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10:5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集体资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集体资金

村集体代管资金管理规范研究

近年来,各地为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普遍实行了财务“委托制”模式,这对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规范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管理,切实保证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保值增值,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商酌意见。

一、要完善村集体代管资金管理体系

一是采取代管资金“双管”模式。“双管”是每个村庄开设一个银行账户,村庄在银行开户时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由镇级和村庄共同控制,相互监督,村庄和镇级单方均不能从银行取款,保证村集体货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依据《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中“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规定,全部实行分村开设银行账户,达到对村集体代管资金进行有效管控的目的。二是完善银行账户设置。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可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三个银行账户,并按村庄设置明细账分别进行核算。对已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设立“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银行账户,村级应当在银行设立“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其他集体资金”应实行每村庄开设一基本账户。要采取“双印鉴控制”管理办法,应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三是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核算土地征用时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等收入,按规定用于对农户的土地补偿、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集体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等支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户核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收入和村“四职干部”(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主任)工资、误工补贴、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等支出。“其他集体资金”专户核算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资金收支业务。按规定,村庄日常开支,除误工补贴、日常零星支出等可以直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开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禁止出租或者转借银行账户,禁止多头存款。四是规范账簿设置。镇级代管资金会计要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总账和有关部门要求对某一项目需单独设立的总账,总账中要分别逐村设立明细,按月记账、结账和对账。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镇级代管资金出纳员要对应总账分别设立“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等会计账簿。“日记账”要逐笔序时登记,日清月结;“明细账”要逐村设立明细,逐笔序时登记。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

二、要强化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管理

一是落实好村集体代管资金收益权。要根据中纪委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10〕4号)文件规定,必须严格按照村集体代管资金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三权”不变的原则,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利息归村集体所有。严禁平调、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严禁从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中列支任何费用。二是科学计算和分配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对各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按形成的时间逐村进行核实和量化,运用“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根据累计积数及日利率,计算出各村庄应得利息,并全额分配到相应村庄。要定期对代管资金利息进行分配,原则上要求每季度分配一次。三是保证村集体代管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代管资金数额较大的村庄,可提倡通过购买国债或进行定期存款等稳健的投资方式,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决定投资方式前,要履行民主程序,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通过,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其存单和相关凭证要由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统一保管,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安全。

三、要加强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监管

查看全文

选派村集体经济资金通知

各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

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是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选派干部的重要职责。省财政为每位到村任职的选派干部安排4万元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选派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第二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以来,各县、区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好专项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发展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推动了选派工作的深化提高,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既增强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又推进了选派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个别县区、少数选派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向不合理、收益低、安全性差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切实用好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巩固选派工作成果,结合我市实际,就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找准症结。规范管理使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基本要求是“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投向合理”,是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搞开发、选好项目办实体、围绕服务抓创收,将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产权清晰”,是指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归属清晰,即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资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清晰明确。“安全可靠”,是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结合本村实际、符合市场需要、效益分析明显、合作项目协议健全、项目责任人明确、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确保专项资金保值增值。“效益明显”,是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有较高的收益,是“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的最终体现,是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根本目标。一些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之所以不规范,达不到上述要求,归其原因,一是个别县区、少数乡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领导不到位,工作指导不到位;二是部分选派干部摸不清村情,看不清市场,找不准方向,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不敢用、不会用,不能够结合村情实际,用活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少数选派干部存在惰性思想,寄希望于现有的个私项目,把专项资金投入到部分养殖户身上,造成效益低下,权责不清,经济合同等手续不健全。

二、对症下药,规范管理。规范管理使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投向合理”是关键,“产权清晰”是保障,“安全高效”是目标。使用专项资金要因地制宜,一是用于开发村级集体拥有的滩、坡、地、水面等资源;二是用于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三是用于兴办有助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型、中介服务型、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型等经济实体;四是用于需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经营管理体制的现有村办企业流动资金及技改投入。凡是把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村干部工资、归还债务、借贷给个人的,要立即收回;凡是把专项资金用于扶贫济困、修桥、铺路、建设村部等公益事业的,要立即用财政对村转移支付资金或村集体经济收入弥补,确保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对采取集资入股、合资、合作、合并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应当依法签定规范的经济合同,并办理公证手续,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关系;对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发包时,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依法签订承包合同,明确承包、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按合同规定收取收益。对财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不明晰的,要立即依法签定相关合同,完善相关手续,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办企业的资产与财务帐目中记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和挤占、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产。选派村无论发展什么产业或项目,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注重技术含量的提高,解决好生产、流通的衔接问题,促进集体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规范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安全高效。

三、强化指导,推动发展。各县(区)委组织部和选派办要立即组织对第二批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摸底,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对选派村的项目建设情况清楚,运转情况清楚,收益情况清楚,并加强分类指导。对已建成且符合“四句话”要求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要教育引导选派村干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符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和措施,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对专项资金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益低,安全性较差的村,要责令立即整改,按照“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原则,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至今未投入的选派村,各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要严格审核把关,做到“五不批”,杜绝仓促上马,确保项目资金投向合理、安全高效。乡镇党委也要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对项目建设难度大、进展慢的、甚至至今未投入的选派村,乡镇要直接介入,班子成员要与选派干部一道,逐村分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选派干部理清思路、确定项目、制定措施。各县(区)委组织部和选派办要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选派干部澄清模糊认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着力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服务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努力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加集体收入。第二批选派干部任期还有四个多月,各县(区)要抓紧做好对已使用专项资金的预审工作,迎接全省对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对于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财政部门将立即收回扶持资金,并予以相应处罚。对违规违纪或知错不纠的,将依照党纪政纪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查看全文

全县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意见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强化农村集体资金的监管力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监管,对有效防止村级债务增加,预防农村职务犯罪,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两区同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级会计委托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借鉴其它县市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两区同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依法健全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监督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查看全文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集体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资金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券等其他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园地、荒地、荒沟、水面、绿化地等自然资源。

第三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体,有依法保护、经营、管理集体“三资”的权利和义务。

农村集体“三资”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损坏、私分、哄抢或非法查封、抵押、冻结、变卖和没收。

第二章管理部门及职责

查看全文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根据《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集体“三资”归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侵占、平调、挪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是指农村集体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资产、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及无形资产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是指农村集体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两大类。本办法主要指自然资源。

查看全文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治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2012〕4号)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所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服务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源头治腐,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准确把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民主管理的原则。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对集体“三资”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二是公开透明的原则。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应当向全体成员公开,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应当实行招标投标或公开竞价,集体物资购置、工程项目建设应当实行公开集中采购。三是规范运作的原则。要不断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置于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中,真正做到依法依规办事,从而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高效化营运、全程化监督。四是成员受益的原则。遵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律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高效和保值增值,让农民群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得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二)工作目标。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县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自有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查看全文

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

一、村级集体大额资金专储帐户制度提出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农村土地被征、占用,村级集体经济因征、占地补偿款入帐而迅速壮大,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区村级集体拥有货币资金9.8亿元。

农村村级集体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成为农村干群关注的焦点,也是群众上访最多的问题之一。来自信访方面的资料和对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事实表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村集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金使用不公开、不合理等情况,甚至有的村存在挥霍、挪用、侵占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征地农民的权益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何在保证村级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完善财务制度,加强农村财务民主管理,保证集体资金的安全,最大限度的保护干部,成为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马驹桥镇情况看,主要存在的现象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村级集体拥有的资金量越来越大。该镇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33个中心镇之一,紧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50个行政村,共有农户13478户,农业人口35452人。近几年,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村级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村级集体资产拥有量总额3.1亿元;2004年度,全镇税收实现1.56亿元,村级集体总收入达到1600万元,年总支出额1400万元;同时,作为国家环保产业园区和京东物流中心所在地,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截止到目前,已有12个村共计16047亩土地被征占,土地补偿款总额达9.46亿元,几年中,为解决6612位失地农民的安置,共动用资金4.14亿元。农村集体资金收入与支出的数额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2.村级集体资金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村集体掌握的资金量越来越大,如何有效使用和管理集体资金,干部群众态度很难完全统一。截止2004年底,该镇村集体拥有资金总量在五百万元以下的村30个,五百万元以上的村10个,一千万元以上的村10个。在集体资金的使用上,有些村干部受三年一换届的影响,存在只想当前,不顾长远,“有权不使,过期作废”、“我这任的钱,不能留给下任花”等不良心理和错误想法。在一些村出现了以提高村民福利为由,想方设法发钱、发物,而且村与村之间相互攀比等问题。有的村一次过节费就发给村民每人200元,有几个村每年以十万、几十万元的数额发放,结果几年下来,将集体资金,花得所剩无几。村民则普遍认为:“集体的钱是我们大家伙的钱,不能让村干部吃、喝、花都给扬光了”,说到底,村民的心理就是一个“分”字。虽然在以前该镇对村级集体资金的监管使用也有监督,但使用的随意性较大,监督不到位,出现了村级集体资金乱发、乱花等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

摘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及壮大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与云南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处,开远市、屏边县、牟定县林业局、农业局、供销社、统战部等相关部门座谈,结合对相关村、企业、合作社等实地走访和调查的情况,分析了云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效及经验,探讨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问题;对策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涵盖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两种模式。相对于家庭分散经营来说,集体统一经营的发展相对比较疲软,未能起到良好的服务与保障功能。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及壮大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乡村振兴,提升农民收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1]。2014年统计数据表明,云南省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行政村仅有6218个[2],截止2017年增加到8211个[3],3年村落数增长了32%。2017年底云南省的13556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1554个,占11%;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有8255个,占比高达60.9%[2]。可见,云南省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全面实现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在与云南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处,开远市、屏边县、牟定县林业局、农业局、供销社、统战部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座谈,以及对相关村、企业、合作社等的实地走访和调查后,总结了云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云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成效

云南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尤其在扶持“薄弱村”、“空壳村”的脱贫增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探讨出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一盘活资产,夯实集体增收的基础。村集体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转让等多种方式及多种渠道整合村集体的房屋、土地、山林、水源等资源,把闲置、规模小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集体创收。如开远市通过集体经营、出租、有偿转让三种方式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具体措施:一是聘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营集体拥有的宾馆、农贸市场,获得集体资金收入;二是出租集体拥有的商铺、商店等获取租金;三是将集体拥有的经营性资产如农贸市场一次性出售给企业等经营主体。三种方式均以租赁为主,从而最大限度为集体增收创造条件。二优化服务,扩大集体增收的来源。村集体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通过组织土地流转、农户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协调水电路和争取项目资金技术扶持等渠道,以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而获取集体经济收益。如屏边县黑泥地社区探索在现代园区引进农业企业,社区为其提供协调、组织劳动力等服务,以服务形式入股,公司定期给予社区分红。牟定县戌街乡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土地流转、企业用工协调等渠道,以定额或递增的方式获得工作协调服务费,从而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多元化。三异地共建,破除资源缺乏的瓶颈。按照异地建设、资源共用、收入共享的原则,鼓励缺乏资源的村通过异地购置商铺、土地使用权等方式,与增收能力强的村集体合作、帮扶、共建,从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屏边县白河镇实施“一个中心、专业合作、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其12个村委会集体入股众合果蔬产销合作社,在发展热带水果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餐饮、住宿、娱乐、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全部收益按照各村的出资比例分红,从而克服了部分村集体缺乏资源的瓶颈,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四股份合作,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长。鼓励村集体利用资金、土地等资源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的长效增长。牟定县新桥镇兴隆村党总支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项目为资本,入股新桥镇有家“农光互补”太阳能发电项目。截止2017年,在电池板下富余空间新建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大棚47个,带动群众长期就业60余人、季节性务工200余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五以商招商,撬动集体助推的社会资本。积极推进承包土地流转和以土地作价入股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屏边县黑泥地社区引导农户将分散经营的承包土地作价入股组建了公司,接着引进多家企业签订股份合作协议,将土地统一流转给现代农业园区或企业经营。开远市创立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基金为契机,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社区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折合成土地股本,实现公司和社区共同发展,带动多元主体参与,互利多赢,构建“政府+平台+企业+农户”高效现代农业园运转模式。六激励考核并重,提升集体发展的积极性。1.建立激励机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领路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突出贡献的村组干部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牟定县从2009年起实行“基础补贴+绩效补贴+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村干部待遇补贴制度,对集体经济收入实行“4—4—2”的分配方式,增收的40%用于投入积累、滚动发展,40%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奖励给对集体经济做出主要贡献的村组干部,20%用于弥补工作经费和改善办公条件。2.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牟定县县委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从2009年起把发展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向州委推荐“优秀村官”一票否决事项。

二、云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问题

根据我国的所有制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属于集体财产的范畴,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集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以高效、有序的财务管理工作来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稳步、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介绍

宁城县辖18个镇乡街,310个行政村(社区),2664个村民小组。自2018年10月份启动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依法对各村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了确认,完成宁德县18个镇乡街310个村2664个组的清产核资工作,经清查核实,全县310个村的资产总计为55237.44万元,负债总计为8887.87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6349.55万元。另外,全县18个镇乡街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数16.9万户,人口52.86万人。在财务管理方面,开展了村级财务管理及公开整改工作,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各镇乡街村级财务做到真公开、实公开。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财务审计。各乡镇村级财务全部纳入乡镇农经部门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开支审批、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集体资金管理。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闲置与流失,保证资产规范安全有效地使用,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论文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概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集体资产管理;其次分析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建议。论文对于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资产管理

目前,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说,要想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护集体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可行的对策加以解决,不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集体资产管理概述

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属股东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在村(居)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居)委会的管理下,依法享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原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和股份合作经济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应收账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的厂租、铺租、地租、其他物业出租等)、对外投资(通过公共积累投资投劳兴办的集体企业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的企业等)、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的建筑物、购置的交通运输工具、生产经营用机电设备、办公设备、公益设备等)等。集体资产管理就是对资产负债表左侧所列全部资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对集体资产的购置(形成)、持有、经营、报废和处置等的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首先有利于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闲置与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通过不断完善及执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资产有效地监管。其次,有利于保护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完善资产交易制度和交易监管机制,防范随意转租分租、未按制度签订出租出让合同等不良现象,保护好集体资产及确保其保值增值。第三,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股东分红和土地款的分配管理,正确处理好壮大集体经济与增强全体成员(股东)获得感的关系,防止借债分配、超前分配,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村强民富。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