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1:56: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公司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成本优化研究

摘要: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型,对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成本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降本措施,以进行成本优化:风险管理,从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环节降低风险成本;通过高效、适应消费场景、开放、综合的运营系统降低运营成本;完善多样化的用户信用样本,推进惠普金融,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关键词:消费金融公司;成本优化;价值链分析

—、引言

自2009年7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来,消费金融的发展在我国逐渐成熟,至今已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佘额,从2015年初的15.7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9月的40.8万亿元,增幅达到159.9%。作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玩家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经历了一段爆发式的扩张之后,2019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明显有所放缓,特别是行业头部企业。从披露的半年报来看,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6.10%和46.78%,远低于其他较小规模企业,如锦程消费金融176.66%、上海尚诚146.82%的增速。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规模发展“瓶颈”渐现,反映了消费场景挖掘趋于饱和、行业竞争加剧的现状。此外,由于缺乏商业银行具有的优质的客户和稳定、低成本的资金,以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庞大客户群和大数据优势[1],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着一些天然上的发展阻力。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获客成本、资金成本和贷后成本不断攀升,使得从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成本效益的角度推动企业利润稳健增长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消费金融领域内的文献较多集中在消费金融创新、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上[2<,较少涉及专注于消费金融公司的成本控制领域。本研究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型,对于企业各个环节造成成本的关键因素进行了鉴别,并提出了相应优化措施,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节约资源、提升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企业价值链分析

全面的价值链分析包括基于竞争对手和行业环境的横向价值链分析、基于供应商和顾客需求的纵向价值链分析,以及基于业务流程、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内部价值链分析[5]。本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活动,着眼于企业活动中的价值创造环节,追求在不影响价值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或在实现价值增加的过程中管控成本的变动,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找到关键的企业价值驱动因素,改善整个组织的战略和业务决策[6]。根据价值链的环节构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活动可以分为:资金获取一贷款产品设计一产品交付一营销获客一贷后管理。

查看全文

汽车金融公司发展论文

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现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与汽车生产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令,汽车市场上的相关主体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商业银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2004年8月,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成立国内首家汽车金融合资公司,紧接着,福特、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车贷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汽车金融服务的竞争热潮,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出现了合资汽车金融公司“逐鹿中原”的竞争局面。国内汽车生产商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车贷市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应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汽车金融服务的起源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由汽车制造商向用户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款时开始出现的。它的出现引起了汽车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了消费者购车支付方式由最初的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转变。这一转变虽然促进了销售,但大大占用了制造商的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消费市场的扩大和金融服务及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汽车制造商又开始利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一位国家法律所认可的公司载体形式来解决在分期付款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从社会筹集资金。这样,汽车金融服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

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200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703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在进入汽车消费时代,并且能够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私家车消费市场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需求。2001年私车消费比例达到47.1%,2002年超过56%,2003年增至62%,2004年大幅增加为93.7%。汽车消费尤其是私车消费的持续走高,迫切需要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然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严重滞后,汽车消费信贷占汽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10%,而其他国家如美国的比例为93%,英国为80%,德国为75%,日本为44%。另外,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向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而且向汽车厂商、经销商等提供涉及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租赁、维护、回收等多环节的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差距,不仅显示了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滞后性,更说明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与迫切性。以美国为例,福特信贷、通用融资、戴-克财务、丰田财务等4家专业汽车融资公司占新车贷款销售份额39%。

二、我国发展汽车金融的难点

1.发育不成熟的信用环境

查看全文

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难题探索

一、基本经营情况

1.主攻中低端年轻客户。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于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中低端消费者。据调查,截至2012年6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天津已经拥有将近8万客户,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客户占85%以上。客户群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年轻客户,如企业普通员工,个体工商户和在校学生等。据捷信针对目标消费者特征的进行一项调查显示,捷信的主力消费人群为年龄在20~29岁、工作年限1~5年(其中1~3年占比35%,3~5年占比27%)、月收入1000~5000元(其中1000~3000元占比75%)的中低稳定收入人群。

2.“速食”信贷产品。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为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提供针对耐用消费品的店内分期付款业务和现金贷款(即一般耐用品贷款)。这种“速食”信贷产品简单快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授信额度小,期限短。据调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贷款额度为3000元,最高达2万元。贷款期限一般控制在3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贷款期限为11个月。二是无需抵押和担保。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消费信贷产品无抵押、无担保,大大降低了获得货款的门槛。三是申请方便快捷。客户从申请贷款到获知结果平均等候时间为30分钟,申请通过率达超过80%。

3.信贷业务拓展迅速。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以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为主营业务,信贷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2年6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累计货款数量近10万笔,日贷款单均量160笔。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0%,比上年末高出近40个百分点,呈高速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其中,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货款比年初增长27%。针对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于2011年6月份推出现金交叉贷款,业务开展状况良好。

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运行模式

(一)营销模式消费金融公司的营销模式有两种方式,直接营销模式和间接营销模式。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直接营销模式是指消费金融公司自己寻找客户,直接与客户进行交易,潜在的风险因素由消费金融公司自己承担。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接营销模式是指由经销商负责调查和识别客户的风险,办理相关贷款手续,并承担贷款催收的责任等。经销商作为中间服务者收取的中介费,贷款潜在的违约风险由消费金融公司和经销商经过协商分担。而间接营销模式相对直接营销模式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网点来支撑,便于拓展业务,不足之处是信贷中间环节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中介费。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的是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接营销模式,其母公司已经将这种营销模式在欧盟地区广泛运用并取得极大成功。不同于银行有固定的营业网点,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与零售商(如电器商场、超市等)合作,将其销售点直接设在零售商网点。客户在店面买手机或电视等产品时即可享受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和客户之间没有任何现金交易,而是把钱直接给零售商。截至2012年6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天津已经拥有近300余家合作商家,店内分期付款网点超过500家。公司合作商户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行业。捷信的这种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合作零售商提升销售业绩。在俄罗斯,捷信对合作的零售商销售量提升高达40%,在其本土捷克,对其合作的零售商比如乐购,销售的提升作用也高达35%。但这种提升作用在中国还相对较小,比如天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对零售商销售的提升只有1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仍是新生事物,消费者对其接纳度不高。

查看全文

汽车金融公司发展论文

摘要:入世以来,随着汽车消费的持续走高,汽车金融产业日益得到重视。尤其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正式颁布实行,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美国通用、福特和德国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已在中国设立独资或合资财务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而国内金融机构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何借鉴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内汽车消费环境的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政府及汽车制造业亟待思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的难点与市场前景,并对当前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模式

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现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与汽车生产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令,汽车市场上的相关主体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商业银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2004年8月,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成立国内首家汽车金融合资公司,紧接着,福特、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车贷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汽车金融服务的竞争热潮,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出现了合资汽车金融公司“逐鹿中原”的竞争局面。国内汽车生产商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车贷市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应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汽车金融服务的起源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由汽车制造商向用户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款时开始出现的。它的出现引起了汽车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了消费者购车支付方式由最初的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转变。这一转变虽然促进了销售,但大大占用了制造商的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消费市场的扩大和金融服务及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汽车制造商又开始利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一位国家法律所认可的公司载体形式来解决在分期付款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从社会筹集资金。这样,汽车金融服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

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200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703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在进入汽车消费时代,并且能够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私家车消费市场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需求。2001年私车消费比例达到47.1%,2002年超过56%,2003年增至62%,2004年大幅增加为93.7%。汽车消费尤其是私车消费的持续走高,迫切需要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然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严重滞后,汽车消费信贷占汽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10%,而其他国家如美国的比例为93%,英国为80%,德国为75%,日本为44%。另外,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向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而且向汽车厂商、经销商等提供涉及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租赁、维护、回收等多环节的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差距,不仅显示了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滞后性,更说明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与迫切性。以美国为例,福特信贷、通用融资、戴-克财务、丰田财务等4家专业汽车融资公司占新车贷款销售份额39%。

查看全文

汽车金融公司发展论文

摘要:入世以来,随着汽车消费的持续走高,汽车金融产业日益得到重视。尤其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正式颁布实行,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美国通用、福特和德国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已在中国设立独资或合资财务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而国内金融机构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何借鉴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内汽车消费环境的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政府及汽车制造业亟待思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的难点与市场前景,并对当前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模式

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现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与汽车生产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令,汽车市场上的相关主体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商业银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2004年8月,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成立国内首家汽车金融合资公司,紧接着,福特、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车贷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汽车金融服务的竞争热潮,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出现了合资汽车金融公司“逐鹿中原”的竞争局面。国内汽车生产商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车贷市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应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汽车金融服务的起源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由汽车制造商向用户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款时开始出现的。它的出现引起了汽车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了消费者购车支付方式由最初的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转变。这一转变虽然促进了销售,但大大占用了制造商的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消费市场的扩大和金融服务及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汽车制造商又开始利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一位国家法律所认可的公司载体形式来解决在分期付款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从社会筹集资金。这样,汽车金融服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

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200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703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在进入汽车消费时代,并且能够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私家车消费市场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需求。2001年私车消费比例达到47.1%,2002年超过56%,2003年增至62%,2004年大幅增加为93.7%。汽车消费尤其是私车消费的持续走高,迫切需要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然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严重滞后,汽车消费信贷占汽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10%,而其他国家如美国的比例为93%,英国为80%,德国为75%,日本为44%。另外,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向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而且向汽车厂商、经销商等提供涉及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租赁、维护、回收等多环节的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差距,不仅显示了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滞后性,更说明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与迫切性。以美国为例,福特信贷、通用融资、戴-克财务、丰田财务等4家专业汽车融资公司占新车贷款销售份额39%。

查看全文

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管理与运用

摘要:在国内汽车市场步入成熟期,汽车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汽车金融公司稳健增长的关键点,目前车贷类资产支持证券(ABS)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融资品种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信贷ABS对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管理的意义及实践效果。

关键词:汽车金融;融资渠道;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

一、信贷ABS概念

所谓ABS,是英文"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的缩写,资产证券化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组建资产池,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特殊目的载体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发行证券的过程。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容、稳健运行、创新迭出的良好发展态势,信贷ABS市场参与主体日趋丰富,汽车金融公司以其合法拥有的汽车贷款及其抵押权和附属担保权益作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车贷ABS已成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流品种之一。

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管理现状浅析

目前,中国银保监会已批准设立25家汽车金融公司,其主营业务以汽车经销商库存融资和零售消费贷款为主。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落实国务院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释放多元化消费潜力,提升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供给,并对汽车贷款的相关政策做出调整,使得汽车金融机构的客户类型和来源得到了扩展,进一步促进汽车金融的良性发展。汽车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汽车金融公司、银行、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互联网汽车电商平台等竞相逐鹿的参与者体系。其中汽车金融公司依托整车厂渠道支持,以高效的审批业务模式和灵活的金融产品占据汽车金融市场过半份额。汽车金融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多渠道获取资金十分关键,是决定汽车金融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管理现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融资成本高,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大。汽车金融公司在发展初期,除资本金以外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同业借款获得资金,往往具有融资额度低、期限短、融资成本高、批复时间长等局限性,而汽车金融公司发放的个人贷款平均贷款期限在27个月左右,造成融资周期与零售金融资产周转周期错配程度大。二是融资渠道受限,积极争取股东支持。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单位及个人活期存款,而仅能吸收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故基于业务发展和资本充足率考核的要求,汽车金融公司积极争取股东以定期存款和增加资本金方式获取资金,据工商信息显示,2018年有8家汽车金融公司合计增资近110亿元,增幅超55%。三是稳定传统融资,拓展新兴融资途径。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扩大放开,汽车金融公司近年来依靠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6至2018年,共有9家汽车金融公司发行26单共575亿元金融债,16家汽车金融公司发行68单共2500亿元车贷ABS,有效降低了对传统融资方式的依赖。

查看全文

金融公司内部薪酬研究

摘要:近年来,金融公司内部薪酬差距过大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金融行业内,保险行业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最大,其次为证券业,这一情况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主要围绕金融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针对企业薪酬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对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控股形式和行业性质将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需要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经贸实践;金融公司;内部薪酬差距

公司内部薪酬差距是公司管理主要议题,以往的经济体制中,还存在薪酬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对薪酬设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平均主义下的薪酬体系,使得不同劳动强度得到的薪酬相同,将严重打击员工工作热情,进而影响公司业务进展和经营效益的实现。而随着经济市场完善发展,使得金融公司薪酬设计更加合理化,不同岗位间员工薪酬差距逐渐拉大,还需要严格控制薪酬差距大小来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

一、金融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在进行金融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时,本文主要利用锦标赛理论及社会比较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其中锦标赛理论指出拉大薪酬差距的必要性,而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在特定情况下应缩小薪酬差距,突出薪酬设计公平性。实践表明,随着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扩大,能一定程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各项业务的开展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水平,但是这种扩大不是无限制扩大,薪酬差距过大时会起到反作用。行业因素和控股形式是研究金融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其绩效产生的影响时要考虑到的因素。从行业因素来看,内部行业划分会使得员工获取的薪酬存在差异性,且不同行业下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不同。金融类企业由于其行业性质特点和服务性质的不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证券、银行、保险等多个类型。本文主要是将金融业细分成银行金融业与非银行金融业,其中银行金融业发展时间较长,薪酬管理体系相对完善,而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业各类薪酬福利相较于银行业来讲要高。在进行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行业对比分析时,可观察到银行金融业的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提高薪酬差距,有利于激励员工,从而提升公司绩效水平。而随着薪酬差距扩大,会使得其与公司绩效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一分析结果与银行金融业运营规律一致。相较于非银行金融业而言,银行金融业的薪酬激励效果更加明显,主要是因为在金融改革背景下,将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管理系统,以免出现行业内薪酬差距过大现象。另外,在控股形式方面,控制形式不同则企业拥有的市场资源有所差异,可将金融公司控股形式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两类。企业通常选择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等激励方式,对于不同控股形式来说,这些激励方式起到的作用有明显差异。以国有控股金融公司为例,国家对于公司有着严格薪酬标准,这就使得企业薪酬激励的实施受到一定限制。而非国有控股企业属于“体制外”一族,这类企业主要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制度。由此,我们认为非国有控股的金融类公司其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要比国有控制公司更显著。

二、政策建议

查看全文

谈论证券金融公司制度选择

一、证券金融公司存设的法律价值

证券金融公司存设的法律价值。或者说设立证券金融公司的必要性和意义,是讨论证券金融公司制度构建的首要问题。从证券金融公司运行和发展的域外经验来看.证券金融公司有其制度需求和运行的现实空间。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防范和降低融资融券交易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融资融券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提供有效地价格发现机制,为投资者提供避险机制;另一方面,它又可能被滥用,作为操纵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工具.引发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崩溃,诱发系统性风险。其二,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融资融券交易进行监管调控。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实行的是政府监管为主,辅以自律监管的模式。政府监管固然可以在融资融券交易监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政府监管的滞后性以及其参与市场监管的法律化和程序化,决定了其不能站在市场的第一线.无法即时了解市场的瞬息万变,可能导致监管决策的延误,不利于融资融券交易的监管。而设立证券金融公司,可以在融资融券交易中构筑一道防火墙,形成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的监管体系。其三,有利于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但在我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却相对较窄.可以利用的融资T具也相对较少。目前证券公司仅有的几种融资渠道,都由于自身的局限和政府管制行为不能有效地满足证券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而设立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凭借其具有垄断性质的制度定位,可以保证资金和利息的安全性,从而可以打消资金借出者的顾虑,增强银行乃至整个社会对证券公司融资业务安全性的信心,有力地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其四,有利于打破金融市场分业经营的隔阂。《证券法》第6条的规定,表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格局。而法律规范的硬性规定人为地将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分离,割断了证券业与其他金融市场的沟通和联系。这种人为地将金融市场割裂将使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过度膨胀,进而危及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可以构建一座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沟通的桥梁,有效地连接证券公司与银行、保险等行业.在现有体制下间接实现混业经营,让资金在各市场之问流动,打破金融市场之间的隔阂和割裂状态,促进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

二、证券金融公司与其他相关金融组织:制度样态的差异性考察

(一)证券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

证券金融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中主要承担转融通的角色,即证券公司在资金或证券不足时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借人资金或证券,而此时的证券金融公司实际上具有了类似于商业银行的发放贷款的行为,这是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制度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一,制度定位不同。证券金融公司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证券公司在资券不足时转融通之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如台湾地区《证券金融事业管理规则》第2条就规定,证券金融事业,是指对证券投资人、证券商或其他证券金融事业融通资金或证券之事业。而商业银行则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二,资本金要求不同。证券金融公司,台湾地区规定实收资本额不得少于新台币40亿元。而韩国证券金融公司作为韩国唯一的证券金融公司,其资本额相当于2.84亿美元。而商业银行资本金,如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O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且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其三,业务范围不同。证券金融公司虽然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相似,但业务范围相差极大。其四,监管主体不同。从域外经验来看,证券金融公司的监管机关,在日本为大藏省证券局、在韩国为证券期货委员会、在台湾地区为“金融监管委员会的证期局”。而商业银行主要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地监督管理。

(二)证券金融公司与政策性银行

查看全文

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经营之思索

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经营概述

从国际经验来看,汽车金融除为客户提供消费信贷服务外,还可为其提供融资租赁、购车储蓄、汽车保险业务、信用卡、维修、车辆处置、汽车应收账款保理、汽车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与汽车消费相关的多种服务。相比之下,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的产品和服务则显单一和趋同。依照新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经我国银监会批准,汽车金融公司可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人民币业务:提供购车贷款业务;提供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包括展示厅建设贷款和零配件贷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八)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九)向金融机构出售或回购汽车贷款应收款和汽车融资租赁应收款业务;(十)办理租赁汽车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十一)从事与购车融资活动相关的咨询、业务;(十二)经批准,从事与汽车金融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业务;(十三)经我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但事实上,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主体——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一般只提供消费信贷和少量信用卡购车业务,并且规定在首付20%~50%后在3~5年内分期付款。其中,汽车金融公司受政策所限其业务范围与商业银行基本雷同,只提供一般性分期付款业务,由于利率受限,只能对还款方式和期限稍作变通。依照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第1号令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可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但实际投入进行融资租赁的汽车金融公司,目前还没有出现。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目前经营的业务主要有两方面:批发融资业务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首先,在批发融资业务方面,目前仅提供新车融资贷款和展厅建设贷款,并严格限定了融资车辆的停放地点、汽车经销商的远程展车、新车融资贷款的首付款资金筹措等。新车融资贷款是给予汽车经销商一个符合其实际采购需求的循环可使用额度,根据经销商的还款情况做适时补充,为其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汽车金融公司的新车融资贷款通常有一个免息期,因此有效降低了经销商的财务成本,减轻了资金负担。而作为汽车经销商批发融资贷款的另一大板块,展厅建设贷款属于项目贷款类,由于初始条件较苛刻,因此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发放该类贷款笔数不多、信贷资产占比很小。其次,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方面,我国的汽车金融产品目前仅限于分期付款买车以及汽车融资租赁,且以前者为主,后者即汽车融资租赁方式所占份额极少,且面向消费者的“汽车租赁”只相当于租车,缺少信托租赁这种融资模式,同时国内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亦不得以分期付款合同的转让或再融资方式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此外,风险控制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法律对分期付款销售方式缺少规范,比如未对分期付款交易标的的所有权转移、分期付款交易的违约救济等作出明确说明,只能套用民商法、经济法的相关条款。无法确保交易当事方的毅力,致使担保权的实现在操作上有难度。其次,存在诸如地方车管所对于抵押手续的随意性大、制约全国性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经营,司法诉讼周期长、成本高、胜诉易,执行难等执法环境方面的问题。再次,各家汽车金融公司在具体的包括批发融资和零售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经营指导方针出现偏差、授信额度失准、评估体系更新速度较慢、对借款人资信调查不够深入细致等问题。

二、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经营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扩大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

国外的汽车金融服务贯穿于一辆新车从下线到报废的始终,从产品咨询、签订购车合同、办理登记手续、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保修、索赔、报废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汽车金融服务链。因此,有关部门应在条件成熟后适度放松对汽车金融公司在融资、网络、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凭借专业化服务推动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具体如下:

1.扩大融资租赁业务许可范围。所谓汽车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汽车的特定要求和对汽车制造厂商的选择,出资向造车厂购买汽车并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的一种融资模式。在租赁期限内汽车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且承租人履行了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以后,汽车所有权即转归承租人所有。该业务促进了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还可以刺激人们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如对高档车的购买或消费。新《汽车金融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汽车融资租赁基本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许可,待其他条件成熟,汽车金融公司应迅速和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融资租赁推广及管理经验,花大力气进行业务板块的培育,为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查看全文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入世以来,随着汽车消费的持续走高,汽车金融产业日益得到重视。尤其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正式颁布实行,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美国通用、福特和德国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已在中国设立独资或合资财务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而国内金融机构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何借鉴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内汽车消费环境的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政府及汽车制造业亟待思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的难点与市场前景,并对当前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模式

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现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与汽车生产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令,汽车市场上的相关主体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商业银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2004年8月,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成立国内首家汽车金融合资公司,紧接着,福特、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车贷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汽车金融服务的竞争热潮,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出现了合资汽车金融公司“逐鹿中原”的竞争局面。国内汽车生产商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车贷市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应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汽车金融服务的起源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由汽车制造商向用户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款时开始出现的。它的出现引起了汽车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了消费者购车支付方式由最初的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转变。这一转变虽然促进了销售,但大大占用了制造商的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消费市场的扩大和金融服务及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汽车制造商又开始利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一位国家法律所认可的公司载体形式来解决在分期付款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从社会筹集资金。这样,汽车金融服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

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200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703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在进入汽车消费时代,并且能够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私家车消费市场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需求。2001年私车消费比例达到47.1%,2002年超过56%,2003年增至62%,2004年大幅增加为93.7%。汽车消费尤其是私车消费的持续走高,迫切需要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然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严重滞后,汽车消费信贷占汽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10%,而其他国家如美国的比例为93%,英国为80%,德国为75%,日本为44%。另外,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向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而且向汽车厂商、经销商等提供涉及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租赁、维护、回收等多环节的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差距,不仅显示了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滞后性,更说明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与迫切性。以美国为例,福特信贷、通用融资、戴-克财务、丰田财务等4家专业汽车融资公司占新车贷款销售份额39%。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