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进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05:30: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进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炼铁经济指标进步原由
1、前言
新钢公司现有炼铁高炉7座(2×350m3、3×1050m3、2×2500m3),炼铁总产能约850万t。2010年实际产铁约877万t,计划完成率105.92%。由于在2009年3月和11月提前淘汰了3号、4号两座设备老化、指标落后的300m3高炉,2010年新钢炼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上年有明显进步,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目前,多项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或中上水平,处于行业中下水平的指标是利用系数和入炉品位,处于行业落后水平的指标是生铁合格率和休风率,这是严重影响新钢炼铁指标水平的两块“短板”。
2、2009-2010年炼铁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与同年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见表1。对照表1,按“四分法”分类,2010年新钢炼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指标为生铁一级品率、综合焦比、燃料比和劳动生产率,处于国内中上水平指标为风温、入炉焦比、煤比,处于国内中下水平指标为利用系数和入炉品位,处于国内落后水平指标为生铁合格率和休风率。
3、2010年炼铁指标进步分析
3.1国内先进水平指标
知识经济前提下经济法进步
时下,以知识、信息、技术等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其形成和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与此同时,知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引发法律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本文所要探讨的即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经济法发展的关系
“除非发生社会变革,否则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下法律变革的频率和幅度都不可能与知识经济下法律变革相提并论。”[1]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它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所以,知识经济推动了现代经济法的发展,以社会利益为根本,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要旨。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经济法立法一方面要重点制定激励高科技开发、利用的边缘性经济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用法律手段防范高科技发展的副影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空前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森林面积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十分突出,另外电脑病毒、网络的信息公害、网络贸易犯罪、驰名商标被抢注等问题日趋严重。经济立法工作者应该关注到这些问题,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立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眼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的经济立法。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法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欠缺直接针对知识经济垄断的具体规则
1、因欠缺明确的界定标准所引发的难题知识经济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各种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法律规则难以对其发展做出更好的引导和必要的监管。与此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更多知识产权垄断的潜在可能性。根据国家对垄断所采取的态度,可以将垄断划分为合法垄断和非法垄断。合法垄断是指国家法律所允许的垄断。在反垄断法中,这种垄断通常是以适用除外条款加以确认的。虽然从现行的反垄断法来看,知识产权垄断属于合法垄断。然而,在知识经济垄断被不断扩张、强化的条件下,即使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行使未超过自身权利的范围,同样也可能对市场竞争造成不应有的、过度的或实质性的损害,[2]此时,经济法应该给予有效的控制。然而知识经济多元化导致立法者难以就知识经济产权人凭借其权利限制竞争的可容忍度或者合法与违法作出正当的立法回应。此外,现行的反垄断法并没有对知识经济垄断作出具体的界定,因此不得不寻求知识产权法来作为认定知识经济产权垄断的判断标准。虽然权利要求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权利人的独占权范围,但这种重商主义形式的保护往往会加大限制竞争的力度,并减少社会增进的福利。这使得现行的经济法无法真正解决产生并发展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经济垄断问题,从而导致实践中经济法适用的严重困难,直接影响控制和规范知识经济产权垄断的效果。
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进步
1概述
所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地恶化,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在美国,住房按揭贷款按照贷款人的信用和其他因素分为优级、中级和次级三个等级。次贷就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一般而言,受自身条件的制约,次级按揭贷款被迫比优级的利率要高,还款方式也更严格。放贷机构为早回笼资金,又把贷款打包发行债券,当然次贷的债券利率更高,进而受到投资银行对冲击等投资机构的追捧。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发的泡沫经济破裂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美国次贷款使投资银行倒闭,加之美国经济的逐步下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起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到的钱进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银行业受到冲击,影响实体经济。
2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金融证券业、劳动就业、外汇储备、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2.1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国出口形成挑战。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就是金融危机对中美双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愈加恶化。
2.2对金融证券机构的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银行等金融、证券机构尚不发达,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这就决定了这次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一方面,在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内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环境。当前让金融机构更为担心的是因为整体经济衰退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的联动、汇率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产生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可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会传递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股价波动及它对投资者投资收益和对证券机构业绩、经营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今后我国仍然会坚持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金融创新的发展渠道,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的加强。
刍议农村经济进步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农民不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对于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行情不能全面了解,对于国家队农业发展的相关调控政策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不能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方式。这样,农民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促使农民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与参与交易活动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下,促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变化,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且将农业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联系起来,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预测与驾驭市场的能力,能够避免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管理
在我国很多农村,农村干部与群众的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大多还是采用封闭式的政务处理与管理方式,农民的民主权利不能得到行使与发挥,成为了农村干部谋取利益的手段。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的民主管理,在提高农村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够维护民主管理的实现。首先,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电子政务系统的完善,促进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能够促使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灾害预防信息、气象服务等公共信息,促使网上办公的实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冲破环境的限制,保证农村管理的透明与民主。其次,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促使农民群众积极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参政议政,加强监督农村的政务决策与财务管理等基本活动。最后,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完善农村资源信息数据库,提高农村管理的水平与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农村的财务、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采取措施加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证农村管理的效率。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进步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以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发展,能够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日常文化生活,扩大农民信息选择的范围,有效较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首先,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农民充分利用资源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的农民。其次,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促使农民有意识体提高自身的民主素质与政治素质,真正提高农民的综合组织。此外,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网络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文化作品充实自身的文化生活,并且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特色文化的发展,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保证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能够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促进农村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我县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兴隆”战略,按照科技富民强县工作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县资源优势与特色经济,提高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1、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为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意识,我县把科技工作列入中心组学习范畴,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技报告会,每年选派一批科技干部到江浙沿海进行挂职锻炼,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树立抓科技进步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思想,彻底改变科技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的认识。努力增强科技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把科技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做到制订规划凸显科技,部署工作突出科技,安排力量加强科技,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科教兴县”上来。
2、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影响研究
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现状
多年来,广西林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现已步入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同步推进、资源总量与林业产值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林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丰林国际、嘉汉林业、日本王子、金光集团、斯道拉恩索等外资林业企业的引进,促进了广西林业产业飞跃性发展,形成了以林浆纸一体化、木材综合加工、林产化工、竹藤加工、林特副产品加工、森林旅游、花卉、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利用等八大优势产业,广西林业经济实现了“以林促工、以工带林、林工一体”、一二三产业合理发展格局。自广西林业发展速生桉树等自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外资企业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引进与应用,广西林业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85.29亿元增长到2010年1276.55亿元,实现年均增长率19.82%(表1、图1)。其中,第一产业由2000年的121.5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45.7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15%;第二产业则从50.19亿元增长到783.58亿元,年均增长率28.38%;第三产业由2.92亿元增长到47.2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8.82%。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0.6960∶0.2873∶0.0167调整为0.3491∶0.6138∶0.037,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调整幅度达到113.64%,广西林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可见,科技进步与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及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林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广西区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兴林”已被确立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政策,科技进步对促进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本研究通过对广西林业近10多年来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了解科技进步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政府决策林业科技投入等提供参考依据。
广西林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测算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国内研究文献来看,许多专家和学者采用索洛余值法、C-D生产函数法来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有相当多的学者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法、综合指标法、连续替代弹性数法(CES函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等方法来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本研究拟采用C-D生产函数来估计各投入因素对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计量模型如下:y=AeδtKαLβ(1)对式(1)两边取对数,即得lny=lnA+δt+αlnK+βlnL+μ(2)其中,Y表示林业产值,A为常数项,K和L分别表示林业资本和林业劳动力投入水平,α和β分别表示林业资本与林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ε表示林业科技进步的年进步速度,t表示年份序列。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均来自2000—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15]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6]。具体指标为:(1)Y为林业总产值,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用当年实际价格核算的产值来计算;(2)K为林业资本投入,使用年末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标,用当年实际价格核算的投资完成额来计算;(3)L为林业劳动力投入,由于广西属于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林业产出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而且与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极其相关,因此林业劳动力投入根据广西国民生产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和全国人口的同比换算取得。根据上述过程得到广西林业总产值等相关指标数据(表2)。根据表2中的数据,运用SPSS13.0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对广西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广西林业各生产要素投入变量的生产弹性系数,结果见表3。表3显示,Sig.值为0.000,表示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变量之间的判定系数为0.983,说明回归模型较真实的反映原始数据情况;调整判定系数0.976,表示方程的拟合程度非常好。由式(1)和表4计算得出生产函数如下:y=e5.082e0.368tK0.032L7.757(3)在对式(3)两边进行时间变量t求导,可近似推算出林业投入要素对广西林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公式:η≈0.368+0.032η1+1.757η2(4)式中,η表示广西林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η1、η2分别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年均增长率。η、η1、η2可通过表2的数据求得,分别为0.1982、0.4538、0.0602。各种林业业投入要素(科技进步、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对林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m0=δη(5)m1=αη1η(6)m2=βη2η(7)式中,m0、m1、m2分别表示科技进步、林业资本、林业劳动力的投入对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分别为1.8569、0.0733、0.5336。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广西林业经济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000—2010年间林业科技进步、林业资本、林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68、0.032和1.757,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69%、7.33%和53.36%,林业科技进步对于广西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正向推动作用。
结论与建议
通过测算分析可知,林业资本投入对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小,而科技进步对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规模效应。这说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过渡到科技密集型的集约式增长方式。由此可见,广西林业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就要继续加大人才和科技的投入力度,把经济增长从依赖资本投入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的轨道上来。林业科技进步对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5.69%,林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广西林业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广西林业发展必须要率先建立健全适合市场规律的科技进步管理机制,加快实施政府制定的科技兴林战略,挖掘和发挥广西林业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科教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促进广西林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激励机制,整合科教创新资源,优化R&D资源配置,提高科教资源利用率。积极培育科教创新主体,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广西林业经济的效率与公平发展。知识经济其本质就是人才经济,依托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两项英才工程,加速林业技术人才引进与集中,积极引进高层次林业科技专家,努力培养一批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创建活力四射的科技创新团队;特别是加大林产工业等产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会极大促进与提升广西林业经济增长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人才合理流动、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有效机制,促进林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进步的受益对象广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0.15亿hm2,其中集体林地0.14亿hm2,占广西林业用地面积的92.9%,广西林业经济发展的受益对象将波及广大农村的林农利益。政府加强林农林业科技教育培训,林业科技进步的受益对象将是十分广泛,是解决广西”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不仅要增加对农户科技进步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林农教育培训和科教兴林专项资金,而且还要提供林业科技技术指导。为了做好林农增收的林业科技支撑工作,着力提高林农的科技素质,推动广西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广西区林业厅应该责成相关部门负责选送和培养优秀的林业科技特派员,成为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林业建设中,具有普及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各级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等作用。广西林业必须建立健全由林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林业科技人员组成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必须整合林业科技人员,构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服务网络,扩大林业科技进步受益对象;要加强科研院所的林业科技合作,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努力增强为林业经济增长提供服务的能力。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实证解析
本文作者:刘蒙工作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科技进步以强劲的动力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改变了劳动者的质量,造就了生产、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大量人才;提高了劳动工具的效能,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发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扩大了劳动对象的使用范围等等。如何准确科学地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一个引人关注和颇有争议的问题,也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为了满足河北省制定长期规划的需要,有必要对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定量测算,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地反映科技进步的地位和作用。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
1.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经济理论指出,作为一个生产函数,它必须具备五个特点:¹单有劳动而没有资本,或单有资本而没有劳动,都不能获得产出。º要素的边际产出应大于零。»固定资本时劳动的边际产出递减;固定劳动时资本的边际产出也递减。¼函数具有非负性。½要素彼此具有可替代性,其边际替代率应递减。目前国内外用于定量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作用最常见的生产函数是C-D生产函数,它完全符合上述五个特点。其一般表达式为:Y=A0erlKALB(1)其中Y为产出,A0为常数,r为技术进步系数,K为资金投入,A为资金弹性,L为劳动力投入,B为劳动力弹性,B=1-A,式(1)的对数式为:lnY=lnA0+rt+AlnK+BlnL(2)以产出Y,资金K和劳动力L的时间序列数据Y=[y(1),y(2),,,,y(n)],K=[k(1),k(2),,,,k(n)],L=[l(1),l(2),,,,(n)],为基础,用多元最小二乘回归可以估计出式(2)中参数lnA0,r,A,B。2.Solow余额法计算科技进步速度计算公式为:a=y-Ak-Bl(3)式(3)中,a)科技进步的平均增长速度;y)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A,B的意义同前。产出、资金和劳动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均按水平法计算,以产出为例,计算公式y=tY1Y0-1@100%(4)式(4)Yt)计算期t年的产出;Y0)基期的产出。3.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EA)EA表示经济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它是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EA=ay@100%(5)同时,亦可分别计算资金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资金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Ek)为:Ek=Aky@100%(6)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El)为El=Bly@100%(7)因此只要估算出A,B值,就可以计算出EA,Ek,El等值。4.测算指标的确定在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必须对产出量、资金量和劳动量等经济指标做统一规定,否则会测算出不同的结果,缺乏可比性。本次测算按以下口径进行测算,即产出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资金K为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劳动者L为全社会就业人员(年底数)。5.弹性系数A,B值的估算弹性系数A、B值的确定是测算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经验法和回归法。经验法是根据经济工作者的实际经验,对参数进行主观的估计,例如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对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不同时期的资金和劳动产出弹性测算的结果可以看出,资金的产出弹性一般在0.2-0.4之间,劳动的产出弹性一般在0.6-0.8之间。回归法则根据给出的一组Yt,Kt,Lt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以估计A、B值,此法对资本、劳动力和经济都呈稳定增长的经济系统较为合适,而对不稳定的经济系统,有时会估计出负值弹性系数,同时回归运算还常常碰到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性问题。为了避免发生的测算误差,本次测算采用回归法结合经验法二者的加权和,简称回归)经验加权和法,即根据式(1)用最小二乘法测算出A、B的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EA的值。
二、计算结果与实证分析
根据表1的数据和上面的公式,通过E-views3.1软件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可以估计出原模型中的参数A,B,r和为A=0.6121,B=1.0558,r=0.0397,A0=0.0045因此可以得到C-D函数为:Yt=0.0045e0.0397tK0.6121tL1.0558t由式(3)-(7)可以分别得到1985年-2002年和1995年-2002年的EA,Ek,El,1985年-2002年间:EA=27.49%,Ek=63.52%,El=9%;1995年-2002年间:EA=62.92%,Ek=44.96%,El=7.88%;在1985年至200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7.49%,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3.52%,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9%。可以看出15年间资金的大量投入仍是推动河北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其次为科技进步,最后为劳动力。而1995年以后三方面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发生了改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跃居首位,增长了近40个百分点,资金投入和劳动力的贡献分别下降了大约20和2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在1995年以后加大了对科技进步的投入,由资金密集型逐步转为科技进步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也有所减弱,因此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已逐步迈上信息化发展的轨道,与全国发展水平接轨。
统筹经济社会 实现全面进步
"我们历来是主张两条腿走路的,现在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是走不快的。"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说的"长腿"指的是"经济","短腿"指的是"社会"。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常说的话来概括,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在这个阶段,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如果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时地转化为二、三产业的职工和城市居民,农民的收入就提不高,购买力就上不来,内需也就扩大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快不起来。公共服务不能普遍惠及广大群众,就会滋长不满,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接受采访的专家纷纷指出,现在是到了强调社会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候了!
不协调的五大表现
技述进步增长经济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科学技术能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首先要依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也促进了各级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批判宗教迷信的思想武器、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在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规范化形式或格式、自然哲学也主要是用主观冥想的方法作些猜测或臆断的说明、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了整理材料的的阶段等,具体请详见。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①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获得新的成果,如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结构理论和量子力学等;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不断运用于科学技术研制和工程方案。“比热”、“潜热”理论用于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电磁理论运用于发电机、电动机的制造和高压输电工程等;③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是整个经济技术基础不断得到改善。转炉顶吹炼钢设备、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新工艺等;④不断发展新产品、新品种,电子计算机不断升级,移动电话(手机)不断换代、增加功能;⑤在利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完善生产组织,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从科层制组织到组织扁平化,从战略管理到智能管理;⑥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发达国家在1900-1910年间工业生产中5%~10%的提高来自科学技术,到了70年代,发达国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的部分高达50%~70%。近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全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0倍。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首先要依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生产领域中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质的关联方式和量的比例关系。尽管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消费要求、社会制度、经济政策等,都是产业结构形成与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领域内推广应用,却能直接影响比引起产业结构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技术革命的爆发,是在科学原理的推动下,某一时期的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群发生根本的变革,它是产业革命的前夜,起主导作用的是新兴技术。它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另一方面也激发相关的产业部门发展起来。这种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革命由三部分组成:①这种发明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他次要的发明围绕它建立起来;②具有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内的充足的物质资源;③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新技术与新工艺的采用要求使用新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拉动居民的需求,必然改变该产业的面貌,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引进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必将带来相应新产业的优先发展;同样道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必将在该领域最大限度减少某些资源消耗,创造出新资源的需求,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把稀缺资源集中使用到最需要的产业上去,以功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资替代老材料,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
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科学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是21世纪高薪技术的龙头,它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服务、信息生产和信息传输业。目前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任何传统产业,成为世界第一产业。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等自然资源并列入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成为影响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芯片加工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是发展信息技术的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社会坏境和人的能力是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获得和创造各种知识的能力,包括对传统知识的提炼和更新,是改造人类生存条件最重要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出现过经济高增长率,当时曾被认为是“奇迹”;1965年巴西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话数比韩国和中国台湾还高,而现在的情况却大相径庭,韩国和台湾的电话覆盖率比巴西高4-5倍,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其他领域也广泛应用,远远高于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是“失落的十年”,整个拉丁美洲人均收入呈下降趋势,全球只有东亚和东南亚发展势头良好。到了90年代,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出口产品中1/4是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即电信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电子商品和元器件。这些设备出口增长率是商品总额增长率的2倍。事实证明了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1994年论断,发展中国家不能再期望以其比较劳动力优势作为发展的基础,现在所说的比较优势是用知识的应用来衡量的。
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援助,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之很快超过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的领头羊却是原来贫困落后的犹他州。从1990年开始,该州经济增长速度每年超过7%,远远高于全美平均1.5%的水平。该州把信息技术当作重中之重,在盐湖城和普洛渥之间建立了软件工业谷,以电脑、医疗器械、生物工程为支柱产业,促进了经济繁荣,并率先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州。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制造信息设备、通信设备的能力软弱也无关紧要,关键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提高人们加工传统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坏境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物流产业,能使企业用最快的速度配置资源,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周转。
文化文物推动经济社会进步论文
摘要:本文叙述了吉林市的文化文物景观景点概况,以及吉林市重要文化文物景观景点利用情况,提出了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设想。
关键词: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概况;利用情况;规划设想
吉林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在全省以至东北三省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强对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和开发利用,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风采和魅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笔者想谈几点对我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设想:
1吉林市历史文化景观景点概况
据调查,吉林市共有各类文化遗存107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
较有代表性的有距今230000~160000年前古人类居住址——寿山仙人洞遗址;著名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西团山文化”的命名地——西团山遗址;我国东北最大的汉魏时期墓葬群、夫余王国前期都城——帽儿山墓地;高句丽北疆军事重镇——龙潭山山城;唐渤海国长岭府址——苏密城;金代开国元勋、尚书左丞相完颜希尹家族墓地;我国东北仅存的明代摩崖石刻——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东北文庙之冠——吉林文庙;吉林省最大的寺庙群——北山寺庙群;清代祭祖圣地——小白山望祭殿遗址;东北第一座近代工业遗址——吉林机器局旧址;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亲自设计的原吉林大学教学楼和吉海铁路总站旧址;保存较为完好、典型吉林民居建筑——王百川居宅旧址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