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产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09:49: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集体产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集体土地产权调研报告
一、改变征地制度中的激励机制,减少地方政府的寻租机会可以说,征地过程的各利益群体中,农民是最为弱势的,因此需要相应的政策与法律的修订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同时,保护农民的权利重要的是防止他人(包括政府)对农民土地资产权利的侵犯。在不根本改变农村产权制度的前提下,通过保护农民权益办法缓解当前的矛盾冲突。可进行的工作主要有:
1、稳定农民土地产权。2002的《土地承包法》是向这个方向迈进的一大步,但《土地承包法》生效以来,公众对农民所新拥有的权利了解有限,这些权利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因而切实实行《土地地承包法》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会通过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投资,提高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而且也是发展土地市场(出租市场与转让市场)的一个起点。这样就可以同时提高土地的价值,而且有助于发现市场价格,目前在我国,土地市价很难确定。
2、明确宣布土地被承包后村集体不可以再调整土地。在《土地承包法》中,土地承包权在30年的承包期内是不允许被重新调整的。作为例外情况,如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允许再调整土地承包权。我们认为,需要明确规定,土地征用是不属于这类允许再调整土地承包权的特殊情况。
3、具体界定国家可以征用土地的公共用途。
4、提高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现在的《土地管理法》设定的补偿标准过低,没有体现30年土地承包权的合理价值。改变这种状态的一种方法是确定补偿标准最低限,而不是制定最高限。我们也希望更进一步地提高公共用途的征地补偿费,向市场价格的靠近。在我国部分有可能确定土地市场价格地区,建议尽快地建立相应机制。
5、要将更大比例的征地补偿费给农民。基于农户30年的承包权意味着绝大部分的价值属于农民,这接近完全私有产权。农民应该被授权享有绝大部分的补偿费,作为一个中间步骤,至少75%的补偿费应该归农民所有。
集体林权改善的产权制度研究
一、理论背景及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理论。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经济的外部性以及消除市场失灵可以通过严格界定产权来克服,随后张五常和德姆塞斯等人进一步研究出了产权经济学。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成立的由来,接下来威廉姆森根据这一理论得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本文将以产权经济、产权制度、林权制度等理论原理为基础来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问题研究集体林权改革问题。
(二)主要内容
1.产权经济
科斯定理形式多样,都是借产权和交易成本说明市场机制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产权经济学由科斯定理的发展思路而得来的。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只要产权明晰市场机制可以纠正经济中的外部性。德姆塞斯和艾尔奇安进一步研究了产权、产权结构和企业制度,并且完全认同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定理的表现从以下三点分析产权的最初分配是无关紧要的:第一,产权从效率角度来说是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进行交换。第二,从效率角度分析产权的自由交换。第三,交易成本为零时,从效率角度分析的产权。产权包括使用、占有、转让、赠予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被认为是一组权利。林业产权在理论上可以应用产权经济这些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将这一理论运用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实际产权划分问题上来。
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改革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顺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对于保证农村工作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集体产权制度作为农村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可以快速提升农民经济收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立足于目前农村改革工作的基本状况,对农村土地确权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系、促进作用及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农村改革
从当前农村改革工作的基本状况来看,农村土地确权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息息相关,都是提升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深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等越来越成为农村发展工作的重点。由此可见,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了二者在农村改革上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为实现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1农村土地确权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系
基于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及农村改革工作的需要,在原有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提高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农村地区较为落后,农民人口基数大,且一直存在较为明显的公共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下农村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因此,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当前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重点,农民在收入及产权等方面的分配与管理问题也成为了相关部门关注的主要内容。在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农民种植农作物之外的收益,特别是土地及其他使用价值较高的资产承包收益,成为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农村发展工作中土地产权不清、产权责任不明及农村土地产权拥有者模糊等问题直接限制了改革措施的准确实施。同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强,也明显加大了农村土地制度沟通与改革的整体难度,不利于现阶段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综上,为理清农村土地确权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土地产权界限与划分标准,进一步强化土地确权作为土地产权的基础性地位,以农村土地确权促进农村土地产权清晰化,最终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1]。
2农村土地确权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促进作用
农村产权体系创新促进集体经济拓展
2003年10月,一场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在全市上下拉开序幕,使改革发展的成都走在了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正在成都广大农村推进的新一轮制度创新是我市围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发展难题进行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作为一名分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领导干部,我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工作,认真研究如何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进一步突破约束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村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活力和后劲,努力建立起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体制。以下是我的几点调研思考。
一、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产权制度改革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国家保护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形成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从而使得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对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和激励。我国农村改革也正是从产权制度的变革开始的,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是一场深刻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体制下集体经济的产权安排形式,对任何单个社员来说,都不拥有相对于其他成员的对生产资料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产权的激励效应基本消失。对于这种产权安排,农民在生产劳动中采取“磨洋工”等办法进行消极抵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逐步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改变了原有集体土地产权形式,变土地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为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创造了在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成功经验,使农户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获得了经营自主权,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家庭承包经营制体现了产权可分离性的特征,虽然它并未赋予农民完备的土地产权,但是它强化了农户对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为农村和农业的有效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激励机制,带来了农业的高速增长,具有明显的经济绩效。据林毅夫等人的研究,这项改革使农业生产增长了46.89%。
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关键问题在于农民集体所有权这个权利是虚置的,房屋所有权没有法律程序的确认,从而使农民对各种农村资产的权就被国家和村集体单位在行使他们的权利时侵蚀掉。所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着眼点就应该是把农民集体的这种虚置的所有权实在化,产权制度改革必然成为农村改革的主线,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产权制度变革的要求,当前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仍然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
集体产权交易管理若干意见
为规范国有、集体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集体资产流失,预防和治理产权交易中的腐败现象及不正之风,根据《省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省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规范市产权交易市场的若干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我县国有、集体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产权交易活动必须按照规定进入统一的交易市场
(一)国有、集体产权是指国有、集体所拥有的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权利。
(二)国有、集体产权交易包括改变财产所有权的国有、集体产权转让和不改变财产所有权的国有、集体财产的经营权、使用权等权利转让,其客体包括:
1、国有或集体企业拥有的整体或部分产权;
2、国有或集体单位在股份制企业中持有的产(股)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农业部、中农办和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印发<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的方案>的通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及《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市级试点方案〔2017〕32号》、《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县级试点方案〔2017〕14号》有关要求,现就我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概况
镇位于县城北邻,版图面积70.1平方公里,下辖5个管区,50个行政村,8596户,2.6141万人口,耕地面积5.585万亩。境内土地、水、生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2亩。
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推向深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具备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条件和基础。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全镇48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确权工作,确权耕地面积3.97万亩,其中确权到户耕地面积3.97万亩。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良好。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2家;注册家庭农场8个。经统计,至2017年底,全镇流转面积达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3%。三是群众意愿强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现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这种分散经营、土地细碎化致使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技农艺新技术难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面对以上客观现实,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改革的时机窗口已经打开,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正当其时。
二、改革的范围和实现目标
(一)改革范围:为保障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积极稳妥,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除去已开展的15个试点村外,剩余的35个村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自查总结
镇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关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自查提升和综合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对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评估实施方案开展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做到责权明确
针对全镇实际情况,制定了《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经管站,2018年6月25日全镇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动员大会,各村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并配备了各村指导员,做到村村有人抓、责任有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广泛宣传发动,力争家喻户晓
为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发动全体村民参与改革,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发放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利用广播小喇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义,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确保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率。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摘要: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后,随着广大林农自治能力的逐步提高,市场和政府不能涵盖的林业生产领域方面出现了“第三部门”。本文对“第三部门”的出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制度支持与约束,完善提高“第三部门”自身参与能力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福建;“第三部门”;集体林业产权
自2003年4月,福建省开始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全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福建省经过三年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明晰产权的村有11602个,基本上实现了明晰林业产权、“均山均林”的阶段性改革目标。改革的第一阶段完成后,政府职能和集体体制都已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如何防止小农化倾向问题,如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市场,如何使林农获得林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应对森林资源保护出现的新情况等,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担心的问题。在这种变革时期,有些社会和经济问题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市场和政府不能涵盖整个林业生产领域,随着广大林农自治能力的逐步提高,需要建立和发展“第三只手”,这“第三只手”就是“第三部门”。[1]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分析
“第三部门”作为西方制度背景下产生的产物,其概念首先是由列维特等人在1973年提出,按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中心的“结构—运作”定义,“第三部门”应具有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的特征,它是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由林农自愿组织产生的“第三部门”,包括家庭林场和各种协会等,实质上是林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联合自助组织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机构,是人的联合,非资本组合体,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背景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评估总结
青石镇辖区总面积306.56平方公里,距离市区23公里,辖8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现约有8000人口。截止目前,全镇8个村,全部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占总数的100%,确认成员7136人。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我镇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副书记、分管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8个行政村均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按照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主要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思路,进行前期工作、清产核资工作、成员认定工作、股份量化和股权设置工作、成立合作社工作等五个阶段的工作,保证我镇的工作进度与质量。
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效:
1.前期工作。通过发放传单,召开会议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册、村务公开栏等载体,向广大村民宣传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统一思想认识。
2.清产核资工作。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帐内、帐外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资源等进行彻底的清理、核实,确认量化资产。对固定资产等实物性资产进行实地盘查,对往来款项须经当事人或单位证实。区分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分别登记造册。对得到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张榜公布后报镇备案,全镇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系统录入工作。
3.成员身份界定。在成员身份界定中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充分考虑外嫁女、入赘婿、义务兵、在校大学生、移民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坚持以户籍登记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村规民约为参考,以民主评议为结果的原则,结合村情实际,提出股东资格认定办法,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集体产权交易违纪行处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对国有、集体产权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江西省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权利。
本规定所称产权交易,是指财产所有权及相关财产权通过市场进行有偿转让的行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所属国有、集体产权产易单位,江西省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产交所)及其主管部门,产交所经纪会员中的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产权出让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或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一)出让国有控股企业产权,未报经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投资主体批准的,出让集体产权,未按法定程序经资产所有者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