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12:08: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旧城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旧城区拆迁改造实施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逐步消除城区平房区、改造旧楼区。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全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
旧城区改造交流发言稿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旧城区改造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下面,我就在旧城区改造方面的一些做法以及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工作成效。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拆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加快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搞了一个集体欢送搬家仪式。在拆迁过程中,大家顾不上节假日休息,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一心扑在拆迁现场,连续奋战,确保整个拆迁工作从上到下、全面协调地快速推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拆迁指挥部、各拆迁片区的领导和同志们,感谢项目开发单位和拆迁公司,感谢为拆迁工作提供了热情协助和服务的相关市、区部门和单位,感谢同志们几个多月来的艰苦付出和努力。
二、用拆迁带动拆违,改变城区面貌,为今后的规划储备了土地资源。
1、加强舆论宣传攻势,大力营造拆违拆迁氛围。一是逐户发放《致拆迁户的一封信》万多份,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采取扭秧歌、打腰鼓、唱京剧等文艺演出形式,集中开展拆违拆迁宣传教育活动,现场答疑解惑,宣传政策。截止目前,已在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文艺宣传活动次,小型社区文艺宣传活动次,发放宣传材料万份,受教育群众达万多人。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黑板报等舆论宣传阵地作用,强化宣传教育,累计书写宣传拆违拆迁工作板报多期。四是出动一辆宣传车,每天深入境内条主次干道和个社区巡回播放拆违拆迁通知,宣传拆违拆迁工作的重大意义。目前,已累计播放多小时。五是邀请市电视台对全街拆违拆迁工作进行现场报道,目前,拆违拆迁工作典型事例已在市电视台多次予以报道。
旧城区土地开发监管暂行制度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咸家工业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旧城区土地开发整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大旧城区改建力度,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条件,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旧城区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我市建成区范围内进行旧城区改建所涉及的土地征收、安置、补偿、出让。
第三条旧城区土地开发整理遵循“政府主导、街区实施、统一规划、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原则,鼓励整居、成片开发整理。
第四条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旧城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济开发区、密水街办、醴泉街办、朝阳街办(以下简称各街区)具体组织实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土地经营开发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我市老旧城区整治工作通知
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
市区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以来,在各级、各责任单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下,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改善了小区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为确保按期完成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任务,结合市区实际情况,经市政府研究,现就切实做好年和年市区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程实施计划
据市建委和政府梳理统计,目前市区尚有88个点、132万平方米(具体面积以实测为准)的老(旧)住宅区未整治改造。为按期完成改造整治任务,对尚未整治改造的老(旧)住宅区分两年实施,其中年实施完成42个点,年实施完成46个点。
二、工程立项审批和实施
参照年工程实施情况,年和年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工程由政府进行立项审批并实施,具体按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号意见执行。
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需要符合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空间的生理、心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使老年生活更加充实。论文就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了空间景观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旧城区;老年人;空间景观设计;户外活动
1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
1.1生理方面的需求。进入老年阶段,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会逐渐降低,据有关数据统计,60~70周岁的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64%,70~80周岁的老年人患病率接近77%,80周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接近85%。老年人受到生理特点的影响,更喜欢相对安静的户外环境,户外的噪声会给他们带来干扰。另外,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退,听力和视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因此,在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要兼顾老年人生理方面的特点,为老年人提供更为舒适的户外活动环境和服务。1.2心理方面的需求。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减退,离开了以往熟悉的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会给老年人心理方面带来较大的落差,老年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老年人身边通常缺少子女的陪伴,交往的圈子也会逐渐缩小,进而形成孤独感。在进行旧城区老年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时,设计者需要结合老年人心理方面的需求营造可供老年人交往和娱乐的空间,为老年人释放心理压力,消减负面情绪创造更多条件[1]。1.3安全方面的需求。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和行动能力都在逐渐衰退,表现出动作迟缓,身体协调性和肢体灵活性差等特点。因此,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需要从老年人行为特点出发,采用人性化设计,给老年人户外活动提供安全保障,满足老年人安全方面需求。
2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的选址需要考虑老年人出行的便捷性,要尽量远离交通流量大的街道。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临近街道时,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或建设围挡将道路与活动空间隔离,为老年人构建安全的活动区域;在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路面材料选择中,可以选用具有较好弹性的塑胶材料,路面要具有防滑功能等,体现空间景观设计安全性原则。2.2易识别原则。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设置辨识度高的标志,用于弥补老年人视力衰退带来的感知上的不足,例如,在活动场所路面增设指示标志,在路边设置指示牌等,字体设计以及照明设计要适应老年人生理方面需求,以此增强老年人活动过程中的方向感。2.3易交往原则。老年人孤独感较强,旧城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和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易交往原则,设置一些便于老年人交流的空间。采用植物或建筑将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分割成半封闭空间,营造出安静、优美的小空间环境,通过增设石桌、石凳等设施,增加小空间的功能性,不仅符合老年人心理需求,还能让户外空间景观具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作为城市最具特色的一大空间,历史名城是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当前众多的历史名城在景观设计中,只是单纯强调保护历史文物及建筑,忽视了对于人文景观的设计,导致现代城市记忆大幅衰退.可以说,历史名城的景观属于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本文重点围绕怎样才能够展示出历史名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南昌市旧城区这一历史名城为例,分析了当前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原则,并重点介绍了地域文化特征下的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确保地域文化能够植根于景观之中,从而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地域文化;历史名城;景观设计;南昌市旧城区
1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由于景观设计的存在,地域文化发展才具备了强大的载体,地域文化也只有在景观设计中才能够将其创新性的一方面展示出来.此外,地域文化也是景观设计的灵感所在,景观的内涵和价值都在地域文化中表现出来.通过地域文化以及景观设计的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1.1地域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体力、脑力等劳动创造出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沉淀、积累以及升华的物质以及精神的所有成果.其范畴非常广泛,除了包含地域内部的自然资源,还包含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建筑风格等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发展过程中,众多具备明显地域特征事件、人物和地址等都只在古文献或者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才能够知道,在现实的世界中无法找到这些印记[1].所以,在地域文化的发掘过程中,选择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使其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再现,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特征的必要形式之一.在具备地域文化特征的素材选取时,有时需要以本地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以及风土人情为根本,从中进行探究、发掘,经过反复推理分析,将这些无形的素材转变为现实的景观,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
旧城改造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一、旧城改造的概述
(一)旧城改造的涵义
城市,作为一个生态实体,其生长和维持是一项长期规划的事业。当城市经历局部或部分地老化、病死,进而开展规划性的改造、替换性地修补疗养,便是“旧城改造”这一词汇的开始。顾名思义,旧城改造就是指对已经不再适应目前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而进行物质环境部分的改造和开发,促使城市的整体功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然而,在王军笔下的北京,旧城改造是“成片推倒四合院平房区建设高层建筑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模式”,当然也有1950年时对“梁陈方案”的全盘否定。这就像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提出的“规划性破坏”概念一样,旧城区内的房子越拆越密,社会矛盾便是越拆越多。而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这样的大改大建模式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旧城改造就必须遵循一种能够长远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改善和提高城市整体功能的目的。
(二)当前旧城区在我国的改造现状
每一个不同的城市,每一个不同的旧城区,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下,都经历着不同形式的旧城改造。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推动着各地的旧城更新去呈现一个多模式、多层次的发展态势。
1.旧城改成的千篇一律
机动车维修及服务业治理工作办法
为配合旧城区改建,全面改善镇城区的环境质量和交通秩序,对旧城区各类机动车服务行业进行划行归市、全面整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市城市建设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的规定以及《关于规范勒腾席热镇机动车销售维修及相关服务性行业的通告》,制定本方案。
一、整顿范围及工作目标
(一)整顿范围
镇新旧城区14.5平方公里规划区内。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机动车产业提升服务功能和发挥规范化、集约化优势,提高城市品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对镇新旧城区中机动车维修及相关服务性行业进行集中治理整顿,按照划行归市的原则,将从业地址统一迁往镇综合汽车城。同时,为缓减镇镇区交通压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镇镇区内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公安交警部门要对旧城区的街道进行划分,增设标志、标牌、标线,对大型车辆和农用车进入城区明确划定禁行街和严管街的界线及具体执行时间,并标明停车场位置及其通行路线,净化交通环境,改善交通秩序。
关于关于加快旧城改造的建议
旧城改造
近年来,南昌市按照“一江两岸,南北双城,沿着赣江,两头延伸,张开双翼,敞开四门,内外有环,外带五个组团”的规划进行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红谷滩新区的建设上,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统一开发,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但是与新城区建设开发的力度和速度相比,旧城区的改造则显得相对滞后。而旧城开发的迟缓,不仅严重影响南昌作为“省会城市、英雄城市、动感城市”的形象,而且容易引发消防、卫生、治安、交通堵塞等诸多社会问题,形成安全隐患,造成群众居住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已经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旧城改造——难在哪里
由于受政策、体制和拆迁成本高、安置难度大等多种因素制约,旧城改造进展缓慢,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
1、政策限制严。由于市政府决定对旧城区实施只拆不建的政策,致使招商引资改造旧城项目被搁置,政策限制已成为城区旧城改造进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对一些处在成片地块外的危旧房维修,因为市有关部门对审批控制较严,要求不倒架维修,不但施工成本过高,而且不能彻底排危,使城区的危房不能得到大面积的彻底改造翻修。
2、综合协调难。旧城改造是一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是我市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机构进行综合协调,造成责权利难以统一。在旧城改造中的政策措施、规划审批、土地拍卖出让及收益权均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控制,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旧城区危旧房的管理维修和安全责任则落在区里,区里权力有限,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市、区有关部门由于各自职能不同、侧重点不一,在旧城改造中往往表现为各自为政,工作上有利则争、无利则推,仅仅靠一、两个部门主动往往难以推动,必然滞后整个旧城改造的工作进展。
城市土地利用经验交流
土地在城市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实践表明,在许多地方,往往依靠大量的土地投入和房地产行业的急骤膨胀推动城市的发展,土地低效、无序利用大量存在。现就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从集约用地的角度进行粗浅的思考并提出初步建议。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1、旧城区大量存在,土地利用率低下。
旧城区已经成为城市土地低效利用的主要方面,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约40%左右被低效利用,城市规划整体容积率一般为0.4-0.45,而实际上我们的容积率不及规划容积率的70%。一些城市的旧城区已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一些房屋破旧不堪,长期空置,街巷纵横交错,给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带来不便。
2、新区建设贪大求洋,土地利用结构失衡。
一些政府在畸形发展观和政绩观的主导下,绝大部分都采取了拼资源的发展方式,一些政府的领导热衷于新城区、开发区等建设,热衷于搞大片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一些工业企业以较低价格受让土地使用权后,往往是使用一部分,闲置一部分,有些企业甚至在厂区内搞大面积的绿化,土地利用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