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协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10:30: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协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济协调

经济协调科述职述廉

需今后加倍努力地学习更新。特别是向年轻人多学些朝气、时尚的东西。加强身体锻炼,面对这些客观的不足。加强心理调整。一定要以强壮的体魄和充满激情的活力去努力工作,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务员。

作为一名在科级岗位上的国家公务员,回顾一年来自己所走过的历程。始终能够按街工委办事处的要求,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管好科室,自觉履行一名国家公务员的职责。

坚定树立起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思想政治上。坚定全面推进经济发展,逐步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忠于街道事业,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能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琢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和参入研究一元街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投入特别时期的雪灾、抗震、迎奥运重大工作。

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方面。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做到生活上廉洁俭朴,经济上公私分明,工作上秉公办事,严格约束自己,积极参加机关廉政建设,不占用公物,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参入执行机关“五不准”等规章,保证科室工作有序的进行。

始终牢固“服务”宗旨,工作实践中。围绕街工委办事处发起的双争双创”主题教育活动,正确对待和珍惜本职工作,任劳任怨,扎实干活。一年来,按照职位职责规范,拟年度计划、拿具体安排、定保证措施,妥善地安排落实好经济发展任务、特色路街规划、网上统计直报、全国经济普查、安全生产生活、技改科普宣传、职工社会保障等工作。指导帮助完成了江岸区首批“外滩里”科技孵化基地的创办任务,经济普查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前列,省市区三级检查中都受到好评;完成了黎黄陂路名品名店街前期资源调查;撰写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一元街路街特色纲要》两个大型材料;按区政府要求完成一元街商务规划片规划图稿制作,全年各项目标如期实现。2011年我和同志们一道勤勤恳恳地工作,坚持走企业大户、跑企业特困户,关注经济发展、关心职工生活,处理突发事件,行行参入。努力做到知晓企业情况、解决企业困惑、排出企业疑难”

有安慰,总结一年来本人的工作。也有遗憾。安慰的按工委办事处要求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遗憾的思维传统、变数迟缓。严格意义上说,思想不解放,缺乏开拓精神。导致的结果是付出得再多,工作仍然逊色。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协调与经济发展探讨

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国际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亲密。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带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中国经济达到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贸环境中,要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才能在全球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充分把握经贸发展趋势,为推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新时代国际经济发展的意义

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直接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新时期,世界各国经济在不断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都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环境优化在新时期,国际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各国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发展空间,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增加其市场的占有份额。这种情况也让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不再是比较单一的竞争关系,而是在竞争中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竞争的格局,推动世界经济的综合发展。信息科技引领潮流新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当前形势来看,生产力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推动了世界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科学技术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相辅相成。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也在不断加快,全球信息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新时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格局逐步深化在现阶段的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交往打破原有局面,政治友好交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世界各国都重视自身经济发展,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也越来越雄厚,具有加大国际市场投资的经济能力。在经济政治合作过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以文化为媒介,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让政治合作变得更加亲密。各国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推动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不断深化。

国际经济多元化发展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生产力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科技环境以及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也越来越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的国家都在运用互联网来构建双向合作平台,能够让企业和个人通过互联网就能进行经贸合作问题的沟通、足不出户互动,突破了地域以及时间的制约。现在比较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适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而是需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更加规范现在不断有国家参与到国际经济的活动中,国际经济市场在不断扩展,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竞争形式也越来越严峻。为了让经济发展的环境更加公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也要建立友好的贸易体系,突破竞争的界限,在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合作。良性竞争能够让国际经济进行良好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协调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简称,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主要如下:一是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缓解不同国家间存在的经济矛盾,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促进了国际资本进行相应的流动。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有效协调国际共同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中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全球经济进行有效增长。运用国际经济协调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策略加强国际经济组织作用关税、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货币组织是二战后世界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了世界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的发展。例如,各个参会的成员国都表示愿意继续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全球化的经济。当前存在的单边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一定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成员国达成了一致立场,从而对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维护,意义非常大。诺罗夫表示,目标主要是在非歧视性以及多边贸易的前提下,共同构建具有开放型的经济,从而确保世贸组织的权威性以及独特性。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协调论文

战前,西方国家往往也共同采取1些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其国际协调的基本特点是特定性和临时性。并且在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经济区域和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争斗甚至于合作,国际协调的效果极其有限。战后,在吸取战前经济争斗及经济混乱教训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建立统1的国际经济秩序及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得以迅速发展,其所涉及的主要是两国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其协调目标经过筛选,确定为7项,即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贸易差额和经常收支、政府财政赤字、货币目标和汇率等。协调的手段则主要是调整贴现率和干预外汇市场。进入8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调整供给方面的国际协调明显加强。

战后国际经济协调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第1时期是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期这段时期,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制度和1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开发协会等。这些机构从维护西方国家的利益出发,协调资本主义体系的利益关系,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和减缓经济危机的振动幅度产生了1定的积极作用。然后,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逐渐衰落,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动摇,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开始发生变化。1973年以后,随着固定汇率制度的解体,国际经济协调的第1时期遂告结束。

国际经济协调的第2时期是从1975年起至今。在这1时期,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首先是多元化,由主要发达国家共同操作和掌握,从而改变了美国主宰天下的局面;其次协调机制已初步成熟,机构协调与政府协调并存,双管齐下,走向更高的水平;再次国际协调的方式较为灵活,可根据国际经济运行的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和具体目标。

1973—1975年期间是两个不同时期的转折点。以美国为核心,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框架,以机构性协调为特征的旧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由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于1973年走向解体。1975年西方7国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世界经济多极化为基础,以西方7国多层次经常性会议为组织形式,并辅之以全球性经济机构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开始出现,经过若干年的演变,逐步形成1个体系。

国际经济协调的框架

从历史上看,国际经济协调有3种框架:1是在多边协议框架下的机构性协调,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协调能源政策为目的的国际能源机构。2是在区域经济1体化过程中的地区协调,如从欧洲共同体起步发展到今天的欧盟。3是在领导人会晤机制下的定期协调,如每年1次的7国集团首脑会议以及每年两次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查看全文

浅析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一、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立法支持

1建议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还是1995年财政部颁发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着随意性大、程序公开度不够、地方财政支配权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为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缓解地区、区域间发展的不协调,建议国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就财政转移支付的宗旨、原则、适用范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形式、责任等加以明确规定。

2制定《区域合作开发法》实践中区域合作主要是通过行政协议、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开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合作的效力和责任的承担难以有效约束,影响到合作的效果。对此,国家层面有必要制定一部《区域合作开发法》,对区域合作主体、合作开发原则、合作协议的缔结和履行、纠纷解决机制、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实现保障区域合作的顺利实施,促进各地区共赢发展的目标实现。

3制定《生态补偿法》甘肃现阶段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面积萎缩、草场退化等诸多问题,生态形势严峻,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通过立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补偿的原则、标准、方式、责任等作出规定,建立均衡合理的跨区域的补偿机制,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确立流域水资源补偿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由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二是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及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对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补助系数,支持甘肃省进行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对“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大型项目占用土地和损害环境现状进行生态专项补贴。四是在补偿方式上,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外,更鼓励采用“造血型”补偿。

4健全国家支持与援助机制一是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各级区域发展中的责任,包括国家对地区发展支持和援助的方式,以及地方在援助资金和项目分配中的原则、标准,保证援助项目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公共投资和地方投资的评估系统。由政府组织相关评估组织对投资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作为是否需要继续支持的参考依据。三是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对资助项目的审批、资助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等关键环节,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防止腐败行为滋生。

二、制定促进甘肃经济协调发展的单项法

查看全文

金融与经济协调性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国际上对金融和经济这两大概念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其中,金融指的是一个包括了多个部门和众多金融业务,本身较为复杂的系统,其本身的各个方面都同经济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以金融和经济为切入点,通过对二者协调性本质、影响因素等内容的分析,从而就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展开研究,以期可以为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金融;经济;协调性

我国在近几年提出和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可持续和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根本性原则的。而金融作为经济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经济服务。但也因为金融活动同经济的联系十分密切,使得现代市场对金融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由于金融和经济间高度的互相依存关系,所以,如何推动二者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因此,找出当前影响二者协调性的措施,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一、金融和经济协调性的本质

虽然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复杂,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但这些关系之间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借助融通资金来建立的。为经济活动开展和进行融通资金,一直都是我国金融系统功能最为基本的工作职能和根本要义、是金融行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系统中各个方面对于金融系统所提出的根本性需求。尽管有时融通资金提出的需求时通过分货币形态的资金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其最终却需要依靠货币形式来实现,由此可以发现,货币供求间存在的矛盾,就是在协调经济和金融二者关系时存在的主要矛盾。目前,货币供求间的协调性主要包括了货币供求总量间的协调性和供求结构间的协调性。此外,货币供求总量本身的协调性,有效的反映了金融同经济总体间的协调性;而货币供求的结构协调性则反映了同经济中某个子系统或者是经济某一方面的协调性。

二、影响二者结构协调性的因素

查看全文

国民经济协调分析论文

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指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经济,不包括外国资本家在我国开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国民经济的构成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查看全文

经济协调调研报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和政策,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日臻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针,税收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一、当前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税收政策的局限性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现行税种设计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是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加重了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负担。西部由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不充分,其支撑工业主要是资源开发等重型工业。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纳税人扣除购进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很容易造成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二是现行的消费税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征收消费税的税目中,卷烟、酒类的征收率较高。尽管我国征收消费税是出于调节消费结构和体现“寓禁于征”的目的,但由于卷烟、酒类等产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占有很大比重,从而客观上导致其宏观税负偏高,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三是现行资源税制缺乏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贡献度。现行资源税税率设计偏低,征收范围窄。资源税实行差别定额税率,税率与资源产品的价格明显脱节。征收范围也仅限于6种矿产品和盐,对大部分自然资源没有征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依靠资源税收入增加税收。另外,长期以来资源品价格普遍偏低,而加工品的价格却偏高,使西部地区输出资源的价值被无偿转移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财政税收优势,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四是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对内资企业除了33%的基本税率外,还有18%和27%的两档优惠税率。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西部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东部以小型企业为主的格局,现行税收政策对东部有利。此外,内外资企业实行两套税收政策,外资企业在税前工资列支、捐赠扣除、业务招待费和税率方面都普遍要优惠于内资企业,而外资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因而东部地区更多地享受了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同等税收制度下,东部比西部的发展基础好,外商自然更多选择投资东部,进一步削弱了西部招商引资的力度。

(二)现行税收体制不利于欠发达地区财力增长。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给西部经济区域的财力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分税制体制规定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基数以1993年为准,从1994年起按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递增。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使得以1993年收入为基数形成的地区间税收返还基数差距也较大,发达地区收入基数大,以后的税收返还额高,落后地区收入基数较小,相比之下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各地的税收返还与其两税的平均增长速度挂钩,即与地方自身财政能力成正比关系,又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不利,落后地区财力依旧不足,所以,这种不合理的税收返还机制客观上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现行分税制将75%的增值税和全部的消费税划归中央,营业税则划归地方。这种制度安排客观上有利于服务业发达的东部沿海的地方政府增加收入,而使得第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的西部在收入分配机制上处于劣势,尤其是烟酒产品的消费税全部上缴中央,对于十分依赖烟酒财源的西部地区影响较大。

(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区域型,在内容上包括所得税定期减免、低税率、地产地销产品免征增值税、进口自用物资税收返还及加工贸易进口保税等方面,类型齐全、规模较大;在实施范围上主要包括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优惠力度呈“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递减格局,使东部地区的投资回报率大幅度提高,大量的外商投资、技术向该地区流动。同时,也吸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该地区集中,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尽管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也规定有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但无论从优惠的力度还是实际的执行效果看,都明显偏重于东部地区。此外,为了鼓励外商投资,长期以来对外资企业给予了众多的税收优惠,而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涉外企业,所以这种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实质上是税收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倾斜。另外,现行税收优惠主要以直接优惠为主,多集中在降低税率、减税、免税等几个方面,而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法运用较少,而且优惠税种也主要是所得税,这种单一的优惠形式和优惠税种不利于西部。因为直接税优惠主要是针对企业利润进行的,适用于投资期短、见效快的企业。而西部地区目前需要迫切发展的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其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见效慢,因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查看全文

经济协调科述职述廉报告

需今后加倍努力地学习更新。特别是向年轻人多学些朝气、时尚的东西。加强身体锻炼,面对这些客观的不足。加强心理调整。一定要以强壮的体魄和充满激情的活力去努力工作,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务员。

作为一名在科级岗位上的国家公务员,回顾一年来自己所走过的历程。始终能够按街工委办事处的要求,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管好科室,自觉履行一名国家公务员的职责。

坚定树立起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思想政治上。坚定全面推进经济发展,逐步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忠于街道事业,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能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琢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和参入研究一元街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投入特别时期的雪灾、抗震、迎奥运重大工作。

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方面。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做到生活上廉洁俭朴,经济上公私分明,工作上秉公办事,严格约束自己,积极参加机关廉政建设,不占用公物,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参入执行机关“五不准”等规章,保证科室工作有序的进行。

始终牢固“服务”宗旨,工作实践中。围绕街工委办事处发起的双争双创“主题教育活动,正确对待和珍惜本职工作,任劳任怨,扎实干活。一年来,按照职位职责规范,拟年度计划、拿具体安排、定保证措施,妥善地安排落实好经济发展任务、特色路街规划、网上统计直报、全国经济普查、安全生产生活、技改科普宣传、职工社会保障等工作。指导帮助完成了江岸区首批”外滩里“科技孵化基地的创办任务,经济普查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前列,省市区三级检查中都受到好评;完成了黎黄陂路名品名店街前期资源调查;撰写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一元街路街特色纲要》两个大型材料;按区政府要求完成一元街商务规划片规划图稿制作,全年各项目标如期实现。2011年我和同志们一道勤勤恳恳地工作,坚持走企业大户、跑企业特困户,关注经济发展、关心职工生活,处理突发事件,行行参入。努力做到知晓企业情况、解决企业困惑、排出企业疑难”.

有安慰,总结一年来本人的工作。也有遗憾。安慰的按工委办事处要求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遗憾的思维传统、变数迟缓。严格意义上说,思想不解放,缺乏开拓精神。导致的结果是付出得再多,工作仍然逊色。

查看全文

生态经济背景下“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生态经济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与要求下,广州不仅需要重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化,而且需要将资源与环境当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在对生态经济背景下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生态经济;资源;环境;经济

协调发展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的过度恶化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也凭借自身的科学性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广泛认可与应用。从广州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来看,广州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对生态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对于推动广州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一是广州市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同时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汽车、电子制造与石油化工成为了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因此,在能源消耗方面,与重工业城市相比,广州所承担的压力相对较小。二是广州生态赤字从逐渐减小转向盈利。2000年以来,广州生态赤字逐渐减小,2005年以后处于盈利状态。由此可见,广州凭借自身经济优势,逐渐利用贸易等行业对生态承载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弥补。虽然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影响正在向其他地区转移,但是对于广州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而言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广州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虽然当前广州煤炭消费比例仍旧较大,但是液化石油气等能源的使用量也在不断提升。另外,在严格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政策下,企业中的用煤设备不断减少,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水电、风电、气电、核电清洁电源装机容量比重也不断提高。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劣势:一是广州市经济的领先优势逐渐弱化,城乡之间在各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其他各省份GDP逐年增长的态势相比,近年来广东省的GDP增长缓慢,这使得其他各省与过去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表率作用的广东省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广州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逐渐被弱化。并且就广州市人民的日常产品消费结构情况来看,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在肉蛋奶、房屋以及娱乐等享受性方面的消费要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是广州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粗放型为主,环境形势堪忧。在广州市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影响下,其资源、环境利用也呈现出了粗放式的特征。虽然近年来广州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但依然未能彻底转变广州市的总体环境形势。粗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使广州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广州市“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查看全文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摘要: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社会气候环境,低碳经济需要向世界经济靠拢,针对低碳经济实施相应的措施,减少社会气候环境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1]。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和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道路,将其放在国家战略高度,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另外,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属于有机组合体,两者直接的联系十分密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代表,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还可以推动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反馈过程。同时,资源循环经济中各项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污染物排放量少,在持续经济发展中需要科学、有效地利用各项能源,降低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循环经济能够减少温室中的气体排放,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预期目标,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经济发展体系,如低碳能源体系、低碳工业体系等。其中,低碳能源体系通过开发各项清洁能源,无需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常见的清洁能源是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但不会消耗煤、石油等燃料。低碳工业系统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火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循环经济、资源回收再利用等。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大力推进高效率、低排放的低碳革命,进一步调整产业、能源、技术和贸易等政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发展要求和动机都十分相似,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创新并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