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07:29: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颈椎牵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颈椎牵引护理问题分析论文
【关键词】颈椎牵引护理
颈椎病常见,且多发于中老年人,颈椎牵引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随着CT、MRI等检查方法的相继应用,需要牵引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在实施牵引的过程中,即使严格掌握了适应证和禁忌证,也可能因护理(操作)等因素而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医源性损伤。为减少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损伤,笔者通过反复的临床观察和复习有关文献,对颈椎病牵引疗法的护理(操作)问题浅谈如下,供同道参考。
1牵引方式
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卧式和坐式两种方式。在医生未明确医嘱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对于老年体弱者,最好选择卧式牵引,其他人群则选择坐式牵引为佳。相对而言,卧式牵引较为舒适、安全。但因项部垫枕摩擦,牵引力度会受影响,因此,计算牵引重量时,与坐式牵引比较应加重1kg为宜。而坐式牵引是完全悬空,无摩擦阻力,因此,牵引重量确切,但因端坐,所以没有卧式牵引舒适、安全。同时初次牵引普遍有恐惧感,这就有必要先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合作。
2牵引力线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对牵引力线问题也不下医嘱,除非病情特殊,如小关节错缝或颈椎间盘有突出等,其他病例一般没有特殊要求。近年关于牵引力线问题的讨论也较多,但既难统一也难操作。笔者认为,凡颈椎生理弧弓正常者,选择中立位即可。如生理弧弓消失或反弓者,前方布托应适当加软垫,同时患者应相应仰头。反之,如系生理弧弓增大者,后方布托应适当加垫,患者也应相应埋头。如系卧位牵引,即在颈部加垫或减垫,即可达到以上目的。但是,需要配合仰头或埋头牵引的患者,随着牵引时间延长,往往有不适感,应随时询问患者,特别是首次治疗,更应严密观察。
颈椎牵引治疗临床护理策略探究论文
【关键词】颈椎牵引护理
【摘要】颈椎病常见,且多发于中老年人,颈椎牵引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随着CT、MRI等检查方法的相继应用,需要牵引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在实施牵引的过程中,即使严格掌握了适应证和禁忌证,也可能因护理(操作)等因素而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医源性损伤。为减少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损伤,笔者通过反复的临床观察和复习有关文献,对颈椎病牵引疗法的护理(操作)问题浅谈如下,供同道参考。
1、牵引方式
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卧式和坐式两种方式。在医生未明确医嘱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对于老年体弱者,最好选择卧式牵引,其他人群则选择坐式牵引为佳。相对而言,卧式牵引较为舒适、安全。但因项部垫枕摩擦,牵引力度会受影响,因此,计算牵引重量时,与坐式牵引比较应加重1kg为宜。而坐式牵引是完全悬空,无摩擦阻力,因此,牵引重量确切,但因端坐,所以没有卧式牵引舒适、安全。同时初次牵引普遍有恐惧感,这就有必要先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合作。
2、牵引力线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对牵引力线问题也不下医嘱,除非病情特殊,如小关节错缝或颈椎间盘有突出等,其他病例一般没有特殊要求。近年关于牵引力线问题的讨论也较多,但既难统一也难操作。笔者认为,凡颈椎生理弧弓正常者,选择中立位即可。如生理弧弓消失或反弓者,前方布托应适当加软垫,同时患者应相应仰头。反之,如系生理弧弓增大者,后方布托应适当加垫,患者也应相应埋头。如系卧位牵引,即在颈部加垫或减垫,即可达到以上目的。但是,需要配合仰头或埋头牵引的患者,随着牵引时间延长,往往有不适感,应随时询问患者,特别是首次治疗,更应严密观察。
力可控型颈椎牵引器研究论文
1牵引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如图所示。牵引力可在300N内调节,调节行程300mm,牵引角度可调。主要包括:牵引头套、控力装置、牵引杠杆、立柱、传力装置、座椅等部分。各部件可拆卸折叠,主要零件采用铝合金材料,质量轻,便于携带。立柱分两节,可根据需要适当伸缩确定高度;立柱底部通过U型卡件可与座椅快速连接,起到定位和限制立柱回转的作用;立柱中部由连接器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立柱上方与牵引杠杆通过滑套连接,牵引杠杆可前后滑动调节牵引角度。当牵引角度确定后可通过锁紧螺钉将其固定,满足治疗要求。传力装置由钢丝和滑轮组构成,把手轮上加载的作用力传递到牵引端。控力装置由锁紧旋钮、加载弹簧、卷筒、调力手轮、限位卡簧、外壳等部分组成。工作时先松开锁紧旋钮,减小锁紧摩擦力,转动调力手轮使钢丝缠绕在卷筒上,可以很轻松的进行牵引力的调节,当牵引力调整适度时,通过调节旋钮压紧弹簧,产生预紧力。弹簧力作用在卷筒的侧壁上,使卷筒侧壁与弹性卡簧被迫压紧,当摩擦力大于牵引力时,卷筒被锁紧,完成了牵引力的施加。如发生异常情况,牵引力突然增大超过设定摩擦力时,卷筒发生相对滑动,实现了过载保护。牵引完成后可放松锁紧旋扭释放牵引力。
患者可以采用坐姿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牵引杠杆的控制牵引力的角度,满足患者的需要。牵引器结构是根据人体力学结构状况设计,使患者牵引时颈椎处于正常舒适状态,从而解除患者心里的恐惧感,更好的进行颈椎病的治疗。本牵引器与主要特点在牵引力的控制方面,即利用摩擦力控制牵引力的大小。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舒适等优点。
2治疗原理
本牵引器采用适应人体结构的带状牵引头套,使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治疗过程。巧妙运用人体重力为载重物,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患者可以直坐在治疗仪上,全身处于放松状态,随着牵引力的增加,颈椎与肩胸躯干做静态拔伸牵引,患者可根据病情来旋转控制手轮,按照自身感觉控制牵引力的大小。避免了因牵引力失控造成的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同时由于力的控制由患者自己完成,排除了患者因施力不当造成的疼痛和心里恐慌,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颈椎的形状和病情,通过角度调节装置来调节牵引力的角度,实现了患者在颈椎处于正常舒适状态下的康复牵引。实际每次牵引需维持15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疗程次数。
3临床资料
颈椎牵引护理问题探讨论文
【关键词】颈椎牵引护理
颈椎病常见,且多发于中老年人,颈椎牵引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随着CT、MRI等检查方法的相继应用,需要牵引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在实施牵引的过程中,即使严格掌握了适应证和禁忌证,也可能因护理(操作)等因素而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医源性损伤。为减少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损伤,笔者通过反复的临床观察和复习有关文献,对颈椎病牵引疗法的护理(操作)问题浅谈如下,供同道参考。
1牵引方式
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卧式和坐式两种方式。在医生未明确医嘱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对于老年体弱者,最好选择卧式牵引,其他人群则选择坐式牵引为佳。相对而言,卧式牵引较为舒适、安全。但因项部垫枕摩擦,牵引力度会受影响,因此,计算牵引重量时,与坐式牵引比较应加重1kg为宜。而坐式牵引是完全悬空,无摩擦阻力,因此,牵引重量确切,但因端坐,所以没有卧式牵引舒适、安全。同时初次牵引普遍有恐惧感,这就有必要先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合作。
2牵引力线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对牵引力线问题也不下医嘱,除非病情特殊,如小关节错缝或颈椎间盘有突出等,其他病例一般没有特殊要求。近年关于牵引力线问题的讨论也较多,但既难统一也难操作。笔者认为,凡颈椎生理弧弓正常者,选择中立位即可。如生理弧弓消失或反弓者,前方布托应适当加软垫,同时患者应相应仰头。反之,如系生理弧弓增大者,后方布托应适当加垫,患者也应相应埋头。如系卧位牵引,即在颈部加垫或减垫,即可达到以上目的。但是,需要配合仰头或埋头牵引的患者,随着牵引时间延长,往往有不适感,应随时询问患者,特别是首次治疗,更应严密观察。
颈椎病康复治疗与监护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而使其周围重要组织如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不同程度受累,并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分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混合型、颈型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28例颈椎病患者,男124例,女104例;年龄25~81岁,40岁以上发病较多189例。
1.2方法
1.2.1颈椎牵引颈框牵引是治疗颈椎病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方法,适用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牵引可以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消退,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矫治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复位,或有助于关节轻微错位的复位,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改变突出物或骨赘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减轻神经根受压,改善临床症状。颈椎牵引方法有两种(1)坐位牵引:适用于病情较轻或经卧位牵引后需要继续牵引的患者。采取坐位,枕颌布带牵引,牵引重量由3~5kg开始,每天牵引1~2次,以后每隔3~5d增加1~2kg,一般不超过10kg。每次时间20min,最长不超过30min,每周治疗6次,1个疗程10次。(2)卧位牵引: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的患者,由于需要24h牵引,常在病房使用。牵引时颈部保持30~45,持续性牵引时重量从2~3kg开始,逐渐增加到4~6kg,每2小时休息10~15min,2~3d或症状缓解后牵引重量再减少到2~3kg,并逐渐缩短牵引时间或改为坐位牵引。
颈椎病的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颈椎病非手术疗法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X线平片变化。方法分析48例颈椎病X线表现,其中22例采取了非手术疗法及护理,结合临床对治疗前后X线表现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部分消失,但X线变化不明显。结论大多数颈椎病通过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后,效果好,部分可治愈。但X线不能用作评定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颈椎病;放射摄影术;治疗;护理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钩椎关节、椎弓关节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的一系列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上,青年人也不少见。分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等[1]。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CT、MR成像、椎动脉造影等可有精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但X线平片仍是最简单、便捷、低廉的首选方法。我院收集48例颈椎病患者,分析了X线平片表现,对其中22例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多数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根据笔者的经验,结合治疗前后X线平片对比,谈谈颈椎病的几种常用非手术疗法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8例颈椎病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5岁,40岁以上发病较多,有39例。其中22例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男12例,女10例,共治疗1~3个疗程,有5例症状完全消失,16例明显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2例均进行了X线平片复查,8例有变化。
1.2X线表现
颈椎损伤护理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总结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5例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25例合并脊髓损伤中按Frankel分级恢复一个级别者12例,两个级别5例,三个级别1例,无变化4例,死亡3例。结论:颈椎损伤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方法得当可减少二次损伤。呼吸道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疗的成败。伤后的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颈椎损伤护理颅骨牵引
颈椎损伤病变部位高,致残率、病死率高,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35例,占同期脊柱损伤的23.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9岁~68岁,其中颈椎骨折8例,脱位10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病变部位:寰枢椎5例,颈3、47例,颈5、612例,颈711例。
2治疗及预后
高位颈椎骨折治疗过程中精神辅导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位颈椎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促进康复。方法:通过以下护理方法对高位颈椎骨折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维持正确的体位及牵引;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指导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恰当的健康教育,高位颈椎骨折患者无1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讨论:精心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高位颈椎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关键词:颈椎骨折;护理
高位颈椎骨折常伴有神经根或脊髓损伤,且损伤部位靠近延髓生命中枢,症状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论文百事通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护理体会
1.1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改变。颈椎骨折常由意外事故引起,由于暴力大常合并有脏器、肢体等复合伤,常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入院后护士要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积极配合医师抢救生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吸氧、导尿、计出入量;同时注意其它部位复合伤,纠正休克、保证呼吸道通畅,并行简单有效的局部固定。
1.2心理护理。高位颈椎骨折患者由于突发意外致重伤,常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不安、伤感、自怜、悲观等情绪,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护士应该加强病人心理护理。给病人真诚的关怀、抚慰,介绍成功病例,鼓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工作者,且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一方面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发病年龄也有下降的趋势,加之其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CSA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将治疗本病方法作如下综述。
1以推拿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雷迈[1]使用maitland手法配合扩管、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及颈部牵引综合治疗CSA57例,治愈49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优于单纯使用药物及颈部牵引的对照组。陈鹏[2]采用远端足部反射区推拿和近端颈椎仰卧整复法相结合治疗CSA32例,结果治愈19例(60%),显效8例(25%),有效3例(34%),无效2例(6%),随访1年无复发。魏向阳等[3]运用按摩手法(指按印堂、神庭、上星、百会、后顶、脑户、风府等穴,放松胸锁乳突肌,弹拨头夹肌、颈部拔伸、旋转复位等)配合穴位埋线治疗CSA120例,总有效率98.3%。徐蕴清[4]采用轻柔的滚、按、拿等手法在颈部两侧及肩部治疗及旋转后扳法配合湿热敷治疗CSA40例,总有效率92.5%。夏德君[5]使用推拿法配合刮痧法和拔罐法治疗CSA150例,结果治愈110例(占73.33%),有效36例(占24.00%),无效4例(2.67%),总有效率97.33%。博·阿古拉[6]应用蒙医推拿手法,配合蒙医拔罐放血,治疗CSA52例,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8%。王艺等[7]观察推拿牵引结合体外反搏疗法治疗CSA,并与常规推拿牵引疗法相比较。A组30例单纯推拿牵引,优良率44%,总有效率85%;B组在推拿牵引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优良率89%,总有效率100%。王俊华[8]等采用推拿疗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CSA45例与单纯采用推拿治疗CSA37例比较,推拿手法采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拿五经,推桥弓,点揉头维、神庭、百会、四神聪、翳风、完骨、风池等穴,头部行扫散法,轻叩头,然后拿、捏等手法松解头枕部及颈肩部肌肉,弹拨颈部夹脊,拿肩井,并用旋转定位扳法以纠正偏歪棘突;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使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加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综合治疗组显效率88.89%,单纯使用手法的对照组显效率48.65%。
2以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王清华[9]选用川芎酊离子导入加超短波电疗法综合治疗CSA90例和药物治疗70例比较,药物治疗组发作至5d内开始静滴血塞通0.4g、胞二磷胆碱0.5g,睡前服用西比灵0.5g,并顿服肠溶阿斯匹林0.1g;综合治疗组先采用超短波电疗随后直流感应电疗。物理治疗组痊愈显效率80%,药物治疗组42.85%。陈月桂等[10]用超短波疗法与直流电草乌离子导入和Maitland手法综合治疗CSA83例,综合治疗组治愈显效率78.4%,对照组34.2%。罗永雄等[11]治疗CSA123例,观察组63例采用半导体激光、中频电流及按摩手法复位等综合物理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颈椎牵引及中频电流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3.3%,P<0.05)。郑明莹等[12]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牵引治疗CSA142例,治疗组72例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随后行颈椎牵引。对照组先采用调制中频电治疗,随后进行颈椎牵引。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赵丽惠等[13]采用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CSA100例,常规治疗组50例采用药物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5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辅以超短波、手法按摩治疗,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8.0%,治疗组总有效率96%。周宏图等[14]将168例患者分为颈椎牵引组(62例)、HBO治疗组(48例)及综合治疗组(5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6%、93.8%及98.3%。施锋等[15]将102例CSA患者分为观察组(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加颈椎牵引与手法)53例,对照组(颈椎牵引与手法)49例,临床治愈显效率观察组69%,对照组41%。郭苏梅[16]采用特定电磁波并等幅中频正弦电中药透入治疗CSA65例。中药合剂制备:红花30g、当归30g、乳香20g、没药20g、羌活20g、川芎30g、草乌20g加水浸泡煎至1000ml,纱布过滤置冰箱备用。治疗先采用特定电磁波(TDP)局部照射,1次/d,20min/次,接着用YL-3型音频电疗机、频率2000Hz,波型正弦波,电极板的衬垫上放入与衬垫同等大小的中药浸泡的滤纸块9cm×7cm,分别置于颈后部及肩部,电流强度为耐受量,1次/d,25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20%),显效30例(46.15%),好转18例(27.69%),无效4例(6.15%),总有效率93.8%。
颈椎骨折脱位治疗论文
【关键词】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脱位常采用前路减压,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减压后取自体髂骨嵌入椎体间进行植骨,植骨的稳定与其最后融合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植入骨因固定、护理不当而脱出压迫食管,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我院2000年9月~2004年12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带锁钛板系统(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CSLP)固定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61岁,平均41.5岁。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脱位9例;C43例,C59例,C68例;融合节段为C4~C53例,C5~C68例,C4~C65例,C6~C73例,C5~C71例。其中7例伴有Ⅱ~Ⅲ度的脱位和前纵韧带断裂。全瘫6例,不全瘫9例,5例无截瘫;3例合并有骨折;4例合并脑外伤,1例合并胸腹联合伤。
1.2手术方法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复合伤,颈托固定,颅骨牵引。生命体征稳定,争取72h内行手术。仰卧位,全麻、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于颈前右侧做5~6cm的斜切口,显露骨折颈椎及其上下各1个椎体,切除压迫脊髓的骨折块以及相邻的2个椎间盘,同时切除上位椎体的下1/3和下位椎体的上1/3,骨折椎体可行次全切除,达到减压和放置植骨块的目的即可。脊髓完全减压后,彻底止血,取自体髂骨修成相应形状的骨块,植入减压后的骨缺损处。选择适当长度的颈椎前路带锁钛板,把钛板置入颈椎前方。
1.3结果本组2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例完全性截瘫者术后症状体征无改善3例,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例;不全瘫9例,4例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5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截瘫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全组病例在术后3个月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钛板断裂、螺钉松动、脱落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