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8 04:07: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械设计基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线上教学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手机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基于此,为了改善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线上教学设计,并进行了课程实践。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超星平台;教学设计

一、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面向所有高职机械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机械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和相当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学时总量64课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内容较枯燥,并且以往该课程采用的是灌输型知识传授的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讲述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接收。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佳。现通过教学改革,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超星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变,采用混合式教学设计,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1-5]。

二、机械设计基础线上课程的设计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并提高了我们的办事质量、学习效率。线上教学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教育和多媒体结合起来的教育方法,利用线上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利用线上课程可以方便保存、修改、更新教学内容,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网上答疑、在线辅导、章节题目、课后作业等功能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利用线上资源实现合理的预习、学习和复习。教师也可以在平时无需印刷卷子进行课上测验,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机械设计基础线上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意义非常重大。机械设计基础线上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微信群+腾讯会议的组合形式进行了教学。主要是在超星学习通上开设相应的线上课程,其中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学课件、习题库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其中题库按章节设置,方便进行章节测验抽题。同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布置章节测验、作业、进行课上或课下的讨论。设置超星平台中课程视频文档观看、章节测验、作业、模拟考试的权重,其中课程视频、文档观看占40%,章节测验和作业各占20%,模拟考试占20%,此权重设置侧重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见图1,其中文档为教学课件、视频,是针对每一章节的PPT、录播讲课过程;章节测验为每一章节后的练习习题,其中章节测验中的习题主要是选择题和判断题,系统可以自动批改作业,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在课上内容讲解完之后,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行课上测验,测验卷子则是抽取线上课程对应章节题库中的内容。客观题目可以线上自动批阅,教师只需要批阅主观题目即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综合作业、章节测验、视频观看时长和次数、课上答题情况,由平台统计出该课程所有学生的综合成绩。图2为该学期的综合学习成绩分布,其中60~80分的学生占到了约32%,而40~60分的学生占比较高约为62%,40分以下的学生占6%,从而可以得出40~60分学生占据比例较高,学生自主利用平台的积极性并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可以得出单纯使用线上教学,在学生自主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懒散、应付。因此教师在利用超星平台的共享性和方便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实效性。所以可以同时引入腾讯会议直播和微信群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腾讯会议平台作为视频直播的平台,利用其在教学上的优点:老师作为主讲人,可以利用屏幕共享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另外也可以组织线上研讨,实时性高。但是由于学生网络水平不一样,利用腾讯视频会议教学时,在上课过程中偶尔有学生掉线,但马上恢复进入课堂,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会在没有交流任务时偷懒、开小差,真实性不强,其效果不如在课堂授课。但是老师可以利用直播提问、点名、讨论等方式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微信作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软件,其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实现老师与同学间的一对一的提出问题和答疑解惑,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在课上、课下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并且可以分享一些教学资料,在教与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深受学生欢迎。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过去所采用的教具所存在的功能单一,不能够展现运动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一个专业用在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的组合传动机创新教具。此教具在经过合理的组合以后,能够把带轮机构、行星轮系、螺旋机构等课程所包含的机构融合到一块,然后采用相同的电机驱动,这样就能够让机构得到统一运转。利用调速电路控制电机的速度,让传动机构能够在各种速度当中进行转动,这样就能够符合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教具;组合;传动;机构

在机械类专业当中,机械设计基础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属于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常所使用的机构和零件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分析能力,从中获取基本技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工作素质。此课程包括的机械结构有许多种,如果仅依靠老套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系统的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研究出一套专门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组合传动机构教具,下面对此教具进行详细的分析。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内容及作用

1.1内容。1)讲授主要机构的工作机理,运动分析和设计形式;2)讲授主要零部件的工作机理,运动分析和设计形式;3)讲授机械系统的设计形式。1.2作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提高学生正确采用全新的设计方式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掌握设计方案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是以设计为主要方式,并以符合工程设计需要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提高实践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提高学生零部件设计水平为前提,来加强他们的创新以及实践设计的水平[1]。

2结构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1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保障。高等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高地,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在面临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目前高教界正在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主要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组成。以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依然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主要原因:①多媒体图文并茂,动画、视频丰富;②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这也忽视了多媒体重难点不突出的弊端,学生短时无法接受大量的信息。在教学方法上忽视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为任务,其设计对象仍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概因减速器设计理论成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而且减速器中齿轮、轴、轴承等零件的设计恰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看,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对减速器认识也仅是“听说”,特别是结构设计时完全依靠指导书中例图,没有自己设计思路;②学生对力学、图学等先修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绘图质量不高;③教学模式单一,设计任务相同仅设计数据不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少交流与协作,个别学生抄袭别人资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融合实验实践内容于理论教学、引入工程实例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涵盖了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零散且多的特点,学生学习后很难快速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一般。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协作和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

1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从专业基础课到实践性课程转化的重要节点。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教材在结构和知识点上比较多且分散,教学模式与实践结合得也很少,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分散,与实践相结合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整体性出发,以项目为任务驱动,以学生的自学和动手为主,以教师的教学为辅,引导学生学习。

2项目驱动教学研究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需求,能够查找并使用机械设计手册[1]。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来整理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制定方案、设计思路、查找文献、完成项目等过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得通识教育能力有很好的提高[2]。项目的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工作。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结合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要以实践应用为主[3]。目前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大部分高校应用较少,还处于研究阶段。大部分高校缺乏学生的主体角色,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实践应用为主。但是大部分本科生还是不能够很好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应用型大学教育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不是操作工,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针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实施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看似一门复杂的课程,但其也有内在规律,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常识性知识并应用很重要,这也需要长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现在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也在改革,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驱动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通识教育能力。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新途径

《机械设计基础》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设计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使用与设计机械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从事非机械制造类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正是在接受过专业基础课的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一批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不仅涉及到某行业、某学校的某一个专业,还关系到众多工科非机械类各个专业。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对众多非机械类专业均有适应性和普遍的指导意义目前’这门课程的开设与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有的仍保留着传统机械类课程的学科,《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讲解需要有《高等数学》、《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先修课程的知识作为基础,但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采用传统单一内容的学科型体系教材,上述先修课程安排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前开设,为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1.2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有的虽将传统的机械类课程进行了综合.内容多.涉及面广.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材在内容上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授学时存在随意压缩.教学内容随意增减教学内容取舍不当。《机械设计基础》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部分的内容.教材配套不到位.未达到课程综合的真正目的。

1.3工程性和实践性不够突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讲解时以工程应用为背景.通过理论讲解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章节所学的知识.消除由于章节多而带来的“繁杂”感:保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机械设计.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创造精神。目前在理论教学与工程性和实践性方面有严重脱节现象。

1.4课程未能弓I入“现代机械学”的教学内容及设计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大多数《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没有“现代机械学”这方面的内容,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的发展及整个机械大系统的理解。

查看全文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悄然发生着变化。立体化、多元化学习形式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95”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开发优质系列微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一、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的特征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但它与单纯的影视视频有本质的区别。微课的任务是使观看者(即学习者)看后理解、掌握其中的知识,达到学会的目标。因此,微课具备如下特征。(一)系列性。本文以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载体,结合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对“机械设计基础”这一特定课程进行研究。各微课视频是以“机械设计基础”为系列关联知识点的视频,其知识点是有联系的,各个微课视频具有系列性。(二)实用性。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必须符合高职学生学习需求,即在最短的时间(5~10分钟)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点。是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高度浓缩的精品课程,必须能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它与广告和视频节目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三)易懂性。“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逻辑思维相对较弱,基础薄弱,因此,微课必须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内容,使学生以最省力、最有趣和最易理解的方式来学会知识。(四)启迪性。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不仅传输机械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机械热情和学习动力,引导学习者深度思考,从而启发学生探索机械中的奥秘。通过系列微课的学习要能引导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进行螺旋上升式的启迪和思考。(五)分享性。高职学生学习微课最方便的工具是智能手机。因此,微课视频必须制作成占内存小、播放流畅的格式,易于网络传输分享,实现师生顺畅交流。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要有交互功能,达到师生通过手机随时探讨研究,以实现更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构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优质微课评价指标体系

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微课作品的评价结果也不同。虽然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基本的原则已达成共识,即优秀的微课应是内外兼修,内容与形式契合,兼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本文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评价体系。开发微课涉及两大方面,即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一)关于微课设计的评价指标。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变死板学习为动态化学习,更能贴近现在的高职学生,但不能替代课堂教学,只能嵌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这一载体,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推进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使“95后”的高职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更喜闻、易懂,实现快乐学习。微课设计的评价指标有实用性、系列性、易懂性、启迪性。实用性涉及四项二级指标。微课选题要有价值,即对学生课上课下学习都有帮助;每节微课结构完整,对知识点阐述清楚,且有启迪性;所选题材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学以致用;资源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要好高骛远,更要区别广告,牢记其教育性。系列性涉及二项二级指标,即关联性和嵌入性。所有微课视频都涉及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并具有知识的关联性,每节微课都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这点有别于大赛的微课作品。同时,要考虑到“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微课要道理浅显易懂、语言简洁规范、动画形象直观、色彩与图文协调,使学生视觉舒服。(二)关于微课制作的评价指标。微课与普通课本质区别是制作成视频,而能否把设计好的微课呈现在学生面前,关键取决于制作技术。微课的分享性是对制作技术的检验。微课的兼容性和播放的流畅性,直接影响微课嵌入教学模式效果。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三、微课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时注意事项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涵盖了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零散且多的特点,学生学习后很难快速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一般。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协作和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驱动;机械设计基础

1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从专业基础课到实践性课程转化的重要节点。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教材在结构和知识点上比较多且分散,教学模式与实践结合得也很少,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分散,与实践相结合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整体性出发,以项目为任务驱动,以学生的自学和动手为主,以教师的教学为辅,引导学生学习。

2项目驱动教学研究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需求,能够查找并使用机械设计手册[1]。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来整理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制定方案、设计思路、查找文献、完成项目等过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得通识教育能力有很好的提高[2]。项目的设计是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工作。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结合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要以实践应用为主[3]。目前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大部分高校应用较少,还处于研究阶段。大部分高校缺乏学生的主体角色,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实践应用为主。但是大部分本科生还是不能够很好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应用型大学教育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不是操作工,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针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实施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看似一门复杂的课程,但其也有内在规律,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常识性知识并应用很重要,这也需要长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现在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也在改革,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驱动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通识教育能力。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实践能力获得了锻炼。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教学方法;近机类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机类专业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机械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课程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后续课程衔接紧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可增加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使其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选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因其具有分散性、综合性及实践性和公式多、概念多及图表多等特点,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此怎样充分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本课程教学中研究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了。

一、教学现状分析

1.工业工程、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开始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以前极少关注机械的结构,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或对机械的整体认识是模糊的。2.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内容较广且相对独立,其特点是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图表多,内容比较枯燥和单调,所学知识在学生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接触,初学时往往会感到吃力[1]。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单个机械零部件的讲解,而对实际工程的机械设计方法介绍不多,忽略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使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惧学、弃学的情绪,或为取得好成绩而“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被动学习等问题,教师开展多学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开展差异化教学。通过微课教学、讨论式教学、增加课程考核节点、分层课外学习及实践教学等多方面措施的实施,实现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成绩、综合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微课;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是近机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具有从理论性课程过渡到结合工程实际的设计性课程,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被动学习,导致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是否能通过考试上;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不一,不能保证学生很好地掌握课堂学习内容;长学时的课堂,使部分学生有掉队的危险;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单独对掌握得好的学生进行更深程度的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基本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在多学时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如何使学生在收获满意的成绩之外获取更多能力,如何实现差异化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是本课程改革的初衷。

一、课程改革思路

目前,网络教育已在我们身边迅速普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便捷有效的途径[1]。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展课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微课作为一种在线课程,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2-4]。在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同时,如何普遍提高长学时课程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和增加考核节点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点分时段考核,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意的成绩。对于机械设计课程,最重要的是基本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如何开展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预留不同层次的课外实践作业,给予不同基础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二、课程改革内容

查看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革新思索

《机械设计基础》是多个工程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吸收效果直接影响着以后多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该门课程的内容包括常用机械和通用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这门课程是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陛的课程.课程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设计真实的机械。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课程的固有特点和最终目标.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对于课程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讲好第一课.奠定良好基础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这门课程更是如此。第一堂课很重要.重要的原因在于第一堂课是树立学生对课程印象的最重要的一节课。“这门课是学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是不是容易学?”等等对于课程的第一印象都是在一堂课中树立的。这些印象的树立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讲好第一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准备第一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实际机械和产品,进行一定的讲解。有一部分学者将这种方法称为教学“逆流法”。笔者认为学生兴趣的提高在于对于学生心理的良好把我.而这种“逆流式”的教学方法正好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明白了课程学习对于现实的意义。其次,可以将课程与学生们未来的职业目标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专业工作的企业和工厂.并且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2.做好授课计划.提高授课质量

教学计划的最重要作用在于突出重点首先.要了解教材。教师要结合课程最终目标、教学大纲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对教材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刻的剖析。要明确教材的各个章节、各个单元、各个部分的重点和次重点。其次.要明白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体系。最后,还要熟悉学生学习的特点,并且要十分清楚学生日后专业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知识技能通过以上所说的这些步骤.才可以将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专业职业生涯的特点相结合。由此制定的教学计划,包含教授的内容、教授的重点和次重点、教学的要求等内容才能够更为科学。第一.教学的内容应该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切合职场的需要。将教授的重点放在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重点内容和重点技能的章节上面突出重点是对有限时间的合理利用.是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大教学收益的有效手段第二.教学的体系应该有利于教授和学生理解。体系是一们完整的学科所必须的条件,前后相继、由易至难、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知识体系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第三,教学的要求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它一般通过考试、实验、设计等方式体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指导方式。对于教学要求的认真思考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中之重。

3.用好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