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13:25: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转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济转型时期投资眼光要长远
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是经济复苏,经济转型则是年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结构应是目前较好的组合结构。
经济转型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身”。
首先,整体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模式;其次,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传统的过剩产能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育,节能减排、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再者,区域的协调发展再度提上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反映了宏观政策的这一取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的则是区域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相继登场和估值中枢的不断抬升。
经济转型带给资本市场的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话题。目前,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和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高点。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这条投资主线呢?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把目光转向3—5年后的中国。那时,我国将经历怎样的剧变?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进而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并传导到市场估值?
首先,老龄化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左右消失。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将走向衰退。而医疗保健、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
其次,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项挑战。为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发展节能照明、智能电网、建筑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将是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地勘产业经济转型思考
一、促进地勘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意义
(一)转型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新常态下地勘产业经济必须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增强对地勘经济转型发展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转型发展实现新的均衡,朝着更平稳、质量更高的方向发展。实施地勘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是贯彻关于“三个推进”和“四个着力”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地勘系统改革和改制转企的推动举措,也是实现地矿集团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将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局高度上来,紧绷“稳定”之弦,直面地勘产业发展形势挑战,切实增强加快转型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地勘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二)转型发展是应对新常态下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地勘单位发展面临新的拐点。与此同时,地质工作作为国家建设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正向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并重发展,地质矿产工作投入由传统固体矿产向能源矿产倾斜。根据全国矿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辽宁地矿集团及下属各大地勘单位要积极开拓思路,多措并举全方位加强探矿采矿等地勘建设,抓细抓早对地勘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转变传统的地质工作观念,汇聚力量谋求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三)转型发展是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加快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是“十三五”建设的重要目标,辽宁省要紧抓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地勘单位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地勘单位的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将实现由生存型事业单位向发展型企业集团转型。辽宁地勘企业队伍规模比较大,辽宁地矿集团是在各大地质局的基础上整合新组建的,其经济发展、效益、职工收入相对落后于发达省份,要扭转落后局面,就必须抢抓机遇、拼命工作、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推动辽宁地矿集团各项工作上新台阶,贯彻落实“三个推进”“四个着力”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实现地勘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地勘产业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相信在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地勘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走向正轨,地勘产业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新常态呼唤“新思维”,新思维催生新举措。地勘单位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谋求新发展。(一)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2015年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于经济增速的放缓造成矿产品需求减少、价格下跌,导致勘查资金投入减少、地质勘查市场萎缩,地质矿业等产业板块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我省既不能无所适从、丧失方向,更不能悲观叹气、丧失信心,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是持续的,仍是引领地勘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今,我们又迎来了国家推动实施“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必须抢抓机遇,保证地勘产业经济稳步增长,做强做大做实优势产业,全力提升拓展市场的竞争力,这对于实现基层地勘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聚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创新也是一大改革,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要像强调的那样———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坚持上层设计与底层创新相结合,及时跟进地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推进步伐,解决制约地勘单位体制机制、科技引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大胆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人才助推产业,为地勘产业发展注入市场动力,做强地勘主导产业、做优地勘延伸产业、做大做强地勘经济,不断增强地勘队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三)科学探索开发管理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开发管理潜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管理手段是促进单位科学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在新常态下,地勘单位不仅要重视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安全生产的严格化、监督审计的科学化、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还要加强法治思维的运用,以此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一方面要将法治思维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中针对各项制度建设的意见建议,做好梳理完善,注重落实,明确最好的凝聚力是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规范程序,确保依法治企,合规经营。另一方面,要将法治思维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围绕地勘单位发展实际,组织开展普法活动及合同法律知识等专项培训,增强职工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意识,提升他们运用法律来解决现实问题,为全局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四)真抓实干汇聚增长动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文化为支撑,突出地勘产业服务社会经济的生态内涵,努力构建地勘产业生态经济体系。针对所有的宏伟蓝图而言,均要依靠实干进行绘制;针对所有的美好愿景而言,均要依靠实干予以实现。滚石上山靠拼搏,振兴发展要实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3月7日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关于“三个推进”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辽宁振兴、为地勘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地勘单位发展中,所有从业人员均要树立“艰苦创业、献身地质事业、积极开拓、努力进取”的理念,并且充分认识到市场开拓离不开实干、产业升级离不开实干、找矿突破离不开实干、所有发展成果离不开实干的现实,从而努力抓住实干,并且贯彻实干,从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实现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扎实推进地勘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措施
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标志我国对地勘工作的重视达到了一个阶段以来的新高速,更是明确了我国地勘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工作重心。地勘单位应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措施、夯实基础,用大资源观统领地质工作、推进地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让地勘事业在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上取得实效,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转型发展。(一)强化地勘单位内部管理。在当前国家和地方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地勘单位要深刻认识到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单位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无论是体制机制改革,还是内部管理机制改革,都需要我们逐步推进,循序渐进,在改革中逐步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新体制。新的管理体制中,要着重强调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作为发展契机,善于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工作和管理,推动改革的快速进行,使地勘经济科学合理迅速地得到发展。(二)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角色转变。随着政府逐渐从商业性地质领域退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改革对地勘单位的冲击巨大。但是,目前地勘单位总体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也是局部的、暂时的。我省应进一步围绕新常态下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以发挥国家财政出资的效用。组建地矿集团就是为了进一步减少矿产勘查投入,并将省级财政重点投入到社会必需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中来,颠覆以往地勘单位的生存、发展模式,地质勘查工作投入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地勘单位要扎实稳步推动“事”“企”角色转变,紧紧抓住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优惠政策的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招商引资促进地勘产业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地勘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地勘产业经济实力。(三)强化基础地质调查拓展地质服务。我们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单位优势,坚持转型发展,努力拓展思路,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强化基础地质调查,发挥地勘工作超前部署、先行先决的作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争取好的找矿成果;围绕地方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积极拓展领域、深度融合,提高勘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地勘工作转型发展;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密切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地勘队伍的比较优势,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好的建议,找准解决相关问题的切入点,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发展规划论证与制定,为地方提供优良地质服务的业绩赢得市场、赢得支持,在新常态下获得服务和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转换经营机制坚持融入地方接地气。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完成,地勘部门或单位将成为符合市场要求的企业主体和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地勘事业的发展,必须始终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在主动融入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扬地质服务之长,补矿产勘查之短,通过实实在在的作为,赢得地质工作的社会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勘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服务领域,风险勘查融资。地勘行业和地勘单位要紧紧抓住我国推出的“四个全面”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战略,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时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克服不利因素,争取覆盖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建立健全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拓展多元化的矿产勘查融资渠道,扩大和延伸地质工作发展空间,围绕建设富庶文明新辽宁中发挥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地质工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
经济转型城市设计探讨
1研究背景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被自觉运用起源于西方19世纪末[1],对城市设计的定义,目前学界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总体上认为其具有学科交叉的丰富内涵,能够有效塑造城市形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活力[2,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达到51.27%。根据国际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突破50%这个临界点之后,城市化进程将从量变转向质变,即经济增长动力由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增长。[4]与英、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完成同等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压缩了一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进入城市化后期时,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因此,我国未来的城市设计必然走向从追求速度、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2批判反思:快速发展时期的增量扩张
2.1经济利益的技术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这种“中国奇迹”背后,是单一关注速度和效率的“增长主义”作为驱动,城市空间扩张正是“增长主义”实现资本增值、积累以及资源、财富分配的主要方式。[5]在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孕育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尖锐问题。由于中国的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体系,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在任期内寻求快速见效的利益成绩。中国的城市设计实践时常被用作促进城市空间总量和衡量空间效益的经济工具,其服务对象往往也直接瞄准地方政府[6]。通过土地要素指标测算,制定开发计划,城市设计实质上变成了经济利益测算的技术工具。尽管从经济学的角度,城市设计为城市赢得经济竞争具有一定的正当性[7],但是城市设计的服务对象应当是大众而非政府[1]。出于宏大叙事的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并非真实的存在,而是抽象的概念,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它反映的是决策者的意图。城市经济指标上去了,而城市的活力却并未相应提高。2.2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城市设计最根本的任务,应该是在公共领域为市民谋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在于它的公共性[8],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城市社会活动发生的“容器”,是公共空间使得人们联合成社会整体。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究其本源,一方面如前所述,中国的城市设计大多是出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现代主义兴起以来,人们的设计意识中过于看重新技术,城市设计中出现了重物轻人的倾向。[9]其中特别是汽车和楼房,宽阔笔直的柏油公路,汽车川流不息;拥挤繁忙的城市中心,高楼摩肩接踵。城市的持续膨胀早已超过了人的身体尺度和感知范畴。街道活力是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重要表征。工业时代汽车出现以后,城市通过空间扩张来扩大规模,以满足更多城市人口的需要。这个时期的城市设计首当其冲的是对机动性的追求[10],街道的社会属性让位于基础设施属性,变成了冰冷的机器。宽阔的公路一方面在尺度上给行人穿越带来巨大的心理障碍,过去由建筑限定的街道生活被公路一分为二;另一方面,高速行驶的汽车带来安全、噪音、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令街道的空间质量急剧下降。张永和曾经对中国的“退红线”制度提出批判①:“(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是建筑都要退红线;退了红线还不行,还要进进出出。再进一步,建筑界面不能连续,要强调单体建筑的独立性。”退红线制度使得城市中的建筑成为一个一个的孤岛,街道被分解成不连续的片段,既不利于商业活动,更不利于社会交往。一方面是单体建筑形成碎片化的城市孤岛;另一方面,由门禁社区组成的超大组团形成另一种尺度的城市孤岛。封闭式的管理能够减少政从量到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城市设计府和开发商的维护成本,在城市扩张期间迅速蔓延。门禁社区使得街区之间的公共空间被放到街区内部,公共可达性降低,街区与剩余的外部空间界面模糊[11],城市公共空间被进一步瓦解。2.3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长期以来,建筑一直占据着城市的基本格局,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以建筑学作为背景。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城市发展一直严重忽视了城市的自然生态。[12]城市快速增量扩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已是学界共识。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等报道频繁见诸新闻媒体,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问题,生态系统的破坏正一步一步地侵蚀市民的生活质量。除了应对本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果,中国的城市还需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外部影响。近年来,夏季洪涝灾害已成为一种常态。天灾之外,我国的城市设计也显得反应迟钝,没有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城市化进程中,原先能够纳水排水的城市肌理被城市开发破坏,具有自然渗水能力的地面被硬化,这些城市开发举动都一定程度破坏了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国城市设计还存在尺度失调、交通低效、风貌雷同、文脉断裂、缺乏地域特色、迪士尼化、场所感缺失等特征,[13,14]中国在过去30年间的增量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民间讨论和学界批判。在我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转型时期,城市设计的转型也迫在眉睫。
3发展愿景:经济转型时期的存量优化
3.1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过去依靠增量扩张的暴利模式必然发生改变,转向对存量的优化设计。[5]存量优化意味着对既存利益的调整,实施起来必定会面临新的困难,过去在增量扩张阶段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增量扩张是基于未来的利益分配,而存量优化则直接面向现实矛盾和利益冲突,面对的是作为个体的城市人。在存量优化阶段,设计师的任务不仅要设计空间本身,还需要设计一套直接面向个体利益的空间交易方式。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其思想转变或许能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提供借鉴意义。概括起来,其一,强调人本主义思想,把“人”放到城市设计的核心地位,将市民参与下的邻里自建定位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二,由经济导向、市场导向,向公众参与转变,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见被接纳;其三,政府、财团、民间的多方合作参与,从自上而下拓展为上、下结合的方式。[15,16]此外,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广泛开展以“由下而上、社区自主、居民参与、永续发展”为原则的社区营造,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社区营造通过构建一种“参与式的民主”机制,将“自在”的社区转化为“自为”的社区。[17]通过社区文化、生活、环境和产业的协调发展,社区营造创造了一个“心之所在”的故乡。尽管“社区营造”更多地是针对乡村地区,但这种鼓励公众参与使社区保持持续生命力的方法或许也能给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转型提供些许思路。3.2城市微更新与场所重塑。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设计,关注点将从空洞的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的场所塑造[5],从追求经济利益转向解决人的真实需求,以人的尺度作为基本标尺进行设计。由于增量扩张阶段粗放式的开发,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支离破碎已是既定事实[9]。如何修复、织补起这些支离破碎的空间是存量优化阶段必然要面临的问题。2013年以来,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纷纷提出“瘦身提质”“零增长”“负增长”等目标,这意味着宏大叙事话语正走向终结,转而关注微观场所的品质提升与活力营造。城市微更新从尺度上而言,相对城市扩张阶段,变得更小更精简,但从系统上而言,它不仅仅需要考虑经济提升,还需要对社会问题、文化传承、物质环境、邻里关系等[18]做出全面的改善,通过经济转型、创新驱动、社会融合、文化引领、空间重构等手段,使衰败的城市空间重新焕发活力。城市空间的本质是为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城市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容器。街道活力本质上来源于以步行为基础的人们所进行的丰富的街道活动。[19]连续的、不受干扰的步行环境既是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这就需要转变过去以车行交通为导向的街道设计,转而关注人的步行环境。3.3生态修复与景观都市。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自然生态,是目前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等概念无不涉及对自然生态的尊重。[20]我国学者俞孔坚提出十大战略以支持城市生态,包括对山水格局、乡土生境、河道海岸、湿地系统等的保护维护。[21]这些战略从不同方面对如何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思路,但如何将这些战略在城市设计以及建设中落实,是一个留待讨论的问题。此外,近年来在哈佛设计学院流行开来的一种称之为“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方法或许也能为当前的中国城市空间优化带来启发。景观都市主义不仅关注自然生态,并且将“景观”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它探讨了一种调解建筑与景观、场地与对象、方法与艺术之间分歧的可能性。[22]在此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利用景观研究的思路,将绿色生态斑块和廊道作为构建城市形态和结构的基本骨架,进而创造出社会、文化、生态相互关联的复合城市系统。自然生态不仅仅可作为被观看的景色,也可以作为一种城市触媒,主动影响构建城市骨架网络,并形成良性连锁反应。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摘要:党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转型也站在了新起点。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与否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经济法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以此更好地将经济法应用于经济转型升级中,进而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能够在法律保障下顺利进行。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转型;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提出经济转型问题。对经济转型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体制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经济结构转型,即由农业的、农村的、封闭的传统经济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经济转变;第三,经济性质进行一定的转型,即由低级经济性质向高级经济性质转变;第四,经济模式转型,即由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经济模式转变。我国经济转型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将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转型升级及其特征分析
经济转型升级,指的是从速度型效益转向质量型效益;从行业之间生产要素再配置转向行业内部生产要素再配置;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以工业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向以服务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为主。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制约了我国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急需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2018)》指出,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通过持续的效率改进,实现向中高端协调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重视科技的力量,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进而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第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要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二、经济法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的运用
摘要: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决定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经济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经济法的相关论述提出提升经济法的主要措施,以便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成功,获得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经济法;转型;发展
我国的经济转型自改革开放便已经开始了,但是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并不彻底,现在还在过渡时期,并且这一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转型的效率与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最后我国经济形态的质量和水平。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依法治国,而经济转型也一直依赖于庞大的法律体系,所以经济法的改变或者调整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要提起对经济法的重视。
一、经济转型的定义
经济转型具体是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升级,从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的过程。主要可以划分成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上是对三大产业的调整或者是重新构成,例如把传统的农业升级为现代农业,传统工业升级为现代技术工业等;在微观上具体个各个企业,每个企业通过调整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提高生产效率,引进新型技术,以完成产业链的升级,从而提高微观经济转型的整体效率。经济转型还能从结构与体制两个层次进行研究,在我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社会形式从传统转化为现代,主要动力是科技;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处于转型阶段,依照生产关系的要求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提高和与社会生产力不相符的经济管理方式或者制度。不论是何种层次的改革都是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而造成的经济上的变化。
二、经济转型的特征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的作用
摘要: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却也是一个复杂又缓慢的过程。经济法作为对经济关系调整的一部法律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我国处于什么样的经济转型状态,特点有哪些,经济法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辅助经济的发展与前行。本文将在一方面解读我国经济的转型特点,而另一方面诠释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法律制度;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许多经济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成为前进步伐的阻碍。而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在经济上依托经济法进行管理和调节经济,成为有效的杠杆,有助于经济在全面的发展,通过经济法发挥的各类作用使得经济在转型中更加顺畅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一、经济转型及其特点
1.经济转型的概念
经济的转型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升级,从一种运行状态下改变思路、目标、条件以及过程转化成另一种运行状态。由此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宏观的经济,由三大产业的重构进行的调整,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传统工业转型现代技术工业,服务业转型至新型服务;另一个是从微观经济上来说企业通过对生产率的调整导致的产业链提升,企业通过节约劳动率、开拓新的科技技术带动产品的升级或者服务的升级,通过提高整体效率进行的微观经济转型。同时经济转型又分为体制的转型和结构的转型,一个是从一段时间内创新的市场经济进行的体制转型,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另一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从传统转入现代的社会转型,主要是依托科技的发展进行的现代经济的转型。不管是哪个层面及哪种形式都属于一段时期的根本变化导致的经济上转变。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经济转型是一个必经过程,其具有复杂性、缓慢性特点。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一部法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我国经济转型状态、经济转型特点,充分发挥出经济法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文章主要对经济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转型;作用
党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型站在新起点,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经济转型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社会各界的保障,为经济转型提供基础支持,法制保障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经济转型的相关内容,介绍了经济转型与经济法的关系,分析了经济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应用及作用。
1.经济转型的内容
经济转型指的是经济体制发展的改革和升级,由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主要内容:第一,调整宏观经济,这主要是重构和调整三大产业,如将传统农业调整为现代农业,将传统工业转型成现代工业,将服务业转变成新型服务业。第二,调整微观经济,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而开展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升级产业链,在创新和优化现代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进一步提升微观经济转型的整体效率。另外,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从结构、体制等角度进行分析,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传统社会形式转型成现代社会形式,其主要是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市场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相关部门需要根据生产关系要求,明确满足生产力要求的发展规律,大力改革不符合社会生产力的经济管理方式。因此,任何形式都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化带来的经济转变。
2.经济转型与经济法的关系
浅谈经济法在经济转型的作用
摘要:文章对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从阐明经济转型的概念、论述经济转型的特征入手,进一步剖析了经济法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说明了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最后对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转型;概念与特征;关系;作用;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转型可谓是一个热点话题,这也是新时代促进我国整体实力全面提升所必须要完成的一大任务。经济转型具有依靠政府推进、要实现经济结构与经济方式转型同步等特征,且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此时就需要发挥经济法的作用。而如何对经济法进行必要的完善,值得思考。
一、经济转型的概念与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一味追求发展数量的模式得到改变,更多企业开始追求质量,这就要求各企业积极促进各类技术的进步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实现升级,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全面转型。事实上,经济转型即是指从速度型效益转向质量型效益;从行业之间生产要素再配置转向行业内部生产要素再配置;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以工业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向以服务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为主。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靠政府推进。要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全面转型进步,必然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与推动,自20世纪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经济活力得到了全面焕发,这一政策的推进也是由政府推动完成的,以此鼓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而在当前经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制度的革新,也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现政治经济的相互协调,通过政策的出台与扶持,为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支撑。(二)经济结构与经济方式转型同步。一直以来,我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该制度对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方式都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形势一度起到了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但步入现代社会,必须因时制宜地对该制度所影响的经济结构与方式进行同步创新。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发展必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就需要运用科技的力量,同时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粗放经营模式向集约型转变,改善发展效益。(三)法律制度不完善。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在随时发生着变革,制度的创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从未止步,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转型工作一直在进行。但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国内法律制度的建设却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这就导致许多经济行为缺乏对应的法律的引导与约束,而在当前经济转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无疑会阻碍转型工作的进行。
二、经济转型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在茶企经济转型的作用
摘要:诸多有条件的茶企已经将产品项目从传统茶叶制品,向以茶叶为原料的饮品和食品类项目延伸。以茶叶为原料的饮品和食品生产并不构成茶企的传统主业,所以会面临着新兴市场环境下的法律风险。因此,这里需要加强对经济法作用的认识,即为茶企提供事前法律风险识别机制、为茶企提供竞合法律风险识别机制、为茶企提供财税法律风险识别机制。实施策略包括:提升茶企管理者的法律意识、组建专属的经济法人才队伍、增强法律风险识别职能地位、利用经济法维护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经济法;茶企;经济转型;作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茶企经济面临着转型的需要。从优化产能结构的视角出发,企业经济转型的主线则是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结构,并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从市场调研所反馈的信息中可知,诸多有条件的茶企已经将产品项目从传统茶叶制品,向以茶叶为原料的饮品和食品类项目延伸,从而就能在产品差异化策略下锁定目标市场的消费群体。但这里也需要直面一个问题,即以茶叶为原料的饮品和食品生产并不构成茶企的传统主业,所以,在产品项目拓展中必然会面临着新兴市场环境下的法律风险。如,康师傅和统一公司作为茶叶饮品市场中的在位企业,可能会在经济法范畴下反制部分茶企的同类产品,进而维护自身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这就要求,当前需要充分重视经济法在茶企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1茶企经济转型的主线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构出茶企经济转型的主线:1.1通过主营产品转向而实现经济转型。部分茶企在经过了长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并在对主营产品所处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之中,管理层可能会做出主营产品转向的决策。主营产品转向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即在该阶段中不断缩减传统主营产品产能,同时又不断扩大新的主营产品产能。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主要存在于那些具有较好资本存量的茶企,其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上述转型方式。1.2通过扩展产品项目而实现经济转型。这里的经济转型方式在茶企中较为普遍,企业在范围经济效应下寻求对关联性产品项目的开发与拓展,最终形成多产品项目的格局。但在扩展产品项目时也时常面临市场信息问题的干扰,如因信息不充分而导致新产品的投放决策失误,进而对茶企带来不可逆的财务风险。同时,基于我国大多数茶企的技术能力水平,新的产品又可能陷入到同质化竞争的格局下。1.3通过退出原有行业而实现经济转型。通过退出原有行业来实现经济转型,一般适用于那些小微茶企。其原因在于:(1)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提升,小微茶企现有的产品开发能力已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2)小微茶企的固定资产存量相对较少,从而就使得他们退出原有行业的沉淀成本较小。
2茶企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生态经济下西藏经济转型研究
摘要:西藏是我国的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清洁能源接续基地。西藏作为重要的能源型地区,除了能为国内的基础能源、原材料提供渠道,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西藏的经济转型代表着我国能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西藏的经济转型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令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进一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赢。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在生态经济的理论依据、生态与经济相融合的时态下,西藏地区如何找寻经济转型的具体方式、路径,以此来进一步推动西藏的经济转型,促进西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西藏地区;经济转型;研究分析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也日渐增加,资源型地区的资源使用已经濒临枯竭的状况,为了能够进一步延续能源的使用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关系着人类生存家园的维护。所以,相关地区部门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全新的理念,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些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久可持续发展。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地区,资源型地区的共性,主要在于它能够依靠当地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来寻求适合地区的发展。在目前的西藏地区展中,主要存在着缺乏丰富多样的能源产业组合、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藏区牧民的收入过低、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匮乏、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损耗也是愈来愈大,更会造成西藏地区的社会负担,也会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西藏地区这类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适应藏区人民的需求。西藏地区位于我国西部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境内最早实施“对口援助”的民族地区,其“对口援助”的范围在国内各地区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西藏的经济发展常年受到地理环境、人文素养、民族信仰等等方面的约束,“对口援助”虽然说能够缓解藏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因素,但是长期的经济发展单纯依靠这些是不行的。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清洁能源接续基地、民族文化保护地、世界旅游目的地,这些都足够证明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从上述这些描述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走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经济概述
生态经济,主要是指在生态体系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原理、系统工程方法,来进一步改变社会生存、消费的方式,找寻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种类,发展地区内一部分经济发达、生态效率高的产业,建设合理的保护体系,创建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经济的本质属性,就是指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上,以此来更好的达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双飞、环境保护、文明建设、大自然与人类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态势[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