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5:52: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供应链金融研究
[提要]随着供应链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形态而发展起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供应链金融积极促进供应链的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从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与模式、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进展,以期使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业界实践。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理论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和专业分工深化过程中促使供应链快速崛起,它的产生为经济交易过程中的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供了合理的集成方式,实现供应链整体目标的优化。任何一家企业要维持其竞争力优势就要考虑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发展历程,包括以票据贴现为代表的起步阶段、以贸易融资为代表的初级阶段、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中级阶段和以线上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高级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下行或者经济波动使企业违约率明显上升,商业银行面临极高的经营风险。因此,国外部分先进银行开始了如何将信贷服务与供应链的各环节有机整合的探讨,更加真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和现金流情况,提出了供应链生产的模式,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提供了依据,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国内外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理论研究最新进展,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与模式研究综述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对一个交易供应链上单个企业或者是上下游企业提供整体的金融服务,促使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链条达到稳定运行。它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站在供应链的视角来看待融资,并且由金融机构把供应链的参与方都连接起来,为供应链提供资金融通、付款结算、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其主要研究过程综述见表1。根据主导方不同可将供应链金融分为物流企业主导型、核心企业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其中物流企业主导型的供应链金融可以说是银行保理业务在供应链的应用;核心企业主导型的供应链金融的辐射能力有限,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时并没有因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而得到缓解;银行主导型的供应链金融是以银行间接融资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该体系中的银行体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和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银行贷款和贸易融资这两种信贷模式对中小企业则更为有效,探讨了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指出通过预付融资,订货可有效解决物流的滞后性,并建立了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对融资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浙江金融与台湾金融合作互动研究
一、浙江地方金融发展概况
本文所指的浙江地方金融是指仅在浙江省各级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受浙江各级地方政府行政事权管辖的法人金融机构及其融资业务。因此浙江地方金融机构仅包括以下几类:注册地及法人总部在浙江的银行机构,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注册地在浙江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一)地方银行业。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自2004年8月建立至今,成长迅速、发展良好,2016年末资产总额13548.55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7年公布的“全球银行业1000强”榜单按总资产位列第131位。资产质量在主要商业银行中保持相对优良水平,2016年不良贷款率为1.33%,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2016年底存款余额7362.44亿元,较年初增长42.68%,贷款总额4594.93亿元,较年初增长33.02%。城市商业银行:浙江省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多从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自1996年成立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以来,浙江目前共有12家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6年末,浙江省12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超过26000亿元人民币,20年间增长超过100倍。其中,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的发展尤为引入注目,两家银行都已在国内A股上市,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7年公布的“全球银行业1000强”榜单中,宁波银行排名175位,杭州银行排名第209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及其信托、租赁及财务公司。到2016年末,浙江农信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642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954.3亿元,存贷款总量居全省银行业第一。浙江农信系统承担了浙江省二分之一的农户贷款和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支农支小贷款存量、历年增量、服务覆盖面均居全省银行业第一。民营银行:2014年3月,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其中浙江占据两席,分别是温州民商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两家民营银行2015年营业以来紧密围绕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社区居民、三农,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不但经营良好,而且不良贷款率低,其中浙江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甚至为0。浙江省的民营银行发展开局良好。(二)地方证券业。浙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活跃的省区之一。截至2015年,浙江境内上市公司总数299家,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50家,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6.37%,位居全国第二;创业板上市公司50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0.16%,位居全国第四。截至2015年底,浙江共有证券公司5家,基金管理公司2家,期货公司12家。得益于浙江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浙江私募基金行业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底,浙江共有174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管理资产规模2711.22亿元,位居全国第五。相比浙江规模巨大的证券市场,浙江证券公司数量较少,整体盈利能力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竞争力偏低,综合实力偏弱。(三)地方保险业。截至2016年,总部在浙江的地方保险公司有3家,农村保险互助社1家。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态中,浙江地方保险业规模最小。浙江保险业发展整体环境有待提高,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保险事故认定,事故理赔纠纷问题突出。居民尚无完整的保险观念,对于新颖的投资型商品接受度不高,且大多仍为人情保险,主要是储蓄型商品或佣金导向商品为主。以浙江省省会杭州为例,杭州的保险深度3.2%,而世界平均水平有8%,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则在10%以上。杭州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0.4件,而发达国家人均1.5件,台湾更是达到人均2.16件。杭州市家庭产险投保率仅为5%,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的投保率在80%以上。(四)浙江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浙江省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15年末,浙江省注册为“互联网金融”“财务管理”“投资管理”“金融及金融服务外包”等企业数量近20万家。浙江省拥有全国超过1/3的互联网企业,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源和高新科技。借助于阿里巴巴及旗下的蚂蚁金融的推动,省会杭州更是被称为“中国移动支付之都”,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国337个城市中,杭州的数字普惠金融排名第一,其中在移动支付、征信领域、理财业务、网贷和互联网保险等各个领域,杭州都居于全国首位。浙江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有着众多优势,包括政策环境(浙江省政府的全力推动),经济基础(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民间财富充裕),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网络设施,发达的网络经济),以及突出的创新创业氛围。浙江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庞大,发展前景广阔。浙江省的企业主体99%以上是中小微民营企业,产生出庞大的投融资需求,而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使得浙江互联网金融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浙江省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新兴业务领域和业务形态不断产生。例如,P2P、股权众筹、互联网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等企业快速增长。以支付宝、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了“鲶鱼效应”,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变革和效率提升。未来浙江互联网金融发展将在推动互联网金融企业规范经营的基础上,着力支撑杭州打造互联网金融中心,促进银行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五)浙江地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金融产业发展不均衡。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最好,实力最强,以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银行业盈利能力强,发展迅速,许多指标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浙江地方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滞后,法人机构数量少,综合实力较弱。以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为代表的浙江省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相关业务领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存在蚂蚁金融一家独大,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有待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其次,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市场化,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所有人缺位,委托关系不明确,在人事任免、经营运作中仍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第三,浙江地方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短板的问题,而金融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高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以银行业为例,存贷利差依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方面,地方银行业缺乏懂经济、法律、会计、产业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了解金融市场和熟练运用各项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专业型人才。一些金融机构人员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服务意识上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浙江证券期货行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不少人才外流到上海、北京、深圳等国际化程度高的一线城市。保险业内精通保险、擅长管理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核保、核赔、风险管理等专业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经验型人才缺乏,成为限制保险业发展的主因瓶颈。
二、台湾金融业发展概况
台湾金融业在1990年以前属于政府管制的垄断行业,金融机构多为公营,数量少且享有高获利。1991年开始,台湾开放设立民营银行,推行金融自由化,利率、外汇管制逐步放开。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增加,对业务范围的限制也逐步放宽。同时,逐步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增设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放宽其业务限制,核准外汇指定银行设立境外金融业务分行,成立台北外币拆借市场,提升台北的国际金融地位。进入21世纪,台湾当局颁布“金控法”,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推动混业经营,做大做强金融业。截至2016年底,台湾本地银行数量为40家,外商银行在台分行29家,基层金融机构(包括信用合作社,农会信用部及渔会信用部)333家,另有证券公司119家,保险公司49家,金融控股公司16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台湾改变了过去公营银行机构占主导的金融面貌,许多金融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其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金融体系的自由化与国际化程度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台湾金融体系已经焕然一新。(一)台湾金融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台湾金融业发展起步早,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改革使台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台湾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有如下发展优势:1.台湾银行业:台湾银行业历经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业务综合化、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考验,对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有完整的经验,民营银行在经过消费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培养了大量拓展市场及风险管理的人才。台湾银行机构针对华人社会需要,发展出特有的金融制度,其人才经验,业务经验和系统及服务效率,皆非外资银行可比拟。具体而言,台湾银行业具备如下优势:(1)熟悉金融控股经营模式。相比大陆的金融分业经营,台湾金融业熟悉金融控股运营模式,并具有较强的公司治理机制。(2)金融产品买卖上具有比较优势。台资银行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方面有丰富经验,能为客户提供全功能的资产管理业务,规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等,建立在全新客户消费观念上的开放式服务模式,使其零售银行业务的品牌运作、人才和管理等都具有一定优势。(3)拥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台湾高等教育普及率高,人力训练投入大,中高级从业人才海外经验丰富,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高。(4)有丰富的农村合作金融经验。台湾农村合作金融历史悠久,在为农户生产和生活筹措资金、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有丰富的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台湾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台资银行在其中小企业由小到大、进而成为国际性大企业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台湾证券业:台湾证券业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证券交易机制和法律体系,并且具有长期的市场经验,金融市场成熟度高,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成本和难度低,台湾当局对证券转换的限制比较少,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比较完善。许多中小企业都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融资,并且这些上市的中小企业集中于高科技行业,因此证券市场发挥了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相比大陆,证券业者经营成熟,投机性小。3.台湾保险业:台湾保险业在1994年全面开放后,发展迅猛,目前台湾已跻身世界保险业发达地区行业,保险深度居世界第一位。台湾保险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接受各类型之保险商品,居民保险意识强,2011年人均寿险保单达到2.16张,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台湾保险业者具有将商品设计结合市场需求导向的实务经验,若两岸保险业能合作,台湾业者提供经验、创新及人才,大陆业者提供通路,必能共同推升保险市场。(二)台湾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台湾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相比跨国金融机构较弱,利差依然是银行主要获利来源,证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经纪业务手续费,缺乏国际资产管理经验、商业咨询服务以及衍生性金融商品之设计等。由于台湾市场狭小,推动自由化后金融机构数量猛增,但随着台湾制造业大量外移至大陆及东南亚,导致银行、证券、保险各业都普遍存在客户流失、竞争过度的问题。据统计,过去10年来,台湾银行业净利差平均1%多,2016年为1.38%,在亚洲地区(不含日本)最低,台湾的保险业市场也已达到饱和状态,据统计,台湾的人年缴保险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约为17%,是世界最高。证券业同样也面临产业发展瓶颈,除了内部过度竞争的因素以外,外部影响主要是香港已转型成进军内地市场的一个重要筹资中心,许多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开始至香港挂牌上市,这使得台湾本地的证券业者流失重要客户。此外,由于台湾薪资水平陷入原地踏步的僵局,导致人才流失加剧,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金融业流失1.5万人才,居各行业之首。因此台湾金融业者必须寻求向外发展的机会,而台湾70%的对外投资和贸易均在大陆,由此可见大陆市场对于台湾金融业者的意义之重大。
三、浙江地方金融与台湾金融的合作互动
(一)浙江地方金融与台湾金融合作的意义。台湾金融业发展比大陆早30年,其在金融民营化、市场化、国际化、制度化建设上有许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可供大陆同行参考。通过对浙江和台湾两地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台湾金融业在综合实力、管理水平、服务效率、风险意识和控制、业务经验以及金融人才等领域有比较优势,此外台湾金融机构熟悉金融控股经营模式,熟悉混业经营,在金融品买卖上具备优势。浙商银行正是看重台湾银行机构人才、业务经验及风控方面的优势,与台湾玉山银行在2010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玉山银行协助浙商银行进行人员培训及中小企业融资与风险管理。浙江地方金融发展虽然历史较短,但伴随着大陆经济的起飞成长非常快,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的资产与存贷款规模已赶上并超过了台湾同行。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家勇于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领市场经济之先河,非常适应市场化运作。近年来大陆的互联网金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已领先于其他国家。而浙江是中国大陆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新兴业务领域和业务形态不断产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变革和效率提升,浙江的互联网金融领先于台湾。台湾是浙江省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及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在浙江投资的台商超过6800家,对台经贸合作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浙江地方金融与台湾金融合作互动对浙江而言不仅有利于金融业本身的发展,更是进一步加强浙台两地经贸合作的重要推手。通过两地金融业的合作互动,对浙江而言,能进一步吸引优质台资企业到浙江来投资。而对于台湾金融业而言,浙江金融市场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一方面台资企业众多,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台商积极转向大陆内需市场的开发,转型升级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浙江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居民富裕,金融需求量大,台湾金融机构如若切入浙江市场,能摆脱其在岛内过度竞争的困境,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一般外资金融机构,台湾金融机构具备文化语言优势,而金融业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行业,人才的沟通交流对合作的达成与成功的取得至关重要。同文同种的文化优势使得浙台两地金融业更有可能实现深度合作。(二)浙江地方金融与台湾金融已有的合作成果。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产业,浙台两地还没有实现互设金融机构或参股、合资新建等形式的深度合作,目前的合作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几项:1.2010年浙商银行与台湾玉山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议,双方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合作。2.2012年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台湾)光阳投资有限公司实现股权合作,成立了杭州鑫悦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3.2014年台湾裕隆汽车在杭州发起设立了“裕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4.2016年台湾裕隆汽车在杭州发起设立了“裕隆汽车金融公司”。相比浙台两地紧密的经贸关系,双方的金融合作显然滞后,这势必影响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因而这一领域的合作亟待推动。(三)浙江地方金融与台湾金融未来合作机会分析。台湾银行机构(及所属金控集团)与大陆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相比,规模小很多。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已经纷纷与外资合作,台资银行机会不多。但浙江地方银行机构目前已经实现与外资合作的银行仅有5家,实现股权方式的深度合作只有3家(见表1)。台湾银行机构平均资产规模略高于浙江同行(表2),此外台资银行与浙江地方银行的股权结构较类似(民营资本为主),客户类型亦类似(以中小企业为主)。因而浙江地方金融机构存在与台资金融机构合作的空间和机会。
货币金融商品设计研究
不同的博物馆有着不同特色的馆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尤其是在旅游成为当代人群消费时尚的今天,博物馆也成为大众满足精神享受的热门目的地[1]。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位于北国名城哈尔滨景色优美的松花江北岸,毗邻著名的旅游胜地太阳岛和冰雪大世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早期创建的著名商科高校,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中陈列着丰富的不同时代货币藏品,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日俄侵华时代的军票。这一珍贵收藏是日本侵略我国的证据,通过参观哈商大货币金融博物馆,既能够使人们铭记历史,激发参观者的爱国热情,也能通过藏品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了解黑龙江的文化历史。而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藏品既是参观者对本馆的经典回忆,也成为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的重要素材。因此,由此素材衍生而来的文化创意商品设计也就有了一定的文化消费市场需求,需要以此为目标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我们文创设计团队以此为设计切入点,在老师指导下意图通过博物馆纪念品的形式定位,将产品创意思维运用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的纪念品设计中,以满足文化认知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作为用户需求定位,尝试将视觉表达的局限性打破进行设计实践。
1哈商大货币金融博物馆文创商品设计现状分析及定位
“文创商品”指的是源于文化主题,经创意衍生而来,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2]。随着现今社会旅游热潮的高涨,通过对博物馆参观人群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博物馆文化创意商品设计趋势是越来越注重设计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商品种类。但从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的发展来看,对文化创意商品的设计大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而本文中的设计研究对象——大学博物馆的文化创意纪念品,目前国内并没有与此相关的文化创意商品类型的设计研究,因此我们本次的设计研究方向是极具创新意义的。此主题设计需要对该博物馆文化创意商品进行独具风格的设计创意分析及表达,才能满足参观人群的需求。我们设计团队将通过对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的消费人群分析、文化创意商品产品类型、价格定位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分析研究开展。1.1消费人群分析。哈商大货币金融博物馆的参观群体结构并不复杂,访客分为在校学生群体,外来文化交流群体、毕业校友群体和国内外旅游者等群体构成。因此,参观的群体几乎都是受到过高等教育或热爱文化的人群,审美水平和文化消费观念也会高于其他博物馆的参观群体,这些人群在参观后所为满足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及纪念馈赠需求,会有意愿购买一些文化创意商品作为参观纪念或礼品馈赠亲友。由于参观群体的不同,参观群体的文化素养以及年龄阅历的差异,他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味都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群体在参观博物馆后,虽然购买文化创意商品是一种主观的消费需求,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其需求方向加以引导,创造文化消费新需求,既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文化体验又能传播博物馆文化影响。1.2文化创意商品类型。哈商大货币金融博物馆的馆藏货币数目众多,自身特色明显。因按照其类型和功能分为印刷制品类、文化办公类、日常用品类、服饰类等这四类[3]。印刷制品类包括明信片、海报、历史书籍等,通过印刷的方式,可以从视觉上直接将博物馆的信息传递到人脑中;文化办公类包括书签、个性便利贴、笔记本、鼠标垫等;日常生活用品类包括餐具、手机壳、拼图、水杯等;其中,文化办公类、日常生活用品类和服饰类多适用于在校学生,同时也在他们的购买能力范围之内。任何文化创意商品只有得到消费群体的认可,才能激发他们的文化消费欲望。将这些馆藏作为研究设计的灵感,提取基本的符号元素代替他们本身,将要传递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些文化创意商品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在对文创商品设计时,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类型更加多样化。1.3价格定位。不同的参观者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水平,所以要将文创商品的价格按层次进行分类设计。由于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受经济消费能力的限制,价格偏低的文创商品是比较适合的选项,在个别学生购买后,因为物美价廉又能满足精神需求而形成示范效应,就会相应形成同类消费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引起群体消费效应[4]。而价格偏低的文创商品,可以通过批量化生产降低生产的成本和销售价格从而增加销量。价格偏高的文创商品面向专业参观者及校外旅游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消费水平,会更加偏向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创商品,这类商品并不适用于大批量化的生产,但由于其使用更高质量的材质也会满足这几类人群的需要。
2哈商大货币金融博物文创商品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由于参观博物馆人群的需求不同,购买文创商品的类型和种类也会有不同的设计定位,因此就需要根据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的馆藏资源,遵循不同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开展实践研究。2.1实用性原则。文创商品的实用性要符合大多数参观者的想法,一些做工精美的文创商品若不实用,在购买回家后,只会占据家庭的生活空间,因此很难激发购买欲。因此在设计中,一些概念化的传统设计形式并不适合真正的投入生产,此类文创商品应多考虑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标准,设计兼具使用功能的文创商品,充分的发挥其多元价值。2.2美观性原则。如今人们对新事物的喜爱,大多都是基于视觉美的影响开始,追求产品给人提供的审美愉悦感。因此在进行文创商品设计时,团队要利用专业的设计知识,设计美观的文化创意商品。通过对提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解构和重构,使其符合点、线、面三者之间的画面分布比例关系等创意手段。同时,也可利用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等,构成形式上的美观设计。同一类的文创商品在造型上,也可以设计不用的规模大小,外观,适应各种人群的需求。2.3纪念性原则。前来博物馆的大多数人,在参观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体会,会自然的希望能买一些具有参观纪念意义的文化创意商品。因此,在利用这些精美的馆藏资源进行设计创意时,既不能脱离博物馆本身的文化和专业特色,失去其具有的独特文化和地域特征,又不能使人无法理解,这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专业设计技巧对进行装饰造型等元素变化后,依旧能够体现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视觉识别性。这样的要求对我们这个大学生设计团队是一次极具挑战性是设计实践考验。2.4独特性原则。文化创意商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吸引参加者购买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文化内涵越丰富,就越能够代表博物馆特色的文创商品,也就越能受到参观者的喜爱。故此,在对哈尔滨商业大学货币金融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商品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其馆藏特色,提取馆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藏品符号元素。其中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馆藏货币——日俄侵华军票为例,在设计时运用军票的特色图形元素,例如对军票上的富士山图像、武器图像等元素进行设计提取,来进行文化创意商品的视觉图形设计。2.5市场性原则。设计文创商品需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因此在设计前,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者网上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的需求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博物馆参观者的需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纪念品。在设计完成后,对设计结果进行小批量的实际生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将这部分文化创意商品投入市场试卖,挑选销售速度较快的商品种类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对于销售速度慢的商品,需返回进行重新设计,再投入市场销售。
3结论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
普惠制金融研究现状
围绕普惠制金融,我国学术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以金融供给中的金融排斥现象为主线,探索健全金融服务,主张完善现有制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等方式推进金融尤其农村金融的发展,实现金融的普惠性。主要表现在:1)普惠制金融的基本内涵界定及其分析金融排斥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1]9-15,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2][3]5-10[4],普惠制金融是基于解决社会中由于多种原因难以进入主流金融体系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的那部分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问题,它既是金融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金融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7]14-15,对于打破金融排斥、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增加农户收入有重要作用[3]5-10,是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金融弱势群体在金融发展中应享有的权利体现[6][7]14-15。普惠制金融与农村金融和小额贷款构成了捆绑性概念,涉及一切被金融市场挤出的融资需求,是一种介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合作金融形式,合作的边界决定了普惠制金融操作的社区性质,需要立足于金融增量改革[8],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包括弱势经济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功能的金融服务[9]。2)普惠制金融的结构特点分析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不同区域、不同收入阶层的公民都有公平的享有金融服务的机会,特别是贫穷地区、具有强烈脱贫意愿的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都能得到有效满足,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价格相对合理的产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农户等低收入群体对象提供服务;第二,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保险、汇款、养老金、理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第三,强调放松金融管制,允许社会各种性质的资本在贫困地区设立为中低收入经济群体服务的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使普惠制金融体系包括从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到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组成[9],同时追求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7]14-15。3)普惠制金融的作用机理分析我国正规银行体系的操作逻辑造成了挤出效应,使相当一部分弱势主体通过金融体系向强势融资主体提供资金,而被挤出的弱势融资主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大量中等收入以下的城市居民和小企业,事实上亦需要普惠制金融服务[8]。KelleeSTSai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作为实现金融普惠性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在于正规贷款的有限供给、国家执行贷款政策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割趋势严重以及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存在制度缺陷[10]。4)普惠制金融的作用价值分析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与其金融公平性程度紧密相关[11]18-23,普惠制金融建设滞后容易导致融资集中和系统性风险积聚,过多的金融资源集中于政府项目和投机领域;建设普惠制金融体系,有助于分散金融资源配置,换取更稳定的金融环境;金融业侧重中小经济主体融资,将提高整体盈利水平,盈利来源将从数量扩张转向风险溢价[12];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破解农村金融排斥,促进农村金融融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3]42-48[14];支持贫困人口脱贫[15]21-26[16]。从全国层面看,中国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为正,组成农村普惠性金融的贷款使用效用维度和产品接触维度显著地促进了农村生产率增长;从区域层面看,中部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为正,西部地区不显著,东部地区不存在效率损失[17]。普惠制金融理念是对传统农村金融制度的一种融资矫正与补偿机制[18],为广大群体的金融需求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规模;拓深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群体(深度;降低客户群体和金融服务提供者双方的成本(成本效益比[7]14-15。5)普惠制金融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逻辑的建构分析研究普惠制金融发展的必然性和建构普惠制金融路径的文献资料采取了多种分析方式,主要有:从二元性金融视角构建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指数,并在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剖析城乡金融差异的波动态势和未来演变趋势[19];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将金融资源归纳为空间差异、空间过程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三个层次,认为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态势,是一个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过程,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的过程,也是金融功能的空间深化和完善的过程[20];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金融排斥指数测度模型9-15[1];利用欧洲晴雨表数据对欧盟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行分析[11]8-23;测算金融扭曲度指标[21]。6)推进我国普惠制金融建立和发展的路径分析完善的普惠制金融体系框架应在坚持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集法律体系、服务组织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三位一体[15]21-26[22],从需求引致、供给推动、金融生态入手,处理好金融公平与效率、金融机构盈利诉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强政府规制,发展融合性的金融机构并践行社会责任[13]42-48[2];加强风险管理,开展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转换经营机制,构建信贷管理及风险防范体制,加强风险保障机制建设,促进供需主体的互利共生及良好金融生态的形成,推动农村金融的加速度增长;重点干预“金融沙漠”问题[23]-[24];激发弱势群体的金融有效需求和增加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4];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合理的农村业务分层,建立成本收益和比较优势相结合的竞争结构[21]19-25;降低门槛,增加贫困地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数量;处理好金融监管与民间金融领域自发内部规则的关系,适度放松管制;处理好与政府在推动“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中的关系[25]-[26]。安明友建议以农民获得的财政补贴为担保建立农民基本信贷保障制度以促进普惠制金融体系的建设[27];董龙训建议以低成本拉近金融服务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有效破解支付领域地理排斥;发挥服务点功能,破解金融服务营销排斥;依托服务点开展宣传,破解支付领域自我排斥[28]。
简要结论和总结
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以关注我国金融尤其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排斥现象为主,直接研究普惠制金融问题的文献相对不足,但从金融排斥的研究成果中不难感受到,学者们都寄希望通过一种机制推动我国金融的发展,实现金融领域尤其农村金融和针对低收入阶层服务的金融走向更公平、更合理,更具有普惠性,实现金融的共享。2借鉴孟加拉国的格莱眠银行(GB)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金融发展定位和金融管理模式,发展符合我国农村地域特色的小额信贷等小额金融道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希望通过对贫困人口提供小额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非金融社会服务如技术培训、教育、医疗等,达到实现经济增长和减贫目标,当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对这种普惠制金融的实现机制做出了实践,如: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拉美的行动国际(ACCIONInternational)和印度的自我就业妇女协会(SE-WA)银行,值得我国在金融发展道路上借鉴,以推动我国实现普惠制金融的发展诉求。3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关注普惠制金融问题,不仅要理清普惠制金融的思想底蕴,更要从我国的地域特色构建更科学的实现机制,将普惠性金融的内在功效价值转换成实际的操作价值,推动我国金融尤其面对中低收入阶层的金融设计,解决无抵押群体的金融需求问题。4构建普惠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将金融的普惠性功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化,为金融的普惠性发展建立社会发展的经济诉求。5普惠制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关系问题研究。不能将小额信贷等同于普惠制金融,在研究中要注意厘清二者的关系,但一般认可,小额信贷应该是普惠制金融的一种基本的实现机制。
本文作者:安明友工作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经济研究中心
物流金融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近来,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本文回顾了物流金融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这一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其核心思想进行提炼;最后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物流金融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流金融融通仓仓单市场物流银行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金融改革研究论文
一、金融深化理论简介
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葛利、肖和帕特里克等人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根据爱德华.肖的解释,金融深化是指“解除对实际利息率的限制,从而使其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刺激储蓄,提高投资收益率。”①20世纪70和80年代,卡普(Kapur,1976)、加尔比斯(Galbis,1977)、马西森(Mathieson,1980)、弗赖伊(Fry,1980)等人先后建立了一些认证严密、实证性较强的金融抑制模式,从动态、实证的角度对麦金农和肖的理论进行了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掀起了一个热潮,突破了70年代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理论的框架,多角度、多层面扩展了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性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自由化使利率提高后,低风险借款人和低风险项目会退出信贷市场,高风险借款人和高风险项目充斥,造成银行贷款项目质量下降和总体贷款风险上升,不利于银行部门的发展。
二、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金融深化论最早的“实验地”即拉美的南锥体三国,包括了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20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经济增长缓慢,通胀率高,财政赤字严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大,金融管制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摆脱经济面临的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进行了金融改革:放松对利率管制,允许利率自由决定;降低存款资金准备金率;放松外汇管制;对银行进行私有化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等。与拉美情况不同,金融改革在东亚是渐进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东亚各国同样面临严重的金融抑制,随后韩国、泰国各国开始了渐进式金融改革。金融改革逐步推进为东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人均GNP快速提高,通货膨胀率降低,国内储蓄和投资率均得到增长,“东亚奇迹”也因此享有盛名。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各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加深。当经济长期发展积累的问题被意识到,资本外逃再加上投机资本的影响,使得这些国家货币快速大幅贬值,最终还演化成为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东亚国家并未出现南美那样的高通胀和高财政赤字,仍然出现了类似南美国家的银行信用危机、货币大幅贬值、股市狂跌等现象,即使用麦金农的“最优次序”也难以做出满意的解释。
三、我国金融改革现状
1.金融改革成绩
中亚边境金融合作研究
[提要]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新疆提出建立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对新疆与中亚五国边境金融合作进行浅析。通过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未来边境金融合作的愿景。
关键词:中国新疆;中亚五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边境金融合作
一、引言
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推进的核心区域,我国与中亚国家在技术、贸易、金融合作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互补性和发展前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逐渐密切,在我国的进出口中也占有很大比重,然而我国和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金融合作是在经济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又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合作,为经贸往来提供便利与支持。因此,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深化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边境金融合作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维护国家经济、能源安全,实现向西开放的重要途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一气呵成的,要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首先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下手。同时,要借助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的作用,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国际合作基金平台的建设,以深化区域边境金融合作,促进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和核心区。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Abstract:
Financialinnovationisthebreakthroughpointoffinancialdeepening.Asameasureofcontrol,financialregulationcannotonlypromotebutalsorestrainthefinancialinnovation.Differentkindsoffinancialinnovationsdemanddifferentfinancialregulations.The"game"interplayofthefinancialinnovationandregulationpromotesthedevelopmentoffinancialindustrysimultaneously.
关键字: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我国已加入WTO。为了应对WTO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各市场主体只有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金融业的竞争又是异常残酷的,因此各市场主体通过不断地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频繁的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监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本文拟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小议金融工程研究
摘要:金融工程是一门利用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开发设计与实施新型金融产品服务和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学科。文章分析了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论述了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金融工程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金融工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一、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供应链金融生态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信息技术水平、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梳理,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问题,并提出培育专业人才、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风险防控等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整个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更好的发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能。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第三方交易
我国供应链金融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据调查,有82%的受访企业对供应链金融行业保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在2017年之后这个行业的热度还会持续上升;仅有7%的受访企业表示可能出现下降趋势,对供应链金融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1]。近期,有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业务予以推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使我们更加明确当下的金融生态现状。研究我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旨在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具体情况,通过对我国金融生态现状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
一、相关文献梳理
1.国外研究状况。Oliver,R.Keith和MichaelD.Webber(1982)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他们认为供应链管理首先要对供应链这一完整的链条的总现金流进行管理,然后再发展到对现金流、商流和供应链进行综合管理,并设计了综合存货管理的流程。早期的理论焦点在于指出供应链管理是将整个流程作为一个统一的实体来管理[2]。AllenN.Berger和GregoryF.Udell(2004)提出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想法[3]。LeoraKlapper(2005)提出了反保理服务的方法[4]。DavidGustin(2005)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较全面的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业务模式、技术平台等问题,并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出对策[5]。2.国内研究状况。“金融生态”这个名词最早由周小川于2004年12月2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提出。他认为金融生态学是一个比喻,主要指的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不是机构内部的运作。他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为我们理解金融体系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视角,指出了“金融生态”这个仿生学概念。苏宁在2005年指出“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比喻金融生态所面临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韩平在2005年指出,他认为“金融生态”不止包含金融生态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应该包括金融体系内部的各种要素。王松奇在2005年对金融生态学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金融结构和金融活动所面临的环境条件是由政治、文化、社会、意识形态、体制条件、政策约束、微观基础、法律法规、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徐诺金在2006年指出,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各种金融生态中的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做出调整,从而形成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稳定均衡的系统[6]。以上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充实了供应链金融理论体系,如果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就更加完整了。
二、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