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7 06:08: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技术转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FDI技术转移系统
在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大量涌入我国的情况下,利用FDI引进适用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寻求技术进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现实选择。FDI技术转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体、客体、环境、实现方式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FDI技术转移系统的主体
世界经济的区域性科层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技术能力特点及技术追赶战略,决定了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成为技术转移系统的主体。
1.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拥有者,控制着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把握着技术变革的速度。基于资源和市场的驱动,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利润最大化的重要经营手段,而且跨国公司也是FDI活动最重要的承担主体。
2.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科委技术转移服务申报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市科委于20*年实施“技术转移服务专项资金”,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改善*地区的技术转移环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的发展。现将20*年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公布如下:
一、支持对象
在*地区注册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的成果转化部门以及担保公司。
二、支持范围
为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的项目。服务项目内容应属于以下情况之一:
(1)技术集成与经营服务: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技术集成、二次开发或技术营销后,实现技术转移的服务;
技术转移体系试析论文
一、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及其主要机构
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的,与科研体系的紧密联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是因为许多科研机构不仅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且也深入到技术转移和推广的工作中,弗朗霍夫协会便是此中的典型代表。其第二大优势是技术转移体系与广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德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科技水平高,技术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除内部研发外,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途径,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技术转移服务,并且与技术转移机构保持长期的服务关系。另外,这个体系是以各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人力支撑的,这是其高水准服务的首要前提。
德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有:德国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和弗朗霍夫协会。三者在定位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国家级的公共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供需、专利等的信息查询和简单的咨询服务;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并已在国内和国际上建立庞大的分支系统,其服务内容除了有深层次的技术咨询、研究开发、人力培训、国际性技术转移外,还涉及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服务;弗朗霍夫协会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直接为德国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服务。以下是各机构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的详细介绍。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的一个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它分布在德国各地,原则上每个州有一个分中心。各分中心是在各州经济技术和交通部指导下开展工作,其运行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政府,即各州的科技基金会,另一部分来自工商协会,即各行业企业缴纳的会费。中心的人员构成具有较严格的专业分类和配比,具有较多的高新科技领域的博士和硕士,同时聘请领域内权威人士担任科技顾问。
中心针对企业的主要服务职能包括:
企业竞争与技术转移的规律刍议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企业之间没有长期的合作,他们只存在永恒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同时淘汰落后生产力,这正是社会经济科技向前推进、向更文明方向发展的规律所在。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扩张,则必须占有优势的综合实力,而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元素是技术实力。为此,本文将对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及其转移规律进行简捷的研究。
一、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1、技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是第一重要元素
如果企业有了高科技、新技术、创新技术项目,就有了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就有可能实现竞争力,就有了通往市场的保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一个“胜者全胜”的永恒规律,技术领先一步、胜人一筹,就会占领大部份市场,而且市场的附着力、亲和力也很强。例如日本、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他们拥有和掌握了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其性价比则优于同行,所以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经久不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比如我国龙头企业长虹集团,由于一直贯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思想,长虹的产品冲破重重封锁,不可阻挡地打入了国际市场,目前品牌价值已超过437.55亿元;五粮液集团由于拥有高端的技术,长期居于市场之首,时下的品牌价值已超过386亿元。以四川省为例,目前已有国家名牌29个,出口畅销品牌3个,中国名酒6个,以及433个四川名牌产品,名牌总数居西部第一,名牌对工业强省的贡献率已达27%。可见,技术创新、技术的占有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存在的第一元素。
2、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理论上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体现生产力的灵魂,这一点已为中外经济发展的事例证实。在近代,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而促进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成果的爆炸式产生,与此同时,企业遇到不少困难,往往都促使他们在技术上查找问题,因此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在近代以后越来越大、越来越显著。据统计,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增长依靠技术进步的比重占45%,到了20世纪末,则占到80%左右;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为55%,60年代为67%,70年代后约为82%;我国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前30年约为23%,1978年以后约为31%,新世纪以来逐步增大,约为49%。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中国经济靠技术进步的比重必须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扩大,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企业才能有生存、发展的资本,才会有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
技术转移及风险投资研究
内容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该地区产业结构体系完整,城市密度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进程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支持,本文以2010-2019年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发展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转移效率解释变量和风险投资总额解释变量,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技术转移和风投资本引入,可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技术转移;风险投资;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批经济一体化区域,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域的26个城市,该地区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集中度高、城市分布密度高且聚集程度较好。在长三角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发挥出了核心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过程及效果的研究,分析出这两类因素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与发展趋势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一体化区域,该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密度高、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快,同时区域范围内各经济体之间的依赖程度也较高。近十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强化,本文以2010-2019年10年间长三角地区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评价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及发展趋势,令所构建区域一体评价系统系统的原始矩阵H:其中样本总数量为m、指标的个数为n,对原始矩阵做归一化处理,并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熵权wj:由于选用的数据为连续型面板数据,所计算的熵权wj与每个年度相对应,最后应用线性加权法得出每个统计年度的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采用熵权法计算出2010-2019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指数值变化,如图1所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从总体上分析十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一体化趋势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5年以来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理论上考虑会带动区域经济总量的提升,统计三省一市十年间GDP总量占全国比重,及人均GDP总量的变化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十年间长三角地区GDP比重和三省一市人均GDP数值都出现了增长趋势,这表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技术转移与风险投资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促进作用
国外技术转移制度分析及参照
摘要:技术转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是沟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技术供需的桥梁。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和先进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构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借鉴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凭借其保留的大量科技人才和工业基础,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迅速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崛起。德国的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是欧洲最大的技术拥有国和出口国,其科技产出能力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根据《2007年德国技术能力报告》中世界市场上的重要专利产出地统计,德国是每百万人288件,美国是245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是173件。
德国国内的科研能力60%以上集中于企业,高校约占20%,科研机构所占不到20%。德国的技术能力集中度相当高,国内科技研究和发展能力30%以上集中在西门子、拜耳等7家大公司,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承担着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的重任。随着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研究开发的难度加大,德国大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德国技术转移市场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国内的中小企业,德国工业企业中65%属于创新型企业,服务业中这一比例也高达48%,而德国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5%,技术创新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生命所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开始加大研发的投入,德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科技政策,积极资助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推进科技制度创新和科技型风险基金的发展;强化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结构合理,服务水平较高的技术转移体系。
二、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及其主要机构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节能技术;细纱车间
论文摘要:由于各车间热量产生量不同,纺织企业在冬季能量浪费严重。本文提出了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即通过各车间热能相互转移分配来达到热能节约利用的目的。该技术可以达到十分良好的节能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并以工程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节能效果,为该方法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纺织企业用电量很大,约和整个纺织企业的工人工资相当。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在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已无潜力可挖的情况下,节能已成为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目前很多纺织企业有的车间在冬季需要供热,有的车间则在冬季把大量的热量排出室外,能量比较浪费严重。如果能把排出室外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则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该技术本文称为纺织热能转移技术。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纺织车间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使用热能转移技术,可使纺织车间冬季可不设供热系统而达到工人热感觉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1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的原理
部分纺织车间如细纱车间由于机器发热量大,在冬季车间热量仍有剩余,需要大量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大量热能白白浪费;而部分纺织车间如络筒车间和前纺车间在冬季则需要供热。此时可采用热能转移、风量平衡的方法,把热量剩余车间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该技术称为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将部分纺织车间的热能转移至另外的纺织车间。
技术培训推进乡村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级各单位、全体农村党员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就业技能竞争
技术含量低的就业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减少,从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看。而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当前状况下供给充分,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因此,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输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国是人口大国。目前,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过程中,从我乡的实际看。近年来。结合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目前为止,乡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的43%其中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达11000人,万余名劳务大军跳出贫困偏远封闭的山乡,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了锻炼。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十年来,汇入我乡的劳务资金已达7亿多元,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今年以来,乡劳务输出模式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金土地》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和《南方周末》山东内参》等分别作了采访报道,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对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给鹤山乡以极大地鼓舞与鞭策。南方周末》将我乡劳务输出的做法称为“鹤山模式”
发现,劳务输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工厂后再实行培训的人员,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实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术问题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业返乡。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我乡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障碍。因就业技能差的原因,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受到影响,对我乡劳务产业产生较大冲击。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分析论文
1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的原理
部分纺织车间如细纱车间由于机器发热量大,在冬季车间热量仍有剩余,需要大量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大量热能白白浪费;而部分纺织车间如络筒车间和前纺车间在冬季则需要供热。此时可采用热能转移、风量平衡的方法,把热量剩余车间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该技术称为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将部分纺织车间的热能转移至另外的纺织车间。
发热量较大的车间主要是指细纱车间。细纱车间用电一般占全厂吨纱基本生产用电的60%~70%,除一部分转化为加工产品的机械能外,绝大部分电功率转化为热能散发到车间中。细纱机的主要产热部件是电机,电机表面温度甚至高达60℃[1],远远高于车间的温度。因此为节约能源,目前细纱车间的电机基本上都单独进行排风,称为工艺排风。由于细纱车间热量过剩[2],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工艺排风都排至室外大气中。除工艺排风外,细纱车间的车间回风[3]称为地排风。根据国家标准,细纱车间的温度一般也高于其他车间的温度。实际纺织车间中,冬季细纱车间的温度甚至比前纺并粗等车间的车间温度高10℃以上。
发热量较小的车间包括有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这些车间的机器数量较少,机器排布较稀,整个车间总体发热量较低。在冬季,仅靠机器发热量不足以保证车间的温度。为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温度,需要从外界输入热量。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指在冬季,把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通过这种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来节约能源。
2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的应用
高校技术转移建设论文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了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和服务区域创新的主要模式,即共建政产学研平台、共建校企合作载体、引聚国际创新资源和推动技术成果运营等,并指出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引导和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技术转移;建设;区域创新;江苏
高校是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而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1]。江苏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发挥省内高等学校众多、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建设了一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当前,江苏正在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吸取借鉴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区域创新的模式和机制经验,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发展,对促进江苏技术转移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现状
江苏自2009年起专项启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共立项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中心42家,累计设立分支服务机构150多个,从业人员1500多人,成为连接科技与经济特别是产业的技术支撑与服务的保障平台。近三年,全省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开展技术交易活动4100多场次、组织技术转移项目3万多项、合同成交额110多亿元,有23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位居全国第一。1.1机构建设运行总体情况。1.1.1机构实体化。鼓励支持省内科研能力较强和技术成果积累较多的高校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如南京大学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支持省内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高校与省外一流高校院所共建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如盐城工学院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安徽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引导省外一流高校院所与地方合作建立专业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独立机构,如北京大学苏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全省共有15家中心完成了法人注册。1.1.2运行科学化。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全省中心共建有规章制度400多个(平均每家建有规章制度约10个),包括机构章程、管理制度、服务流程、激励政策、考核办法以及学校制定中心执行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等。如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授权统一管理学校的技术转移项目,并按照省内项目3%、省外项目5%的比例提取管理费,中介人员按照到款额的1%~1.5%提成绩效。1.1.3队伍专业化。支持各类技术转移中心引进专业化、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基本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每年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国际国内培训,业务骨干先后赴以色列、德国、英国等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转移模式和理念。目前,全省技术转移中心专职人员超过60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技术经纪人、专利人、律师、知识产权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质证书的职员比例占50%以上。1.1.4条件信息化引导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主动对接“互联网+”,强化信息化能力建设。所有中心都建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站或成果转化服务网站,分别建有成果库、专利库、专家库、企业库、项目库、需求库、平台库等数据库,总数据量超过10万条、总访问量超过500万次;部分中心开发了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省级层面建设了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智能分类推送,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1.2服务区域创新主要模式。1.2.1共建政产学研平台。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结合省内各市重点产业和特色园区的发展需求,以地方出财力、南大出智力的方式共建政产学研平台,以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依托,引领产业方向,培育产业创新集群。目前,南大与省内11个地级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22个政产学研平台。近3年来,通过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南京大学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地方,服务江苏企业3000多家,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创新联盟104个,为地方和企业培训人才1万人次以上,服务企业新增产值超过500亿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的专业研究所首批转正的8个分所中,有2个分所由南大政产学研平台为主承建,学校新增3个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1.2.2共建校企合作载体。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四大转变”:即由个人行为向学校的组织行为转变,由部分科技人员的合作向覆盖学校所有学科和职能的合作转变,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由短期的项目合作向建立稳定长效合作关系转变,并成为学校推进与企业长效合作的重要工作和抓手。目前,已建有校企研发中心100余家,年均到校科研经费逾亿元,校企双方共同申报发明专利近600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技奖项30余项;以联合研发中心为基础,学校还培育了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一批省市级工程中心及行业公共服务平台。1.2.3引聚国际创新资源。北京大学苏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先后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十几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常态合作机制,定期组织国际科技成果项目路演,评估筛选出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国际项目。目前已在苏州、张家港组织20场以上国际科技成果会,先后近200条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国际科技成果资源信息,促成凯望药业有限公司、葡萄牙模具产业联盟等10多个国际项目落户江苏。其中凯望药业注册资本8982万元,总投资为1.5亿元。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6家国际机构建立了常态化的跨国技术转移“绿色通道”,与法国爱迪特集团共建的“苏州大学-爱迪特测控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成功运作了数十个国际合作项目。1.2.4推动技术成果运营。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是代表学校从事技术转移全过程管理和运营服务的专业机构。中心围绕市场化运营进行了系列探索,建设了“专利超市”,解密专利技术黑匣子;探索了技术产权处置模式,破解职务技术运营难题;设立了技术转移基金,打通成果从实验室到商品的转化通道;构建了技术专利池,助推成果集群转化。目前,中心已实现了5000余件专利分类别、分层次,建立全维度的价值标签;收储运营了100余件成果,形成了3D打印、机器人、新材料技术群,依托机器人技术建设了南京机器人研究院;围绕兵器装备、船舶制造等产业需求,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焊接装备研发平台,形成了高价值专利池。
2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