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10:46: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集体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思想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中,它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该词源出于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辈的”、“同伙的”,体现着一种集体主义思想。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思想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中,它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该词源出于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辈的”、“同伙的”,体现着一种集体主义思想。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原则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伦理学内涵。它所揭示的是所有制形式上的集体主义原则,从所有制层面涵摄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堪称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在改革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意义。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公有制/集体/集体主义

【正文】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无意中为后人设置了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式的经济学难题。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在未来社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段话的完整表述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2页。)100多年来,围绕这道难题,人们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求解,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即便是“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难题,也仍然是可解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本质基础上,找到科学解答它的突破口。依笔者所见,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命题,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与此相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了解答这道难题的最佳突破口。

一、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吗?

马克思上述命题的提出,确实是令经济学界人士深感困惑的。不难看出,马克思阐述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那段话,包含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这一逻辑结构肯定性前提的是“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它主要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私有制。这种形态,以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小农经济最为典型。从社会视角看,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经济,由于彼此缺乏内在联系,呈现出一种极度的涣散性,互不相属,各自独立,老死不相往来。这就如同马克思描述的法国农民一样,“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而形成的,好象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而造成他们这种涣散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卷,第693页。)这种“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原始和古典意义上的私有制,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由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0页。),封建社会提供了这种古典私有制发展的全部条件。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运用:能够列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事例,应用一定的道理说

明发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

2.能力要求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是集体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中,它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该词源出于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辈的”、“同伙的”,体现着一种集体主义思想。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正文】

中国分类号:F091.91: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0—8691(2000)04—001—0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无意中为后人设置了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式的经济学难题。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在未来社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段话的完整表述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2页。)100多年来,围绕这道难题,人们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求解,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即便是“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难题,也仍然是可解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本质基础上,找到科学解答它的突破口。依笔者所见,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命题,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与此相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了解答这道难题的最佳突破口。

一、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吗?

马克思上述命题的提出,确实是令经济学界人士深感困惑的。不难看出,马克思阐述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那段话,包含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这一逻辑结构肯定性前提的是“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它主要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私有制。这种形态,以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小农经济最为典型。从社会视角看,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经济,由于彼此缺乏内在联系,呈现出一种极度的涣散性,互不相属,各自独立,老死不相往来。这就如同马克思描述的法国农民一样,“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而形成的,好象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而造成他们这种涣散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卷,第693页。)这种“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原始和古典意义上的私有制,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由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0页。),封建社会提供了这种古典私有制发展的全部条件。

无疑地,这种“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他自身的物质手段,并进入其否定性的阶段,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这是一种在生产的充分社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古典个体私有制相比,它实现了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意义。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个人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累的生产资料,从而大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到少数人的手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1卷,第255页。)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它同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矛盾不断激化。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的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这样,“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1页。)这预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的即将敲响,从而实现所有制形式上“否定之否定”式伟大变革,即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价值观及时代价值研究

[摘要]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核心的集体主义,主要包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内容: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内在一致、本质契合,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关键词]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邓小平深刻体会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始终强调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本身具有丰富内容,而且与我们当下正在大力培育、弘扬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努力推进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价值内涵、价值主客体、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各方面内在一致、本质契合,并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实践之中。

一、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价值观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主要包括作为邓小平价值观精髓的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作为其价值观基础的爱国主义,作为其价值观主题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价值观取向的人民利益,作为其价值观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等。在这些价值观体系中,集体主义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1](P173)集体主义之所以能成为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既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要求,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的其他价值观思想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逐层向外如波纹般展开、推演和延伸的。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主要内容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是指拥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目的和社会利益,并且指向共同任务和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中,成员个体之间相互结合、彼此协作。这种结合与协作,对个人有意义、对社会有价值。集体有不同的层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社会宏观体系处在互动与交流之中。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集体具有高度的组织、团结能力和高水平的整合能力。只有在集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同向一致的情况下,集体的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对于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不同思想认识与行为选择,则区分出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是人们关于在集体和个人关系中,集体和个人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一种态度、倾向和信念。集体主义作为对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一种看法和处理,其核心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把发展、巩固和扩大集体利益作为人们活动的重要目标。[1](P293)邓小平说:“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2](P337)这一论述,表征着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其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性。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是其科学性的根本依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群众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自此以后,一方面,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人民个体,坚持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了民族和社会发展,不懈付出与奉献,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需求与愿望不断奋斗和努力;另一方面,国家和集体利益代表了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和现实的利益,人民个体在为国家和集体利益做贡献时,其自身也从国家和社会不断的整体建设、改革与发展中,得到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相应的回馈与满足。其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本要求。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2](P175)为什么邓小平如此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末,结果势必两头都受损失。”[2](P175-176)这样一来,不仅集体利益不能维持,个人利益也不可能得到保障和实现。其三,尊重个人的价值,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才能的发展,这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集体主义并不是“目中无人”,并非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在主张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集体优先的同时,集体主义也充分关注并且保障个人利益与价值的实现。而个人主义则奉行以个人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主张在个人和集体关系中,个人是中心,个人利益是人的活动的唯一目的,把集体和社会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在实践中,个人主义只能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更加尖锐和激烈,邓小平曾对此明确指出,“特别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2](P362)要“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2](P369)第二,坚持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始终坚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前者服从后者。同时,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主张,在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的正当利益理应得到尊重,集体必须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并非只讲集体不讲个人,只承认集体利益不承认个人利益。“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2](P175)现实中,每个社会成员必然都有着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人抱负和追求,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认识到片面强调精神引导的弊端,强调物质激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P146)邓小平把个人收入多一些(即对物质利益的重视)看作广大群众长期存在的行为目标,客观上是对包括物质利益在内的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激励。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一种意蕴,就是在一个正常、健康而有序的社会里,只有不断满足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集体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生存并发展;一旦集体不再考虑并不能实际地满足个人的正当需求时,就完全有可能迫使个人自己关心自己,脱离集体去谋取私利,从而诱发个人主义。因此,历史地看,如果不能认识到传统的绝对集体主义和国家至上的缺陷而片面强调对传统的恢复,我们在现实中就会面临宏大理想在“世俗生活”中无所适从的尴尬。只要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中或之后、之下,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中获得个人利益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由以上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可知,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核心的集体主义,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求把为集体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目的;个人利益来自为集体服务,个人获取利益是为了更好地为集体服务,并进一步地给予集体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4](P378)这里,放在“首位”很重要,最终“目的”也很重要。同时,基于集体对个人正当利益与价值的满足与支持,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强调和突出个人利益,关心群众需求,主张一切工作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准绳,不能脱离群众。因此,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与其群众观密不可分。作为对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群众观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党在新时期突出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以人为本,要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民主体地位,要“为民”“务实”,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具体利益,要从小处着手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关切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性、层次性、多维性和丰富性,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一致

查看全文

思政课集体主义教学论文

摘要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2006、2007版教材里只有不到一页半的篇幅。增加一点内容,对便于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践行,应是可以考虑的。本文论述了不同集体的“真实性”,集体主义的指导范围,集体主义与民主的关系三个问题,认为集体有不同的真实性,集体主义的指导范围是和集体有关的事务,民主程序不是集体主义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

关键词集体主义教学真实性指导范围民主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教材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最高层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中间层次和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的最基本要求”,这无疑为践行集体主义原则增加了可行性。笔者认为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教材也可有所论及。

一、区分不同集体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集体是和个人相对的,但是否是说每一个集合、群体都算是集体,从而在其中都要坚持集体主义了呢?马克思曾指出“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是存在的,……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3]也就是说历史上有些集体是冒充的、虚幻的。譬如清朝的雍正提倡“以公灭私”。(《御制朋党论》见《清世宗实录卷二十二》)但恐怕没有人会说他是集体主义典范。因为如雍正这样的统治者就如黄宗羲在《原君》中所说的“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原君》)在这种十足的虚幻集体中,“天子无大公之德以立于人上,独灭裂小民而使之公,是仁义中正为帝王桎梏天下之具”(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还不如“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冒充的集体,产生真实的集体创造了条件。但是否能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尤其是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初级阶段,每个集体都获得了其真实性呢?笔者注意到已有论者提出了这一问题。《探索》2007年第3期有聂存虎的文章《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其中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中的人,从不同的利益观出发,必然会有各不相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诉求。这种现实中作为不同利益团体的集体还带有一定的虚幻性。只有当集体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整体或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时,这样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才具有绝对性。”[4]《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0期有王舴的文章《试论集体主义与现代化价值取向》。其中说“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中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原则具有明确的前提:一是‘真实的集体’…”[5]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人格教育论文

摘要:如何处理好集体主义教育论文与学生的人格成长的关系,是一个现实问题。在处理这种关系时不仅不能淡化集体主义观念,而且应借助强有力的纪律约束、共同的信念和舆论、普遍地实施友爱和关心的方法,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同时积极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关键词:集体主义;人格;成长

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并作为文明的内核,延续至今。如今,当中西文明交融碰撞,当历史走过废墟、展望明天时,不少中国人对集体主义或多或少心存芥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势的西方文化以其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吸引了反思、寻觅的中国人。一时间,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对自主人格的向往,催生了许多具有改革意义的教育思潮,九十年代后,“主体性”、“自主性”、“个性”、“独立人格”等成为时尚教育术语。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和实践后,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教育制度与理念的脱节,教育观念与行动的分离,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集体环境中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我们能否淡化集体主义观念

当然不能。面对一个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学生群体,任何一个卓有成效的班集体管理者,都是不会忽视集体主义教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正是管理者出于自己管理的需要,简单而绝对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导致学生人格成长的压抑扭曲。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形在教育界确实常见,尤其是对年龄幼小、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大力提倡尊重学生、弘扬个性,这确有必要。但是,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我认为,从学生人格成长的角度,帮助其寻找集体与个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才是其人格健康发展的保证。

从个体的自然成长角度看,自我的成熟往往是学会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条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详细描述了自我成长的不同阶段,从模仿他人到学会扮演游戏博弈中的角色,最终形成“概念化他人”,说明了自我是在群体中成长的;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加以创新,提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位人格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则明确提出,为社会奉献而获得自尊满足的人才拥有健康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上。

查看全文

集体主义的合理性研究论文

[摘要]国家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自身的和谐机制。集体主义作为和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和观念,让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它的社会关怀作用,应该是建设和谐社会或和谐机制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巨型技术;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集体主义在人们的日常观念中似乎有些久违了的感觉,尽管社会还在以各种形式去宣传和提倡。与此相反,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却在人们日常观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滋长蔓延。这正是对集体主义的合理性进行反思的大好时机,因为人们当前可能对这样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即如何理解集体主义的基本含义?集体主义存在的条件和界限是什么?个人主义能否包办一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集体主义?在当代强调集体主义究竟有何意义?人们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相互交错,人们难于作出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更主要是由于以往的理论工作只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当作了论述的前提,而缺乏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所以才导致人们缺乏思想的清晰性和坚定性。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劳动主-客体原则来考察这些问题,以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观念,并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劳动主-客体原则下的集体主义思想

以往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理论认识常常缺乏深入分析精神。人们一般认为集体主义就是集体占有形式和观念形式;个人主义就是私人占有形式和观念形式。集体主义要求集体利益优先;个人主义要求个人利益优先。人们很少去追问各种占有形式和利益优先原则的合理性或合法性问题。即便有时做一些类似的追问,但也只是局限在经验层面的探讨。人们有时对这些问题常常争论不休,也主要是由于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感觉经验当作理论依据,而没能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来审视这些问题。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理论组成部分常常缺乏内在的连贯性。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问题距离现实生活很近,再加上长期以来的政治理论宣传教育,人们对这些问题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并把它们当作不需要任何哲学阐释和分析的既定事实和理论前提,所以这些问题很难深入人心。但熟知并非等于真知,只有真知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坚定性。马克思说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我们感到对这些问题要想达到真知,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哲学原典中寻找理论根据,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论证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中首先指出,他的哲学与以往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从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活动基础上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在随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其他的大部分哲学-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实践问题进一步集中于物质生产劳动这个主题上,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现实的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在生产劳动中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还是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语言的生产者。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物质生产劳动看成是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一切现实的感性世界的存在基础。[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现实存在和思想观念都是物质生产劳动这个主体的产物,它们都是在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下才得以产生和发展,因而只有在劳动主-客体原则中才能得到理解。再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主-客体原则具体化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关系中来阐释现实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