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3:5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树立科学的金融生态观,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金融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首先,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才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金融业掌握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把自身的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目前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差,起点低,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搭建平台。

一、完善以法律为基础的生态调节机制

正如自然生态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并因而具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特征一样,金融生态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也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响金融生态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

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一国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针对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交易违约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风险的状况,需要尽快修改完善现有的《合同法》、《破产法》、《证券法》等法律,对《刑法》中有关贷款欺诈的规定进行修订,并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会计准则,规范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促进金融机构会计信息透明化,使金融法规真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发挥最后的“杀手锏”作用,支持和维护整个金融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加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尽快建立起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调节机制。

二、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集聚资金能力,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年度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从年起,争取用3年时间,通过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使我市成为“政策环境更加规范、信用环境更加良好、法制环境更加完善、金融环境更加稳定、服务环境更加和谐”的金融生态市,100%的乡(镇、办)达到信用乡镇标准、30%的社区达到信用社区标准,保持我市省最佳金融信用市的“金字招牌”。

二、主要内容

主要是开展四大信用工程建设。即:

㈠企业信用工程。制定中小企业培植计划,广泛培植信用企业,使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贷款企业的比例达到90%以上,当年新增企业贷款中信用企业占比达到100%,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20%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扶担保公司,各金融机构。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两个加快”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全面恢复,五年经济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和建设四川丘区强县的目标,以“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为核心,准确把握和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灾后重建金融支持政策,着力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维护金融稳定健康运行;强化危机与发展意识,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再上台阶,为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投融资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各项信贷投入与全县经济增长相适应,建立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效益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比年初净增15亿元;账面贷款余额比年初净增6亿元,力争8亿元,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比继续下降;全县银行、保险业稳步安全发展,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二)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灵敏有效。新的金融风险得到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案件得到有效控制,金融企业自律公约健全有效,无重大违规违纪行为,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健全,全年无大要案发生。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金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上市银行中行、工行、建行活力进一步增强,存贷比均明显提高;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业务稳步发展,非政策性业务有效扩张;农业银行改革平稳推进,并要在改革中加快发展;邮储银行积极拓宽各项业务;商业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趋完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以来全市创建A级金融安全区的工作,动员部署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下面,我谈两方面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金融“创安”工作成效显著

自20*年以来,全市金融“创安”的创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不良债务清退、历年金融胜诉案件的清理执行工作;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金融个案,狠抓市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加快农村合作基金会归并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和金融机构改革有关工作;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氛围,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的评定活动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到20*年末,全市7家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到位,金融体系稳健运行;XX市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增资扩股2亿元的工作目标,全市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置换不良资产6.1亿元,增资扩股2.6亿元,争取央行专项票据6.98亿元。

--金融业务持续发展。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480.69亿元,比20*年末增长72.38%。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总量达到308.38亿元,增长34.*%,年均增长11.35%,与全市GDP增长基本同步。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增长、促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能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流入*,满足我市经济发展对各类资金的需求;也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推动我市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

一、*市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市自2005加入全省首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试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规划目标,采取配套措施,使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社会诚信意识和金融意识不断增强,金融贷款质量有所提高,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据调查统计,2007年末,全市贷款余额达到899318万元,比试点前的2004年增加127518万元,增长16.5%,其中,按四级分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2004年减少11276万元,下降21.1%,不良贷款率减少10.5个百分点。2007年末,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共实现账面利润6054万元,比2004年末增加2606万元,增长75.6%;实现GDP2.88亿元,占全市GDP的1.63%,占第三产业GDP的4.55%,已成为地方经济仅次于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和房地产业的第三大服务业;全市金融机构共实现税收5454万元,已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查看全文

论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内容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农村经济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在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依然处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弱势地位。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法制环境不完善,金融债权缺乏保护

在影响金融生态建设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环境因素。农村与城市法律环境相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普遍存在着“法律行政化”的问题,“胜诉率高、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农民可担保资产不足,没有一部《合作金融法》来保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欠缺完善的法制环境,必然挫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县政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促进全县经济金融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强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运行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因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旨在通过多方努力和多种举措,推动金融生态环境要素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为经济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一个区域的金融环境状况,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信贷资金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够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流入我县,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金融资源的需求,发挥“洼地”效应,实现经济金融快速健康发展;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我县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金融和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全县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诚信为本、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诚信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为抓手,建立良好的政银企关系,优化政策传导效率,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金融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20*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经受了特大地震灾难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尤其是金融生态主体(银行、保险、证券)在“5.12”特大地震中9*个办公营业网点有663个遭受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6.6亿元。其中办公营业网点坍塌及严重危房46处,受损617处;受灾员工3721名,其中死亡20人,受伤116人。凤凰涅槃,多难兴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市、区)金融办和市级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员单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韧不拨,奋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从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巩固和发展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震后全市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加大,对基础实施和重点企业恢复重建、永久性农房建设、中小企业以及“三农”的信贷有效投放创历史新高,金融业整体稳健安全运行;政府行政、金融执法、中介服务和社会信用环境总体向好,震后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取得了恢复重建重大阶段性胜利。

一、*金融大灾之年取得骄人业绩

1、银行业存款净增370亿、信用总量净增100亿,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截止20*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为960.9亿元,比年初增加371.5亿元,增长63.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88.42亿元,比年初增加129.7亿元,增长36.2%。各项贷款账面余额327.42亿元,比年初增加53.38亿元,增长19.5%(农行因股改剥离不良资产27.64亿元,同口径计算各项贷款余额为360.28亿元,比年初增加86.24亿元,增长26.34%),创下了存贷增长的新高。

2、保险业保费业务收入净增1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20*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机构23家,当年新增3家。其中财险业务机构11家,当年新增1家(都邦);人寿业务机构12家,当年新增2家(人保人寿、人保健康)。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5.93亿元,比上年增加10.53亿元,增长68.3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51亿元,同比增加1.31亿元,增长31.2%;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0.41亿元,同比增加10.21亿元,增长100.09%。

3、证券业。截止20*年末,市区2家证券营业部证券开户总数75497户,其中本年开户10275户。2家证券营业部全年累计交易量为350.06亿元,交易活动安全平稳。

全年辖区金融机构在支持加快恢复重建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有效实施风险监测,未发生任何大要案件,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强我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继续大力开展“企业信用、农村信用、社区信用和区域信用”等四大信用工程建设为主线,着力加强全区经济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司法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和金融环境建设,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和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争先进位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全区金融意识普遍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大幅度提高,金融行政服务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明显改善,政策法制环境明显优化和规范,政银企沟通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具体目标:一是辖内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种类基本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能满足社会对金融的需求,并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秩序良好。金融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或化解,全区各项贷款年均增幅达到25%以上,存贷比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存贷比达到60%以上。三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达到2-3家。四是“四大信用工程”建设全面深化,信用农户达到90%以上,信用乡镇占比达到100%,“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达到90%以上,信用社区占比达到30%以上,始终保持“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区”荣誉称号。

三、工作措施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致力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改革与发展,20*年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全市“环境建设年”活动,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金融良性互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金融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以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为基础,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增强金融竞争力和资金吸引力,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全市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市社会信用意识较强,法制和政策支持有力,市场竞争规范有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组织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先进,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经营状况良好。金融业各项主要指标适

度较快增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