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3:22: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理论

论金融抑制理论视角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尤努斯及其创立的乡村银行获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引发思考,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抑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抑制;发展

一、引言

在我国金融业即将对外全面开放的前夕,我们迎来了一个“穷人的银行家”获奖的喜讯:10月13日,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立的格莱明乡村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实践解决了两大困扰金融深化和经济平衡增长的理论问题:一是信贷规模及其绩效是可以与抵押品相脱离的;二是金融资源的投入可以与收入水平相脱离,并成为推动低收入群体脱贫的“原始”推动力。尤努斯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模式获得了诺奖的认可,这给我们的有益启迪是多重的:它不仅发现了穷人信用的经济意义,而且给予了诺贝尔和平奖更深刻的社会内涵——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时才会成为可能。这个奖项近期之所以在我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其原因之一恰恰是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正面临严重的金融抑制而导致的贷款难题已经成为政府一个头疼的难题。这也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社会底层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已受到更加强烈的关注,而银行业已在这方面展现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金融抑制及其症结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配置失衡,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一是农村信用社支农后劲不足。目前表面上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驾马车”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事实上基本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支撑,形成了“一社独大”的垄断局面。面对近乎垄断的农村借贷供给市场和形同虚设的“三会”制度,农信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以及差别定价的动力,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支持。二是商业金融支农弱化。近年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银行盲目追逐大户,“抓大放小”,其资金集中投向热点行业和垄断性行业,客户结构趋同,贷款集中度过高,农贷资金日益萎缩。三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无力从事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农事业。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尚未进入农村。四是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五是长期的市场准入管制压抑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在当前从正规金融渠道难以取得贷款的情况下,农村经济需要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和典当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但由于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被视为“草根金融”,“有为而无位”,一直博弈于合理性与非法性之中。六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不完备。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高风险性,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太小,结构不均衡,较高的保险费率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差甚远,农保组织的灾害救济手续繁杂、承保率低、赔付率高,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导致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日益萎缩。

查看全文

金融理论影响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金融理论的发展;接着应用相关理论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做出解释;最后提出推动资本市场趋向长期良性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股权割裂;股票;投资价值;证券市场

一、现代金融理论

1.现代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石。一般均衡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两大基石。阿罗(Arrow,1951)和德布鲁(Debreu,1951)开创了一般均衡模型,他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的,也就是说,存在许多商品市场,每一种商品对应一个市场。这一假设为分析一般均衡提供了一个框架。如果每一个商品市场都是均衡的,那么一般均衡也就实现了。

期望效用思想可以追溯到贝努里(Bernouli,1738),他在《关于风险度量的一个新理论》中提出了效用边际递减观点和期望效用最大化概念,不过在当时他的观点对经济学的影响微乎其微,一个原因是在很长时间内风险都被排除在经济学假定之外,或者仅仅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对风险决策问题的真正研究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希克斯(Hicks,1946)等人的研究表明,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可以看作是对收益的概率分布的偏好,可以用均值—方差空间中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还提出了风险报酬概念。冯·诺依曼(Von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1944,1947)则借鉴贝努里方法发展了期望效用理论。

2.现代金融理论的建立。马柯维茨(Markowitz)发表的《证券组合选择》一文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他证明使投资者效用最大的组合具有两个特征:对于一定的风险(方差)可以提供最高的期望收益或者对于一定的期望收益可以承担最低的风险,所有这些组合的集合称为效率边界;对于任何只关心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的投资者来说,选择位于边界上的组合是有效率的。这样,解决一个给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投资者的资产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

查看全文

金融理论研究论文

一、开发性金融的概念及其涵义

开发性金融。如同农业(农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住房金融和进出口金融一样,是出于某种方便或需要,从金融机构或金融业务的服务对象或服务领域的角度而做的某种划分,它并不是金融基础理论或基本实践中的一种基础性、规范性的标准划分。显然,上述几种金融,每一种又分为商业性与政策性两类,例如开发性商业性金融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农业(农村)商业性金融和农业(农村)政策性金融、中小企业商业性金融与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进出口商业性金融和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等。

开发性政策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部分,但是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却有本质上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上所述,政策性金融从外延上包括开发性政策金融、农业(农村)政策性金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等多种类型;开发性金融从外延上则包括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商业性金融两大类。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区别,也可以用数学中的集合原理及其文氏图来说明。

设A为政策性金融所有类型元素构成的集合,即:A={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B为开发性金融所有类型元素构成的集合,即:B={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开发性商业性金融}。

则由A和B的所有公共元素构成的集合C,为A与B的交集,即:C=A∩B={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亦即,除了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是既属于政策性金融又属于开发性金融外,其他政策性金融则不属于开发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开发性金融理论是政策性金融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但不能由此得出“政策性金融只是开发性金融的一个初级阶段”这种混淆概念的错误结论,也不能说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组成部分。因而我国不同类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就不应该统统地向综合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

查看全文

金融理论指导研究论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了人的心理、行为所造成的投资失误和市场异像。在分析了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投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投资策略投资心理

1行为金融学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如:一月效应、周末(周一)效应等,用传统金融理论很难对这些“异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了重视,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2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

2.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查看全文

金融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股市的主流资金,证券投资基金近年来偏离其预期的“稳定市场中坚力量”的功能定位并表现出超乎现代金融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定的非理性。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其羊群行为特征进行解释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基金业及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投资者是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基础之上的。但EMH在实践与实证检验两方面同时受到了强烈挑战。大量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质疑。与之不同,行为金融理论则主要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相关的认知和情绪上的弱点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研究个体心理决策程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决策行为,为金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就试图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

1基金羊群行为的表现

根据Bikhchandani(2000)的定义,“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和表现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

施东晖(2001)应用“从众度”作为衡量羊群行为的指标检验了从1999年1季度到2000年3季度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基金,他认为,平均而言,投资基金对于单个股票的买卖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袁克、陈浩(2004)采用LSV方法检验了1999年1季度到2003年2季度上证和深证所有证券投资基金的季度投资组合样本。结果表明,基金对所有规模的股票均表现出较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羊群行为程度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孙杰(2004)对我国的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分别进行检验,认为我国封闭式基金羊群行为较开放式基金更为显著,并且一定程度上卖出股票的羊群行为要强于买入股票的羊群行为。基金对于高增长型、高风险和新兴产业股票的羊群行为更加明显。吴福龙等(2004)采用Wermers的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把机构投资者在某个时期内的交易行为分为只买不卖、只卖不买、既买又卖以及不交易。实证检验发现,中国投资基金在只买不卖方面的羊群效应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相应的羊群效应,在既买又卖和只卖不买方面并不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的羊群效应。

查看全文

金融发展理论论文

一、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促进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它既弥补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突出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查看全文

金融理论发展回顾与思考

【摘要】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保证金融业的活力,可以更好的为其他产业服务,进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金融业的发展与其理论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实践活动补充和完善了金融理论,另一方面,金融理论的创新和进步促使金融实践活动发生变革。可以说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为了更好的进行金融实践,本文就金融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思考,旨在从理论进步方面找出未来金融发展的有效道路。

【关键词】金融理论;发展;回顾;思考

金融实践活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不仅与时代环境有关,与金融理论也有关系。从金融活动的具体实践分析来看,其受到理论的影响比较突出,所以全面的总结金融理论可以从中寻找更强的适应社会现状的金融业发展道路。基于金融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对金融理论的发展做全面性的总结,并在总结的过程中思考理论发展的方向和特点,这可以为未来金融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1金融理论发展分析

金融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社会进步而进行的,而就金融业的具体发展来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到认识和实践的限制,金融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总结和分析不同时代的金融理论,对其的发展道路做统一的认识和总结,可以为日后金融理论的创新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1.1早期金融学的发展。早期的金融学主要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此时期的研究重点是通货膨胀的规律,也就是价格决定及其波动因素[1]。此问题的研究关注点在于货币本质与货币数量,主要是从商品数量以及货币数量的对比角度进行物价变动规律的分析,由此形成了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使用“二分法”可以将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完全的分开。在不断的发展实践中,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发生了统一,此时,金融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便产生了。在早期的金融学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其一是凯恩斯纳入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其二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1.2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并由此带动了金融结构的变革[2]。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对资本市场的问题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资产或风险定价、风险管理技术以及高度市场化状态中的公司资本结构等方面。从实体经济的具体运行来看,市场活动使得原有的经济行为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而过去的金融理论对于市场资本等的发展来讲,其适用性越来越弱,所以在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金融学理论。就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具体内容来看,其中包括了套利定价理论、MM定理等等。这些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对现代金融学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3金融学的新走向。随着现代金融学的演进和实体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具体环境又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现代金融学的理论运用虽然也还有较强的指导性,但是其在应对一些实体经济新特点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在基于新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金融学的发展在向两个方向转变:第一是制度金融学[3]。制度金融学的理论在2005年的时候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只有金融活动的特定功能才是外生的,而金融制度组织结构以及形式是内生的。制度金融学将金融活动的功能是为“制度”或者是“给定条件”。第二是行为金融学[4]。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走向,其依靠的基本理论有三个,首先是认知理论的偏差,其次是有限理论,最后是有限套利。在三个基本理论的支持下,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和应用表现出了较强的活力。

2金融理论发展的思考

查看全文

标准金融学及缺陷理论综述

标准金融学起源于1952年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它是指在金融经济学中大量应用金融数学研究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结构和定价等理论取得的成果,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各种各样的金融经济学模型占据着中心地位。其模式与范式基本上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之中,理性人假设是标准金融学的第一个理论假设。标准金融理论是以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为前提的,指出由于投资者的理性而使证券市场至少达到弱势有效,即所有证券应当是被有效定价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异常超额收益。

一、标准金融理论的构成

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著名金融学家米勒将有效市场理论、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理论列为标准金融理论的五大基本学说。

1.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最早是由罗伯特提出来的。罗伯特认为有效市场是指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有关的和有用的信息的市场结构。市场是有效还是无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只是程度问题。1970年,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和理论上的验证,法玛将有效市场分为程度不等的三类,即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2.组合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又称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分散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化解投资风险的可能性。该理论认为,分散投资对象可以减少个别风险,由此个别公司的信息就显得不太重要。个别风险属于市场风险,而市场风险一般有两种: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前者是指围绕着个别公司的风险,是对单个公司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后者指整个经济所生的风险无法由分散投资来减轻。虽然分散投资可以降低个别风险,但是,首先,有些风险是与其他或所有证券的风险具有相关性,在风险以相似方式影响市场上的所有证券时,所有证券都会做出类似的反应,因此分散投资并不能规避整个系统的风险。其次,即使分散投资也未必是投资在数家不同公司的股票上,而是可能分散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多方面。再次,未必每位投资者都会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因此,在实践中风险分散并非总是完全有效。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于1952年创立的,他在原创性论文《组合的选择》中发展了资产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证券理论的基石。马科维茨把组合选择归结为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即投资者可用方差和组合收益来度量预期组合收益和组合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选择,从而实现风险一定时的收益最大或是收益一定时的风险最小。

3.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一般所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由威廉•夏普提出的。CAPM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刻画所有投资者的集体行为,揭示了在均衡情况下证券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经济本质,即风险报酬是影响证券收益的各相关因素的风险贴水的线性组合。而各相关因素的风险贴水是证券市场对风险的报酬,它们只与各个影响因素有关,与单个证券无关。

查看全文

金融内涵管理论文

[摘要]构建和谐金融是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和谐金融是金融内生机制和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自生和共生机制的完美结合。本文从金融自身、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社会角度对和谐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

[关键词]和谐金融内涵金融发展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主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支持经济发展、调节资源配置、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决定了建设和谐金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一词指和睦、协调。和谐的金融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内部和谐就是指金融体系内部各相关要素问彼此支持、相互促进以及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外部和谐就是金融体系与外部因素问融洽、协调、稳定的关系,即金融与经济、社会之间良性均衡的状态。因此,和谐金融的内涵主要应从金融体系自身发展、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考察。

一、金融体系自身和谐发展

金融发展意味着金融功能的完善和提高.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指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运行机制能够得到持续优化,金融运行效率不断得到改进,金融体系活力不断增强,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高素质金融人才储备丰富.金融部门内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协调发展。不考虑外部因素的条件下.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变革理论及实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差异,即土地抵押权限的不同,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确保农村土地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在允许城市土地和房产进行抵押流转的同时,大都限制农村土地和房屋的抵押流转。在我国,虽然经过一系列法律的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的权能,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作为特殊商品进行流转,但流转的形式主要是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多部法律仍明令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这导致农村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只能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而小额信贷业务贷款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无法满足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金融需求。因此,需要逐步修改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放宽农村土地产权,逐步允许农村土地产权抵押,从而加快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理论分析、法律演变、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农村金融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对农村金融、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三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回顾我国的演变和存在的法律障碍,然后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土地产权抵押改革拓宽农村贷款抵质押物范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农村金融、农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

正如阿马蒂亚•森的研究结论所强调的,权利剥夺、能力缺失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的真正原因(1998)。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尤其是货币资本相对缺乏,加上农业比较收益率相对较低,因此农村发展中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资金、劳动力外流严重,金融抑制和资金缺乏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从而使农村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①。如何不断增加农村生产的货币资本,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是重要因素。农村金融体系承担着为农村生产融通资金、盘活农村生产经营的输血功能,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土地产权改革通过增加土地产权的完整性和流转程度,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单位的有效需求,从而激活农村金融的作用。由于农业生产风险较大、农村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种植大户等缺乏启动资金和抵押担保物,最大的存量资产就是耕地、宅基地和住房,由于无法抵押,这些资产就只能是死的资产,无法变现,因此农村的有效金融需求也相对缺乏。而通过增加土地产权的完整性和流转程度,则能够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领域,从而获得三种收益:一是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减少因城镇化、农业比较收益低、权利不明确不稳定而带来的抛荒、短期行为等问题;二是通过流转(转让、出租、承包、入股、抵押)等能够盘活农民的存量资产,使他们获得产权转让的额外收入;三是通过扩大农村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功能,能够增强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能力,从而丰富农村金融信贷模式,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不断拓展农村土地产权的边界,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也吸引了更多货币资本投入农村,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农村金融抑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金融效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假设Ⅱ:农村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采用加入公共资本存量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证明农村金融、农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假设农村经济实体有两个部门,实物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在金融部门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商业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是普惠型金融的重要部分,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金融体系以商业性金融为主。农村产出由消费C和储蓄S决定,而农村总产出由资本存量、劳动力和社会公共资本共同决定:Y=C+S=AKαLβPξ(1)商业金融部门的作用在于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假定其转化比率为θ,我们假设这一转化比率的提高有赖于金融部门的工作效率λ。而政策性金融作用于特定的领域,即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如对农林渔牧等基础产业和农户、妇女、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的信贷支持。具体而言,通过政策性金融所形成的资本水平可以采用社会公共资本来表示,这与商业银行通过有效储蓄所形成资本积累是不同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提升公共资本的能力来源在所有储蓄中所占有的份额γ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μ,由于政策性金融具有提供一定的福利性质,因此我们假设其工作效率是相对固定的。土地产权改革通过对农村商业性金融部门和政策性金融部门的叠加影响而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土地产权的逐步放宽和完善,能够增加农村经济单位(农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的有效金融需求,并提高农村商业金融体系的转化比率θ,从而提高私人资本积累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二是能够提高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加社会公共资本的供给。农村社会公共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提供私人资本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上,如农村教育投资、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等。产权制度是农村经济中的基础制度,清晰的产权界定有利于提高政策性金融的激励效果,从而改进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工作效率,通过政策性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本投资于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这印证了我们的假设Ⅱ,即农村产权改革能够改进农村金融效率,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演变和法律障碍

居民资产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财产权(物权)有助于保障居民资产,提高社会的经济福利和效率,对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创造了有效益地利用各种资源的激励(理查德•A•波斯纳,1997)。波斯纳认为个体具有自由处置财产并享有财产处置收益的权利,从而使得财产能够在市场自由转让,发挥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把资源和财产从较低价值的用途配置到最高价值的用途,使财产增值,增加社会财富。同时,伴随财产的自由转让,同类财产会向利用效益高的使用者集中,从而产生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既实现了经济效率,也使产权所有者能够分享产权转让带来的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财产权和物权的范畴,发达国家对物权的界定大都兼顾了权利的全面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我国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也对物权(财产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土地使用权抵押权具有物权性质,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类型,指抵押权人不依赖土地使用权人的意志而实现的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处分,通过折价、变卖、拍卖、抵押等方式而使自己获得优先受偿的权利(杜满秀,200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