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09:39: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制创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扶贫理念,强调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力图在2020年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剩余七千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过去几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党的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我国扶贫事业的新目标,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因此,在未来三年的扶贫攻坚中,创新和发展精准扶贫机制将对新时期我国的扶贫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精准扶贫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提高扶贫瞄准效率,减少漏出。现有的贫困户识别机制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1〕然而,随着对贫困认识的不断深入,理论界越来越意识到贫困不单单是一个静态的生存状态,而是这个生存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也由此产生了动态贫困理论。动态贫困理论对实践精准扶贫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从而发展和深化了精准扶贫机制:一方面,在扶贫瞄准中,要求动态化地精准识别不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人口,实施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本文基于中国当前贫困的特征事实,介绍了动态贫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扶贫实践的要求。进一步,基于我国当前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利用动态贫困理论分析了精确瞄准贫困人口、精确帮扶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机制。从动态贫困理论视角,提出落实精准扶贫思想的扶贫措施。这一研究对提高扶贫工作效率,防范脱贫人口返贫起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精准扶贫理念下的扶贫制度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一、动态贫困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
动态贫困理论伴随着对贫困人口的逐渐减少和返贫人口不断出现这一特征事实的深入分析而不断发展。它追踪贫困人口脱离贫困、陷入贫困或持续贫困的生存轨迹,分析不同种动态贫困类型的产生原因,指导扶贫实践由静态走向动态,制定具有动态性瞄准功能的扶贫政策、提高扶贫效率。1.返贫率高居不下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的显著特征随着中国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返贫率高居不下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的一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工作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据统计,在2007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69.1%在2008年脱离贫困,而在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有66.6%为当年的返贫人口;〔2〕在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离贫困,而2009年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3〕基于这一特征事实,叶初升和赵锐的利用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也表明,虽然在宏观层面,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但是在微观层面,陷入贫困和脱离贫困的过程以非对称的比例同时存在,不过大多数贫困家户在经历了短期的贫困后即会脱贫。〔4〕基于上述特征事实,当前的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经历过脱离贫困又重新陷入贫困的动态过程,甚至有些贫困人口经历了多次脱离贫困,又陷入贫困的往复循环。究其原因,一部分贫困人口在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结合政府的开发式扶贫政策,实现了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脱离贫困,只是偶尔因为身患疾病、遭受灾害,又缺乏风险分担能力,暂时陷入贫困,这一部分人会在外部冲击结束后依赖自身的发展能力摆脱贫困;另一部分人,仅仅依靠政府的持贫帮扶政策暂时脱离贫困,但并没有实现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离开政府的帮扶措施或扶贫援助后,很快会重新陷入贫困;还有少部分贫困人口,由于缺乏发展能力,或无法接入政府的扶贫措施,或因为贫困程度太深,即使在政府帮扶的情况下,也无济于事,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发展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在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事实基础上,发展经济学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贫困研究不能仅仅静态的关注同一时期贫困人口的规模大小,而是应当动态的观察贫困群体在不同时期之间贫困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5〕这一认知源自广泛存在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事实,即福利水平低下和福利水平的持续波动并存。对贫困状态变化过程的研究也构成了贫困动态问题研究的基础,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基于动态贫困的理念,Jalan和Ravallion根据多个连续时期观测的家户消费水平,把贫困分解为慢性贫困和暂时贫困。〔6〕其中,慢性贫困为一定时期内,农户期望消费低于贫困线的状态,由农户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低水平的资产禀赋以及较低的资产回报率所导致,这些资产包括农户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财产,自然资源等。慢性贫困之外的贫困为暂时贫困,即一定时期内的农户期望消费高于贫困线,但其中某一期或某几期的消费水平低于贫困线的情况。暂时贫困产生于某些不确定的事件,这些不确定的事件构成了对家户不可控的冲击,它们通过改变农户初始资产禀赋规模,或改变这些资产禀赋的回报率来影响农户的福利水平。Ward认为中国农村大部分贫困已经由慢性贫困转向暂时贫困,〔7〕王晓兵等对浙江、湖北、云南三省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些省份的贫困是一个暂时现象,然而,贫困(非贫困)的年度越长,脱贫(陷贫)的可能越小。〔8〕而章元等认为慢性贫困在总贫困中的比重远高于暂时贫困,农户总贫困下降主要来自于暂时贫困而不是慢性贫困的下降。〔9〕尽管是慢性贫困还是暂时贫困在总贫困中占得比重更大还存在争议,但这些研究为中国的扶贫实践提供了导向,即区别不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及其致贫原因,并提供相适应的扶贫措施。慢性贫困和暂时贫困的概念依然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贫困的一种描述,Dercon使用贫困脆弱性的概念来测度农户面对未来贫困威胁大小,并以此反映农户遭受各种风险时表现出来的抵御冲击的能力,预测农户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时陷入贫困的概率。〔10〕叶初升等对中国农村贫困脆弱性的测度和分解表明,尽管贫困导致的脆弱性一直是中国农村家户脆弱性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风险导致的脆弱性开始呈现上升趋势。〔11〕这也说明了那些当前生活福利水平在贫困线之上,已经不作为扶贫政策瞄准对象的家户,有可能随时因为遭受风险冲击重新陷入贫困。3.动态贫困视角下的扶贫理念对贫困动态问题的研究也指导了扶贫政策的方向。事实上,在某一时刻所确定的贫困人口中,有的是缺乏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只是因为暂时遭遇不幸,但很快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恢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贫困人口都需要依靠政府或外界的帮助才能摆脱贫困。在扶贫政策的制定中,如果一项政策致力于瞄准那些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贫困群体,那么根据某一时期静态福利指标来确定贫困人口时,就不可避免地将那些仅仅因为遭遇不幸而暂时陷入贫困的人群纳入长期扶贫的对象;而那些长期贫困的群体也可能会由于某一期的福利水平偶然高于贫困线而被排除在扶贫对象之外,造成瞄准偏误和扶贫政策的失效。
二、动态贫困视角下的精确瞄准与精确帮扶政策
当前,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及其贫困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区域扶贫瞄准机制难以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扶贫瞄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动态贫困理论,动态化的瞄准贫困人口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精准扶贫”思想要求帮扶措施精细化,按照分批分类的理念实施扶贫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而基于不同贫困动态类型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区分不同动态类型贫困的致贫因素,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有助于提高扶贫效率,真正实现“精准扶贫”。1.区域扶贫瞄准向精准扶贫的政策转变我国长期以来实施面向贫困县、贫困村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扶贫瞄准政策,其特点是通过经济增长的“涓流效应”,在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尽管这种“大水漫灌”式的开发式扶贫在贫困人口居高不下,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扶贫效率,能使大多数贫困人口受益。但对剩余贫困群体来说,或是不适应同质性的扶贫政策,或是自身根本不具备脱贫的能力素质,依然处于贫困状态。更为关键的是,区域扶贫政策对于数目庞大的返贫的群体,缺乏专门的保障措施,导致重复帮扶,浪费了大量扶贫资源。随着贫困人口的大幅降低,贫困人口的分布更加分散,以区域为瞄准对象的扶贫政策难以全面覆盖剩余贫困人口。中国贫困分布特征已经由区域性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扶贫战略也因此调整为瞄准个体、以社会保障网络救助边缘化人口为主的保障性扶贫。〔12〕在这一新形势下,提出“精准扶贫”的扶贫理念,将扶贫措施精确瞄准到贫困人口,力争在2020年,使全国剩余七千万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动态贫困视角下对贫困人口的精确瞄准(1)精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随着扶贫瞄准对象由贫困地区转向贫困户,要求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扶贫瞄准机制精确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扶贫瞄准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需要收集更详细准确的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在更小的范围内精确确定瞄准对象,需要依靠更为详尽的微观数据来识别。〔13〕这要求落实农村基层组织的贫困人口调研活动,杜绝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要通过详细的调查数据准确反映贫困户的贫困面貌,以此作为识别贫困户的主要依据。二是需要更加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真实、准确的微观调查数据是识别贫困户的基础资料,但是由于利益驱动,家户数据资料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偏误,群众对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也会持保留意见,这就需要在贫困户的识别上有一套公开、公正、透明的工作机制。同时,让村民参与到贫困户的识别工作中来,力求公正。(2)动态视角下精确识别贫困人口的思路。当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视角由静态转向动态时,传统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精确识别的要求。在动态贫困视角下精确识别贫困人口,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贫困。识别贫困户,不能简单依据目前家户的生活状况,还要考虑过去若干年的福利水平,根据多期的历史调查数据综合评判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进而,根据农户在历史上生活水准的变化情况,区分慢性贫困和暂时贫困这两种不同动态贫困类型的贫困户。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在识别贫困人口的过程中,要综合依据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禀赋,评估其贫困脆弱性水平,以便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能力及陷入贫困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扶贫对象不仅要瞄准那些当前福利水平低于贫困线的贫困户,也要关注当前虽然没有处于贫困状态,但是在未来有较大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未雨绸缪,避免已经脱离贫困的农户再次陷入贫困,巩固扶贫成果。三是建立动态追踪和退出机制。对于确定的扶贫对象,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连续对其进行追踪。要建立科学的贫困人口退出机制,一方面,不能因为其收入水平达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就放弃关注,只有其在未来的若干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收入能力,才可以认定为成功脱贫;另一方面,不能仅从收入、支出等福利指标来评估扶贫成果,而是要从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安全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扶贫的成果,贫困农户只有在这些维度上都实现了福利水平的提升,达到正常状态,才真正退出贫困。(3)动态贫困视角下对贫困人口的精确帮扶。在动态贫困的视角下,对于不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户,要进一步了解其致贫原因,针对不同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原因,以分批分类的理念来制定扶贫政策。一是要根据不同的贫困动态类型,确定合适帮扶措施。对于慢性贫困人口,主要的扶贫举措是改善其生产和生活环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个体能力禀赋的提升实现收入的增长;对于暂时贫困人口,主要的帮扶措施是向其提供风险分担的机制,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保险,提升其在面对各种风险冲击时的风险应对能力,如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保险,减少其因为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二是帮扶措施要精细化。即使是对于具有相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户,也要根据其自身不同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来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政策,真正做到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特别是生产环境恶劣的偏远地区的农村贫困居民,其抵御生产风险的能力较弱,更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合适的生产项目,提供农业生产保险机制,通过改变贫困户的生产投入决策实现贫困状态的转变。〔14〕三是帮扶措施要动态化。当前处于慢性贫困的人,在经历了有效的扶持后会摆脱贫困,但也会因为相对较弱的风险应对能力,在未来暂时陷入贫困,因此针对这类人实施的扶贫政策也要在早期以提升能力禀赋为主逐渐转向以培养应对和分担分险的能力为主,做到动态管理,对扶贫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和把控,根据贫困人口的不同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帮扶措施。(4)动态贫困视角下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针对慢性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主要瞄准那些具有一定发展能力和脱贫潜力的贫困人口,他们因为身处恶劣的生活环境,或缺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财富积累和劳动技能等原因陷入贫困。而还有一部分慢性贫困人口,他们劳动能力低下、甚至有的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那么针对这些人的扶贫措施就不能是以提供就业培训、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而是应当果断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等民政救助的方式持续保障其基本生活。此外,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也要根据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当地物价水平进行动态调整。对于贫困脆弱性水平较高的人群,在现阶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其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除了推广和普及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这部分相对脆弱的人群,在遭受疾病时,政府应当有针对性的提供医疗救助扶持,缓解其医疗费用压力,杜绝因病致贫、返贫,避免前期的扶贫工作倒退,巩固扶贫成果。
三、结语
档案服务机制创新
1.服务内容拓展与服务主体资格的关系。
目前,档案部门提供现行文件服务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深圳模式,既成立业务上由市、区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文件中心,依据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的授权,履行“接收同级机关、事业单位处理完毕的文件;对接收的文件进行整理、鉴定和保管;向市或者区档案馆移交需长久保存的档案;向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提供利用文件”等职责。二是常熟模式,既在档案馆挂牌成立“文件资料服务中心”,“档案馆”与“文件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三是昌平区模式,既在档案馆内设立现行文件阅览室,“文件中心”是“档案馆”的一个内设机构。
从提供现行文件服务的主体上看,除第一种外,后两种均是由档案馆提供现行文件服务。按照目前“局馆合一”的模式,档案馆提供现行文件服务,就是档案局提供现行文件服务。根据“职权法定”的原则,“行政机关的职权,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非经法律授权,不可能具有并行使某项职权。……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行政机关组织法规定,大都以概括之语言,划定各机关的职责范围;二是由单行的实体法,规定某一具体事项由哪一行政机关管辖。”[1]
我国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档案馆的职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由国家档案局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档案局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具体方针政策;(二)组织协调全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制定发展档案事业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三)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四)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属于登记范围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的档案工作,中央级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实施监督、指导;(五)组织、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六)组织、开展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活动。”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三)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四)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活力
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才凸显无穷活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发展活力就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就没有“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委书记刘宏建强调“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切实击中了南充发展的要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关键。南充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差距还不小,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赶不上别人,而是我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太深,思想观念不够开放。浙江海宁县无任何皮草资源,却能“无中生有”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皮草、皮革交易中心,这是因为人家以开放、开明的姿态吸引了众多商家前去投资。正是因为没有等、靠、要,没有小富即安、小成则满,没有怕字当头、不敢突破束缚的畏难心理,所以海宁成功。反躬自省,南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之路走得太艰难,仅北湖破墙,就引来了无数分歧、矛盾、顾虑、疑问,以致破一堵“观念之墙”就耗去3个多月时间,个中“观念障碍”发人深思。因此,南充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扫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行政管理体制要改革出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这几年,南充政务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规范化、服务型、高效率政府建设”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政务中心建设“姗姗来迟”。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有5个部门仅办理了3件业务,这说明职能部门的服务存在问题。所以,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力度,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同时,要理顺市与县(市、区)的关系,按照“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赋予县(市、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责任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化制度建设,实际上是增强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因此,要逐级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形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良好风气。同时,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思考问题、研究工作,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从机制上不断增强南充经济发展的活力。
体制机制创新交流材料
(一)指导思想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大桥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大桥经济和加速融入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新机遇,深入贯彻实施市委“六六决策”、“全面跨越”等重大战略部署,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突破几个主要的体制性矛盾障碍,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着力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公共事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大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为实现大桥经济时代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推进群众创业创新的原则。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群众和基层的创业创新作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动力。始终坚持“允许试、允许闯”,积极鼓励探索创新。始终坚持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的改革创新经验,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方向,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依靠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考虑改革创新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把握好节奏。注重兼顾多方利益,立足于多方共赢,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注重改革创新的综合配套,加快非经济领域创新,提高体制机制创新的协调性。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以更高层次开放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和总体指导工作。
新农村文化机制创新思考
[论文提要]针对当前苏北地区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现状,根据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省建设要求,本文从乡镇文化工作机制创新这一角度,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上级领导和机构能够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加快机制创新步伐,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机制创新新农村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的文化强基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特别是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苏北地区基本消灭无房文化站。但是在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也发现一些主客观问题。客观上由于处在苏北欠发达地区,各种经费的欠缺制约各项工作的开展,比如在编人员工资省标部分的欠缺,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的无法保证,成了制约整个苏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工作最大瓶颈。主观上由于文化工作是个软指标,各级党政领导忙于经济建设,精力集中在完成各项经济工作指标上,导致文化工作被淡漠和冷落,甚至被轻视,乡镇文化阵地被占用和挪用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为了融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大局,加快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省建设步伐,适应新形势,建设新农村,发展新文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也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因此,必须出台新措施,制定新办法,切实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鉴于许多地方文化工作存在机制僵化,创新不足,活力不够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切实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彻底解决各项经费不足问题
比如,针对苏北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可以建立扶持苏北文化资金投入倾斜机制,制定规章制度,在省委省政府形成决策基础上,再在省财政厅设立专项倾斜基金,每年列入省财政预算,由省人大通过后执行。针对文化基础薄弱和条件滞后、办公活动经费不足的实际,还可以制定文化设施和办公经费保障机制,文化活动资金管理和奖励机制,使我们每年能有一定的经费购置文化设施,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县文化局设立文化站专项资金管理帐户,强化资金的监管和执行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出台活动资金奖励机制,根据每个文化站每年活动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每个文化站8—10万元左右的活动和办公经费,彻底解决文化活动经费不足问题。
物流企业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扬州物流企业机制创新能力评价概述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无论是物流技术创新还是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都是推动物流企业发展,为企业带来商机与利润的重要因素,而制度创新更是促进物流创新机制形成的重要保证。新常态背景下扬州物流产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通过对扬州物流企业的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为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诊断方式,实现由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推进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升级步伐,提高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推动扬州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物流企业机制创新能力评价问题是多因素决策问题。本文依据物流机制创新的要素及扬州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对物流企业的机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主要评价要素如下。①创新投入能力:主要为物流企业在机制创新方面的人、财、物的投入,创新投入能力是实现机制创新的前提。②创新管理能力:主要是物流企业在机制创新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创新管理能力是实现机制创新的保障。③创新产出能力:主要是物流企业通过机制创新所取得的效果,创新产出能力是机制创新效果的体现。
2构建物流企业机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深入物流企业调研和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扬州物流企业机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构成(见表1)。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包括专业人员比率(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学历以上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率)、研发与开发投入(年研发与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教育培训投入(员工教育培训费用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率)和设施设备投入(年新增设施设备占固定资产的比率)四项二级指标;创新管理能力指标包括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的素质与创新意识、管理人员职业与技术水平)、创新战略的可行性(创新战略的实用性)、创新决策的有效性(预见、发现市场机遇并付诸行动的反应速度和有效程度)、创新发展的持续性(知识、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备、更新及培训)、创新激励的保障性(对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奖励,晋升、规范与约束制度)、创新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内部组织参与创新活动的沟通、配合程度)和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内部形成鼓励和弘扬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七项二级指标;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物流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占全市物流营业收入的比率)、客户需求满足率(一年内客户需求得到满足的次数与客户总需求的次数的比率)、客户满意率(一年内物流企业向客户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没有得到抱怨的次数与物流企业提供服务总次数的比率)、设施设备利用率(一年内企业实际完成的业务量与设施设备所能提供的业务量的比率)和利润率增长率[(物流企业本年度利润率-上年度利润率)/上年度利润率]五项二级指标。
3评价实施
3.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确定权系数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宜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指标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它把复杂问题中的各因素划分为互相联系的有序层使之条理化,根据对客观实际的模糊判断,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的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为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其更有合理性,更符合客观实际并易于定量表示。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专家征询法建立判断矩阵,以及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指标的层次总排序,见表2。3.2运用综合评判法评价物流企业的机制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综合评判法,通过扬州现代物流协会、在扬物流企业、高校物流专业的相关专家对被评价的物流企业下评语,对物流企业的机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3.2.1评价指标的取值设Wi为指标Ci相对目标层A的权重,Di为对物流企业关于指标Ci的评分,D为物流企业的综合得分,则物流企业绝对评价的综合评分公式为:D=Σ16i=1WiDi,对于Di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百分制或等级评分。对于定性指标可采用等级评分的评语集{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同时对应于评分集{1.0,0.8,0.6,0.4,0.2};对于定量指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定量指标的100%参考值见表3,定量指标的实际百分比以此为参照计算出具体数值。3.2.2评价结果的界定根据被评价物流企业的综合得分D,对物流企业的机制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判,评判标准见表4。
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是由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对创新的需求激励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研发费用的支出与创新项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之间缺少直接、稳定的联系。许多科研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却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有效支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以及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往往较高,需求容易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导致潜在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较低。不少企业认为,其创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所面临的困难要大于研发阶段。
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经济,通过需求信号引导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创新资源的浪费。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优惠、直接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或者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公众使用创新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对创新产品的补贴,但这种补贴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创新成果要表现为产品,而且是因具有技术优势而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激励政策能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概括而言,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减少其财务压力,从而刺激创新活动。
创新需求激励政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也曾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欧洲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和日韩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研发活动。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在提升全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著地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动。
夯实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是由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对创新的需求激励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研发费用的支出与创新项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之间缺少直接、稳定的联系。许多科研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却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有效支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以及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往往较高,需求容易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导致潜在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较低。不少企业认为,其创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所面临的困难要大于研发阶段。
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经济,通过需求信号引导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创新资源的浪费。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优惠、直接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或者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公众使用创新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对创新产品的补贴,但这种补贴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创新成果要表现为产品,而且是因具有技术优势而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激励政策能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概括而言,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减少其财务压力,从而刺激创新活动。
创新需求激励政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也曾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和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研发活动。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在提升全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著地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动。
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是由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对创新的需求激励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研发费用的支出与创新项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之间缺少直接、稳定的联系。许多科研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却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有效支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以及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往往较高,需求容易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导致潜在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较低。不少企业认为,其创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所面临的困难要大于研发阶段。
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经济,通过需求信号引导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创新资源的浪费。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优惠、直接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或者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公众使用创新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对创新产品的补贴,但这种补贴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创新成果要表现为产品,而且是因具有技术优势而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激励政策能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概括而言,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减少其财务压力,从而刺激创新活动。
创新需求激励政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也曾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欧洲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和日韩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研发活动。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在提升全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著地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动。
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探讨
一、引言
在高校财务资源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科学化、创新化发展,从观念到机制,管理工作的难度有所提升。面对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方法来进行创新改革,以顺应时代背景的发展需求。
二、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意义
第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受财政经济影响。其一,高校教育并非义务性质。社会形势的发展使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逐渐被人们接受,高校财政资源有所提升,另外,高校所获得的相关服务费用也有一定增加,因此高校财务方面变化加大,管理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推行,为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对相关单位部门管理进行合理配置与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满足高校后勤社会化需求。随着社会进步与改革,高校的后勤部分逐渐走出原有的高校行政机制,具有了自主经营性质。这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也是一种考验,表面上的分离导致实质中财政与权力混淆不清。后勤部门的独立用人、资金调用等对高校财政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满足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部有关领导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对高校管理有效加强,并将其财务管理放在首要地位。包括对经费流通的监督、投入所带来的收益等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改善,研究分析学校自身存在状况,并加以解决,以推动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财务环境的改革发展下,想要更好地适应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从全方位进行了综合性改革,但在目前一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改革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管理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由于高校接受国家投资,但却执行独立的资源人力管理,并没有承担有关的责任制度,因此对财务资源的管理与监督还不到位,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改革造成一定困扰,减弱了相关的创新性。[1]第二,管理体制科学性需要增强。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执行的制度对学校财务部门的财权责任分担造成一定的矛盾性,财务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模糊不清,使财务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合理的进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第三,缺少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系统是对财务资源利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可以对学校各项财产的去向与使用进行合理考察,并且及时采取对策进行优化改善。但目前一些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学校自身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3]第四,管理人员素养还有待提高。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对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是一些高校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办学国模的扩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导致的,从而营销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