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04:01: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规章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共享经济劳动规章制度研究
〔摘要〕共享经济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带来了极大冲击和挑战,用人单位之劳动规章制度发生了重大异变。新形态下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更加具有“格式化”表征,“集体合意”性质更加丧失殆尽。劳动规章制度的载体变化主要是:“边缘化”与“碎片化”严重;“无纸化”与“模糊化”加剧;“捆绑化”与“默认化”普遍。惩戒权的变异表现在惩戒依据、惩戒方式、经济罚和救济四大方面。新型劳动关系监管理念是统管与分层同举、严管与宽容并济、政策与法律兼容。劳动规章制度监管路径新构想是:坚持原则、矫正正义、解构载体、松绑程序和分配责任。
〔关键词〕劳动规章制度;载体;惩戒权;监管理念;监管路径
一、共享经济劳动用工新变化
共享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它依托急速发展的互联网,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典型劳动用工形式,灵活的非典型劳动关系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带来了极大冲击,劳动法已经非常难以适用新的变化,劳动法律的滞后性更加突出,亟待我们寻求新的办法以积极响应和应对。在共享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之“雇佣”关系已经逐渐变为“交易型服务”关系,劳动合同转变为劳务协议。传统劳动关系已经不适用于共享经济的新形态,传统的劳动法律法规也需要重新调整。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或商务关系,不仅是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损失,也使得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1〕笔者认为,共享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中,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但是,传统典型劳动关系并没有也不会消失,劳动关系也并没有都转变为劳务关系或商务关系或服务关系,而是,典型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并存,即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民法上的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三者并存,其特征是非典型劳动用工“野蛮”生长,似乎有盖过传统劳动用工之势,其经济平台管理者多为劳动法意义上的正式劳动关系;而多数平台参与者为民法上的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劳动关系面对传统单一劳动关系之调整模式具有新的挑战。如何比较恰当地看待共享经济平台下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并做出积极响应?这一新课题已经成为近来劳动关系与社会法含劳动法学界的研讨主题,且争论不断,仁者智者各异。王全兴教授认为: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并没有颠覆传统的劳动法原理和劳动用工规律。〔2〕而有学者认为我国劳动合同法本身已经“失衡”,《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不当干预与过度限制〔3〕,对新型劳动关系几乎无能为力,修法迫不及待。修法导向应当是加强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自治,提高企业用工灵活性。董保华教授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修正该法过于强化国家管制而弱化当事人自治的不足,以加强灵活用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4〕笔者认为,无论《劳动合同法》如何修改,传统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仍然是基础,对新型非典型劳动关系的灵活用工的规制应当入法,二者不可偏废。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首先体现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劳动者之从属性关系的基本要素发生了新变化,从属性更加不易界定,由此导致我国劳动法原本没有解决好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在共享经济新形态下更加复杂化,劳动关系更加难以认定。例如,广州滴滴平台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分别为使用平台提供车辆的驾驶员和使用自有车辆的驾驶员,二者劳动关系显著不同:前者之雇佣关系明显;后者之雇佣关系不被认可。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自有车辆驾驶员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也不承认与驾驶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并认为是民事合作关系。〔5〕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还主要集中在工作时间及加班时间难以确定,相应的加班工资问题不易解决;休息休假问题因工作时间的新变化,使得劳动者休息权难以保障;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衔接问题更加突出。新型劳动用工之芸芸新变化,可以归纳为客观与主观两大方面。客观上的新变化主要是:有劳动无劳动关系;有单位无社保;有报酬无最低工资;有劳动协议无劳动合同;有行业规定无集体合同;有合同无协商;有惩戒无救济;有争议无调处依据等等。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还表现在劳动者主观诉求的变异。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灵活就业者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主观意愿,对社会保险也没有特别的诉求,甚至一些劳动者主动反对劳动法的干预,他们并不特别需要将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只要有钱就行,其诉求“短视化”现象严重,社会公权力机关的介入反而得不到劳动者的支持,呈现出“热脸贴在冷屁股上”的怪相。有劳动法学者专门调查过共享经济平台下的新型劳动者如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他们自己觉得幸福感与获得感还不错,社会的关注与公权力的介入基本属于“杞人忧天”,他们并不欢迎,劳动法学者的特别关注与反思属于“庸人自扰”,多此一举。董保华教授于2017年11月2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互联网时代新型劳动形态对劳动法的挑战”学术研讨会上,讲了他调查网约车司机的一些情况,特别指出网约车司机的诉求与社会和学者们的理念存在极大差异,呼吁学者们要真正了解互联网时代新型劳动者的诉求,不要坐在室内搞“一厢情愿”式的研究,此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热烈讨论。但笔者并不完成赞同此观点,劳动法学者们关注并研究新型劳动关系并不是为了“迎合”一些人,况且如网约车司机的诉求基本上都是“短视”的,并不可取,从长远和法律的角度看,他们的“短视”诉求应当摒弃。大量的事实表明,在没有发生工作事故如工伤时,他们是不需要社会保险的,但一旦事故发生,情况就完全变了,此时的社会保险诉求就变得极其强烈,甚至以前主动放弃的社会保险,反而变成了他们最大的诉求,搞得用人单位非常无奈。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机关基于社会稳定与倾斜保护弱者权益的原则,将本来不应当依法享有的社会保险,不得不判定给这些人,使得用人单位无可奈何,同时也使得仲裁员和法官们遭受有法不依的“恶名”。因此,对共享经济平台下的新型劳动关系的研究,还是有非常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只不过在探寻破解之策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典型劳动关系上,应当正视和宽容新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劳动立法更应当考量这些新出现的劳动关系,及时做出立法响应。新型劳动用工形式的出现,使得劳动法上狭义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雇佣关系三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不清,亟待立法的积极响应。另外,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及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也需要重新思量与制度重构。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还集中体现在劳动规章制度中,传统劳动规章制度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都已发生或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劳动规章制度的学理研究与司法或准司法都要适用新变化。
二、劳动规章制度性质嬗变
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也难以达成共识。这种纷争通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劳动规章制度的复杂性。正如有学者所感慨的,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法上“永远的难题”。〔6〕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如何界定,在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规章制度本身还存在巨大分歧的前提下,更是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劳动规章制度性质具有多重性与复合性,目前的观点多是从某一个角度诠释其特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具有片面性。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具有什么新特征,这还是一个罕有研究的新课题。①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定型化契约”。笔者认为,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与传统典型劳动关系之复合性不同,具有新的表象,主要是更加具有“格式条款”说的表征。传统典型学说之“集体合意说”不断淡化,不论是在劳动规章制度的形式要件还是实质要件中,集体协商与谈判的集体意思自治都在不断减弱,用人单位之互联网或共享平台的单方意思自治基本“吞噬”了集体意思,即“单决”逐步代替了“共决”。传统劳动关系下劳动规章制度性质之“格式条款说”①具有一定的价值。格式条款说认为,就劳动规章制度形式而言,规格化和定型化与格式条款的形式相合。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具有预先拟定、重复使用、相对人只能服从三个特征。对于格式条款的内容,相对人只能表示完全的同意或拒绝,而不能修改或更正。其内容并不是由劳资双方平等协商确定。〔7〕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单方拟定,劳动者对其只能接受或不接受,无权对其内容作增删修改,与格式条款实质相同。〔8〕“集体合意说”认为劳动规章制度是针对劳动者之集体而统一制定的规范,并基于劳动者之集体合意而产生约束力。〔9〕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条件应由劳资双方合意加以决定,如果没有劳动者集体之同意,劳动规章不发生法的效力。〔10〕当前,德国的劳动法采用“集体合意说”〔11〕,在该种模式下,劳动规章的制定、变更必须经集体协商,由劳资双方共同决定。“集体合意说”要求劳动规章制度的生效必须经劳工集体同意,其不足是违背个体意思自治的价值取向。〔12〕共享经济平台下的劳动规章制度之“集体合意”性质更加丧失殆尽,劳动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劳动内容、劳动条件、工资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完全由共享平台单方规定,没有任何集体协商谈判、职工讨论、公示公告等程序,劳动规章制度的集体合意根本无从谈起。共享经济平台下的劳动规章制度之“格式条款”性质更加明显,劳动者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如果不接受既定的条款,也就不能作为劳动者,就只能退出。如网约车司机只能全盘接受用人单位的规定,否则就成为不了其“共享者”。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更具有“格式条款”性质,但是,此“格式条款”又不是完全的民事合同如劳务合同或雇佣合同,它同时还具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的部分属性,可以说它兼具民法与劳动法的属性,但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来规制它,又比较困难。笔者认为,共享经济平台下的劳动规章制度之“格式条款”性质比较可行,但是,不能一刀切,还应当分类考量:对纯粹属于劳动法之劳动关系的,适用劳动法有关规定;对属于一般民事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的,适用民法规定。如何评价共享经济下的劳动规章制度之“单决”逐步代替“共决”,这是不是一种倒退?答案表面上很简单,但是,实际上不简单。从一般法理上看,劳资关系的博弈应当充分体现集体意思自治,这样才符合现代民主与公平正义之法治精神,才符合劳资冲突关系向合作关系渐变的历史必然发展趋势,这一点应当没有任何疑义。但是,由于劳动规章制度性质本身的复合性,加之,共享经济平台的新时代特色,共享经济平台下劳动规章制度的“单决”强而“共决”退化现象,还是具有一定合理因素,不能一刀切式地断然否决。“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思维定式应当改变。在用人单位社会责任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不断完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的新时代下,用人单位之“单决”与传统意义上的“单决”已经明显不同,新的“单决”不一定就不好,不一定就容易侵犯劳动者权益,这种新的“单决”其实已经包含着许多“共决”因素,只不过原来的被动性“共决”正逐步被用人单位之主动性所融合,“共赢”已经从无形中迫使用人单位必须考量劳动者的权益,任何“独裁”式的“单决”都可能会被用人单位直接而主动地抛弃。我们应当相信,如果用人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单决”模式制定、变更和适用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者将会“用脚投票”,用人单位也将会得不偿失。当然,笔者不是说法律就无用了,而是说法律只是最低的底线或红线。因此,共享经济平台下的劳动规章制度之“单决”代替“共决”之“格式化”新特征,我们应当正确面对,而不是急于否定。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及时准确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及动向,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等6项制度的通知》精神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县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季度、半年和全年的经济运行分析由县人民政府县长统筹,副县长、副调研员协调开展,政府组成部门共同参与。
县人民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定期对本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报县人民政府决策参考。
第三条全县经济运行分析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综合分析。
每季、半年、全年对全县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每半年对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领导干部经济审计实施规章制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科学界定审计结果、搞好延伸审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济住房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建设标准、销售与租赁价格,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定向供应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房。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易和相关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应当坚持政府总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规范运作的原则。
第五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指导、监督工作。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规章制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增强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干好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有效遏制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给离任的干部一个交待,为接任的干部交清家底,使领导干部"走的明白,接的清楚"、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审计小组成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自觉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的各项规定、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科学界定审计结果、搞好延伸审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房管局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第三条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要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供应、使用及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标、建设标准、供应范围和供应对象等,并组织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经济适用住房工作负总责,对所辖市、县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电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分析
摘要: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和维护,尤其是在这个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各项事业稳定持久的的重要保障。从电力企业初创到现在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不断改革和更新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要使电力企业跟进时代的快速发展,制定严格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就成了企业管理成长最为有效的措施。本文对电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探讨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规章制度;重要性
一、引言
我们身处在一个经济和科技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与时俱进,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电力企业的支撑。电力不仅仅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是促进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能源。电力需求量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增大,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能源。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给我们提供更完善可靠的电力资源,就要更加完善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
二、电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现状分析
1.规章制度不够健全。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电力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安全管理措施准备不够充足,对员工的奖惩制度规定不够明显,力度不够大;电力安全使用常识宣传不够到位,用电过程中存在很多违反规定的操作方式。企业对此并没有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积累下了很多隐患,给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2.安全管理不够到位。电力企业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以及电力使用安全保障的管理工作都做得不够到位。企业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积极响应电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给电力运营过程造成了很多故障和麻烦,也给电力企业的名誉造成影响,使经济效益降低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电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重要性分析
摘要: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和维护,尤其是在这个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各项事业稳定持久的的重要保障。从电力企业初创到现在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不断改革和更新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要使电力企业跟进时代的快速发展,制定严格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就成了企业管理成长最为有效的措施。本文对电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探讨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规章制度;重要性
一、引言
我们身处在一个经济和科技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与时俱进,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电力企业的支撑。电力不仅仅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是促进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能源。电力需求量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增大,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能源。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给我们提供更完善可靠的电力资源,就要更加完善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
二、电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现状分析
1.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劳动制度细则法律问题思索
一、我国现阶段的劳动法律法规与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同时,虽然为劳动法已经颁布施行,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劳动法》执法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包括不签合同、短期合同过多、试用期签用、劳务派遣不规范等问题,严重暴露了《劳动法》的执行力不足,特别是合同环节缺少刚性约束。
在《劳动合同法》尚未实施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劳动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2)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全国人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显示,有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3)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别是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直接促成了增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劳动合同法》的诞生。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国务院法制办、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再次起草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就业促进法》。至此,我国形成了以《劳动法》为基本框架,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三大支柱,《实施条例》为细则的的劳动法律体系。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根据1977年11月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规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四大类。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尚无全面、系统地规范劳动规章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
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内容要件与程序要件
新时期劳动制度的法律问题思考
一、我国现阶段的劳动法律法规与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同时,虽然为劳动法已经颁布施行,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劳动法》执法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包括不签合同、短期合同过多、试用期签用、劳务派遣不规范等问题,严重暴露了《劳动法》的执行力不足,特别是合同环节缺少刚性约束。
在《劳动合同法》尚未实施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劳动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2)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全国人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显示,有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3)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别是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直接促成了增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劳动合同法》的诞生。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国务院法制办、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再次起草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就业促进法》。至此,我国形成了以《劳动法》为基本框架,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三大支柱,《实施条例》为细则的的劳动法律体系。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根据1977年11月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规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四大类。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尚无全面、系统地规范劳动规章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
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内容要件与程序要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