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证券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6:31: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与证券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与证券

证券业与金融业监管研究论文

各国的金融管理体制分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和混业经营、综合管理两种不同体制。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选择适合本国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考虑世界金融行业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无论分业或是混业,都对证券业的监管体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目前世界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综合管理的新趋向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寻找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查看全文

资产证券化创新与金融结构探讨

摘要:在当前时期,资产证券化创新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此种融资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得商业银行进一步对市场型业务予以拓展,并保证市场主导型结构可以逐渐形成。虽然整个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但是相关的金融体系并不是非常稳定,由此可以得知,资产证券化创新、金融结构暂时并未实现良性互动。众所周知,金融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市场主导型结构成为主要方向,然而金融稳定仍旧依赖商业银行,这就使得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速度难以加快。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面对资产证券化创新必须要展现出较大的包容,并要完成好制度设计工作,将其功能边界予以明确,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基础上构建起可行的监管框架。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金融结构变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资本市场的变革逐渐兴起,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金融业务融合、资产融资证券化,在这当中,大家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资产证券化上。在美国,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金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金融结构变革使得原有的金融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并对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学术界、实务界对资产证券化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然而资产证券化创新并未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相关的研究工作还需深入展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其对金融结构变迁产生的推动作用是较大的。我们国家正在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其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对现行金融体系结构也带来一定程度影响。而要保证此项工作具有实现,必须要对资产证券化能够起到的引导作用展开深入探析,了解其具体的功能,以及对金融体系改革产生的促进作用,以期使得资产证券化可以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背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从金融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创新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而要对此有确切的认知,必须要对资产证券化的整个发展历程有切实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失业率大幅增加,通货膨胀更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了能够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对基准利率进行了提升,然而这个做法必然导致市场利率随之提高。另外来说,《Q条例》对存款利率上升会产生限制作用,如此就会出现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存款利率却无法随之调整,带来的结果就是机会成本明显加大,大量的银行存款进入到资本市场当中,以期使得机会成本损失能够切实降低,这即是常说的“金融脱媒”。此种现象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存款业务会受到很大冲击,具有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变得较为低下。此外就是资本市场拥有了较强的融资能力,其在融资结构当中所处地位大幅提升,商业银行的地位则明显降低。为了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商业银行展开了资产证券创新,以期使得流动性能够重新盘活,进而保证地位更为稳固。然而想要实现资产证券化创新,二级市场的作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信贷资产二级市场的构建应该要加强,政府中的相关机构应该扮演好投资者角色,这样可以使得商业银行真正实现资产盘活,并保证资产证券化创新能够获得更为现实的基础。在1968年,过手证券正式发行,这就标志着资产证券化创新拉开了序幕。此种模式的应用对商业银行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使得流动性困境能够切实解决,而且业务拓展也更为顺利。对创新动力予以分析可知,商业银行在对资产证券化创新予以实施时,关注点并非是盈利、规避管制,其是将流动性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对资产证券化创新予以实施后,商业银行可适当调整资产结构,使得融资困境切实消除,如此就可保证自身的发展更为稳健,并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资产证券化创新刚刚开始时,金融脱媒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以影响,使其业务经营受到冲击,资本市场的创新也在深入展开,其在融资结构当中所处地位得到提升,而这就导致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难以有序展开,尤其是业务空间变得较为狭小。然而资产证券化实施则使得此种情况发生改变,商业银行具有的竞争力逐渐恢复,尤其是二级市场建立起来后,市场型业务也就能够顺利开展。此种变化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市场主导型结构转变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银行主导型”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结构的转变:基于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思考

查看全文

金融构造变动与证券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正式加入WTO的临近,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迈出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相继出台了一些充实资本金、提高竞争力的政策,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结束了试验期,开始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这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业正在走向市场。但由此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又成为进一步政策调整的出发点。

一、面向市场的银行结构调整

1、调整的背景。

1994年,我国银行业接受了一个国际准则,即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走向市场、走向开放。巴赛尔条约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4%,其总资产或净值占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8%。这是一个保证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有效准则,不仅为35个契约国所接受,而且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我国还将该标准正式载入商业银行法第39条中。按巴赛尔标准,商业银行必须要按照有风险的企业来进行经营,而不能以空壳银行通过转手经营储蓄者资金来生存。这与空手套白狼的传统银行理论不同。按照传统的银行理论,银行是将资金所有者“典当”的资金视为自己的资金贷给需求者,银行本身并不在经营中投入资金。由此造成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高风险经营)、破产威胁及信用下降,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所以,为控制风险,提出资本金标准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巴赛尔条约的含义。

80年代,我国的银行与财政分离,开始承担独立的职能,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遗产,再加上国家财力因放权让利而削弱,政府为控制经济,我国银行业采用了近乎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国家通过该体系将收集的资金投于国有企业。为了使该流程不至于被中间截流,国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居民的资本选择,如取缔民间非正规金融,限制证券市场发展,控制直接投资等,但是,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资金获取渠道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资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国银行业经过了一轮自由化的改革,出现了一些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国有银行垄断了社会资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兴起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于是在一些地方开始自发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现的金融组织,担负着地方性的资金融通工作,成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经济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国的城市信用社达5000家以上,其贷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体企业,8%左右流向私营企业。据估计,提供给私营企业的贷款相当于国有银行的5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资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来吸收社会资金或从国有银行借款,然后以较高利率借出,这就增大了经营风险。在经济高涨时期,风险通常被掩盖起来,而一旦经济紧缩,普遍出现经营困难,不仅资金来源成了问题,而且贷出去的款也难回收。国家借此进行了金融整顿,合并了机构,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这些合并后的机构又成了另一类垄断型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来源由此也被切断。与此同时,国有银行也搞起了第二银行,即信托投资公司。在银行的带动下,其他机构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从事委托存贷业务,实质上是利用关系以低利息从国有银行弄来资金,然后以市场利率贷放出去,或干脆自己从事房地产等高风险高盈利投资,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逃避国家信贷管理进行风险投资的手段。据估计,到1995年底,国有银行对信托机构的放款数额达5500亿元,这也是国有银行呆坏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压缩信托投资公司规模使其与商业银行脱钩的办法,其数量从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资金损失大多已无法挽回。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看到,国有商业银行迅速在全国布网经营,但由于实行地方的分权式管理,这些机构成了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再加上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许多基层机构成为国有银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随着银行商业化的推进,巴赛尔标准的实施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银行不仅追求效益的冲动开始占了上风,而且金融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于是,在国家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形势下,各个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战线,压缩基层银行机构,上收贷款权力,货币市场出现了逆细分化倾向,一方面存贷款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其垄断趋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其他商业银行也从基层行集中资金,进行大额度放款,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的渠道进一步萎缩。这一格局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变得更严重,银行收得越来越紧。由此可见,在垄断和集中化的主导趋势下,我国的银行体系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国有银行包袱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且资源垄断严重;二是非国有银行实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率决定机制,致使银行经营风险大。在这种格局下,因为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不尽合理,所以给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银行业调整面临的基本矛盾。

查看全文

证券业与金融业监管探讨论文

各国的金融管理体制分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和混业经营、综合管理两种不同体制。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选择适合本国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考虑世界金融行业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无论分业或是混业,都对证券业的监管体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目前世界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综合管理的新趋向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寻找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查看全文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影响与应对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覆盖到了诸多行业,对金融领域来说其所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如何认识金融领域中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很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证券行业;影响

科技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地惠及了寻常百姓家,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不同的领域创造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所创造的社会认同感,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无处不在。从一般性概念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联手互联网企业实现信息的交互和技术的融合从而创造出的新兴金融业务盈利模式。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创新意识、技术层面的深度交流、突破,从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国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子金融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后,证券一直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也催生了一批相关产业链的诞生,不仅为社会提供了诸多的岗位,为理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随时科技时代的到来,新的技术理念应用在证券行业当中,而互联网金融影响最甚,主要表现在:

(一)极大程度的改变了资本市场结构

查看全文

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一、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

1.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育,轻素质教育职业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技能,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其中,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但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存在着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轻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方面培养的问题,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提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主要出于提升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谋生、技能得到企业认可做准备。2.创新教育不够深化创新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振兴的灵魂,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须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虽已普遍开展创新教育,但由于教育观念未能全面转变、教师整体创新素质不够高、学生自主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创新教育不够深化。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深化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已普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为学生进行职前辅导,但一些高职院校只将这些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由辅导员任课,为学生进行初步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对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在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轻视学生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且未能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纪律观念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奋斗目标,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处于就业迷茫的状态。有些学生甚至过着在校混日子的生活,不思考自己的未来,不想做职业规划,缺乏积极性,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且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存在上课睡觉、玩手机、讲话等纪律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问题,严重缺乏纪律观念。然而,企业一般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岗位职责细化,实行岗位责任制,赏罚分明。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初到就业岗位,一时难以转变在校懒散的状态,难以适应严格的企业制度规定和纪律,容易给企业留下缺乏纪律观念的不良印象。2.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着重对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学生能熟练掌握金融理论,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较扎实,但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较弱,缺乏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相应能力的实战经验。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在踏入校门之前,深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已养成思维定式,心理上过分依赖老师,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踏出大学校门后,依然保持这种思维定式,工作中过分依赖领导的指示,追求标准模式,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虽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思维。有些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创新能力并不高。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4.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弱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初入社会,踏入职场,一时无法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换,难以适应严格的企业制度规定和纪律,难以接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不如预期的心理落差,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适应企业的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生一时难以自我排解工作压力,缺乏对自身、企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缺乏与同事、领导和客户的有效沟通,一时缺乏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难以较快地融入企业群体中,难以较好配合同事、领导的工作,导致了自己的孤立,一时无法较好地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可能给企业领导和同事留下团队协作能力较弱的不良印象,进而影响了自身综合能力的发挥。有些学生因心气浮躁、急功近利、郁郁不得志而选择离开。

三、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升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通过深入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1.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引导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是个人对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正确的职业观是个人发展、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实现个人人生理想、价值的关键,所以必须引导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首先,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引导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思考自己未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其次,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会遇到如何选择项目、如何策划自己的项目、如何完善自己的项目策划等难题,而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所选的职业有了全新的审视和评价,以此不断地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能力、所选的行业、所选的职业有了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进而对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奋斗目标,能更为理性地选择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不断调动自身的就业积极性,慢慢改变懒散、缺乏纪律观念、心气浮躁、急功近利、迷茫的生活状态,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奋斗。2.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需要加强实战。创新创业竞赛为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平台,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竞赛中,在不断提高专业实战能力的同时,巩固和升华所学的理论知识。3.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个人长期发展、企业进步的动力,社会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创造力的竞争,所以学校必须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创新创业竞赛为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学生想要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掌握行业领域的前沿动态,熟悉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开拓创新,另辟蹊径,立题新颖,这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触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种各样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激发了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创新创业竞赛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4.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融入企业、融入企业团队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一些企业管理人认为,如果毕业生到岗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和工作环境,并融入企业团队,与其他队友并肩作战,就无法对其委以重任。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锻炼和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想要完成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团队协作,运用各自所长,彼此分工,协力完成,而项目的设计涉及财务、管理、营销等方面,并非所有都是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长项,故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合作,共同商讨研究,合力完成。在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的设计、展示和答辩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学生必须及时反应,灵活处理,共渡难关。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查看全文

证券业与金融业混业监管研究论文

各国的金融管理体制分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和混业经营、综合管理两种不同体制。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选择适合本国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考虑世界金融行业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无论分业或是混业,都对证券业的监管体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目前世界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综合管理的新趋向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寻找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全文

金融资产证券与现实困境发展对策

[摘要]金融资产证券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改革试点,市场规模大幅提升,产品结构日益丰富,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展,信息披露、交易规则及中介服务等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但由于市场培育过多依赖政策驱动,且承载了较多的政策目标,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在法律制度、基础资产、市场层次、流动性和运行成本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发育水平不足、摩擦成本过高等深层次矛盾不断显露,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下一步,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需要完善制度框架、产品种类、投资者队伍、信息披露和信用评估体系等内容。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改革试点;政策框架;信息披露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一词最早见诸于199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刘易斯·瑞尼尔与《华尔街日报》的一次访谈中。资产证券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定义方面,Gardener(1991)将金融区分为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直接融资)和以金融机构为基础的信用中介(间接融资)两大类,并将后者理解为资产证券化;TammarFrankel(1991)①将资产证券化分为替代贷款的证券融资、出售贷款份额、将小额贷款转移至资产集合并以此为担保发行证券三种形式,第三种类型即为狭义上的资产证券化。2004年,美国SEC了《最终规则:资产支持证券》,指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技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组合并转换为更加自由、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和出售的融资工具。金融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特殊目的机构的创设及其隔离风险的功能,筛选出其持有的未来能产生现金流量、信用品质易于预测、具有标准特性的资产作为基础或担保,经由信用增强及信用评等,将该资产重新组群包装成为单位化、小额化的证券形式,并最终向投资人销售的过程。金融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2005年为了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完善市场体系,我国开启金融资产证券化试点,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到2017年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改革成效显著。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我国市场化水平低,改革过程较为谨慎,决策层对基础资产、试点规模和投资机构限制较多,导致了基础资产的单一性和交易市场的单层性,阻碍了风险转移、价格发现以及流动性释放,特别是当政策诉求压抑市场需求时,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动力缺失、弹性不足及市场分割等矛盾必然影响目标推进和市场进程。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产,由于证券化程度不足,已深刻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资产证券化市场进程,且无法正常发挥证券化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转移等功能,更无法实现中央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杠杆水平和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针对这一现实困境矛盾和发展诉求,本文力图在回顾和梳理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改革逻辑、内在矛盾和现实困境,探索推进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根据本文研究主题,重点回顾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和对金融市场影响等方面的国内进展。国外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基于流动性需求、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三个方面,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国外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释放、风险转移、风险承担和财务稳健性四个方面;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是单一性;另外,资产证券化对借款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广泛研究始于1998年。早期的研究,将资产证券化作为解决国有银行的巨额坏账和国有企业财务困境的重要出路,是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银行不良债权、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王开国,2009)①。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法律、市场化程度等,还无法支持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大规模发展。

查看全文

行为金融与证券投资决策探讨

摘要:传统金融学认为,理性行为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要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检验。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提出了挑战,引入了心理金融学因素影响决策。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偏差如何影响投资决策在不确定性下制定。证券投资是投资者参与投资的一种投资方式,而投资者在实际进行投资决策时,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对其决策的影响往往是并行的,并且非理性因素往往在投资选择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投资者的证券投资行为有助于研究证券市场上的异常投资现象,有助于更具针对性地提出可能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行为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建立了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由于起步太晚,还是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而行为金融学作为一种集成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金融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创新地采用非理性的方式和方法来分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决策,对解释现有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金融异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看待证券投资行为和决策,有助于研究证券投资行为,为投资者做决策时提供参考。

一、行为金融理论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行为金融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在这样的困境下,专家和学者们开始寻求解释证券投资行为的另一角度,即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把应用心理学、行为学与社会学进行结合,将金融理论以行为心理的视角解读,创造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理论修改了传统金融学的基本假设,即人的选择行为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假设投资者执行的是非理性投资行为,那么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就诞生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当行为金融理论将人的心理和行为融入投资行为的研究中时,证券投资行为的研究就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深入探究金融体系和金融理论提供了全新的道路。

查看全文

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者研究

〔内容提要〕我国有着数量庞大的散户投资者,他们的一举一动构成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有着不小的影响。而散户投资者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健良好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了解我国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一些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市场;投资者一、行为金融学概述

最早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的是美国学者巴伦(O.K.Burren)教授。他在1951年发表《投资研究中运用实践方法的可能性》,讨论有必要用进行实践的方法来检验理论。1967年,巴曼教授(Bauman)发表《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批评金融的研究太过夸大了数量模型的作用,指出将金融学和行为科学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的重大意义。1972年,学者巴曼和斯诺维奇在行为金融这一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发表文章《人类判断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行为金融学的正式兴起是在1980年以后,一是通过实证的检验,发现现阶段的金融理论的确存在一些缺陷。二是DainielKahneman和AmosTversky教授创立的预期理论,主张建立起更加符合现实的行为假设,而不是一味地将研究建立在主观思维之上。三是上世纪70-80年代期间,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者也从人们心理活动的角度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Kahneman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主流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的最大认可和鼓励,也是行为金融学上升到主流经济学的重要一步。

二、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偏差

(一)有限理性

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有限理性指因为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获取的信息的有限性,在面临问题选择时,无法对可选择的各种方案进行有效全面的评估,进而无法达到经济学下的完全理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