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11:24: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服务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论文
如何解决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储蓄、贷款、汇兑、理财、保险等方面的需求,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生产条件的优化、收入的提高以及福利的改善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加上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困难现象的普遍存在,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如何解决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理论界有各种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类别,通过这些观点可以剖析和思考一些问题。
(一)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如何广文(2005)认为,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的特点及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优化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路径在于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途径在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的农村金融业组织结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才能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二)增加农村金融机构
如曾建中(2006)研究认为,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向着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方向推进的,其结果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明显趋于减弱,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贺晖(2006)提出构建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具体措施:调整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用政策手段诱导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调节资金流向,使农村邮政储蓄资金有效回流农村金融市场;尽快建立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民间金融合法化。
汽车金融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1海南省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经验
1.1借助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支持汽车行业发展
目前,海南省汽车厂商的上下游均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担保或抵押,往往不符合银行的一般风险授信政策,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一直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为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海南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积极开展合作,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分别以信用协会、政策性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操作平台、担保平台和贷款平台,将地方政府的组织优势、群众的民主监督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加以结合,收效良好。截至2008年末,国开行借助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已授信扶持6家中小汽车经销商、2家中小零配件生产厂、1家小型汽车修配厂,通过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支持海南省汽车行业发展。
1.2积极开展汽车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在传统汽车信贷业务模式基础上,海南省各金融机构从授信、融资营销模式着手,积极开展创新,丰富汽车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以深圳发展银行海口分行为例,一方面针对海南汽车经销商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采用“汽车质押+合格证监管”的先票后货业务拓展海南本地汽车金融业务,已取得初步成效。另一方面,以汽车生产厂家为核心。对其下游众多经销商进行“1+N”链式融资支持。该业务模式开创了国内企业金融业务集中化处理的先河,提高了业务处理规模和效率。在汽车金融业务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海南省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金融服务体系转型升级研究
摘要:基于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中国农业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金融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对“双循环”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从金融资金循环的角度出发,通过编制2007年至2020年的矩阵式资金流量表来分析论证中国当前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对“双循环”存在一定不适配度。为畅通“双循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进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应主要着眼于改革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三方面,以加速中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双循环”;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共同富裕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一)“内循环”发挥主体作用
目前,中国已具备畅通“内循环”的基础。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及蕴藏其中的巨大消费潜力。因此,中国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扩大内需为基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内循环”的主体作用。
(二)“外循环”发挥联动作用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从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体系;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已经引起决策层、理论界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正规性金融机构是受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是指游离于中央银行或银监会监管之外的民间金融组织。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
(一)农村信贷体系。农村信贷市场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农业生产借贷的特质性成本和风险高的特征,导致农村信贷服务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金融服务体系转型升级探讨
摘要:基于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中国农业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金融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对“双循环”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从金融资金循环的角度出发,通过编制2007年至2020年的矩阵式资金流量表来分析论证中国当前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对“双循环”存在一定不适配度。为畅通“双循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进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应主要着眼于改革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三方面,以加速中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双循环”;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共同富裕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一)“内循环”发挥主体作用
目前,中国已具备畅通“内循环”的基础。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及蕴藏其中的巨大消费潜力。因此,中国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扩大内需为基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内循环”的主体作用。
(二)“外循环”发挥联动作用
农贷的金融服务体系效率诠释
内容提要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国际通用指标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数量这两个指标。本文基于农业贷款数量这个视角,剖析了造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低效的原因,提出应在强调提高覆盖面、增加贷款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顺利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贷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效率
农村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及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环节和领域,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的整体服务水平远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对加快农村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8年银监会会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组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研究实验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模式。由此。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与改革进入了系统性的探索阶段。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基本状况
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发挥提供支付服务,动员积蓄和分配信贷,限制、分担由这些活动而生的风险等作用,因此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效率高低的评价,一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配置效率是指农村金融体系将从盈余部门动员的资金分配到最有效率的资金赤字单位,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是依赖资金的市场价格的指引;运行效率是指金融体系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成本,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但就整体而言,作为一个体系,对其评价往往侧重于是否具备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能力上。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农村金融支农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点多面广”,一般而言,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指标包括: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数量、农村地区小额贷款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等多个方面。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支农服务弱化等问题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近年来,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固有的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减少,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金融服务空白。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末,全国仍有1696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农村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平均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为2.99个,平均每1万农民拥有的金融机构是1.56个,每5.77个行政村分布1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从青海省情况来看,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尚有133个乡(镇)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全省373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63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9个/乡镇);全省4163个行政村,每6.86个行政村才分布1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网点/5.77个行政村);平均每万名农民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33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6个网点/每万名农民)。实践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其业务活动往往无法适应小农经济,也无法解决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高风险和巨额成本等问题。中国并不缺少大银行,但缺少贴近基层的中小金融机构,特别缺少根植农村、贴近农户、符合农村基本需要的微型金融组织。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出现既有正规金融渠道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因法律地位不明确、政策风险大导致的非正规金融等民间资金被压抑,以及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财政资金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四家,但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一定支农条件的农业银行,大多将资金投入到县域的大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很少直接服务于农户;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存款占比高而贷款服务较少、从农村虹吸资金回流城市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主要投放于粮棉油收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企业,直接投放农村企业较少。农村信用社实际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唯一金融机构,但“一社难支‘三农’”。农村金融市场“批发+零售”的资金融通渠道有待发展,大型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联通机制尚未建立。截至2012年6月末,青海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868.5亿元,其中:全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达145.68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16.77%;邮政储蓄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1.23亿元,其中县域存款余额69.56亿元,占比达49%,各项贷款余额为31.37亿元,其中三农贷款余额仅为3.6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1.6%;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63.47亿元,粮油收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占了近60%。目前,我国推动和建设的小额贷款组织主要是商业性的小额贷款组织,它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设立的,以自负盈亏、财务上可持续为原则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2000年,农信社根据央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以农信社存款和央行支农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到2006年底,农户小额信贷余额占到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的近30%,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小额信贷的覆盖面。但随着农信社的商业化改革,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2006年底,银监会宣布在青海等6个省区选择36个试点区域,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以完全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理念和模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但这一制度创新的预期金融服务改善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影响面很小,相关政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提出较严格的要求,使得部分新型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受到限制。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仅有的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均设在县级及以下地区,存款余额仅为2.1亿元,贷款余额2.97亿元。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大量金融需求,其中有部分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金融性质,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政策性金融服务职能的发挥。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作用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国家开发银行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以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为例,截至2012年6月末,累计发放各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贷款90.7亿元,其中很大部分用于省、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项目,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较少。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银行类信贷为主,保险、证券等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农业保险体系。由于缺乏公共资金支持,西部农业保险市场显现出明显的供求“双冷”局面。现行公共财政制度安排,使得西部农村信贷资源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治病救人等本应由公共财政资金承担的投入上,金融财政化现象非常严重。此外,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的金融产品严重不足,信贷、证券、保险没有形成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发展局面。农村金融服务手段滞后,金融业务科技化程度不高。截至2012年6月底,青海省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布设ATM机171台,平均每两个乡镇还不到1台,并且已布设ATM机的网点又不具备自动存款功能,农牧民群众在信用社非营业时间无法正常办理存取款业务和刷卡消费,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不便。同时,由于人才、资源、风险评估等条件的制约,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在涉农产品创新上很难有独创性,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贷款难、部分涉农金融产品供求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贷款担保方式仍不够灵活。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方式主要是保证、抵押和质押,对大部分农村种养大户来说,根本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贷款抵押和收入稳定的担保人做担保。而对贷款额度也有严格的限制,一般控制在10万元以内,不足部分只能以民间借贷的方式解决。二是贷款手续繁琐。涉农机构由于审批权限上收、风险控制等原因,在实际贷款过程中,根据额度的不同,需要不同级别的机构进行审批,越往上,需要的贷款要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间就越多,通常需要两周甚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客户的期望值。三是贷款期限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周期性的需求。目前涉农机构虽改变了“一年一贷、春放秋收”的传统方式,但受信贷规模限制及对资金流动性的考虑,近9成的贷款期限约定为1-2年。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特别是缺乏资产评估、担保公司、征信登记等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的认识和自身金融意识还比较薄弱。一是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和健全。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政策因素影响大,贷款风险大,抵押担保品有限,使用现代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在农村地区开展评估、担保、信用评级等的成本较大,导致在农村开展金融中介业务难度较大,农村金融中介发展滞后,尚有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规模较少,资本金少,风险化解能力和代偿能力很低,不能适应农村需要。二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对金融知识的认识有限,加之农村地区金融教育发展不足和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地区整体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使得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各金融机构不愿主动到农村地区开展业务。三是农村征信系统建立不完整。农村个人基本信息与信用记录不完整,而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贷款多数是建立在个人信用的基础上,信用贷款风险大,随着各银行机构风险防范的强化,致使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存在“慎贷”、“惧贷”和减少授权授信额度等现象。从法制环境来看,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主要法律依据有《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对我国农村金融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中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随着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物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此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形成了障碍。此外,部分农村地区宗土观念比较浓厚,执法环境有待改善,对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待加强。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从美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来看,它们都建立与其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金融制度,主要包括由合作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所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相应的财税、监管、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上述国家都制订了专门的农村金融方面的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作为制度保障和支撑,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从国外经验来看,农村金融服务不是由单一的某类型或某一家银行机构来承担,而是由政府主导扶持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分工合理明确,优势互补。以上国家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政府通过出资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对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利差补贴等方面实施各种优惠政策,进行了大力扶持。美国鼓励在不违反现有法律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可能的尝试和创新,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实行差异化的服务策略;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对贫困人口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小组联保贷款制度。美国的农业保险管理部门是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具体业务则由私营保险公司开展,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了大力支持;印度推行的“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就是采用团体担保代替抵押,从而有效地分散了信用风险。(1)财税政策,包括:通过出台支持农村金融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对涉农贷款、保险进行财政补贴。(2)金融货币政策,包括:对涉农金融机构降低或免收存款准备金,以保证涉农金融机构的资金充足;给予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优惠政策,以解决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时遇到的资金问题。(3)监管政策。如印度政府要求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一家分支机构,就必须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2-3家机构,并且把信贷投放的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
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综合前述农村金融支农服务中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一是转变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理念,要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在机构上仍保持一定分工,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农业中大的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而农业发展银行则负责农村中、小型项目的资金投入。截至2010年末,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余额为16709.9亿元,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50.95万亿元的3.3%,其中粮棉油收购贷款余额9786.9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8.6%;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3075.01亿元,占农业发展银行总贷款的18.4%。因此,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要研究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加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配套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直接补贴和招投标两种贴息贷款运作方式,发展业务招投标形式,采取补偿率招投标的方法,形成农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的相对分工和适度竞争的局面,以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财政贴息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增强自身经营覆盖风险能力,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融资服务新格局重构各类型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定位和职能,实现服务错层、优势互补,在增强涉农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支农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在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内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强化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重点为农村大中规模和中长期商业性融资需求提供服务。继续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充分发挥“惠农卡”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农保试点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乡镇网点普及、网络连通城乡的优势,拓展小额零售业务范围,加强涉农信贷产品创新,满足农村中小规模、中短期融资需求。四是将农村信用社法人层级主要控制在县和县以下,进一步关注和深化藏区及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建议由国家和省级财政给予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相应的补贴,并尽快出台新发放涉农贷款补偿办法和措施,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贴近基层、贴近农户的“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五是立足农村熟人社会的特性,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积极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农村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和小型金融担保公司,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务创新“增量拓面”,提升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附加值一是继续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继续根据各地特色开展包括林权、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以及存货、仓单、股权等动产和权益质押贷款业务,积极运作小企业联保、农户联保、“公司+农户”融资业务,“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惠农卡”等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积极探索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融资担保价值的各类有效方式,多渠道丰富农村贷款增信模式,提升“三农”融资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农村支付服务创新,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研发推广各类适合农村和农户服务需求特点的金融业务产品,探索推广POS机小额取现和查询业务,积极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增加现有产品的附加功能,摆脱传统银行业务对网点、人员的依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与多样性,更好地满足农村“存、取、贷、汇”等各类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扩展金融服务覆盖面。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等基础上,鼓励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创新。一是对村镇银行,要通过差异化的定向费用补贴比例,引导其重点向欠发达地区延伸金融服务。二是对小额贷款公司,要从国家层面修订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着力通过扩大可融资银行数量、放宽可融入资金规模等措施增加可用资金,将其纳入政策扶持范围,与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其他新型金融机构享有同等政策优惠,在实际操作中,可将这些业务逐步开放、政策优惠与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支农情况相挂钩,以强化其支农和合规经营意识。三是切实承认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引导和鼓励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使其合法化、公开化和规范化,以发挥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乡土信用资源的优势,并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一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进和深化“信用青海”建设,积极开展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企业、个人基本信用制度。积极培育征信市场,扩大征信产品的范围,带动农牧区社会信用观念整体水平的提升。继续加大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力度,增加信用贷款的投放。特别是扩大信用户的评定范围和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信用贷款的快捷和便利。二是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以农村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工作为基础,一方面,扩大信息采集的对象和内容,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提高农村信用体系的覆盖面。着力探索完善“人民银行牵头、政府推动、多方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机制,逐步实现银行、税务、工商、民政等部门的征信信息共享,共同防范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为提高农业贷款的成功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使农民等低收入人群避免一些非法或违规的金融活动,增强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司法环境建设,各级政府及司法部门要大力协助农村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构筑农村资金“洼地”,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专门针对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当地网点及分布情况、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贷款质量、新增贷款反哺当地量和增长率、信贷投入结构等的考核,对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机构准入等行政许可事项相挂钩,与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相结合,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基层央行要发挥好“窗口指导”和工具引导的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银发〔2011〕181号),加大宣传,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支持“三农”的着力点;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建立起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及时沟通交流维护金融债权的各类信息;加强对贷款企业信用状况和资金营运状况的监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的同时,切实维护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五、结语农村金融支农服务弱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而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即在于实现普惠金融,提供全民尤其是贫困、低收入人口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因此,在着力解决当下农村金融支农服务弱化问题的基础上,应着眼长远,在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包括为最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即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此,应改变国家主导的制度供给,着重给予人们自主选择和创新的权利,让人们通过交易寻找最优的融资结构,鼓励农民成立各类合作性金融组织,实现单个农户在融资中的有机联合,突破单个农户面临的融资瓶颈;应鼓励和支持各类监督资本进入农村,改变由正规金融机构占主导的模式,放宽民营资本设立村镇银行、组建贷款公司等的限制,改善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和金融市场法律在内的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抵押物的适用范围,提高抵押担保的执行效果,促进贷款供给增加;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能,发挥财政、货币、监管及期货保险体系的相互激励作用,以增加金融资金对“三农”的有效配置,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金融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从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体系;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已经引起决策层、理论界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正规性金融机构是受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是指游离于中央银行或银监会监管之外的民间金融组织。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
(一)农村信贷体系。农村信贷市场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农业生产借贷的特质性成本和风险高的特征,导致农村信贷服务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构建金融服务体系论文
[摘要]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央行窗口指导作用、推进信用村镇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金的能力相对于较发达的城市而言明显缺乏竞争力。因此,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加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始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如何立足自身行业特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一)科学合理地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至少有以下含义:一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对农村要充分覆盖,真正方便农村、方便农民;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要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功能相对齐全,互为补充;三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要与农村社情相适应,金融产品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效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已经明确,要转换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其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这些重大决策,既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金融业提出的具体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正规性金融机构是受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是指游离于中央银行或银监会监管之外的民间金融组织。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
(一)农村信贷体系。农村信贷市场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农业生产借贷的特质性成本和风险高的特征,导致农村信贷服务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农村信贷融量上看,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的金融资源短缺、涉农贷款总量不足,农村贷款需求满足率低,已经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3%左右,而1978年后一直在两位数以下,1998年以来维持在5%左右,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一直保持在6%左右。2007年12月,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6.17万亿元,而用于农业贷款余额仅占6%左右。从1995年起,农村资金缺口每年都在5千亿元以上,并且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农民很难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资金链条难以正常运行。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00年,通过各种渠道外流的农村资金达284000亿元,其中通过金融系统流出的资金占农村外流资金总额的40%左右。
从农村信贷服务机构上看,正规性金融组织难以满足农村信贷服务的需要,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又没有纳入监管范围,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农村信贷组织结构退化现象严重。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以正规性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然而,1997年至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和重组,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在市场化竞争中业务重心有所转移,从2007年开始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很长时期内只发放粮棉收购贷款,虽近年开始拓宽涉农贷款范围,但作用有限;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提供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大农业”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国有资本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减少。非正规性金融组织虽然在满足农村信贷服务需求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风险性不容忽视。世界银行曾指出,非正式信贷往往不能提供长期贷款,还存在金额较小、利率较高、可获得性不强的弱点。同时,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二)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灾害发生后,我国传统的保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民政部门发放灾害救济;另一种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的农业保险对农民提供保障。从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保险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先发展后萎缩的过程。1982年到1993年,由于政府对农业保险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农业保险出现快速增长,保费收入年均递增127%。而在1994年农业保险市场化后,由于偿付能力的限制,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对农业保险业务采取限制规模的措施以控制亏损。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46亿元,分摊到全国2.2亿农户,户均保费不到4元,保险金额不到百元。尽管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三年指出要“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仍然呈现出保费收入逐年大幅下降、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