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6 03:19: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营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金融经营监管思考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的金融业逐渐由分业经营体制转向混业经营体制,监管制度的选择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观察当前的金融混业情况,探讨功能监管体制安排问题,并从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出发来分析运用功能监管的必要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混业;机构监管;功能监管
一、金融经营模式及其趋势分析
金融业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其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即金融机构)可以在一个小行业内经营,也可以在这个大行业内跨各小行业经营,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
在20世纪,世界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初级阶段的混业经营——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由于早期证券业不发达,银行业承担主要金融业务,世界各国金融业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而在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混业经营被认为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于是,美国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和证券业务严格分离。混业经营一统天地下的格局被打破,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随着新的竞争者崛起,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国家又逐步放弃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英国在1986年完成了金融“大爆炸”的改革,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形成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企业集团。日本于1998年实施“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限制,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禁令,旨在推进日本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在转型之时就实行了混业经营。1999年11月4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这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转变。
兽药监管暨经营规范年讲话
同志们
大家围绕全省兽药监管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总结回顾近年来全省兽药监管工作成果;二是安排安排2010年度兽药监管和兽药经营规范年行动启动工作;三是研究部署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SP贯彻和实施工作。今天上午。对省局制定的兽药GSP配套管理方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将认真梳理,及时修改,尽早出台全省的兽药GSP配套管理方法。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的兽药监管工作成果
省畜牧兽医系统认真履行职责,近年来。突出整治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全程监管,有力地打击了各种兽药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了兽药产品质量,提高了全省的兽药监管水平。回顾过去,全省兽药监管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兽药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依照省局要求。检查次数均在3次以上。二是严格实行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和销毁工作。仅2009年,全省就销毁兽药生产企业召回或库存的不合格兽药产品687.55件另5.5万盒(支、袋、包)对企业的罚没款达30万元。三是严厉打击制假黑窝点。通过追踪溯源,先后查获了郫县安靖镇沙湾村4组胡安全、金堂县赵镇桐梓园村5组杨明、四川添富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多个非法制售假兽药黑窝点,有力地震慑了不法行为。四是加大飞行检查力度。积极督促被飞检的企业,依照《兽药GMP飞行检查演讲》和《兽药GMP飞行检查缺陷项目》实施整改,并对其中问题严重的进行了立案查处。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兽药GMP规范的实施,提高了全省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生产水平。2009年,省兽药生产企业总产值再创新高,达到17.5亿元。
(二)兽药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省局坚持年年制定下发《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组织市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情节轻微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查处。同时,加强举报核查工作,及时收缴、销毁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违禁兽药、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中所列的不合格兽药和假劣兽药、过期失效兽药、标签和说明书不规范兽药、人药兽用等。四是不时创新监管方式。局部市县采取与兽药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许诺书,发出质量保证建议书,建立兽药信用管理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兽药经营企业的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规范了全省兽药经营市场秩序。
对农资经营监管问题的思考
这部分农资经营者多为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县种子公司的退休人员,为获取利益,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以及以往工作期间蓄积的人脉,销售某个单一的农资品种。他们采取的是半赊销或全部赊销的方式,虽无售假、售劣行为,但不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属无证照经营。外省市不法经营者在明水县村屯的游击式销售。这部分农资经营者往往以个别具有合法资质的农资经营户为依托或借助在本县农村的人脉关系进行虚假宣传,售假、售劣的比重相对较大。他们往往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或是做出诱人的承诺,以骗取农民的信任。这部分经营者遵循“打一枪”换个地方的经营理念,因此,销售全部实行现金结算,从不赊欠。这类经营者易使农民消费者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害。
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利弊分析
对走村串户销售农资行为如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有失公允;如一味盲目乐观、一概予以肯定与支持,也不尽科学,必须权衡利弊,实施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带来的好处。一是为广大农民购买农资商品提供了方便。就明水县农村的现状而言,由于受资金和季节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农民购买春种农资并非一次完成,而是分期分批进行,需多次往返于县城乡镇。走村串户农资销售行为在质量和价格有保障的前提下,使农民在家门口即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农资商品,广大农民无疑是举双手欢迎的。二是促进了农资市场的竞争,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无论是本县的农资经营者,还是临市县或外省来的农资者,只要具备合法资质并办理相关手续,到明水县进行走村串户式的农资销售,在政策上应不予以排斥。剔除易发生售假售劣的因素,合法的走村串户销售农资行为有利于形成较充分的市场竞争,从而形成农资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商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广大农民消费者从中获利。(二)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带来的弊端。一是为工商农资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因为这些走村串户的农资经营行为没有固定的经营时间、经营区域和经营场所,工商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二是增加了农民上当受骗的机率。客观地说,村屯农资市场是工商部门监管的薄弱环节,某些不法经营者乘虚而入,伺机售假、售劣行为时有发生。走村串户销售行为在工商部门没有付诸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伤害农民消费者利益的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坐商式销售。
二、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监管对策
对于习惯于对坐商式农资经营行为实施监管的工商部门来说,面对业已变化的新形势,必须与时俱进,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一)下沉工商部门的监管工作重心。在以往红盾护农执法行动中,工商部门往往偏重于对有固定经营场所、有合法资质农资经营者的监管。面对走村串户销售的新动向,应下沉监管重心。在强化对坐商监管的同时,加大对走村串户经营农资行为的巡查力度,创新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效能。(二)突出工商部门监管工作的重点。对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监管应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对各种无照经营行为的重点监管。部分经营者根据农村地域广阔而工商部门监管力度相对不足的特点,从事非法的无照农资经营活动。工商部门应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深入排查,认真监管。二是对售假售劣行为的重点监管。与坐商式农资经营行为比较而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售假售劣比例较大,应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与监管。(三)建立外来属地走村串户经营农资行为的登记备案制度。为准确掌握外来人员进入属地农资商品的经营行为,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外来属地经营农资商品的登记备案制度。凡来本地从事此类经营活动的外来经营者,应到辖区工商所登记备案,否则予以取缔。(四)完善红盾护农信息反馈系统。为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效能的统一,在充分发挥“一会两站”信息传递作用的基础上,应在各行政村设立兼职的红盾护农信息员,帮助工商部门及时获取信息、实行监管。目前,明水县各行政村的村长和村会计的工资全部由县乡两级财政统筹,村长和村会计兼任红盾护农信息员,无需工商部门额外支付报酬。为保持红盾护农信息员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每届红盾护农行动年度总结时,应一并考评、总结兼职红盾护农信息员工作,对工作优秀者,工商部门给予适当的表彰与奖励。(五)强化农民在消费农资过程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走村串户经营农资过程中,消费纠纷明显增多,农民上当受骗的机率明显加大,排除其他因素,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是一个重要因素。工商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力普及农资安全消费常识,大力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民对各种坑农害农行为的免疫能力,减少和避免走村串户经营行为给农民带来的伤害,维护县级以下农资市场的和谐稳定。
本文作者:白永明许刚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工商局
船舶监管论文:内河船舶经营监管透析
本文作者:涂建军工作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分析
船舶异地经营行政监管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船舶异地经营,船籍港和经营地都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加强对水路运输企业和经营船舶的行政监管,监管不到位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船籍港没法及时掌握异地经营船舶的营运状况.由于船舶长年在异地经营,水路运输企业所在地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通过每年一度的船舶年审,审验船舶上年度的经营情况,并且也只能通过船舶营运证上记载的违章记录,掌握船舶在异地的经营行为.如果船舶在异地经营不回来参审或逾期参加年审,船籍地对船舶经营资质的管理就更加被动,船籍地交通主管部门也没法及时地督促企业,加强对船舶营运的管理.经营地对异地船舶的市场经营行为监管力度不够.经营地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异地船舶的市场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对违反价格规定、非法吃差价、非法回扣、倾销杀价、利用优势地位限制服务、排斥竞争、垄断经营、损害他人利益等各种违规经营行为严加查处;对水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依照相关法规实施行政处罚.要坚决履行执法人员的职资,纠正不按处罚程序执法的行为,要密切与法院行政执行庭的联系与配合,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执法,对违章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要敢于动真格,追究到底.水运执法人员要积极主动和严格依法,对水运违章经营人进行监督检查和强制执法,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监管方法比较落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经营地对异地船舶的查船记录没能和船籍地实现信息共享,船舶在异地经营的违法违规处罚记录直接影响到水路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的保持,不利于船籍地对水路运输企业及船舶经营资质的动态管理.为此有必要在各省范围内建立统一资质预警信息平台,将所有影响水路运输经营者及船舶经营资质评定的信息记录在该平台上,以实现高效行政、廉洁行政.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责任分析船籍港对输出船舶异地经营的行政监管.①船籍地交通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权.船籍地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对水路运输企业及其船舶的市场准入实施行政许可,依据企业属地监管制度,对辖区内注册的水路运输企业,实行以注册地市为单位属地监管制度.企业的设立、变更、运力投放均需由地市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经由地市主管部门上报;企业的经营、年度核查、资质保持、安全生产制度、反走私责任的落实等均纳入地市主管部门监管和服务范畴;企业均享受所在地市给予的航运优惠政策,遵守地市制定的航运监管制度,纳入地方统计、信息采集、税费义务范畴.②船籍地交通主管部门的动态监管职责.船籍地交通主管部门应按规定做好年度核查和不定期抽查工作,加强动态监管.在经营资质动态监管过程中,对违反经营资质管理规定的水路运输经营者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并根据记分情况,对经营者的经营资质实施相应等级的预警.累积记分和经营资质预警工作,由船籍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照《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预警管理办法》的要求负责实施.经营地对输入船舶异地经营的行政监管.①经营地加强水路运政管理.经营地交通主管部门对外港籍船舶的监督检查,主要是由交通综合执法局(水上交通检查站对船舶经营资质及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设立检查站既可以有效打击水上违章运输,又有利于防治水上“三乱”,保障水运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为水运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2].②经营地交通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及通知义务.异地经营的船舶在经营地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处罚的,做出处罚的经营地交通主管部门,应在规定工作日内将处罚情况和记分情况书面通知船籍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加强船舶异地经营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建立委托船舶管理制度.针对船舶长期在异地经营不回船籍港,有些安全管理措施无法有效落实的情况,水运企业可以委托当地具有经营资质的国内船舶管理企业提供船舶安全管理服务.国内船舶管理企业接受委托提供船舶海务、机务管理服务,应当订立书面船舶管理合同,并根据船舶管理合同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违法抄告制度.违法抄告制度将扩大行政机关的信息来源,从而使行政许可机关可以比较全面、及时的掌握被许可人在本辖区外的活动情况,对于交通行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水路运输企业经常跨区域流动,增加了行政许可机关监管的难度,及时了解被许可人在本区域以外的违法行为和处理结果,对于行政许可机关履行监管职责十分重要.所以《行政许可法》在明确违法行属地管辖的同时,强调违法行为发生地行政机关的抄告责任.实行统一事故报告制度.异地经营船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采用“一事一报、急事即报、善后续报”的报告原则,报告给相关部门.对于情况不清楚,要素不齐全的事故信息,要及时核实补充,并将后续情况及时上报;对于时间处置的新进展、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特别重大事故的处置情况信息,应每日一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加强海事部门和水运主管部门的信息平台共享.水运企业的船舶异地经营监管涉及的监管主体主要包括海事、船检、海关、边检、安检、口岸等多个部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一直是水运行政监管的难点.在行政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沟通和配合,应建立长期稳定的互信机制,建立监管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不断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监管的真空地带,逐步实现行业监管的无缝衔接.推动内河船舶安装动态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安装GPS船舶定位监控系统,可以对辖区水道、码头上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巡航执法,现场监管科学合理,张弛有度,不但能震慑船舶违规违章行为,而且对现场巡航监管形成了有效的补充,有效的提高了监管效能[3].进一步完善法规,出台相应的监管办法.目前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船舶异地经营监管的各方职责.应加快法制建设,从制度上对船舶异地经营水路运输市场秩序进行规范,促进水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为内河航运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任务重、涉及面广、市场违法违章经营活动比例高.同时,水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也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方法比较落后、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等问题.由此,建设现代的水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提高市场监管效率、能力和水平,理清各方职责,对于加强水路运输船舶异地经营监管,推动水路运输行业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炭经营监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炭经营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煤炭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煤炭经营,是指从事原煤及其洗选加工产品的批发、零售及民用型煤的加工经销等活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煤炭经营监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炭经营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煤炭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煤炭经营,是指从事原煤及其洗选加工产品的批发、零售及民用型煤的加工经销等活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物业经营论文:学校物业经营与监管综述
本文作者:黄林山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综合经营管理部
同时在“先”与“后”主次分清后,更应该提高学校闲置资产、土地、设施的再生效益,让有限的资产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盘活资产存量与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关系高校校资产如何盘活确实是个难解的命题。在现在高校内部运行中,虽同属国有资产,但资产的投资和使用上仍是封闭割据。有国家投资,有学校自筹投资,有院系及后勤产业投资。这种复杂的投资结构,造成了资产使用权的相对分离,使得局部很难调平校园资源的统一调配。有的为局部利益而自筹资金盲目投资,不仅造成了局部资源短缺,且偏离了部门职能的主题方向,造成了校园内租赁市场恶性竞争的态势,引发了校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重复投资造成了资产闲置率高,校园租赁物业乱象突显,不同层面出现乱办、乱租、乱占、乱收费等现象。因此,从学校宏观上讲,应在学校国资部门的统筹下,对租赁物业实行集中归口管理,避免多头投资,多头管理,产生并引发校园规划和管理上的混乱;在盘活资产存量时,达到校园管理有序的效果;学校整体调控上解决局部性的经费缺口问题。
高校后勤产业租赁物业经营的方式
目前,我高校租赁物业分为校产业和学校后勤的两个口径,无论在哪个口径,租赁物业管理上都存在共性和特点。因此,在租赁物业营运上要具备下列要素。(一)设立专职机构,实行专业化的管理。租赁物业的专职机构里,同时要以管财、管人、管秩序、监管四个方面为主体,细化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实行团队作业。其机构和职能形式描述如下:(二)营运的模式,主要是分类和量化管理。分类主要实行划片区管理,实行片区责任人制度。量化管理则是依照房屋的出租率和租金的回收率的百分比上量化标准。注:一、考核的合格率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百分率为三类:即打分制满分为100%
(一)投诉率高低:即打分制满分为100%。(二)出租率和租金收回率高低:即打分制满分为100%。(三)监督覆盖率和投诉的处置率高低:即打分制满分为100%。三、考核方式依照ISO9000的国标质量认证标准执行。(三)强化契约管理方式,履行合同约定通过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强调契约的法定严肃性,避免人治行为,形成所有权人与租户之间的一种平等的法律关系。(四)强化监管职能,租赁物业管理监督是以一种双刃剑,对内监管重点在管理人员为政清廉。对外监管则在租户的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上。三、高校租赁物业的政府协调与管理高校租赁物业管理涉及面广,处理事项复杂。对校内而言,涵盖了全校师生以及社会的各类消费群,对校外涉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商、公安、税务、药监、质检、农业等各方面,因此,对租赁物业管理而言,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常规管理。常规管理也是租赁物业的日常事务性的管理,常规管理通常要做到“三建”和“三准”。“三建”,一是建立租赁物业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三是建立租户的信息档案,建立交流的互动平台。“三准”,一是合法的经营身份和国家规定证照的标准;二是契约规定的经营品项和品项的质量标准;三是租户违规处置权的退场标准。(二)经营秩序管理。维护校园的稳定,建立良好的经营秩序是租赁物业经营要素,在经营秩序管理上我们要严把“三关”。即:一是学校大局关。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案和对策,在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的同时,认真规划,做到建一个商业点要美化一片的经营思路,不能形成过份的商业化气氛。二是商品经营布局关。在经营的稳定上,要做好租赁经营的布局和品项的规划,围绕着不同区域的消费群制定合理的商品布局,于此同时,要稳定不同的商户,尽量避免商户间的恶性竞争。三是市场秩序监管关,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市场经营的稳定,这是校园市场管理的关键环节。特别对于租赁市场的店容、店貌、占道经营等项上都要严格把关,只有这样市场秩序才能稳,只有稳定,学校领导才会同意在校园内对租赁市场进行适度的开发。在校园市场秩序管理中,要从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入手,在实行片区管理的基础上,应建立市场物价、核价机制、公示价格机制,在政策范围内做好市场的物价平抑工作,与此同时,在市场文明诚信建设、服务文明用语培训,服务规范,公平交易,严格差一罚十,建立市场管理的红、黄牌的警示制度等,加大创新管理力度,从全方位维护校园的经营秩序工作。(三)高校租赁物业的卫生管理。校园租赁物业市场的卫生与检疫管理是关系到消费者身体饮食健康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食品的质量检查。食品的卫生质量只要做到:肉类、禽类、豆制品等三索证制,即:索证、索票、索来源。2.坚持QS食品的标识入市销售制。坚持食品销售持证上柜和上岗。3.加强对经营户食品加工作坊的场地延伸管理。对商户销售的食品实行三定。即:一是按政府要求对加工场所规定标准。二是按照食品加工的要求规定流程。三是根据食品卫生管理的要求定期现场检查。4.现场物业的卫生管理。主要是对市场卫生的清扫,对卫生死角的清理,对地下排污的水沟进行经常性处理,营造良好的市场卫生环境。(四)高校租赁物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全体商户的安全教育培训。二是安全设施设备的配置。三是定期性安全的检查。四是安全的五防工作。五是租赁安全协议签订工作。(五)高校租赁物业的投诉与监管。高校租赁物业管理中含四类投诉。一是对市场管理投诉;二是对商品的价格投诉;三是消费者不满的网络投诉;四是电话投诉。这四类投诉若不处理好会在师生中形成较大的反响,给学校的服务保障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处理这类投诉中要做到“三快”,一是快发现。形成全方位的不同层面的监管制。二是要快处理。回复要及时,不能处理的先联系再回复,再答复。三是快督办。做到一快、二处理、三督查,力求完善地处理好每次的投诉。在高校租赁物业管理中,还涉及管理上的诸多因素,全国各类高校因地方政府的政策、学校自身兴办租赁物业的规模大小不同,在租赁物业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因此要因校制宜,进行科学管理。
网络经营户现状与监管思考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的逐渐普及,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方兴未艾。部分规模较大的经营者拥有自身的门户网站,自主从事广告宣传、订单受理、银行划账、发货确认等步骤。对于这一类经营者工商部门通过数字证书核发、网站信息备案等方式,能够有效地进行规范与监管工作。但也有一类利用网络的经营者并不建立自己的网站,而是挂靠在淘宝、易趣之类提供中介服务的站点上,利用其提供的服务器空间、网站和数据系统等一系列资源来完成与消费者间的交易行为。
这类经营者多为个体性质,通常规模不大但数目繁多,合计起来在网络经营中也占据了不小的份额。据统计目前淘宝网上销售的商品超过____万件,去年通过××网交易的商品总额为___亿元。单××一地去年网购消费者也有__万人,合计消费金额_亿元人民币。与此规模相应,消费纠纷也相当频繁。××自行统计每日受理的网上买家和卖家间的投诉纠纷高达____起。××省消保委的数据则显示,虽然尚未对网络消费纠纷的定位做出过明确规定,今年二季度正式受理的网络消费者投诉也有__起。
一、网络个体经营户基本特点
(一)经营场所虚拟化
个体经营户的特点之一便是其经营场所大多不具规模而流动性强,而网络个体经营户则在此之上更进一步。部分网络个体经营户拥有实体店面,同时进行现场营销与网络订购。但大多数网络个体户虽然将自己的住宅或者租用的仓库用作为商品的存放场所,但现场并没有直接外销。他们通过互联网寻找与联络买家,通过银行转账或邮政汇款接收货款,通过快递完成商品交付。经营行为的存在毋庸置疑,但传统意义上经营场所的概念却因虚拟化而显得模糊了。
(二)经营手段网络化
金融混业经营监管论文
本文摘要:面对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大潮,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改革压力。虽然混业经营也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有条件的。目前无论从宏观监管环境,还是微观主体的制度基础都不具备混业经营条件,分业经营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策选择。与此相应,面对混业经营在我国初露端倪的新形势,我国的金融监管应根据金融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调整,而且要顺应金融业发展潮流。通过分析混业经营下国际金融业监管改革的趋势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于竞争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限制,实行金融自由化,由此推动了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和金融监管改革。本文拟就我国金融业混业趋势和相关的监管问题作肤浅探讨。
一.混业经营的界定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对混业经营的界定
综观全球的混业经营,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1.商业银行在其法人实体内部设立非银行金融经营部门,一个法人多种金融业务;2.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投资,设立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其投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是母子关系,一个法人一种金融业务,母公司是金融机构,来实现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3.一家非金融的母公司控股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是兄弟关系,它们同属于同一个母公司。这种兄弟关系的混业经营,也能通过业务的协同,来实现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析利益共享,但不能直接从其它金融机构中取得利润,只能通过业务关系或关联交易来实现。我国光大集团,及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是该模式。
严格来讲,第1种混业是绝对的混业经营,如德国的全能型银行;而第2种混业含有分业的性质,从机构上体现出分业的迹象,如英国、日本,我国的中信也是第2种模式,信托公司控股银行、证券。第1和第2种模式中,控股金融机构通过投资收益可以从被控股金融机构中获取利润,真正实现金融业务一体化。
小议金融混业经营监管走向与制度缺陷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初步阐述了金融混业趋势下金融监管的制度缺陷,并提出设立监管“防火墙”以适应金融混业发展的构想。
关键字:金融混业经营监管趋势制度缺陷
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企业兼并、重组风起云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品种不断交叉,金融各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客观上,国际金融业已经走上了交叉发展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美国等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纷纷走上混业道路,混业经营体制逐步成为了国际金融业的主流。
“金融分业经营”的本来企图是在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防止商业银行过多地将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防止风险跨行业传播,进而降低系统性风险。但从我国1998年以来金融分业经营的实践看,此模式没有有效地降低系统性风险。截至2001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已经剥离了14000多亿元不良贷款的基础上,仍有不良贷款17600多亿元,不良贷款占25.37%,其中约有6000多亿元将成为实际损失,占全部贷款的8%。分业体制下,商业银行被限制在狭窄的存贷业务领域内,资产形式单一,难以实现资产的最优化配置,这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持续上升的原因之一。资本市场也由于分业的规定,从商业银行进行融资的渠道被堵塞,证券业的发展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支持,举步维艰。结果导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败俱伤。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则能够充分发挥业务多元化下的风险分散优势和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率优势,实现利润来源多样化,增强竞争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后,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享受国民待遇。我国金融业将直面综合性的全能型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面对挑战,我国金融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入世后5年保护期,积极塑造和培育全能型金融集团,营造金融混业经营的良好条件。
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呈现出混业经营的新趋势,近年来监管当局对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1999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同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获准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年6月,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金融业分业框架下实践混业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导致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长期隔离的状态被打破。事实上,我国金融系统已经形成了如光大、中信、平安等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实践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营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