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17:52: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贸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贸系

经贸系实习述职报告

11年对我人生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三月份经过一年的预备考察,我如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成功迈出了我政治生涯的第一步,九月份来到了我心仪已久的大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在此我感谢院系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领导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自从竞选为学生会主席的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我系学生会工作搞好,用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塑造一支充满创新意识,充满改革斗志的高素质优秀团队,充分把学生会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好,绝不能辜负系领导对我的期望”。时至学期结束,一学期的工作锻炼使我感触颇多,我在系里不仅在工作上,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还在生活上的到了系领导的关怀,在此我再次向关心支持我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向大会做述职报告:

我系学生会紧紧围绕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在院六特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加强体制建设和团队建设,我系学生会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以"铸就精英团队,塑造新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在体制建设上我系坚持“完善与改革并举”为方针;在人才培养和用人制度上坚持“能者上、弱者退,在学习和锻炼中前进”的发展道路;在团队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全面发展育人才”为路线,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和各项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我系的各项工作是积极地的。主动的,各项体制建设和团队建设方针是正确的、科学的。

一、体制建设

1、甲流防控学生领导小组

11级新生开学时正值甲型H1N1流感高发期,我系在分析当前形势后立即响应学院号召,迅速成立了以卫生部部长王岩为组长的经贸工商系甲流防控学生领导小组,学生会成立之初就开始狠抓落实,并联合宣传部做好了甲流的防控宣传工作,督促学生把两检工作落实到位,使学生在入学初期就树立甲流防空意识和思想,为我系正式开学后各项甲流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本学期结束,我系无一甲流病例发生。

查看全文

共青团经贸系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感谢团组织对我的信任,同时感谢弄潮社全体成员对我的信任,最后感谢弄潮社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今天能够站到这里!

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我一是坚决拥护、二是积极参与。本着锻炼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宗旨我站在了这里,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我想成为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我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我觉得越是新的工作新的环境越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越是能够学到新知识,开拓新视野,挖掘新潜力。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来到这个新的岗位,目的在于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在今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二点,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该职务所必须的政治觉悟和个人素质。首先,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尤其是在弄潮社一年多来的经历,培养了我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相信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其二,我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工作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一种勇于接受挑战的信念。第三,我办事稳当,信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懂得及时征求他人意见,相信集体的力量,而不会盲目的独断专行。

第三点,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该职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首先,我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的理解判断能力。自参加弄潮社以来,通过不断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文化知识……对上级指示的理解能力、对偶发因素的应变能力不断加强。其次,具有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上参加弄潮社以来,多次上台演说的机会及一年多在弄潮社工作的实践锻炼,使我懂得了一些与人交谈、演讲演说、主持会议的语言艺术。不断增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我善于将心比心,善于联络感情,能够与人团结共处,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相信这将有助于我更好的深入了解社员,听取社员的呼声,表达社员的愿望,切实为社团解决实际困难,赢得大家的拥护。综上所述,我认为自己已具备了担任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的条件。

查看全文

经贸系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尊敬的党组织:

2009年11月1日经过党组织批准,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现在我的预备期已满一年,根据党章第一章第七条规定,我郑重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申请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自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以来,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支部成员的帮助教育下,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党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加深了我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认知,增强了我的党性,进一步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问题,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入党。

思想方面,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保证自己的思想行动与党的要求一致,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除了经常看新闻、看报纸、上网关心时事政治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章,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拿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且懂得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稳固的理论基础。

学习方面,我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2009-2010年度“级三等奖学金”和“系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2010年5月参加经贸系第二届企业沙盘模拟大赛,所在团队获得第一名。我始终明白学生党员一定要在学习上竖起一面旗帜,虽然肩负的一些学生服务工作占用了我的一些学习时间,但我通过提高学习效率,争取课外学习时间,克服了许多学习方面的困难,在学习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工作方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担任系学生会文明劝导队部长一职期间,我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荣获2009-2010年度“院级优秀团干”和“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并且在任职期间,老师和同学都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的正确性。

查看全文

经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但是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根据成功经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本文以应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企业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给出了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建设框架和建设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能力及素质要求分析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为90.1%,位居2015届最高十大本科就业率专业之一;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4123元,位居第二,毕业3年后月收入为6484元,位居第五;为毕业3年晋升比例最高的专业,为57%。但与此同时,该专业3年离职率最高,成为就业相对最不稳定的专业;而且报告显示,该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只有52%,培养错位现象明显。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地方综合性大学国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只有20%左右,约30%的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接近50%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性不大的工作,如文秘、销售、金融、行政管理等。《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已连续多年将国际经济与贸易列入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李颖)。[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外经贸人才,该专业有其自身对口的就业职位及工作职责,一类是进出口业务从业人员,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等;另一类是国际货运人员,如国际货运、船务等。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口职位及相应的工作职责分析,市场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例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对口基本职位而言,首先是基础能力,包括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其次是专业基本能力,包括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贸业务操作能力;最后是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合作协调能力、商情判断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其中,由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相对重要性,外贸业务操作能力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基本能力的根基。蔡小勇等通过实际调查得出了用人单位对进出口业务能力的选择排序,从中发现,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进出口业务环节的操作能力与外语的运用能力。此外还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进出口业务拓展能力要求迫切,通过对该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对口职位分类与工作职责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2]根据对本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研和以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金融外汇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如理财人员、期货交易员、证券业务人员、商品促销专业人员、金融服务业专员、外汇交易人员、银行办事员等,因此,有一定比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校生热衷于考会计员证、国际金融理财师证等,虽然对学生就业有些许帮助,但是,通过对理财规划师及期货交易员的工作职责内容分析可见,相应的职业要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不相匹配,由于专业不对口,专业基础及专业技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2016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取消了一大批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就包括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直接相关的报关员、国际商务专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会计、外贸英语、国际商务会展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等等,以及一些间接相关的证书。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毕业生的真才实学、就业能力、职业知识及能力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及内容分析

1.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培养观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传统的推式教育下以学科为导向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转变为拉式教育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在对外贸行业调研、企业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技能、岗位职责进行深入剖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2.建设内容。(1)遵循知识能力结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素养指标体系为导向,以课程间的逻辑性及对能力培养的响应性为原则,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形成“主干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内部结构。拟定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课堂课程及相应的实验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及职业实践课程。根据“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原则,运用课程体系实现矩阵对课程体系与人才需求能力进行对接。(2)根据学生成长阶段特点确定开课时序。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的能力进阶式提升。大一阶段运用引导式教育。把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引向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逐步理顺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学业规划的同时对职业规划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大二阶段运用培育式教育。陆续开设学科基础课程,穿插拓展学生视野的专业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大三阶段采取学生导向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转化的主动性,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大四阶段采取反馈式教育。专业教师与学工辅导员相互配合,通过沟通反馈的形式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业状态,使学生正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适时加以鼓励及偏差导正,引导学生自主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及知识准备。(3)严格遵守课程体系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保持课程体系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及严肃性,高校只是人才培养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我们培养人才是要输送到用人单位去的,所以课程体系的制定应当始于对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调研,搜集必要的需求信息;对企业的职位及职责进行剖析,得出相应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总结归类,结合岗位职业标准得出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簇;根据知识与技能簇得出相应的课程群,并落实具体的课程;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特点及知识的前后响应确定开课时序,确定初步的课程体系;聘请专业课程设计专家进行评审并进行调整与修改,然后投入实施。

查看全文

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竞职演讲稿

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竞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感谢团组织对我的信任,同时感谢弄潮社全体成员对我的信任,最后感谢弄潮社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今天能够站到这里!

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我一是坚决拥护、二是积极参与。本着锻炼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宗旨我站在了这里,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我想成为共青团经贸系弄潮社团支部书记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我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我觉得越是新的工作新的环境越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越是能够学到新知识,开拓新视野,挖掘新潜力。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来到这个新的岗位,目的在于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在今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二点,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该职务所必须的政治觉悟和个人素质。首先,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尤其是在弄潮社一年多来的经历,培养了我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相信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其二,我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工作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一种勇于接受挑战的信念。第三,我办事稳当,信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懂得及时征求他人意见,相信集体的力量,而不会盲目的独断专行。

查看全文

经贸系科学发展观整改参考

解决影响和制约服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解决我市经贸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能够马上改的要立即改正;需要一定时间的要制定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属于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的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应当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局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根据《市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目前已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评议阶段,全面展开了解决问题阶段的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和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征询影响我局工作推进、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存在问题,经归纳整理,主要为:1及时协调落实政府出台的帮扶政策措施,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减轻企业负担,并力所能及地尽心尽力地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的做强做大。2进一步做好保供电工作,满足企业旺季满负荷生产用电需求。3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工作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4继续深化实施创名牌发展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5要加快建立和创新融资平台,争取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6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打击制售假烟行为,继续积极推进农村食品放心工程,巩固和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开展整治无证照经营行业专项行动,创造公平规范的经营环境。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经局班子扩大会议上进行分析研究讨论,特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整改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取得实效为关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密联系我市经贸工作大局和系统党员队伍建设实际,努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提高推进工商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工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贸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努力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改的基本要求

三、整改内容和措施

查看全文

外经贸计划管理职能指导性意见

加强计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对计划指导表现形式进行重新论证和定位,协调好局部与大局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建立集规模、速度、结构、效益指标为一体的计划指标体系;在科学测定宏观调控指标、妥当协调总量指标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建立外经贸宏观调控辅助指标体系。

按照“大经贸”发展战略的要求,强化外经贸领域各项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和其它相关行业发展计划的衔接、协调力度。

(二)建立健全外经贸宏观运行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外经贸宏观运行监测体系,是经济市场化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施有效管理、提高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各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现有条件出发,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认真做好外经贸宏观运行监测体系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跟踪、监测和分析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外经贸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判断,实现外经贸计划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建立、完善外贸运行报告制度。

查看全文

复合型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建立,我国的经贸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新形势,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又成为“北货南运”的新模式,内贸、外贸以及网络贸易的交叉融合对于高层次、复合型的一体化经贸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经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如何改革创新传统的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经济形势、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贸易模式的需求,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深化经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也进一步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贸易经济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归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这体现了经贸类专业施行内外贸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它明确指出,培养通晓内外贸知识又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2.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嵌套融合急需一体化的经贸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这种分工模式在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形成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的“中心-外围”格局。与此同时,在中国地区间存在着另一种依附格局,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专业化于低附加值的代工环节,而中西部地区成为低端要素的供应地,最终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食物链”。因此,我国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缩小地区差距,就要通过发展和延长国内价值链,使其与全球价值链相互嵌套融合,进而实现国家间以及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这样的价值链重构与融合过程中,将需要大量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又了解国内商贸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贸类人才。3.新型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对复合型经贸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技术风暴的冲击,贸易行业的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跨境电商增速高达30%。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4万亿元,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外贸比例将提高至20%,年增长速度超30%。此外,为了解决“北货南运”问题,海关总署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试点,支持东北省份的内贸货物借道国际水域进行运输。这些新型商贸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对于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懂得内贸、外贸一体化,还需要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

二、目前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紊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从内贸、外贸、网络贸易的角度来说,经贸类专业包括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由于贸易经济专业在1997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结构调整时被取消,至2012年才正式回归目录内专业。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院校不多,2017年一共36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共400所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共588所。其中,3个专业都开设的有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21所院校。从经贸类专业的归属院系来看,有的在商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管理学院,有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信息技术学院。由于对经贸类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专业间存在“单打独斗”“条块分割”的现象,因而大部分院校对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模糊,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缺乏明确的定义。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各高校经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千差万别,有的过于“宽”,课程开设庞杂,针对性不强,专业方向不明显。并且存在知识陈旧,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大类的重复性内容,纯理论课程多、实用性课程少等问题,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有的过于“专”,外贸不懂内贸,内贸不懂外贸,内外贸对网络贸易都一窍不通。比如,有些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内贸,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碰到外贸的机会,却因为不懂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缺乏跨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因而错失良机。还有些院校将传统经贸类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完全割离,经贸类专业的课程丝毫不涉及电子商务的内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以计算机为主而很少涉及贸易的原理和实务。这造成经贸专业的学生缺乏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经济时代下出现的新业态和新贸易模式背后的机理不了解,无法对接市场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3.实践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目前,经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型教师,往往实训课程被压缩,实训内容单一。一些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比如,实训课程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实验室完成,而经贸类专业实验室普遍缺少仿真条件与环境,即使个别课程的实训环节仿真度较高,但在专业层面来看,缺乏整体规划,内外贸与网络贸易之间的实践课程各自为阵,不能有机结合。在校外实训环节,不少校外实践基地只是签了份协议、挂了个牌,但缺乏后续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校外实践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有些学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解决经贸类专业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企业主要采取到学校做报告、讲座的方式,而学校则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校企之间往往很难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三、复合型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查看全文

申报再生资源补贴通知

各市、县(市)经贸委(经贸局、贸易局)、财政局、供销社(宁波不发),省级有关单位:

为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根据《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浙财企字〔**〕74号)文件精神,现就申报**年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

(一)注册地在浙江省境内(不含宁波),专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的企业和相关单位。

(二)申报单位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近几年没有发生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行为。

(三)申报项目的实施期为**年7月1日—**年6月30日。

查看全文

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国际电子商务运用论文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继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最大的推动力,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在新世纪的发展,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抓住本世纪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有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对外经贸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国际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国家信息化建设为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球化和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提高商务活动效率、延伸商务活动范围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电子商务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应用,1998年进入了基于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截至2002年6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4580万人,已经满足了电子商务规模化应用所需的1000万上网人数,位居全球第二。同时,我国电子商务的支付体系日趋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相继出现;外贸、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电子化作业日益普及。在政策法规方面,我国已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初步确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框架。这些重要的基础性建设都为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和电子商务应用,使国际电子商务得以较快发展。总书记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给各成员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根据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我国外经贸发展的需要,外经贸部对信息化建设及国际电子商务应用予以了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外经贸管理体系网络化建设方面,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并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金关工程骨干网建设不断完善,进出口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加工贸易网上审批、进出口贸易统计等都逐步实现了网络化,为国际电子商务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大型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海尔集团将电子商务作为其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截至2001年,利用其网络采购平台,产生的直接效益达15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物资采购方面应用电子商务投入约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由此产生的库存量减少,采购价格下降等为企业带来了1.8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效益。一些传统大型外贸公司也充分认识到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对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有效拓展了业务,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也逐步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

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