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07:04: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荆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国时期荆州的扫盲行动
一、关于发展干部文化建设事业
干部文化教育是提高工农干部的关键,根据现有统计,全区城乡各系统脱离生产的干部中,文盲、半文盲和仅及初小程度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为了提高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帮助他们突破文化关,荆州地委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也在为今后工农干部的大批培养与提拔创造条件。
(一)在1949年到1953年,在区以上工农干部中,分期进行速成识字班的教育
1.省文教厅代开办速成识字法训练班,一期专门训练速成识字法教员,由每个地委、市委、县委选派干部2名,于7月20日前到省集中受训,为期2个月,结业后仍回原地充任速成识字法教员。
2.各县应即准备于十月初开办第一期速成识字训练班,本年至少应办一期,1953年内办5期,每期1个半月至2个月,抽调区以上文盲、半文盲干部50至70人受训,计划至达于1953年底将现有区以上干部文盲、半文盲轮训完毕。
3.各县可成立速成识字法推广委员会,以县委书记或县长为主任委员,县委宣传部长与文教科长为副主任委员,各市委与地委直属省委员,亦可成立类似组织,以便统一领导。
荆州文化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
[提要]荆州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以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闻名于世,但是荆州在依靠其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存在着文化产品特色不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从资源、产品、人才、科技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荆州未来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荆州;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对策
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发重要。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必须促进文化旅游建设,以地方文化旅游建设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湖北荆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可为。
一、荆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荆州作为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的所在地,产生了众多历史传说和名人故事。荆州作为古城,历经朝代更替,历史文化深厚,有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特色的历史文化1、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迁都于郢,郢相当于今天的荆州区纪南城,由此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荆州广为人知的楚文化遗产有荆州博物馆、熊家冢楚墓、纪南城遗址和章华寺等,这些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城,同样在荆州下属石首县和监利县也有楚文化遗产。其中作为4A级景区的荆州博物馆,共馆藏珍贵文物12万余件,包括战国丝绸、吴王夫差矛、战国秦汉漆器,还有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楚人崇凤,在荆州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化中,玉佩和绣罗都含有凤形图案,而且现在在荆州的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以凤为名的建筑、酒店、广场。2、三国文化。三国时期,荆州归吴,定治南郡。荆州地区三国文化主要是由有关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和故事为基础的文化,故事普遍来源于《三国演义》。荆州三国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区、洪湖及监利等地区,其中盛名的三国文化遗产有荆州古城、护城河、关公义园、关帝庙、三国公园等。三国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主要是以荆州城为中心,四周包裹的区域态势。关公文化一直在荆州三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体现的忠义仁勇的思想道德品质令人称道。(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民间风俗。荆州的民俗活动主要以庙会和龙舟节为代表。提到庙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人们玩龙灯、划莲船、吹喇叭、套轿子的美丽画卷,那时的关帝庙里欢快愉悦的节日气氛尽情展示荆州人民对关公的敬仰与喜爱之情。2019年最大的一场庙会莫过于在关公义园举办的迎春灯会,整场灯会分为六大展区,每个展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花灯,吸引众多民众观赏游玩。此次庙会将关公文化的具体内涵深刻地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使之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龙舟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荆州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此后,这项活动一年一度定期举行。荆州龙舟节活动已经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推进荆州扩大开放的步伐,也是荆州文化旅游新的名片。2、传统工艺表演。荆州的传统表演艺术包括荆河戏、跳三鼓、鼓盆歌、马山民歌、啰啰咚、说鼓子等。在传统曲艺方面,说鼓子、花鼓戏、跳三鼓以其独特的说唱方式、伴奏形式充分展现荆州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民间音乐方面,马山民歌、啰啰咚具有特殊的唱词结构,复杂的歌词结构,丰富多样的内容等特点,充分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荆州的传统工艺以漆器、刻镂、刺绣为主。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和荆州刺绣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由荆沙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并且在国内享有重要地位。楚式漆器或刺绣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巧,这项传统工艺是荆楚文化魅力的瑰宝;而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一种制模技艺,对研究古代模具制作有很深的参考价值。3、历史传说。荆州的历史传说主要包括楚文化、三国故事和关公传说等,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创业精神、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都发生在荆州地区。还有那些广为人知的三国故事,例如《桃园三结义》《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这些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又不同于《三国演义》,但是这些历史传说几乎囊括了三国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荆州关公传说”中的关公形象有别于历史上的关公形象,更多的是展示关公义薄云天的气概以及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增加财运的神奇色彩。(三)多彩的现代文化。荆州的人文底蕴深厚,名人众多,古有伍子胥、关羽、张居正、裴纶、平子奇,今有工程爆破专家谢先启,打工作家袁小平、廖国强、叶继程,内陆明星李现、袁泉、周莉、曾黎,还有“10.24”英雄集体等,以其各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荆州的声明度。《荆州文学》作为荆州本土的传媒品牌,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湖北优秀文学期刊,备受湖北省关注。还有作为中国首家生产性广告文化科技平台,集高科技、生态化、花园式办公位一体的国家领先的新概念工业园区———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成立,这是将文化资源向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荆州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其中包含民间风俗、传统工艺表演、历史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荆州多彩的现代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荆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并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能提高荆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二、荆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小议建国时期荆州扫盲行动的考察
摘要:“不但领导我们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还领导我们文化上翻身”,旧中国广大工农群众因失去学习机会而沦为文盲。
因此,建国初期,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就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教育任务,而且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政治任务”。荆州地委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大力进行文教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建国初期荆州地区的扫盲情况从干部文化教育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两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关键词:荆州地区文教事业扫盲
文化教育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建国初期扫盲运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提高了中国广大人民的素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荆州地委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首先将各级农村工作干部、文化教育干部、青年团干部、扫盲工作干部和农村的知识分子动员起来,轮流开办速成识字班,限期扫除干部中的文盲;然后,通过他们对农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抓住当前群众的识字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并选择重点,总结典型经验,为今后扫盲运动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关于发展干部文化建设事业
干部文化教育是提高工农干部的关键,根据现有统计,全区城乡各系统脱离生产的干部中,文盲、半文盲和仅及初小程度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为了提高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帮助他们突破文化关,荆州地委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也在为今后工农干部的大批培养与提拔创造条件。
工商局 “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各县市局、市直各分局、机关各单位:
根据市文明委《关于在全市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广泛开展“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的通知》(荆文明委〔2004〕1号)精神,结合工商部门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旨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诚信建设重点,丰富创建思想内涵,发挥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建立健全诚信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环境,塑造诚信荆州形象,推动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形成,为“工业兴市”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活动要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认真抓好诚信教育。诚信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诚信教育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共铸诚信”的必然要求。各单位要把加强诚信教育贯穿于主题创建活动的始终,围绕诚信主题,通过学习讨论、专题培训、宣传典型等形式,广泛开展“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充分认识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诚信观念人人皆知、入耳入脑、付之行动。要将诚信教育与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诚信服务、执法为民”的宣传教育,加强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奉公、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执法为民的良好作风取信于社会,为加强诚信建设做出表率。
市工商局 “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市工商局“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各县市局、市直各分局、机关各单位:
根据市文明委《关于在全市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广泛开展“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的通知》(荆文明委〔2004〕1号)精神,结合工商部门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共铸诚信荆州、服务工业兴市”主题创建活动,旨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诚信建设重点,丰富创建思想内涵,发挥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建立健全诚信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环境,塑造诚信荆州形象,推动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形成,为“工业兴市”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活动要求
市区工业发展的优点解析
本文作者:王晓娟金炽婷工作单位:长江大学
人力资源优势
(一)技术优势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高新技术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高新技术水平又决定了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速度,在推动资本增值的同时,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荆州的技术优势有利于荆州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宜昌、襄阳等其它同类城市所不能相媲美的。荆州科技、教育资源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是湖北省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省部级综合性重点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高等院校,建有博士点3个、硕士点4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个。全市科研院所300多家,全市科技人才19.8万人,全市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4个。众多科研教育机构使荆州工业在技能型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新技术产业人员优势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为荆州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荆州市教育每年为工业培育了大量具有高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岗位应变能力的人才,为荆州市工业提供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技术能力结构。(二)劳动力优势经济发展是依赖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产出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工业经济转移,劳动力要素非常丰富,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但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向短缺转变的迹象。荆州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主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同时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带,劳动力需求量大。荆州一直是湖北省人口稠密的市州之一,据2010年11月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荆州市常住人口为5691707人、全市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人口)6640654人,由此可见,荆州有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以适应工业发展中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要求。与此同时,荆州劳动力素质在不断提高,据调查,2010年,荆州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21354人;同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1836人上升为4664人。同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433人,文盲率由5.04%下降为4.72%,下降0.32个百分点。可见,荆州市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在逐渐提高,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在国内整体劳动力供给区域短缺的背景下,荆州市素质不断提高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优势更加明显,劳动力的质优价廉已成为荆州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荆州市工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2]
文化优势
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上层建筑,是工业发展的软实力和现实生产力,现代文化来源于工业文明,服务于工业文明,并展示于工业文明。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契机,文化的传承和影响是最久远、最根本的,只有将文化植入于工业发展中,形成工业文化,才能使工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形成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3]荆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老的文化底蕴,使得荆州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荆州招商引资提供优良的文化软环境;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三国文化使荆州市的招商引资环境更具竞争性,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招商、文化旅游将荆州的文化优势转化为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荆州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建立影视基地,带动荆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荆楚文化的凝聚力使荆州人民紧密的凝聚在一起,大家齐心一致,推动“壮腰工程”,进而实现荆州的富强。
政策优势
传统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的运用
1问题的提出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品牌的效应日益凸显。城市品牌是城市价值的直接体现,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可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其表现形式多样。传统文化是根,是源,影响着现代生活。城市品牌建设的研究由来已久。学者之前多从经济硬实力的角度研究,或从山水等自然资源角度研究。近年来,文化软实力,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城市品牌效应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荆州独特的传统文化,会给城市品牌的打造注入活力。
2传统文化助力“文旅荆州”城市品牌建设
《2019年荆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报告论述“提升服务业影响力”时提出:要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高位推进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打造楚文化、三国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板块。综合荆州的传统文化特色,结合现实品牌建设需要,荆州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打造如下城市品牌:“艺术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南风、楚声等楚地歌谣在此繁衍发展,荆州素有“音乐舞蹈之邦”的美称。《诗经》十五国风中居前两位的《周南》、《召南》,对应地区即为楚国所辖之地。为了纪念殉国自沉的屈原,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在荆州沿袭千年不衰;有别于中原的崇龙文化,楚人以凤为图腾,“洪湖凤舟”就是生动的体现,这使得荆州的民俗文化很有地域特色。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及表现内容,可以结合时代变化加以丰富、提升,使之在保留古韵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现代生活。可通过举办“艺术节”的形式,以“青铜艺术展”“楚风艺术节”“龙舟邀请赛”“凤舟邀请赛”等活动为主题,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强化荆州“发源地、集大成者”的地位,强化品牌意识;同时注重在市民中推广传承,建立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队伍,让整个城市充满艺术气息,打造“艺术荆州”的品牌。“工艺荆州”:荆州的传统手工技艺精湛。作为南方青铜器的重要出土地,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样式繁复,精美绝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铅锡刻镂技艺就是楚式青铜器具的重要工艺,也是古代青铜器制造的核心技术。作为曾经蜚声海内外的轻工业城市,荆州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在当代得到了很好地传承,荆州曾涌现出“活力28”等著名品牌,并曾名噪一时。通过在本地及外地举办“工艺品展”等形式,大力推介荆州传统工艺,打造“工艺荆州”城市品牌,为“工业立市”扬名助威。“楚都荆州”:楚国是我国古代历时最长的诸侯国,共历800余年。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荆州作为楚国都城历经了411年,见证了20代楚王。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楚国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可圈可点的文明成果。楚人“筚路蓝缕”的进取意识,“鸣将惊人”的开拓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胸襟和“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造“楚都”品牌,可以展示文化底蕴,增强城市自信。“三国荆州”: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三国”。三国文化,是荆州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提升荆州知名度、让荆州名扬四海的最好载体,也是创建文旅品牌值得大书特书的核心。荆州是三国文化的核心地,《三国演义》120回,就有82回写到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妇孺皆知。可以根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三国演义》的相关回目,复原场景,突出故事性,建立景点;可以为有关三国故事的影视作品提供场景地,让海内外进一步熟知荆州,把三国和荆州很自然地联系起来。“名人荆州”:荆州被誉为“帝王之都”、“宰相之城”。34位帝王曾在此建都,130多位宰相出自这里。这里造就了老庄哲学、楚辞歌赋,关联了老子、庄子、屈原、楚庄王、孙叔敖、伍子胥、岑参、张居正、裴纶等历史人物,他们的故居、活动地或墓地有迹可循。做好历史名人和荆州关系的考证,可以因人设景,一人一景,组成连片旅游群。久而久之,就会建立历史名人和古城荆州的对应关系,提高荆州的知名度。荆州已有较好的品牌创建基础。荆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2年)。荆州城拥有长达10.5公里且保存完好的古城墙,被誉为“中国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已有7个传统项目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另有多个项目进入省、地级名录。荆州市也很重视“非遗”工作的宣传和传承,经常组织社会各界开展活动,并在多所学校设立了志愿者组织。
3实现城市品牌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创建城市品牌,既要借助传统文化,也要找到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对接点。如关羽重情重义的气节,可以和“荆江分洪”、“98抗洪”等体现荆州人民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对接。这样的精神,经过提炼升华,可以作为城市精神来塑造,是很好的城市品牌。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现存古建筑的保护力度,新建场景场馆尽量复原传统。加大考古考证力度,加大相关人、事、地沿革变迁的说明力度,辅之以相关的天文、地理、气候、堪舆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景物的宣传、普及功能。整合特色文化,促进相关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旅游景点举办一些大型特色演出,还原历史情境,以舞台剧的形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参与荆州的历史。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做到宣传推广与传承相向而行。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游戏。针对荆州的三国文化,以三国时期的荆州为背景,在游戏里设置一些著名的人物,游戏的故事情节围绕荆州展开,串起一系列地名、人名,让玩家可以选择历史人物来进行游戏,这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在游戏的过程中增进对荆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在一些景点,可以开发一些文创产品,与景点文化相结合,例如,开发一些具有荆州传统工艺特色、展示荆州传统文化古色古香的工艺品、日用品,这些承载了荆州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就是荆州“可以带走的文化品牌”。楚文化的普及程度不如三国文化高,更需要借助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近寻常百姓,为荆州“着色”。充分利用音乐宣传城市。将城市的文化元素融入,以民谣的形式传播,民谣传唱度高,宣传效果更好。同时,在城市品牌的宣传方面要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荆州,建立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荆州品牌形象。
建设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做好城市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城市发展质量。”荆州市委、市政府找准定位,把“大城市”作为推动发展的主载体,提出建设“五区五中心”,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全面梳理了荆州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性分析了荆州建设大城市的优势,从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城市;历史脉络;优势分析;对策
1荆州城市的历史脉络
1.1荆州之始
荆州,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行政区划名称之一。相传,夏王朝之父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荆州就是其中之一。西周时期,诸侯交相攻伐,而楚君熊渠甚得江汉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封其长子康为句亶王,都江陵(地处沮漳河与长江交汇处,今荆州市)。此即为荆州之地有明确建置之始。
1.2荆州之兴
地方志旅游价值开发与利用
地方志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出一个时期城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代学者对方志功能都有充分认识,尤其注重地方志的资政、存史、教化三方面功能。地方志与当今城市旅游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从旅游文化价值角度认识、研究地方志,充分挖掘、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对推动和发展现代城市旅游经济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荆州地方志的旅游价值及其利用作些探讨。
一、明清时期荆州地方志文献
荆州地方志有悠久的编纂历史。《尚书•禹贡》实际上为地方志,其中记载了荆州山川、人口、工矿、手工业生产及农业、畜牧业等情况,不仅是古今地理志之祖,更可作为荆州地方志之祖。春秋时有《梼杌》作为当时荆州地区的史志专著。至汉末荆州学派的兴起,为荆州地方志的编撰创造了丰富的学术文化条件。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荆州学人大量撰写荆州史志,清代学人陈运溶注意到荆州地方志的特殊性,在其《麓山精舍丛书》中录“荆湘地记”二十九种、“荆湖图记”三十六种①,其中以盛宏之的《荆州记》最具代表性。另外,还有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专门记载了荆楚民俗。唐宋时期,佚名的《江陵风土志》、《江陵旧志》、宋周应合的《江陵志》等,都是关于江陵府的著名志书。明清时期是荆州地方志发展的高峰时期,现有大量地方志文献传世。从全国地方志统计来看,“现存全国地方志的八千一百余种之中,清代修的方志约有五千六百种,占总数百分之七十”[1]24。受清代学术影响,方志编纂严谨,大多资料可靠,志书与正史互为参证。“修志有二便: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章学诚《修志十议》),可补正史之不足。现存荆州地方志,大多为明清纂修,所存有如下几种[2]114:
1.嘉靖《荆州府志》。十二卷图一卷。明孙存、王宠怀纂修,明嘉靖十一年刊。湖北省图书馆所藏民国间抄本即据此本。孙存,安徽人,进士,嘉靖荆州知府。
2.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六为荆州府地方志,收《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3.康熙《荆州卫志》。一卷。清王斌纂修,清康熙十二年刻本。北京图书馆所藏善本。王斌,安徽泾县人,武进士,康熙荆州卫守备。
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实践与思考
摘要:为避免“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鼓励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要求。荆州市是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两年多来,荆州全面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以城市规划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及政策创新为动力,以具体项目实施为抓手,努力塑造城市风貌特色,营造城市山水格局。论文结合荆州城市设计试点的工作实践,就滨江、滨水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如何更好地开展城市设计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试点;历史文化名城;滨江城市;滨水地区
1开展城市设计试点的基础条件
荆州位于鄂中南地区,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是文明璀璨的荆楚都城、古今传颂的三国名城,也是云梦泽地的江左水城,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之城,荆州滨江城市风貌见图1。1.1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荆州,古时又称“江陵”,“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诞生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明,是长江流域文明发祥地之一。自楚国建都纪南城,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余年[1],如图2所示。沙市古称“江津”,因港埠兴街市。沙市自古就是长江边上的重要港口码头,通四省衔水路,它的兴衰与港口的发展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由渡口发展为郢都外港,一直以来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港口枢纽和战略要地。港因河而便利,市因港而兴盛,也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码头文化。荆州历史上便形成了“城”与“市”相依,“荆”“沙”双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并延续至今。如何延续城市历史格局,并实现两城有机缝合、融合发展,成为城市设计工作关注的主要议题。1.2襟江带湖、平原水乡的城市生态格局荆州地处平原湖区,整体地势呈西高东低,丘陵和低山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部。荆州自古是云梦“泽”地,云梦泽是江汉平原上古代湖泊群的总称。荆州古城位于云梦泽地的中心,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贯穿其中,8个县市区全部临江[2]。结合荆州自身鲜明的城市自然生态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重点围绕“环古城、滨长江、沿河湖”开展城市设计,荆州是滨江、滨水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典型城市。
2抓重点,凸显荆州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
结合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制定荆州市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并有序推进历史特色片区和重要滨水区域的城市设计工作,构建能彰显地方特色的城市格局和高品质空间。通过这一轮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城市品质提升初见成效。2.1“老城市,新活力”———延续城市文脉,激发老城活力。荆州将城市设计与历史名城保护工作相结合,探索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方式,通过活化历史城区,提升创造力和文化品牌价值。遵循多样性保护需求,积极创造古今相依、新旧和谐共存的城市环境,在有效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挥城市历史文化魅力。围绕荆州古城的保护与永续利用,组织开展荆州环古城综合城市设计编制工作。通过多专业背景的设计团队,在多维视角下着力历史文化脉络、特色研究,强调历史文化的碎片整合和关联保护。通过历史要素整合进行街区保护,新旧交织的古城风貌、内外关联的历史地段、关厢有别的经营方式;通过文旅服务介入促进城内发展,历史片区的引领带动、更新片区的补充驱动、延续特色的功能定位;构建城内城外联动发展的整体格局,解决“只见城墙不见城”的现实困境[3],如图3所示。围绕迎喜街、青莲巷和纯正街等传统风貌街区,结合周边老旧地块棚改,以有机更新的“城市双修”理念,开展旧改片区的城市设计。以历史文脉为线索、以传统生活为基础、以文化休闲为延展,形成集多元居住、商业服务、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社区与特色商区。充分挖掘与再现片区主题文化,通过保护与修缮历史建筑街巷,优化特定空间场所,作为片区文化彰显的空间载体,使得历史片区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传承,提升空间品质内涵。避免一味的“厚古薄今”,尊重现状城市风貌与功能,整体上形成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双重城市功能。激发老城活力,发挥引领旧区改造和老城更新的示范作用。2.2“活力滨江、魅力水岸”———尊重自然禀赋,塑造高品质和活力空间。2018年4月,在视察长江荆州段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时,提出长江沿岸城市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是长江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政治和时代命题。通过3年多的实践,荆州长江大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荆州将城市设计工作与长江岸线综合整治相结合,邀请国内顶尖设计团队开展了荆州段长江岸线整治及城市设计工作。积极践行绿色理念、培育绿色动能、厚植绿色优势,坚定不移地描绘“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通过荆江风情带建设,对“荆州洋码头”区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滨江环境品质,彰显滨江城市特色,如图4所示。图4荆州滨江“洋码头”地区改造意向为全面提升城市滨水区环境品质和活力,沿城市内河水系重要节点开展一系列城市设计的工作。通过开展“两河四岸”城市设计,实现老城区的有机缝合。通过园林路城市中轴城市设计,构建通江达湖的城市景观廊道。通过开展环白水滩湿地公园、荆沙河北岸等节点的城市设计,以点带面,实现城市与水生态的和谐共生。2.3构建和完善城市设计制度与管理体系,提升设计意图的落地性。在落实国家及湖北省相关文件规范的基础上,为提高荆州市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完善荆州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体系,特组织编制了《荆州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荆州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荆州市城市设计编制与管理技术要素库》等一系列地方政策和规范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有效推进荆州市城市设计工作。通过“控规与城市设计一体”的组织编制形式,有效避免了控规在落实城市设计意图时面临的诸多问题,有效提升了城市设计意图的可实施性。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和城市设计管理平台,为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提高规划工作效率,为迈向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