间的温度在20~25℃。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天天进行检查,发现污染苗后挑出并进行高压灭菌,以防备造成试管苗生长间的整体污染。无菌苗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苗继续在普通MS培养基上扩繁1次,每1~2个茎段放入含3%的甘露醇MS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一般每1个资源至少要保存3管,这样取用非常方便。控制种质资源保存库的温度在15~20℃,每周对资源库进熏蒸消毒1次,防止试管苗二次污染。在这种条件下,每1代试管苗可以保存120~150d,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试管苗的情况。由于受到了甘露醇及继代过多或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资源早期就会玻璃化,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玻璃化的试管苗转移到普通的MS培养基上,20~30d就可以形成新的试管苗继续保存。

2田间种植保存

以试管苗保存约2年,试管苗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例如整体的玻璃化,生长极缓,甚至在继代后不能形成新的试管苗,这就需要进行1次田间种植以重新获得试管苗保存。在当地马铃薯播种时间的前1个月,将已退化的试管苗种质资源转入普通培养基中,扩繁1代15~20株形成比较壮的组培苗,定植在育苗钵,置于温室或网棚中,每份资源至少扩繁15株以上,温室或网棚中的管理与微型薯温室生产相同。待植株根系较发达长出7~10片叶时,将其移入室外进行炼苗5~10d,然后带土移入大田。这种移栽苗因长势较弱,所以要求大田土壤疏松,灌溉条件好,肥料充足,并要严防人畜破坏。大田移栽时,每个资源选到10株壮苗移入大田,每个资源种植1行,株行距为30cm×65cm,剩余的不要丢弃,可以作补苗用。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除草、早培土、早防病,加强肥料的充足供给,花期前可追施1次壮苗肥,壮苗肥为尿素,施用量控制在75~105kg/hm2。并可以以3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植株健壮后,以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作为试管苗的来源。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田间种植与试管苗保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种质资源少则几百份,多则几千份,所以种质资源可以多点保存,也可以分期分批保存,每年种植一部分,试管保存一部分,来年可以反过来,这样可以经济合理地搭配人力和物力。

论文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

论文摘要马铃薯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就马铃薯种质资源的2种保存方法,即试管苗保存方法和田间种植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工作提供参考。

查看全文

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

第一条根据*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新生物制品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制品和未经批准生产的制品。已批准生产的制品,凡有重大的生产工艺改革或改换用于制备活疫苗、活菌苗的毒种或菌种亦属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三条凡在国内进行新生物制品研究、生产、检定、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新生物制品的分类和命名

第四条新生物制品按生物制品管理要求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减毒的活菌苗、活疫苗。

查看全文

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的重任下,为培养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对东北林业大学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体系,选择智慧型教学平台“雨课堂”,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灌输“防胜于治”的理念,让同学们把爱惜身体,敬畏生命作为一生的追求。

关键词:双一流;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教学改革;雨课堂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加,拉动了市场对医药产品的需求,特别是生物药品,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药品消费市场。癌症、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高血压等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生物药品在防治这些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药理活性可达普通药物的几十倍,针对性强,毒副作用相对较小[1]。自2013年以来,我国生物药品制造研发人员折合工时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拥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2]。高层次人才缺失是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重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严把本科教育质量关。抓好本科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双一流”建设政策在技术核心上的突破,是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3]。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基石,来自于学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4]。在“双一流”建设洪流中,要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独特作用,从生物制药前沿性的学科知识中选择最有价值的部分纳入课程,构建系统、科学、前沿的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课程体系,再把这些课程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胜任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一、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生物制药是一门融合生物学、免疫学和药学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是当今医药发展方向中最重要及活跃的领域,生物医药制造行业是近年及未来医药工业持续高速增长的领头羊[5]。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编制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是重点发展的领域,重点强调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升药物品质,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国家对生物医药重视起来,因此,也对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课程是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生物科学专业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我院开设的唯一一门与生物医药相关的课程,是学生打开生物医药神奇作用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生物医药相关知识的重要载体。为此,积极进行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的课程改革,夯实学生的生物制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的了解,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深度思考如何将生物制药基本原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在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

查看全文

幼儿哮喘防控及护理措施分析论文

哮喘患儿的气道常持续存在过敏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即使接触到一些对健康儿童无害的轻微刺激亦会激发哮喘发作,而随着哮喘的反复发作,上述病变逐步加重,最终导致气道重塑,形成不可逆的病变,贻害终身。

因此,哮喘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非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和开展宣教活动。

一、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预防

控制屋尘螨滋生①使用防螨织品制成的床上用品或将床褥、枕头和棉被装入不渗透螨的封套内。②每周用热清水(55~60℃)洗被褥、床单、毛毯和其他床上用品,在阳光下晒干或用烘干器烤干。③不使用地毯。④用塑料、皮革或简单不着色的木材制成家具,不用纤维填充的家具。⑤用带滤网的吸尘器清除地毯上的尘螨,真空吸尘器应保存在相对密封的橱柜中,使用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或双层厚度的滤纸进行过滤。⑥小儿玩儿的软型(布制)尤其带绒毛的玩具应摒弃或每周将玩具先冷冻再用水煮沸1次。⑦空调注意保持清洁,用祛湿器使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50%。⑧用化学除螨剂。⑨用易洗材料的面料制成窗帘。

消灭蟑螂定期彻底打扫房间,保持清洁,用喷雾杀虫剂消灭蟑螂。喷射杀虫剂时,确保患儿不在室内,以免吸入带有刺激性气雾剂而诱发哮喘。清除真菌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祛除发霉物品,降低室内湿度,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保持相对湿度<50%。不养宠物不养猫狗等宠物,若患儿异常酷爱不愿割舍则宠物不能留在卧室内,并应每周洗澡。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避免被动或禁止主动吸烟,患儿双亲应戒烟。厨房内应装排油烟机,经常维修燃烧设备,不用木材烧火,煤炉应远离卧室。

避免与室外变应原及污染物接触①当花粉和真菌孢子在空气中飘扬的季节尽量少开门窗,呆在室内,有条件者用空调或空气过滤器,以减少变应原的吸入。②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患儿应减少在寒冷、干燥时期做户外活动。③减少或避免与灰尘、浓烟和油漆接触。④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⑤尽可能在洁净的室内生活,外出前先吸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以预防哮喘发作。

查看全文

红花离体培养受外界影响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外界培养条件的变化对红花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培养物的影响。方法以红花种子诱导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分别接种至含有不同碳氮源、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和不同光照的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通过实验筛选出蔗糖浓度为3%,KNO3浓度为MS培养基中KNO3浓度的2倍,最佳pH为6.2,红花离体培养体系在24℃,30%的相对湿度,16h光照,8h黑暗交替培养的条件下,最利于红花的分化。结论3%的蔗糖作为碳源,最适合愈伤组织的生长;2倍于MS培养基中的KNO3含量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不定芽的分化;pH值为6.2时,最适宜红花不同阶段培养物的生长;24℃为红花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生根时的温度为21℃较好;湿度为50%时,适于愈伤组织鲜重积累,30%的湿度适于不定芽分化和生根;黑暗培养利于鲜重积累,16h光照,8h黑暗交替培养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8h光照,16h黑暗交替培养有利于生根。

关键词:红花愈伤组织;不定芽;蔗糖;氮源;pH值;温度;湿度;光照

红花为菊科一年或二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喜温暖、干燥气候,抗寒性强,耐盐碱。红花全身是宝,花、籽粒、茎叶、秸秆等均可综合利用,是一种集药材、油料、染料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由于红花无性快繁体系很难建立,并且目前国内对红花离体培养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通过改变不同的培养条件来研究红花无性快繁体系的建立,以期有利于红花的资源保护、扩大繁殖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红花种子由新疆塔城种子公司提供;实验以采收后1年后的红花种子不同日龄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

1.2方法红花种子,经70%酒精清洗30s,0.1%升汞表面灭菌10min,无菌水洗4~5次,接种到种子萌发培养基:1/2MS+1.5%蔗糖+1mg·L-1GA中,取接种7日龄的红花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分别接种至含有不同碳氮源、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和不同光照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愈伤组织的鲜重增长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