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08:10: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集约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集约型财务管理形式建立探索论文
摘要:集约型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核心管理内容之一,集约型财务管理保证了集团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在资金的控制、高效利用与强化总部对子公司监督等方面具备强大的优势。
关键词:集约化财务管理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趋向。通过集合人财物、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趋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企业集团集约型财务管理的优势在于:为实现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目标提供保证;促进全盘资金的监督、控制和合理、高效利用;便于对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监控,使得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一、多元化、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由于不同的子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与管理模式大相径庭,而且彼此都为平等独立法人,如不加以适当集权,很容易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集团整体效益低下。针对这种业务多元化的情况,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总体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激发各子公司或业务部的积极性,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对各子公司或业务部的业绩评价;有利于总体战略的执行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等。
(一)强化集权,适度分权
建立企业集团集约型财务管理剖析论文
摘要:集约型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核心管理内容之一,集约型财务管理保证了集团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在资金的控制、高效利用与强化总部对子公司监督等方面具备强大的优势。
关键词:集约化财务管理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趋向。通过集合人财物、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趋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企业集团集约型财务管理的优势在于:为实现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目标提供保证;促进全盘资金的监督、控制和合理、高效利用;便于对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监控,使得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一、多元化、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由于不同的子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与管理模式大相径庭,而且彼此都为平等独立法人,如不加以适当集权,很容易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集团整体效益低下。针对这种业务多元化的情况,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总体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激发各子公司或业务部的积极性,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对各子公司或业务部的业绩评价;有利于总体战略的执行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等。
(一)强化集权,适度分权
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接轨已成必然,中国粗放型的发展经济已难以保持全球竞争力,必然转向发展集约型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现代企业更具有生命力和向国际化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
一、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中国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重要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非常活跃,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果不能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贡献率,实现到2020年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仅仅靠进一步挖掘矿藏资源和出卖矿藏资源,采取资源型的发展模式来实现中国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把我国的资源和国际上可供给的资源加在一起都不够。
联合国统计署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中正式提出的绿色GDP概念的计算公式是: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逻辑上GDP数值应当是正值,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下,治理环境污染发生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GDP创造的价值。由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呼吁绿色GDP应成为考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报告将北京作为基准城市,不仅是因为北京具有直辖市和一般城市的双重特征,而且是中国第一个进入服务经济文明的城市,连续两年在《中国200个省市管理效率指数报告》中排在第一位,其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英国平均水平,是国内绿色发展的先进标杆。报告认为,统计的273个城市绿色指数平均值只有0.1469,水平比较低,意味着这些城市资源环境效率平均只相当于北京资源环境效率的14.69%,多消耗了85.31%的资源环境,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环境浪费隐患。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属于粗放型经济。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计量论文
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
从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虽然国外学者不常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但对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或原因的分析,实质上也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关于这一点,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曾作过比较,就我国学者们而言,尽管对粗放和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明确的。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一国总体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所依靠的因素构成,其中增长因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通常把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称为要素投入,其余因素的总和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地,根据要素投入与综合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把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由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为了能定量反映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或集约程度,笔者引入粗放度概念。所谓粗放度是指要素投入增长率的贡献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注:对于一国总体来说,土地是固定的。因此,在考虑要素投入的增长率时,舍象掉了土地要素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δ=αL''''+(1-α)k''''/Y''''
式中的α表示劳动的贡献份额;
(1-α)表示资本的贡献份额;
L''''表示劳动投入增长率;
经济增长计量分析论文
一、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
关于“粗放”、“集约”概念的使用,最早见于农业经济学中,当时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后来才被引申到整个经济领域。最初,粗放经营的含义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则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前者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增加总产;后者借助增大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也论及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他指出“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大……对耕作者来说不用花费什么,或者同古老国家相比,只花极少费用。”这种“只需投资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的经营方式“就是粗放经营。”(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56页。)“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0页。)在研究级差地租时,马克思认为,粗放经营和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直接联系,而集约经营则与级差地租第二形式紧密相关。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1、肥力……2、土地的位置。”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则是“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造成的不同生产率引起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6页。)
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术语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苏联在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直到5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记录,此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表现出恶化趋势,令人不解的是,其经济增长的恶化是在它保持了非常高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使苏联的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研究。当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且指出,苏联过去的高速度增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倾全力动员资源和增加要素投入的结果,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日益减少,在忽视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滑(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于60年代从苏联传入我国(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尽管没有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高浪费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分析。此后,特别在1979—1980年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广泛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后。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
水产养殖循环经济研究
1引言
我国确立的“以养为主”的渔业政策使水产养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引导水产养殖户发展集约型水产养殖,将成为促进现代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我国集约型水产养殖起步较晚,渔业技术较为落后,现阶段仍然属于水产养殖的初级阶段,水产养殖模式比较传统,积极引导水产养殖主体发展集约型养殖,对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1]。
2循环经济理论和相关概念界定
循环经济理论始于波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波尔丁提出将地球类比为宇宙飞船,在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内,完成物质循环与资源充分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后经过不断延伸,发展成为“循环经济理论”。2.1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是以“3R”原则为基本原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最大利用效率,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理论。该理论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赋予了其可持续发展等新内涵,该理论也由狭义的循环上升到广义的发展[2]。崔军(2011)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实践,研究了国外先进循环经济发展。曹彩虹(2014)提出自然资源的管理,环境成本的转移等问题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张智光(2017)提出发展广义的循环经济理论,认为需在循环的广度上,超越资源利用循环,向上游的可再生资源拓展[3]。2.2循环经济相关概念界定。循环经济理论以“3R”原则为核心,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吴季松(2005)在“3R”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再思考”和“再修复”原则,即“5R”原则。该原则是在资源总量不断下降和资源环境恶化的情形下提出的,目的是积极引导人类遵循循环经济,合理进行生产实践。“3R”理论得到不断拓展,发展和完善了循环经济理论[4]。
3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集约型水产养殖发展思路
3.1管理思路。在循环经济理论“3R”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水产养殖循环经济模式的管理思路。关于发展集约型水产养殖的管理思路,水产养殖主体需要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建立管理意识,改变以往的经验决定养殖行为,对养殖规模进行科学的测算,积极引导水产养殖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帮助养殖散户树立管理概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处理后排放,遵循循环经济理论中“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以及“再循环”原则[5]。3.2资金思路。在循环经济理论“3R”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水产养殖循环经济模式的资金思路。资金是水产养殖的先决条件,水产养殖前期资金投入较高且具有高风险。往往导致水产养殖户或养殖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水产养殖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申请加入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合作社,获取资金支持。也可以多家自主联合成为养殖主体,共同经营。水产养殖企业可以通过和其他企业合作,实现共赢,补充自有资金的不足[6]。3.3政策思路。在循环经济理论“3R”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水产养殖循环经济模式的政策思路。政府应该对集约型水产养殖给予财政支持,制定相关的资金补贴政策。帮助水产养殖散户完成污染处理,包括产生的重金属、残饵。其次,由于养殖企业生产规模大,政府可以实行水产养殖的设备补贴政策,促进企业选择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监督企业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生产行为符合“再循环”原则[7]。3.4技术思路。在循环经济理论“3R”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水产养殖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思路。目前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先进性和复杂性,对于养殖户和大部分养殖企业来说,科研能力较差,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接受养殖新技术。政府应该专门设置集约型水产养殖模式的科研机构,推进养殖循环经济模式的研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从而在源头、过程和污染处理环节都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遵循循环经济理论中的“3R”原则,为我国发展集约型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本文作者:何玉付刘海燕工作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建国6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而我国在很多年份都超过了40%。虽然我国政府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倡导和推进企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但是,多年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损害国家和民众利益的情况一直没有较大改观。这与我们没有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目标模式存疑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模式,已经被世界许多学者和国家所接受。1986年苏共27大确定“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我国也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虽然这一目标模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第一,没有实现“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有机结合“。粗放型”和“集约型”更多地体现了增长方式“质”的规定性,而缺乏“量”的规定性。到底什么样的要素配置才是“粗放型”或者“集约型”?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从“粗放”到“集约”只是一个方向,一个过程而已,而且这个过程永无止境。第二,没有充分体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很多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没有做到,并最终被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所累。第三,没有实现动态和静态有机结合。在把握经济增长方式时,动态的、局部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今天的集约型方式在明天看来可能是粗放的,中国的集约型在美国看来可能是粗放的,所以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只能表示差异和变化,很难据此下“粗放”或者“集约”的结论;另外,如果把数量主导视为粗放,质量主导视为集约,则几乎没有纯粹的粗放或集约,因为数量与质量是共同演进的,数量扩张的外部性之一是质的改善。第四,没有把握住战略目标与战术重点的有机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劳动力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并缔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五,没有很好地将远景目标与近期任务相结合。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我们描绘了经济增长的美好前景。但是,再美好的未来也必须依靠完成好每一阶段的历史任务来实现。中国政府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这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奋斗目标。
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中国确实是老话题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然而,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却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国际竞争力也难以提升。特别是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很大,给我国经济造成剧烈波动。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争取其中很低的附加值,换取巨大贸易顺差以及大搞建设,重复投资的宏观政策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总是将经济发展的动力维系于外部市场;一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府,更不可能让人民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有鉴于此,我国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转变。第一,从依赖出口到激活内需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5年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2007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世界排名跃居第二位。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急剧减少,经济波动幅度加大。龙洲经讯咨询公司认为,净出口对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缩减一半。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一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把经济增长维系于外部市场,而不是发展国内民生是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失误?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等等都将增加出口行业成本,抑制出口快速增长。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政府再次提出激活内需,这是具有经济增长战略意义的。因为在没有内需支撑的情况下,外部需求萎缩,经济下滑就不可避免。加上高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上涨推动企业投资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又反过来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仅仅在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上做文章,形势不可能有实质性改观。如果不能把解决民生问题落实到激活内需的行动中,这一战略就会象十年前提出拉动内需一样陷于流产。第二,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消费增长速度。2001年至2006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按累计法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高达21%。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2.4%急速增加到2006年的41.3%,同期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65.1%下降到39.2%。这种状况使得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更趋突出,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靠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直接投资支撑,而不是靠私人投资,不是靠本土企业,这种发展模式现在已经出现危险。因为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资依赖程度越大,经济的稳定性就越差,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也越大;投资越是依靠财政,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就越趋于减弱。众所周知,投资不是目的,但消费依赖于投资。因此,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并不是否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也不是大幅削减投资,关键是防止投资的过快增长,理顺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调整投资方向,把投资方向与刺激消费紧密结合起来,密切注意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不协调状况,努力调整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促进消费与投资的结构调整,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更加重视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解决扩大国内消费的问题,协调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关系。事实上,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机已经成熟。以2007年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会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第三,从关注GDP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GDP是“二战”之后西方提出的一个衡量经济总量的概念。现在看来这个指标并非完美无缺。因为GDP只能反映经济总量,无法反映经济质量,同时还由于其本身难免的大量重复计算,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怀疑,我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GDP的补充和修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内外需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等,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只有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的矛盾。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计量分析论文
一、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
关于“粗放”、“集约”概念的使用,最早见于农业经济学中,当时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后来才被引申到整个经济领域。最初,粗放经营的含义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则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前者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增加总产;后者借助增大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也论及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他指出“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大……对耕作者来说不用花费什么,或者同古老国家相比,只花极少费用。”这种“只需投资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的经营方式“就是粗放经营。”(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56页。)“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0页。)在研究级差地租时,马克思认为,粗放经营和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直接联系,而集约经营则与级差地租第二形式紧密相关。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1、肥力……2、土地的位置。”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则是“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造成的不同生产率引起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6页。)
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术语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苏联在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直到5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记录,此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表现出恶化趋势,令人不解的是,其经济增长的恶化是在它保持了非常高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使苏联的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研究。当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且指出,苏联过去的高速度增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倾全力动员资源和增加要素投入的结果,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日益减少,在忽视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滑(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于60年代从苏联传入我国(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尽管没有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高浪费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分析。此后,特别在1979—1980年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广泛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后。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
经济增长粗放度计量分析论文
一、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
关于“粗放”、“集约”概念的使用,最早见于农业经济学中,当时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后来才被引申到整个经济领域。最初,粗放经营的含义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则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前者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增加总产;后者借助增大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也论及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他指出“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大……对耕作者来说不用花费什么,或者同古老国家相比,只花极少费用。”这种“只需投资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的经营方式“就是粗放经营。”(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56页。)“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0页。)在研究级差地租时,马克思认为,粗放经营和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直接联系,而集约经营则与级差地租第二形式紧密相关。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1、肥力……2、土地的位置。”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则是“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造成的不同生产率引起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6页。)
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术语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苏联在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直到5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记录,此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表现出恶化趋势,令人不解的是,其经济增长的恶化是在它保持了非常高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使苏联的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研究。当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且指出,苏联过去的高速度增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倾全力动员资源和增加要素投入的结果,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日益减少,在忽视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滑(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于60年代从苏联传入我国(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尽管没有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高浪费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分析。此后,特别在1979—1980年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广泛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后。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研究论文
一、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
关于“粗放”、“集约”概念的使用,最早见于农业经济学中,当时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后来才被引申到整个经济领域。最初,粗放经营的含义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则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前者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增加总产;后者借助增大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也论及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他指出“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大……对耕作者来说不用花费什么,或者同古老国家相比,只花极少费用。”这种“只需投资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的经营方式“就是粗放经营。”(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56页。)“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0页。)在研究级差地租时,马克思认为,粗放经营和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直接联系,而集约经营则与级差地租第二形式紧密相关。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1、肥力……2、土地的位置。”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则是“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造成的不同生产率引起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6页。)
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术语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苏联在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直到5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记录,此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表现出恶化趋势,令人不解的是,其经济增长的恶化是在它保持了非常高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使苏联的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研究。当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且指出,苏联过去的高速度增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倾全力动员资源和增加要素投入的结果,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日益减少,在忽视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滑(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于60年代从苏联传入我国(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尽管没有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高浪费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分析。此后,特别在1979—1980年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广泛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后。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