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16:05: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静脉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静脉炎

多巴胺泵静脉注射致浅静脉炎护理成效

静脉炎是由于静脉中输人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因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通过用土豆片为患者进行湿敷治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使其病程缩短,局部红肿、热痛及静脉条索状在短期消失,从而保护了静脉血管,减轻了患者痛苦。多巴胺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改善周围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收缩血管、从而使血压升高等作用,是心脏治疗的常用药物。多巴胺易引起静脉炎及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皮肤水泡、溃疡、甚至皮下组织坏死,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临床治疗,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发生投诉,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一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巴胺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射致浅静脉炎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8~86岁。所有患者在应用多巴胺后出现局部红肿,色素沉着,静脉呈条索状发白,自觉疼痛,触压疼痛加剧,并且有4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小水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试验组用土豆片沿静脉走向外敷,每天3次,每次20rain,连续1周。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热敷,每天3次,每次20min,连续1周。

查看全文

探索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摘要:通过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综述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为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和疼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静脉可出现索条状改变和结节。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其主要是由于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多年来,临床专业人员通过了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一、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1、药物作用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2]。

查看全文

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预防研讨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新的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护理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1]。但是,PICC同样存在着并发症,而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早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15.15,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h,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lOcm。它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本文对近年来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1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1.1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适宜李君等对基本外科患者20例采用PICC导管全静脉营养治疗,发生静脉炎1O例次,发生时间1周内9例次。认为红、肿、痛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粗细有关,血管越细,发生率越高。

1.2穿刺肢体活动过度置管侧肢体初期活动过频,导致肌肉挤压血管,血管与导管反复产生摩擦致静脉内膜损伤;机械性静脉炎是因置管过程中或置管后,导管在血管中移动损伤血管内膜引起的[。在置管过程中,由于PICC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使血管收缩及通过静脉瓣和血管绕行部位的阻力干扰,均可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并释放炎性介质,这些物质能扩张细小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从血管中渗出,形成局部炎性水肿并产生红肿胀痛,炎症区域的代谢产物可刺激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硬结,产生机械性静脉炎。

1.3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插管操作不熟练,穿刺手法不规范或粗暴送管,损伤血管内膜;穿刺过程中导管对静脉壁的机械刺激;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血管条件不佳等可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穿刺时送管速度过快或送管力量粗暴损伤了静脉瓣,均可引发机械性静脉炎。

1.4导管置入困难Loewenthal等认为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PICC导管置入困难,置管过程中尝试的次数呈正相关。Goodwin等研究发现,女性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因为女性静脉管腔较男性静脉管腔窄,导管与静脉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大,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就高。

查看全文

金黄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论文

【关键词】膏剂静脉炎*中药疗法护理

化疗性静脉炎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护患纠纷的危险因素。虽然深静脉置管术可有效防止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但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我们施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外敷自配金黄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2例均为2005-03—2008-03我院肿瘤内科化疗导致静脉炎住院患者,肺癌21例,肝癌14例,胃癌12例,乳腺癌5例,淋巴瘤6例,大肠癌4例;应用药物为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5-FU)、甲氨喋呤、铂类、足叶乙甙(VP16)、长春新碱、紫杉醇等。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6岁;病程4~6个月。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3~76岁;病程4~5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查看全文

静脉炎中药外敷临床护理诊疗分析论文

【关键词】膏剂静脉炎中药疗法护理

【摘要】化疗性静脉炎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护患纠纷的危险因素。虽然深静脉置管术可有效防止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但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我们施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外敷自配金黄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30例,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2例均为2005-03—2008-03我院肿瘤内科化疗导致静脉炎住院患者,肺癌21例,肝癌14例,胃癌12例,乳腺癌5例,淋巴瘤6例,大肠癌4例;应用药物为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5-FU)、甲氨喋呤、铂类、足叶乙甙(VP16)、长春新碱、紫杉醇等。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6岁;病程4~6个月。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3~76岁;病程4~5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查看全文

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健侧前臂头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护理论文。

[关键词]留置针;留置方法;输液贴;敷料

留置针因其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普通静脉输液针长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1],而影响留置时间。为了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渗液、渗血、静脉炎的发生,我院采取加用输液贴后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06年5月住院期间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32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52~85岁,平均68.5岁。输液量在1500ml以下者53例,输液量在1500ml以上者47例。

1.2材料与方法

查看全文

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静脉治疗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持续提升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静脉治疗小组自行设计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表内容,采用便利抽样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1月14日单号床位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920例,静脉治疗483例(52.50%)。静脉治疗以外周静脉为主,共331例,使用率为68.53%。静脉治疗使用工具中钢针使用为率17.39%,留置针使用率为51.14%,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为15.73%,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为8.90%,静脉港使用率为6.83%。钢针静脉治疗中,钢针不合理使用59例(70.24%)。外周静脉穿刺在关节部位有44例(13.29%),下肢16例(5.14%)。输液器的选择为非PVC输液器302例(62.53%)。导管维护、敷料固定不规范126例(26.09%)。静脉治疗连接器具的使用中,头皮针连接肝素帽195例(40.37%)。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73%(18/483)。结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静脉治疗的输液器选择、药物配置环境相对规范,但在日常维护、静脉治疗工具选择、外周静脉穿刺部位、静脉治疗连接器具选择、并发症管理等方面有待改进。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以上环节医护一体化的质量控制,落实患者健康教育,加大督查力度,持续改进提升静脉治疗质量,确保患者静脉治疗安全。

关键词:静脉治疗;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肿瘤;护理管理

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护理操作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静脉治疗50亿人次,85%的护士用于静脉治疗的工作时间超过75%[1]。静脉治疗在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和安全隐患。科学、规范地进行静脉治疗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2014年5月1日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33-2013[2],它是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一次的护理操作规范,对于规范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肿瘤医院静脉治疗与综合医院相比,有着静脉治疗疗程长、化疗等强刺激性药物使用多、患者反复多次住院等特点。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各病区静脉治疗的横断面调查,了解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于2019年11月14日9:00-12:00调查本院18个临床科室33个病区静脉治疗患者。纳入标准:(1)当日住院单号床位的静脉治疗患者;(2)知情同意并能配合调查的患者。1.2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以WS/T433-2013[2]为基础,经查阅文献和多位护理专家2次探讨后设计完成。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医院整体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表,包括医院床位数、当日在院患者数、当日静脉治疗人数、静脉药物配制环境、操作规范制度及职业防护的制度与落实等。(2)病区静脉治疗情况调查表,包括静脉治疗工具的选择、输液器及穿刺部位的选择、药物输入种类、各种静脉治疗工具的维护情况、敷料固定、静脉治疗连接器具的使用、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等。1.3资料收集方法。抽调全院当天在岗的28名静脉治疗小组成员和部分护士长,进行统一培训后,对全院2019年11月14日9:00-12:00单号床位静脉治疗患者进行普查并拍摄不规范状况的照片,进行静脉治疗现状分析。1.4统计学处理。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并进行逻辑检错,采用频数或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查看全文

颅脑损伤预防和护理论文

[摘要]通过对数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总结有以下并发症较多见: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针对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颅脑损伤;肺炎;泌尿系统感染

Preventionandnursing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

[Abstract]Thecomm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are: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decubitus''''''''phlebitis''''''''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Taking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forthecomplicationsmayhelpthepatientsrecoverearly.

[Keywords]craniocerebralinjury;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二位。而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我科数年来收治的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发现其并发症以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为多见,下面简要叙述预防和护理。

查看全文

探索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更好发挥微泵作用。方法对我科近6年微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了微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患者治疗及时正确地进行。结论保证微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护理对策

微量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可供微量静脉给药,优点是剂量准确、安全、定时、定量,给药均匀,调节迅速、方便。常用于ICU、CCU、儿科、心胸、脑外科、普外科等重症患者。我科于2002年5月开始应用推注式微量注射泵采用维持给药方法在急性胰腺炎控制中取得良好效果。但临床在使用微泵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这些不合理现象不但使药物疗效降低,还隐藏着一些不安全因素,为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更好地发挥微泵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科在2003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对住院患者使用微泵注射者共117例,病例中主要急性胰腺炎,其中用生长抑素占94%,其余占6%。

1.2材料微泵的型号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PerfusorCompact)微量注射泵,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WZS)50F双通道微量泵由泵。

查看全文

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30例患儿,输液时间≥5d、平均3d,其中<1岁34例、1~3岁73例、>3岁23例,最大者12岁;男80例、女50例。将13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输液的部位、输液过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材料385100Q—Syte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套管针为BD公司生产的二代单腔直管型留置针,固定敷料均选用3M透明帖6cm×7cm。

1.3穿刺部位年长儿自控能力较好,易观察,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婴幼儿选择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前静脉等头皮静脉,因为此类静脉较直、粗,易穿刺和固定,患儿手不易抓脱且不影响睡眠姿势。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在5d内有无静脉炎、感染及堵管的发生。以回抽针芯时取无回血、有阻力为堵管;以穿刺点红或肿,静脉有条索样改变或触及硬结判断为静脉炎[1]。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