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5 01:46: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经济法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经济法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企业之间发生诸多经济纠纷之时,经济法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仅让整个案件有法可依,同时保证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纠纷案件的不断更新,经济法需要不断地更新进步,经济法学与经济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的转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就对我国现今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进行相关的探讨分析,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体制
一、经济法在理论与现实之中的作用
经济法学其主要研究经济法在理论与实践之中的运用,在我国的法学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现今整个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愈发重视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纠纷的处理情况之下,经济法制度的建立健全将会直接影响着国家部门的威信以及我国经济能否高效的发展。经济法首先是理论上的建立,综合以往、现今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以此制定出相关的经济法,并且在制定时一定要根据我国现今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外发达国家以及经济法较为建立健全的国家的法规,制定出理论上的经济法,以此保证每一位消费者和企业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在某一些地区或者案件上面实践。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法律更加的建立健全,同时能够保证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并且保证企业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公平且高速的发展,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经济法的建立健全还可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增加政府在社会和全球企业的认可,以此加大外企在我国的投资。
二、经济法与经济学的科学转变
(一)分析国家管理经济生活以及法律调整间的特殊关联。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社会大众以及政府的角度出发,经济法的改变已经不仅仅是必然,同时更是较为紧迫的。在很多现实的纠纷以及经济类的案件之中,很多经济法律条例部分的缺失以及不符合现今的发展,很多案件的处理都是依赖于经验以及参考国外的案例,无法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很多企业与个人都会钻法律的空子,由此可见,必然会使得诸多主体误解成经济法的实施需要借助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关系。事实上,该理念是不合理且不成立的。我国正积极减少直接干预的程度与范围,也就是说经济法的作用不仅仅是调整经济关系了,它还可以对有效促使国家干预手段得到合理化的规定与适当的调整。(二)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法学。纵观整个法学的发展,我国相比发达国家来说相对滞后,而经济法更加落后,这个主要是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导致,但是社会和国家近年来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法的重视,很多经济问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其突出代表就是《劳动法》的修订与完善,充分的保证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实施运用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更新,经济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局限于专家的研究,同时也在不断地汲取社会大众的意见,先从大的方面以及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出发,在进一步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法学发展的进程中,比较普遍性的方式就是借助法律现象得以准确把握法学内容。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地区特别明显,例如商事法的内容,然而在该地区劳动法的发展之后使得商事法得到了一定的净化,有关研究者便认识到了商事法的真正内涵,当然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也就能够全面、合理的使用商事法了。对于我国来说,现今的经济法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劳动法的建立健全以及不断更新,在社会之中赢得了一片喝彩,得到了大众的充分认可。面对不断健全的法律体系往往不易探索出经济法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及时净化经济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即经济法学研究者就必须认识到净化的机遇,做好深入研究的积极准备工作。(三)经济法对于经济学的作用。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其本质与经济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企业的经济制度方面的建立必须与经济法挂钩,不能够与之有任何冲突和矛盾,否则其行为是违法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也是针对于经济法为基础,同时结合现今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一系列研究以及制定,这样才能够在不违背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使得经济得到发展。而经济法的制度又与经济学挂钩,经济法的制度不能够违背市场的现实情况,不能够闭门造车,必须结合现今经济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制定,以此保证营造整个市场竞争的公平,经济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案件纠纷来制定不同的法律制度,做好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经济案件能够有法可依,违法必处。
论经济法学参与式教学办法
《经济法学》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法学知识体系至为关键,但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对经济法学的学习兴趣远远不及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因此,笔者从去年开始在两个教学班内进行了一个学年的经济法学参与式教学实践,目的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把学生认为无趣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学的精髓。
一、参与式教学法简述
理想化的参与式教学法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首先是一种全员参与,班级的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对一些“不参加讨论的学生”,其次是一种主动参与,在教学之初,如果学生还不能主动参与的话,至多在三节课之后就应当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的兴趣和习惯。再次是一种深度参与,这种参与不是通常的师生之间的问答式参与,也不是学生之间看似热烈实则肤浅的嬉笑怒骂,而是围绕争议性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式的、有启发性的、能够挑战学生知识并促使学生有所思索的参与式活动,通过参与式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到智慧提升的快感。最后是一种反馈式参与,在参与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既要充当参与气氛的营造者,又要充当参与程序的组织者,还是争议性主题的设计者,但是最关键的是,教师要作为一个积极反馈者。在学生参与的同时,教师应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对参与者的行为特征、知识背景、性格差异等进行总结。待参与活动结束,教师应对参与者的参与活动作出准确的、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但是同时不失客观的评价。通过这个反馈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其参与的外在评价,意识到其参与活动尚存的提升空间,激发其参与的信心和兴趣。在流程设计上,参与式教学包括以下四个程序:评估学生、营造气氛并设计程序、选择争议性主题、及时反馈。
二、学生个体知识水平、性格差异评估
学生参与是参与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一些课程内容不引人兴趣的学科,学生往往采取一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只求考试及格。经济法学目前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特征。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上认真探讨。笔者通过一个学年的实践发现,必须要对学生个体的先有学习经验、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营造参与气氛,设计参与程序,选择争议性主题,并在反馈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才能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方面,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以往考试成绩的方式大体获得一个学生知识水平的初步判断,但是这个判断未必是准确的,因为总有一些学生从来不把重心放在应付考试上,而是放在阅读书籍、提高操作水平上,因此考试成绩不是太好;也会有一些学生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应付考试上而获得较好的成绩,也就是说考试成绩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能够反映其真实水平的,但是有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不能反映其水平的。所以,除查阅成绩之外,在第一次上课时,可以进行某种形式的专业知识水平测验,对学生水平进行一次简单评估,重点关注成绩和测验不一致的学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于学校图书馆经济法学方面的藏书较少,学生受制于经济水平自己买书的也不多,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只是反复阅读教材,由此导致学术视野较为狭窄,在对知识的掌握上,由于缺乏不同学说的对比竞争,也只是围绕教材人云亦云,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在一开始就选择前沿性的、有重大难度的议题,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参与信心,因此应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评估的意义在于确定问题学生,这些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一些所谓问题,有些甚至是很可爱的问题,在实践当中往往影响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努力引导、纠正或消除其不利影响。评估的办法是在预备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细致观察,通过参与当中的行为特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评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学生(尤其是新生)往往具有纯朴、勤奋、敏于行而讷于言等特点,又因经济法学的内容距离其生活经验较远,缺乏感性体验,尤其需要教师在营造气氛、设计程序、选择主题、信息反馈方面有针对性的安排。通过这两项评估,教师可以大体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差异,然后据此安排以下流程。
三、营造气氛和设计程序
经济法法学教学论文
1经济法教学中“项目”的本质
这里的“项目”,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一项工作任务,然而在教学工作中,其实质却是学习任务,而且不是单纯的学习任务,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任务[3],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承载的却是一系列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法律类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法律工作者,这一岗位群在日常的工作中往往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经济法律关系,或者说“经济法律项目”。而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教学项目基本上就来源于这些“经济法律项目”,因为“职业教育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往往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者依据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需求自行设计和开发,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项目,都脱离不了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的影响”[3]。所以,经济法课程中“项目”在本质上包涵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工作任务,是基层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遭遇的经济法律关系所带来的具体工作任务;第二个层面是学习任务,“教学项目”中的工作任务的实施和开展不是为了产生某种实质性或者实体性的工作成果,而是为了最终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等;也就是说在一个教学项目中,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的学会解决某个法律问题,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总之,经济法课程中的“项目”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学习任务,这个任务承载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高职法学教学中“项目教学”实施的基本过程
2.1“项目教学”的典型流程
对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理论和实践中都没有统一的定论。从基尔帕特里克的“目标、计划、实施、检查”基本框架出发,在弗瑞的模型中,项目教学法由“创意、目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几个阶段组成[4];在维曼的模型中则包括“创意、目标、计划、决策、实施和评价”等六个阶段[5]。将以上的观点进行整合,项目教学的流程大致可分为下列阶段:2.1.1项目选择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选择教学项目。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一方面可以包含教学任务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而如果项目不适当,则会使项目的实施和评价,以及反思的效果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因此,在项目选择上应注意:(1)明确项目的类型。比如,“教师需要根据专业和学科的性质确定选择有结构的项目还是模板项目;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和教学需求选择运用模拟项目抑或真实项目;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确定将教学项目设计为单一性项目还是综合性项目”[6]。(2)确定项目的实施顺序。也就是要明确各个教学项目按照怎样的内在逻辑进行开展。要求教师仔细分析每个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任务的衔接点和衔接方式,然后按照实际工作任务的解决过程来进行各个教学项目的排列组合。(3)注意相关知识点的链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确定教学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具体涉及到的知识点。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将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内化为教学项目所承载的内容,还要注意掌握好知识、能力与项目任务的对接,力求通过对实务问题的逻辑分析和有效设计最大程度地将三者糅合为有机整体。2.1.2项目规划完成项目的确立后,教师着手准备实施项目教学的前期工作,比如,依据项目的实施操作要求来制定合理的时间分配表;根据项目教学所实施的内容方式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物质方面的条件;还要将整个教学进程作为一个整体作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将完善的教学活动规划制定出来。2.1.3项目执行在项目的执行阶段中,要对项目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操作,也就是在实践意义上对选定的教学项目进行具体执行。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以组建项目团队,项目团队的组成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几个人组成的小组,也可以是整个教学对象全体。在项目执行过程还要注意对实施过程进行及时检查,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此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是:①选择合适的方式将项目呈现,引发教学对象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②对教学项目进行深入剖析,使该教学项目的设计目的能够为教学对象精准理解和把握,同时,该项目设计所要求完成的任务以及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和拟达到的目标也要使教学对象明确;③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并确定各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④适时转换教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导教学对象完成教学项目的实施,最终达到教学项目的预期目标。2.1.4项目结束项目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的结束,还要求教学对象对其项目成果进行展示,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展示机会。通过展示成果,教学对象能够回顾和梳理自己完成该项目的整个过程,还能够与其他教学对象进行一定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对象在项目活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可以引导教学对象对项目的执行情况、最终成果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使教学对象正确认识其参与教学项目的过程和最终达到的结果,并进一步进行反思,在有效反思的基础上予以提高。
2.2高职经济法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举例———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例
经济转型下经济法学教学变革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门新兴法律部门,调整国家在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经济法在中国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之一,向本科生讲授经济法成为法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法的教学模式长期不变,不利于经济法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节。
一、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科在高等学校中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埋头记笔记,囫囵吞枣的记忆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硬件配套措施的完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取代了原有的板书教学,在讲课效率上有一定的提高,学生也从繁忙的记笔记中解脱出来,可以抬头听老师讲课。但是,这种授课方式的转变依然存在着问题。教师和学生更加依赖课件,教师主要以课件为主,较少指导学生学习和回顾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了记笔记的压力,学生听课专注程度有所下降,效果大打折扣。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有关市场规制的经济法律不断推陈出新。培养新型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针对经济法学内容庞杂,知识点分散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学生,这是所有经济法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对这一意义重大的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应该从教材编撰、课堂教学、课外实习、教学考核等四个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法的发展。
二、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1.健全的硬件设施为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国家、学校对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健全,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了信息量巨大的图书资源库,修建了模拟法庭等,为法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老师们开始熟练掌握、运用这些资源,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方式能够动态地展示课程知识点,图书馆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模拟法庭实现了与实践对接的可能性。
2.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改革提供了前提目前,法学专业教师大多具有社会兼职资质,不少老师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公务机构挂职锻炼等,具备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老师们愿意参与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为改革出谋划策,提供各种帮助,一方面,为学生们提供法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实习指导。
经济法学方法研究论文
在20世纪最后20年,经济法学的兴起和繁荣,无论就其发展之规模和速度,还是就其影响之范围和程度而言,都无愧为我国法学诸学科中的首位。于是,经济法学的回顾和展望,渐成世纪之交法学界的热点之一。(注:张守文:《20世纪的中国经济法学》,载《20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艳林、赵雄:《中国经济法学:面向21世纪的回顾与展望》,《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张晓君:《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就、缺陷与展望》,《现代法学》1999年第3期。)我们认为,对经济法学的观点、学说进行综述和评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总结经济法学的贡献和不足,尤其是总结经济法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因为,经济法学以往的成就、突破、纷争和遗憾,都可在研究方法的得失上觅求原因;经济法学未来的发展,关键也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原有研究方法的新组合,新观点、新内容会滚滚而来,正所谓得“鱼”不若得“渔”。由于经济法学与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多有重叠和相通之处,尤其经济法学作为新学科是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故在总结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时必然涉及相关学科。基于自己在做学问过程中的体验和心得,似乎感觉到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处理好以下若干种关系。
一、概念与含义,含义更重要
法律规范有着独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作为体现了法律外在现象和内在精神的法律概念,常以逻辑严密而著称于世。但是,仅仅只注重概念而不探究概念所蕴含的深义,极有可能导致概念误用,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此尤以经济法学研究最为典型。具体而言:(1)由于多词一义,以致不同学说的分歧仅表现为用词争议的热闹,而在含义上则多相同或近似。譬如,在表述、界定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各家各派的用词令人应接不暇,如“调节”、“调控”、“协调”、“干预”、“规制”、“管制”等,各学说都声称上述关键词之间差别表明了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程度与具体作用方式的不同,进而影响到整个学说体系的构建。其实,上述概念均是字面不同,各学说所阐释的含义却大同小异,皆反映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进行某种程度控制的概念。(注:参见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2)由于一词多义,以致学者们在未界定同含义的情况下发生多余的争论。关于“经营权”属性之争就是如此。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这显然属于物权,民法学者多持此观点。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2章所规定的十多项经营权内容,经营权是指企业依法自主地组织和支配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事产、购、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注:王全兴等:《企业法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8页。)这显然不能归属于物权,经济法学者多持此观点。如果对这两种观点的含义及其依据进行说明,就根本用不着就经营权是否属于物权而争论不休了。(3)经济立法中有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由于对这种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含义未能了解清楚,就用法学固有原理和思路来阐释,必然会给法的制定和适用带来麻烦。例如“经营权”是传统法学中不曾有而来自经济学的概念,关于经营权的上述第二种观点与经济学原理相符,它突破了上述第一种观点的传统民法物权思路,其客体外延比第一种观点要宽,内容亦比第一种观点丰富,同企业经营的实践吻合。而立法者在未弄清经营权的经济学含义的情况下把经营权概念借入立法并按传统民法的物权定义模式来对经营权进行立法解释,但又不得不按经营权的经济学理解来规定经营权内容,以致造成立法中的明显矛盾和法适用上的模糊不清。此例给人的启示是:法律和法学如果要引进经济学的某个概念,就更要同时引进该概念的经济学含义;法律和法学对该概念的释义虽然可以在对该概念的经济学含义进行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但不能背离该概念的经济学含义。如果我们只重视概念引进而轻视含义引进,甚至用与经济学含义不同的传统法律或法学含义来解释从经济学中引进的概念,势必造成有害后果。又如,“产权”在被法学研究者们直接援用时,并未将其法律化,因此,它给物权法乃至经济法的研究和实践造成了新的混乱。我国现行立法中采用的产权概念来源于产权经济学理论,由科斯、阿尔钦等西方经济学家所创造,是一个既可用来泛指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无形财产权甚至债权等财产权,又可以用来特指某种财产权(如所有权)的概念,使用在不同场合则含义不尽相同。(注:常修泽等:《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经济日报出版1995年版,第1-8页。)然而,法学甚至立法对“产权”这种含义不具有确定性的概念的完全借用并滥用,难免使人对“产权”的真实含义产生疑问:产权到底是什么,是所有权,用益权,抑或使用权?是否能借助于已有的传统法律概念对其进行对应翻译?至今学理上并无明确统一的认识。但在不同学科背景下使用而法学家们没有阐释清楚的产权概念却可以直接进入立法,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用语,那么实践中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
法学其他学科也有重概念轻含义的现象。例如,使用频率很高的“法制”一词,本来已有公认的两种含义:一种含义中有法制以民主为基础,强调法律至上和法律权威,包括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核心是依法办事等要点;另一种含义即法律和制度。(注:《法学词典》,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455页;1984年增订版,第60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15页。)但官方和法学界的共识是,现代中国的“法制”应当在前一种含义上使用而不应当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
可是,近几年“法治”一词成为时髦,以致有人认为应当用“法治”取代“法制”。其理由是,“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而“法治”含义是“……”(即重述“法制”的前一种含义),所以更科学。如此看来,“法制”的盛行换成了“法治”的时髦,但含义依旧。如此学问,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二、观点与论证,论证更重要
经济法在中国法学界的难题探索
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问世是法在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其产生与发展是法的经济属性[1]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对经济关系能动性调整之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法在中国兴起是改革开放对经济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的精髓之一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需要作为上层建筑层面的法律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随着健全经济法制建设的呼声不断加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法应运而生。[2]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实践表明,经济法已成为一个在市场经济下的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协调之法,其对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关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本文基于对周大伟先生在《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5期发表的《经济法:一道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一文的理性批判,本着学术商榷的态度,进行理论论证,以消释类似周先生之人对经济法的质疑,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澄清。
读周先生之文后,领其要义可知如此结论:经济法之所以成为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归结起来就在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民商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平处同位,也即经济法的地位问题。结合周先生之文,笔者做以下理性批判和几点说明:
一、传统的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存在问题,从而引起对经济法地位独立性之争
前苏联法学界有一个经典的唯物主义法学命题,即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和性质上的差别,则是法的体系及其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同时,无论按照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还是按其性质来划分法的部门,又都必须结合法的调整方法。于是又引出另一个经典型的命题,即:必须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调整方法结合或者统一起来,作为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或依据。这些都被我国法学界毫无保留的接纳了。[3]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法律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理论上的缺陷性逐渐暴露出来。著名经济法学家史际春先生曾针对此有专门论述,他认为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或依据的主要缺陷在于:1、传统理论基本上把法律部门的划分归结为法对社会关系的机械映照,即虽然突出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却忽视了人类认识过程的能动性和创造性;2、传统理论把法律部门看成是不同板块之间的关系,而法律体系不过是一个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界限分明的拼盘。然而实际并非如此;3、在形式逻辑上,传统理论违背了按分类对象自身特点进行分类的逻辑要求,从而走向了自己的悖论。
正是由于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存在以上论及的理论缺陷,从而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不能够解决我国目前法律部门的现实情况,使经济法部门法的独立性屡遭质疑。因此,重新研究和确立更为合理的法律部门划分依据,对于进一步充分论证经济法的独立性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从经济法目前的发展的现实情形和将来趋势来看,其作为一个法律部门而独具的独立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理由如下:
院校经济法学双语教学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含义之辨析
虽然,“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目前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是,“双语教学”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包括法学教育界在内的学界对此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供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其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1]有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它是在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只使用母语,同时广泛使用外语的一种教学活动。还有学者根据外国字典中的定义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双语教学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2]客观地讲,这些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忽视了“双语教学”一词在我国的演进历史和法理基础,因而缺乏建立一个准确解释“双语教学”含义的根基。
国家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项题目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该项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这是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法理基础,脱离此基础分析我国“双语教学”的含义是错误的。按照以上规定,目前在我国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是指除外语课程外,采用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含50%)的课程。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语,所以,教育部所称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就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含50%)。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第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急需大量既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国际惯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涉外法律人才,这是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现在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2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急剧上升。国际经济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WTO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国际法律制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
第二,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许多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它们几乎贯穿了国际经济法的始终,除此以外,各国的涉外立法也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然而,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使我们在将这些法律文本翻译成中文时,译文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意,甚至难以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义。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规定,按照英文原版词义和语境去理解。用英文传授该部分知识比中文教授更为准确。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2018年4月,司法部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司法考试是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工作的必备条件,给当前的法学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法学教育如果完全忽略司法考试,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将遭遇较大的困难。如果完全以司考指导教学,又会违背法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经济法学的教学而言,通过调整课程的教学阶段,课堂上强化案例分析,改革考试方式,重视基础理论教育等方式实现二者的有效统一。
关键词:司法考试;经济法;教学改革
一、引言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规定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是从事相关法律工作的必备条件。办法公布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如何有效地处理司法考试制度与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辩证地看待司法考试制度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影响
司法考试制度对法学本科教育有利有弊,我们应当全面看待。具体而言:(一)积极方面。司法考试制度使得大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培养得到重视和加强。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将理论和实务有机统一起来。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向同学们讲授相关法学理论。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背景下,法学本科理论教育与司法实践的关系在逐渐加强。为了提高就业率,本科教育开始关注司法考试,司法考试主要考查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入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法律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学校建立了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活动,这些都是学生学好法律,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二)消极方面。第一,法学教育中法律涵养的缺失。如果法学教育完全被司法考试所左右,将会使大学生在欠缺法律涵养的情况下学习法律知识。这背离了大学教育目标——人的塑造和完善、使学生在精神上成人,司法考试制度通过短期的培训训练出的法律工匠,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知识结构也不完整。古希腊圣贤亚里士多德说过,法治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制定得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其次普遍遵守的法律本身是制定得好的法律,可见法治的前提是良法之治。但如何保证法律本身是制定得好的法律呢?只有靠学术理论的探讨研究,司法考试本身是无法解决提高立法质量的问题的,因为司法考试重视的是法律的解释和应用。在本科教学中一味强调司法考试,无法提高学生对法律进行批判的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第三,导致学生忽视现实的法律实践。准备司法考试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客观上减少了学生专业课实习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熟悉真实的司法实践,毕竟司考中的案例是法学专家编写的,与司法实践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一味地钻研司考真题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真实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院校经济法学教学变革
一、高校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安排高校法学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当中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设计都是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展开的。虽然经济法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但在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出现被忽视的现象。教学计划时数明显减少,并且受总学时的限制,这对经济法教学来说明显不如民法等其它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在如此短的教学时数且面对没有基础知识支撑的学生贯彻教学计划的要求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二)讲授的内容中存在跨专业现象如何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近的经济法学知识尤为重要。比如,笔者所在的梧州学院经济管理系中就有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他们需要学习不少与经济法相关的实务知识,比如:国际商法、WTO法等;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合同法;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票据法、会计法;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公司法等。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只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能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面面俱到的结果最终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经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然而受教学课时、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经济法学教学一直偏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即使有实践性教学也仅仅局限于课堂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偏重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而无法参与互动,仅有的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也变成老师的一言堂而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因而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没有被广泛采纳和运用是经济管类专业经济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经济法学教学改革建议
(一)改革课程安排经济法学教学和其它法学教学既有共性,又有特点,因而,在教学计划制订既要考虑其共性又要兼顾其个性。采取分段式教学课程安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在教学计划中,先安排相应的教学课时用于各专业统一讲授经济法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然后充分利用选修课根据各专业不同特点安排相应的选修课时,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选修,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来弥补课程安排上的不足。
经济法学实践性教学研究
[摘要]法学高等教育目标、经济法学科的特点及经济社会法治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在经济法学教学中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然而,当前的经济法实践性教学模式存在着与社会经济现实脱节、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弊端。因此,高等院校应从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制度化构建,学生本位地位的保障,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拓展等方面对经济法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法学高等教育;经济法学;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学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革新经济法学教学模式,在经济法学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法学科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性教学以注重教学实效、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1],霍姆斯的名言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教学理论不同于传统经验主义教学理论,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的各种技巧、方法和能力,学会分析和查证事实。在经济法学科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经济法学科特点、法学学生培养目标、经济社会对法治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一)经济法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经济法相对于其他部门法而言具有特殊性,经济法的教学更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首先,经济法是我国七大法律部门之一,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其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理论,又包含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食品安全保障、广告监管等市场规制领域,还有财政税收、国家预算、货币政策、产业计划等宏观调控领域,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其次,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法学与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知识的相互融合。经济法律关系的范围涵盖广告、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市场准入、产业政策等范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最后,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变动性较强。因此,在经济法学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经济法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对解决经济法学科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创新经济法学科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法学人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必然要求。法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实践服务,培养既有法律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美国卡耐基教学改进基金会2007年提出“法学院理应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法律实践知识和职业身份进行综合”,引起全美法学院的重视并对法学教学进行了重新部署[2]。我国经济法的教学应以培养既具备经济法学知识又能应对经济现实问题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将法学理论知识与法学实践经验相结合。由于经济法内容丰富、范围广、课时少,形成了现行的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经济法学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利于实现法学高等教育的目标,也不利于综合型经济法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引入势在必行。(三)经济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法治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对经济法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经济法学的毕业生满足经济法治社会的需要,有效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经济纠纷,更好地服务社会,是经济法学教育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经济法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法学院校“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热议。最近各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已连续多年入榜“就业红牌专业”,同时司法实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法毕业生亦颇有微词。主要原因在于法学毕业生数量庞大,缺少高精尖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和应用型的专业经济法律人才。经济法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在经济法学教育中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高校在经济法学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刻不容缓。
二、经济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