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10:21: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讲话

同志们: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发展机制,对于构建山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是全县重点林区之一,是林改的重心区域,林改成败直接关系到全乡各方面的发展。在全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乡党委、政府决定召开全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省、市、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发展机遇,稳步推进,确保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

下面,结合我乡林改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林改试点经验,面对现实,团结一致,进一步坚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在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其地位和作用不亚于过去任何一次社会变革,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乡当前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乡造林和林林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考察材料

为推进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市委、市政府领导批准,市林业局组织全市各区县林业局、市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泸州市赴云南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考察团(以下简称考察团),于2007年5月31日至6月5日到云南省*市考察学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这次考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通过与*市林改办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考察思茅区南河镇南岛河村等活动形式,考察团基本了解了*市林改的情况,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经验,*市林改经验对我市林改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傣、哈尼、拉祜等多民族地区,幅员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我市幅员面积的3.7倍),林业用地313万公顷(相当于我市林业用地的6.2倍),占幅员面积的70%,集体林地占林地总面积68.1%;活立木蓄积2.25亿立方米,树种以思茅松、咖啡、橡胶等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64.9%,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2006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12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亿元。林产工业以思茅松为主原料,生产胶合板、刨花板、木地板,已形成1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规模,其中景谷林业为上市公司。

(一)林改工作的主要思路

*市集体林改从2006年4月全面启动试点,2007年初全面铺开,共涉及所辖的9县1区103个乡(镇)999个行政村13478个组46万农户191万人口,涉及集体林地3033.8万亩,归纳其林改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先行主体改革,逐步完善配套改革”。

“先行试点,逐步推开”。2006年6月,林改试点在景谷县民乐镇翁孔村展开。市委、市政府在对试点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上四大家举办了林改研讨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庚即,召开全市林改工作动员大会,扩大试点工作,在21个乡(镇)中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同时,对全市进行宣传发动、现状调查、纠纷调查等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21个试点乡(镇)确权发证工作,占全市林改面积的20%;完成10.6万农户45.18万人口的主体改革任务,发放林权证10533户。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讲话

这次会议是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处于加快试点向全面推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我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会上,有关试点县交流了很好的经验,省林业厅王平厅长对下步工作作了安排。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在农村的又一重大改革,也是建设现代林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标志着党从纲领性文件上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深入山区林区调查了解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情况,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林权改革的反映和要求并作出重要指示。最近总理又指示,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务必把改革方案做好。回良玉副总理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定要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此改革事关重大,务必要强化领导,确保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实施中应试点先行,坚持依靠群众和民主决策。在不断完善方案、加大培训力度、抓好主体改革的同时,相关配套改革要及时跟进,巩固发展其成果。我们各方应形成合力,把这件林业发展的大事办妥、实事抓好。”同时,回良玉副总理在*7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机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到了加快推进、全面实施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

各地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务必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放到“三农”工作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大计中去思考,从提高执行力和行政效能的角度去落实,认真统一思想,审时度势,加大推进力度。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有包括我省在内的14个省(区、市)出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制定了方案,开展了试点。其中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已完成确权勘界颁证的主体改革,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从我省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有170个县(市、区)启动了改革试点,有63个乡(镇)577个村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10104个村正在开展林改实质性工作,调处林权纠纷3059宗。通过试点,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林改工作进程。全省累计确权面积1319万亩,确权到了220万户,核发林权证189万份。从总体来看,已进入了由加快试点向全面推开的关键时期。

查看全文

林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林业厅――带领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我县进行林改检查验收。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三个方面

内容:

一、――县林改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福建东北部,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建设预验收。全县辖7乡2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户8.8万人。土地总面积81.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6.7万亩,有林地面积50.8万亩,森林覆盖率62.3,活立木总蓄积量48.8万立方米。20**年全县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16911万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679万元,比增38.6%。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县根据县界勘定结果,及时调整了林地区划范围(其中石洋乡1799亩集体林地被划入邻市辖区),并考虑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的需要,将村、镇周围的25997亩商品林先后界定为县级生态公益林。经重新核对统计,全县林业用地实有面积66.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4.6万亩(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2.0万亩)、占37;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8.4万亩、占57.7;暂不列入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5万亩、占5.3;全县林权应登记发证面积63.0万亩,占94.7%;商品林面积1000亩以下的行政村20个,有改革任务的行政村96个。截至20**年11月30日,全县共完成集体商品林产权明晰面积36.3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4.6%;完成林权区划申请登记面积62.9万亩,占林权应登记发(换)证面积的99.9%;完成电脑录入面积62.8万亩,占符合条件申请登记面积的100;已发放林权证25本,面积2.4万亩。经县林改检查验收组的严格检查验收,96个有林改任务的行政村中,合格村45个,基本合格村51个,合格率为100%;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林改受益农户20071户,受益面达90.5%,乡镇的综合满意率在96.3-100%之间,全县的综合满意率为97.5%。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查看全文

林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林业厅――带领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我县进行林改检查验收。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三个方面

内容:

一、――县林改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福建东北部,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建设预验收。全县辖7乡2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户8.8万人。土地总面积81.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6.7万亩,有林地面积50.8万亩,森林覆盖率62.3,活立木总蓄积量48.8万立方米。2005年全县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16911万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679万元,比增38.6%。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县根据县界勘定结果,及时调整了林地区划范围(其中石洋乡1799亩集体林地被划入邻市辖区),并考虑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的需要,将村、镇周围的25997亩商品林先后界定为县级生态公益林。经重新核对统计,全县林业用地实有面积66.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4.6万亩(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2.0万亩)、占37;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8.4万亩、占57.7;暂不列入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5万亩、占5.3;全县林权应登记发证面积63.0万亩,占94.7%;商品林面积1000亩以下的行政村20个,有改革任务的行政村96个。截至2005年11月30日,全县共完成集体商品林产权明晰面积36.3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4.6%;完成林权区划申请登记面积62.9万亩,占林权应登记发(换)证面积的99.9%;完成电脑录入面积62.8万亩,占符合条件申请登记面积的100;已发放林权证25本,面积2.4万亩。经县林改检查验收组的严格检查验收,96个有林改任务的行政村中,合格村45个,基本合格村51个,合格率为100%;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林改受益农户20071户,受益面达90.5%,乡镇的综合满意率在96.3-100%之间,全县的综合满意率为97.5%。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查看全文

副县长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县长就全面推进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县长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具有宏观指导性,又符合基层实际,具有很强实践性、针对性,与会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加以学习,并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贯彻好、落实好县长的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方式

我县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和长江上游地区,既是天保工程实施区又是*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分布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8.24%,仅余1.76%的商品林也属天然林,如果不将上述林地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围,将无法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无法与下一步的林改后续政策相对接,为此全面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方式,对于我们开展林改工作关系重大,我们要切实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经营主体,明晰林地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完善配套改革、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转变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要认真处理权、责、利的统一,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决定分两批推进,第一批推进金沙江片区*镇、*乡、*乡三个乡(镇)。其中,*乡集体林面积20.65万亩,*镇集体林面积32.67万亩,*乡集体林面积63.57万亩,*雪山保护区内集体林面积67.82万亩。三个乡(镇)集体林总面积184.71万亩,占全县应改面积的55%;第二批推进澜沧江片区*镇、*乡、*乡、*乡四个乡(镇)。其中:燕门乡集体林面积21.82万亩,云岭乡集体林面积53.98万亩,升平镇集体林面积26.75万亩,佛山乡集体林面积48.19万亩。四个乡(镇)集体林总面积150.74万亩,占全县应改集体林面积的4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面大、任务重,在具体林改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范围、重点、方式,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二、切实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织到位

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农村深层次改革,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对做好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做了大量的政策和县情调研工作,及时成立了××县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全县副处级领导干部及各部门干部职工充实到林改工作队伍,为林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按照“县直接领导、乡(镇)具体组织、村组操作实施、部门指导服务”的要求,县、乡、村三级都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要认真制定协调工作组、驻村工作组、技术指导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真正把林改工作责任落实到了各责任主体,把任务分解到了人。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言

在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年6月14日)郭永祥同志们:

这次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研究部署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我省林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会上,林业厅、财政厅、监察厅、档案局的负责同志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工作作了安排,沐川县、珙县的负责同志交流了经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中央*3年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率先开展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农民欢迎,得到中央肯定。去年和今年中央两个一号文件,都对加快推进这项改革提出了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启动这项改革。我省于*4年7月开始在乐山市沐川县进行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已有近50个县开展这项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省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全省推开这项工作。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和全国一样,在林业改革上也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探索。从时期分山分林到户,农业合作化和时期山林集体统一经营,到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这些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业发展,但是没有触动林业产权这个根本。由于农民对集体林地林木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未能真正落实,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投入难、科技兴林难以及“大资源、小产业”等问题突出,致使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紧日子。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通过“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耕地延伸到林地,是一次真正触动产权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有利于推进我省由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转变。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我省向现代农业跨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多山省份,山区林区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进程中,林业肩负着重要责任。一方面,提高现有耕地产出率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且耕地还在以每年4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另一方面,比耕地面积大四倍多的林业用地产出率极低。发展现代农业,既要继续挖掘耕地的潜力,同时也要做好山区和林地的文章,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潜力在山、希望在林”。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使广大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把山当田耕,把林当粮种,在林地上实行集约经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通过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依法规范流转,还可以促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浙江省临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竹业年产值增加一倍多,涌现出10个超千万元乡、100多个超百万元村;江西省赣南市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大力发展脐橙规模种植,赣南脐橙在国内外市场可与美国新奇仕橙相抗衡,都显示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巨大活力。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和谐*的有力保障。我省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全国重点林区和林业建设的重点省区。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280万公顷,居全国第四;林木总蓄积16.4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独特的生态区位,决定了我省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同时,我省也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集体林业用地1046万公顷,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半壁河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大力造林护林,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4.23%提高到30.27%,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农民群众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直接的建设者、守护者和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体,要巩固和发展生态屏障建设成果,就必须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热情。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山林产权,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就能使农民群众对山林有实实在在的拥有感,自觉自愿地“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生态环境建设。同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干群关系,把农民群众的问题解决好,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还可以减少林权纠纷,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促进林农之间的和谐,促进林农与森林资源之间的和谐。这就能为构建和谐*奠定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在去年9月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总理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利用和保护好林地资源,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今年大年三十在辽宁农村给农民拜年时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一定会受到农民欢迎。你们这里先行一步,将来要在全国推行。要相信它的效果。今年4月在江西考察时又强调:“中国70%是山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同家庭承包一样,在山区林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回良玉副总理也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应发展规律,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林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载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史册、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史册。”中央领导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

查看全文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圆满完成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

同志们:

刚才,××书记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刻阐述,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深化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了总动员、总部署。××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我县是××省林业大县之一。全县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7.7%,通过长期的核桃产业化发展,核桃已经成为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充分发挥林业这块大资源的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体制、机制方面不利于林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为了解决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县委政府决定,在我县全面铺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顺利开展好我县改革工作。下面,根据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回顾

我县于2006年4月至6月开展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州林改领导组及指导组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我县在每个乡镇确定了一个村进行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分别是苍山西镇光明村、漾江镇抱荷岭村、富恒乡密马村、平坡镇高发村、顺濞乡瓦窑村、龙潭乡龙潭村、鸡街乡鸡街村、瓦厂乡瓦泥午村、太平乡罗士登村。9个试点村涉及130个村民小组,已涉及的林地面积102966亩。其中:自留山33586亩,责任山28580亩,集体林23716亩,退耕还林地2480亩,“四荒”山13760亩。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查方案

根据《*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全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进行检查验收,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检查依据

本次验收按照《*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实施办法》、*林改办发〔2009〕3号、*府函〔2009〕87号规定的程序、内容和标准进行。

二、验收需提供的主要资料

(一)各村林改工作验收申请;

(二)村自查所有汇总表格;

查看全文

地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略

1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

1981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颁布实施,福建确定了“林业三定”政策,形成山林分户经营承包制,奠定了我国现行集体林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初始产权结构的基本框架:在重新确定国有林和集体林产权界限的基础上,赋予农民个人平等而完全的自留山初始产权,其余集体山林通过林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赋予农民一定的山林经营与收益权。实践中主要形成了“分林到户”、“集体经营”和“折股联营”3种模式。1985年,福建开展了让开发者取得稳定使用权的“四荒”拍卖。1988年,国务院同意将三明市集体林区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林业试验区的方向是:办成既是现代化林业基地试验区,又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和深化林业股份制改革进行探索试验。对集体山林进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林业股份制改革,组建村林业股东会,重构集体林区基层林业经营主体,既体现了集体山林属于集体内部成员共同所有,又满足了林业规模经营的要求,为集体林经营模式开创了一条新路子。1999-2002年,在“林业分工论”思想的指导下,福建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确保农民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后,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为农民经营林业提供制度性保障[1]。全面落实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明确了林业经营的市场化方向,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准备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2003年4月,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落实经营权,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到户、到联户或其他经营实体;通过林权登记发证,以法律的形式落实林农的处置权、收益权,真正实现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引导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2004年,根据《福建省实施国家林业改革与发展综合试验的方案》的规划要求,福建林业改革和发展综合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森林资源培育机制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和限制性利用机制;改革林业科技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化服务体制和林政资源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减轻林业税费负担。实验步骤分为2个阶段:探索试验阶段(2004-2007年);完善提高阶段(2008-2010年)。通过改革与发展试验,建立起机制灵活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全面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制度、积极有效的林业投资机制和先进的科技体制、健全的法律体系,推动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林业发展新机制,促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6月,福建出台了《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路:稳定一大政策,突出三项改革,完善六个体系。即长期稳定林地承包政策,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和林地使用费收取、使用及管理,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突出林业投融资体制、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林业经营方式改革;完善林业保护体系、林业服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林业管理体系、生态建设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林业发展,实现“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目标。为了调动广大林农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保护林农权益,维护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土生态安全,2007年10月,福建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益、强化保护、科学利用”的总体要求,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遵循“非木质利用为主,木质利用为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全省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主要模式有3种:(1)落实到户,联户管护;(2)责任承包,专业管护;(3)相对集中,委托管护。截至2008年底,福建已基本完成生态公益林改革。2008年6月,福建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为契机,继续在抓巩固、抓深化、抓提升上下功夫,力求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再先行一步,从而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两个先行区”作出新贡献。福建这次林改的工作重点是:稳定林地家庭承包政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落实林业经营者对林木的处置权,促进林业融资和森林保险工作,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用现代林业的理念提升林业改革与发展。

2010年,福建出台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继续深化林改工作,为林业发展指明方向:全面开展明晰产权工作“回头看”,进一步明晰产权。加快林权勘界发证进度,将林权证全部发放到林农手中,保证质量,现场核对定界,做到山证相符,同时加强管理,实现林权登记、变更、注销和档案的动态管理。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是通过依法组建、规范动作、积极扶持,认真落实好“三优先三免三扶持”等政策,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控三严三放”的采伐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林木采伐指标分配“阳光操作”。引导森林资源有序流转。健全林业服务体系,加强执法管理,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林业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着力化解林区矛盾纠纷等。2011年2月,福建根据“国家得绿、农民得利”的目标,在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配套改革,在森林保险、林业投融资体制、林业规模经营等方面先行先试,不断取得进展,广大林农得到越来越多实惠。森林保险扎实推进,林业贷款额稳步提升,鼓励社会担保机构积极参与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拓面,林业规模经营规范发展。

2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

要客观评估林改成效,准确把握林改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关键所在。衡量林改是否成功有4个标准:是否有利于森林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完备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否有利于林农就业和收入的增加;是否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回顾福建林改历程,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