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英语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04:5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械英语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院校机械专业机械英语论文
一、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现状
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机械类常用的英语单词,能够掌握机械中常用的英语句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2005年至2008年,课程性质为学院任意选修课,1.5学分,30学时,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七学期;从2009年开始,课程性质调整为专业课模块(选修),1学分,学时和开设时间保持不变。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提问,课后作业练习以及期末考试。[1]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要有很好的外语水平。目前,专业英语任课教师有3人,1名在读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平均年龄为34岁,均为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尽管近年来我校引进的教师基本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也具备专业水平,但是在英语能力以及教学经验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使部分教师很难驾驭专业英语课堂。此外,由于课程性质和学时的限制,造成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愿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教学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专业英语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学生方面的问题。该课程开设时间在第七学期后半学期,此时很多学生都忙于准备考研、公务员考试及就业等,请假、缺课现象比较严重,即使是来到课堂上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听课状态都较差,这表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交通工程机械英语论文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英语课在高职学校属于基础课程,目前高职学校学制多为3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压缩了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2、大部分机械专业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自信与兴趣,高职学校开设机械英语课的专业主要有轻机维修、数控、焊接、机电等。在这些专业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专业英语的内容一般仅涉及专业科技领域,大都是生硬的理论知识,内容枯燥,不像基础英语那样生动、有趣;3、机械专业英语特征鲜明,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相比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专业英语(以交通工程机械英语为例),句子一般较长,且句型复杂,并列谓语动词多,定语从句、状语、过去分词短语也很多,使句子不但长且很凌乱,阅读困难。同时,专业词汇难以掌握。学生在长期的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接触到的大多是日常的、社会生活方面的公共用词及语言表达,很少看到用到专业领域的词汇,因此专业单词看起来很生僻,对专业文章也很不适应。
二、对交通工程机械英语教学的几点想法
1.合理设置课程安排,专业英语在高职教育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机械修理专业比赛中,也要求学生能操作国外进口的一些数控仪器设备,从事相关的维修检测工作。这些数控设备上的英文指令和专业术语及说明书等,就是对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最好考验。因此,为了给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提高职业能力打好基础,高职学校应更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在专业工种计划上合理地根据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情况,设置课程;2.合理巧妙地使用教材,本人所在的学校,正在努力编写《工程机械英语》教材。该教材的教学内容在涵盖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体现了机械专业的时代特征,课后有丰富学生知识的阅读材料,且专业词汇丰富,还有与课文配套的练习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合理、巧妙地分配好课时,利用好教材中文章简洁、图文并茂的特点,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安排学生自学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技巧。课后,可通过做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重、难点知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3.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首先,由于机械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本人认为,应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语音教学的方法,从0(音标学习)开始,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利用一定的课时教会学生48个音素。通过掌握音标,使学生学会拼新单词,这使本来对英语一窍不通而现在却学会拼单词的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够用标准的英语发音并进行简单对话交流的乐趣和自豪感。这种神奇的感觉,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其次,对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单词及词组,不但难以掌握,而且其数量也是巨大的,多的可至几十万之巨。但我们学习某一专业的英语单词,是不必掌握其全部,也不是其大部分,而是只需掌握该专业较常用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单词就可以了。齐夫定律指出:若将某一专业领域的单词按其使用频率的高低从小到大依次排序,则某单词的使用频率与其所排序号之积为一常数。也就是说,专业单词虽多,但序号排列靠后的单词使用频率极低,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掌握它们,在偶尔用到时查词典就可以了。英国牛津大学词汇编纂专家经过统计发现,某一专业领域最常用的1000个单词,其使用次数占所有单词使用次数的82%,最常用的2000个单词占到91%,最常用的3000个单词占到95%。由此可见,学习某一专业的单词时,我们只需掌握1000-3000个常用单词,就能较顺利地用英语表达或获取专业知识了。因此,我们学习专业词汇时,应重点掌握常用的单词、词组。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专业英语的工作量,也为同学们学好专业英语树立了信心;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第一要做到到实训教室进行实地参观与教学,第二做到教学方式多样化,第三做到丰富教师的机械专业知识。
三、结语
交通工程机械英语是现代国际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工具。随着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大力发展,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而那些既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又同时具备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为了迎合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这种需求,教育工作者应不遗余力地结合专业人才需求和办学特点,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工学结合的最佳状态。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魅力体现的基础,是学生信任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机械专业知识。现实中,高职的英语教师有着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但机械知识较为欠缺,讲起课来对很多机械专业术语深感陌生,遇到学生提问相关的机械知识,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面对教学需要,本人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多听其他机械专业教师的课,不断提高机械专业知识水平。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机械英语专业学科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发现并折服于教师的专业魅力和教学魅力。这样,学生才能佩服任课教师,喜欢英语课,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文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质量分析
摘要: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是体现中文刊国际化水平和能力的关键要素,但当前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中英文摘要不一致、词类误用、语法表达不规范等。其原因在于学生论文撰写者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期刊编辑部不够重视、相关规范不明确。因而,应当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作者的英文水平、编辑部要把关好英文摘要质量,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监管,以切实提升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质量。
关键词: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质量控制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概括性内容摘取,是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窗口。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英文摘要既是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体现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
一、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中英文摘要不一致。从国际学术惯例来看,摘要是体现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核心段落。中英文摘要的区别仅在于语言形式的区别,在内容上应当保持一致,以防止因信息增减导致的认知差异。然而,通过对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案例分析,中文期刊学术论文仍然存在着大量中英文摘要不一致的情况。其中,篇幅过短是最为突出的一类问题,即英文摘要的字数和内容并没有完全展示与中文摘要同等的意思,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概念性的字句,简要翻译了中文摘要,缺乏对结论、过程的准确阐述。如中文摘要中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内容的案例实证过程,在英文摘要中往往不被重视。此外,英文摘要也存在内容过长的现象,有些英文摘要没有忠于中文摘要,而是增添了一些辅助理解的“简单句”——由于中英文语法差异,英文摘要使用简单句过多而带来的篇幅过长问题较为普遍。(二)词类误用。与中文一样,英文作为一种讲究语境、语气和语法的语言,同样需要考虑词类使用的场景、状态和顺序。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的作者虽然是具有一定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者,但是其在英文文献阅读和英文学术写作方面还较为薄弱,用词不准确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英文摘要撰写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翻译软件或者基于个人词汇储备进行直译,忽视了其实际使用语境,因而极容易导致读者的误解。如在我刊录用的某论文摘要中,有“经费保障机制”一词,作者原稿译为“financialsupportmechanism”,但是根据语境,“mechanism”常用来表达实体的机械装置,并不适用于管理学中的“体制”“机制”。最终建议作者将“mechanism”修改为“policy”,这样就能够较为贴切地表达出中文的含义。又如英文中有大量的形容词,在翻译中需要选择最为准确的词汇才能实现有效表达,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在中文中常用的“解释力”一词,许多作者翻译为“interactive”,意在体现能够有效交互,但是这一词汇常用于社交场合,而在学术领域,则常用“responsive”来表示较强的解释力。(三)语法表达不规范英文表达有一套完整的语法表达体系,不恰当的语法表达会产生病句,会大大影响读者的理解。在摘要翻译中,最常见的是双谓语的语法错误。在英文语法中,一句话只能出现一个谓语,或者通过连词连接,其余的动词可通过伴随状语或不定式的形式出现。但是,由于中文摘要中常常存在单句话多个动词的现象,就容易导致英文直译过程中的双谓语或多个动词的现象。
二、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钢琴演变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从最初的古钢琴到钢琴的发明,再到逐步完善的现代钢琴,论文钢琴已历时三百年,其历史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艺术涉及了人们的物质精神领域,涵盖了时代精神与流行元素,其内涵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已不只是一件乐器,它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商品,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产业。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艺术钢琴产业
钢琴自其诞生之日起,已历时三百年。钢琴历史三百年,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几乎无处不在,哪里有音乐,哪里就需要钢琴。当谈论钢琴时,我们也许不只是谈论一件乐器,而是在谈论与之有关的千头万绪。它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宗教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以及个别的和一般的。
从古钢琴到钢琴的发明,钢琴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风靡全球。钢琴的诞生,给人类的音乐和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涵盖了与之有关的时代精神与流行元素。它曾经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从而在东方社会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如今已经不只是乐器,它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商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产业。与之有关的钢琴厂,琴行在市场上不断地得到需求,进而增多和发展,专职钢琴教师的出现和与日俱增的学生人数,成为一个新型音乐文化市场的推动者。加上行政因素,官方考级等使钢琴市场的含金量日益剧增。而与此同时,钢琴琴谱和教材及钢琴唱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出版商分得了一杯羹。钢琴俨然成为了一个超级的百变明星活跃在现代化社会的流行文化之中。
一、钢琴的演变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的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为前身。在以后的200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英语学困生教学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学生学习英语心理障碍的几种类型,分析了英语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教学对策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英语新教材的使用。论文经过一段时问的教学,优秀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但学习困难生的比例也比以往多.两极分化现象从初一就开始突显。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得比较困难.渐渐地形成了心理障碍。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分析其原因。不仅是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困难多,更主要的是学生心理的问题这些学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急躁型。从小学升入中学,有些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仍然运用过去的学习方法.由于方法不当.尽管在英语学习中花的时问和精力并不比别人少.可成绩仍然不如人意。而这时的中学生好胜心强,情绪不稳定,紧张浮躁,总想急于求成。但越急越不得法.效果越是不佳。
(2)焦虑型。随着英语课程不断加深,一些学生知识结构上出现断层.学习的前后内容不能衔接起来,继续学习困难重重。屡次考试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自信心、自尊心受挫.产生失落感而终日紧张不安.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3)抑郁型。一些中学生性格内向、懦弱,在学习过程碰到困难因自己的自学能力低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又得不到老师及时合理的指导.不能及时解决困难,妨碍了进一步的学习。
诠释英语词汇释例的原则
摘要:选用英语词汇释例时应遵循四条原则,即释例的正确合理性、交际实用性、时代文化性和社会教育性。正确合理性英语论文是任何准确的语言表达都必须具备的一个属性;交际实用性可使例句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便于学生识记运用;时代性可通过例句将枯燥的语言点与时代特色合和英语文化相融合,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趣味性;社会教育性则能够通过释例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于细微之处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英语词汇释例;正确合理性;交际实用性;时代文化性;社会教育性
在EFL(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教学史上,英语词汇释义(EnglishVocabularyParaphrase)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曾采用过“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来释义。该释义方法充分利用和依赖母语,主要目的是将英语翻译成母语。这一学习过程是机械的,单向的,排外的,忽视了用英语思维的重要性[1]335-337。最近几十年,随着国际上交流的增多,学习英语的目的远不止限于理解。语言的交际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促使教师致力于在课堂上营造一个互动的气氛,并强调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20世纪60年代,英国数学家和心理学家C.Gattegno倡导“沉默法(TheSilentWay)”。他指出,教师的释义可以通过多彩的展示板,词汇图表等。就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也在美国兴起。它最基础的教学活动和释义方法是,教师给出指令,学生做出反应。另外一个趋势称为“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它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这一方法认为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交流,因而主张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用英语讲授,通过互动交流来释义[2]129-220。
综观英语词汇释义的所有阶段,举例说明(释例法exemplification)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几乎是所有教师最为常用的词汇释义方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该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然而,仅仅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还是不够的,这只是满足了学生学习该词汇本身的需要。释例应该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即,不仅要说明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还要具备传播文化信息、丰富学生头脑、启发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兼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兼顾教书与育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英语词汇释例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正确合理性,交际实用性,时代文化性和社会教育性。
一、正确合理性(CorrectnessandRationality)
论文写作要素
论文写作五要素之1:可读性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2.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3.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4.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5.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进入《科学文献索引》的优秀期刊《Chinesephysics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一再申明: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在于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标题应该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又能反映与其他文献的区别.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国内有些论文的一个通病是喜欢包罗万象的,大而空的标题,接着又是言过其实,空洞无物的掖要.例如说一次观测就得出一个变化规律;一个算法就解决了一个NP问题,等等,罗列的关键词不能反映论文的中心议题,也不便于检索,这样就使得读者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出现这样的结果,何谈沦文的可读性请看一下《Nature》在投稿指南第二条上对可读性是如何解释的: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能能够读懂.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的.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凡不符合他们要求的稿件,毋需深人阅读即行退稿,道理很简单,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谈到可读件,使笔者回想起在数学界流传很广的一件恢事.在本世纪之初,Hilbrt由于提出23个数学论题而名声大振,有人间他何谓一3个好的数学选题,Hilbert毫不犹豫地回答:清晨与你漫步时,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10分钟时问解释消楚的数学选题.可见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当然,《Nature》与《Science》不是专业杂志,他们特别重视论文可读性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专业期刊是否就不必这样认真对待可读性问题呢,事实上,可读件是指读者在读过你的文章之后,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因此,专业期刊同样要求论文具有可读件,如果一篇论文由于可读性差而失去很多读者,对于期刊本身而言,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
论文写作五要素之2:信息量
信息量是源于通信领域而逐渐普及成为大众与媒体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将它与一篇科技论文联系起来,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读者提供多少有关该论题的信息.笔者在《ChinesephysicsLetters》的投稿规范上看到,它是指"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uss(讨论)等词,并举例作了进一步解释,如"Thecrosssectionis(6.25±0.02)就比"Thecrosssectionis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通俗地讲,读之前或许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消或不确切的知识在读过该文之后不仅获得新知识,还消除了模糊不清或不确切之处,就说明这篇文章包含较多的信息量.简言之,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显然,"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6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信息,而后者则是清楚的.确切的信息.
现在,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的篇幅作了严格限制,这样作的意义何许呢显然新的学术思想,新的实验,新的发现......等等创新结果是决定论文信息量的关键,但是不可否认,篇幅的严格限制会促使作者想方设法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作者面对篇幅的限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这样作的结果,一般来说论文的内容充实了,(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
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的编辑首先对来稿从标题,图表,数学公式直到参考文献逐一计算所占的行数,总行数绝对个能超过46O行,否则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练内容到符合要求为止.篇幅虽少但内容不充实,论文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则很难被编辑,申稿人认为是篇好文章,退稿是预料之中的事.
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摘要:循环经济与创新管理密切相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做好创新管理。论文应当从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入手,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并实现集成创新,使三种创新活动交融“和一”。再通过实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扩大资源再生的投入、建立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强化社会责任第一的经营理念等中间目标,最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小化污染。
关键词:循环经济;创新管理;集成创新
1导言
从事经营活动时谁也不会不考察资本的投入,不过,绝大多数公司在核算时确实忽略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本构成,即地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人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有价性,使得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以致资源短缺,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totalinnovationmanagement,简称TIM)的创新管理新范式,以求在新时代条件下丰富发展创新管理理论,并为我国企业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有效的全面创新提供理论指导[2]。企业进行的创新都要以资源为前提,没有资源,创新变得没有任何用处。鉴于目前经济活动借以生存的资源短缺和许庆瑞教授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我们提出创新使用资源的方式,以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类和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认识到赖以生存的资源越来越短缺的危险性,纷纷提出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循环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新经济的潮流。近年来,我国也认识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2004年中央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上议事日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我国经济朝着生态化方向前进,也将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竞争力,选择循环经济符合历史和社会规律的必然。然而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只是一个开始,更为重要的是怎样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情和创新管理有关理论,提出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并利用集成创新这个有效机制来融合这三者。
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摘要:循环经济与创新管理密切相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做好创新管理。论文应当从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入手,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并实现集成创新,使三种创新活动交融“和一”。再通过实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扩大资源再生的投入、建立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强化社会责任第一的经营理念等中间目标,最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小化污染。
关键词:循环经济;创新管理;集成创新
1导言
从事经营活动时谁也不会不考察资本的投入,不过,绝大多数公司在核算时确实忽略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本构成,即地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人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有价性,使得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以致资源短缺,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totalinnovationmanagement,简称TIM)的创新管理新范式,以求在新时代条件下丰富发展创新管理理论,并为我国企业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有效的全面创新提供理论指导[2]。企业进行的创新都要以资源为前提,没有资源,创新变得没有任何用处。鉴于目前经济活动借以生存的资源短缺和许庆瑞教授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我们提出创新使用资源的方式,以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类和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认识到赖以生存的资源越来越短缺的危险性,纷纷提出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循环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新经济的潮流。近年来,我国也认识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2004年中央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上议事日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我国经济朝着生态化方向前进,也将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竞争力,选择循环经济符合历史和社会规律的必然。然而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只是一个开始,更为重要的是怎样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情和创新管理有关理论,提出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并利用集成创新这个有效机制来融合这三者。
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的新趋势及法律规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以迅速地发展,其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等方面确实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跨国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与并购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缺失已对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以及民族产业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外跨国公司并购的规制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相互配套,所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论文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正在迅速蔓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曾经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并购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并购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首选方式,并购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跨国并购带动了国内企业的并购,同时国内企业的并购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国公司并购。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并购投资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对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增强科技开发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利用不好,就会对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以及民族产业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规范国外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立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的新趋势
综合中国从20世纪9O年代初开始的跨国公司并购情况,结合全球经济形势,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出现如下趋势:
(一)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并购虽不能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相提并论,但对中国来说,发展规模和速度如此之快确实惊人。2005年前l1个月,全球已经进行了24806宗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了2.06万亿美元;2005到2006年8月份止,并购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中国企业的并购金额达到了280亿美金的规模,从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上都创下了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