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08:04: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生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经济生活

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选择能力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参与经济生活的时间越来越早,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显得愈加重要。本文将分析中学生的经济状况、消费观念,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选择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经济生活;选择能力;策略

由于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程度存在差异,其选择能力也有高有低。虽然中学生普遍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但家长平时给的零花钱、过年过节的压岁钱,使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支配条件。所以,中学生提高自身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避免其肆意挥霍金钱、甚至误入歧途的关键。

一、中学生的经济状况分析

中学生普遍还未成年,无法通过社会劳动获得经济报酬,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家长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具有不固定性。中学生能够支配的金钱数量取决于家庭状况和家长的教育理念,通常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有部分特殊情况。比如在中学阶段就开始住校学习的学生,每个月会有较为固定的生活费,还有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出差,将家庭经济大权暂时交由学生自己管理。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拥有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资本。所以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应有意识的提高自身参与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对自己掌握的经济资本进行合理支配[1]。

二、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分析

查看全文

地税局税收经济生活讲话

尊敬的陈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感谢*大学的邀请,感谢*申校长的介绍。今天,我来到北大,感到特别高兴、特别荣幸、特别亲切。13年前,我在*区当区长的时候,对北大就有特殊的感情,特别关心北大。因为,*大学是*的最高学府,是*最好的大学,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的地方。4月份是全国的税收宣传月,借此机会我跟大家交流一下《税收与经济生活》,目的就是使大家了解一下*的税收,了解一下税收与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也顺便了解一下我们税务局怎样为国家收税。

税收是一个国家核心经济政策,关乎到每一个有收入的企业和个人,很不情愿交税又必须遵从。其实,税收是一个很专业、很严肃、很枯燥的话题。我争取讲得生动一些。

我今天想讲这样几方面内容:一、税收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二、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税收概念和信息。三、数字网络化的*地税。

一、税收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一)税收是一个古老、厚重、庄严的正说

查看全文

剖析互联网监控对经济生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经济状况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让网络成为人们交流、发表看法的重要途径。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互联网舆情监控具有比较特殊的一些方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这样的现状,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听取社情民意,在政策的实施和各级管理中,多听取人民的意见,建设服务型政府。

网络由于具有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上面既有健康的、文明的知识和新闻,也有不文明、暴力、黄色等信息的存在。这些不健康的知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人们造成不正确的导向,甚至可能会加剧犯罪,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目前的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虽然有了一定的建设,并且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监控系统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发挥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加强政府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一、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网络舆情的定义

刘毅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他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他同时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分析的工作流程框架,并归纳了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并且传播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有可能是赞成,也有可能是反对。具有自由性,是网民情绪的自由抒发,而且由于网络的特点各种情绪之间会进行交流,网民之间互相是隐匿的,不明身份的,所以表达往往包含了网民的个人情绪,而且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往往是在一瞬间的爆发,引起网络上的热论。

查看全文

如何学好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内容

[摘要]高中的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政治教育中对生产、消费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以此来加强对生活中社会经济方面的理论进行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主要对高中阶段的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来完善政治经济的教学质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完善高中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教学方式

政治经济的教学对高中生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理解与运用上都有直接的作用。但现阶段高中的政治经济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枯燥无味的练习方式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政治经济中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更是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所以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优化教学结构

教师的备课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备课阶段应该加强对主题的理解,在熟练掌握知识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拓展,加强对最新时事政治的掌握,了解相关专业书籍,以此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教材的结构,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教材知识结构,把握好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围绕主题进行教学。此外,教师在备课的阶段不应该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教学方式也应该创新,在结合他人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与把握,从学生的角度与思路来对教材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原创特点,可以更好地彰显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在对《经济生活》中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内容主要讲述了“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还有经济全球化的界定、表现等,教学内容要求较多,并且内容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难以对这一内容进行理解,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就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疲劳,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直接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需要表达的内容与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理解,发现教材的中心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内容来对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并结合经济全球化为现代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讲解,这种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将感受经济全球化、理解经济全球化、分析经济全球化以及应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分开教学,让学生从大体到细节,从发现问题到分析与解决问题,引导式地开展教学,这种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训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查看全文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社会生产力水平较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日趋活跃,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不断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外贸顺差继续扩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投资增幅仍处于高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提高;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对这些突出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全面分析、冷静对待,以趋利避害,促进问题的解决。

客观分析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之间的关系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外贸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引起的外汇净收入必然导致从结汇渠道投放的人民币增加,推动银行信贷的扩张。可见,外贸顺差增长过快是近年来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基本原因;而货币信贷增加,又可能导致投资增长加快。但从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看,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直接,其相互影响也是有条件的。结汇渠道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信贷资金,取决于社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及商业银行对存款资金的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存款资金向信贷资金转变的数量和速度,从而控制货币信贷投放的增长。正因为如此,尽管近年来外贸顺差很大、外汇储备增加很快,但货币信贷增长仍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货币信贷投放转变为投资需求也是有条件的。投资者在确定项目时,不仅要考虑投资贷款的获取成本和回收周期,还要考虑市场竞争和需求容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国家严把土地闸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下,投资者还要考虑土地和市场准入的要求。因此,只要信贷资金增加比较适度,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合,投资增长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投资增长高位趋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增幅回落3.9个百分点。这是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效,也是市场竞争约束增强的累积结果。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提高。应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防止投资增幅反弹。

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幅较上年同期降低1.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但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从历史经验看,已经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其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明显地显现。

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表明我国已经摆脱了外汇长期紧缺的窘迫局面,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也要高度注意由此引发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增大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剧国内资源环境矛盾,并且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等。

查看全文

高职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对策

摘要:高职思政课要想实现高职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教师必须加强对高中政治课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实际和存在的问题,统筹安排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拓宽和深化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异同,提高高职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从而实现高职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与有效融合。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与融合

高中政治教师虽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但是很少深入研究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无法充分讲解现有教材中的理论难点,容易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误解和偏差。高职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深厚,但是缺乏高中教学实践经历,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和要求缺乏充分了解,对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难点也无从把握,导致高职与高中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

一、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设置给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经济知识,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征和本质,从而学会把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和实现自身的发展。高中“经济生活”课程任务多样,内容丰富,既包含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如价格波动、价值形成、生产投入等,又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如货币认知、理性消费、保险理财、就业创业等,还融入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这些知识内容汇聚在一本教材中,要求高中生在一个学期内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给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是内容多,涉及面宽,不仅高中生难以理解与把握,而且超出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覆盖面。“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经济学基本理论,如价值理论、经济制度、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还涉及金融、财政、税收、国际贸易、企业经营、劳动就业等内容。“经济生活”课所用教材对这些知识内容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以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信用工具和外汇内容”为例,当前银行卡结算主要使用借记卡,但是该教材却没有介绍借记卡,反而直接介绍信用卡。学生和教师如果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仅凭教材的介绍无法实现对信用知识的基本认知,因为高中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借记卡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而不是信用卡。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支票,但是对于学生乃至普通大众而言,支票是很少接触的一种金融票证和支付方式。二是在教材介绍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结构中存在矛盾。高中政治课具有特殊属性,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如《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介绍了劳动价值论,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在“专家点评”板块中强调了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观点。但是,该教材对相关内容缺乏深入剖析与论述,容易引发高中生认知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困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述逻辑而展开的,脱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单纯强调某一结论,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此外,商品价值的形成和构成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经济学理论焦点之一。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劳动力作为商品生产主体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是多元的,仅把商品价值归因于劳动就难以理解商品的本质。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和认识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导向编制框架、设置内容;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介绍当前经济学界形成共识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地对某些观点做一般性知识介绍。显然,《经济生活》在劳动价值论内容介绍方面倾向于后者,这容易使高中生对商品价值量的度量、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格对应等问题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最终影响了高中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三是教材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的内容呈现与理论体系的系统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首先介绍货币的起源和基本职能,是因为学生对经济生活的感受与认识是以货币或钱物的使用为起始的。教材的这个开端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知兴趣,但是与经济学一般理论体系的起点存在较大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商品分析入手的,进而围绕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逐步展开,深入发掘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属性。《经济生活》教材没有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起点出发,而是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入手展开论述,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却因缺乏理论逻辑的支撑而导致知识呈现碎片化。四是教材内容相对单调且与高职课程存在一些重复。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维敏捷,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特别喜欢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但是,高中政治课教学难以将学生的良好愿望与课程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原有的课程安排讲授教学内容,而有些内容往往滞后于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也难以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知识内容的相对滞后,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无法满足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由于部分内容在高中“经济生活”课程教学中已经有所介绍,高职生在学习思政课时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大大削弱了学习实效。

二、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衔接上的困惑

查看全文

经济史学科分类论文

经济史学科中包括各种类型的经济史,研究不同类型的经济史,必须采取适合其性质与特点的方法。因此,要弄清楚各种类型经济史的研究方法,首先是要知道经济史学科有哪些类型。

第一、从学科研究对象区分,经济史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类经济生活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史学。另一类是以经济史学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史学概论(或简称“经济史论”)。

经济史学(习惯上简称“经济史”)这个大类中又可区分为两个小类。一类以研究经济生活演变过程为对象,着重揭示它是怎样演变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具体因素。在分析方法与叙述方法中,主要使用叙述方法;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上,主要遵循历史逻辑。其论著一般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按时序叙述经济生活(或其中的某个方面)变迁的情况与变迁的环境、原因(包括必然的因素与偶然的因素),从史实中概括出就事而论的结论(论从史出)。总之,它们以时间为经,以史实叙述或具体(时间、地点、表现、数量等等)为特征。另一类是在前一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经济生活演变过程进行理论的分析、概括与抽象,着重揭示它为什么这么演变及其运行机制与规律。在分析方法与叙述方法中,主要使用分析方法;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上,土要遵循理论逻辑。其论著一般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按照理论逻辑的框架,运用经济学范畴和历史学范畴,分析经济生活演变过程各种因素的内在(本质)联系,或概括出特定空间(国家或地区)、特定时间经济生活演变的特点,或抽象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范畴与理论。总之,它们以理论分析和抽象(舍弃了对经济生活演变过程的具体叙述和那些偶然的因素)为特征。此类可称为经济史通论。

经济史学概论研究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叙述方法、理论、历史、学派、相邻学科、分期标准、研究者素质(研究主体)等等。具体地说,严中平的《经济史研究方法十讲》、吴承明的《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中的经济史论部分,就是属于经济史学概论的。

这样,经济史学科分类的第一、二个层次是:经济史学科。

经济史学概论以经济史学为对象,它不是经济史学科的主体。在经济史学的两个部分中,经济史是经济史通论的基础,是经济史学的主体,也是经济史学科的主体。下面讨论的,主要是有关这个主体部分的方法。

查看全文

近现代经济转型与文学变迁

自19世纪中期特别是清末民初以后,中国封建农业、手工业经济随着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而逐渐向封建性与殖民性相混杂的经济形态转型,这导致中华民族经济生存方式的改变,而“每一民族的经济生存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民族政治的、精神的和历史的基础,民族的观念文化都由这一基础决定。”[1]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着人的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规约着生命的意志、情趣及其表达,而表达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文学创作。受经济转型制约,中国文学开始艰难地转身,走出古典形态,在变革中生成新质,成为与新型经济形态密切联系的现代性不断生长的文学。

清王朝末期,西方现代资本势力在强大的军事力量掩护下,以非市场行为方式大举进入中国,肆虐古老的农耕大地,致使中国旧的经济格局被瓦解,单一的封建经济形态被颠覆。虽然中西部绝大多数地区仍然维持着原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看天生产,自给自足,但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城镇,新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贸易较为发达,对固有的农业经济形成冲击;工业、商业又与西方政治、经济势力纠缠在一起,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突出,生产关系、社会矛盾颇为复杂。诸如:地主与农民的矛盾;西方经济势力与中国民族经济的矛盾,包括与中国轻工业、手工业、农业的矛盾;买办势力相当猖獗;城市工商业经济对农村自然经济的威胁、掠夺,等等。

都市工商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唯利是图,冲击着传统重义轻利的人伦关系。经济生活方式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作家们书写的内容、审美价值取向等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文学由内到外发生蜕变,呈现出新的态势。年轻人诸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闻一多等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开始离开乡镇,眼光转向城市与海外,在新的世界格局与经济关系中思考自我存在价值,认识到新的经济社会中,旧的科举取仕之路已经过时了,自觉调整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与实现方式。他们进新式学校,游学海外,学习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知识与能力,探索变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途径与方法,思想、价值观与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反思旧的封建文化,批判封建经济关系下所建立的等级制度,反对封建政治伦理、经济关系对个体生命的压制与蔑视,呼吁人的解放,追求自由与尊严。他们以新的观念审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现象,其作品表现的对象、思想价值立场等迥异于古代文学。古典文学作品如《陌上桑》、《月令农谚》、《野田黄雀行》、《归园田居》、《过故人庄》、《春中田园作》、《姜村》、《石壕吏》、《观田家》、《田家词》、《蚕妇》、《悯农》、《旱乡田父言》、《荔枝叹》、《吴中田妇叹》、《催租行》、《逃荒行》等,对乡村的表现,多以读书人的良知为基础,山村自然的美好,耕种的繁忙,乡民的勤劳、善良,女子的机智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天灾饥荒,官府对民的压迫等,成为书写的主要内容。杜甫等哀民之不幸,但不深究社会因由,或因观念视野制约究而不深;同情而不批判,或因对社会机制理解狭隘以致批而不力,这些构成作品的基调。

与之相比,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作家们对农村社会的表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着重表现农村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暴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写农民生活的艰辛,揭示物质贫乏所导致的精神病象,如鲁迅、王鲁彦、蹇先艾、许钦文、王任叔、彭家煌等人的作品。鲁迅在《阿Q正传》中不仅哀阿Q之不幸,哀未庄底层社会之不幸,还怒其不争,批判他们的种种劣根性,并将之上升到国民性的高度加以反思、批判,在精神上与古代农村题材作品区别开来。王鲁彦的《黄金》、许杰的《赌徒吉顺》等揭露了半殖民地商业化原则对乡村传统道德的冲击,惋惜古朴的田园牧歌生活的丧失,从外来经济侵略的角度揭示农村凋敝的原因。妇女的善良、勤劳、美好不再是表现的兴趣所在,作家们关注的是她们因经济原因所导致的肉体磨难与灵魂不幸,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遭受婚姻、家庭不幸,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灵魂无所依托;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揭露了农村经济凋敝家庭困顿导致的野蛮的典妻现象,等等。相比于旧小说,农民的心灵、情感与精神世界成为表现的重点,而这些又与经济生存状况密切相连。19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之封建剥削加剧,江南农村丰收成灾成为新的社会经济现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怪相,让质朴的农人不知所措,让乡间读书人理不通其中经纬;然而,初获世界眼光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思考与追问,并以文学方式作了解答,如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等敏锐地反映了这种现象,揭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结构对长期以来生活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下善良农民物质与心灵的摧残,旧式农人天真地相信旧的经济生活经验,没有看清世界的变化,以致被新的经济社会无情地“戏弄”。茅盾这些作品在应对新的经济问题的同时,颠覆着中国传统作家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为此后展开的漫长的文学新传统创造叙事原型,也就是说新的经济生活催生着新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题材作品,农民是描写的重要对象,从阿Q、闰土、老通宝到小二黑、王贵、赵玉林,书写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他们要么失去土地以打短工为生,要么租种地主土地艰难度日,要么为获得土地起而反抗,要么在根据地新制度下获得土地后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自由。与土地的关系,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形象演变反映了中国农民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改变其生活方式、精神世界所发生的相应变化,他们从自在走向自觉,由被奴役者逐渐变为生活的主动者,人的意识逐渐复苏。他们由外到内所发生的变化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关系的改变,而且印证了经济生活方式影响文学创作之规律。

中国近现代城市经济形态,放在世界历史上考察不是最复杂的,但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而言肯定是最斑斓而怪异的。上海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工业、商业相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封建经济依然存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势力盘根错节,新型市民阶层兴起,成为左右消费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北京这座古都经受着新旧转换的阵痛,新型工商企业与旧式作坊店铺相邻,新市民与旧阶层混居,经济关系相比于19世纪复杂得多;多数内陆城镇同样是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共存,社会阶层变得更为复杂;红道白道你中有我、我中存你,官私资本纠缠在一起,拉大了新兴城市色彩的对比度,也彰显了中国城市的特色。所有这些使书写都市、城镇的文学呈现出具有新世纪色彩的复杂态势与特征。鲁迅的文学从相当程度上讲,是关于经济基础与人的精神关系的文学。1923年,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演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2]《伤逝》通过子君、涓生的爱情婚姻破裂,形象地再现了都市新型市民阶层因经济困顿导致精神自由追求破灭的过程,反思了经济生活与人的解放之关系,从最现实的经济生活角度关注人的精神问题。《阿Q正传》通过阿Q既写了农村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又写了都市革命、物质文明及其与乡村剪不断的联系。在未庄凡是失去了土地、“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的农民,诸如阿Q、小D、王胡,他们的精神无不坍塌,成为生活的笑料,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定程度上讲源于一贫如洗的经济生活。城和乡因举人老爷逃难和阿Q那特殊的“经济行为”而联系在一起,城、乡联系和物质差距与阿Q性格生成相关。鲁迅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物质基础看成是性格生成的核心原因,这是他与那些空谈精神的作家所不同的地方,也是长期以来学界不去正视的地方,放大一点说,导致了许多研究者对鲁迅的误解与神化。老舍的代表作典型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城市底层人们因经济困顿走向悲剧深渊的现实。《骆驼祥子》写封建压迫下农村衰败、农民祥子失去土地来到城里,作为洋车夫卷入了相对于农村封建经济关系而言更为复杂的城市生活漩涡。他固守着只要有田地、肯劳动就有饭吃这一自给自足社会里的生活经验,坚信只要拥有自己的车(相当于农村的田地)就有饭吃的道理,为买车而拼命挣钱,这是祥子的经济行动,但兵匪却以暴力方式抢走他的血汗钱。韦伯认为:“运用暴力乃是十分强烈地对立于经济的精神,经济行动因此不能用来指称直接以暴力方式攫取物品,以及通过斗争对他人的胁迫行为。”[3]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人们失去了进行公平经济活动的环境,自然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在这一意义上讲,祥子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经济环境对抱持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生活原则的新式城市无产者的摧残,看到了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共存的城市所制造的无声悲剧。文学史习惯称茅盾是社会分析小说家,这其实有点空泛,准确地讲,他是一位从经济角度考察、书写社会变化的作家,个人对生活的认识与实践同社会客观经济状况错位是其作品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林家铺子》描写江南小城镇因西方经济侵略苦苦挣扎的现实,林家铺子老板虽有经营头脑与方法,但无法理解社会迅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层面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势进入,农村破产,农民和小市民阶层购买力低下,最终不得不以破产告终,受害者还包括底层农民。这是一篇典型地表现江南复杂经济形态下底层社会生活的小说,是古典文学作家难以想象的作品。《子夜》更是一部反映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相斗下中国城市、乡村相互缠绕又无法彼此依存而最终走向衰败的作品。吴荪甫具有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知识,资本雄厚,一心想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然而他没有认清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复杂形势。那时,西方资本主义在华势力过于强大,严重威胁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只得剥削压迫产业工人,国内封建经济关系又导致农民与地主矛盾激化。置身这样的环境,吴荪甫左冲右突,他所具有的西方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显然是不够用的,且经济问题在非正常的年代是由政治、军事所决定的。他在无可奈何中到债券市场投机,企图挽回颓势,然而那是他的一厢情愿,比实业界更复杂的债券市场令他以失败告终。这个作品反映了民族工业在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形势下必然破产的历史。

茅盾当时所置身的经济环境及其所书写的经济生活内容,使其小说具有颠覆性,即对旧式经典的背叛,创造出外在斗争与心理对抗相纠缠的故事讲述方式,同时随着作品的传播无形中改变了读者的文学口味,引发出新的阅读趣味。郭沫若的《女神》多创作于现代化都市,表现了古典诗歌中几乎没有的声、光、电、化,“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天狗》),“大都会的脉搏哟!/生的鼓动哟!”、“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笔立山头展望》),“动”而非传统的“静”成为作品的主旋律,这是现代都市动态化的经济生活的反映,揭示了现代工业经济生活中个体心灵趋向与价值认同。郭沫若可谓是那时都市世界忧郁而浪漫的骑士,他的《女神》以现代气度刺破了中国传统抒情诗的精神结构,将古典视野里的“怪力乱神”放大,并堂而皇之地加以表现与赞美,这与诗人对于现代都市经济形态的理解分不开,与诗人的都市体现分不开。1930年代的海派小说将中国现代都市文学推向一个高度,其特点就是以现代方式呈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物质形态与精神状况,反映了殖民化的经济社会被扭曲的人的生活。《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等,就是反映畸形大都市经济生活的作品。穆时英在上海的所见所感绝不同于古代勾栏瓦肆作家的观与感。1930年代的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狐步舞的背景是西化的:福特汽车、别克跑车、林肯路、广告旗、黄包车、印度巡捕、时装杂志、铁路、别墅、洋房、金表、跑马厅、华尔兹、珠宝掮客、电车、《大美晚报》、《东方杂志》、电梯、工厂、夜总会、雪茄、英国绅士等等,这些意象全然不同于枯藤、老树、昏鸦、寒月、霜雪、梧桐这类农业社会的存在物。西化环境是现代西方工商业强行侵略的结果,是经济、文化被殖民化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生产关系,新型的欺凌、压迫关系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人被撕破或者说异化,生物性膨胀,儿子与继母乱伦,道德沦丧,有钱人醉生梦死,普通市民则被无情地抛向黑暗的深渊,老妇人为儿媳拉皮条,正如穆时英在《上海的狐步舞》中所感叹的:“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现代殖民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造就了一个畸形的工商业孤岛,也相应地改变了作家们的表达方式,创造出富有殖民文化特色的现代主义文学。这种文学里的主要人物,欲望随现代经济的扩张而膨胀,痛苦来自膨胀的欲望,经济生活状况与观念决定着他们的心灵,这也是那群现代派作家的观念。1940年代张恨水等人的通俗文学,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既要迎合新型市民的阅读趣味,为市场利润编织故事;又要关注民族生死存亡问题,它们是半封建半殖民性的都市经济生活的反映。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信用社会构建论文

摘要:现实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要求与社会实践相脱节,难以导向和规范现实社会生活。必须从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层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尤其应解决好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道德导向与道德规范、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关系,实现构建社会主义信用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信用社会建设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但现有的理论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面现象,或者只注重对具体信用制度和行为规范的设计,缺乏从社会理论体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社会,必须从理论建设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达到洞观症结、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论滞后——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单从表面上看,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本质和缺乏社会规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理论滞后是社会信用丢失的思想根源,社会诚信缺失是理论空缺的必然表现。换言之,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理论要求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导致道德生活与经济生活相脱节,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分离,难以对现实社会生活以有效的导向和规范。

人们的活动和行为,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和驱使。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须以道德存在为基础,否则这种利益或者就不能够存在,或者成为不道德的行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是以社会和集体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劳动者都是联合劳动中的一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于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这与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个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个人的利益要求。作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道德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联系,在观念形态上,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仍停留在纯粹计划经济的年代,缺乏对个人利益的正确反映,体现不出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和要求。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信用社会构建论文

摘要:现实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要求与社会实践相脱节,难以导向和规范现实社会生活。必须从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层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尤其应解决好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道德导向与道德规范、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关系,实现构建社会主义信用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信用社会建设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但现有的理论研究中,或者只看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面现象,或者只注重对具体信用制度和行为规范的设计,缺乏从社会理论体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社会,必须从理论建设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此达到洞观症结、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理论滞后——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单从表面上看,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本质和缺乏社会规范所致。而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理论滞后是社会信用丢失的思想根源,社会诚信缺失是理论空缺的必然表现。换言之,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理论要求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导致道德生活与经济生活相脱节,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分离,难以对现实社会生活以有效的导向和规范。

人们的活动和行为,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和驱使。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利益存在都必须以道德存在为基础,否则这种利益或者就不能够存在,或者成为不道德的行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是以社会和集体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劳动者都是联合劳动中的一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于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这与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规范是一致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个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人”,必然要提出自己的个人的利益要求。作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道德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利益要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联系,在观念形态上,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仍停留在纯粹计划经济的年代,缺乏对个人利益的正确反映,体现不出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和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