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17:23: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均衡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初中化学教论文
一、教学模式安排更加多元
化学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和生活联系都十分紧密,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些教学要点有更好的吸收,能够更有效的在实际生活中展开对于知识的应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更加多元.均衡化理念提出之前,不同地域间的学校在教学水平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差异上,尤其是那些教学水平滞后的学校,课堂教学十分单一,教学方法也非常陈旧.
这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也很难引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然而,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理念的提出,不同学校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多.许多教学水平较为滞后的学校都从其他学校的有效教学经验中有很多收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做出改善.以“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过程为例.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会给学生介绍背景知识,会让学生明白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物质燃烧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教师会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透过对于实验的观察,学生会很直观地感受到燃烧需要的条件.这种自主探究的模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也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
二、学生综合化学素养发展更加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化前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同地区的学生综合化学素养发展更加均衡.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学过程为例.本节内容的教学要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并且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提出问题:自然界总共含有100多种元素,人体中是否也都有呢?
区域教育均衡化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促进下陈街道小学区域教育的均衡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构建中心校与完小科研共同体的形式,运用骨干示范、互相渗透,循环交流、各具特色,科研对话、自我发展的方式,以期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均衡发展之目的。
关键词科研互动共同体均衡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一切社会现象莫不基于互动过程。互动的目的在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能够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保证组织的合理性,提高资源互换的效率。西方教育互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动是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互动是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通过符号中介,为共同目的、就共同内容进行探究、发现,实现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的活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行为,到教育评价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围绕着每一所学校,各种隐藏的矛盾也逐渐突显出来。面对人口的不断增加,学龄人口入学问题日趋突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如何打造一支高绩效的教师团队,如何满足乡镇和农村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学校均衡发展的需求,建成更多更好的优质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街道小学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要的研究课题。
下陈街道地处椒江区的郊区,全街道共有小学五所,中心小学是业务指导学校。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过去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得到强化,而在新课程全面实施中产生的问题,难以做到针对性、实效性地研究。特别是分布在农村的四所完小,地域大、人员分散,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校际之间发展也极不均衡;由于完小人手紧,教学任务重,科研活动很难开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下陈中心小学教科室构建了“校际互动,科研合作”的行动研究,以期达到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改革,打造教师发展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全街道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实现均衡发展之目标。
一骨干示范,互相渗透
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均衡化探讨
摘要: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备紧缺,起步晚、起点低,重视不够。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需要政府要加大投入和督导力度,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促进优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城乡共享,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维护,提高利用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在中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应适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让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均衡地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普遍较为薄弱,专业教师严重匮乏,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总体上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较低。因此,如何改变农村地区中小学较为落后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摆在政府、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备紧缺
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农村学校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经济发展和资金筹措锉刀的限制,农村中小学存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当前财政投入还无法满足信息技术设施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造成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滞后和缓慢。
商业银行多元化均衡化发展论文
纵观国际金融巨头的百年竞争发展史,我们发现其强大竞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以稳健财务为导向,采取多元化、均衡化发展策略,配以垂直集中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驾驭的经营管理体系的支持。这套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垂直集中的财务管理组织,控制实施多元化、均衡化策略,通过多元化、均衡化寻求银行内生的结构性财务稳定,实现稳定的盈利增长,进而在稳健的财务状况下,运用并购等投资手段,把握发展机遇,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多元化策略是指利用不同业务、不同区域之间的负相关性,分散非系统风险,保证收入现金流量的稳定。均衡化策略是指利用各业务、产品的时间、空间差异,协调新旧业务发展关系,延长业务、产品收益时间,发挥学习效应,通过长期化摊低资本性支出,实现长期成本最小化控制。集中化财务管理是指建立垂直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在“业务伙伴”定位前提下,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发挥总部投资中心功能,调控多元化、均衡化策略。
有鉴于国际经验,构筑基于稳健财务导向的竞争能力体系已是中资银行金融开放后,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重要举措。
一、稳步推进多元化,控制财务风险
伴随金融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意味市场新威胁者的增加。国内银行经营多元化问题也将由研究阶段步入具体实施阶段。
(一)多元化的出发点在金融开放、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主张国内银行经营多元化的出发点是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业务多元化、机构布局全球化,以便降低财务风险,避免盈利的大起大落。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银行巨头基本都完成了业务多元化、机构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凭借这种布局优势能够较好地降低各业务增长间的相关度风险,享受各经济体区域市场的发展成果,进而维持总体的稳定发展,促进财务稳健,形成全球竞争优势。这也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业强强联合、跨境兼并风起云涌的主要原因。
探究新经济学背景下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
摘要:本文运用均衡分析的方法,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以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分析各种制度因素对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追溯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障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探索资源均衡配置对策。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均衡资源配置
一、资源配置的均衡分析
资源配置是以其能为人们提供最大满足或福利为目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标准在经济学中称为“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时的经济已经不能通过改变产品和资源配置,在其他人效用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使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反之,帕累托无效率,是指经济还可以通过重新配置产品和资源,在其他人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一个或一些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是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体现,反之,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率或非帕累托最优则是不均衡或非公平的体现。本文即运用均衡分析的方法,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考察资源配置效果。
均衡分析法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虽然正确地强调了资源的稀缺性,但是却抽象了制度、政治和文化等因素。新制度经济学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制度问题的忽视出发,基本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并且借用这种方法构建了其制度体系。新制度经济学按照均衡分析方法,以制度均衡为中心,运用制度供给、制度需求等基本工具,建立起一整套制度变迁理论体系。这一方法为进行制度研究,把诸如教育之类的相关变量引入研究视野提供了方法要件。新制度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不仅关心资源配置和静态均衡的分析方法,还主张把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之中。本文即把制度因素引入对资源配置相关理论的均衡分析之中,鉴于资源配置理论相对较抽象和宽泛,拟以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为切入点进行具体的均衡分析,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因素及其作用方式进行规律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制度选择,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规律性分析为消除妨碍资源均衡配置的不良制度约束,改善资源配置的制度环境,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理论架构进行分析。当制度供给能满足制度需求时,制度处于均衡状态,否则就处于非均衡状态。如同任何一个实际的人都只能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度条件中活动一样,教育发展也无一例外地是在特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进行的。我国近年来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其中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尤为突出,究其根源在于城乡教育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即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因此,“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翟博,2002),教育资源配置效果的好坏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制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多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层次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我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质量与*作为淮安主城区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维护我区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教育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上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加快教育强区建设步伐。
2、工作目标:按照“政府指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发展。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高位均衡,为义务教育阶段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均衡的条件,创造均衡的机会。
二、实施教育现代化,创造教育均衡发展条件
3、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根据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等城市化进城加快的需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高效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十一五”时期,适当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新建*新区中小学校、钵池山小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易地新建崇华小学等教育重点工程。
乡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探讨
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保障了广大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当前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如一个县、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省之间的教育差距,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保障上,都应当保持均衡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依然是影响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下来,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如下: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有些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都比较简陋,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致使学生上学得走很长时间的山路。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除了基本的功能教室,连个运动的场地也没有,和条件好点的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地区的学校何止是“简陋”二字可以形容的。
(二)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均衡
区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意见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决定启动我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现根据*市《关于深化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如下创建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突出教育事业公益性,为全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教育权利和条件,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民生要求,为建设“活力*、山水*、和谐*”作出贡献。
二、目标措施
从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三年内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全面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进一步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从教为荣的良好氛围,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整体提高全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力争把我区建成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
1.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办学条件均衡化水平。根据全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在广石路地块规划新建78班规模、用地63357m²的学校,将刘潭中学调整进广石路学校,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刘潭地区小学迁入刘潭中学,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在五河小区规划新建学校,进一步改善五河地区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区教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全区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要实施积余实验学校、梨庄中心小学该扩建工程,加快更新教育教学装备,确保全区各校办学条件、教育设施设备配备高位均衡。
经济金融化下产业结构论文
一、文献综述
1.金融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需求角度。CostasLapavitsas(2011)认为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金融化与一蹶不振的经济生产强制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代表金融化是致使经济衰退的主导因素。金融化现象的产生标志着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正在进行系统的转变,这是以企业、银行、居民活动的转变为特征的。杨琳、李建伟(2002)对中国金融结构升级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指出中国正处在金融结构转型的攻坚阶段,实体经济结构升级需要良好的金融结构相配套。
(2)资源配置角度。Panitch和Gindin(2005)认为资本在金融领域的过度集中是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体现。他们反对金融化挤出实业投资的观点,认为虽然金融利润的份额增长了,但总利润的增加为企业再投资提供了更多资金。金融化实际上增加了风险资金的流动性,促进高新技术在不同部门间扩散,资金配置由低盈利部门流向高盈利部门。避免产业空心化的关键不在于去金融化,而是合理安排生产投资计划,较好地利用金融利润。王芳(2004),陈峰(1996),范方志、张立军(2003),惠晓峰、沈静(2006)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结论。
2.金融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金融化虽然短期内实现了利润快速积累,形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的表象,最终却从负面影响了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调查论文:小议河南居民消费调查与提议
本文作者:徐其东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成因
生活性消费糊口化农村居民当前还是把保证温饱放到首位,消费行为的“糊口化”趋势较为明显。调查显示:户主对衣食住行娱乐等消费类别按重要性排序时,82.4%(385户)的家庭户主选择满足基本衣食生活需要,排在首位。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家庭户主90%以上认为收入低,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家庭户主90%以上认为家庭支出大,几乎所有收入阶段的家庭户主都认为当前物价高,这一比重高达98.9%,说明经济因素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一定时,消费结构层次会与其相适应。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很大,居民消费糊口化倾向明显,居民进行消费时期受到民以食为天等传统消费习俗的影响,从骨子里认为追求温饱需求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潜意识里把温饱问题作为人生的基本需求。个人消费城市示范化农村居民的个人消费城市示范化是指农村居民在消费时受到城市居民消费影响所诱发的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去模仿城市过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经济现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个人消费的城市示范化特征趋势较为明显,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这种城市示范化特征越明显。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样本家庭户主在对“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对你的消费有影响吗?”的回答中,仅有14.3%的户主回答“没有”,58.5%回答“有”,27.2%回答“说不清”,在对“哪类生活消费受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较大?”回答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人消费城市化现象,医疗保健、衣着和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城市示范化特征最为显著,60%以上的家庭户主认为受到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这说明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这种城市示范化特征越明显。农村居民的个人消费城市化趋势受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日趋紧密和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河南省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按农村居民家庭按收入来源分组的平均每人纯收入从2006年的2871元增加到2010年的5524元,年均增长率18.5%,收入的增长为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河南2011年城镇化率40%以上,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加之多年来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外出进城务工,这都为农村居民消费仿效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现实参照。当今农村居民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追求小康富裕生活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展现自我个性成为许多农村居民消费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显露其居地社会地位的隐性炫耀和攀比的心理需求。消费决策思考集体化农村居民消费以家庭观念为中心,农村居民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以惠及家庭成员的集体性思考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笔者称之为消费决策思考的集体化特征。在对农业生产消费问卷调查中,农业生产类消费诸如种子、肥料、农用机械等家庭户主表现出集体性思考的一致性,94.9%的样本家庭户主认为其价值观影响农业生产类消费行为。笔者认为农村家庭户主的消费决策是理性的行为,户主要考虑家庭集体需要,也是由农民职业化定位的长期历史角色所决定,况且当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村劳力能长时间抽身出来从事非农经营,使农业生产相对变成简单的非主业化经营,较少的投入即能实现家庭基本生活的满足。在对生活消费类调查中,家庭户主对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影响较大,均超过六成,以家庭观念为中心的消费决策集体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原因是农民虽然重视基本生活消费但已基本得到满足,把注意力集中到耐用品及教育医疗等。由于这类消费对于居民家庭生活的发展、改善和享受密切相关,同农村居民家庭社会角色地位心理预期相符合,所以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相对较低且不确定性加大、支出较大的生活现实和物价高涨的心理预期下,家庭消费十分谨慎而理性,考虑家庭预期的整体需要。家庭代际消费非均衡化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成员之间的分配以老人和其子女代际之间非均衡化进行,即老人消费支出比例相对于其子女消费支出比例较小,表现出家庭消费代际间的非均衡化特征。我们调查中筛选出二代以上同堂的家庭,在全部有效样本家庭中有379户家庭符合这一条件。在回答“在您消费时是以子女为中心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时,90.2%样本家庭户主回答以子女为中心,仅有9.8%的样本家庭户主回答以自我为中心;回答“请列举出子女的哪项开支较大”时,为子女的建房、婚事、教育是家庭开支的居前三位,分别有66.8%、56.5%和35.9%的户主回答开支大。之所以农村居民消费呈现代际的非均衡化,可以从我国的家庭特有的血缘亲情关系和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现实状况考虑。在我国家庭生活中,父辈一代人对自己的后代普遍存在着恩爱有加的情愫,当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时,为使家庭有限的经济收入实现价值最大化,老一代人表现出消费利他主义的价值倾向,在消费时常常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末位考虑,优先满足家庭其他成员的消费需求,再加上今天子辈的年轻人消费理念和传统消费习俗与父辈们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消费动机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强化了家庭消费的非均衡化。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当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基本结论:农村居民消费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首先考虑满足生存需求的温饱问题,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追求发展和享受型的、体现个性需求的、城市居民消费示范化的消费行为,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居民消费决策时表现出很高的集体化的决策思考,消费行为结果家庭代际消费非均衡化的消费特征较显著。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基于我们对当前农村调查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现阶段农村经济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开拓和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合理引导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农村居民消费相对于城市居民消费层次总体上较低,收入是制约消费的基本因素。因此,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关键是努力寻求和增加农村居民持久收入来源,提高持久收入水平而增强其消费信心。一是继续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尤其是提高农村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在稳定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收入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努力拓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三是逐步改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偏低的现状,发挥农村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积累性作用,稳定并适时增加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调动农村居民发展农村经济和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商品流通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制度,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一是以城市商品流通体系为参照,以符合各地特色的农贸市场为依托,整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建立起与城市商品流通体系相对接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便捷而高效地服务农村消费市场。二是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本保障,优先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资和生活产品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加强工商、税务、质检、农业等机关的行政管理职能,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市场产品的安全,防止伤农、坑农现象发生,规范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顾虑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消除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顾虑,应改变我国农民一直沿袭的“土地和家庭保障”模式,建立起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的基本方面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农村居民不能消费、不敢消费和非均衡消费的现象。一是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民的最低生活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和集体经济承受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健全“保大病”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根据群众意愿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多种合作医疗形式,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的合作医疗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例如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三是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农民自愿和政府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居民需要的、多样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培育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正确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正确引导农村居民合理的消费行为。一方面政府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绿色环保消费等积极的消费行为,制定正确的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形成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构合理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合理的消费需求进行理性消费,在保持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优良传统消费观念的同时,适时地提升自身的消费层次,逐步培育出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农村新消费观念,减少超越农村实际的盲目地仿效城市那种显示地位和生活水平冲动性的短期购买行为,力戒过度的炫耀性消费和相互攀比性消费行为,消除片面追求物质消费的畸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