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3:08: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课程

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分析

摘要: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全方位、全课程育人。微观金融是金融学科两大研究领域之一,具有实践性强、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国内外金融改革前沿联系紧密的特点,故微观金融课程群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可供挖掘。文章首先分析微观金融课程群特点,找出其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的构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对学生开展公民诚信教育、筑牢职业道德和培养学生金融法制观念。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向学生深入宣传伟大成就,培养“四个自信”。理想信念教育模块:使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古已有之,孔子对弟子进行做人做事、言谈举止和个人修养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专业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日趋融合,课程思政在前期积淀和深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课程名称上,美国没有国内通常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有德育课程,其在内容设定上与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实施方法、途径上也多采用实践化、渗透式和间接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课堂教学外,美国的德育课程还包括校园活动和社区服务,在广泛参与中进行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行与思的发展变化,使之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国内高校以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几门显性的思政课进行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但是,思政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学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点。高德毅等人认为开展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汇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的一项专门活动,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张艳红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对思政课进行改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中对新媒体技术利用[2]。佘欢欢提出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并在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材现状、课程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数集中于论述思政课程应该向课程思政转变、如何转变,以及课程思政如何在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中应用实施。研究的成果类似于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但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还存在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不明确、没有构建课程思政完整的功能体系等问题,这也正是文章的着眼点。

二、微观金融课程群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没有采取与西方完全相同的发展路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4]。中国金融教学和理论研究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借鉴西方现代金融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包含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大研究领域的系统学科。微观金融课程群就是以微观金融理论传授为直接目标的课程群,它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课程体系。目前公认的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包括“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等。微观金融课程群在金融学专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向学生讲解金融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交易机制,包括货币范畴、信用和利息利率、金融市场、货币供需与均衡、通胀和通缩以及货币政策等几乎所有金融范畴。另一方面,微观金融课程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类课程,具有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内容复杂多变、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特点[5]。

三、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的契合

查看全文

高职金融学课程资源研究

多数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中均有一门核心课程《金融学》,部分学校为之建设了多种教学资源,但是成本较高,利用率较低,且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之间资源共享渠道不畅、共享意识淡薄、共享机制不完善使得资源得不到推广和充分利用。若高职院校之间联手合作,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既发挥各校金融学教师的特长,又能分享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可谓事半功倍。

一、当前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弊端

1.建设成本较高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独立开发《金融学》课程资源往往耗时费力,成本较高。开发该资源的单位成本之所以较高,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分工,没有团队成员形成的合力,没有较多的受众。碎片化的资源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也难以降低资源的制作成本。2.利用效率较低很多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仅应用在授课的班级,而没有在全校和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使用。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且各具特色的资源菜单,如果没有风格各异的创作教师队伍,就难以吸引学生持续性学习,难以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学习该资源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越有利于形成有价值的修改意见。3.重复建设较多不同高职院校及其教研室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作用以合理分配资源。这样,不同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长期规划,各自就《金融学》相同或者不同的主题进行立项、建设资源,这就难免重复建设,浪费了宝贵的教科研资源。重复建设较多,就没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去争创特色,也就没有多样化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4.特色与创新较少有些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建设了一些《金融学》课程资源,但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或科研部门的任务,而没有持续的动力机制,这些资源往往缺乏鲜明特色,缺乏新颖性。比如有的微课仅仅是微小而已,没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呈现方式上开拓创新;有的精品课程虽然电子版内容齐全,但多是教材搬家,没有结合金融行业的最新进展而展开教学。整体上,传统资源较多,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没有优势教师资源的通力合作,以及在学校对当前的评价标准中新颖性所占的权重很低。

二、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目标

1.种类多样为了满足多所高职院校师生教与学的需要,金融学课程资源应当种类多样,既要有理论的系统精讲,也要有金融实训的方法展示;既有内容丰富深入的专题性系列讲座,也有短小精悍且别致的微课。有的资源适合在教室中展示、学习、讨论或训练,有的适合线上学习、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学习。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元化菜单,方便学生各取所需,也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的深度。2.特色鲜明金融学课程资源要结合教师特长,结合专题特点,结合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结合移动学习方式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特色可以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手段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使用,才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相反,没有特色的资源将难以被学生青睐,难以产生社会效益。3.兼顾理论与实践金融学既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也对应了一系列金融技能,这就要求课程资源要兼顾理论与实践,既要有理论的知识串讲、案例汇编等,也要有金融实训的多个模块。比如,关于证券投资,除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培训视频外,还应有仿真模拟买卖及竞赛活动的相关指引以满足提升投资技能的需要。正如国外AnneKhaled,JudithGulikers,HarmBiemans等(2014)研究认为,仿真模拟训练要关注真实性和学生的选择权以促进职业特色课程的创新。当学生选择了、参与了实训活动,他的相关技能必然渐趋熟练,对其发展兴趣和未来就业大有帮助。4.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为了适应时展,金融学资源建设应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混合式学习是各主体将学习的方法、策略、平台、环境、媒介和传递方式进行适当的组合,包括正规与非正规、自主与协作、线上与线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等方面的混合以实现泛在学习及其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能将这些方式灵活组合,将大大促进学生学习金融学的个性化、弹性化和多元化,满足他们更新金融知识、提升金融技能的持续性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在共建金融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习方式、平台与环境的差异化特征,以实现顺利共享、快捷共享。

三、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策略

查看全文

金融实验课程创新论文

摘要: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高校对金融学专业教学的改革正在探索中。文中结合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阐述了现有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对实验课程改革的安排模式和思路作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查看全文

职校金融类课程考评革新

我国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金融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以满足基层金融机构经营的一线人才需求。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怎样的金融人才是符合行业需要的,怎样的职业素质是适应行业发展的,特别是如何在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上体现学生职业素养及岗位操作的能力,或者说如何从人才培养终端上对培养过程进行检验、反馈和控制,是高职金融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测量、甄别和评价的教育活动。[1]177首先,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涉及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可用于检验教学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从这个层面来看,考核评价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是专业和课程设置目标实现的反映,是检验教师教学工作成效的手段。其次,课程的考核评价有助于鉴别学生职业素养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考核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刺激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修养,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综合以上两点来看,课程考核评价过程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相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评价方法的设计和研究将会对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二、目前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普遍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环节主要采用笔试或提交报告的方式,在个别实践课程上主要针对项目或任务设计进行评价。特别在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大多采用开闭卷形式,考核的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应试的思路,尤其是试卷中题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考核的项目过于强调认知的共性部分,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金融职业能力。

查看全文

金融投资类课程实践环节设计

1金融投资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大学的金融相关专业涉及到投资操作环节的课程主要包括证券投资、期货期权交易、外汇交易等内容。这类课程一般包括相关市场的介绍、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方法的介绍,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建立比较晚,因此金融类课程的开设以及实践教学的研究也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刚刚建立之初,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进入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实地实习。然而类似金融交易类的证券和期货公司当时也不可能实现学生模拟实践的要求,主要是以观察和专业人士的讲解为主,限于感性的认识层面。因此,学校的金融教学多采用校内建立模拟实验室的方法,进行模拟实践教学。贾墨月(1995)进行了模拟金融市场的教学研究,在学校模拟建立完整的金融市场。从交易所、证券公司,到证券投资者,从法规学习、开户、交易、撮合成交到交易结算,采取步步模仿式的教研体验方式。这种实验室的建设,需要的场地大、设备多、有纸化程度高。优点是过程模拟效果好,缺点是仅选择部分股票进行内部交易,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范围,真实感不强,而且交易时间仅限于上课时间,学生无法实现自主学习的实践要素支持[1]。王志强(2001)提出金融教学引入电子化的方式,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金融分析实验室,提出了电子化教学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2]。周建明、戴继翔、张珍义(2002)从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构建证券期货模拟操作实践教学基地的角度,对于在学校本地建立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特点主要有:第一,通过当时的电视网络接收卡接收行情,实现了交易行情的实时传送,真实性得到加强;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模拟委托终端,教师充当红马甲功能,转录学生的交易指令;第三,实现了自动结算,人工回报,模拟了当时散户交易的情景,但仍落后于实际的交易手段;第四,采用了象征性的真实资金投入(50元人民币,放大100倍,相当于5万元的保证金),并制定了奖罚措施;第五,自定交易规则。就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这套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行情的真实性、成交的实时性、资金盈亏的真实感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3]。但是正如作者所言,这套系统的最大缺点在于对教学秩序的有效控制难度大,它同时也使得学生课后模拟交易操作中的自主性受到较大限制。这一期间,模拟教学法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张启富,林朝霞(2002)[4]、胡奕(2005)[5]、李争鸣(2005)[6]等,都研究了证券期货教学中模拟教学法的运用,但普遍来看,当时的实践教学手段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仍然与金融市场实际交易环节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前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证券期货的模拟交易手段完全与市场同步。部分高校引进了如世华财讯资讯系统和模拟交易系统(C/S系统)。这种系统使用卫星进行数据传输,行情数据、资讯信息完全与真实的市场同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结合基本面、技术面进行市场分析,选择投资品种,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报盘后,设置与本地的模拟交易服务器根据市场成交原则,与实际行情数据相比对,符合成交规则的报盘即时予以成交,并同时回报给交易终端。教师从交易要素的环节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交易品种、交易频次、盈亏状况等,学生可以实时查看自己当前的排名状况,自然地进入到一种比赛的状态。虽然是虚拟资金,但是人性中争强和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激励着学生努力实现资金的最佳配置,认真分析行情,谨慎进行投资操作。21世纪10年代后半期,更多的金融服务公司推出了金融投资的教学平台,世华公司进而又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拟交易系统,使实验室走出了固定的机房,虚拟实验室开始得到推广和运用。笔者在教学中实际使用了这套系统,并在实际使用中设计实验项目,取得一定的效果[7]。李丽娟、路应金、马永开(2005)[8]探讨了C/S系统的规划和使用,续志学(2011)[9]、刘泽良(2011)[10]等,开始设计和研究高校虚拟网络实验室,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有的是建立在高校自身的硬件基础上,有的是使用了第三方提供的虚拟实验平台。实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的金融投资类课程教学已经不仅局限于教室—实验室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是在电子信息所能达到的所有空间范围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的职责从传统的传授到实验室实践的设计和指导,发展到对于虚拟空间的掌控,课堂的延伸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金融投资类实践性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专业知识权威与专业知识学习环境的架构;学生的主体性则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拓展,他们可以在现代教学体系框架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在书本上学,还可以无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并且能够在模拟环境中做到“做中学”,并在做的过程中实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可见,技术的进步创新了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也使先进的教育理论可以应用于实践,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原则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般实践教学追求的目标有2种,一种是通过实验演示验证理论和方法,另一种是通过模拟提高学生所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具体金融投资类课程中,主要注意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查看全文

互联网金融时代高职金融课程优化改革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金融行业原有的格局,对金融行业用人标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现有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滞后,实践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高职综合素质更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对金融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与金融行业实训相结合,运用微课、慕课、网络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工具,着力培养出具有新技术和新思维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践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各种新型业态模式。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词连续5年写入国务院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金融的重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步进入健康发展阶段。为了适应金融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金融人才时,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学到的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应用的实践技能,培养出互联网金融时代新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而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进行教学改革,依旧采用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革措施,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滞后

目前,互联网金融技术已经运用于众多领域,如众筹、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理财产品销售等等。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发出了新的产品销售渠道、营销手段、产品设计等。许多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互联网产品业务,如各大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APP、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人保集团联合推出的“智行天下”车险业务综合服务平台,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众多业务。然而当前,高职金融专业的实践课程依然还将重点放在小键盘、字符录入、点钞、真假币识别等传统窗口业务的培养,而对于新业态的相关技能未有较多涉及。这导致学生掌握的技能与当前金融行业需求不符,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学生目前大多只能适应传统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岗位。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原先大量的基层网点面临收缩归并,如中国建设银行甚至推出了无人银行,90%以上的现金及非现金业务都能办理。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传统实践课程体系将不再适宜时代的需求。

查看全文

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研究

一、教学内容

偏重宏观金融且应用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李鹏,2014;吕秀梅,2014;阿茹娜,2013;方永丽,2012)。针对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大学教改项目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但是这些建议主要立足各校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适合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因而,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笔者学校已经学习过金融学的在校大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目前金融教学的现状,及今后改革的方向。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为本”,尽量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需求。教学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受益者是学生,教学工作者最应该关心的是学生的感受。具体而言,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一下问题:①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的现状,②学生对金融学教学要求。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大连海洋大学金融学教学情况及学生满意度,本文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请2名老师和4名学生进行预调研,了解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最终本文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第二,教学现状,第三,学生要求。(二)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过亲自派发纸质调查问卷方式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6月至11月,共发放调查问卷66份,收回61份,剔除无效调查问卷后剩余58份。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分析

查看全文

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设计探析

摘要: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课程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与学习者的情况,对《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进行了设计,最后提出了可行的《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利用科技助力教育教学成为可能,各个学科都出现了基于网络、通讯多媒体的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当今金融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金融人才面临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网络课程凭借其便利性等优势,必将成为信息化时代重要课程形式,也将成为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课程概述及相关理论

如何正确的设计网络课程对《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网络课程,是某一学科借助网络技术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所展开的教学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全过程。一方面,网络课程具有传统课程“教”与“学”的属性,另一方面其又同时具有网络可以快速传播、受众日趋年轻化的属性。网络所具有的这两个属性使得传统教育的传播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理念也在发展中进行着相应的调整适应,教学功能也在发展中日益丰富,如资源共享、信息处理等。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将分别从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对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探讨,以寻求后续对《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设计分析上的理论指导。1.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为适应时展而对教育的内容、对象、功能、体系、结构及过程和方法进行的探索与研究,是强调如何“教”的理论。现有的教学理论以发展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其中,发展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普遍与全面发展,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应该采用最高效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应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能从单一方面评判学习者真实学习情况。以上几种教学理论与网络课程的功能特点联系得十分紧密,正确应用相关理论会使得网络课程的设计达到最优化,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2.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需求及潜在需求、出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一种具体的理论。教学设计是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强调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优化。具体而言,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在学习需求日益增长而教学条件有限的背景下,对“如何判断教育教学信息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等问题的回答。

二、《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与学习者分析

查看全文

金融学课程改革毕业论文

[摘要]普通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课程体

系设置要适应复合型理财人才培养目标

的需要。随着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

现代金融业在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

势。高等院校要从大众化教育理念出发,

查看全文

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痛点改革措施

摘要: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地方高校普遍开设的双语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以地方高校《国际金融(双语)》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高校的特点,列举地方高校《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痛点”,剖析课程教学开展中的主要瓶颈及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创新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本文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因为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地方高校具有地域和经济局限,财力薄弱,师资匮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等共性问题,对其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国际金融》是各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其主要研究跨国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规律,因课程自身属性特点,各高校纷纷陆续将《国际金融》课程开设成为双语课程。《国际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英语表达,使其具备双语的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及沟通表达的能力。地方高校实行有效的《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需将已有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思考存在的瓶颈、问题和规律,找出对应的创新教改措施,才能为今后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指导。

1地方高校的特点

根据2020年6月教育部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统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740所,其中部属高校126所,地方高校2614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1132所,地方专科高校1482所)。地方高校占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95.4%。可见,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地方高校立足地方经济,突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目的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行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高校虽数量众多,但普遍处在弱势地位,与部属高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诸多因素制约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及教学效果。一是地方高校财力有限。地方高校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及学生支付的学费。地方高校总体科研条件较弱,科研场地、实验室及设备条件有待提高,对教师申报项目支持力度有限,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二是地方高校自身优势及特色深挖力度不够。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自身学科优势深挖力度不够,办学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三是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能力有限。高质量的教师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和核心,一流的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学术科研、教育教学的能力。但地方高校由于较难享受中央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在全国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区位优势,较难引进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地方高校教师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不高,且绝大部分教师精力集中于承担大量教学、社会服务工作,挤占了其科研时间,导致地方高校教师申报高层级教改及科研项目能力有限。

2地方高校开展《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痛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