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16:22: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居民收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村镇居民收入消费简析
以来,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以发展经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尤其是关注民计民生,在提高在岗职工收入的同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离退休人员工资随着全社会的工资增长而增加。区内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繁荣,居民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经营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居民经营效益和收入的提高。
从年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中显示: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812.9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同样增长的还有消费支出,全年为14123.3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对恩格尔系数大小的划分标准,40%-50%为小康水平,进一步说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收入情况及结构分析
1、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6503.1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占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72%,仍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收入稳步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居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发放年终奖、过节费等高于去年水平,使得工资性收入增长。二是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其他劳动收入为465.54元,同比增长92%。
2、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经营净收入791.76元,同比下降20%。经营性收入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物价上涨,家庭经营不景气,增收缓慢,个体户生产成本没有收回。还有多数经营者持观望态度,寻找发展机遇。而财产性收入则是受到股市低迷,投资渠道减少的影响,全年财产性收入431.33元,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3、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全年人均转移性收入5195.89元,增长13.2%。占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23%,成为了家庭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性收入是部分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
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互动研究
摘要:本文使用2005—2019年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ectorAutoregression,PVAR),在模型通过稳定性检验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都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惯性;城镇化、居民消费和居民收入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具有时间滞后性。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居民消费;PVAR模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随着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政府越来越注重消费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扩大内需,升级产业结构,构造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格局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城镇化、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两两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厘清其相互间的作用对于构造双循环格局、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往关于城镇化、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研究大多都把其中两者或三者放在一个系统中去研究,很少有学者将四者放在统一的框架中去研究。例如,董洪梅、章磷和董大朋认为产业升级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农村低技能劳动无法适应),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缩小作用[1]。李宝礼和胡雪萍基于中国345个城市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SEM)来探究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并采用高级多变量技术对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变量进行深入观测。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通过改变城市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来改变城市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小城市城镇化同产业结构升级负相关,东部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弱(其中人口在100万人以下为中小城市、100~300万人为大城市、3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2]。闫星宇和许士道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估计法研究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有抑制作用[3]。邵立杰基于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实证了收入结构、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投资性收入预防性储蓄对居民消费都有促进作用[4]。张志新、邢怀振和于荔苑使用中国2005—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和中部促进了城镇化,在西部对城镇化有抑制作用(具体原因为基础设施不足,违背比较优势)[5]。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全区居民收入倍增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政府《市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方案》要求,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民生需求保障机制,全面建设和谐、魅力。经研究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的,加快构建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城乡居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9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688元。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三、基本原则
农业保险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农业产业具有弱质性,以及其生产过程较为特殊,容易受到市场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其特殊性,农业风险具有集中性、风险损失严重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把握上述特点,有效防范农业风险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探讨了农业保险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有效防范农业风险,提高农业保险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风险;农业保险;居民收入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多个文件提倡大力发展农业,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农业扔不可懈怠。农业产业作为一项弱质产业,其风险具有高度集中和多元化的特点,如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等。在农业产业中,农业保险作为转移、分散和化解农业风险的一种可行机制和有效制度,有效地降低了农户因自然灾害、市场环境等造成的损失,因此农业保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各地,农业保险市场在世界位居前列。因此,探讨农业保险对于农户居民收入的影响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农业保险中的风险定义及分类
农业风险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灾害、价格波动等导致农户财产损失、人身伤亡或其他经济损失等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1]。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对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结构化调整,推动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本身作为一个风险性过程,面临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制度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且常常面临着多种风险交互影响。农业风险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将农业风险按照成因划分成五类,即: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制度风险[2]。同时,按照性质和外延将农业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前者是指在风险发生时将影响几乎所有的被保险人;后者则是指风险事故只对部分或者单个被保险人造成损失。
2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特征透析
关键词: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收入差距城乡一体化
内容摘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当前尽快形成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时间序列和空间层面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较大,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纯收入基尼系数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是河南省城乡空间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泰尔指数也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内部差距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内部差距。
以城乡居民收入比考察河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动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1992年以来,河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全国的走势大体一致,均呈现出波浪式增大的趋势,1994年以前河南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全国大,之后均低于全国的城乡差距。1992~2007年全国平均的城乡收入比是2.89,比河南的平均收入比2.71高出0.18,可见1992年以来河南的城乡收入比全国总体差距要小。2007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4元,城乡收入比为3.33;而河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77.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851.60元,城乡收入比为2.98,城乡居民收入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河南的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比全国差距要小。
研究方法
(一)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对洛伦兹曲线进行求解而用来反映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分析指标,能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差异,考虑了全部居民的收入状况。但是,由于基尼系数计算中的分组情况不同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因此在实际中计算基尼系数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陈宗胜,1991),比如曲线回归法、等分法(李颖,2005)。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得出不完全相同的基尼系数。鉴于此,本文采用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李红,黄应绘,2007):
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2000—2014年的数据,通过VAR模型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这一指标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方差贡献度最大;此外农村的发展效率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相比而言,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则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解释程度下起到了微乎其微的作用。总体来说,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证分析
一、引言
在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中,农村地区的发展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分析表明,近年来,河北省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张趋势逐渐变强,农村城镇化水平也日益增强。但同时,在一些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研究河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本文采用考察农村金融行业发展水平这一指标。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地区金融业的发展是否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河北省发展现状开展分析。
二、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在构建农村金融行业稳健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分析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河北省自身特点,研究在金融行业快速稳健发展的进程中,是否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关联作用。(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河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与金融体系的完善密切相关,农村金融体系在近些年已经逐步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省内涉农的金融机构有很多,但总体上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还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尚不完善。第一,在政策性银行方面,目前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要代表,但是农业发展银行涉及的业务较狭窄,不够丰富,不能利用充足的资金发展“三农”项目;第二,在商业银行方面,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正在逐年减少,造成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削弱,现今仅存的农村商业银行网点也存在对农贷业务的忽视现象,这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第三,在信用社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导致农村信用社成为承担支农的主要机构,但农村信用社的产权还未明晰,而且它们对农业发展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分析。通过近几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趋势可以看出,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多,在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投资上也会相应有所增长,促进整个农村地区金融产业的繁荣增长。随之而来的农户信贷需求也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农村金融需求增多的同时也在向多角度、多种类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产品的种类上,已由简单的存款、贷款转变为对各项业务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具体到以何种方式进行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就需要建立相关的模型予以具体深入分析。
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关系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但不同地域间居民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农村和城市之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文章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有利于全面统筹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了解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的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了解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两者之间互相作用的原理。从而为减少这种差距并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金融;收入差距;产业
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良好的金融形势和金融政策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直接融资平台的发展,中小企业资金渠道更为宽广。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调整。金融市场在中央政策的大背景下,也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证券市场大量资金的涌入下,交易更加积极活跃。金融衍生品种类更加丰富。股票、外汇、黄金、期货、保险、信托、基金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冲击下,农村储蓄增加后,农民逐步通过网络等多种信息形式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并将货币现金投入到各种理财平台,获取收益。一部分人使财富获得了增殖。但相较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基础和知识素质相对较落后,接受金融知识慢,思维也容易保守,收益增长幅度落后于城镇居民。但总体上,和历史其它时期相比,也获得了长足进步。
(二)动荡的金融环境对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养老保险缴费不平衡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摘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覆盖城镇和农村参保居民,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有益制度供给。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制度建立之初,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为政策目标之一,但事实上不平衡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现象似乎并未真正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同等增长。本文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201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特点、收入分配效应及其不平等问题,并得到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
关键词:养老保险;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我国居民经年累月形成的“为养老储蓄”的预防意识,使得居民会自觉产生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理性选择,这是由于先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以及不健全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为逐渐打消我国居民的这一意识理念,政府开始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管这一制度具有理论优势,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不足,城乡养老保险缴费不平衡的现象就使得这一制度原本的提高居民收入的效益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
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平衡的基本状况
(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总体不平衡。全国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9817,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均值以及比例的基尼系数却高达0.71646、0.67069,详见表1。这表明相比全国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均值以及比例存在的不平等程度更高。同理可得,分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均值以及比例的不平等程度都远高于分城乡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将城乡之间的基本养老保险数据进行比较——农村内部的养老保险缴费数据均大于0.7,而城镇的数据在0.615左右,由此可知,农村内部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存在更大的不平等性。从总体上看,相比可支配收入,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存在更大的不平等性,同时农村内部的不平等程度亦高于城镇。(二)收入再分配效用大打折扣。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作为公共转移支付的一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收入再分配作用。但通过对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得到以下三个结论。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由73.4%降低到47.7%,而城镇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由25.2%上升到73.1%。农村地区的参保决策受收入影响较小,其覆盖率在80%左右;而对城镇地区的影响较大,随着收入的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由64.5%上升到91.3%。基本养老保险实际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收入分配逆效应。这是因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即使高收入者的缴费水平高于低收入者,但其缴费比例却表明比低收入者低的多,这就导致了低收入者反而承担了比例较高的支出,这就产生了实际上的收入再分配的逆向效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累进指数为-0.04134,并不具有累进性,详见表2。但农村的养老保险缴费的累进指数为0.02147,这表明农村养老保险缴费具有累进性。但同时,累进指数和基尼系数变动率的量级都较小,这表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为微弱,详见表3。这些数据都印证了基本养老保险确实存在较小的收入再分配逆向效应。
二、数据、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居民收入不平等分析论文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本文对转移性收入的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按区域分解的不平等分析,二是按收入来源分解的不平等分析。
(1)GE指数计算。考虑到区域分解的分析需要,我们采用广义熵(GeneralizedEntropy,简称GE指数),Shorrocks(1980;1984)对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衡量。GE指数的表达式如下:
附图
在(1)式中,y[,i]是第i个样本的收入,u是总样本的平均收入值,f(y[,i])是第i个样本人口占总样本人口的比重。
我县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之调查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经学校研究决定,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利用大一下学期的暑假(年7、8月)在县社区进行调研,并通过走访各类家庭,了解基本状况,通过研究当地经济变化发展及模式转变、政府管理体制、生活环境变化、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等成就等几大方面完成居民收入问题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我的家乡——社区基本简介
县是省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省西部,市东北端。东部依绕河与县、市为邻,南部与台安县搭界,西部与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自治县为邻。县下辖17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51个社区居委会、417个村委会。面积2436.01平方千米,人口63.40万
(一)地形地貌
县地处绕阳河下游地区,西部、北部为50-100米的低矮丘陵,是医巫闾山的一部分,中部为开阔的平原,南部为洼地。平原地势平缓,土质肥沃。
(二)水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