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构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09:50: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制构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对于精准扶贫,学者们主要围绕扶贫瞄准的范围和瞄准精度进行研究,并提出要提高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的“精准度”。2015年6月,全面阐述“精准扶贫”概念,提出“六个精准”。国内学者对精准扶贫的定义、机制、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对于金融扶贫,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又有国外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大量资金被注入到了工业当中,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无法脱贫。曾康霖突破了金融总是“嫌贫爱富”的思维,提出“扶贫性金融”的概念。国内学者对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机制、金融减贫的作用、金融扶贫的具体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河北省金融扶贫的阜平实践
河北省阜平县金融扶贫的主要做法是实现金融服务网络、企业发展经营支持、农业保险和扶贫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四个全覆盖。2.1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为解决农村金融人力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阜平从县一级自上而下地成立了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通过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建立,县一级整合县长、常务副县长、主管扶贫工作副县长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乡一级整合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并且依托乡财政所设立金融工作部;村一级整合村支书或村主任成立金融工作室。2.2企业发展经营支持全覆盖阜平通过与股权交易所合作扩宽融资渠道,引导适当的中小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同时,积极组织筹建村镇银行、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扶贫开发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旨在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将资金向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环境友好的企业或产业项目倾斜。2.3农业保险和扶贫贷款担保全覆盖保险作为风险补偿的重要一环,在扶贫工作中可以发挥精准定位的作用。阜平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立能够覆盖全县主要种养业品类的农业保险险种,形成结构合理、品类齐全、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农业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创新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联办共保”模式,收入共享、风险共担,不仅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盘活了财政扶贫资金,也对农业保险的全面铺开创造了积极条件。2.4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覆盖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阜平采取激励和惩戒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边采集、边办理”的方式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在采集农户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逐步为农户建立信用信息电子档案,并实现各区域内金融机构信息共享。依托这一信用体系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管理机制,在严厉打击恶意欺骗等行为的同时,进行“信用也是财产”的宣传教育,从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阜平的金融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扶贫目标指向宽泛、金融机构支农惠农力度不够、风险把控不足、财政支出过大等问题。若要改善这些扶贫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精准”是关键。
3构建金融精准扶贫机制的路径
如图1所示,构建金融精准扶贫机制需要从目标识别、模式创新、绩效考核、外围支持四个方面进行。3.1目标识别河北省在对扶贫对象的具体识别上提出“五看、五不录、六优先”,但这种识别模式并不能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金融精准扶贫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在个人身上,更多的是针对不同扶贫项目提供不同的金融支持。因此,可以在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贷款需求等标准将农户进一步划分为无项目发展需求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及残障人士)、有项目发展需求贫困户(虽然目前经济上较为贫困,但有通过创业项目脱贫致富的意愿与能力)和有扩大生产需求农户(通过前期创业项目已经基本脱贫,但缺乏进一步扩大生产需求资金)。针对精准目标识别的结果,精准定位其扶贫方式,积极促进三类贫困户之间的转化。3.2模式创新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地区的扶贫成果,可以创新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模式。“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可以对接贫困地区大规模种植业资金需求;“贷款+保险+技术培训”模式可以对接贫困地区高风险的养殖业资金需求;借鉴广东清远市的“输血+造血+开发式”的经验,“输血”———“农改贷”助推村户整体脱贫,“造血”———“流转易”解决农户贷款抵押物不足问题,“开发”———“移民搬迁项目贷款”及危房改造贷款帮助贫困村庄实现安居;进一步开展“股份合作、共同参与”模式,探索“土地流转+产业扶贫”等扶贫新模式,创新扶贫融资方式。3.3绩效考核普惠金融服务效果评价不应只针对政府机关开展,《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银发[2016]84号)和《关于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办法》(冀扶[2016]5号)都对金融扶贫提出了要求,金融服务供给机构作为资金的提供方,其作为广泛地影响着扶贫效果。因此,应将扶贫开发社会责任纳入金融供给机构的考核体系,甚至针对一些重点金融机构,要从扶贫信贷资源、贫困地区网点和服务覆盖率、扶贫金融产品创新、扶贫带动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以提升其参与扶贫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金融加速脱贫的功能和作用。3.4外围支持首先是支付环境的建设,在平稳扩大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系统覆盖面、继续推广助农取款服务站的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创新便农惠农新型支付产品。其次是信用体系建设,在大数据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建设“诚信河北”为契机,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集合公安、法院、国土资源等多部门信用信息数据,建立多级服务中心,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企业等主体的信用信息建设。再次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再贷款扶贫支持、再贴现优先、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措施,构建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实行涉农金融机构差别化监管政策,同时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智力支撑。最后是加强宣传教育,以金融创新业务为重点,针对非法集资等易发高发事件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农户的风险和维权意识。
生态中原构建奖惩机制透析
河南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人口大省。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构建生态中原的基本条件。我们要紧密结合河南的自然生态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生态奖惩机制,把人们的生态和环保意识真正落实到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去。
1生态奖惩机制的主要内涵
1.1奖惩的一般内涵
奖惩就是按照已有标准对与某一类社会行为相关的人员和组织实施奖励或惩罚,最终规范和引导此类行为。因某一个体或社会组织完成预定目标、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而给予物质利益或精神荣誉,称之为奖励;而对于不履行职责,特别是有过失者则给予处分、处罚。诺威?史密斯(NowellSmith)曾指出:“快乐与痛苦,奖赏与惩罚,是道德品格得以塑造的指针;而道德品格正是这样一系列可以借助这些手段塑造的倾向。一个规范的奖惩机制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励、教育和引导人,就是因为奖惩具有强化、转变个体或组织行为的社会功效。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于其动机,而动机又源于其需要。为了让人们作出某种社会行为,需要先激发起其相应的行为动机。为了巩固、倡导或者制止某种行为,就要依靠相应的奖惩手段。由于人们的需要主要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奖惩也就分别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与物质惩罚、精神惩罚四个方面。在实践中,需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整、精神奖惩与物质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
1.2生态奖惩机制的内涵
生态奖惩机制就是针对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特别是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各种行为而制定的相应奖励和惩罚的措施、规章以及管理制度的总和。在实际工作中,对单位和个人能够完成政府部门的生态保护要求并有突出贡献的行为要给予奖励,此为“正强化”;而对那些没有达到要求并对环境产生有意或者无意破坏的行为要加以惩罚,此为“负强化”,其主旨在于惩前毖后。这种机制需要奖惩分明、公正合理,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当前,要使人们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合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要为这些实践活动设置相应的行动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具体说来,对于合乎生态保护目标的行为就要予以肯定(奖励),相反就要给予否定(惩罚)。生态奖惩机制的设立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促进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主要路径之一。
构建监狱防暴应急处突机制
构建监狱防暴应急处突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押罪犯构成显现出新的特点,三涉罪犯、暴力罪犯明显增多,这些罪犯罪重刑长恶习深,暴力倾向严重,消极思想活跃,有可能随时爆发突发性事件,甚至有些罪犯无时不在伺机实施脱逃、暴狱等。因此,科学地构建一套适合我国监狱系统的突发事件防范处置机制,将是未雨绸缪之举,是提高监狱改造质量,促进监狱经济发展,保证监管安全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之一。笔者试就构建监狱防暴应急处突机制进行初探,以供商榷。
一、处突机制的内涵及结构
监狱防暴应急处突机制,是建立在监管安全预警基础上,以突发事件处置管理为中心,借助安全信息论、安全控制论、安全系统论、安全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防范和处置监狱罪犯脱逃、暴狱、劫狱、劫持人质等突发性事件的针对性措施和对策。广义的防暴应急处突机制是一个大系统,由预警系统、防范系统和处置系统3个分系统构成,贯穿突发事件的前、中、后三个过程。狭义的处突机制侧重于事中的管理和调处。本文所论及的处突机制是从广义上进行探索的,力求体现防范和控制突发事件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二、处突机制的运行程序
(一)预警系统
小议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思路
[摘要]文章以中国高等职业高专教育网公示的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案陈述提纲为研究对象①,通过对陈述提纲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上从校企合作组织构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合作主体行为模式、合作动机、资源配置方式、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的研究结论。对数据分析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骨干院校体制机制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9年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已经有1215所,在校学生达到965万人,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5年来,国家示范校按照《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逐步增强。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情况为例,2006年以前,招生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最低控制线的人数不足录取新生的30%,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文科、理科、文科艺术、理科艺术四条投档线全部超过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平均20分以上。
如何引导全国一千二百余所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质量,真正达到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效果,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其中校企合作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是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又启动了再建100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从全国有120所高等职业高专院校申报项目的公示材料中,我们看到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本文仅以答辩结束后公示可下载的106所院校陈述提纲为依据,对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和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假设:每个答辩院校都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答辩要求撰写陈述提纲,提纲重点阐述院校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思路、举措,并且因文字限制在2000字以内,提纲所阐述的是院校认为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本文采取的方法是将陈述提纲有关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词筛选出来,分类整理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是”用1表示,“非”用0表示,然后进行统计,重要数据对比陈述文稿进一步分析。
一、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结构的新趋势
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
【摘要】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对于维持校园安稳,保证校园和谐,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校园;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
1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学校危机管理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危机管理就是指那些发生于校内外的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突发性的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破坏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的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产生根源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前者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传染病等,后者如校园暴力事件、食物中毒、学生跳楼、对学生的性骚扰或侵害,绑架,不安全建筑和设施的伤害等等。学校危机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学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管理者当机立断,对于危机事件的反应必须快速。(2)学校危机事件危及管理者或者学校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事态的发展和管理的后果很难预料,这就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失误,从而使学校危机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进一步扩大。(3)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还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学校危机一旦发生,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因此一旦做出决策就要迅速地布置下去,而且没有太多时间去验证其正确与否,因此说它是不可逆的。
2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2.1稳定学校发展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4年9月,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做“四有”好老师要求。强调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该执著于教书育人,把道德情操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1]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前夕,又来到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提到“四有”好老师要求,并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这两次讲话对师德建设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方针。2016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要求和举措;强调高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明确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目前,各高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讲话要求,执行教育部“意见”精神,解决好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矛盾与短板,并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各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现实矛盾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必然反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属性要求。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合,集中体现在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3]师德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实践性、示范性、专业性等特点。师德是在价值观支配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其本身及成长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师德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培育和养成,其示范性和专业性是师德养成环境的依托。因此,师德建设核心内容就是按照师德的属性要求培育良好师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师德建设主体分为师德践行主体和师德责任主体。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成为师德建设中的践行主体。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区别于一般行业,职业内在规定性要求师德践行者必须具有自觉性,这种自觉区别于一般社会道德约束,它更加强调个人原则、内在意识与自由意志,[4-5]这是由教师职业价值取向规定的行为准则和品德内化要求决定的;师德建设责任主体由政府部门和高校构成,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工作的实施主体。同样,在高校内部师德建设也具有不同责任主体,既包括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等业务职能部门,还包括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部门。师德践行主体和责任主体共同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师德建设的首要目标。在这一共同体中,师德践行主体不仅仅涵盖教师队伍本身,更是辐射到全体教职员工;责任主体不仅仅是多部门协作,其发挥作用机制还涉及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等。师德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而且还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发挥师德建设不同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近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已经明确了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政治素质过硬放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三条标准的首位,要求广大教师将师德纳入做人、做学问、教学履职全过程。总书记讲话高度概括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成为高校师德建设不同主体的行动指针。(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矛盾。1.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目前,传统师德观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伴随着要素的增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学校在传统师德观向现代师德观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师德观及师德意识,履职觉悟及道德判断与选择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是现代师德观树立与师德意识弱化。树立正确师德观是师德践行主体修身立德的基础,而强化师德意识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前提与保障。如果教师只注重业务提高,而放松教育思想更新和改造,就会弱化师德意识,并影响正确师德观的形成。现实中存在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发生动摇,道德失范,不能以德立身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师德意识与师德观树立出现了问题。二是履职觉悟降低。表现出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过程中师德建设的自我约束弱化。一方面,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重“教”轻“育”的根源,主要是教师履职过程中内在压力与动力形成中缺少育人要素,育人意识淡薄,不能以德施教,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师德践行难以形成自觉;另一方面,教师在处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中,由于价值取向偏差,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化思想导致教书育人中心地位不断弱化,投入不足,教师师德培育成长环境存在导向性偏差,教师不能以德立学,更不能自查自省。[6]三是教师在自觉性形成方面,还存在着道德判断与选择困境。这是由传统道德观向现代道德观转换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活动在处理各种关系所秉承的原则与信念具有社会性、现代性决定的。2.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中,师德建设工作呈现出多部门协调与统筹的现状,这其中存在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作用矛盾。目前,高校师德建设无论是成立专门委员会统筹,还是有某个部门牵头都存在多部门协调难的问题,存在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师德建设工作分散,统一工作平台缺失,动力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等问题。一是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工作分散。在高校现有行政化管理体制中,按照师德建设内涵要求将师德建设所有工作完整地纳入单一的行政职能部门之中是无法实现的,工作项目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现状,不能形成专项管理,必然导致师德建设只是相关责任主体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副产品”,高校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如果缺少一体化统筹机制,必然造成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工作存在交叉与空白,使得师德建设呈现出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缺少跨部门统一工作平台。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师德建设工作,需要搭建跨部门链接工作平台,形成常态化。搭建一个统一平台是师德建设中的一个最大难点,这是因为搭建的统一工作平台要求不仅能够将师德建设融合到学校重要内涵建设项目中,而且还要能够作为载体落实到各部门主体职能当中形成链接。三是师德建设动力机制缺失,责任主体无法将外生作用机制转化成内生作用机制。在师德建设中,责任主体外生作用必须转换为践行主体内生作用才能发生效力,而在现有师德建设机制中,处理不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会造成单纯的行政化制度约束作用失效,这种行政化为主的管理思想,忽视制度基础上的环境建设,很难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不能通过责任主体的管理行为形成教师行为自觉,无法将外生作用机制转化成内生作用机制。这种由于师德建设职能履行整体性、系统性无法得到保证,师德建设机制无法实现转换,不能形成特有的文化与环境所造成的外生作用效力不足,成为师德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策略
(一)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内涵与作用机理。解决高校师德建设中的践行主体自觉性矛盾、责任主体作用性矛盾,必须找到对师德践行主体和责任主体都能够发生效力的作用机制,并固化为环境与文化建设上,才能够取得长效。因此,构建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作用机制就是解决矛盾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彰显了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教师发展是师德践行主体的内在动力源,教师发展需求是教师师德建设自觉性形成的内在作用机制。高校教师群体文化知识水平高,精神追求层次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高校教师需求,决定了教师需求的高层次性,教师发展贯穿教师需求各层次。教师发展需求既是教师的根本性需求,又是教师的最高需求,它是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根本;[6]二是教师发展工作是师德建设责任主体跨部门协作的载体。解决高校师德建设跨部门统筹难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跨部门连接的工作载体和平台,形成一体化作用机制。教学管理部门、教师管理部门及党群部门职能中都含有促进教师发展职能,通过教师发展工作不仅能够实现师德建设的资源统筹,而且能够搭建服务教师发展的统一平台,实现师德建设多部门一体化统筹,能够将师德建设的外生机制作用转换成内生机制作用而发挥效力;三是教师发展是师德环境与文化建设的有效着力点。师德建设必须通过良好的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和现代大学文化影响才能发挥长久效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也必然是以师德环境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有利于师德的培育与成长。由于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教育供给的,从教学供给端来看,育人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促进教师发展目标和根本点也必须落到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上。教师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也是师德建设的内涵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具有自律与他律性质,本质上是二者的统一,自律与他律存在内在转换逻辑,表现出道德品性中的外在规则与内在价值信仰之间的转化。[7]师德建设自律性与他律性本质要求形成了师德建设操作层面的三重境界———自我约束、环境约束与文化约束。自我约束通过自律形成自觉与自省产生效力;环境约束通过法规、制度、行为规范等要素形成的他律作用环境而产生效力;文化约束通过群体自律行为固化与环境作用所形成的特有文化产生效力。同时,高校师德建设还具有现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其现代性和社会性表征社会转型发展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冲击,以及师德成长中由传统师德观向现代师德观转化中的矛盾,进而使高校师德建设面临整体性、系统性作用下的复杂多变局面。高校师德建设内涵要求操作层面应结合时代特征并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系统、动态地去谋划、设计和构建自律与他律机制。以教师发展为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覆盖教师履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职能全过程,辐射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积淀与发展全过程。对于师德建设的践行主体而言,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约束、环境约束、文化约束发挥系统性作用。其中,自我约束始终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环境约束、文化约束则在相应机制转换作用下,叠加了自我约束效力,特定的环境与文化同时也具有动态针对性效果。在个体价值信仰支配中通过设立目标、规划发展全过程培育师德,使得自我约束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形成自觉,是夯实师德在教师岗位和职业生涯中基本性要求和基础性作用的必然。对于师德建设责任主体而言,要紧紧围绕促进教师发展,搭建跨部门、统一的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制度,实现师德培育外生与内生机制的转换,通过创建教师引领的优秀校园文化,固化师德建设成果,形成长效。在教师发展指向的师德建设他律机制作用中,构建特定师德建设环境和文化至关重要,其目标就是要形成环境约束、文化约束机制,这就要求不同责任主体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践行主体实施分类指导。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坚持系统性、动态性、过程性原则,是发挥环境约束、文化约束作用,突破师德建设瓶颈,形成工作闭合的必然要求。(二)教师教学发展指向的高校师德建设实现路径。1.建立师德建设践行主体自觉形成机制。一是树立正确的师德观,这是纠正教师利益观扭曲、偏差的总开关,是教师师德建设自觉形成的根本和基础。在“四有好教师”中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三有”就是从三个方面概括对教师思想修养方面提出的总要求,特别是对教师政治素质提出要求,把师德在育人中的作用提升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这些讲话精神,对新时期树立正确的师德观指明了方向,也是教师树立尊重教育思想和爱岗敬业精神,形成师德建设的自觉遵循。广大教师作为师德践行主体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而且还要在履职和发展过程中,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强化师德意识,并转变为行动,形成自觉;二是注重发展中的师德培育。教师应在新时期师德观指导下注重师德的养成,要将师德培育与教师发展统一起来,要在教师发展中实施师德建设的分类指导,促进师德养成。一方面,高校要对师德培育提供支持,要尊重教师成长规律,规划教师发展,实施教师发展分类指导,特别是要对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给予评估和指导,要促进广大教师按照“意见”要求,“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8];另一方面,还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师德引领作用,将师德培育纳入教师发展工作项目,注重师德、师魂、师能统一,实现内生动力转换,促进教师发展。同时,教师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师德修养的自我培育和提高,在职业规划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目标,不断形成师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三是注重发展中的师德成长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坚持“双主体”原则,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教学相长”激励环境,在教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以此激发教师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基础,形成教师自我激励的教学环境。高校要把师德建设的重心放到尊师重教上,教师发展工作应坚持教师为本、服务教师发展思想,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夯实激发教师为教育献身的物质基础,形成服务教师发展的激励环境。四是在发展中建立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动力机制。教育部“意见”。中提出要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目的就是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外生作用通过内生作用发挥效力,促进教师师德建设自觉机制的形成。2.建立责任主体协调机制构建师德建设责任主体的目标是形成“一体化”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优良的师德环境与文化。实现路径是以搭建师德建设统一组织平台为基础,理顺师德建设管理体制;以师德建设跨部门有效链接为核心,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以环境与文化建设为方向,形成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要搭建师德建设责任主体“一体化”组织平台。高校应从顶层管理视角搭建师德建设工作组织平台,如成立相应工作委员会,赋予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不仅要突出师德建设统筹和领导,还应该赋予其教师工作部门协调功能,能够实现师德建设一体化统筹和链接,依托委员会搭建“一体化”组织结构,实现师德建设与党的建设相统一,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统一,师德建设与教学建设相统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以及全面统筹和多部门统一协调工作机制。二是,要建立师德建设跨部门“一体化”工作机制。高校应紧紧围绕师德建设核心工作,建立以教师发展工作为结点的跨部门辐射协调机制,将教师发展工作作为师德建设载体与各部门工作实现链接,建立统一的师德建设工作平台,并依托教师发展工作平台,以项目管理为手段,通过实施项目管理突出师德建设工作重点,集中建设,并整合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要建立师德建设跨部门链接制度,包括联席会议制度、报告制度、联合行动等制度,搭建跨部门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学校多部门密切合作、跨部门联动、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形成“一体化”师德环境与文化建设格局。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一体化”作用在环境与文化建设上,应要求师德教育、宣传、评价、考核、监督、激励、惩处、保障等诸多工作具有一致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这是师德建设固化为现代大学环境与文化成果的基础,它需要将师德建设纳入组织管理、师资管理、教学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统一,约束与激励双向驱动,从而形成“一体化”师德建设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师德建设责任主体工作产生的外生作用能够转化为师德建设践行主体内生动力,进而积淀形成师德建设成果表征的特有校园文化。其中,在管理与服务中,依托教师发展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将管理行为寓于服务之中,形成以服务为主的师德建设环境;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中,在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提升上,树立以学术为中心的思想,发挥指导性作用,形成以德立学的师德建设氛围;在师德建设双向驱动中,采取规范、制约与激励、促进两个方向统筹,利用好师德评价与考核手段及奖励表彰促进作用,建立师德评价与奖励制度体系,形成师德建设的内生动力转化与生成环境。
作者:付洪利 邹长满 单位:北华大学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分析当前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除主观上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外,客观上也由于目前作风建设的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因此,必须着重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水平上下工夫,努力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积极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强化思想教育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分层施教理念,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坚持整体推进理念,注重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既要针对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整治一段时期内的突出问题,又要注重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平台,推动思想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
建立责任保障机制。把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首先,明确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要自身过硬、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又要认真负责、带好班子、带好队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分工,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责任,具体抓落实。其次,落实部门分工。各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第三,实行治庸问责。通过信访举报、效能投诉、明察暗访、民主测评和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党政机关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对抓作风建设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督促和批评;对工作长期松懈,出现重大问题和失误的,将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监督,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外在动力,有利于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关口前移,加强防范意识。在着力抓好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落实的同时,要将监督关口前移,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全面了解干部的作风表现。二是同步共进,完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三是严肃执纪,加大惩处力度。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持严肃惩处,绝不手软,发挥案件查处的威慑作用。
建筑安全信息机制分析与构建
摘要: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近些年来,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对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阻碍影响。鉴于此,笔者特对建筑安全信息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期待能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信息机制;构建;分析
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是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在论述建筑安全信息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着手:首先,对建筑安全信息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安全信息上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构建建筑安全信息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1.建筑安全信息基本概述
建筑安全信息,即在建筑过程中与安全有关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它涉及的范围有建筑生产和管理的整个过程[1]。建筑安全信息的内容可以分为预防性、实施性、控制性、补救性及其他建筑安全信息几大类。其中:预防性的建筑安全信息,包括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预案等等;实施性的建筑安全信息,包括了技术规范、工程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合同等等信息;控制性的建筑安全信息,包括了安全信息检查和工程变更信息;补救性的建筑安全信息,包括了事故信息和经验总结;此外,还有职业健康与卫生等等安全信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建筑安全信息的使用主体有三大类,分别是政府机构、企业相关人员以及社会相关人员[2]。
2.现阶段建筑安全信息传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摘要: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由于校企合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当前,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动力机制,文化对接机制,多元参与、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长期健康运行。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利益相关者视野下,对校企合作的各利益相关者进行诉求分析,并明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能否满足,直接影响到合作的效果。因此,只有首先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利益诉求,才能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促进校企合作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政府。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将高素质的人才输入社会中,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动产业发展,维护地区的稳定。因此,政府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受益方。[1]政府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会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拨付财政资金,监督和管理校企合作项目。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要利益诉求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期望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发展需求的对接,获得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2]。(二)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某个行业的代言人,是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协调行业内企业的利益,最终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而成立的组织。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中充当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达成。行业协会介入校企合作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利益诉求:通过制定从业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鼓励校企合作项目培养本行业急需的人才,满足行业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行业内的企业获得政府支持和帮助,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借助行业力量影响政府优惠政策的制定,维护企业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合法权益。(三)企业。企业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员或者培训场地直接参与到校企合作中,通过利用职业院校的科学研究优势、优秀人才资源和知识信息储备,实现人才、技术、经费、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具体说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吸引优秀的实习生,并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一批毕业生,能够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职业院校的培训项目,提升企业内部劳动力的素质;利用学校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校企合作项目成果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有助于企业产品设计和研发,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校企合作项目还能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获得政府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等。(四)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是校企合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其利益诉求包括:通过校企合作增加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优势,改善学校的配套设施和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场所,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企业吸收优秀的从业者担任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壮大职业院校的双师型队伍。
二、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
干部选拔任用过程是对干部评价认可的过程。党政干部评价认可机制的完善程度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决定性作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迫切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符合党政人才特点的评价认可机制,走出一条靠机制建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水平的新路子。
一、全面认识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的丰富内涵
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是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运用党政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检测与认定的整个过程的内在规定。这一机制包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两部分。
(一)构成要素
1.主体要素。即党政人才评价认可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决定》,第6页)因此,权利主体是指与认可对象相关联的党内外群众;责任主体是组织实施党政人才评价认可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即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2.对象要素。即可列入评价认可范围的人员。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或拟担任公务员序列领导职务的其他人员,均是相应认可主体的评价认可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