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16:04: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居民储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居民储蓄

浅析居民储蓄增长

摘要:目前的储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结构严重失衡

在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我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如此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稳定的快速增长。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43.3元增加到7703元,年均名义增长22.43%,实际增长6.6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476元,年均名义增长18.53%,实际增长7.18%.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为储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必须看到,在收入正常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收入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有关数据显示,到2002年末,占全国总人口39%的城镇居民,拥有82.3%的储蓄存款,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达到14241元;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只有1969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8%,我国储蓄存款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

2.不同地区居民收入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国民经济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非常明显。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底,储蓄存款最多的5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0%,而储蓄存款最少的5个省份(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仅占全国储蓄存款的2%.这说明,我国储蓄存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分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查看全文

分析利率与居民储蓄的关联

自1998年以来,提高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成为政府部门及理论界议论的焦点。降息以抑制储蓄、挤出消费的思路,形成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重要原因。自1996年至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央银行已连续7次降息。降息幅度之大和频率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但降息的政策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居民储蓄率依然很高,并有加速增长的趋势。政策实践对理论界提出了问题:我国居民储蓄到底是否受利率的影响?为什么?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问题,显得十分现实和迫切。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1978年以来居民储蓄与利率关系的考察,分析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作用。

一、经典经济理论对储蓄利率弹性的见解

储蓄利率弹性指利率变化对储蓄变化的影响程度。我国经济界对储蓄和利率的关系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即“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这种说法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对于储蓄的作用是单一的、正方向的和十分有力的。所谓单一和正方向,是指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利率的提高可以刺激储蓄、抑制消费;利率的降低则抑制储蓄,刺激消费。

现代经济理论对利率与储蓄的作用的解释与古典经济学有很大不同。现代经济理论提出,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反向作用。正向作用同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完全一样,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作用方向一致;反向作用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完全相反,当利率提高时,储蓄反而会下降。

查看全文

深究居民储蓄存款计量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储蓄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分流储蓄,但是居民储蓄依然持续增加。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量,进而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问题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认清现状,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种因素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1998年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一种新的体制约束状态,出现了明显的供给过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消费膨胀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市场体制的控制力还有限,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有效地传导机制。市场化改革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心理行为带来了很大影响,银行开始考虑贷款风险,投资者开始考虑投资回报,而消费者也开始考虑最佳的消费时机和预期收入。

这说明,我们的微观经济层面已生长出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然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些积极的因素还很不适应,微观主体内在约束机制较强与宏观经济市场传导机制不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投资行为受阻、消费行为审慎和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居民对社会经济形势的预期、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信贷消费的发展、利率因素的影响、“假性”存款的影响、消费领域的信用等级、高收入阶层消费状况、就业形势压力、体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

笔者综合考虑,选取一部分变量进行研究,而且为了方便查找数据,只建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进行研究,选用当年的收入增长率来考察收入因数对储蓄率的影响。用城镇居民的锗蓄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另外还选取了我国1981年到2009年各年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年期储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作为解释变量。

查看全文

论居民储蓄资金宏观配置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段时间来资金领域里出现的种种矛盾被归结为社会资金宏观配置格局框架里的问题,包括经常有所讨论的居民部门收入份额问题、财政比重问题、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直接金融发展问题、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等等。除了从各部门自身的角度解决矛盾或克服困难以外,从全局的角度观察、理解和解决问题是目前所急需的思路。本文在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尝试为此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路、方法和政策建议。

全文有两条线索。其一,按照对“资金配置”概念的创新见解,剖析目前我国的资金宏观配置格局,重点研究资金融通渠道的效率及其相互之间的比较;其二,运用综合平衡理论工具,主要是采用居民储蓄视角来解析转轨时期的新的问题,并且在将综合平衡观念作为思想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对资金配置问题的研究深化、细化综合平衡理论。

相应的,本文的理论创新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从性质和数量上区分收入分配格局与资金配置格局,从而带来整个分析框架的变化;其二,改为以财政、金融部门为资金平衡研究切入口的传统作法,根据经济生活的现实情况,以居民储蓄为创新视角,作为研究资金配置问题和深化综合平衡理论的切入口;其三,通过各种有创新色彩的指标,研究并比较了我国间接金融、直接金融和财政部门的资金融通效率问题,由此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论文的导言部分从全社会资金的内涵和外延、对当前资金状况的判断和原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宏观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几个方面比较系统的总结了集中于1995—1996年出现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指出这些研究在概念从而统计口径的设计上、在研究起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对“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虽然已有研究一般可以把握资金配置在概念上的资源配置属性,但在对资金配置进行解析的时候,却基本以收入分配格局代替资金配置格局,而忽视了资金融通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作用。这使本文找到了第一个突破口的可能位置。

第1章按照导言部分提供的线索,重点讨论全社会资金的概念,宏观资金配置的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理清了可支配收入格局和资金配置格局以及两者之间性质上和数量上的差别,指出在目前宏观资金配置格局的状况下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与已有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本文对宏观资金配置的定义为:宏观资金配置是资源配置层面上的概念,如果将投资主体分为政府、居民、企业、金融、国外五个部门,那么宏观资金配置格局就是指通过收入分配与资金融通活动形成的可用于消费与投资的资金在这五个部门的分配(一种比例关系)与使用。很明显,这个概念是不同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无论是最终分配格局或可支配收入格局,关键的差异是是否叠加了资金融通行为。概括地说,宏观资金配置格局与收入分配格局和可支配收入格局、资金融通有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示意如下:

查看全文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对1999-2004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调存款利率调控宏观经济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

2004年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2003年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2000年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查看全文

养老保险改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论文

摘要: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在本质上是部分基金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可以实现养老金的代际转移,在支付规模小、人口负担较轻的情况下这种养老制度具有可行性,而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此制度受到严重挑战,于是各国养老金制度纷纷向基金积累制过渡。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账结合制会使储蓄减少25%,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成本的消化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

关键词: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统账结合制;储蓄;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的理论依据是代际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代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主要指养老金)可以由同时期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缴费支付,即用在职劳动者的供款以支付退休人员在老年期的待遇,社会保障可以实现横向平衡。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负担较轻,但随后通常会因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而负担较重。完全基金积累制的理论依据是个人收入纵向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者退休后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所需费用总和可与其工作时投保形成的基金积累总和保持平衡。在操作上,通过设立个人账户,记录其缴费及基金收益,劳动者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时向自己的个人账户存钱并获取基金收益,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如果不考虑政府补助,与个人储蓄没有差别,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能形成基金积累。智利是率先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现收现付制度容易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一个趋于老龄化的社会里,现收现付制会出现支付危机,而基金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国家。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已达到总人口比例的7%。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预测,2000年至202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不足1亿增加到超过2亿。2028年至2038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在这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将由2亿增加到超过3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使得我国“先天积累不足”的养老支付系统面临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弃现收现付制而转向基金积累制。在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浪潮中,1997年我国确定的养老保险模式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该模式规定城镇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养老金缴纳应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中的11%进入个人账户,用于在职职工养老金的积累;17%进行代际转移,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统筹支付,该体制实质上就是部分基金积累制。

在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研究上,学者多集中于养老金制度及政策研究,对养老金的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屈指可数,具体到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更是凤毛麟角。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从1984年开始,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突破了“单位保险”的围栏,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得以恢复。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是中国社会保险史上第一次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由此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企业和国家负担的惯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的原则,职工个人缴费确定为本人工资的3%。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的标志,明确提出了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这个“决定”,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职工工资的11%构成,其中8%由职工个人缴费(4%起步,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到位),3%由企业缴费划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退休职工平均余命月数(120)。此外,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进行调节。在制度设计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是彼此独立的,分别支付不同的养老金。然而,实际的运行却并非如此,在基金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由此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进行试点,推行分账运行。2005年12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与1997年的《决定》比较,便可发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了实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固定除数120变为了可变的“计发月数”。这意味着提前退休必然导致月养老金的减少。

查看全文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

自1998年以来,提高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成为政府部门及理论界议论的焦点。降息以抑制储蓄、挤出消费的思路,形成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重要原因。自1996年至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央银行已连续7次降息。降息幅度之大和频率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但降息的政策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居民储蓄率依然很高,并有加速增长的趋势。政策实践对理论界提出了问题:我国居民储蓄到底是否受利率的影响?为什么?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问题,显得十分现实和迫切。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1978年以来居民储蓄与利率关系的考察,分析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作用。

一、经典经济理论对储蓄利率弹性的见解

储蓄利率弹性指利率变化对储蓄变化的影响程度。我国经济界对储蓄和利率的关系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即“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这种说法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对于储蓄的作用是单一的、正方向的和十分有力的。所谓单一和正方向,是指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利率的提高可以刺激储蓄、抑制消费;利率的降低则抑制储蓄,刺激消费。

现代经济理论对利率与储蓄的作用的解释与古典经济学有很大不同。现代经济理论提出,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反向作用。正向作用同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完全一样,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作用方向一致;反向作用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完全相反,当利率提高时,储蓄反而会下降。

查看全文

我区居民储蓄存款攀升现象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高增长。到2004年末首次突破了200亿元,此后在保持原有增势的基础上表现得更为“突飞猛进”,至2006年6月,更是达到了297.3亿元,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增加了97亿元之多。那是什么原因使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不断攀升呢?本文将对这一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五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现状

(一)总体规模日益壮大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2002年,全区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0.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3.0万元;此后一路飚升:2003年为3.9万元/人、2004年为4.4万元/人,2005年为5.1万元/人,到今年上半年人均储蓄余额上升至5.6万元/人。

(二)储蓄结构变化明显

居民储蓄存款高成长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定期储蓄存款的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储蓄利率较低,国家又征收利息税,但是仍未能让居民的“储蓄热情”减退,定期储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其中2002年达到最高值78.6%,2005年跌至70.8%,到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73.1%。

查看全文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分析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增减阶段。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较大,增长速度较快,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利率,金融环境等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分流储蓄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种必然。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分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量也不断的增加。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1)改革开放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2)1989—1996年,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3)1998—2000年,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爆促进了储蓄的分流,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4)2003—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06年2月,12月份分别突破15万亿元和16万亿元。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现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都在以较大的比率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居民储蓄意愿继续增高,但是居民储蓄动机有所变化

查看全文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对1999-2004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调存款利率调控宏观经济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

2004年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2003年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2000年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