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05:4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竞争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竞争力

谈论服务贸易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潮流,世界经济格局始于来变更与调整国际贸易的焦点是逐渐的货品传统贸易倾向于到服务业贸易,服务贸易扮演在最近的的服务在世界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因此,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服务贸易不发达状态的理由进行浅析,讨论,以提高的竞争力的中国服务贸易的战略,具有重要的实际的重要性。对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的整体竞争能力较弱,在行业角度来看是有较大差异,已经众多学者表示认同。中国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发掘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因素影响,并提出了建议,以加强对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的竞争力。无论是在服务的贸易的宏观经济的策略的拟议,对政府的作用,更多的小型企业的创新,涉及到不仅培养要素的形成机制,完善要素市场,涉及的服务需求和服务的品牌结构升级建立,但还涉及到庞大的服务企业集团,形成行业协会,工会以及自我约束的形成,促进城市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协调等等,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以提高竞争力的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限制因素

近几年,中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收入较高的增值服务产品有较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和国际短期内地位的经济模式,可以不被变化和其它因素,中国的服务出口的竞争力,而且服务低质量,在国际竞争能力服务贸易和中国的崛起的国际地位在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利因素,继续努力需要改善的各种限制,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的目的。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1.加强贸易服务的竞争力首先,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增长较快增加。在90年进口全球贸易的0.7%和0.5%,1.99%和2.38%,在2000年,2.51%和3.0%,2004年,在世界上增长中国的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2.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低首先,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份额相对较小,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其次,贸易服务的一个单一的结构,传统服务行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服务贸易伙伴高度集中。

查看全文

当前棉花贸易竞争力刍议

本文作者:张淑荣兰德平刘朝敏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贸易竞争力分析

贸易规模竞争力分析1.从出口市场占有份额来看:无论绝对市场占有份额(MS)还是在相对占有份额(RCA)方面,与美国和印度两个棉花主产国相比,中国棉花市场占有份额都处于较低水平,且呈逐步下降趋势,如MS值从最高值6.9%(1991年)下降到2009年的0.27%,RCA值从1990年的2.85下降到2009年的0.03。期间虽在1999年和2000年有所提高,但并未改变这一总体趋势,而美国和印度在世界棉花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却呈上升趋势。2002年以来印度棉花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的增速远超过美国,2002—2009年美国的MS和RCA的增速分别为3.11%和6.23%,印度的MS和RCA的增速分别为86.07%和70.01%。根据三国的MS和RCA数据值来看,目前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力水平极弱,或根本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与印度具有极强的竞争力。2.在考虑到进口规模及产业内贸易水平时,从TC值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来看:除1993年、1999年和2000年表现为正值外,其他年份中国的TC值均为负值,即不具有竞争力,而从RCA值的表现来看,1990—1994年间中国棉花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此说明了在此期间中国棉花属于“大进大出”形态,而且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方式。从G-L指数数值上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在此期间G-L指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在入世以来,尤其是2003—2009年期间,我国的棉花的TC数值不断向-1靠近,几乎接近于-1,说明近年来中国棉花贸易几乎是处于完全进口地位,进而导致中国棉花在MS、RCA和G-L方向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从贸易规模上来看,几乎已完全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棉花的TC值却表明1990—2009年期间基本上是处于完全出口地位,其市场份额(MS和RCA)相对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同时G-L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即美国棉花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印度棉花的TC值变化波动较大,贸易形态不稳定,但近几年以出口为主,从而表现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表1所示。表1199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外贸规模竞争力指标数值数据来源: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价格竞争力指标分析1.棉花价格总体竞争力分析。从总体来看,与世界平均出口价格相比,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有一定的竞争力,如图1所示,1990—2009年期间中国棉花的APC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美国的APC指数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与世界棉花平均出口价格相等,略低于中国棉花的APC指数,即在平均出口价格方面美国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印度棉花APC指数虽然从总体走势上和中国趋近,但均略大于中国的APC指数。因此,从出口价格竞争力状况来看,印度竞争力较强,其次为中国,美国最弱,2000年以来三国棉花价格竞争力波动较大,200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总体价格竞争力波动较大,1990—199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价格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51、0.050和0.220,200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价格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15、0.417和0.383。2007年以来三国价格竞争优势减弱,其中中国和印度完全处于下降趋势,且中国最弱,其主要是由于国际棉花投机商的炒作行为造成的棉花价格的不稳定以及金融危机对纺织业的负面影响。

上述价格竞争力只是体现棉花总体价格优势方面,且极易由于棉花产品出口结构的差异影响到实际竞争力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又进一步分析棉花出口产品结构及中国与印度、美国在各类棉花产品上的相对价格优势。(1)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棉花的出口结构以原棉出口为主。如表2所示,除个别年份,1990—2009期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国、印度原棉出口金额占棉花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90%左右。美国原棉出口比重高于中国和印度,除1999年外,其他年份原棉比重均在95%以上。而三国的短绒棉、废棉和梳理棉出口比重较小。表2199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出口结构单位:%(2)各类棉花产品出口比价,如表3所示。1992—2000年中国对美国棉花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的竞争力,在此期间中国对印度棉花也有一定的竞争力,1992—2000年中国与美国棉花出口比价均大于1,与印度棉花出口比价在1左右。主要是由于此阶段中国棉花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并有指定单位经营,进口则由中纺总公司独家经营,仍属于完全计划经济的范畴。入世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中国棉花对印度和美国价格竞争力较弱,且近年来逐渐减弱,对印度的出口比价由2006年的0.905降到2009年的0.664,对美国的比价由2005年的1.031降到0.660。从各类棉花产品出口比价来看,在原棉和短绒棉产品上中国与印度相比,已完全不具有价格竞争力,与美国相比虽然在部分年份曾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另外,在这两类产品上,近年来中国的价格竞争力还正趋于进一步下滑的明显趋势,中国原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由2007年的0.858和0.907下降到2009年的0.624和0.604,中国短绒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由2005年的0.750和1.037下降到2009年的0.479和0.737。在废棉和梳理棉产品上,中国曾保持较长时期的价格竞争力,但2007年以来,这一价格竞争优势也逐步转向竞争劣势,到2008年中国梳理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降到0.343和0.404。

结论与建议

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较弱,甚至失去竞争力从贸易规模竞争力来看,无论是否考虑进口或产业内贸易,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弱,甚至可以说中国棉花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国际交换价格来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棉花主产国美国和印度相比,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以出口份额较小的废棉和梳理棉来支撑,而大综出口的原棉却未能体现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从而降低了我国棉花的出口收益。另外,更重要的是,无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主要棉花生产国相比,2007年以来我国在各类棉花出口产品上均已丧失了价格竞争优势,从而也导致了我国棉花的大量进口,其势必影响到我国国内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人们常常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来思考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但往往不能系统把握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确有一定的“比较优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正在全球性优化、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长远来看,中国服务企业如果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本文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若干思路与建议。

一、中国高等服务要素禀赋状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11月12日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002-2003年的微观经济竞争力在80个国家中排名为38,比2001年上升了5位。据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度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子指标国家技术水平的排名,中国从第53位下降到第63位,主要因为中国在人均专利数量、人均的信息技术投资、公司购买技术专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并落后于发展中的印度和巴西。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从发展前景看,一国服务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如1998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70条(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I].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6.),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7条)的12%,全世界平均水平(146条)的48%;另外中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有高收入国家的14%,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只有全世界的1.4%,高技术出口只有全世界的2.8%(详见表1)。

表1中国部分高等要素供给状况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世界银行出版)数据整理。

查看全文

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策略

[摘要]服务贸易竞争力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已是服务贸易大国,也是服务贸易逆差第一大国,要向贸易强国转变,必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扬长补短,不断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贸易;高质量;竞争力

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于推进绿色发展、破解绿色壁垒,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位,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依然过高,资本及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贡献不足。

1中国服务贸易的短板

1995—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连续25年逆差,2019年逆差规模达1.5万亿元,仅旅行服务一项逆差就达14924.6亿元,通过货物贸易辛苦赚取的外汇又流向国外。传统服务业不具比较优势,作为货物贸易大国,中国理应在运输服务领域占据较大优势,但实际上运输业务长年存在巨额逆差。产业链低端的劳动、资源密集型服务企业过多,规模小、结构散、没有集团优势、缺乏品牌效应,影响服务贸易质量提升。服贸结构亟须优化,跨境交易服务目前有一半以上已经实现数字化,中国由于制造业长年以代工为主,抑制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产品不能满足需求,中国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国家,现代高端服务业需求增长迅猛,但是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需求大量外溢。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职业培训市场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技能提升途径,服务业高层优秀管理人才更是匮乏,以上种种,造成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结构失衡。

2中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

查看全文

提升电信竞争力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电信面临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特征,提出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途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阐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结合实际分析并阐述中国电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式和要素,并以实例详细说明。不但对中国电信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参考价值,业内的其他通信企业也可参照。

在中国电信经过南北拆分和海外上市进一步增强实力之后,大小网通合并运营,在宽带数据业务上锐意突进,联通大力推进CDMA业务,移动依借GPRS占有市场先机,通信服务市场上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即将到来的2005年增值业务对外开放,对于全业务经营的中国电信又是一个考验。面对行业内外的竞争形势,如何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地调整企业的目标和战略,达成“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3~5年建成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的企业愿境,对中国电信来说,就是如何建立和巩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企业的资本积累、筹资渠道、营销渠道、技术、产品甚至品牌都是可以被对手“拷贝”的,独家秘方可能被对手盗走,优秀员工也可能被对手挖走,唯有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过全部员工不断学习增强的开发、创新的能力,来源于企业管理者在学习中求发展,思维与环境同步发展的能力,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开发和学习新的能力;二是强化现存的能力。这两种途径都必须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组织学习来实现。也就是说,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打造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西方企业掀起了一股浪潮,引导企业重新审视组织结构,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学习技能,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美国GE(通用)公司CEO韦尔奇就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大刀阔斧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搭建具有精简、扁平化、弹性特征的组织形式,加大对科研培训中心投资,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并将之转化为经济效益,使GE公司起死回生。据统计,三分之一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其中包括微软、福特、杜邦等都已着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而今,国内不少大中型企业也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学习型组织”的理论。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以信息和知识的获得和运用为基础,在组织中实行目标管理,组织的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组织中的信息流是双向沟通的,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起沟通和联系的责任。核心理念是创新和成长,即以知识创新和学习方法创新带动企业成长和员工成长,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而言,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战略、组织结构、流程优化、企业文化、人才管理、绩效考核等。构建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可采用双管齐下制,即先取得高层管理者的认可和授权,同时,利用通信企业信息化程度高,业务部门人员素质较高的特点,从重点职能部门进行部门化的学习型组织构建,取得成效后形成模板,加以推广。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部分抗拒变革的人员的阻力,也可以快速取得经济效益,从而得到企业大多数人员的支持响应。

查看全文

当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本文作者:贾雯工作单位:广东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加入国际服务贸易带给我国贸易的好处。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下,我国必然有条件的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和提高生产力的大幅发展。加大外商投资环境建设,增强我国市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为巩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化调整,增强我国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能力,让我国企业发展更加适应全球化的为发展形势。国际服务贸易进入中国服务市场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购物选择的品种更加多样化,提升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也更大程度上的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各方面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经济更好的得到稳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才有安居乐业的保障,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才能越走越远。

加入国际服务贸易带给我国贸易的坏处。随着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外服务行业直接抢占国内服务业市场,使得从事国内服务的企业失去在国内市场上应有的份额,大大增加了国内服务领域之间的市场竞争力,某些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在大的市场冲击下无处立足,面临淘汰的危险。加入WTO后,对我国汽车、农业、电信、计算机、金融等七大行业冲击力较大,如汽车行业,国内汽车生产水平较低,性能使用情况也远不如国外汽车的生产,当我国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接轨的同时,关税的大幅降低,将导致国外汽车更多的进驻中国市场,使得我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受到巨大的市场冲击,可能使得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一蹶不振。服务贸易的扩大开放,使得我国服务出口额必然会低于进口额,加剧了服务贸易的逆差,服务贸易的扩大开放也进一步取消了地域限制,一定程度的加剧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法律制度与WTO规则的差距,也必然影响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规范与管理。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冲击下,我国经济必然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革,适者生存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入我国服务贸易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为应对冲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各国提供从服务贸易中获益的机会,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以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主要手段,使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互惠互利,更好的促进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

立足于优势,提升其他行业服务竞争力。立足于我国自身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行业,保证其在服务贸易行业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提高国内其他行业的生产水平,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行业发展努力接近国际化标准,进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去。

查看全文

对外贸易竞争力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查看全文

煤炭业竞争力的战略

山西能源工业投资、建设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各种能源产品的生产、外销大幅猛增,强势体现了山西在我国中的能源生产大省和调出大省的地位。全省能源工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趋于合理。但在新的形势下,面对世界及国内能源形势和全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特别是中部崛起的大好时机。如何能在处理好历史积淀问题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山西经济的快速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1煤炭产业竞争力及山西煤炭产业缺乏竞争力的表现

根据煤炭产业的特性和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定义,煤炭产业竞争力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煤炭产业在拥有有限的煤炭资源和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或提供更好的煤炭产品(包括服务),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谋取利润的综合能力[1]。

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十多个主要产煤国家中大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更是如此。但在煤炭生产效率、采煤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仍然十分落后。山西煤炭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与机制因素

在山西除去山西焦煤集团等几个大型煤炭企业外,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并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也未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政企分开进程缓慢,大大束缚了国有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与发挥。

查看全文

论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起点低、起步晚、基数小,整体竞争力落后。自199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连续出现逆差(除1994年外),且1996年后逆差不断扩大,似乎表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有下降的迹象(注:非要素服务贸易逆差从1992年2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75亿美元。要素服务差额变化甚至更大,则从1992年3亿美元顺差变成到1999年180亿美元逆差,然而,在把这些数据解读为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示器时要小心,因为很多服务被计入货物出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要降低市场准入壁垒,逐步开放服务市场,并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实行国民待遇,这势必会给中国服务业发展带来挑战。因此,认真分析和评估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可为政府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促使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服务贸易的发展,减小服务贸易逆差,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

一、中国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状况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现状

在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方面,早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中,我国就已承诺进一步开放航运、专业服务、银行业、广告、旅游、近海石油勘探等6个服务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在我国开设合资旅馆,并允许在我国12个度假区或旅游区开设合营的旅行社。外国公司可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开设服务行业的合资公司,并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省的5个经济特区开设合资零售商店。后来,我国又将开价单扩大到其他8个部门:保险、内河、公路运输、建筑工程、计算机服务、陆上石油服务和租赁市场。实际上,我国也履行了上述承诺,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目前,在商业零售方面,允许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航运业方面,已经有条件地开放海运和货运市场;建筑业方面,允许外国监理提供服务,允许监理中外合资、合作的工程承包企业;允许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服务。此外,对律师服务、租赁服务、旅游等领域也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放。

1999年和2000年中美、中欧分别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定,中国除了承诺开放银行业和证券业外,还将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服务。总的看来,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几乎涉及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采取逐步的和渐进的方式,大多经过合营、控股和独资三个不同阶段,开放的地域也从部分限制逐步扩大。

然而,由于服务业本身具有的一些天然垄断(如水、电、气、铁路等)和人为垄断性质(如因国家经济大局导致国家对银行、保险、邮电等行业的政策性独立),中国服务业与国外服务业相比,其开放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众所周知,在中国,绝大部分服务业是由政府严格管制的,主要的企业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市场的能力,如金融、保险、电信、民航和铁路等,在其他一些领域,像住房、医疗、城市交通、教育等,普遍比较重视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注:参阅陈富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管制》,8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通常,这些政策往往会导致市场准入壁垒和价格管制,从而不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创新,导致许多种类的服务无法提供或者价格极其昂贵,而且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高成本的服务,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一种负担,不仅不利于国内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且会削弱中国经济竞争力。

查看全文

提升文化服务力竞争力思考

【论文提要】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全面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既离不开最基本的文化载体的支撑,还要结合群众实际,创新形式,主动融入;要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凸显当地文化优势和竞争力;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融入经济发展,既“反哺”自身,为群众提供需求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农村文化工作创新服务力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确定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我们也看到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如何破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此以赣榆文化建设“两个面向”为例,就如何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问题作一思考。

赣榆县现有人口108万,下辖18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33个社区,420个行政村,2002年乡镇合并,全县由原来的29个文化站合并为18个文化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急剧滑坡,到2005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无房站和不达标站达到17个。面对危机,2006年以来,赣榆县文化局确立并坚持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工作方向,实施了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信息共享、文化站(文化室)达标建设、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乡镇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农家书香”工程、民间团队培训、体育健身培训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使乡镇文化站“活”起来,体育健身“动”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使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开创了县级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只有面向农村,主动融入方能有所作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