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09:3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近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近年财政方针的思索

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多项财政方针包括宏观的财政政策和具体的经济刺激、复苏计划,用以扭转国家经济的颓势。由于财政方针对经济活动具有意识的指向作用,通过合理适时科学的政策决策使得很多国家保持了经济民生的稳定;相反的,由于认识滞后、方法不当、运用不合理等诸多原因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在寒潮中雪上加霜,更有甚者政府破产,国民埋单;还有一些国家,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2008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依然强劲,GDP比上年增长9%,完成了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四个大的经济主题工程。虽然在第四季度遇到了全球经济严冬的冲击,使得GDP增长速度从第一季度的10.6%滑落到6.8%,但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显现积极效果。2009年三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其中明确了2009年我国在财政上一系列具有指向性的政策方针。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方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国家及国际经济发展走向的准确把握,以及在全球经济大滑坡的形势下中国经济要高调上扬的决心与信心,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大国责任心。

针对近年国家推出的财政方针,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点思考。

一、财政方针目标定位准确适时合理,促进了经济与民生的稳定与发展

1、根据国家政体指定的偏向民生的财政政策,收到了“保稳定、促增长”的双重目标。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整体结构,就注定了所有的财政方针的最终获利目标定位为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大潮时,没有出现过的经济现象、未发生过的经济问题都不断涌现。国家通过不断优化经济战略结构、制定适时适应的经济政策,解决了譬如失业、通货膨胀等一些在计划经济中不会出现的经济问题。自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社会的关注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了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民生和社会失业问题上,国家的财政政策自然相应的向这方面进行大幅度偏移。从GDP、GNP等相应的指数数据上可以看出国家的收入在不断上涨,而从居民收入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的不断增长的趋势得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在稳步提高的。2008年二月开始,结构性价格调整所带来的通胀压力逐渐加大,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在积极地使用金融工具的同时,加大调整财政投入来扩大供给,使得物价稳定回落,经济平稳增长。

2、相机抉择的财政方针运用合理,审时度势。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积极地财政政策,通过大规模的发行公债实现了公共收入的大幅增长。2003年GNP增长率高达9.1%;自2005年起,推行了“双稳健”的政策,从“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四个方面考虑,通过国家减少发行长期国债,转扩大需求为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手段,确保了国家与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2008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低糜,国家为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又重新推行积极地财政政策,通过投入拉动内需、保证民生等方式,保证国家平稳的渡过这段寒潮期,并逆势上扬。可以看出国家对财政工具的选择使用既慎重又灵活,而且能够准确的根据国际国内经济的波动和走势,主动地通过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方向结构等方式,来保证国家的财政方针目的的实现,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

查看全文

近年我国青少年学业情绪研讨

近年来随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兴起,学生在学习中所体验到的学业情绪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它作为一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学业成就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系统了解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我们从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展望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

学业情绪(academicemotion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Pekrun等人(2002)提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并体验到的情绪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但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的主要有九种,即愉快、放松、希望、自豪、焦虑、失望、羞愧、气愤、厌烦,并称之为学业情绪。SophieGovaerts和JacquesGregoire(2008)通过对学业情绪量表(AES)的发展和建构维度上的研究,入党申请书提出了学业情绪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体验的六种情绪,其中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增加了挫折感。在国内对于和学习有关的情绪如考试焦虑、厌学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以学业情绪为主题的研究则是从2005年开始的。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检索发现,截止到2010年5月总共有45篇相关论文,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发表的论文各占7%,2008年的论文占9%,2009年的论文占38%,2010年的论文占3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在国内,学业情绪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多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对高中生和小学生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方法上以实证研究居多,理论探索较少,而且所有的实证研究都是以问卷的形式来测得的,很少涉及实验。具体来说,理论探索主要针对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学业情绪的情绪控制—价值理论;实证研究则探讨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学生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纵观近五年来国内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一类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多是在对他人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综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证研究多以问卷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干预性实验研究。

查看全文

透析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等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许多专著。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核心。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虽然学术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结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及1943年《中共中央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要“结合”的对象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可视为是“结合论”。如,陈家付教授认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相结合。

查看全文

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的分析

对XX县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的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和惩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犯罪形式和作案手段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对近年来XX县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和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以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近年来XX县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1年以来,XX县检察院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50件52人。其中:贪污案27件29人,挪用公款案11件11人,行贿案5件5人,受贿案7件7人;大案15件17人。通过办案共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二、当前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查看全文

矿党总支近年来的工作总结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辰发[2007]16号《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矿党总支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并对200*年以来党总支工作认真进行了回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差距,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总结如下:

一、抓学习,强作风,不断加强两级班子建设

企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领导班子集体,而领导班子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4年以来,党总支把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作为头等大事,摆上重要日程。

首先,从强化学习入手,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组织两级班子成员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上级党委制度下发的各种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就企业管理如何转型积极展开讨论,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方法、新途径,做到学以致用。在班子成员中广泛开展了“学哲学、用哲学”活动,以哲学观点、哲学方法研究、指导工作。同时,我们还在基层各支部相应建立了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制度,定期制定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并组织政工部门进行检查、抽查,使学习做到了“人员、内容、时间”三落实。通过不间断的政治理论学习,有效提高了两级班子的综合素质。

其次,强化工作作风建设,实践“两个一切”。从制度建设入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干部值班和下井考核的规定》、《关于禁酒的若干规定》,对干部作风提出了“十要十不要”规定,要求各级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加以执行,并组织政工部门跟踪督查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目前,在各级干部中,“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为安全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多了;“假、瞒、浮、滑”混日子、无所事事的人少了。“严、细、勤、实”的工作作风正在日渐形成,据统计,04年以来,矿井(区)、队级干部盯班、跟班最高的每月都达26个以上。

二、围绕中心抓党建,不断促进经济发展

查看全文

近年来教育扶贫研究综述

摘要:贫困问题作为一个复杂问题,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归纳整理了近年来研究我国农村教育扶贫方面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学者在教育扶贫的参与者、模式、价值等方面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当前,农村教育扶贫研究尚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对这些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反思,有利于深化对教育扶贫研究现状的认识,促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教育扶贫;参与者;模式;综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扶贫越来越成为我国扶贫攻坚战中的焦点问题。在多个场合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了教育扶贫对于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意义。党的领导人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实施进程的关注,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福祉的高度价值关切和造福人民的坚定意志”[1]。近年来我国学者亦非常关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教育扶贫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他们围绕着精准扶贫与教育扶贫的关系、教育扶贫的价值、教育扶贫不同参与主体之职责、教育扶贫的模式等内容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对近年的相关研究内容做了初步的总结,并反思了当前研究中的有待提升之处,以便在新时期为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教育扶贫及其重要性

教育扶贫是指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国家在教育政策、教育资金、教育人力资源等方面对贫困人口实施的一系列优惠举措,促进贫困人口平等地享受国家教育资源,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从而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一)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具有密切联系,它在精准扶贫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傅佑全看来,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根本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办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2]。陈涛认为,教育扶贫是扶贫脱贫的根本之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吴霓指出,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在基础教育、高中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才能实现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的目标[4]。张永琛的观点是,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重要助力和题中之义,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让教育先行,方能激发出贫困人口生产活动的内生动力[5]。在胡蝶看来,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根本性地位,贫困人口的素质提高了,封闭落后思想根除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状态才能得到根本上的转变[6]。(二)教育扶贫的重要价值。教育扶贫既能满足贫困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社会能够满足贫困人口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贫困人口在教育扶贫中是需要脱贫的主体,有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贫困现状的需要。李兴洲认为,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就是为了实现精准扶贫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正义。一个公平的社会理应确保每位公民平等享有各项权利,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扶持,实现有差别但机会均等的资源共享[7]。另一方面,贫困人口在教育扶贫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并丰富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技能,能够为社会供给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以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周禹彤指出,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着封闭守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等现象,而通过教育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8]。

二、教育扶贫参与者职责的研究

查看全文

我国近年来财政政策探究

[摘要]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2005年我国实现了从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本文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财政政策的取向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财政政策;中国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宏观经济运行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讲,也就是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局面,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第二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种类型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在结构上有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均衡。此时应采取稳健财政政策,即在总量上不做太大的动作,但在结构上有保有压,加强薄弱环节,压缩过热行业的投资。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就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2005年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现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综述如下。

一、积极财政政策

查看全文

近年以来住院结核病患临床探析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全国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结核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结核病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形势不容乐观。笔者对20年来住院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地调查了1980-1999年全部患各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住院病历。第一次住入本院的,不管初、复治均登记统计,凡是病历上写明再次入院者全部剔除。共13330例,其中80年代5907例,80年代前期2611例,后3296例;90年代7243例,90年代前期4473例,后期2950例。

全部肺结核病例均因明显的肺结核症状,经痰菌、胸片证实为肺结核而要求住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有典型的脑脊液改变,并经抗结核病治疗有效,按年度分类整理,结核病的分型仍按1978年结核病分类法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80年代和90年代前后期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与分析80年代收治男性患者4402例,女性患者1505例;90年代收治男性患者5458例,女性患者1965例。男女之比为2。8:1。0-10组结核患者数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迅速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小于0。01),其中以80年代前期至后期下降最为明显(X2=39。68,P小于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11岁以上至50岁肺结核没有明显变化(P大于0。05)。结核病的发病年龄后移,51-60岁组80年代至90年代构成比有所下降,二者比较差民有非常显著性(P小于0。01);60岁以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数呈上升趋势,90与80年代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小于0。01),其中以90年代后期上升最为明显(X2=77。9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小于0。01)。具体结果见表1。儿童结核病的防治初见成效,这说明卡介功接种对防止儿童结核心、效果明显,同时人们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儿童喂养方式的改变也起到了很在的作用。20年前,农村口对口喂食现象比较普遍,现在就很少发现这方面的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多,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病发病年龄高峰由51—60岁组向61—70岁以及71岁以上组转移,与文献报道一致。

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明显减少,1980—1984年收治378例,占住院结核患者数的14、48%;1985—1989年收治244例,占7、40%;1990—1994年收治60例,占1、34%;1995—1999年收治33例,占1、12%。80年代前后期,已有显著下降(X2=77、39,P小于0、01);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下降明显(X2=185、44,P小于0、01)。但整个90年代仍有患者发生,并趋于平稳状态。正规的化疗和结核控制项目的实施,使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知道一旦发现肺结核应立即治疗,减少了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比例。从1980年旧住院结核病的20、44%降到1999年的0、93%,年平均递降率为24、77%。

80年代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143例,旧住院结核患者数的2、27%,而90年代仅25例,占0、34%,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18、05,P小于0、01),尤其是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下降最为明显。从时间上看80年代早期下降速度最为明显,90年代早期在快速下降的基础上又有下降,但结核性脑膜炎仍有发生。

初治肺结核患者迅速增多,而复治肺结核患者明显减少,整个90年代各个时期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344、82,P小于0、01)。具体分布见表2。

查看全文

近年来杂志创新理论宣传的实践

摘要:近年来,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顺应时代发展大势、遵循传播规律变化趋势,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本文以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近年来创新理论宣传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如何不断丰富传播形式和方法,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主流媒体、主流思想舆论、创新理论宣传

地方党刊作为一支重要而独特的舆论力量,是地方党委宣传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是指导全省工作的传播载体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党刊事业创新发展,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始终让主流声音占领主战场,不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黑龙江全方位振兴积极营造舆论环境。

一、“龙头”引领,深耕阵地,提升内容生产力

随着媒体融合的实践不断走向纵深,传统媒体必须着力将原有的内容生产优势转换为平台优势,注重发挥和快速提升组织动员和资源聚合能力,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感召力。近年来,奋斗杂志社依托期刊阵地优势,抓住省委机关刊《奋斗》杂志这一“龙头”,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见实效。一是让“座谈会”成为常态。2021年8月,依托奋斗网、奋斗者APP的建设使用,奋斗杂志社建立起奋斗智库,吸纳了部分长期关注支持《奋斗》杂志的省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80余人,打造用理念引领黑龙江发展、用思想提供黑龙江方案、用理论指导黑龙江实践、用良策解决黑龙江问题的重要平台。专家学者通过奋斗平台,为黑龙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言献策。三是让“奋斗”品牌更多元。近年来,奋斗杂志社依托重点选题和宣传亮点,策划编辑出版“奋斗文丛”,编辑出版了《兴安峰峦——两院院士在黑龙江》《奋飞的天鹅——改革开放40周年黑龙江亲历者说》《沃土尽长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颗党心耀百年——百名共产党员口述历史》等书籍11册,充分发挥了党刊的政治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奋斗”品牌影响力。

二、触网换羽,转场升维,创新媒体融合思维

查看全文

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南铝 -南铝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南铝”)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大型铝业公司,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5388万元。下属3个分厂、2个控股企业,3个参股企业,员工4029人。

八十年代初期,南铝利用国家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多年发展,南铝在九十年代中期曾创造出了骄人业绩。由于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过大,企业负债率高达90%,连续三年每年整体亏损近亿元,一度陷入危机。2000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秉承“稳健发展、谋求长远”的经营理念,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价值观,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创新,形成了铝电解—铸造(铸轧)—加工—铝材加工(成品窗、氟碳板金加工等)为主体整体产业链,2004年,南铝及关联企业完成铝商品材1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亿元(不含税)。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3.0%和16.4%,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跨入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综合实力名列第三)。近年来,南铝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力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连续8届16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被授予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省级绿色社区,多次荣获省思想政治优秀企业称号,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稳健发展。

一、构建“和谐南铝”思路的提出

2000年,通过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南铝的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常。但是,在南铝随后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制约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显然无法简单靠加强管理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求得解决。如何为南铝构建一种新环境,包括观念、制度、行为等,保障企业改制和改革的顺畅和成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成为当时公司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新一届的企业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分析后认为,南铝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企业领导头脑清醒,决策妥当,就可以使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和谐发展。企业领导决策失误,将危及南铝的生存。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消除不和谐因素,确保企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制度创新首先必须来源于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没有企业文化创新工作的支持,虽有助于企业实力的提高,但总体效率不高,无法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公司结合南铝“十五”发展战略的要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南铝公司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意见》,确立了南铝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创建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具体操作上为公司构建“和谐南铝”做好了准备。

二、“和谐南铝”的内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