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14:38: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酒店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酒店业

职校酒店业英语课改

一、酒店行业的前景与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的经济腾飞,我国的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与之相关的酒店业蓬勃发展。在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的酒店进驻我国。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应用,在该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酒店更以“具备较高的酒店英语服务技能”作为选择员工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为了满足市场对这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且熟悉酒店业务的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良好的听说能力。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起步较晚,存在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面试屡屡失败,甚至在与外宾进行交流时,出现听不懂、不会说,只能靠打手势来表达的情况,其中不乏在校成绩突出,被老师看好的学生,这不仅影响了酒店工作的顺利展开,也严重有损我国酒店业的形象。反思我国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酒店英语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教材不权威,内容陈旧教材内容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编写,这样才能辅助教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我国现行的酒店英语教材中缺少一套权威性的专业教材。很多教材存在内容陈旧,知识结构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学生背景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在教材整合上多下功夫,选择能提供全面、实用的内容的教材,也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二)教学模式单一,方法落后酒店专业英语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词汇、语法讲授为主。然而,很多酒店专业英语教师虽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还延续着只重书面读写能力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形成了只会看、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

查看全文

酒店业服务力增强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成为业界共识。所谓战略性人才储备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通过有预见性的人才招聘、培训和岗位培养锻炼,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由此可见,战略性人才储备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服务的,它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服务力是指企业部门及部门员工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能力,其中包含利润创造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能力以及赢得顾客忠诚度能力等。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运营的基本能力包括3种,即决策力(取决于高层)、执行力(取决于中层)和服务力(取决于基层)。对于酒店企业来讲,服务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基层员工。由于服务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服务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服务力已经成为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酒店企业的服务力主要体现在其基层服务部门、团队和员工个体对酒店绩效的贡献程度,是酒店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服务力可以表现在一线服务部门、服务团队和服务员个人三个层次上。服务部门的服务力是通过各个服务团队的有效协作形成的,服务团队的服务力又是许多服务员个人的有效协作形成的。

服务力视角下的酒店战略性人才储备就是将服务力的理念融入到酒店企业的人才战略之中,按照人才储备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来协调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

二、中国酒店业人才储备现状。

(一)酒店业整体人才流失率高

酒店业前景十分美好,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表象背后,酒店业却面临着很大的人才危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流失、基层人员缺口大和旅游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极度匮乏。据了解,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在5%-10%左右,而酒店业员工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而且高层次的人才流失率更高。部分酒店企业缺乏创新意识、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企业骨干因现有用人机制、待遇等综合因素年流失量高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酒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多酒店仅在出现人才短缺时才从外韶}缶时招募人才,缺乏战略性人才储备思维,人才招募只是应急行为,而不具预见性。

查看全文

酒店业营销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锦州市酒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锦州市酒店业行业营销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锦州市酒店业文化营销创新营销

一、锦州市酒店业的发展现状

锦州是中国最北端的港口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开放城市,是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结带,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交汇点,是内地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国外资金技术向腹地转移的桥梁与纽带,是沟通关内外的交通枢纽和辽西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借助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条件,近年来,锦州市的酒店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从档次还是数量上都已经初具规模。锦州市旅游业的逐步开发更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无限商机。目前锦州有较高档次的酒店十二座,其中三星级酒店五家,四星级酒店两家,基本可以满足城市内部市场的需求。但随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在实施城市南扩发展战略后,如果不进一步提高酒店业整个行业水平,在社会发展速度如此快的今天,恐怕锦州市的酒店业很快就面临的是与这个城市的发展不相匹配,与国内大城市酒店业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

二、锦州市酒店业存在的问题

1.酒店业结构不合理

查看全文

酒店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酒店业管理发展迅速,品牌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酒店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我国酒店业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酒店业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对策

我国酒店业管理现状分析

(一)酒店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产品功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已从一般的酒店细分为商务酒店、旅游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经济型酒店、主题型酒店和一般旅馆等,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市场要求。酒店集团化步伐加快,目前我国酒店集团100多家,连锁酒店近1000家。酒店联合重组不断推进,特许加盟开始兴起,国际酒店集团从高端市场向中低客源市场推进,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

2.个性化服务突出。以电子信息技术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加速进入我国酒店业,向客人提供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新服务,如人工智能对技术温度,光线的自动调节,在客房能有宽带上网、客房电视机能接收卫星网络信号、远程网络预定等,使酒店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

查看全文

酒店业市场分析研究

一、拉萨酒店业客源特征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拉萨酒店接待的客户主要是以来藏旅游客人为主,占入住客人的90%有余,其中团队占绝大部分;其次是本地客人,占入住客人的不足10%,主要是会议和培训,这表明拉萨目前酒店的经营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内团队和境内外的旅行散客。其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其一:2010年以来,以商务洽谈、参加会议、单位培训等为目的的本地消费有增长之势;其二: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的公务会议和培训主要集中于两家星级饭店,这就提醒酒店从业者,如何为这些潜在客户提供更好的商务和会议条件从而在旅游淡季寻找利润增长点而努力。对于酒店的入住选择,从普通游客角度分析,一般来讲,作为旅游观光者其选择入住酒店都希望:一是酒店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出行便利;二是价位适中;三是购物方便。按照这样的标准,老城区酒店就是首选。而对于来藏商务人士的下榻选择,一般都是选择交通便利、环境清幽,附近有银行、邮政等公共服务机构的酒店。

二、拉萨酒店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个酒店行业管理不太规范,价格制定比较混乱。虽然自治区和拉萨市物价部门有相应的价格制订指导文件和规章,并且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施行价格制订备案制度,但在价格的制定上各个酒店还是根据自己的星级标准和经营状况来制定服务价格的,对于政策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由于整个市场价格的制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定价,使得酒店之间往往通过“价格”这一因素来以吸引客人,不可避免地展开价格战,其结果就是使得整个拉萨酒店业的平均利润缩水,这种现象在旅游淡季表现得尤为突出。

(2)硬件设施滞后。部分酒店客房在设计和装修布置上未能真正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有些星级客房内部设备已经相当陈旧,设备的配置档次不够,不够精致。

(3)软件服务亟待提高。拉萨酒店业界在就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所提供的酒店产品偏于大众化,服务的项目也过于统一和单一,没有真正考虑不同客户之间的差异化特点和多元化需求,而整个酒店的管理服务也很少体现出客人主体定制化的趋势。

查看全文

酒店业影响研究论文

2003年初非典型性肺炎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在最初在广东境内流行,SARS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其蔓延,给许多行业带来了重创。深圳市作为口岸城市,连接大陆与香港,是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电子业、制药产业、旅游业作为深圳的支柱产业,频繁的商旅活动带动了深圳酒店业的快速发展,知名连锁酒店林立,高星级酒店(四星、五星)收入占深圳酒店业总体收入的70%以上,代表了行业的总体水平,引领了深圳酒店业发展。商务散客作为深圳酒店业的主要客源,商务型酒店在深圳所占比例高达85%以上,商务型酒店占高星级酒店的约90%,深圳南山区高星级酒店100%为商务型酒店。研究SARS对深圳南山区高星级商务酒店的影响,对研究SARS对深圳市酒店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1.SARS对酒店业影响综述

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广东乃至中国蔓延,对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酒店、餐饮、娱乐、服务等造成了重要的影响。SARS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非典疫情对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旅游人数的下降;二是旅游人均支出和总支出的下降;三是旅游总支出下降的引致影响;四是没有实现的本应实现的增长。据国研网预计,2003年国内旅游业的直接损失就高达1400亿元,再加上其对经济的间接影响,总额为2100亿元。吴必虎等呼吁关注旅游业经受SARS后对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估计SARS对我国2003年GDP损害超过1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2月26日公布《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国内旅游人数达8.7亿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3442亿元,同比下降11.2%。旅游业在2003年3月至6月中旬,从往年的高潮期一下跌入淡季,有人偃旗息鼓,有人摩拳擦掌,大练“内功”。

旅游业在受到SARS冲击期间,从管理部门到研究学者到社会各界,都对旅游业的前景忧心忡忡,对酒店业的发展更是持悲观的态度,我国大陆、香港、台湾的酒店板块的股票下跌严重。在疫情的拖拽下,旅游业经历了预兆期、疲软期、休眠期等三个生死有关的阶段,2003年5月份全国旅游业更是基本停滞,酒店业、旅行社业都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

SARS疫情的肆虐以及其所造成的快速而严重的影响,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学者、评论员、行业人员等都通过各种渠道对SARS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短效的研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预测。然而,与SARS期间铺天盖地的传媒报导、评论文章等形成对比的是,SARS过后,各界似乎形成有一种默契,对SARS的长效研究、后SARS的追踪等相对乏力,对SARS的讨论也迅速地偃旗息鼓。

本文通过采集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对深圳南山区高星级商务酒店的入住率、餐饮收入、酒店收入等数据,了解SARS从爆发到流行到结束,行业所受到的影响曲线,以及影响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同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酒店在应对SARS所采取的措施,业内人士对SARS中远期影响判断,以及SARS过后酒店所采取的市场策略及市场补救措施等。

查看全文

酒店业发展路径思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酒店问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被排挤于市场之外,出现“英雄短命”、“过早夭折”的现象。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年~8年,一般的中小企业只有3年~4年,其平均寿命是37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如何提升酒店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酒店行业、学术界和政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自上世纪9O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很多酒店都把它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酒店的经营管理,把酒店放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及环境这三重责任。可持续发展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里,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酒店在经营管理的活动过程中,既要考虑近期市场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又要考虑酒店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和酒店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使酒店能在更大的规模和范围上支配资源,谋求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战胜自我的局限和约束,从而取得比先前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收益,并且酒店在实现效益、利润增长的同时,做到与人口、环境、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涵义:

1.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如果存在着不可预期的未来,如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战争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既然未来都是不可预料的,还能谈什么酒店的规划和战略呢?所以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而且也不存在绝对无限发展的可能。

2.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这就有别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增长”。“增长”注重的是纯的“量”的增加,表现为销售额的增加、利润的增加、资产的增加、人员的增加等,而“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所以它表现的不仅仅是“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上的提高,如酒店总价值的提高,酒店创新能力的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等。

3.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可持续是指支持酒店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可接替、可继承的,即酒店潜力巨大,后劲十足。所以我们的酒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近期利益的提高,也要考虑酒店的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来获得酒店近期的快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不能“经营短视”。

查看全文

酒店业网络营销运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开始介入酒店企业的各项活动,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将给酒店业的营销活动注入新的活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圆满举办以来,中国酒店业处于全面上升态势,整个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酒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争取客源,互联网营销成为酒店业营销领域的重要手段。

1网络营销在酒店业中应用现状

酒店网络营销简单说就是指酒店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个快捷,灵活的信息沟通渠道来推销酒店产品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目前网络营销主要有两大模式:

(1)网上的间接销售(即分销)。大多数的酒店都采用的形式进行客房销售,一般与旅行社、订房公司签订合同,由其进行营销,而且所占的营销比例也非常的大。

(2)酒店网上直销(即酒店通过自己网站进行网络营销活动)。国内酒店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独立酒店由于种种原因使网上直销的比例几乎为零。事实上,多数酒店的网站目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展示窗口。由于缺乏技术维护人员,就连定期更新也难以实现,更别提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了,而这正是与国际酒店的最大差距之一。这正为第三方预订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2010年携程和艺龙的预定酒店间夜数分别为1650万和540万,较上年增长26%和15%。同期北京市场星级饭店的住宿者人天数却比上年下降3%。在线市场的增长率是整体市场的5-8倍。该市场虽然在酒店中的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增长率是最快的一个细分渠道。开展以网络订房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已成为酒店业经营的一种必然趋势。现在以携程、elong为代表的网上旅行社显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主营业务旅游服务的订房量和利润总和在短短的三、四年中就超过了传统旅游业大户国旅、中旅、青旅三家企业;还有数量上占到99%的中小型旅游预订网站,他们具备地方性优势和其他特殊资源,抓住了全国性旅游预订网站暂时无法涉足和蚕食的市场空白,呈现多头并进的势头。

2酒店网络营销的作用

查看全文

酒店业餐饮成本探究论文

1文献综述

餐饮业的成本控制,是指经营酒店活动中采用一定控制标准,对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纠正偏差,是经营的耗费和支出在限定的范围内,以确保酒店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针对成本的起源,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在一篇题为《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这些都可以归类为客观因素。但是,除了成本动因的客观因素外,人自身的主观因素也对成本有很大的驱动作用,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等。所以,成本函数应该表示为:成本=f(客观动因,主观动因)。

本文着眼于成本控制的三个基本原则:①经济原则;②因地因时制宜原则;③经营者充分重视,全体员工积极参加原则。对酒店餐饮业的成本控制进行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2问题提出

成本控制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制度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建设,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再者,就是人为方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成本控制控制,节约意识、自主管理意识等方面。

查看全文

酒店业人才识别研究

摘要:伴随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其支柱产业的酒店业,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加入。然而,眼下酒店总是无法招聘到符合需求的人才,且行业内人才流失率高、流动性过快、中高端人才匮乏,导致酒店发展缺乏后劲,人力资源战略部署难以实现。反观人才供应方,高校培育的人才与行业需求存在错位,人才质量不理想、就业对口率低和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成为常态。因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亟待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相结合。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分别利用从高校和酒店行业采集到的资料,结合双方特点构建一个贯穿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学-职信用价值链,通过积累信用资本的过程助推学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职业信用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据贵州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全省旅游总人数达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0.0%;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实现41.6%的增长。然而作为旅游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地各大酒店却没有足够匹配的人力资源以支撑贵州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一方面,酒店急需有效的人才供给以维持或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酒店行业面临着各种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人力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其实,作为接受过四年酒店专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无疑是最具潜力的储备人才,可很多学生毕业时并不会选择酒店作为第一就业单位。除了这种“一毕业就流失”的现象,我们时常还可能看到“刚熟悉就逃离”、“眼高手低不服管”和“英语计算机都不行”等供需错位现象。这是否说明学生对本专业或行业不认可?是否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和业界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助力酒店行业获得学生的认可与肯定,启发高校寻找更贴近行业需求的培养模式,输送热爱酒店行业的实用人才。

2问题剖析

2.1学生对本专业和行业不认可的原因。第一,学生和家长对行业不了解。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酒店行业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在酒店工作就是伺候人,身份和社会地位低微;或者认为酒店都是端盘子和倒茶这类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不值得接受高等教育;亦或是认为这是一份“吃青春饭”的工作,远不如公务员这类工作稳定和有前途。第二,酒店管理专业并非学生高考第一志愿。受原因一的影响,很多学生高考的第一志愿往往并不是酒店管理专业,但是他们或是缺乏复读的勇气,或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虽最终服从志愿调剂,但并未真正接受酒店专业甚至因此产生厌恶和抵触学习的情绪。第三,“表里不一”的酒店行业被学生“视为畏途”。为了给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酒店中所有舒适、优美、高雅的环境都留给了顾客,酒店员工的工作环境往往与之截然不同。当学生进入酒店基层实习或工作后,发现实际工作环境和强度与光鲜亮丽的酒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现实差距与并不丰厚的薪酬使得大量人才还未真正融入企业就匆匆选择转行。2.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困难重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已是老生常谈,而成效甚微。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遵守相应的国家标准,留给专业教师发挥的空间着实有限,许多老师戏称为“戴着脚镣跳舞”;此外,为了迎合各类评估,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较为单一且无法做出颠覆性创新,期末一纸试卷仍然是学校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导致许多来之不易的新兴教学模式无法切实落地。最后,许多资深教师有教学惯性,会更倾向于他们熟悉的教学考核方式,新方法推行起来往往会遇到阻力。2.3学生缺乏专业职业指导。以通过高考为唯一目标的学生在步入大学前从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他们对自我个性、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价值观取向并不明确。就以本研究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为例,课程开始前关于“学生是否对未来有过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只有不到3%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而课程结束后关于“学生现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或者“学生是否肯定自己能做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问题中,仅仅只有5%的学生给出了肯定回答。学校没有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和平台去帮助学生识别自我和认识工作世界,学校成为了另一种意义的“象牙塔”,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外部世界。因此,本研究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从业动机和内驱力,学校没有有效的工具帮助学生获得企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而酒店没有准确的人才识别指标逆推高校供给尽量趋近需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