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17:59: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贸专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贸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是吉林大学二零零一届经贸日语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悉闻贵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追求精彩、追求胜利的精神;并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成熟的企业文化理念,拥有很大优势的人才吸引力。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很珍惜我们合作的机会,并相信如能加入贵公司定会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价值。
关于我自己:做事情不关乎难易,最在乎是否能保持足够的激情和智慧。在这种性格之下,做任何事情对我来说都成了一种挑战。大学四年,先后担当了外语协会的理事、副会长,记者团的摄影记者等工作。策划并参与推广了李阳·克力兹的“疯狂英语”活动。在社会实践方面,更拥有极大的热情,从事过多种职业。推销过社会福利证券;做过专卖店店长;餐厅的收银员;某公司的市场营销策划人员等等。这些经验都给我带来无尽的财富。在学习方面,业已通过了国际日语二级考试(一级十二月份考,对此我有自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了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虽然经过奋斗,我争取到了文凭和积累到了一些经验,但那些只是一张站台票,我会不停地试着登上新生活的列车,一直向前走!!
给我一次机会吧!若是我能加盟,我不会让贵公司失望。只请给我一次机会!渴望我们的合作和成为贵公司一份子的那份激动心情。
在此谨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高校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分析了高校跨境电商教育现状,指出了跨境电商对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当前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将跨境电商融入到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
1.高校跨境电商教育现状
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均已经认识到了跨境电商教育的重要性,而借助于目前所设置的一些专业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还不能达到培养跨境电商综合人才相关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抓住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之后带来的机遇,基本上所有高校均开始探索新的跨境电商教育模式,现阶段高校跨境电商教育情况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1高校直接设置跨境电商专业。一些高校全面地分析与梳理了跨境电商相关理论,对高校自有资源加以进一步的配置与应用,重新设置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主要针对跨境电商所涉及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外贸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外贸相关法律等方面设置对应课程体系,此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而言更具针对性。然而,高校在设置跨境电商课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1.2在国经贸专业课程之中融合跨境电商课程。为了确保高校可以在尽可能短的周期之中,能够培养得到满足跨境电商各方面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很多高校在其所开设的国经贸专业之中设置了与跨境电商相关一些课程,通过此种方法以实现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目标。
2.跨境电商对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国内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前提下,我国外贸交易量呈现逐渐递增发展趋势。同时,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了目前时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对于外贸行业而言,跨境电商的发展尤为迅速,以往开展外贸活动所采用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宜现阶段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对于高校而言,传统国经贸专业培养的商务人才和目前市场需求已经不再适宜,掌握跨境电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商务人才才是目前市场所需求的人才。由此可见,跨境电商对国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不过,在跨境电商背景之下,这些课程已经无法达到现阶段人才培养具体要求,这便需要在国经贸专业之中融入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确保国经贸专业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能够和市场实际需求相接轨。
经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在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与高校各个课程教学中的融合都已经成为时代必然的历史进程。ERP实验教育项目中,虚拟资源,案例综合和软件时间模拟实验积极促进了学校信息化进程,其内容在经济管理领域各种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联系中都体现出非常显著的作用。高校正在寻找缩短学校和社会、理论与实践、实习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机会,而这次ERP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将文化知识、教学质量、师生共同探讨能力以及复杂的社会人才模式的应用都结合在了一起,对高校经贸管理专业教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ERP实验室;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均升级到过程实施化和信息化。而“融合”则是表达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和理念。这种整合加强了传统教育在实施过程、课后评估和课后资源的课程改革,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师生关系和教师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对传统的教育结构进行重大改变,对推动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起到更好的良性循环。本文介绍了ERP实验室计算机模拟学生经贸管理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1建立ERP实验室的优点
(1)全面性。该研究为ERP提供了模拟策划,市场营销,生产,采购,仓储,金融等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整个实验过程综合性较强。
(2)模拟仿真性。ERP环境模拟是囊括总公司与外部子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整体环境。模拟的仿真性要与现实工作环境逼真到相差无几才能保证实验课程的成功率。在接下来的环境模拟实验里面,企业的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和活动操作通过实验模拟给定系统的活动各种过程。使身临其境的学生有一种企业责任感、一种权力和利益的专业角色感。例如,代表财务部门的团队成员必须轮流担任收银员,会计师和财务经理。最后一点是ERP实验室及其业务流程是竞争的关键,每个服务和技术站在业务流程连接期间与模拟企业有机地链接,因此必须理解实践经验,并且最终在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公司业务模型。例如,参与此次实验的学生被分成代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公司的几大团队,以根据从供应到生产的特定业务活动来模拟公司的商业环境和业务流程。
中美经贸专业关系研究论文
美国是APEC和WTO的主要创始成员国,中国直到1991年才被APEC接纳,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目前,两国同为两大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国际经济事务的处理上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然而,在这两种制度框架下,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如何发展本身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发展动因、合作领域和利益分配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
一、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经贸关系趋于正常化。回首2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两国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但发展仍十分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804.8亿美元,是1979年双边贸易额24.5亿美元的32.8倍之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7.2%以上(见图1)。
贸易结构上,中美两国经济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战后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用品,这就为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提供了契机。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需求则主要集中在技术性产品上。此外,两国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投资领域上,中美之间基本呈单向流动。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0年6月,美国在华投资项目为29940个,协议金额为557.7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为272.8亿美元。而从1979年至1999年,中国对美投资总额不足5亿美元。
国际经济合作方面,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正步入一个新时期。据统计,中国自美引进技术价值1997年为18.2亿美元,1998年为30亿美元,主要项目集中在汽车生产技术和电厂成套设备及通讯设备。《中美两国政府关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的启动有助于扩大中美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1999年朱总理访美期间签署的中美能源与环境领域技术合作与贸易协议,将有助于化解美国技术对华出口方面的政治障碍,进一步推动两国技术贸易合作。
高校国际经贸专业教学考究
一、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知识平台的复杂性:非母语教学存在欠缺国际经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多个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运用。如何用纯英语对其进行正确、生动和传神的讲解和描述,是中国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8.6%的被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英语口语表示满意;65.7%的学生能够完全听懂并理解英文教学的内容;62.9%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需要加以引申和扩展。在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做到像用中文讲课那样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从而导致授课效果大打折扣。一般而言,留学生任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和专业基础,而缺乏对讲课内容或专业知识进行像母语一样的扩展、驾驭和引领的能力,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二)语言文化存在差异性:师生、中外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留学生是一个多元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和社会经历。尽管大多数留学生都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其英语交流有着各自的地域语音特色,与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不尽相同,这使得留学生与中国教师之间、中外学生之间仍面临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经历也对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沟通习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来自南非、欧洲国家的学生有着直接而丰富的表现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中会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讨论时,经常会因为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争论不休。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在西方课堂中比较普遍,但却让许多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学生感到尴尬。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62.9%的被调查者喜欢自己的异国同学;54.3%的被调查者能够与异域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91.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授课中的语言文化沟通交流。因此,如何克服因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理解困难,是师生各方需要共同应对的课题。(三)中外学生学习风格异质化: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凸显由于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中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如中国学生关注知识本身,重视对规则与惯例等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留学生则更关注知识铺陈,重视形象知识的理解,喜欢通过具体实例来揭示或论证相关原理;中国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只在具备必要知识或观察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会进行实践,而留学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会通过个人的反复实践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获得结论;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倾向于与他人合作或向教师求教,以人际交流为基础进行学习活动,而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生则喜欢进行个人研究式的学习,倾向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类型的个体差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然而,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同堂教学仍主要沿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模式,教师习惯于从概念、结论出发,按课本的知识体系循序教学,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4.2%的中国学生和56.3%的留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示“满意”或“十分满意”,84.2%的中国学生和63.7%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9%的中国学生和43.8%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留学生。可见,现行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但不能满足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积极推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国际经贸专业推行中外学生同堂合作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推行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中外学生组成各种学习或讨论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角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与竞争;其次,精心设计各种合作学习任务,如问题讨论、计算练习、个案剖析、情景模拟等,这些任务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但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可以顺利完成,从而督促每位成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紧密合作;第三,出于协助教学的目的,授课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将课堂讨论或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分别推选一名中国学生与一名留学生进行阐述,授课教师现场点评,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要点进一步分析和讲解;第四,教师应注意监控和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与组内其他文化背景的成员有效沟通和合作、对团队任务完成的贡献等,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二)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外学生学习类型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情境模拟、对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于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及货运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等基本知识,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或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于报价核算、合同草拟、单证制作等操作技能,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或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和完成,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有关技能;对于贸易合同的履行、贸易风险的防范等综合性技能和技巧,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的案例进行专题研讨,帮助学生将各业务环节的关键点及操作规范联系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对于交易磋商、争议解决等实战技巧及规则,可以设计相关的情节和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演练,并由教师进行现场评议和总结。此外,基于教学相长的出发点,可以安排不同国家的学生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和习惯做法进行介绍,将其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师生共同开拓视野,更好地认识各国对外贸易具体实践的差异性。(三)加强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沟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和研究课题,尤其是涉及到对外教育,一定要谨慎对待。首先,应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学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习俗,在留学生面前展现中国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友爱相助的热情等,通过自身努力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其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强其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中外学生结交朋友,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和熟悉英语词汇与实际语境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用双语学习国贸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与练习用中英文双语进行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相关知识。(四)进一步增强教学服务理念和完善服务措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从纯中文到中英双语的转变,更要涉及教学服务理念和各个环节的转变,如教务安排、学生课外辅导、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文件归档、全英语氛围的营造、教学软件和图书资料的准备等。留学生一般都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中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差异较大。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学习经验也比较丰富,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为关注。因此,针对留学生的各种教学服务措施,如学分制和双语选课系统的完善、各种行政管理文件的双语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课程配套实验实习软件的更新、课外专题讲座和专家指导、图书馆相关英文资料的馆藏量等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才能有效契合专业课程中外同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丽丽陶忠元单位:江苏大学
经贸专业教师培养培训问题研究
摘要:中职学校经贸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师资培养培训的实效性。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笔者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提高中职学校经贸专业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对策:提高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认识;健全培养培训政策法规;选择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培养培训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培养培训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问题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和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在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问题上,管理者和教师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近年来,国家及教育部颁布了各种关于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文件,大力推进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但是有些中职学校管理者观念落后,跟不上时展的脚步,对教师在职培训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从教师自身来看,有些教师思想观念也没能与时俱进,对在职培训没有正确认识,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由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任务繁杂,对于暑假期间的教师培训疲于应付或者是不愿意参与。(二)培养培训渠道不畅通。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的渠道主要有培训基地、校本培训、企业培训等。2019年制定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国家宏观战略推动下,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教师培训基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培训基地数量不多,基地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基地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全国性培训网络没有形成。而校本培训和企业培训相对弱化。(三)培养培训重理论轻技能。职业学校教师要求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即教师不但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拥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支点和保障。这就要求在制定教师培养培训方案时,课程设置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学习,又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并重。中职学校教师省级培训是15天总课时120学时,主管部门对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课时也明确规定不能低于40学时,即占培训课时的三分之一强。但是由于校企之间缺乏深层次的合作,致使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到企业实践大多是对企业实地考察或者观察,浅层次的参与,不能真正深入企业参与项目制定和生产流程,实践操作不多,满足不了教师实际需求。(四)缺少有效的培养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培训组织的管理体系。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是教师培训基地建立的为实现培训质量目标系统严格的质量管理模式。现阶段我们对教师培训质量的管理,只是在培训结束,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一次满意度测评,设计几个问题让参培教师选择或者对于培训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测评方式很粗放。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培养培训的政策法规不健全。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和提升。但是从教育整体来看,职业教育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还未从根本上得到社会的重视,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还没有健全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只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教师在职培训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细化培训目标任务,才能解决当前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实效性弱化的问题,提高培训质量。(二)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不足。国家应该多渠道筹措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经费,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经费投入,优化培训基地设备设施,聘请高水平的培训师资,为中职教师培训提供物质保障。对于校企合作企业,国家要给与一定的经济投入和政策倾斜,让企业愿意接受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三)教师培养培训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是激发动力,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教师参加培训同样需要激励措施,使教师产生内在动力,引导其参加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实现组织目标。现阶段教师培训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导致许多教师把培训当成任务,这样的培训实效性明显弱化。(四)校企缺少深层次合作。职业教育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企业中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走入课堂,他们了解掌握最新的技术技能,了解掌握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走入企业,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与企业人员形成优势互补。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校企合作没有真正落实。
高校经贸专业教育影响因素探析
一、影响因素
(一)经济环境2012年,马英九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了第二个任期。他表示,未来四年将继续深化两岸关系,对大陆采取相对开放的政策,巩固两岸互信,减少冲突,迎来两岸关系更和谐的明天。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CooperationFrameworkAgreement,ECFA),但是这一框架下的经济合作自由化程度不高,开放程度也有限。ECFA到底能不能促成台湾经济的崛起,海峡两岸未来的发展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两岸的经贸是否能更加自由化。近年来,大陆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对台湾地区也实施了很多优惠性政策。从近几年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出口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很大。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和地区经济状况的大萧条使得外需大幅度减少,出口行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刺激台湾地区市场的有效需求成为临时的解决方法,但是这只会在短期内刺激消费。因此,新兴市场或者大陆市场的开拓成为必要。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各国贸易保护不断增强,新兴市场的寻求将遭遇巨大障碍,而大陆市场可以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后盾。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供给台湾高等教育供大于求,很多高校生源不足。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上,台湾很多高校并没有使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名称,而是使用企业贸易学等称谓,甚至没有单独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而是在经济学大专业下设置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课程。在福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个热门专业。国际贸易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理论教学必须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相结合。而福建省的本科教育普遍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需求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本质变化,经济社会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从业人员应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市场敏感度和良好的分析能力。因此,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仅要开设基础理论课程,还要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结算等实务操作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此外,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政策,与时俱进,使课程知识与经济动态有效衔接。
二、对策建议
第一,如今,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各国或地区之间的教育合作越来越频繁,通过教育领域的开放和交流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更高的共享水平。然而,当前闽台人才培养还没有达到最好的交流程度。台湾当局要想解决闽台高校教育合作遇到的相关问题,就要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把大陆当做台湾教育最大的腹地,解决教育方面的资金、生源及就业问题。
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对策
一、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浙江省某综合性高职2013届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对母校总体满意度较高的10个专业中,仅2个专业是经贸类专业。该校的课堂教学质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其实践教学质量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践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陈旧
经贸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真正严格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组织的课程还未占到多数。以上述学校的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学生对教学最不满意的是课程理论不够联系实际(占29%),其次是课程内容陈旧不实用(占22%)。
(二)教师教学水平差
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原因中教师的问题也比较大,包括教师不够敬业、照本宣科(占15%),教学水平差、无法调动学生兴趣(占17%)。高职院校由原来的中专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很多教师并没有在企业工作过,新招的教师中也只有少数来自企业,缺少实践操作经验。
经贸专业毕业生见习范文
实习日期:年-月
实习单位:有限公司
实习报告今年寒假根据学校的安排,托父亲的朋友介绍,到运河工业园集团被服厂实习了大约一个月,时间虽短,但收获菲浅,认识颇多,毕竟自己是学生,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缺乏实践,与实际有距离,因此谈认识,谈体会,只是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供老师评价。现就实习期间所接触的东西,将认识和体会报告如下。
一、家乡企业的印象.这是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有新建的大跨度生产车间楼两幢,还有办公楼、饭店、车库、车棚等设施,路面硬化,地面绿化,连门也是现代化的电动门。有职工500多人,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属市级文明单位,二级强企,还是劳动局评的先进单位。主要生产加工床上用品,如被套、枕套、床单、台布等轻工纺织产品。
刚到这家企业时,我确实被企业的面貌,气派所吸引住了,家乡的变化确实大,工业园到处是这样的现代化企业.据说这个工业园中,外资企业还不多,大多是本地个体私营企业。这家企业老总说现在拥有固定资产4000万,流动资金1000万。
据说在这样的企业还算不上大企业。光看工业园的景象足让人喜煞,纵敞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的新式路灯,一片片的绿地、花草、树木、厂房、洋楼……,听公司的一名副经理说,工业园就是靠环保环境、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就此一地就已进驻企业上百家,全市就甭说了,现在已是全国百强县的前二十几位了。
中职经贸类专业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中职经贸类专业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策略,包括校企合作是主线、借助“两个平台”和“三支队伍”、做好“四项教育”和“5S管理”,然后阐述了中职经贸类专业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评价。
关键词:中职经贸类专业;行为养成教育;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为企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中职院校需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及新时期中职生的特点,树立正确的行为养成教育工作理念,确定中职行为养成教育践行内容与评价体系。近年来,福建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经贸类专业与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进行了探索。
一、中职经贸类专业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策略
(一)校企合作是主线
近年来,以课堂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遵守纪律、缺乏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等已成为不少中职生的常态,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目标变得迫在眉睫。而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将学生的行为养成与未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联系在一起,以“树人为本、德育为先,管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养成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更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